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引凰为后-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牝鸡司晨的说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曾经的韩禹也有一样的想法。
但经过近二十年的相处,他算是看清楚了昌隆帝其人。
圣上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身上的毛病也着实不少,但他绝对不是个小心眼的皇帝。
他对元后是有不满,但更多的是欣赏。
况且元后强势也不是一两日了,圣上如果真是不满,绝不会等到那个时候。
“承甫?”昌隆帝见对方不说话,忍不住又唤了一声。
韩禹笑了笑:“圣上的问题实在不好回答,总得让臣思索一番。”
“那现在想好了?”
“司徒六姑娘与臣一共也没见过几次,关于她的事情,臣多半还是听雁声他们小夫妻二人说的。”
“哦?”昌隆帝显得十分感兴趣:“雁声是怎么说的?”
韩禹道:“雁声说聪明的姑娘他见过很多,但司徒六姑娘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且聪明只是她身上一个最不起眼的长处。
现下她年纪尚小,如果果能得圣上亲自教导几年,一定是我大宋之福。”
昌隆帝捋着颌下的龙须,微微点了点头。
他并不认为韩雁声对司徒箜的评价过高。
事实上,就连他自己也没有完全把司徒箜看透。
聪明的姑娘他见过的只会比韩雁声更多,但能让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少之又少。
就拿司徒箜来说,真正吸引他注意的绝不是她的聪明,而是胆识。
他是大宋皇帝,全天下敢当面骂他的人少之又少。
可司徒箜偏偏就骂了。
当然,元后从前也没少骂他,但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
妻子骂丈夫,虽然很容易遭人诟病,但两口子过日子,私底下骂几句也无可厚非。
司徒箜骂自己,性质完全不同。
论公,自己是大宋皇帝,她却是真敢骂。
论私,自己是她未婚夫的祖父,她同样眼睛都不带眨,想骂就骂。
而且人家骂人根本不带脏字,口齿伶俐得让人根本无法还嘴。
韩禹笑道:“听圣上的意思,是想教司徒六姑娘治国之策?”
昌隆帝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她将来是要做大宋皇后的,只会一些普通当家主母的本事肯定不行。
而且只要宋燕之间的战争拉开帷幕,重熙大部分的精力便要放在战争上。
朕虽然也想长长久久陪着他们,但……想要教导重熙如何治国都未必有机会。
既然孙媳妇如此聪明,教她其实也一样。”
韩禹暗暗叹服。
这才是大宋的开国皇帝!
生何惧,死亦何惧?
教导孙媳如何治国,纵观历朝历代,有哪个皇帝能做到?
他笑着赞道:“微臣服了!”
昌隆帝道:“你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偷懒,朕虽然想亲自教导她,却未必有那个精力,这件事多半还要落到你身上。”
韩禹正色道:“微臣定然不负圣上之托。”
昌隆帝点点头:“朕之所以把你和善夫也拉进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虽然司徒箜是朕的孙媳,但毕竟男女有别。
有承甫和善夫在场,任是谁也说不出半句不好听的话。”
韩禹道:“圣上所虑极是。”
两人相视而笑,各自用饭不提。
※※※※
用过午膳没多久,凤凰儿便随着吴公公来到了御书房。
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踏入大宋皇帝的御书房。
还不等她迈腿,司徒三爷也到了。
他有些焦急地拉着女儿的胳膊,压低声音道:“箜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圣上怎会在御书房召见你?”
御书房不同于寝宫,不是谁都可以随意进出的。
尤其是昌隆一朝,就连韩皇后和罗贤妃都未曾踏入这里半步。
女儿虽然是准长孙妃,但始终也只是个女子,进出御书房是不是有点太那个了?
圣上究竟想要做甚?!
还有,听阮棉棉说女儿昨晚可是被扣在德妃宫里的,怎的今日圣上的态度又变了?
第一百零三章 无大志(上)
经过几年的相处,司徒三爷很清楚大女儿是个怎样的姑娘。
她头脑冷静性格坚韧处事果敢,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柔弱温婉。
比起他这个没什么大出息的父亲,女儿显然要厉害很多。
可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把女儿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生怕她受到伤害。
见父亲又在为自己担忧,凤凰儿心中一暖,有心解释几句,地点却实在是不适合。
她只能轻声安抚道:“爹爹不用担心,女儿没事的。”
司徒三爷抬眼看了看在前面引路的吴公公,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真不是他喜欢乱想,伴君如伴虎,谁知道那老虎什么时候突然就发飙了!
父女二人走进御书房,行至龙书案前跪下行了礼:“微臣(臣女)参见圣上。”
昌隆帝望着长相几乎一模一样,气度却大不相同的父女,心里的疑惑又再次冒了出来。
这丫头胆子这么大,断不是司徒家的做派,莫非……像阮大猷?
昌隆帝觉得自己寻到了答案,略有些苍白的脸上扯出了一丝浅笑。
一旁的韩禹见他迟迟不叫起,只能轻咳了一声。
昌隆帝睨了他一眼,这才道:“都起吧,坐下说话。”
“谢圣上。”父女二人起身,随吴公公的指引在椅子上落座。
御史中丞品级不算很高,但也有了上早朝的资格。
加之司徒曜是皇长孙的准岳父,又写得一笔不可多得的好字,因此这几年面圣的机会着实不少。
但昌隆帝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心理,每次见到司徒曜就忍不住吓唬他一番。
不过……
看了看司徒曜身边那秀美无比的姑娘,他决定今后还是改了这毛病。
昌隆帝换了个坐姿,语气十分温和道:“善夫可曾用过午膳了?”
司徒三爷心里咯噔一下。
寻常百姓见面最爱问的一句话便是“吃了吗”,可这是每次见面必挑他毛病的大宋皇帝,几时也变得这么“俗气”了?
还有,圣上这是在关心自己?
他不敢多想,忙回道:“微臣谢圣上关怀,已然用过了。”
“嗯。”昌隆帝捋了捋颌下的龙须:“待会儿你回御史台,把手头的公事交割一下,从明日起到朕身边随侍。”
司徒三爷呼吸都停止了。
不久之前妻子还说过让他求上进的话,莫非被圣上听见了?
说实话,他是真不稀罕这种没有具体职位和品级的“随侍”。
就好比那一年的和谈副使,辛苦几个月屁都没有换来一个,官还越做越小。
可眼下这情形,他敢拒绝么?
他忙站起身,朝上座施了一礼:“微臣遵旨。”
昌隆帝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这才看向凤凰儿:“朕听重熙说过好几次,六姑娘似乎特别喜欢读书?”
语气中竟有一丝小心翼翼的味道。
凤凰儿不免有些好笑。
果真是被自己吓到了么?
堂堂一国之君,而且还当着韩相的面,有什么话直接吩咐不就得了,难道自己还敢拒绝?
她站起身道:“臣女平日的确喜爱读书。”
昌隆帝点点头:“如此甚好。朕这御书房中藏书颇丰,今后你便每日都到这里读书吧。”
凤凰儿极擅猜度人心,可此时却完全猜不出昌隆帝是什么意思。
御书房的藏书的确丰富,可她又不是皇子皇孙,有什么资格到这里读书?
而且,重活一世的她并不打算对自己那般苛刻。
她是喜欢读书不假,可在御书房里读和在自个儿家里读,能一样么?!
昌隆帝见她不说话,嘴角微勾道:“六姑娘这是不愿意?”
凤凰儿道:“臣女不敢。只是这么做不合规矩。”
“规矩?”昌隆帝哈哈笑道:“御书房的规矩朕说了算。”
司徒三爷嘴角微抽。
难怪圣上要让自己随侍,原来是陪长孙妃读书!
然而,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嫌弃箜儿才学不佳,不配做大宋将来的皇后?
别好笑了!
不是他自吹,单就读书这一点,整个大宋皇室也寻不出几个人能与箜儿相提并论。
可这又如何?
圣上从来不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既然放了话,箜儿再不愿意也必须到这里读书。
凤凰儿渐渐回过味儿来。
圣上所谓的“读书”,并非要让自己到御书房来读这些书,而是想要教自己一些本事。
可他能教自己什么?
十岁出头便随长辈们开始谋江山,他没有机会像寻常的男孩子那般接受正统的教养。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他不见得精通,但诸如帝王权谋、治国经验、驭人之术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却十分擅长。
如果自己是皇子皇孙,这样的机会降临到头上,一定会感激涕零。
可她是个女子,即便今后真的做了大宋皇后,也不需要掌握这些东西。
她可不会忘了,圣上当年之所以和元后闹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元后太有本事。
换句话说,她就算真想学,或者真懂得这些东西,也绝不会让圣上知晓。
凤凰儿笑道:“圣上高看臣女了。臣女喜欢的是诗词歌赋传奇话本,读书也不喜欢正襟危坐。
御书房虽然好,或许也不缺我喜欢看的书,但在这里读书未免太累。”
昌隆帝微哼道:“所以你这是拒绝了?”
凤凰儿道:“臣女只是一个寻常的女子,这一生所求无非平安喜乐,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只能辜负圣上的美意了。”
昌隆帝暗叹,司徒箜太狡猾了!
这也难怪,女子干政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尤其是他,元后的例子摆在那里,她如何肯相信?
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她竟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志向。
呵呵……
胸无大志的女子,如何配得上他的长孙,如何配做大宋将来的皇后!
昌隆帝像是没有听见凤凰儿的话一般,对韩禹道:“承甫,今后你便多辛苦一些,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教司徒六姑娘读书。”
韩禹站起身道:“微臣遵旨。”
其实他心里也是无奈得很。
聪明的孩子主意都大,其实是最不好教的。
老师想教的,他们多半早都学会了。
他们想学的,做老师的还真未必懂。
譬如说他的儿子,再譬如眼前这位准长孙妃。
第一百零四章 无大志(中)
凤凰儿不好一点面子也不给昌隆帝留。
给韩禹行了大礼后,她算是正式拜了老师。
拜了师又如何,今后她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见她态度诚恳,昌隆帝十分欣慰。
他鼓励了凤凰儿几句后,对韩禹和司徒曜道:“二位爱卿手头还有不少公事要处理,朕就不耽搁你们的时间了。”
言下之意就是他有话要单独和长孙媳说,让其他人回避。
闻言韩禹冲他行了个礼:“那臣便先行告退。”
司徒三爷怎么可能放心女儿,装作没听懂昌隆帝的话,朗声道:“那微臣和小女也告退了。”
昌隆帝被气笑了。
这个司徒善夫简直了!
难道他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
谁见过护犊子还能护一辈子的?!
凤凰儿怕父亲被迁怒,忙笑道:“爹爹不是还要去交割事务么,不好耽搁太久的。”
司徒三爷抿了抿嘴:“好吧,那为父就先回去了,晚饭你想吃些什么,为父让人备好。”
昌隆帝轻斥道:“难道朕还会缺了孙媳妇的一顿饭?”
司徒三爷无奈,看来圣上暂时是不会允许箜儿回家了。
他躬身道:“微臣告退。”
御书房中很快恢复了平静。
昌隆帝像是累极了一般,再也端不住皇帝的架子,整个歪靠在龙椅上。
凤凰儿叹道:“圣上,您需要好生静养,不能这般劳累。”
昌隆帝道:“又没有人愿意为朕分忧,怎会不劳累?!”
凤凰儿哭笑不得。
谁能告诉她,大宋朝的开国皇帝,什么时候竟学会撒娇了?
昌隆帝白了她一眼:“朕的时间不多了,重熙却还不够成熟,你身为他的妻子,必须担起责任。”
凤凰儿听他说得凄凉,心里一软道:“圣上,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谁也不好说什么时候就会有新的解药。
有了一个三年,谁能说没有第二个、第三个?”
昌隆帝道:“这话朕爱听,只有好好活着才能看见希望。
丫头,今后你便随重熙,直接唤朕祖父吧。”
凤凰儿嘴角剧烈抽搐。
有些话她是真不敢对人说。
上一世她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祖父。
这一世,她对那个儿时曾经欺负过她的祖父,根本没有半分好感。
并且凤凰儿相信,如果真被逼到那个份儿上,司徒恽会毫不犹豫地出卖她。
换作她也一样,司徒恽如果真敢做出对他们一家不利的事,她也绝不会手软。
圣上这般积极地要做自己的祖父,难道他就不害怕?
而且,她绝不会忘了,阿福此去南疆,圣上也脱不了干系。
在得到阿福平安无事的消息之前,她绝不会给他好脸色。
她冷声道:“圣上可以对臣女说句实话么?”
昌隆帝眼中划过一丝暗芒:“你问吧。”
“以您的脾性,应该不至于真的被人胁迫吧?
让阿福去南疆是卓太后的意思,您呢?难道就没有一点应对之法?”
昌隆帝道:“朕想要活命不假,但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重熙吃亏。
在他临行前,朕把身边醉的用的四名暗卫赏给他了……”
四名暗卫!
凤凰儿炸毛了,怒道:“您居然就这么……”
见过小气的,却没见过小气到这种程度的!
昌隆帝抚额:“你一向冷静自持,为何今日竟这般沉不住气?”
凤凰儿冷哼一声,看都懒得看他一下。
见她这般不敬自己,昌隆帝却一点也不生气。
重熙喜欢眼前这姑娘,已经到了情根深种的地步。
而这姑娘呢,几年来一直处变不惊四平八稳。
她愿意嫁给重熙,愿意做大宋将来的皇后,而且他也相信她能做到最好。
可她对待重熙,究竟有几分真心?
这一点别说是他,相信重熙自己也未必清楚。
本来昌隆帝以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看清她的心。
没曾想机缘巧合之下,他竟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原来这姑娘对待重熙的心,竟也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
如若不然,她怎么敢当面指责自己,而且还不止一次。
看清楚了这一点,昌隆帝十分欣慰。
身为一名帝王,他的确不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情种。
可作为一名祖父,他希望自己的孙儿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能得到自己没有得到过的真心。
见凤凰儿还是不理他,昌隆帝笑道:“放心吧,暗卫听起来是四个,其实是四组,加起来不少于一千人。
如今朕身边都不剩几个人了,你还不满意么?”
凤凰儿当然不满意。
“您身在大宋皇宫里,要那么多的暗卫做甚?
阿福面临的情况这么复杂,您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对付他,一千人够做什么用的?!”
昌隆帝道:“你这丫头真是不依不饶,除了那一千人,周夙手里那十万兵马是吃素的?”
凤凰儿道:“您可别蒙我。周夙手中的确有十万兵马,但那都是水军。
南疆全是山地,水军去那边吃土呐?
您在辰州部署十万水军,分明是为了夺取荆州的!”
昌隆帝伸出手指虚点了她几下:“还敢说自己没有大志向?”
凤凰儿道:“我当然有志向,可我的志向和您想的完全不同。”
昌隆帝挑眉:“说来听听?”
“现在不想说。既然您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我就不瞎操心了。
不过,如果阿福少了半根寒毛,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昌隆帝气得直咬牙。
这就是大猷整日挂在嘴边的最乖巧可爱懂事听话的宝贝外孙女?
分明是个伶牙俐齿的泼辣女人!
他气鼓鼓道:“别以为朕治不了你!”
凤凰儿道:“您又想耍什么花样?
如果是那种老掉牙的烂方法就别拿出来说了,我都懒得听!”
昌隆帝道:“你又知道朕想做什么了?”
凤凰儿嘟着嘴道:“不就是给您孙子赐小妾赏美人么,早八百年前就用烂的招数。”
昌隆帝嗤笑道:“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天经地义,重熙将来登基做了皇帝,如果身边只有你一个女人,会被人笑话的!
还有,你以为自己身后的势力足够强大,重熙就可以高枕无忧?”
凤凰儿懒得同他多说。
只有一个女人就会被人笑话?
这才是最大的笑话!
您老人家落到今日的地步,难道不是因为女人太多了么?
这件事说出去肯定能把天下人的牙都笑掉!
第一百零五章 无大志(下)
比起不纳妾就被人取笑,昌隆帝的后一句话才是他想要对凤凰儿说的。
身为开国皇帝,自有继任者永远无法相提并论的地方。
勋贵们的爵位和富贵都是他赏赐的,满朝文武的官职也是他亲封的,几乎没有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就拿后宫来说,不管是只要皇后一个女人,还是想要三千佳丽,全看他自己如何选择。
继任者就不同了。
年轻、资历浅、人脉不足、于大宋又没有半分功劳……欠缺的东西实在太多。
想要在短时间内坐稳那把龙椅,充实后宫是最为简单而且直接的途径。
重熙也不例外。
阮家有兵权,司徒家有名望,他登基之后,司徒箜坐稳皇后的位置不难。
但其他重臣也不是吃素的,谁愿意眼睁睁看着后族一家独大,哪家不想分一杯羹?
同江山社稷相比,一个女人算得了什么?这一点昌隆帝可谓深有体会。
他不是没有良心的人,左家对赵家的付出他一直都记在心里,从无一日敢忘怀。
打江山的那些年他正值青春年少,和妻子却是聚少离多。
不提男女情爱,哪怕是为了身边能有个女人照顾生活起居,他纳几房妾室也是应该的。
可他为了不辜负当初对妻子和左家的承诺,身边别说侍妾,连个丫鬟都没有。
为此当年不知被军中那些口无遮拦的将军们打趣了多少回。
可最终他得到了什么?
想到这里昌隆帝苦笑了一下。
自己的心还是不够狠,即便左楚钰那般对待自己,他依旧做不到彻底把她抛在脑后。
她的母族,他虽然没有精心照顾,却也没有迁怒。
她的儿子,明明是个根本扶不起来的,他也没有真的放弃。
就连他最看重的大宋江山,他也只想留给她的孙子。
自己这一辈子被左楚钰吃得死死的,就连生命的结束也不得不和她扯上关系。
姓卓的女人之所以像只疯狗一样四处乱咬,目的还是为了替左楚钰出气。
可扪心自问,他真做过什么对不起左楚钰的事儿么?
就算有,也绝对及不上她对自己那般狠辣绝情!
凤凰儿做足了迎接昌隆帝说教的准备,没想到他却并没有接着说。
她觉得有些好奇,仔细打量了一遍昌隆帝的神色。
只见他一张略有些憔悴的脸上忽明忽暗的,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堪的事情一般。
凤凰儿不敢弄出声响,坐在一旁默不作声。
半晌后,只听昌隆帝长长叹了一口气。
“箜儿,朕知道重熙待你的心意,也知晓你不乐意他身边有别的女子。
可你们不是寻常的小夫妻,行事要多从大处着眼。
不过是几个妃嫔而已,以你的手段难道还拿不住她们?”
凤凰儿道:“圣上高看臣女了。臣女自幼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她虽然不似元后娘娘那般有本事,却始终牢牢地把臣女护在她的羽翼之下。
臣女虽然喜爱读书,但书本上未曾教过如何对付觊觎夫君的女子。
所以臣女没有本事拿住您口中的那几个妃嫔。”
昌隆帝被她的模样逗笑了。
“你个臭丫头!”他笑骂道:“朕不过是有感而发,所以才提点你几句,你居然这般不领情!”
凤凰儿暗道,这才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昌隆帝按了按眉心:“朕也没有几年好活了,又何必替你们操那么多的心!
你们俩爱怎样便怎样,只要不把朕的江山给折腾没了就行!”
凤凰儿小小抱怨了一句:“这才多大会儿,您怎的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昌隆帝摆摆手:“不想了,不想了,再也不想这些破事了!
你既然不愿意重熙身边有别的女子,有些事情可得抓紧点。”
凤凰儿挑眉:“什么事?”
昌隆帝笑道:“自然是早些给朕添几个重孙。
重熙不愿意封妃,大宋皇室血脉却不能就此凋零。
今后你至少得给朕添三名重孙,两名重孙女……”
凤凰儿小脸儿涨得通红:“您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怎好意思说这样的话?!”
昌隆帝一本正经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就说答不答应吧?”
凤凰儿嗫嚅道:“如果我答应了,您真的能做到不胡乱给重熙身边塞人?”
昌隆帝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更何况朕乃一国之君,岂是那等不守信用的人!”
凤凰儿道:“臣女……”
“嗯?”昌隆帝打断她的话:“不是让你随重熙一样,唤朕为皇祖父的么!”
凤凰儿嘴角微抽,好半天才道:“多谢皇祖父成全我和重熙。不过……我之前说过的那些话同样是算数的。”
昌隆帝挑眉:“你的意思是……”
“在得到重熙平安无事的消息之前,您说什么都没用。
我可以顺着您的意思,每日都到御书房里来读书,和韩相学习治国之道。
但您不能把我扣在宫里,我要回家去,而且是今日就回去。”
昌隆帝眯了眯眼睛:“宫里住着不舒服?”
“不让我出宫,我会以为您不信任我的。”
昌隆帝呵呵笑道:“真是个狡猾的臭丫头!
你该不会以为朕扣着你是因为不放心什么人吧?”
凤凰儿道:“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就是要回家。”
她嘴上说着,心里却暗道,做皇帝的人疑心病真的太重了。
他把自己扣在宫里,一是不放心时晴,生怕她不好好给他解毒。
二是不放心外祖父,因为大宋很快就要对燕国用兵了。
三嘛,自然是不放心阿福。
只要大宋与燕国开战,阿福立刻就能率兵参战。
随着战争的深入,他的战功会越积越多,手中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
一旦积累到某种程度,圣上就再也无法真的控制他了。
那么,此次阿福被算计的事情,是不是该向始作俑者讨要一个说法呢?
昌隆帝见她态度十分坚决,知晓自己也不能太过强硬,万一把这臭丫头给逼急了就不好了。
他笑道:“朕允了,待会儿让大吴给你备车。”
凤凰儿哪里想耽搁:“谢皇祖父,我父亲肯定还在等着我一起回家,所以就不麻烦吴公公了。”
第一百零六章 待观察
昌隆帝摆摆手,示意凤凰儿可以走了。
她笑着行了个礼,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出了御书房。
凤凰儿的身影刚一消失,立在一旁当了半日风景了吴公公忙伸手扶了昌隆帝一把,替他重新调整了一下坐姿。
昌隆帝见他眼眶发红,情知他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体,不免又是一阵心酸。
“大吴,朕好着呢,你又何必如此。”
吴公公哽咽道:“圣上,其实德妃……”
昌隆帝冷笑道:“你的意思朕明白,德妃乃是假孕,继续做朕的解药也是可以的。”
吴公公道:“那时晴姑娘本事的确很大,但她的解药效果似乎不及德妃,您不如……”
昌隆帝看着伺候了自己几十年的人,有些话真是不忍心和他说。
大吴是宋军攻下燕国东都之后才到自己身边伺候的,那时他是一名燕国行宫里的太监。
虽然这些年大吴一直近身伺候他,见惯了他宠幸宫里的妃嫔。
但八九岁的时候便已经净了身的男子,对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自然无法感同身受。
换作平日里的昌隆帝,绝不会有闲心和一名太监讨论这样的事情。
可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十分耐心道:“大吴啊,德妃用这么卑鄙的办法对付朕,朕如何还能与她做那种事?”
说得直白一点,面对毒如蛇蝎的女人,有几个男人还能成得了事?
吴公公总算是听懂了,他有些无奈道:“那您会如何处置德妃和姝昭仪?”
昌隆帝冷声道:“她们已经不是什么德妃和昭仪了,敢对朕下毒手的人,朕绝对会让她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吴公公伺候他几十年,各种各样的狠辣手段都见过无数,倒也没有被吓到。
“那……奴才这就让人把她们二人送去冷宫?”
“不急。”昌隆帝嘴角微微勾了勾:“等一切都布置好,朕准备向燕国宣战的时候再说。”
“是。”吴公公躬身应道。
“你待会儿就让人在御书房里收拾出一套桌椅,就和重熙用的那一套差不多的就行。”
吴公公知道这是给长孙妃读书写字用的,哪里敢怠慢,连忙应是。
不过他心里也不是一点疑惑都没有。
见昌隆帝的心情像是比方才好了些,吴公公大着胆子道:“圣上,长孙妃毕竟是女子,您怎的会想让她到这里读书?”
昌隆帝道:“大吴对朕说话也开始绕弯子了。
你不是担心女子到御书房念书会不合规矩,而是担心司徒箜太聪明了,是么?”
吴公公忙跪下:“老奴斗胆,求圣上恕罪。”
昌隆帝淡淡道:“起来吧,朕不怪你。”
吴公公却并没有立刻站起来,而是继续道:“奴才伺候圣上近三十年,也算是阅人无数。
可司徒六姑娘的聪明,在奴才见过的人中也是数一数二。
即便是皇长孙,似乎都也有些及不上她。
但那只是一些读书下棋的小聪明,及不上也就罢了。
可圣上要是真把司徒六姑娘安排到御书房念书,又让韩相亲自教导,奴才担心……”
昌隆帝突然笑了起来:“大吴说话太过小心了,朕不仅要让韩承甫做她的老师,朕自己也打算把这几十年的经验都教给她。”
“圣上万万不可啊,司徒六姑娘将来是要做皇后的,聪明厉害点事好事,可一旦通了政事,又有了您的经验,万一……”
他虽然没有读过史书,但历史上那些把持朝政的皇后、太后的事迹真是听过不少。
远的不说,如今燕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