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引凰为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国公府的凤凰儿却彻底失去了这些日子在田庄中的好睡眠,完全没有半分睡意。
  她两只眼睛直直看着帐顶上精美的刺绣,司徒家那些人的面孔却不停地出现在她脑海中。
  她索性把他们的样貌和名字身份又核对了几遍。
  依旧睡不着。
  她不免又想起了卢氏眼中毫不掩饰的灼热……
  身为成国公府的女主人,把家族和儿孙们的前程放在第一位,这一点无可厚非。
  然,卢氏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阮氏”母子三人这些年在成国公府过得并不好。
  虽然凤凰儿暂时还没有弄清楚当年她们母子三人究竟遭遇了什么。
  但导致司徒箜不说话,司徒篌被送走,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简单。
  别说她不是真正的司徒箜,就算是,她又凭什么为了司徒家这一大群冷待过,甚至是害过自己的人去努力奋斗?
  更何况于女孩子而言,所谓的奋斗目标和男孩子完全不一样。
  明摆着司徒恽和卢氏就是冲着那个位置去的。
  且不说他们的盘算能否实现,上一世她就几乎半步都没有离开过皇宫,这辈子难道还要绞尽脑汁往那个牢笼里奔?
  她的脑子又没有坏掉!
  要不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在大宋生活下去,这座府邸她根本都不愿意再踏入半步!
  只是这些事情暂时还急不得,她和棉棉姐都得沉住气,先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
  ※※※※
  正房中的卢氏歪在床头仔细听唐嬷嬷回话。
  终究是年过半百的人,即便身体再疲劳,遇到事情多半都睡不着。
  何况她已经应承了处理三房的事,早些把事情解决掉方是上策。
  唐嬷嬷是卢氏的陪嫁丫鬟,八岁起就在她身边伺候,是她最信得过的人之一。
  听说三房的下人已经全数捆在柴房中,卢氏沉声道:“可曾审问清楚?”
  唐嬷嬷道:“老奴把三房平日里管事的婆子和大丫鬟们单独分开问了一遍,她们的供词虽然有些出入也不够清晰,但基本都指向了欣园。”
  卢氏讥讽一笑:“除了她还能有谁!”
  唐嬷嬷忿忿道:“莫姨娘的手越伸越长,是时候给她些教训了。”
  卢氏思忖了好一阵才摇了摇头:“不……时候还未到……三十年我都忍过来了,不在乎再多等些日子。”
  唐嬷嬷握了握拳,这话她已经听了三十年了。
  除了三年变五年,五年变十年,十年变二十年,直到今日的三十年,老夫人的话几乎没有半个字的差别。
  可她们,或者说老夫人真的能不在乎,或者说真的能一直等下去么?
  说三五年的时候,老夫人还是个明媚鲜妍的少妇。
  说十年的时候,老夫人还是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
  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老夫人已经有了白发,有了皱纹。
  她还能等多久?
  莫非真的要等老天爷看不下去了,直接替她把那姓莫的老贱人给收了么!
  只听卢氏又道:“明日一早你就让人唤牙婆来,把三房那些下人全都发卖了,尽量卖得远些。”
  “老夫人——”唐嬷嬷不甘心地唤了一声。
  要想扳倒那老贱人,证人自是越多越好,怎么能轻易就放掉呢?
  把她们交给三夫人,届时就算是国公爷想再护着那老贱人也要先问问阮大将军答不答应。
  卢氏摆摆手:“不说这些了……阿唐,你觉得箜姐儿如何?”
  唐嬷嬷眼皮跳了一下:“老夫人,自从那年……六姑娘再不肯开口说话后,您就再也没有刻意关注过她,这次怎的……”
  其实她也清楚,如今三夫人的身份大不相同了,六姑娘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由不得老夫人不重视。
  只是……
  一个那么多年都不肯说话的人,如今究竟还会不会说话都不好说。
  这样的姑娘将来能有人家愿意要就不错了,又能寻得到什么样的好亲事?
  老夫人与其把精力用在六姑娘身上,还不如多关照一下其他几位姑娘,总不至于白花力气。
  卢氏叹道:“阿唐,你到我身边伺候时,我母亲已经走了两年多,所以你不曾见过她的模样。”
  唐嬷嬷有些明白她的意思了,轻声道:“您的意思是六姑娘长得像先侯夫人?”
  卢氏浅笑道:“母亲走的时候我虽然才六岁,但她的音容笑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和姐姐都有女儿,也有好些孙女,却只有箜姐儿长得最像我母亲。
  可能是爱屋及乌的缘故,箜姐儿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她,这份喜爱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孙女。”
  唐嬷嬷疑惑道:“那这些年您为何又……”
  卢氏苦笑道:“有的时候,越是喜爱一个人就越不能把这份喜爱表现得太明显。
  我也是那年出事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后来就尽量远着她一些。”
  “难怪……”唐嬷嬷欲言又止。
  其实她还是不太相信这样的说辞。
  伺候了老夫人几十年,自家主子是什么样的人她还是很了解的。
  不是不重视亲情,但前提条件是不能和府中的利益有任何冲突。
  从前因为三爷的缘故,老夫人对三夫人这个儿媳也多有不满,无非是看在阮大将军的面子上不好做得太过。
  六姑娘就算长得再像先侯夫人,孙女和母亲也不好相提并论。
  要知道老夫人膝下嫡亲的孙女也有好几个,怎可能因为长相就厚此薄彼。
  这一点同样做了祖母的她清楚得很。
  但眼下重视三夫人和六姑娘,只会给府里带来更大的利益,是不是真心喜爱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卢氏并不想做更多的解释,又道:“咱们不在府里的这两个月,箜姐儿像是遇见了什么事,我瞧着比从前倒是多了几分机灵劲儿。
  阿唐,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让她尽快开口说话。”
  唐嬷嬷对这件事显然没有什么把握,她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道:“老奴说句您可能不爱听的话,六姑娘不说话也有六七年了,如今她还会说话么?”
  卢氏道:“从前陈太医仔细看过的,说箜姐儿各方面都挺正常,只要她能把心结打开,一定能开口说话。”


第五十六章 两鬓华
  当年陈太医说这些话的时候唐嬷嬷也在场,如今同样的话再从卢氏嘴里说出来,她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老夫人如今似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六姑娘身上了。
  可万一……
  五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唐嬷嬷,世间的事情多半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姑且就当六姑娘真的会说话好了。
  可一个明明会说话却六七年不开口的人,那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这样的心结岂是说解就能解开的?
  更何况关键人物三爷如今又不在府里,她完全想不出来老夫人能有什么办法劝说六姑娘。
  但她只是一个下人,能劝的已经尽力劝了,余下的事情只能听从主子安排。
  她替卢氏把锦被盖好:“老夫人,夜已经很深了,您就是睡不着也闭着眼睛养养神,府里那么多的事情还等着您做主呢。”
  卢氏并没有执拗,而是依言躺了下来:“你也是有岁数的人,别在这里熬着了,快回屋去睡吧。”
  “是,老奴告退了。”唐嬷嬷端起小案几上的烛台,放轻脚步退出了内室。
  第二日又是个大晴天,蓝莹莹的天上飘着几朵薄薄的白云,颇有些秋高气爽的意思。
  凤凰儿才刚醒,秋意就带着几名小丫鬟过来了。
  她亲自把凤凰儿打理妥帖,这才笑道:“老夫人特意嘱咐小厨房准备了六姑娘喜欢的吃食,您快去用早饭吧。”
  凤凰儿没有意见,随着她一起去了偏厅。
  卢氏已经坐在了桌旁,一见凤凰儿就笑道:“箜姐儿肚子饿了吧,快过来。”
  凤凰儿依旧是行过礼后才坐到了她身侧。
  她一进门就注意到卢氏脸上敷了一层不算薄的脂粉。
  但即使是敷了厚厚的脂粉,也没能盖住她那松弛的眼袋以及下眼睑的微黑。
  坐下来之后看得更加清楚。
  一夜之间卢氏竟憔悴了许多。
  脸上的皱纹比昨日明显,略有几丝华发的两鬓竟白了至少一半。
  比昨日初见时像是老了好几岁。
  凤凰儿暗忖,看来昨夜卢氏也是一夜未眠。
  果然是“表姐妹”,连夜里难入眠的毛病都一模一样。
  如果不是“司徒箜”年纪尚小,她此时的形象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卢氏见她看着自己,淡笑着伸手抚了抚鬓发道:“再过一两年祖母的头发就全白了,真是老了……”
  凤凰儿摇了摇头,亲自替卢氏盛了一碗白粥。
  白粥是大米熬的,雪白中透着浅浅的碧色,散发着新米独有的清香。
  她不由得想起了棉棉姐前几日的“抱怨”。
  ——田庄里只种粟和麦,想要吃顿大白米饭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大宋,或者说是曾经的大燕,北方是不种稻谷的,但每年会经由大运河从南方运送大量的稻米入京。
  但这个“大量”其实也大得非常有限。
  稻米除了供应皇族食用外,另有一部分是皇帝专门用来赏赐重臣的。
  当然,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粮行中也会有稻米售卖,但价格实在太过高昂,不是寻常百姓家能够享用得起的。
  昨日听棉棉姐提起司徒恽在皇帝身边随侍,今日的早饭又见到大米粥,看来司徒家在大宋混得比自己想象中好很多。
  至少大宋皇帝还愿意把司徒恽当“重臣”而不是“叛臣”。
  卢氏见六孙女竟然在示好于自己,心里非常宽慰。
  她接过米粥笑道:“别只顾着孝顺祖母,你自个儿还饿着呢。”
  二人各自用饭不提。
  饭后凤凰儿随着卢氏回了正房。
  卢氏把所有的下人遣走,拉着凤凰儿进了内室。
  刚一坐下她就开门见山道:“箜姐儿,这里除了你我再无旁人,所有的话出你口入我耳,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
  即便你今后仍然不愿意说话,祖母也定不会强求。”
  凤凰儿微微一笑,卢氏嫁入司徒家三十多年,属于平西侯卢家人的棱角倒还没有完全磨平。
  只是自己该和她说什么呢?
  这一趟国公府之行,她的目的就是认人而已。
  至于讨好司徒恽夫妇,她自始至终就没有过这样的打算。
  她又不是真正的司徒箜,又不想借着成国公府的势得到什么好处,甚至于这辈子要不要嫁人都还没想好,讨好他们做甚?
  一个有旧怨的小混蛋,一个勉强有点血缘关系的表妹,嘴里空喊一声“祖父祖母”她已经非常别扭了。
  如今人已经基本认清楚,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剩下把棉棉姐接回府。
  如果可以,她都想立刻分府单过,那样她和棉棉姐这辈子才真是彻底舒服了。
  至于司徒家这些人,不管想要飞黄腾达还是泯然众生,全看他们自己有多大本事,真心不用照顾她们俩的情绪。
  但这些想法显然不能说与卢氏听,所以她还必须得敷衍一番。
  凤凰儿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噗通跪在地上道:“孙女本无意欺瞒,实乃……请祖母原谅。”
  她的音色软糯甜美,又给了卢氏另一重惊喜。
  她伸手扶着面前女孩子的胳膊,温言抚慰道:“祖母都知道,这些年难为你了,快起来。”
  凤凰儿借着她的力站了起来。
  卢氏重新把她拉到身侧坐下,语重心长道:“祖母已经顺着你的心意把那些刁奴都打发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接你母亲回府?
  她如今已经是一品襄国夫人,咱们府里怎么着也得大摆筵席庆贺一番,否则岂不辜负天恩?”
  凤凰儿点点头:“待会儿我就去田庄,娘也该休养得差不多了。”
  “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卢氏拍着她的小手赞了一句,话锋一转道:“只是……三房那些刁奴祖母本来是打算留着让你母亲回来亲自审问的。”
  凤凰儿冷嗤。
  卢氏又开始试探自己了。
  那唐嬷嬷一看就是个极干练的内管事,不过几个刁奴而已,在她面前又能走几个回合?
  而且她帮着卢氏打理成国公府内宅三十多年,府里谁的嫌疑最大她会不清楚?
  想来整件事情她们主仆早已经心知肚明,大约是有所顾忌才选择了暂时隐忍。
  这也是让她最寒心的地方。
  既然想要让“阮氏”替她们卖力,就该拿出一份像样的投名状。
  不过凤凰儿并不着急,刁奴们离开了,幕后黑手还在府里。
  作了恶就该承担后果,谁都别想跑得掉。


第五十七章 世家女
  卢氏殷殷看着凤凰儿,非常耐心地等待着她的回答。
  不得已,凤凰儿只能做出一副懊恼的样子:“是孙女太过性急了,我只想着早些把她们打发走,省得娘回来见到她们就心烦。
  娘的伤处在头上,前几日还直犯恶心,喝了许多药才开始好转的……”
  卢氏微微松了口气。
  箜姐儿的确很聪明,但她始终只是个年仅十二岁,几乎没有任何人生阅历的小姑娘。
  自己不该把她想得那么复杂,她不可能有那么重的心机。
  单纯而聪明的孩子可塑性极强,只要教养跟上,她很快就会成长为自己希望她长成的样子。
  卢氏笑得愈发慈蔼:“不过是一些不成样子的下人,不好用便打发掉,等你母亲回来另挑一些得用的便是。”
  “多谢祖母。”凤凰儿又行了个礼。
  这声谢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能自己挑选下人当然再好不过。
  倒不是怕卢氏和韦氏会趁机在三房安插人手,就是觉得今后处理起来有些麻烦。
  正想告辞离去,就听卢氏又道:“先别着急,去田庄的马车已经着人替你备好了,再陪祖母说会儿话。”
  凤凰儿眉梢微动。
  卢氏果然不简单,在这场谈话之前便已料定自己会答应今日去接棉棉姐。
  既如此,不妨听听她想对自己说什么。
  她应了一声,重新坐回卢氏身侧。
  卢氏凝视着她精致娇美的侧颜,良久后才道:“箜姐儿,你们姐妹几个都是大宋立国之后才出生的,加之你祖父又刻意交待过不许同你们细说从前的事情,所以你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家族。”
  凤凰儿暗道,除却大燕皇族,她最了解的家族就是司徒家。
  在大燕皇宫中生活了十几年,她满心想的只有复仇,并没有觉得日子有多难捱。
  司徒兰馥则不然,十四岁到二十九岁,是一个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她得到的却只有寂寞。
  打发寂寞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说话,而自己就是她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倾诉对象。
  纵然是司徒家这样传承百年的世家,几千个日夜也足够把家族史从头到尾说好多遍。
  抛开最近这五十年的事情不提,卢氏对司徒家的了解未必及得上她。
  这样的话自然只能想想,她轻声道:“孙女只知道咱们家是大燕的开国勋贵之一,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卢氏说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想要痛说家族史,她带着一丝傲然道:“人人都道司徒家是大燕的开国勋贵之一,其实咱们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汉,到如今足有上千年了。”
  凤凰儿有些想笑。
  要都像卢氏这么计较,哪个家族不是从上古时代传承下来的?
  别说上千年,上万年都不为过。
  然,不管上千年还是几百年,也改变不了司徒家早就已经开始衰败的事实。
  他们到如今竟还在自傲,真是可悲可叹又可笑!
  卢氏并没有在意她的神色,继续道:“身为一名世家女,永远都要用世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咱们家同那些新贵不一样,有些东西他们之所以不在意,是因为他们的家族没有底蕴,本身就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但你要清楚,大宋的一切都已经渐渐步入正轨,圣上很快就会把这二十年遗失的东西重新重视起来,箜姐儿,你的起点远比大宋所有的贵女都高得多。”
  凤凰儿笑不出来了。
  卢氏的话是不怎么中听,但的确是有道理的。
  到目前为止,她接触过的大宋贵女只有两个,左未曦和沈淑秀。
  虽然她们给她的印象截然不同,但如果真用大燕贵女的标准来衡量,两个人都不算合格。
  窥斑知豹。
  左未曦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沈淑秀的祖父也是文臣,她们都不合格,可想而知那些纯粹靠军功封爵的武将之家的姑娘就更不用提了。
  从前的“阮氏”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她才会被那么多的人嘲笑,且得不到夫君的真心喜爱。
  只是这重要么?
  她本就没打算用那些条条框框束缚自己,大宋贵女们的做派正合她的心意。
  她甚至还偷偷盘算过,等一切安稳下来之后,也学着左未曦和沈淑秀那样,寻两个会武的少年做跟班,今后便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最好是能同棉棉姐一起游遍名山大川,方不负两人重活一回。
  可卢氏最后那几句话的意思很明显。
  大宋皇帝坐稳江山之后,开始重视起某些东西了。
  难怪皇帝出行司徒恽竟能随侍,毕竟论起所谓的家族底蕴,整个大宋朝也寻不出几个可以同司徒家相媲美的。
  也因此司徒恽和卢氏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底蕴”如此深厚的司徒家,出几个王妃甚至皇后不是应该的么?
  而自己背后又有阮大将军这么一座靠山,实在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卢氏也不清楚这些话孙女听进去多少,但她并不着急。
  聪明的女孩子心气儿都高,她相信箜姐儿绝不会喜欢找一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男子做夫婿。
  三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其实也不长,只要箜姐儿能够有出息,她就再也不需要隐忍了。
  儿女这辈子都有人照拂不说,莫氏那个老贱人也休想再耀武扬威!
  凤凰儿并不知道卢氏在盘算什么,只觉得这一切同她并没有多大干系。
  卢氏之所以这般热络,无非觉得自己是个“可造之材”。
  但究竟可不可造,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别人根本无法掌控。
  她微笑着点点头:“孙女知道了。”
  卢氏满意地笑道:“想来此时马车已经候在侧门处了,三房那边你不用担心,这几日祖母会让你大伯母派人过去临时伺候几日。
  让你母亲好生歇一晚,明儿一早再动身回府不迟。”
  凤凰儿站起身再次谢过卢氏,告辞离去。
  ※※※※
  阮家田庄里,阮棉棉正在厨房里“大显身手”。
  昨日她去皇宫后,刘大就把自家媳妇精心制作的辣米油送了一小罐过来。
  凤凰儿走后阮棉棉有些无聊,便吩咐段云春媳妇去给她弄几条鱼,打算用那辣米油试着煮一次水煮鱼尝尝。
  今日一早佃户们的孩子就把鱼送进了厨房。
  见她手脚利索地处理活鱼,别说小丫鬟们,就连段云春媳妇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五十八章 想离婚
  阮棉棉的厨艺算不上顶好,但家常菜做得还是不错的。
  尤其像水煮鱼这种虽然好吃但技术含量不算高的菜,她可谓驾轻就熟。
  田庄厨房里除了没有辣椒,其它诸如葱姜蒜以及花椒等调料还算齐全,甚至还有厨娘们做的豆酱以及发好的黄豆芽。
  豆酱同川菜中最常用的豆瓣酱完全不同,倒是和黄酱非常相似。
  至于那一小罐辣米油,阮棉棉虽然分辨不出够不够地道,但按照前世的标准可以算是中辣,勉强能够满足她对辣味的追求。
  但颜色和香味比起辣椒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着实让她有些失望。
  好吃的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辣菜之所以吸引人,不仅仅是因为辣味够爽够刺激,辣椒的颜色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且,没有了香喷喷的油炸干辣椒,水煮鱼的滋味绝对大打折扣。
  但这一点点失望并没有影响阮棉棉做菜的兴致。
  人不能太过贪心得陇望蜀,好歹自己爱吃辣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她应该满足了。
  在段云春媳妇和厨娘丫鬟们惊诧的目光中,“阮氏麻辣水煮鱼”出锅了!
  “快来尝尝我做的水煮鱼。”阮棉棉深嗅了一口鱼的香气,显得格外高兴。
  在场的人一共七八个,却谁也没有迈步上前。
  并不是她们对二姑奶奶亲手做的“麻辣水煮鱼”不感兴趣,而是被段云春媳妇的神情吓到了。
  她们中只有段云春媳妇和“阮氏”相熟。
  两人在同一座府邸生活了八年,“阮氏”出嫁前学过些什么她一清二楚。
  几时二姑奶奶竟学会做菜了?
  司徒家不是百年世家荣华富贵么,他们究竟是怎么欺负二姑奶奶的!
  还是说二姑奶奶学这些是为了讨好那个混账二姑爷?
  二姑奶奶这些年究竟是吃了多少苦头啊!
  要知道从前大将军和夫人最是疼爱二姑奶奶,哪里舍得让她受半分委屈。
  段云春媳妇眼圈都红了。
  “你这是……”阮棉棉懵了。
  不擅长吃辣的人吃辣菜的时候的确会流眼泪,可这不是还没开始吃么……
  段云春媳妇怕戳到她的痛处,加之顾及厨房里还有旁人,愣是没敢把心里话说出来。
  她攒了攒眼泪,强做欢颜道:“奴婢就是觉得这味道有些呛……”
  一面就招呼着厨娘和丫鬟们一起围拢到阮棉棉身旁。
  阮棉棉觉得段云春媳妇有些莫名其妙,但她也没有多想,再次把注意力放在了水煮鱼上。
  厨娘和丫鬟们从未听说过这样的鱼,都以为是成国公府家传的做法,觉得格外新鲜,动筷子的速度一点也不慢。
  见她们吃得挺开心,阮棉棉彻底圆满了。
  山寨的“麻辣水煮鱼”同样是很受欢迎滴,一点也不比正宗的差!
  只是有些可惜小凤凰没赶上,口福差了点……
  心情好胃口也好,嘴里的鱼变得特别美味,辣米油的各种缺点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
  凤凰儿抵达田庄时,阮棉棉正歪在床上翻看她用简谱写的乐谱。
  正如她之前猜测的那样,阮棉棉的下巴直接就收不回来了。
  这……这这这……自己不过是简单介绍了一下简谱的记谱方法,小凤凰居然就能熟练应用了!
  要知道古人连阿拉伯数字都不懂!
  上一世她辍学后,因为学历不够又不懂技术,根本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收银员、刷盘子……只要能糊口,她从来不敢计较薪水多寡。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替人代了几天古筝课,从此以后生活才有了很大的改善。
  她教的学生很多都是零基础,有些甚至连简谱都不识。
  正式学习乐器之前,单是教会她们识谱就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和心血。
  学生要都像小凤凰这样,当老师的一开始倒是省心省力了,可用不了几天绝对会被搞疯掉。
  谁能告诉她这个即将疯掉的老师,接下来对小凤凰的箜篌教学该怎么进行?
  正想着,耳边就传来了凤凰儿那甜美的声音。
  “棉棉姐我回来了。”
  阮棉棉努力收回下巴,坐直身子看向卧房门口,果然见凤凰儿笑盈盈走了进来。
  她把手里的乐谱扔到一边,有些艰难地问:“你千万别告诉我,还不到一天的时间你就把司徒家的人给认全了。”
  其实她也知道这话等于白问,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小凤凰绝不会出现在这里。
  凤凰儿坐到床边的椅子上,笑道:“除了司徒恽、司徒曜和司徒篌,其他人全都见过了。”
  她把认人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阮棉棉的压力依旧没有丝毫减轻的迹象。
  小凤凰这么快就把那么多人认清楚,固然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她聪明。
  起码换做自己就绝对不可能做到。
  可自己面临的状况是马上要回府,就算有小凤凰在一旁提醒,也不可能很快就把几十个人分得清清楚楚。
  她能选择一辈子都不回去么……
  凤凰儿知道她在紧张什么,安抚道:“卢氏说了,让你今晚好生在田庄里休息,明儿一早再回去。”
  阮棉棉的脸直接成了苦瓜。
  这里又没有照片视频什么的可以参照,多一个晚上有毛用!
  “你不要担心,一切有我呢,保证你能顺利过关。”
  凤凰儿笑了笑,又把今日一早卢氏同她说的话,以及司徒家的盘算告诉阮棉棉。
  阮棉棉往床上一倒,气鼓鼓道:“打死老娘也不回去!都是些什么破人破事,明明知道谁是真凶却要瞒着,居然还敢想接着利用我替他们卖命?
  做他们的春秋大梦!老娘要和渣男离婚!”
  离婚的意思凤凰儿懂,可她比阮棉棉更清楚这个时代离婚,尤其是女方提出离婚有多艰难。
  她推了推阮棉棉的胳膊:“棉棉姐不要说气话,就算真要同司徒曜离婚,也不可能说离就离,在那之前咱们还是必须得先回府。”
  阮棉棉一翻眼皮:“听你这话的意思,离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喽?”
  凤凰儿只能耐心解释道:“依大燕的律法,的确有允许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和离’制度,也有由官府判决离婚的‘断离’制度。”
  阮棉棉来兴趣了:“有办法离就好,你快给我说详细些。”


第五十九章 痴心女
  见阮棉棉的兴趣竟这么浓,凤凰儿有些疑惑。
  瞧棉棉姐的样子,莫非她上一世生活的地方,女子想要同夫君离婚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这可能么……
  她愣了一会儿才道:“只要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便可以和离。”
  阮棉棉难以置信道:“就这么简单?”
  明摆着司徒曜那渣男就不喜欢‘阮氏’,无非是碍于阮大将军的势力不敢休妻而已。
  如果自己主动提出想要同他和离,他怎么也不该反对吧?
  凤凰儿苦笑道:“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男子休妻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和离。”
  这些话不是她故意说出来吓唬阮棉棉的。
  真正想要有所建树的男子,比女子更加在乎名声。
  尤其是走仕途的人,除非妻子真的做了什么让他无法容忍的错事,否则绝不会轻言休妻。
  和离就更难了。
  听起来的确是只需夫妻双方自愿,实则牵扯甚多。
  看一看自古以来真正和离成功的夫妻有几对就什么都明白了。
  阮棉棉撇撇嘴:“那官府断离呢?”
  凤凰儿道:“夫妻间或夫妻双方亲属间,或夫妻一方对他方亲属有殴、辱、杀、伤、奸等行为,就构成了‘义绝’的条件,即可视为夫妻恩断义绝。
  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
  “强制?官府管的还真是宽!”阮棉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