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引凰为后-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怕她把我怎么样,而是瞧着圣上被她捏扁搓圆,就想到自己若是坐在那个位置上,又能比圣上强多少?”
慕容离亭心头涌上一股悲凉。
大燕真的还有希望么?
延平先帝的六个儿子,没有一个是扶得起来的。
安肃帝情况更糟糕,膝下一共就两个儿子。
他冷眼瞧着,那两兄弟也不像是能成事的,甚至还不如他们的父皇。
把持朝政多年的太后是彻底解决了,可大燕朝堂中依旧需要有人辅政。
那么,究竟由谁来辅政最为合适呢?
秦王难得与慕容离亭心有灵犀了一回。
左楚钰是不安好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安肃帝登基后的这几十年,若非有她辅政,大燕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如今她已然指望不上,大燕却依旧需要人辅政。
这个人非眼前这位优秀至极的年轻人莫属。
秦王默默把这个险些脱口而出的想法咽了回去。
大燕如今风雨飘摇,要想重新整顿朝纲谈何容易,一个不小心就是出力不讨好。
他一个人势单力薄,万一慕容离亭不答允,倒是不好继续劝说。
不如等明日,宗室勋贵和朝中重臣集聚一堂,看他还如何推脱。
第二日一早,荒废了半年多的楚王府门口冠盖云集,停满了奢华精致的马车。
秦王的号召力不容小觑。
连辅政都不愿意的慕容离亭,在所有人的一致推举下,成为了大燕的摄政王。
将宾客们送走后,慕容离亭把秦王单独请到了书房。
两人依旧坐在昨晚的位置上,心情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慕容离亭按了按眉心,无奈道:“王爷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么?”
第三十章 先下手(上)
秦王却是满脸的轻松。
他用非常愉悦的语气道:“摄政王此言差矣,所谓能者多劳,这个位置非你莫属。”
“你……”慕容离亭弯起手指敲了桌面几下:“秦王叔,难道你们不清楚,如今大燕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听他唤自己为“秦王叔”,秦王笑得见牙不见眼。
“贤侄啊,有你这个摄政王在,不管什么危机总是会度过的。”
慕容离亭突然有了一种上贼船的感觉。
照他之前的计划,是打算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带着一家人离开中原,从今往后再也不为这些破事烦心的。
没想到姓卓的老女人闹了这么一出,竟把他推到了大燕这艘破烂的贼船上。
他拧着眉道:“王叔有所不知,我本来是打算立刻离京的。
如今宋国重兵压境,唯有赶紧把我大燕的军队重新整顿,否则如何迎敌?
一心难以二用,做了摄政王,势必要留在朝中主政。
那么敢问秦王叔,换成你是我,该如何抉择?”
秦王被问住了,大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慕容离亭有些心烦:“王叔若是没有其他事还是回府歇着吧,我待会儿还要进宫一趟。
摄政王这个位置虽然是宗室勋贵和朝中重臣一致推举的,圣上那边总还是要打个招呼的。”
嘴里这么说着,慕容离亭心里却更烦了。
皇帝几十年来几乎等同于摆设,是大燕衰败的根源之一。
反观宋国,先有雄才伟略的昌隆帝,如今又有年轻有为的乾宁帝。
不仅如此,他们的皇后也都不是寻常女子可比。
他做了摄政王后,即便一日当作两日用,就真的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么?
秦王好容易才把嘴巴何龙,忙道:“贤侄,我还有一件事想问你。”
慕容离亭道:“何事?”
秦王道:“就是……就是那左楚钰,你打算怎么处理她?”
慕容离亭凝视着秦王的眼睛:“我打算将她送回宋国。”
“送回……宋国?”秦王觉得自己的耳朵又出问题了。
说句不好听的,拿捏着左楚钰这个宋国新帝的嫡亲祖母,对付宋国不就多了一个最有效的办法么?
这大侄子该不是真被他们给逼疯了吧?
慕容离亭道:“我这么做自有我的用意,秦王叔难道不信我?”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秦王还能说什么?
他忙道:“这是哪里的话,你这孩子向来行事稳重,断没有不放心的。
更何况我们既尊你为摄政王,自然一切都要听你的。”
慕容离亭送走秦王,乘车去了皇宫。
当日,离亭世子成为燕国摄政王的消息如同长着翅膀一般,四散而去。
※※※※
凤翔宫。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见凤凰儿成为这里的主人已经半个月了。
如果不是赵重熙几日后将离京奔赴辰州,她甚至会忘了时光在流逝,忘了自己是背负着责任的大宋皇后。
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树叶,趴在窗沿上的凤凰儿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在一旁做针线的春桃和容云忍不住对视了一眼。
皇后娘娘这个样子,真是像极了那些伤春悲秋的女子。
可她们却清楚,娘娘其实是舍不得圣上离京。
主子们夫妻情深,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可她们伺候了皇后娘娘这么多年,还真是头一回见她如此伤感。
春桃放下手里的针线,取了一件斗篷走到窗前,轻轻披在了凤凰儿身上。
凤凰儿身上一暖,偏过头笑道:“我今日是不是特别颓废?”
春桃笑道:“娘娘不过是叹了九声而已,哪里就颓废了?”
凤凰儿被她逗笑了:“难为你们记得这般清楚,看来我是不能再继续偷懒了。
人之所以会为了月缺花落而叹息流泪,其实都是闲的。
你们见哪个整日忙碌的人顾得上这些?”
春桃道:“娘娘在这里吹了半日冷风了,还是去喝杯热茶暖暖,要不待会儿圣上回来又要生气了。”
凤凰儿不打算辩驳,意者她的意思坐回了书案后。
端起桂花蜂蜜茶喝了两口,就见红翡踢踢踏踏地跑了进来。
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春桃都懒得训斥了。
只是问她:“让你回国公府去瞧瞧三夫人,怎的这般急慌慌的?莫不是……”
阮棉棉的产期已经过了几日,却迟迟不见动静,真是让人想不着急都难。
红翡停下脚步,叉着腰狠狠喘了几口粗气才道:“三夫人那边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不过我听那几名接生嬷嬷说,看起来就是这一两日了。
三夫人让我告诉皇后娘娘,说她一切都好,让娘娘莫要挂念。”
凤凰儿笑道:“这话和昨日几乎没差,你怎的这般着急?”
红翡终于缓过劲儿来,笑嘻嘻道:“是夜枭大哥托我给娘娘捎个口信,说燕国的卓太后染了时疫,离亭世子三日前做了燕国的摄政王。”
“什么?!”凤凰儿手里的茶盏险些滑落。
红翡忙解释:“是真的,夜枭大哥说了,这消息是咱们的人从燕京飞鸽传书来的,正式的消息大约三日后才会传到宋京。”
凤凰儿本来也不是怀疑红翡在乱说,只是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一时间有些难以消化。
春桃接过她手里的茶盏,轻声道:“娘娘,燕国的朝政一向都由卓太后把持,即便是染上时疫,也该由她的亲信辅政,如何轮得到离亭世子?”
凤凰儿道:“是啊,她就是还政于安肃帝,也不该交给离亭世子。
除非她染上时疫这件事本身就是离亭世子的人做的。”
有些话她不好对丫鬟们说。
燕国从前把持朝政的根本不是什么卓太后,而是大宋的元后左楚钰。
她和慕容离亭之间可是有血海深仇的,绝不可能和解。
当然,态度更坚决的一方是慕容离亭。
至于元后,值此多事之秋,她自然是希望慕容离亭能暂时放下成见,率领楚王慕容绯的那些老部下抵御宋军。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们二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交锋,最终以慕容离亭的胜利宣告结束了?
凤凰儿靠在椅背上,认真揣摩着慕容离亭的心思。
第三十一章 先下手(中)
赵重熙回到凤翔宫,并没有如往日那般见到在正殿门口迎接他的凤凰儿。
他本不是矫情的人,对于每日回宫都有媳妇儿迎接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他的媳妇儿是要捧在手心里疼惜的,不是拿来立规矩的。
可被打扮得齐整漂亮的媳妇儿迎接了好几日后,他的想法完全变了。
就好比今日,没能在正殿门口见到那巧笑嫣然的人儿,他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是个滋味儿。
果真是由奢入俭难,世上谁都不能免俗。
赵重熙笑着摇了摇头,唤过一名正给他行礼的小宫女:“皇后娘娘去哪儿了?”
小宫女忙道:“回圣上,娘娘一整日都在书房。”
赵重熙眉头微蹙。
凰儿喜欢看书,婚前住在润心园时,待在书房的时间比正房要多得多。
不过自从他们大婚,她虽然还是喜欢待在那充作书房的偏殿,却也没有整日呆在里面不出来的。
凰儿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
赵重熙不再搭理那小宫女,三步并作两步朝书房那边飞奔而去。
到了偏殿,果然见春桃几个都在门外面候着,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伸出右手食指抵在嘴唇上,示意春桃她们不要发出声响,赵重熙这才放轻脚步走到门口,轻轻推开了房门。
他朝书房里边儿望去,只见凤凰儿趴在书案上一动不动,竟像是睡着了一般。
赵重熙有些心疼又有些好笑。
大约是上一世经历过那样的苦楚,凰儿看书又快又仔细,很少见她有困倦的时候,更不用说打瞌睡。
没想到她也会有看书睡着的一日。
难道是自己晚间闹太多次,让她精力不济了?
他把门合上,放轻脚步走到了书案旁。
刚想轻拍凤凰儿的肩膀,就见她的胳膊下面压着一张写着字的花笺。
赵重熙十分好奇,把手转了个方向,将那花笺抽了出来。
他微微一愣。
慕容离亭。
四个端正秀丽的字映入眼帘。
赵重熙有些哭笑不得。
媳妇儿可真是信任他呀!
这样的行为换做别的男人,肯定会被气死的好么?
他这么一愣神的工夫,凤凰儿醒了。
努力睁开惺忪的睡眼,她用带着一丝暗哑的声音道:“阿福,你怎的就回来了?”
赵重熙伸手在她腮边轻轻拧了一下,冲那花笺上的四个字努了努嘴,故作委屈道:“我要再不回来,媳妇儿的心都飞了……”
凤凰儿把他的手拍开:“少给本宫来这一套!”
赵重熙好笑道:“那请皇后娘娘给我说一说这其中的典故。”
凤凰儿往椅子边上挪了挪,赵重熙心领神会地在她身边坐下,顺势把她揽进怀中。
凤凰儿把夜枭打探来的消息快速说了一遍。
赵重熙神色微微一顿,不过很快又露出了笑容:“离亭兄那般人才,别说一个摄政王,就是大燕皇帝也做得。”
凤凰儿转头看着他:“阿福,你就不担心元后么?”
赵重熙像是赌气一般,冷声道:“她那么有本事,上次在南疆连夏侯统领都没能抓住她,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凤凰儿无奈道:“阿福,咱们别说气话好么?”
赵重熙也觉得怪没意思的,正色道:“燕帝再无能,也不可能由两个人一起辅政。
摄政王上位,太后在朝堂中自然就没有了容身之地。
凰儿,你说离亭兄会怎么处置皇祖母?”
时疫什么的肯定是借口,但他能肯定,皇祖母定然是出事了。
两辈子都对他下过毒手的皇祖母遭了难,赵重熙虽不至于幸灾乐祸拍手叫好,但也不该担忧,更不该难过。
可很多时候,人的情绪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的。
虽然赵重熙很不想承认,但他心里的确在担忧皇祖母的现状。
凤凰儿轻声安抚:“阿福,离亭世子并非凶残之辈,只要能顺利得到想要的东西,他应该不会对元后下毒手。
咱们立刻给燕国那边的人传信,让他们寻机……”
“凰儿。”赵重熙打断她的话:“那些人咱们静心培养了多年,将来还有大用处,不能让他们去冒这么大的风险。
你放才也说了,离亭兄并非凶残的人,只要顺利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不至于下毒手。”
凤凰儿道:“你觉得他最想要,而元后娘娘也能拿的出的东西是什么?”
赵重熙垂眸看着她:“银钱。”
凤凰儿点点头:“她当年乃是诈死离开,何况当时的大宋立国不久,即便是国库里也没有什么银子。
左家也是元气大伤,同样没有大批的银钱供她使用。
但她毕竟是做过左家家主的人,只要给她时间,她再挣出一份敌国财富不是什么难事。”
赵重熙非常赞同她的说法:“如今这一份敌国财富,应该是落入了离亭兄手中。”
“那倒未必。”凤凰儿嘴角微勾:“元后手中的财富并非现成的金山银山,而是一些赚钱的产业。
离亭世子就算有天大的本事,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把这些产业转化为他最需要的军饷。”
“所以呢?”赵重熙一挑眉,狭长的眸子中满满都是喜悦。
夫妻二人心有灵犀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他敢肯定,此刻凰儿心中所想定然和他一般无二。
凤凰儿也很高兴,她握着赵重熙的大手道:“所以咱们必须先下手。”
赵重熙也不知自己算不算是恶趣味。
反正每次凰儿想要算计别人的时候,他总是觉得她像是比平日又漂亮了几分。
他在凤凰儿脸颊上重重亲了一口:“说说你的计划。”
凤凰儿道:“夜长梦多,有些人对大宋寸功未立,却享受了二十多年前的荣华富贵。
如今大宋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他是不是该站出来做些事了?”
“说得好!”赵重熙伸手把之前凤凰儿用过的湖笔拿起来蘸了墨,在一张空白的花笺上刷刷点点写了几十个字。
凤凰儿从他怀中挣脱出来,快步走到书房门口打开门吩咐:“春桃,让小袖子进来。”
很快小袖子便躬身走了进来:“娘娘有何吩咐?”
第三十二章 先下手(下)
新帝登基后,各地藩王陆陆续续离开京城返回封地。
唯有济安王赵启一家,因为没有新帝的圣旨迟迟不敢有所动作。
赵启心情非常糟糕,早朝也借口身体不适从来不去。
用他的话说,他如今就是在混吃等死,就等着新帝哪一日腾出手来同他算账。
既如此,他吃饱了撑的还去上那劳什子的早朝?
这一日晚饭后,他又是恹恹地歪在软榻上,听不久前别人刚送他的一名歌女唱小曲儿打发时间。
刚唱了半支曲子,就见管家急匆匆小跑进来。
赵启挥挥手,那歌女赶紧止住歌声退了出去。
“怎么了?”赵启斜睨着管家,冷冷问道。
管家忙上前,道:“回王爷,圣上身边的修公公来了。”
“修公公?”赵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人是谁。
管家解释道:“就是圣上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小袖子。”
赵启神色一凛,算账的来了!
他定了定心神,坐直身子道:“修公公人呢,你还不赶紧去把他请进来!”
管家道:“修公公留下一张花笺就离开了。”
说着就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花笺捧到了赵启面前。
赵启伸手拿起花笺凑到眼前,字迹是他全然陌生的,内容却让他胆战心惊。
原来他的底细,圣上早就洞察于心,只不过嘴上不说罢了。
之所以不说,一是看在大家都姓赵的份儿上,不想寒了赵家其他人的心。
二是因为他手里的那些东西。
随便想想都知道,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他咬了咬牙,吩咐管家:“去给本王备马车,本王要进宫一趟。”
管家不敢耽搁,又匆匆退了出去。
半个时辰后,赵启来到了凤翔宫。
经人通报后,他随着小袖子走进了偏殿。
赵重熙和凤凰儿虽已等候多时,但他们很清楚,对待赵启这样的人绝不能太过热情。
赵重熙淡然道:“济安王平身吧,有话坐下来慢慢说。
“谢圣上。“”赵启站起身,顺便偷偷看了新帝身边的皇后一眼,这才走到一旁坐下。
他的神色被夫妻二人全数看在眼中。
赵重熙暗忖,一个人掩藏真正的脾性和本事,几十年来装作风流荒唐一事无成也实属不易。
眼前这厮算是他的堂祖父,上一世直到他出事,也没有看清楚这人的真面目。
这一世若非司徒三爷,他不知还要被这厮蒙蔽到什么时候。
赵启被二人看得心虚,只觉屁股上像是长了钉子一般,有些坐不住了。
见他神色间有些慌乱,赵重熙道:“济安王,知晓朕今日请你来的目的么?”
赵启几乎是从椅子上直接蹦起来,躬身道:“回圣上,微臣不是很清楚。”
“呵……”
不等赵重熙接话,凤凰儿先就冷笑了一声。
赵启有些愤怒。
大宋还有没有规矩了?!
男人们谈论大事时,女人本就不该在场。
更何况这丫头才几岁,居然敢公然讥讽他这个祖父辈的人!
果然是司徒曜那厮的女儿,一样的没脸没皮!
此时他浑然忘了,大宋从来就没有什么“规矩”可言。
二十多年前,元后可是日日随着昌隆帝上早朝的,怎的没见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尤其是他赵启,二十多年后的今日,依旧听元后的差遣,怎的没见他有什么意见?
至于说没脸没皮那就更可笑了。
济安王府都乱成那个样子了,难道他还有脸皮这种东西?
赵重熙见赵启竟敢鄙夷他的皇后,立时就要发作。
凤凰儿按住他的大手,冷声道:“王爷觉得本宫没有在这里说话的资格?”
赵启咬牙:“皇后娘娘言重了。”
凤凰儿才不想和他绕弯子,直入主题道:“济安王,你府上这些年日子过得十分富足,能告诉本宫是什么缘由么?”
赵启方才冲上脑仁儿的火气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方才是疯了么?
明知赵重熙把这丫头当眼珠子,自己惹她做甚?
如今倒是好了,这丫头片子连圣上的面子都不给,自己要是落在她手里,还能有什么好?
暗自腹诽的同时,该回答的问题还是要硬着头皮回答。
“回皇后娘娘,微臣府上人口太多,如果不想办法弄些产业,就该有人饿死了。”
凤凰儿深以为然道:“的确如此,可本宫出阁前也听人说过,置办产业不难,要想经营好却十分不易,总是需要有人从旁指点。
未知当初指点王爷的人是谁,竟有这么大的本事?”
赵启说不下去了。
皇后娘娘公然从自己嘴里套话,这是真把自己当傻子呢!
凤凰儿却已经彻底没有了耐心。
她暗暗握了握赵重熙的大手,意思是我要直接说你皇祖母了。
赵重熙反握了她一下,表示她想说什么都可以。
凤凰儿道:“济安王,关于你的一切,我们早已经彻底调查清楚。
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继续撒谎,最好把一切老老实实交待一遍。”
赵启心下暗惊。
什么叫做彻底调查清楚了?
能把自己明面儿上的产业调查清楚不奇怪。
可堂嫂这些年与他合作,暗中置办的那些产业,竟也没有瞒过他们的耳目。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银钱毕竟是身外之物,只要堂嫂在,多少都能重新挣回来。
最可怕的是堂嫂还活着的事,难道也被眼前这对小夫妻给查出来了么?
赵启顿时汗如雨下。
赵重熙很擅长把握时机,温声道:“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王爷应该尽快做出取舍。
济安王府毕竟是大宋所有的藩王中,与皇祖父和朕血缘最近的。
只要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朕可以保证,济安王府今后依旧会是大宋所有藩王中最富贵最风光的一家。”
这可是来自当今圣上的保证,赵启心动了。
他府里妻妾儿女一大群,单是妻妾们每月的脂粉钱首饰钱衣裳钱,就是一大笔开销。
还有儿子们娶亲的聘礼,女儿们出嫁的嫁妆,更是用银子堆出来的。
有了圣上的保证,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他毕竟不是懵懂无知的幼童,自然知晓天上不会掉馅儿饼。
圣上的承诺可不是他简单做个抉择就可以得到的。
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赵启想明白了一切,一撩衣摆跪下:“臣已然做出抉择,具体该怎么做,请圣上和娘娘示下。”
第三十三章 断财路(上)
赵启这般配合,赵重熙自然是高兴的。
但他自小修习的便是文韬武略帝王之术,经商几乎是一窍不通。
重生之后他吸取上一世的教训,倒也添置了不少产业,但全都交给了凤凰儿打理。
凤凰儿是个行事极稳妥的,加之又有盛迎岚她们几个帮忙,这几年赵重熙真是没有为自己的产业费过半点心思。
而且每当需要用钱的时候,都不用他开口,凤凰已经把一切替他打点妥当。
所以此时听赵启询问他具体该怎么做,赵重熙一时间竟有些词穷。
天底下的事情要全都知晓,他还是人么?!
趁着赵启不注意,他冲凤凰儿挤了挤眼睛,又双手合十拜了拜。
凤凰儿被他逗笑了。
人无完人,阿福自然也不可能事事精通。
但他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从不打肿脸充胖子。
这一点同自己完全一致。
与其装模作样被人发现破绽,不如一开始就承认自己不懂。
不过,面对赵启这样的人,她今日却打算反其道而行之。
懂,却要装作不懂。
一来试一试赵启能不能用,二来算是给他一个教训,省得将来处处拿大。
见帝后迟迟不表态,赵启微微抬了抬头:“圣上?”
凤凰儿轻笑道:“王爷莫要着急,经商一道,圣上和本宫皆是从未接触,所以还是想要先听一听您的意见。”
赵启面上不显,心里却不免有些小得意。
经商和读书不一样,经验比聪明更重要。
而经验,恰巧就是年轻的帝后最缺少的东西。
尤其是司徒皇后。
圣上身体中好歹还有四分之一的左家血脉,对于经商,天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可皇后呢,司徒家和阮家一文一武,和经商半点不沾边。
她的父母就更不用提了,若非仗着家世不俗,两口子就是一对儿荒料,迟早都得饿死。
想到这里,他不免又暗暗咒骂了司徒曜几句。
骂过后才道:“圣上和娘娘有所不知,元后这些年做生意的方式和从前左家鼎盛时期大为不同。
但效果却是极好的,二十年的时间,她手中的财富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的左半城。”
“哦?”赵重熙和凤凰儿果然很好奇。
从前的左半城之所以能积累下敌国的财富,是得益于数代人的辛苦经营。
元后诈死不过是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这么短的时间,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虽然正在出卖元后,赵启却还是忍不住先赞了几句。
“元后绝对是臣这半辈子见过的最有能力和魄力的女子!”
赵重熙哼了一声:“难怪王爷会这般死心塌地地追随元后。
身为大宋的皇室宗亲,隐瞒元后诈死的消息长达二十年已是不可饶恕的重罪。
更何况你还敢追随在她身后,帮她把我大宋的财富往敌国那边转移。
赵启,你真是财迷心窍,为了挣钱连命都不想要了!”
赵启没有料到他会突然发作,忙道:“圣上息怒,臣不是那个意思……”
凤凰儿暗暗掐了赵重熙一把,这才笑道:“王爷莫要害怕,你接着说。”
赵启见赵重熙的怒火渐渐平息,只好继续道:“元后这二十年间之所以积累了那么大的一笔财富,完全得益于她那广阔的人脉。
新手做生意,总会纠结于该做什么生意,该如何进出货物,该寻哪一家镖局负责押运。
往往就是因为这些杂事,最终导致贻误了商机。
元后那里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所有的一切都早已经成熟,不管什么样的生意,经她的手成本就是最低,利润自然也就最大……”
凤凰儿暗忖,其实这些年她们几个做生意,和元后也是半斤八两。
选择做什么生意,如何进出货物,如何押运,自有盛迎岚去解决。
至于人脉,盛家自然无法与元后相提并论,可别忘了她们几个背后的势力有多么强大。
所以她们都生意同样是成本最低,从而得到了最大的利润。
可尽管如此,三年的时光,她们几个其实也并没有挣下多么惊人的财富。
所以,二十年的经营便等同于与左家几十年的积累,这其中定然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王爷。”她轻唤了一声,成功打断了赵启那滔滔不绝的话语。
他抿了抿嘴道:“皇后娘娘有什么不明白的?”
凤凰儿道:“本宫想问一问王爷,那些年宋燕之间战争不断,两国之间的贸易基本处于断绝的状态。
元后是如何让两国之间的商路保持畅通的?
就算这几年两国恢复贸易来往,她的商队有没有足额缴纳关市税?”
说白了,元后这样的行为就是走私。
依大燕的律法,两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是要征收关市税的。
也就是在两国边境各城设置关卡,货物经过关卡时,有关的衙暑根据货物的价值按比例征收关市税。
元后利用她的人脉,在宋燕两国处于战争状态时,她的商队依旧顺利来往于两国之间。
因为两国之间没有了贸易来往,来自别国的货物就显得格外珍贵,价格定得再高也是供不应求。
两国和谈后,没过多久便恢复了贸易。
元后想要再随意定价就不可能了。
于是她便想出了偷逃关市税这样的办法。
这么一来,她的货物依旧保有价格上的优势,但利润自然及不上从前。
听了凤凰儿的话,赵启的腿一软险些跪了。
这是几个意思?
说好的什么都不懂,说好的蠢货和母夜叉的女儿呢?
这小姑娘掩藏得是不是太深了?!
赵启艰难地咽了咽口水:“皇后娘娘,原来您也是个中老手,倒是臣看走眼了。”
凤凰儿笑道:“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谈不上什么老手,还望王爷不吝赐教。”
赵启暗暗握了握拳头,干笑道:“好说,好说……”
赵重熙在一旁看得好笑。
只要凰儿想装,这世上就没有她骗不了的人。
赵启想和她斗,还真是嫩了点!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