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引凰为后-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儿女年纪都比六丫头大,替他们寻亲事时国公府还没有起势,因此寻到的亲事也寻常。
当初虽然不甚满意,但也谈不上后悔。
如今却真是……
想起来都是泪!
韦氏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满心酸涩地把大宋身份最为尊贵的老夫人们亲自迎进了举办寿宴的大厅。
贵妇和贵女们依照主家的安排一一落座后,大厅中渐渐响起了说话声。
司徒家在大宋的发家史,一直都是她们背地里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从前是取笑为主,如今却全是各种羡慕嫉妒。
如果司徒家真的是为大宋立下了什么不世之功,得到今日的一切她们绝不会多说半个字。
然而,从二十多年前算起,谁也想不明白司徒家究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明明是燕国的开国勋贵,一转身就成了大宋的一等国公。
可即便如此,他们却日日被人讥笑,在圣上面前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府中上至成国公,下至各位爷和少爷,就没有一个在朝中担任要职的。
甚至有人猜测,成国公府就是圣上专门用来刺激羞辱燕帝的存在。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十多年前的一次联姻,成国公府攀上了阮大将军,就此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皇长孙钟情于司徒六姑娘,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太子妃疼爱准儿媳,同样不是什么新消息。
而圣上对司徒六姑娘的重视,才是让她们羡慕嫉妒恨的根源。
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居然很快要成为大宋的皇后!
不需要在王府中熬日子,不需要伺候几层婆婆,不需要为夫君的前程操心,这究竟是什么命?
就有那嘴碎的贵妇凑在一起小声嘀咕。
“喂,你们听说了没有,今儿这生辰宴人家司徒六姑娘本来是不想举行的,是圣上下了口谕,所以成国公府才不得不弄了这一出……”
“说来说去还是偏心,不就是想让孙媳妇出嫁前再捞上一笔么……”
“这话可不敢乱说。”
“谁乱说了,难道你准备的礼物是什么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儿?”
其他嘴不碎的贵妇,心里想的其实也无外乎就是这些。
随便算一算,收了今日的生辰礼,那司徒六姑娘的嫁妆估计都能翻倍了。
当然,司徒六姑娘的嫁妆究竟有多少,她们这本子估计是不可能知道了。
毕竟皇后出嫁的规矩不一样,谁还敢去皇宫里看她有多少嫁妆?
在嗡嗡的议论声中,今日生辰宴的主角终于出现了。
一番寒暄之后,大家各自入席。
和所有的宴席一样,成国公府为司徒六姑娘静心准备的生辰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甚至有的贵妇在看歌舞的时候都快睡着了。
第二百零四章 事竟成(下)
就在贵妇贵女们以为这一场目的是捞银子的生辰宴即将如此平淡地结束之际,生辰宴的主角登场了。
只见盛装过后恍若神仙妃子的司徒六姑娘站起身来,歌舞伎们立刻停止了动作,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厅。
贵妇贵女们虽然不清楚凤凰儿究竟想要做什么,但都不约而同地打起了精神,大厅中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等凤凰儿用最精炼最直白的语言把拍卖的事情说清楚后,大厅中再次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她这是要做什么?”
“不知道啊,总不会是疯了吧!”
“你才疯了呢,人家分明是想用这些身外之物换个好名声。”
“拿我们的东西去给她自己换好名声,真是够……”
“你这话可够酸的!送出去的东西就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处理还需要问别人?”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我还是觉得别扭。”
“怎么别扭了?”
“你看啊,比如有人送的是家传的宝物,想要拿回来居然还要用银子买。
东西明明是自己家的啊,凭什么……”
“说你酸你还不信,那东西不是送出去了么,既是送出去了,和原来的主人就半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了。
人家要是不弄这个拍卖会,原主人还有什么机会重新拿回那传家宝?”
“我还是想不通。”
“既然这样,你就当那传家宝丢了,拍卖会也别去了,还能省下不少银子呢!”
“我不过是打个比方而已,你这人怎的胡乱把事情往我身上套?”
“……”
议论声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大厅中才渐渐恢复了安静。
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贵妇在周围人的推举下,也站了起来。
“司徒六姑娘,我有些事情不太明白。”
凤凰儿记性绝佳,自然记得她乃是国子监祭酒的夫人甘李氏。
她浅笑道:“甘夫人请讲。”
甘李氏暗暗赞了一声。
今日这座大厅中,几乎囊括了大宋身份最显赫的贵妇和贵女。
而她这个国子监祭酒的夫人,可以说是这里面身份最低的。
没想到初次见面的司徒六姑娘居然还能清楚地记得她是谁。
甘夫人抿了抿唇,这才朗声道:“姑娘的想法我都已经听清楚了,也十分愿意支持您。
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具体操作您是怎么安排的,方便告诉我们吗?”
凤凰儿赞许地点点头,示意甘夫人坐下。
“此时距离九月十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我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加之我年纪轻,见识和经验都十分有限,因此这件事我想拜托太子妃娘娘承头,广元长公主辅助,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太子妃苻凌婌乃是帝师之女,身份贵重颇有才名,广元长公主乃是圣上唯一的嫡妹,向来行事公允。
由二人承头众人自是没有意见。
但这件事不是选出承头的人便算结束的,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细细安排。
很快又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夫人问:“既然是要拍卖,那这些东西总要有个具体的定价。
敢问司徒六姑娘,这价格该由谁来定?”
凤凰儿欠身道:“程老夫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京中规模大而且信誉良好的当铺一共五家。
从明日起,小女会从五家当铺中各请四位从业二十年以上的朝奉前来为这些物品估价。
届时按估价的五成起拍,不知程老夫人和诸位夫人可有异议?”
程老夫人暗暗点头。
司徒六姑娘的聪慧她早已耳闻。
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毕竟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所谓的聪明大多体现在琴棋书画上,处理事务的能力通常都十分有限。
就算长辈们花了大力气精心教养,经验方面总是欠缺的。
没想到她竟是成竹在胸,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凤凰儿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又道:“此次拍卖,涉及的银钱数目十分巨大,所以小女还有个不情之请。”
那程老夫人笑道:“司徒六姑娘请说。”
凤凰儿道:“小女想请诸位从在座的夫人中推举出六位德才兼备者。
两位负责管理参与拍卖的物品,两位负责账目,其余两位负责管理银钱。
诸位意下如何?”
大厅中议论声再起。
“啧啧啧……瞧瞧人家这十六岁……和人家相比,我十六岁的时候就是个傻子!”
“看来司徒六姑娘真不是那等贪图蝇头小利的人……”
“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这么多的银子怎么就成蝇头小利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又有人站了起来。
她看起来年纪和凤凰儿相仿,容貌只是清秀,还是个尚未出阁的姑娘。
今日这样的场合,贵妇才是主角,贵女们很少有人敢开口议论,更别说站起来提问的。
凤凰儿略一思忖,笑道:“黎三姑娘有什么好的提议?”
方才虽然已经见识过她惊人的记忆力,大厅里的贵妇贵女们依旧被惊到了。
这是什么脑子?
谁能告诉她们,这位貌不惊人的黎三姑娘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莫非司徒六姑娘竟把大厅里所有人都认全了?!
黎三姑娘福了福身:“小女就是想请教司徒六姑娘,您方才说过,拍卖所得将全数充作军饷,对么?”
凤凰儿笑道:“自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宋燕已经开战,粮草军需是否充足,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归属。”
黎三姑娘道:“小女斗胆一问,六姑娘可曾想过那些将士们的遗孀遗孤,以及那些在战场上受重伤,以至于生活都难以自理的士兵。”
凤凰儿有些惭愧。
她当然知道每场战役都会有将士牺牲或者伤残。
更有甚者,左未曦当年就是因为要照顾左周两家的旧部才导致入不敷出。
可对于此次拍卖所得,她只想到充作军饷,却完全没有想过黎三姑娘话中说的那些人。
她十分坦诚地道谢:“多谢黎三姑娘提醒。”
“不敢。”
凤凰儿仔细想了想又道:“诸位,黎三姑娘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提议,咱们可以将拍卖所得的一部分银钱作为抚恤银子。
至于这些银子怎么用,咱们可以搜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等考虑成熟之后再行实施。”
凤凰儿的建议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人的赞成。
最终决定十日后在广元长公主府中举行拍卖会。
第二百零五章 锦上花(上)
凤凰儿尚未出阁,出席生辰宴的都是女客。
但她身份实在特殊,所以今日成国公府外院也摆了宴席,专门招待男客。
正喝到酒酣耳热之际,内院那边传来了消息。
——司徒六姑娘打算将今日收到的所有礼品全数拍卖,所得银钱一部分充作军饷,另一部分将用于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孀遗孤以及伤残士兵。
在座的人基本都是朝中重臣,自不会像贵妇贵女们那样随便听到什么事情便凑在一起嗡嗡议论。
但因为传来的消息不够详实,他们心中立刻对司徒六姑娘突然做出的决定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大宋的准皇后颇得圣上看重,甚至让她到御书房读书,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因此她的生辰宴,满京城的官员勋贵谁敢不重视?
至于说这场生辰宴有敛财的嫌疑,对他们而言不仅正常,而且来得太及时了好么!
一个愿意接受群臣示好的皇后,怎么也比那种油盐不进,眼中容不下半粒沙子的一国之母好伺候。
唯一的遗憾是此次送礼的人太多,想要做到脱颖而出又不打眼实在不易。
可方才他们听到了什么?
他们精心挑选的礼物即将被拿出来拍卖!
一部分人心道,早知如此,那时候就应该挑选价值更高的礼物。
既能让准皇后领情,又能给圣上留下为了大宋慷慨解囊的印象,似这般一箭双雕的好事,真不是每日都能遇到的!
另一部分更加务实的人则已经开始盘算,十日后的拍卖会上要花多少银子。
地位最高家底也最厚的那些人则立刻又有了新的打算。
到了司徒六姑娘这个位置的女子,好名声比一切都重要。
既然她已经把架子搭好,他们自然要往上添砖加瓦。
都说雪中送谈难,锦上添花易,殊不知要想成功做到锦上添花,也需要好时机。
而如今好时机已经在眼前,就看他们如何把花添上去了。
男客们再也忍不住,也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见此情形,脑袋瓜向来十分好用的袁谟凑到赵重熙耳边,压低声音道:“重熙,这种时候该你出头了吧?”
赵重熙还在琢磨拍卖会的事,听他这般询问,浅笑道:“我自然要大力支持凰儿,但今日却轮不到我出头。”
袁谟还想说些什么,就感觉厅堂中突然安静下来。
两人不再说话,一起抬眼望去。
只见一身华服的成国公司徒恽正冲四周拱了拱手,朗声道:“大宋国运昌隆,连女流之辈皆有如此志向,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正考虑该如何添花的男客们见时机到了,互相丢了个眼色。
立刻就有一名身着藏青色锦袍的男子站起来冲司徒恽拱了拱手:“成国公所言极是,我等皆是堂堂七尺男儿,岂能不如妇人。
在下愿意再捐出一件收藏多年的玉器参与拍卖。”
厅堂中再次热闹起来。
不到一刻钟,在座的男客几乎全都表了态。
其中成国公出手最为大方,捐出了十件精品。
皇长孙和司徒曜也不甘示弱,同样捐出了十件。
以韩相为首的重臣,皆是八件。
……
等记录捐赠物的单子送到凤凰儿跟前儿时,她几乎惊掉下巴。
大宋的勋贵世家底蕴虽然不如大燕,但家底真是不薄。
这些朝中重臣出手比他们的媳妇儿大方多了。
赵重熙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好笑,趁人不备在她下巴上轻轻捏了一下。
凤凰儿俏脸微红,忙偷看了一眼身边的丫鬟们。
见丫鬟们各自做事,并没有朝他们这边看,她才忿忿地拍了赵重熙一下。
阿福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他们两人之间不是没有比这更加亲密的行为,可那都是背着人的。
虽然丫鬟们都是自己人,也不能这么乱来好不好!
赵重熙无辜地耸耸肩,伸手指着那单子:“瞧瞧喜欢哪几样,到时我拍了送给你。”
春桃几人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赵重熙挑眉,对领头的春桃道:“笑什么呢?”
丫鬟们一起摇头,谁也不肯开口。
赵重熙随意一指:“红翡说!”
毕竟从前是唤过“福大哥”的,红翡从来都不怕赵重熙。
她笑嘻嘻道:“殿下的钱早都交给姑娘了。”
言下之意他根本买不起这些东西。
被她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赵重熙。
他敛住笑意道:“凰儿,你可想过那些无人竞拍的物件儿该如何处理?”
凤凰儿笑得眉眼弯弯:“自然是想过的,我娘说有多少都算她的!”
赵重熙见她一副“我娘最有钱”的模样,只觉一颗心软到了极致。
还待玩笑几句,就听屋外传来梧桐的声音。
“殿下、姑娘,吴公公来了。”
赵重熙和凤凰儿对视了一眼。
此时天色已晚。
若非有这张单子做借口,赵重熙都不可能还留在这里陪凤凰儿说话。
宫门都下钥了,吴公公还出宫来做甚?
赵重熙扬声道:“请吴公公进来。”
不一会儿,须发花白的吴公公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
给二人行礼后,吴公公笑道:“圣上听说了拍卖会的事后,高兴极了。
他亲自去库房里挑了一批精品,嘱咐老奴亲自交到六姑娘手中。”
说着就把手里捧着的一张单子递给凤凰儿:“这便是记录那些物件儿的单子。”
凤凰儿接过单子,笑道:“有劳吴公公。”
赵重熙对吴公公道:“东西你交给谁了?”
吴公公忙道:“交给了司徒三爷,足足一大车呢。”
凤凰儿道:“阿福,既然吴公公领了圣上口谕出宫,你便随他一起回去吧,有话咱们明日见面再说。”
赵重熙笑道:“可我还没有给你送生辰礼物。”
凤凰儿不明就里:“今早不是送过一次了么?”
赵重熙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一旁的红翡:“凰儿,你有空的时候随便翻一翻,就当打发时间。”
凤凰儿对册子的内容十分好奇,一双凤眸直往册子那边看。
赵重熙笑着站起身:“我随吴公公回宫了,明日一早要上朝,皇祖父肯定又要留午饭,我只能下午再来看你了。”
凤凰儿点点头:“我明日要做的事儿还多着呢,你晚些来也好。”
第二百零六章 锦上花(下)
送走赵重熙和吴公公后,凤凰儿回了润心园。
洗漱后她吩咐丫鬟们多点了两盏灯,歪在床头把那册子打开。
刚看了一行,凤凰儿就笑了起来。
春桃在一旁替她整理衣物,闻声也笑了笑。
自家姑娘最爱看书,这几年长孙殿下为了哄她开心,不知寻了多少孤本珍本送到国公府来。
不过,今日这册子看起来是簇新的,倒不像是从前那些孤本珍本。
莫非是书坊中最新的小话本?
平日里姑娘偶尔也爱翻看,不过都是红翡去书坊中淘回来的。
今日姑娘过生辰,殿下竟把红翡的活儿都给抢了。
那小丫头要是知道了,肯定又要气得跳脚。
凤凰儿翻看的自然不是什么小话本,而是赵重熙派人替她调查并整理的朝臣资料。
这可不是吏部记录在册的那种板板整整的官员履历,而是真正用心调查整理之后,如同一个个小故事般的资料。
第一个故事讲的恰是今晚向她提问的那位程老夫人的丈夫,礼部尚书程旭年。
春桃见她看得津津有味,轻声劝道:“姑娘,时辰不早了,明日还有好些事情要做,您早些睡吧。”
凤凰儿轻轻嗯了一声,把手里的册子合上递给春桃:“替我收好。”
春桃收好册子,放下帐子吹了灯,轻轻走了出去。
凤凰儿虽然合上了眼睛,心里却依旧还在想那册子里记载的那些故事。
她今晚之所以能轻易唤出贵妇贵女们的名姓,除却记性好之外,功课做得充分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没曾想阿福得知这件事后,竟依葫芦画瓢,私下里派人仔细调查了所有的朝臣,甚至还让人把那些资料编成了一个个的故事。
此时距离她成为大宋皇后还有一个月,以她的记性,很快就能将这些故事全都记住。
即便阿福登基之后就御驾亲征,她相信自己也能很快胜任辅政一职。
阿福真是个心细的人。
凤凰儿满心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
赵重熙和吴公公回到皇宫时,亥时都过了。
他本想直接回东宫歇息,却被吴公公半拖半拽地拉到了皇帝寝宫。
一走进寝殿内室,就见昌隆帝斜倚在床头,精神头十足地看着他。
赵重熙顿时有些头大。
瞧皇祖父这个架势,今晚像是要和自己秉烛夜谈。
他可以拒绝么?
几个月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明日一早还要上朝,他真不知道自己这条小命还能不能熬到大婚那一日。
昌隆帝笑骂道:“臭小子这是在嫌弃朕?”
赵重熙嘟了嘟嘴:“孙儿不敢!”
昌隆帝重重哼了一声:“若是换作司徒家的丫头想你陪着说话,你小子还会是这张臭脸?!”
赵重熙在龙床边坐下,按了按眉心道:“皇祖父有什么话就快点儿说,我都快困死了。”
昌隆帝笑道:“你快把司徒丫头那个什么拍卖的事情同朕说说。”
赵重熙叹道:“您不是都给她送了一车好东西去了么,怎的还要来问我。”
昌隆帝没好气道:“我那是相信她,其实什么都没弄清楚。”
赵重熙无语。
皇祖父这个样子,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凰儿把他卖了他还在帮着数钱?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凤凰儿的想法同昌隆帝详细说了一遍。
昌隆帝听得津津有味。
照大宋如今的财力,三五年间军队的饷银不至于短缺。
倒是抚恤那些遗孀遗孤,以及安置那些伤残士兵的事情,不能再继续拖延了。
他不是个冷心冷情的人,对那些为了赵家的江山做出牺牲的人,他并没有抛在脑后。
只是这些年朝中事务太多,抚恤这些人的事情又比较特殊。
那些需要抚恤的人分布在大宋的每一个角落,就算查清楚他们的人数和状况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加之涉及的银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很容易就会沦为那些贪官污吏们贪腐的途径。
反倒是这些把名声看得比银钱重的贵妇让他更加信任。
他不是那种迂腐的男人。
留在家中主持中馈教养子女,这样的女人是好女人。
如果拥有过人的能力,打理好家事之余还能为国分忧,这样的女人同样是好女人。
只有那种野心勃勃,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女人……
昌隆帝重重叹了口气。
左楚钰都那样害他了,他竟还是不能把她彻底忘掉!
赵重熙怎会看不出他又在想什么了。
他温声安抚:“皇祖父,那些女眷们都是颇有能力的大家子主母,一定能扶持箜儿把这件事做好的。”
昌隆帝笑笑:“只要有箜儿那丫头在,朕什么都不操心。”
想了想又道:“拍卖会那一日,朕想出宫去长公主府瞧瞧。”
赵重熙不太赞同:“您如果有什么想拍下的东西,孙儿会安排人替您办妥,您又何必……”
昌隆帝摆摆手:“不说这些了,再过几日便是中秋,难得今年咱们一家子齐全,就连济安王都要回来,咱们好好过个节吧。”
“济安王?”赵重熙重复了一遍。
新帝登基加大婚,藩王们肯定是要回京的。
可皇祖父明明知晓济安王都做了些什么混账事,提起他时竟是这样的态度?
昌隆帝道:“咱们赵家人丁向来不算兴旺,朕这一辈的更是不剩几个了。
赵启此次回京,索性就把他留在京中,省得在封地那边胡乱蹦跶。”
赵重熙应了一声是。
昌隆帝又道:“还有你父王和你那两个皇叔,在你登基之前朕想把他们爵位赏下去。
毕竟他们都是你的长辈,面子上还是要顾及一下。”
赵重熙道:“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三皇叔,毕竟他也是嫡出皇子,总不能真等到大婚再封爵。”
昌隆帝道:“朕已经想好了,封你父王为贵亲王,你三皇叔为荣亲王,至于你二皇叔,就封他为安逸郡王吧。”
安逸?
赵重熙险些笑出声来。
他那位二皇叔做梦都想为大宋殚精竭虑,皇祖父却给了他样的封号。
他都可以想象二皇叔听见这个封号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而且郡王的俸禄比亲王少得多,二皇叔府里那么多的姬妾,一个个还都不省心,也不知能不能养得活。
第二百零七章 各自忙(上)
赵重熙脸上的笑意虽只是一闪而逝,却没能逃过昌隆帝的眼睛。
他用力捏了捏麻木的右手,好半天才沉声道:“重熙,知道朕为何执意要选择你为继承人么?”
这一趟远行归来,祖孙二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前昌隆帝对赵重熙虽然十分喜爱,却做不到全然信任。
赵重熙也一样,虽然极为崇敬昌隆帝,却不敢对他敞开心扉。
而现在,最隐秘的事情已经被戳破,昌隆帝最在乎的皇位也即将交给长孙,两人之间不仅是心里,就连对话都变得敞亮多了。
赵重熙坦言:“因为我是个心软的人。”
昌隆帝道:“朕这一生杀伐虽重,却从未有一次将刀口对准骨肉血亲。
并非他们个个安分守己,让朕寻不到对他们下手的理由。
皆因你曾祖父自幼便教导朕,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独木难成林啊!
可惜朕的几个儿子,不管是懦弱昏庸的还是志大才疏的,没有一个心存善念。
一旦把皇位交到他们手中,大宋迟早会走燕国的老路。
而你不一样……”
赵重熙暗暗自嘲,可不就是不一样么,否则上一世自己何至于沦落到那样悲惨的境地。
昌隆帝又道:“朕在你五岁时把你送走,虽是为了你能成才,更重要的是不想让你被皇宫这个大染缸给污染了。
事实证明,朕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赵重熙真是累了。
虽是在聆听圣训,上下眼皮却忍不住打起架来,很快脑袋就像小鸡啄米一般一点一点的。
昌隆帝心疼不已,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腿。
赵重熙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条件反射一般道:“皇祖父说得是。”
昌隆帝好气又好笑:“你这孩子真是……”
一面又提高声音把吴公公唤了进来:“带长孙殿下去偏殿那边歇息,好生伺候着。”
赵重熙本想拒绝,但一想东宫和皇帝寝宫之间的距离,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不管怎么说,能多睡半个时辰也是好的。
吴公公应了一声,引着赵重熙走出了寝殿。
这一晚,赵重熙和凤凰儿都睡得十分安稳。
但京里深夜未眠的人却不止一个。
司徒六姑娘打算组织一次拍卖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传入了皇宫里。
尤其是永安宫和欣泰宫,不仅仅知晓了生辰宴的细节,就连昌隆帝赏赐了司徒六姑娘一车好东西的事情,她们也是第一时间就听说了。
这些日子昌隆帝时常去韩皇后宫中,两人的关系甚至比她刚入宫那会儿还亲近。
加之韩家本来就和皇长孙在同一条船上,不管司徒六姑娘做什么她都是要支持的。
所以她听了宫外传来的消息后,立刻就吩咐目莲打开小库房,花费了近一个时辰,亲自挑选了几样价值不菲的摆件儿和几幅字画。
欣泰宫中,罗贤妃同样也没有闲着。
儿子无法继承大统已成定局,她心里自然是不好受的。
从今往后,她和她的儿子还有她的母族,全都要仰人鼻息度日。
不仅无法更进一步,甚至连维持现状都很难做到。
她不喜欢赵重熙,更不喜欢他的未婚妻司徒六姑娘。
但她不得不承认,能娶到司徒六姑娘为妻的人,实在是走了狗屎运。
她不免又想起了自己那个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是处的儿媳。
容貌和家世比不过也就罢了,可这头脑和手段却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当初珂儿……
明明知晓是异想天开,还是忍不住浮想联翩起来。
还是她最信任的宫女提醒了一声,罗贤妃这才醒过神来。
她忙吩咐宫人们打开库房门,和韩皇后一般,也挑了几样精品。
※※※※
第二日用过早饭,凤凰儿带着丫鬟们去了广元长公主府。
难得今日慕悦儿没有睡懒觉,陪同凤凰儿一起来到了公主府里空置的一座院子中。
凤凰儿之所以把举办拍卖会的地点选在广元长公主府,主要原因还是这座府邸够大,而且守备森严。
身为当今圣上唯一的嫡妹,广元长公主的府邸占地十分广阔,几乎可以和亲王府比肩。
而且府里的主子只有三个,所以空闲的院落非常多。
慕悦儿挑选的这座院子是府中最大的院落之一。
而且这座院子中的房屋修建得十分高大阔朗,非常适合用来举办大型的活动。
凤凰儿把院子里主要的屋子都看了一遍,表示十分满意。
正谈得投契,就有一名小厮来报,说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派人给司徒六姑娘送东西来了。
慕悦儿笑道:“皇后娘娘也就罢了,没想到贤妃的消息也这般灵通。”
凤凰儿道:“罗贤妃在圣上身边伺候那么多年,位分既高又很是受宠,宫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