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引凰为后-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夙对王大勇的生意经半点兴趣都没有,而且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这么难得,他哪里想把时间花在谈论别人的事情上。
  怎奈人家姑娘说得正高兴,他哪里敢扫了她的兴致,只能用力夸赞了王大勇几句。
  阿依诺果然喜欢听,一张俏脸越发明媚动人:“谁都以为这一趟中原之行是大勇哥陪伴我来的,其实他是早就计划好,我却是临时起意。
  我们两个也是凑巧才同行。
  不过也幸好有他陪伴,否则我就只能一个人了。”
  她提起这些事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是顺嘴一说罢了。
  可周夙听了之后身子不禁抖了抖。
  果真是“幸好”!
  要是没有王大勇的陪伴,阿依诺想要顺利入京肯定越发困难。
  还有,没有了王大勇,阿依诺和他未必能够相遇。
  他突然觉得,自己方才那几声夸赞显得太没有诚意。
  不过,感激归感激,他一想到自己或许能有机会单独陪伴阿依诺回南疆,温声道:“王兄既是想要与中原大商贾学做生意,这么短的时间哪儿够呢。”
  阿依诺挑眉:“你的意思是让大勇哥继续留在宋京?”
  周夙道:“南疆与大宋相隔万里,似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况且,就算王兄留在京城,我也有信心能把你顺利送回南疆。”
  这话说得实在太过谦逊了。
  要是大宋的水军都督都无法将一个小姑娘安全送回家,王大勇就更不可能了。
  阿依诺却有些犹豫:“你的建议倒也没有错,只是大勇哥六月就要举行婚礼,会不会耽误事儿?
  周夙笑道:“今日才年初二,离六月还有半年呢。”
  阿依诺仔细盘算了一下,终于道:“还是等我和他商量一下吧。”
  周夙真是不想再继续谈论这些对他而言无关紧要的事了。
  暗暗握了握拳,算是给自己鼓了鼓劲儿。
  他带着一丝歉意道:“阿依诺,你难得来宋京一趟,我却没有陪你四处走走看看。”
  阿依诺轻笑道:“这怎么能怪你,是我自己在路上耽搁了许多时间,年底了才赶到宋京。
  而且这里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你就是想要陪我出去走走,我也不一定想出门。”
  周夙最欣赏的就是阿依诺这般大方爽气不爱计较的性格。
  她不是中原的高门贵女,没有受过严格的教养。
  可她的大气却是天然生就的,绝非贵女们那种精雕细琢出来的端庄大方可比。
  他脸上的笑意更盛:“我瞧这天气一时半会儿也暖和不了,说不定很快还会下大雪。”
  听他说下雪,阿依诺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说起来她活了十五年,来大宋之前却从未见过大雪是什么样子。
  南疆的北边,也就是与中原接壤的那些地方,冬天不仅冷,同样也会下雪。
  只是那些雪相比北方的大雪暴雪而言,真的算不了什么。
  刚到宋京时,她日日盼着下大雪。
  经历了几场大雪后,她依旧喜欢那洁白蓬松的雪,却真是冷得有些受不了了。
  阿依诺苦笑道:“周大哥,你就不能给点希望么,我还想着天气会不会好转一点,我也好出去逛一逛。”
  周夙道:“即便下大雪,我也想带你出去,你愿意么?”
  “周大哥……”阿依诺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周夙靠近了她几分:“阿依诺,我母亲想要见你。”
  阿依诺有些紧张:“伯母想要见我?”
  周夙点点头。
  “可……”阿依诺的脸腾地红了。
  在刚开始学习中原话的时候,她就听说过一句话。
  ——丑媳妇迟早都要见公婆。
  那时她还有些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她总算是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
  女子害怕见公婆,从来不是因为容貌丑陋。
  因为不管她们有多优秀,容貌有多出众,见了公婆之后都是要被挑剔的。
  十几岁的姑娘家,涉世不深脸皮也薄,大部分都是在父母兄姐的溺爱下长大的。
  谁受得了被人评头论足挑三拣四?
  不对……
  想着想着,她的脸更红了。
  她和周大哥还什么都不是呢,哪里就能扯到什么媳妇公婆的?!
  周夙虽不知她具体在想些什么,但瞧这态度,不像是拒绝自己。
  他的心里有些小小的雀跃。
  母亲那边已经谈妥,她只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想要见一见极有可能成为自己儿媳的姑娘。
  这样的要求合情合理,周夙没有立场反对。
  他笑道:“你放心,我母亲虽然不似阮姨这般活泼,却也是个脾气温和的人。
  你这般惹人喜爱的姑娘,她一定会喜欢你的。”
  阿依诺抿了抿嘴:“既如此,我就随你去看看伯母。”
  其实她不太相信周夙的话。
  他母亲的情况她是听几位姐姐说过一些的。
  年轻守寡的女子,心性坚韧是肯定的。
  她自然不会如阮姨这么活泼,脾气温和却不见得。
  见到和中原的高门贵女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她真的能欣然接受么?
  阿依诺不会忘了,周大哥和小曦姐姐之所以没能成为夫妻,至少一半的原因就出在他母亲身上。
  如果她将来真的嫁给周大哥,同样的事情未必不会发生。
  到那时她该怎么办?
  也和小曦姐姐一样,同周大哥决裂么?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待春风(上)
  周夙的母亲秦氏对此次会面极其重视。
  本来依照周夙的意思,安排在第二日,也就是年初三便非常合适。
  可秦氏却坚决表示了反对。
  原因很简单,初三乃是赤狗日,外出容易起争执,发生口角。
  这位异族的姑娘有极大的可能会成为她的儿媳,将来是要和她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几十年的,她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
  接下来的初四初五也有各种各样的禁忌,最终她把日子定在了年初六。
  很快三日就过去了。
  秦氏一改十多年来的寡淡素净,一大早就吩咐大丫鬟落樱替她仔细梳妆。
  不仅穿了一身颜色略鲜亮的衣裙,脸上甚至还淡淡施了一层脂粉,看起来比平日至少年轻了七八岁。
  落樱看着她的模样,忍不住夸赞道:“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侯爷若是见到这个样子的您,一定会很高兴的。”
  秦氏的乳娘卫嬷嬷也笑得合不拢嘴。
  她是秦府的家生子,夫人一出世就是她在带,主仆间的感情自然非别人可比。
  夫人年少时嫁得如意郎君,很快又生下嫡长子,连带她这个乳娘都觉得日子从里到外都冒着甜。
  可惜那样的好日子太过短暂,接下来的这十多年,夫人过得太苦了。
  如今好了,侯爷终于松口愿意娶亲,眼见得侯府的好日子又要来了。
  只是……
  自家心高气傲的侯爷,放着京里那么多的贵女不喜欢,偏看上一个异族姑娘,也真是够愁人的!
  也不知那姑娘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与夫人合得来……
  秦氏见她笑中带着些愁绪,如何不知她在担忧什么。
  有心说几句好听话安抚一下卫嬷嬷,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在这件事情上,谁的忧愁还能比得过她?
  见过那异族姑娘的随从们都说那姑娘非常漂亮,单论长甚至超过了左未曦。
  她听了却只是笑笑。
  随从们都是年轻男子,在他们眼中,姑娘好不好,几乎就等同于长得好不好。
  秦氏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只在乎外表的肤浅之辈。
  但儿子同样是年轻男子,而且他自小就心高气傲,能入得了他眼的姑娘,容貌又怎么可能不出众?
  所以,她最不担心的便是那异族姑娘的容貌。
  至于那姑娘的教养气度,她不是不担心,而是根本不敢存有那样的奢望。
  大宋立国二十多年,贵女们的教养和气度尚且算不上有多好,她还能指望一个出自番邦小国的平民姑娘?
  她最忧心的是儿子对那姑娘的情意。
  究竟是脑子一热不管不顾,还是深思熟虑真的喜欢?
  如果是前者,她会尽量劝阻;如果是后者,她便放手成全。
  守寡十多年的秦氏,以为自己的情绪早已经能做到收放自如。
  然而,当她听见屋外传来的脚步声,心脏还是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等她恢复平静,一对非常般配的青年男女已经走到了她的面前。
  周夙给母亲行过礼后,向她介绍了身边的年轻姑娘:“母亲,这便是我同你说过的阿依诺。”
  阿依诺动作非常标准地福了福身:“阿依诺见过夫人。”
  她脸上的异族特征并不明显,此时又作汉人女子的装扮,看起来就是一个容貌极为出众的大宋贵女。
  教养和气度竟也不差,秦氏默默补充了一句。
  或许是对这个准儿媳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此时见阿依诺处处都不比她这些年为儿子相看的那些姑娘差,秦氏算是彻底放心了。
  她脸上露出了慈蔼的笑容,冲阿依诺招了招手:“快过来伯母身边坐。”
  见母亲对阿依诺这般热情,周夙松了口气之余,心里又泛起了嘀咕。
  母亲究竟是真的愿意接受阿依诺,还是憋着什么大招?
  如果真是愿意接受,自是没有问题;如果是憋着大招,那他就不得不防。
  周夙还在凝神思索,阿依诺却已经依言坐在了秦氏身侧。
  秦氏拉起她的小手拍了拍:“阿依诺,伯母早就吩咐夙儿把你带回家里给我瞧瞧,他却总是推三阻四的。
  今日可好,伯母总算是见到你了。”
  周夙差点给自家老娘跪了。
  他和阿依诺如今还只是朋友,这一点之前他是反复交待过的。
  可母亲今日却拿出一副对待儿媳妇的态度,连说话都那般随意。
  她难道不怕把人家姑娘给吓跑么?
  周夙十分忐忑地观察着阿依诺的神情,就怕这姑娘有不好的想法。
  幸好,阿依诺的神态非常自如。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阿依诺似乎真的入了母亲的眼。
  周夙一双眼睛不离阿依诺,卫嬷嬷却不动声色地望着他。
  侯爷虽然六岁的时候就离家求学,但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
  几时见过他对什么人和事这般上心?
  就连从前难得回京一趟,面对左大姑娘时,他不也是爱答不理的么?
  可见这位异族姑娘是真的要做勇义侯夫人了!
  她默默走到周夙身边,轻声道:“侯爷莫要担忧,夫人是一定会成全您的。”
  周夙很清楚卫嬷嬷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话虽然出自她的嘴,其实同母亲对自己说也是一样的。
  她其实就是想要告诉自己,不管阿依诺是什么样子,母亲今日一定会成全他。
  周夙心中突然生出了些许的不满。
  他当然知道母亲会成全自己,毕竟他们之前已经把条件谈妥了。
  ——只要姑娘身家清白,母亲就绝不会反对这门亲事。
  可阿依诺分明是这么好的姑娘,又岂是一个“身家清白”这么简单?
  他摆摆手示意卫嬷嬷退下,一双眼睛依旧不离阿依诺。
  卫嬷嬷不敢执拗,带着丫鬟们退了出去。
  而那边秦氏已经开始询问阿依诺父母以及亲人们的情况。
  “……我们家一共五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一个。”
  “那你爹娘一定非常疼爱你。”
  阿依诺笑道:“不仅是爹娘和兄姐,寨子里所有的长辈都非常疼爱我。”
  秦氏出自书香门第,对这种近乎自吹自擂的话本是不喜欢的。
  可眼前这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小姑娘,用这样的语气夸赞自己,却一点也不让人反感。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待春风(中)
  秦氏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媳会是一名异族姑娘,更没有想过自己会喜欢这般性情活泛的姑娘。
  然而事实证明,她完全没有办法欺骗自己。
  一点也不符合她对儿媳要求的阿依诺,是真的入了她的眼。
  夫君殉国之后,他们母子一直相依为命,因此夙儿比一般的年轻人都要懂事孝顺。
  秦氏深信,如果她真的以命相逼,夙儿一定会迎娶她挑中的姑娘为妻。
  可那样一来,他们的母子情分大约也消耗得不剩多少了。
  究竟是娶一位合心意的儿媳,还是母子二人永远一条心,二者之间无论选择多少次,她也只会选后者。
  所以那一日她才对儿子说,儿媳妇只要身家清白即可。
  如今儿子已经把准儿媳带到了自己面前,容貌出众性格活泼,虽然出身异族,但确实是清白人家的姑娘。
  既如此,她为何还要挑三拣四?
  同年轻人过不去,最终真的过不下去的只会是长辈。
  罢了,反正自己也不算老,准儿媳看上去也是个聪明的,将来总能把这个家顺利交到她的手中。
  拿定主意后,秦氏看阿依诺越发顺眼,甚至把当年婆婆传给她的玉镯给了阿依诺。
  中原的规矩阿依诺虽不是全部都了解,但秦氏送玉镯的意思她还是懂得的。
  她都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远嫁,怎么可以收下人家的家传之物?
  正想出言拒绝,就听周夙笑道:“这是我母亲的心意,并没有旁的意思。想必你应该听说过中原的一句话,‘长者赐,不敢辞’,收下吧。”
  阿依诺不好再拒绝,只能再次对秦氏表示了感谢。
  秦氏却有些小小的不满。
  这玉镯的确是她的心意,可谁说没有旁的意思了?
  儿子该不会是这两年在军营里待傻了吧?
  自己都这般卖力地帮他把梯子搭好了,他居然亲自动手又把它拆了?
  真是莫名其妙!
  可惜周夙全然不给秦氏开口的机会,很快就用其他的话题把阿依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别的地方。
  直到周夙把阿依诺送回承恩侯府,再次折返回勇义侯府后,秦氏依旧没有想明白儿子是什么意思。
  见她皱着眉头看着自己,周夙温声道:“娘能这般看重阿依诺,儿子非常感激。
  可我之前同您说过,有些事情急不得,咱们总要征求一下阿依诺和她父母的意见。
  您这般不管不顾地就把家传的玉镯送了出去,万一……”
  这话秦氏不爱听了,眼皮一翻道:“什么叫万一?我这里没有万一!
  那镯子可是你高祖母传给曾祖母,你曾祖母又传给你祖母,后来才传到母亲手里的!
  周夙你听好了,那镯子要是在你这一辈冠了他姓,不仅我和你没完,周家的列祖列宗也不会放过你!”
  活了二十年,周夙从来没有见过这般不讲道理的母亲,更没有听过比这更狠的话。
  连列祖列宗都跑出来了!
  瞬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实在太重,简直是不把他压垮誓不罢休。
  他苦笑道:“那儿子只能拼尽全力让您的镯子永远姓周了。”
  秦氏脸上这才有了些笑意:“不是母亲喜欢念叨,你未免也太过小心了。
  我瞧那阿依诺分明对你也是有情意的,你就应该趁热打铁,让她一颗心牢牢拴在你身上才是!”
  周夙道:“娘,世上没有哪一个姑娘是喜欢远嫁的。
  南疆和宋京之间距离何止千里,阿依诺如果真的嫁给我,一辈子恐怕也回不了几次娘家。
  婚姻不是儿戏,不是夫妻二人彼此喜欢就够的,我不想逼迫她。”
  秦氏轻叹道:“如果可以,世上谁想逼迫别人啊?
  但咱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人处于彷徨迷茫,遇事难以决断的时候,就是需要有人帮忙逼一逼。
  你放才说的不错,世上没有哪一个姑娘喜欢远嫁。
  不喜欢远嫁的根本原因是她们不敢肯定自己婚后一定能幸福。
  万一遇人不淑,娘家人又隔得远帮不上忙,还要不要活了?
  可咱们母子是那种人么?
  如果阿依诺嫁到咱们家,咱们一定好好对她,让她觉得这里和娘家一样好,她还会后悔远嫁么?”
  周夙大为动容。
  在他印象中,娘是那种心地虽然良善,但性情非常寡淡的人。
  她做不出磋磨儿媳的事,但也不会用太大的热情去对待别人家的女儿。
  从前她对待小曦不就是这样么?
  可这一次对待阿依诺,娘的态度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秦氏见他像是不信自己的话,叹道:“夙儿,吃一堑长一智,咱们母子把小曦那么好的媳妇弄丢了,总该吸取些教训。
  说实话,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侯夫人,阿依诺身上欠缺的东西还很多,比起小曦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她也有自己的长处。
  小曦和你一样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你们比寻常的孩子懂事、隐忍、能吃苦,真要做了夫妻,相敬如宾过一辈子不难。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却也有几十年。
  或许有一日,你会觉得那样的生活太过平淡,就好像那柳飘絮……”
  周夙脸色微变,打断她的话道:“娘,您别说了,儿子都知道。”
  娘实在是太了解他了,说出的话也是一针见血。
  那一年他之所以被柳飘絮吸引,并非她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根源都在他自己身上。
  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每一日都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要说不枯燥那是不可能的。
  可真的学成归来才发现,京城里的生活其实比山庄里更加无聊枯燥。
  小曦是个好姑娘,但因为父母早逝,她的性格变得沉稳端庄,少了同龄的少女该有了天真活泼。
  他心疼她,怜惜她,却总觉得两人之间少了些什么。
  那时他以为是自己把小曦当妹妹,所以没办法对她动情。
  后来他才明白,是自己没有用心去了解过小曦。
  而柳飘絮出现的时机刚刚好,让他那平淡无味的生活多了些趣味。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待春风(下)
  周夙不愿意回忆那段黑历史,秦氏就更不愿意了。
  她叹了口气道:“小曦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再提过去的那些人和事也没有意义了。
  娘就是想告诉你,阿依诺和你们不一样,她是父母亲人宠着长大的,几乎没有吃过半点苦。
  而且我冷眼瞧着,南疆那边的人脾性和咱们中原人不太一样。
  娶了阿依诺这般热情活泼单纯可爱的姑娘,你这辈子也能够活得轻松些。”
  周夙非常认同母亲的话。
  但阿依诺真的没有吃过半点苦么?
  对于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而言,情伤才是最大的苦。
  只不过阿依诺对那人只是有些好感,远远达不到动情的地步。
  所以如今的她依旧是天真活泼单纯可爱的姑娘,而不是为情所伤满腹怨气。
  当然,这些事情就没有必要对娘一一交待了。
  他笑着点点头:“娘说的是,儿子和阿依诺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每次和她在一起,哪怕只是简单说几句话,我的心情也会变得格外明朗。”
  秦氏道:“咱们也要记得圣上的好处。以宣抚使的身份去南疆,这是圣上在给你和阿依诺制造机会。”
  周夙笑着应是,嘴角却暗暗抽了抽。
  如果娘知晓当年柳飘絮一事的真相,不知还能不能说出方才这些话。
  秦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夙儿,你到了南疆之后寻个妥当的老人家打听一下,他们那边成婚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
  打听清楚后就赶紧给娘写封信回来,让家里好做准备。
  娘打听过了,从京城到南疆,乘马车大约需要一个半月。
  所以,等你的信回来,差不多三月中旬,京里已经是春风拂面春暖花开了。”
  提起即将到来的春天,秦氏满是憧憬。
  眨眼又是一年,她的儿子二十一岁,真是耽搁不起了。
  只要夙儿此行顺利,就算让她亲自去南疆提亲下聘都行。
  周夙有些心疼母亲:“娘,儿子一定努力,绝不让您失望。”
  秦氏笑道:“你们同门的师兄弟,如今在京里的就是圣上、袁谟和你。
  他们一个去年就已经大婚,另一个也早已定下亲事,就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你让娘怎能不着急?
  如今好了,你也有了喜欢的姑娘,娘再也不用去羡慕别人了。”
  ※※※※
  同是正月初六,成国公府侧门处一大早便喧闹不已。
  二爷司徒明带着成国公的四个孙子以及一干随从,分乘几辆马车热热闹闹地朝西城门处驶去。
  身为此次出使燕国的正使,成国公一早便和使团其他官员在皇宫门口汇合。
  同帝后拜别之后,一行人启程前往燕京。
  西城门外,司徒明等人早已经等候多时。
  重新调整了车马之后,司徒明上了父亲那辆宽敞舒适的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驶上官道,向西而去。
  司徒恽毕竟是上了年纪,哪里经得起这般高强度的旅途劳顿。
  之前因为重获皇帝重用而激发出来的那点精神,也在踏上旅途后渐渐散去。
  司徒明耐着性子陪父亲说话解闷,倒是让司徒恽颇感欣慰,恢复了对这个儿子的几分喜爱。
  因为莫老姨娘得宠,加之司徒明资质不错,自己也算是争气,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司徒恽是把他当嫡子一样培养的。
  若非和他一起开蒙、一起读书的人是司徒曜,他绝不会沦落到成为一名商人。
  原因无二,司徒曜在读书方面实在是太有天分了。
  单是过目不忘这一点,就把尚且年幼的司徒明信心彻底摧毁。
  司徒明至今仍然记得清清楚楚,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同窗们花一个早上才刚念通顺,哪里谈得上背诵。
  而他却是早已经念得十分清爽,并且能够背诵一小部分了。
  然而,自鸣得意的他,就听见先生正在对比自己小了一岁多的三弟大家赞赏。
  司徒明有些伤心有些嫉妒,更多的是不服。
  他也很厉害的好么,为何先生只是冲他微微点头,连夸赞的话都懒得说一句?
  当时他年纪小,没有那么多的心机,把心中的不满直接说了出来。
  那先生也不解释,直接吩咐三弟将方才那篇文章背诵一遍。
  结果,在他和其他同窗震惊到完全呆滞的眼神注视下,还是个小豆丁的三弟把那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之后的几年,三弟在读书方面的天分显露无遗。
  更可怕的是,他还有旁人无法企及的才情。
  琴棋书画信手拈来,随口吟诵的小诗也能让文人墨客们争相传阅。
  和这样的人一起读书,只会有两个结果。
  要么就是被他刺激得更加用功,结果虽然还是及不上他,但也能有所成就。
  要么就是被他刺激得彻底崩溃,从今往后再也不想碰书本。
  不幸的是,司徒明得到的是后一种结果。
  明明同样拥有过人的资质,却从此沦为平庸。
  他甚至不敢告诉父亲放弃读书的真正原因。
  只说自己只对经商感兴趣,想要帮着父亲管理府中的产业。
  父亲虽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制止。
  毕竟他只是一名庶子,能够学会挣钱养家足矣。
  十多年过去了,他勉强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却十分沮丧地发现,他赚再多的钱,也及不上他那只会花钱的三弟。
  可惜后悔早已经来不及了……
  以司徒恽的阅历,又怎会不明白司徒明的后悔。
  他抿了一口热茶才道:“老二啊,当初还在大燕时,咱们家的族学可是数一数二的。
  最鼎盛的时候,单是学子便有五六百人。”
  司徒明苦涩一笑:“最鼎盛的时候我们兄弟自然是没赶上,但儿子在族学念书的时候,学子也有近两百人。”
  司徒恽有些怅然:“是啊,那时还有两百人,如今咱们司徒家哪里还有什么族学。”
  司徒明道:“这也不难,如今咱们家出了皇后,再也没有人敢随意讥讽。
  只要父亲有办学的打算,银钱交给儿子去筹措。”
  司徒曜越发欣慰。
  四个儿子中,老二始终还是最懂他,也最愿意替他分忧解难的一个。
  他笑道:“银钱不是问题,缺的是博学的大儒。”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很不满(上)
  大燕成国公府之所以历经一百多年屹立不倒,除却历代成国公为人处世小心谨慎外,同族学向朝廷不断地输送人才有直接的关系。
  如今六孙女做了大宋皇后,司徒家至少能再延续三代的富贵,身为一家之主的司徒恽已经非常满足。
  要说他如今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想在有生之年重塑司徒家的声望。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就拿最基础的建族学来说,银钱充裕是远远不够的。
  司徒明已经三十多岁,商场沉浮十几年,怎可能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
  方才他之所以主动应承筹措银钱一事,无非是想哄父亲高兴罢了。
  他不是世子,这辈子更不可能当族长,司徒家的声望轮不到他去操心。
  这种事办不好被人说无能,办好了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他吃饱了撑着才去卖命。
  更何况,在族学里念书的经历,是他这辈子最不堪的回忆之一。
  他好容易才摆脱了那些噩梦,难道又出一大笔钱再把它们拉回来么?
  司徒明把真实的想法压下,唇边扯出一个笑容:“这种事情一时半会也急不得,还是等父亲把差事办妥再说。”
  司徒恽道:“这是自然,老二呐……”
  司徒明的汗毛倏地一下竖起,每次父亲用这样的语气同他说话,他都没有好果子吃。
  不得已,他只能十分恭顺道:“父亲有何吩咐?”
  司徒恽淡笑道:“初二那一日在书房,为父询问了老三却没有问你,你心里一定很不高兴吧?”
  司徒明心道,早知您老人家竟有这么大的志向,我绝不会跟着您来这一趟。
  想到这里暗暗咬了咬牙,在心里把司徒昌和司徒曜诅咒了一百遍。
  那两个混蛋果然够奸诈,知道这一趟跟着父亲麻烦事一大堆。
  宁可忍着气被父亲斥责,也要离他远些!
  司徒明压了压火气,面上依旧带着笑容:“儿子都是做祖父的人了,如何还会为这么点小事和兄弟斤斤计较。”
  司徒恽道:“嫡庶有别,有些东西为父给不了你,但这些年待你如何,想来你心里也是有数的。
  此次出使燕国,除却替圣上办差,为父也想把私事顺带给办了。
  你三弟的性情你是了解的,虽然不讨长辈喜欢,却和那些读书人最是谈得来。
  尤其那些个大儒,连为父都未必能说得上话,却肯卖他一个面子。
  只要他肯出点力气,这一趟咱们说不定就能带着几名大儒回宋京。
  可惜……”
  说到这里他咬了咬牙,依旧对三儿子很不满。
  司徒明笑着劝道:“老三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