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引凰为后-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安肃帝的不情愿相比,卓太后绝对是举双手赞成。
她只是想要安享晚年,又不想做什么大事,岷州和燕京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可以说,能躲到距离宋京更远的岷州,她的安全还更有保障。
所以她早早就吩咐宫人们收拾好行李和金银细软,随安肃帝一行人踏上了西行之路。
可惜事情并不如她想的那么顺利。
离京七日后,他们抵达了凤翔府。
后妃以及小皇子和小公主们从未出过远门,短短几日就因为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多半。
安肃帝做皇帝是个窝囊废,对待儿女们倒还算个好父亲。
于是一行人便在凤翔府西郊安营扎寨,打算好好休整一番。
相比于身娇体弱的皇子公主,卓太后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身体倒是硬朗得很。
在皇宫里憋闷了那么多年,如今的她可不愿意在那营帐中继续憋闷。
她换了便服,带着几名宫人和侍卫打算去凤翔府逛逛。
没想到才刚踏进凤翔府,她就遇到了夏侯伊。
卓太后不认识这个相貌堂堂的冷面男人,但她这些年也算是身居高位,见过的能人不知凡几。
这冷面男人绝对是个煞星,是她根本惹不起的。
她乖顺地随着夏侯伊去了茶楼的雅间。
雅间门一合上,卓太后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夏侯伊把玩着手里的杯盖,淡笑道:“太后娘娘好兴致,值此多事之秋,您居然还有闲心四处游玩?”
卓太后毕竟还是见过大场面的,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阁下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与本宫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婆子过不去?”
夏侯伊道:“大宋司徒皇后想请太后娘娘去宋京做客。”
卓太后脑子好用得很。
司徒皇后与自己并无多少瓜葛,她吃饱了撑着不远千里派人来请自己去做客?
她咬牙道:“你就别骗我了,你分明就是左楚钰的走狗!
想报仇让她自己来啊,躲躲闪闪的算什么本事?”
第一百二十三章 终决裂(上)
夏侯伊是暗卫统领,哪里有耐心和卓太后做口舌之争。
更何况他对眼前这老妇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
在他看来,世上最没有资格恨大宋元后左楚钰的人,非卓太后莫属。
这老妇出身低微容貌普通,年幼时卓家又遭逢大难,若非左楚钰出手搭救,她还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做老要饭婆子!
可她呢,只记仇不记恩,享受了世间头一份的尊荣富贵,却只记得自己因此失去了些什么。
最后她为了自己的利益,竟敢对左楚钰下黑手。
左楚钰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被砸中后脑勺还能留下一条命,并非砸她的人手下留情,而是她的命大。
所以这位曾经胆小怯懦的皇子侍妾,骨子里其实是个心狠手辣自私自利的女人。
诚然,左楚钰也有对不起卓太后的地方,可相比于人家对她的大恩,这点对不起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左楚钰落到如今这般田地,不就是拜她所赐么?
否则,小主子夫妇想要把左楚钰那个奸诈的女人顺利弄回宋京,还不知要花费多少心力。
卓太后骂的难听,夏侯伊却像是根本没听见一般,依旧用寒凉的眼神看着她:“说够了?”
卓太后眼神有些慌乱。
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后,她代替左楚钰上朝议政,与重臣们商议国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即便是那样的场合,她的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从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注视就心虚。
可见这冷面男子绝不是她嘴里的“走狗”,而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人物。
纵然厉害如左楚钰,手下也未必寻得出这样的人。
那么……
他果真是大宋那位年轻的司徒皇后派来的?
他寻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卓太后强打精神,扬起下巴道:“就当哀家今日倒霉,随便出趟门都能遇到麻烦……”
“也算不得倒霉!”夏侯伊打断她的话:“即便今日太后娘娘不离开营帐,我同样能把你请到宋京做客。”
这话卓太后不得不信。
那营帐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她还能指望那些无能的侍卫护得住她?
落到眼前这人手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
她暗暗吸了口气:“阁下想要哀家做什么,尽管直言。”
夏侯伊把来意简单明了地告知了卓太后。
“什么?!”卓太后几乎是拍案而起。
赵重熙和司徒箜是不是有病啊?
宋国兵强马壮,燕国节节败退,一统中原只是时间问题。
明明可以安稳地等待胜利,偏生要闹这么一出,简直是不可理喻!
夏侯伊淡然道:“有些事情太后一辈子都未必能够想明白,所以就不用费尽心思去想了。
安肃帝是你一手扶持上去的,他也一直都视您为亲生母亲,这件事你做起来定然是事半功倍。”
卓太后都快哭了,什么叫做自己做起来定然是事半功倍?
安肃帝分明是左楚钰一手扶持上去的,这二十年来燕国朝堂上的哪一个决策不是出自她之手?
逼迫安肃帝向大宋献降表,是她这个狐假虎威了二十年的太后能做到的?
她苦苦哀求道:“不是哀家不愿意配合,如此重大的事情,哀家实在是难以胜任……”
夏侯伊道:“娘娘过谦了,这些年左楚钰为了赚钱没少离开燕京。
期间你装得那般成功,从未引起旁人的怀疑,所以此次也一定能行。”
“不……”卓太后近乎哀嚎道:“今时不同往日,燕国多了一位摄政王,慕容离亭可不是好糊弄的……”
夏侯伊嗤笑:“离亭世子当然不是好糊弄的,可他现下并不在此处。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一样都不差,我相信太后娘娘一定能够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做成功。”
卓太后是真想十分硬气地一口回绝,可她向来惜命,只好一口应下了。
事后证明,凤凰儿看人的眼光很准,夏侯伊的威慑力也的确可观。
不过短短一日,安肃帝便在“母后”的劝说下,打算向宋国献降表。
这件事自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成的。
距离凤翔府最近的宋国驻军尚在千里之外,安肃帝一面开始准备降表,一面派人把亲笔信送去给宋国阮大将军,言明自己的打算。
又过了五日,一切均已准备妥当。
安肃帝正打算启辰回燕京,慕容离亭到了。
不等太监传话,一脸怒意的慕容离亭掀开帐帘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
安肃帝一改往日的懦弱,斜倚在椅背上冷睨着向他抱拳施礼的青年。
“摄政王不在京中处理政务,到凤翔府来做甚?”
慕容离亭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见他这副模样哪里还忍得住,厉声道:“大燕都快亡国了,我这个摄政王还有什么政务要处理?!”
安肃帝被他的气势给镇住了。
但他很快就回过味儿来,也大声喝道:“慕容离亭,你这是在质问朕么?”
※※※※
自从做了摄政王,慕容离亭几乎每日都要听很多遍“大事不妙”这几个字。
一开始他还会着急上火,如今却听得有些麻木了。
他不紧不慢地把身上的大氅解下扔给阿宾,寻了把椅子坐下才道:“何事如此慌张?”
那偏将噗通一声重重跪下:“回摄政王,圣上昨日向宋国递降表了!”
慕容离亭只觉嗓子眼一阵腥甜,一口血险些直接喷了出来。
他强忍着不适,面色难看道:“你再说一遍?”
那偏将带着哭腔道:“消息绝对属实,圣上的确是向宋国乞降了!”
遂把打听到的消息详细说了一遍。
慕容离亭的身子微微摇晃了一下,手上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椅子扶手竟被他给拍断了。
“爷——”阿宾和其他几位将军齐齐惊呼。
慕容离亭摆摆手:“杨遇秋继续去打探消息,其余人等先退下,容我仔细想一想。”
杨遇秋,也就是方才那名偏将忙道:“是,末将告退。”
其他将军也不敢多话,行过礼后退了出去。
唯有阿宾不放心主子,大着胆子留了下来。
第一百二十四章 终决裂(下)
慕容离亭满心悲凉。
赶往凤翔府的这一路上想好的诸多说辞,在这一瞬间全都烟消云散。
他又想起了那一日在故桃关送别亲人们时,父王对他说过的那些话。
——离亭,事情若到了无可挽回之时,无须再有那么多的顾忌。
他讥讽道:“原来在圣上看来,战争的胜负是由军队人数多寡决定的。
至于士兵们十个人只有一份饭食,二十人只能分到一件冬装,将士中甲胄刀剑齐全者不足一成,这些事实都被圣上当耳旁风了么?”
安肃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离亭,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朕已经把愿意献降表的意思写信告知了阮大将军。
想来不用几日,宋帝就会得知此事。
如今朕要想的只是立刻折返回京,等待宋帝那边的消息!”
慕容离亭讥讽一笑,大燕皇室二百年间究竟造了多少孽,皇位最后居然落到这种人的头上!
大约是被他的笑容刺激到了,安肃帝叹道:“离亭,朕知晓你看不起朕。可不瞒你说,朕自小就不是个能吃苦的人,最近这几日真是受够了。
岷州偏远且地势陡峭,朕再不愿在外奔波了。”
慕容离亭赤红着双目:“圣上果真下定了决心,再无更改?”
安肃帝道:“这种事岂能儿戏?”
“好!好!好!”
慕容离亭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目光中满是决绝:“从今往后,大燕再无安肃帝,告辞!”
他觉得自己方才听见了世上最可笑的一件事。
活了三十多年从不守信用的人,如今面对敌国时倒成了信守承诺的君子!
安肃帝心中突然紧张起来,他提高声音道:“离亭,你这是要去哪儿?”
“和你无关!”慕容离亭大步流星朝外走去。
安肃帝像是被人抽掉筋骨一般,颓然地倒在了椅子上,轻轻合上了双目。
他再笨也能看得出来,慕容离亭这是和他彻底决裂了。
“圣上这是怎么了?”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了一道柔和的女声。
安肃帝募地增开了眼睛,看清来人后懒洋洋道:“母后。”
卓太后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几乎是不眨眼地盯着安肃帝的脸庞:“方才离亭世子同圣上说了什么?”
安肃帝有些心烦:“朕已经依母后的意思把祖宗留下的江山都弃了,您还有什么要指点的?”
卓太后挑眉:“圣上这是嫌哀家多事?”
安肃帝的火气又一次升腾起来。
“朕什么时候嫌弃了?你们一个个的究竟想要干什么?”
卓太后嗤笑道:“圣上别忘了,大燕的兵权还在慕容离亭手中。”
安肃帝道:“什么意思?”
卓太后道:“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要提醒圣上,万一宋帝因此觉得你诚意不足,那可就不好了。”
安肃帝道:“这件事母后就不要管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慕容离亭同朕决裂,不见得都是坏事。”
卓太后瞬间觉得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被人牵着鼻子活了三十多年的人,一夜之间竟学会为自己做主了?
而且说出的话她竟有些听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见她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安肃帝却懒得解释。
有了慕容离亭在外的牵制,宋国才不会把他视为案板上的鱼肉,随意切割。
卓太后大为不满。
不过一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她也懒得计较了。
那个冷面煞星看自己的眼神就像是看死人,养子也不把自己当回事,简直糟透了!
※※※※
安肃帝的亲笔信被阮大将军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宋京。
收到信件时,宋京各衙门已经封印,所有人家都在预备着过年了。
赵重熙打开标注着“十万火急”四个字的信件,瞬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个尚且拥有百万军队的皇帝,主动向大宋乞降?
抱着一大束红梅走进御书房的凤凰儿见他对着一封书信揉眼睛,好笑道:“阿福,眼睛不舒服么?”
赵重熙抬眼一看,只见美人如玉红梅娇艳,二者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他把手里的书信放下,赞道:“凰儿比红梅更美。”
凤凰儿噗哧笑道:“圣上一大早就往嘴上抹蜜了?”
一面把红梅交与身后的思晗,她自己则缓步走到了书案前。
赵重熙把她拉到身边坐下,拾起那信封道:“凰儿猜一猜,方才这封加急信件是谁写的?”
凤凰儿简单瞥了一眼,随即笑道:“瞧这字迹像是燕帝的。”
赵重熙揽着她的肩膀,赞道:“凰儿的记性无人能及。”
凤凰儿道:“这可和记性好不好没有关系,皇祖父从前时常临摹燕帝的字迹,早都看熟了。”
赵重熙笑道:“那你猜一猜燕帝信里都写了些什么?”
凤凰儿翘着小嘴道:“猜中了有什么好处?”
赵重熙把薄唇凑到她耳畔,如此这般地说了几句。
凤凰儿羞愤地拐了他胸口一下:“那还不如猜错了呢!”
赵重熙哄道:“你先猜了再说。”
燕帝乞降一事,夏侯伊早已经把消息传到了凤凰儿手中。
她也不想绕弯子,直接道:“燕帝向咱们乞降了。”
赵重熙微微一愣,随即将凤凰儿紧紧抱进怀中:“我方才还想燕帝是不是疯了,原来是我的凰儿又立了大功!”
凤凰儿闷声笑道:“那日皇祖母不是让你把卓秀莲抓来给她出气么,我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夏侯伊。
本想着把那卓秀莲当个小礼物送给你的,没想到夏侯伊这么有本事,居然把小礼物变成了一份重礼。”
赵重熙如何肯相信这样的话。
夏侯伊是个牛人,这是他和袁谟等人早已达成的共识。
如果凰儿单纯只是想抓一个卓秀莲,何至于动用夏侯伊?
她分明早就制定了计划,只不过是让夏侯伊见机行事罢了。
谁知此行恰好遇到慕容离亭竟逼迫燕帝迁都一事,办事能力超强的夏侯伊就顺理成章把这件事办成了今日这般模样。
赵重熙在凤凰儿腮边重重亲了一下:“凰儿送我这么重的新春贺礼,我该还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才配得上呢?
我觉得只有方才那个……”
凤凰儿在他身上狠狠捶了一拳:“你去死!”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合适(上)
夫妻二人笑闹了一阵,这才再次把话题转移到燕国乞降一事上来。
这件事如果能够做成,于宋燕两国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至少能避免数十万青壮年无辜丧命,数百万生灵涂炭,还能省下数不清的物资银钱用以改善民生。
但他们没有那么天真,这件事情虽然是燕国安肃帝主动提出的,想要顺利达成却不容易。
毕竟安肃帝在燕国朝堂中毫无威信可言,他愿意乞降,不代表所有的燕国宗室、勋贵、官员,甚至是百姓都愿意归顺大宋。
要想促成这件事,他们要做的努力还很多。
赵重熙放下安肃帝的亲笔书信,指着另一封一起送达的书信道:“凰儿,外祖父的意思,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着落在慕容离亭身上。”
凤凰儿叹道:“我已经听说了,为了向大宋乞降一事,离亭世子已经和安肃帝决裂了。”
赵重熙道:“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离亭兄若是像安肃帝一般窝囊,他也就不配做楚王府世子,更不配做大燕战神的嫡长子了。”
凤凰儿苦笑:“这种时候我宁愿他窝囊一点,那该省去多少麻烦事,避免多少无谓的牺牲。”
赵重熙点点头:“谁说不是呢?以离亭兄那宁可玉碎不要瓦全的脾性,在手中还有几十万人马的情况下,又岂会轻言放弃。
凰儿不妨猜上一猜,离亭兄会如何做?”
凤凰儿道:“燕国根子上已经烂了,且离亭世子执掌朝政的时日太短,真正愿意追随他的官员少之又少。
所以我认为他在如今这样的情势下,绝不会花费太大的气力与安肃帝争权,而是会重新部署军力。”
赵重熙道:“自从我大宋攻破荆州,燕军的南方防线其实已经垮了一多半。
加之外祖父率军夺取了好几座军事要塞,燕军的东北防线也形同虚设。
离亭兄如今最能倚仗的,一是北方,二是西方。
北方契丹人自那年大败之后,尚未恢复元气。
而且楚王慕容绯的名头就是在同契丹人的作战中赢得的。
因此在北方,慕容绯这个战神的余威尚在。
如果慕容离亭率领余下的几十万人马去往北方,短时间内咱们拿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但这其中也有隐患。
契丹人不傻,突然有人陈兵数十万在两国边界处,他们肯定会加倍警惕,甚至于先下手。
所以,我认为他定会选择西边。”
凤凰儿道:“离亭世子把一家人送出故桃关,想来那时便已经做好了决定。
他的确是看好西边地势复杂多变易守难攻,所以才打算迁都岷州。
如今安肃帝闹了这么一出,算是彻底打乱了两军的行动计划。
但相比于北方,西边非常平静。
进可攻,退可守,一旦让慕容离亭形成气候,我大宋一统中原的脚步又要渐缓许多了。”
赵重熙道:“幸好燕国如今国库空虚,离亭兄从皇祖母那里得到的好处也有限,否则以他的本事,情势定然比现下更加复杂。”
凤凰儿轻笑道:“也不过就是再多花费几年的时间,咱们都不要太心急了。
用兵一道,外祖父比离亭世子老辣得多,他又曾在燕军中待了许多年,对燕国的山川地理可谓了如指掌。
离亭世子想要重新部署兵力,也要看外祖父给不给他机会。”
赵重熙笑道:“待会儿我就给他老人家回信,请他派人与安肃帝那边接触,具体商议一下递降表的细节。
届时咱们也需派合适的官员前往燕国。”
凤凰儿道:“一切安排妥当,少不得咱们二人还得亲自去一趟燕国。”
赵重熙点点头:“那是自然,一统中原后,那里也是咱们大宋的土地,绝不能厚此薄彼。”
凤凰儿端起热茶抿了一口,这才道:“那些都是后话了,如今咱们是该考虑一下,派谁为特使去大燕比较妥当。”
赵重熙就着她手里的茶杯也喝了一口热茶,笑道:“合适的人选自然是有的。”
凤凰儿挑眉:“你该不会是说我祖父吧?”
赵重熙朗声道:“成国公归顺我大宋二十多年,未立寸功便得以保留从前的爵位,这件事一直遭人诟病。也是时候为自己正名了。”
凤凰儿掩口玩笑道:“圣上,成国公好歹也是您岳父大人的亲爹,您当着臣妾的面这么说,好像有些打脸呐!”
※※※※
慕容离亭满心悲凉。
赶往凤翔府的这一路上想好的诸多说辞,在这一瞬间全都烟消云散。
他又想起了那一日在故桃关送别亲人们时,父王对他说过的那些话。
——离亭,事情若到了无可挽回之时,无须再有那么多的顾忌。
他讥讽道:“原来在圣上看来,战争的胜负是由军队人数多寡决定的。
至于士兵们十个人只有一份饭食,二十人只能分到一件冬装,将士中甲胄刀剑齐全者不足一成,这些事实都被圣上当耳旁风了么?”
安肃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离亭,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朕已经把愿意献降表的意思写信告知了阮大将军。
想来不用几日,宋帝就会得知此事。
如今朕要想的只是立刻折返回京,等待宋帝那边的消息!”
慕容离亭讥讽一笑,大燕皇室二百年间究竟造了多少孽,皇位最后居然落到这种人的头上!
大约是被他的笑容刺激到了,安肃帝叹道:“离亭,朕知晓你看不起朕。可不瞒你说,朕自小就不是个能吃苦的人,最近这几日真是受够了。
岷州偏远且地势陡峭,朕再不愿在外奔波了。”
慕容离亭赤红着双目:“圣上果真下定了决心,再无更改?”
安肃帝道:“这种事岂能儿戏?”
“好!好!好!”
慕容离亭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目光中满是决绝:“从今往后,大燕再无安肃帝,告辞!”
他觉得自己方才听见了世上最可笑的一件事。
活了三十多年从不守信用,如今面对敌国时倒成了信守承诺的君子!
安肃帝心中突然紧张起来,他提高声音道:“离亭,你这是要去哪儿?”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最合适(下)
最近成国公司徒恽的心情非常一般。
本来依照他的意思,今年六孙女做了大宋皇后,府中定是要好生热闹一番的。
尤其是年下,就算他不想热闹,满朝文武和满京城的勋贵也不答应不是?
可老三一家又一次坏了他的兴致。
皇后的父亲受封承恩侯,承恩侯一家搬入承恩侯府,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谁都无法诟病。
可老三他们一家也别这么着急好么?
老三媳妇才出月子没多久,他们一家人居然就急急慌慌地搬入了承恩侯府。
听说他们搬进去的时候,一多半的院子都还没有来得及修缮布置。
明明夫妻二人都是受过良好教养的勋贵子弟,却搞得像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一样。
生怕旁人不晓得他们夫妻是大宋皇后的爹娘?
还是想要告诉别人他们在府里被父母兄嫂挤兑得住不下去了?
简直太丢人了!
这下好了,原本计划中属于成国公府的热闹,一多半肯定都归了承恩侯府。
大宋皇后依旧是姓司徒不假,可人家还会认为她的娘家是成国公府么?
下人们见国公爷一脸的晦气,谁都不敢上前触他的霉头。
整个书房压抑得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还是一名管事的到来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
他喜滋滋道:“回国公爷,圣上身边的修公公来了。”
司徒恽那满脸的晦气顿时一扫而光。
他急忙站起身道:“还不快快有情。”
其实此时小袖子离此处还远得很。
直到司徒恽换过衣裳整理好仪容,他才随着国公府的大管家来到书房。
宣读完口谕后,小袖子道:“圣上和皇后娘娘在御书房等候国公爷,您这就随奴才一起进宫吧。”
高兴归高兴,司徒恽却还没有昏了头。
给小袖子塞了一个鼓鼓的荷包,这才慢慢询问帝后为何事召见。
小袖子笑道:“主子们的事儿,奴才哪里敢胡乱打听。
不过您也别着急,奴才瞧着圣上和娘娘心情像是很不错呢。”
司徒恽笑着拱了拱手,能打听到这几句,已经是那荷包的功劳。
帝后在心情不错的情况下还能想起他,司徒恽不免暗暗感慨了几句。
混到这个份上他容易么?
世人都以为他的孙女做了大宋皇后,他不知能得多少好处,其实他快倒霉透了好么?
最近几年,大宋国力越来越强,太上皇渐渐开始重视那些从前不甚在意的东西,譬如说礼仪等等。
所以他虽然依旧没有得到有实权的职位,却时常被宣召入宫伴驾。
反倒是新帝登基之后,他这个皇后娘娘的嫡亲祖父,竟再也没有了入宫的机会,说起来真是难堪得很。
马车一路畅行,很快就抵达了皇宫。
在官场浸淫了半辈子,司徒恽最擅长的便是交际。
只要他愿意,和什么人都能聊得十分投机。
待他随小袖子来到御书房门口时,连对方家里几口人,以什么为营生都被他打听得清清楚楚。
“国公爷在此稍候,奴才进去禀报一声。”小袖子十分客气地冲他拱拱手。
司徒恽忙道:“修公公请。”
不过盏茶的工夫,就听御书房中传出了小袖子的声音:“宣成国公觐见——”
司徒恽不敢耽搁,稳步走进了御书房。
“老臣给圣上和皇后娘娘请安,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得不说,单就礼仪和风度而言,满朝文武,尤其是年过半百的官员们,无一人能与司徒恽相提并论。
纵然须发花白,行动间依旧让人觉得风度翩翩赏心悦目。
赵重熙捏了捏凤凰儿的手,这才道:“平身,赐座。”
“谢圣上和娘娘。”司徒恽站起身,在小袖子的指引下落座。
凤凰儿温声道:“祖父这一向可还安好?”
司徒恽忙道:“劳娘娘记挂,老臣虽然年迈,身体倒还颇为健朗。”
凤凰儿道:“既如此,祖父可继续为圣上分忧。”
司徒恽的心脏像是漏跳了一拍。
六孙女这话是什么意思?
继续为圣上分忧?莫非圣上将要对自己委以重任?
他的神态让坐在龙椅上的二人忍俊不禁。
赵重熙敛住笑容,把事情的原委详细说了一遍。
司徒恽几乎停止了呼吸。
燕国安肃帝是个窝囊废,天下无人不知。
可任是谁也想不到,他居然窝囊到把二百年的祖宗基业拱手让人。
身为一名燕国旧臣,而且还是一直深受圣宠的旧臣,听闻这样的消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大燕竟真的是要亡国了么?
原来圣上竟是想要让他代表大宋去和燕国谈论归降一事。
赵重熙见他迟迟不作应答,轻咳一声道:“莫非成国公有什么难言之隐?”
司徒恽赶紧站了起来,躬身道:“老臣愿意前往燕国,此行定不辱命!”
换作其他任何时候,他是绝对不想往燕国去的。
开什么玩笑,一个所谓的叛臣回到从前的国家,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都是轻的!
一个不小心真会身首异处。
如今却是大为不同。
那些鄙夷他的、笑话他的、看不起他的所谓忠臣,包括他们的主子,全都要归降大宋了。
而且他们中的所有人,包括他们的主子安肃帝,将来绝对没有谁能混得比他好!
似这等扬眉吐气的机会,司徒恽当然不会错过。
见他突然间变得精神焕发,赵重熙和凤凰儿险些又一次被逗笑。
成国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却没有想过他还有这样的一面。
赵重熙道:“如此甚好!成国公就趁年节这段时日做一番准备。
只等大将军那边有了消息,你就代表朕,代表大宋出使燕国。”
司徒恽忙跪倒在地:“老臣遵旨。”
陪同帝后用了午膳后,成国公出了宫。
赵重熙和凤凰儿则把韩禹父子二人以及另外几位重臣召进宫,就燕国乞降一事进行了一番认真商议。
时间就在事情井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