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引凰为后-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此次宋国使团会由他担任正使。
  哀家本来觉得四十九不是什么整生辰,过不过也就那样。
  如今有了他来贺寿,倒是有意思多了。”
  郝嬷嬷忙道:“太后娘娘可要寻机和他单独见上一面?”
  卓太后想了想:“看情况再说吧。”
  青莲不清楚她们些话有什么深意,见卓太后心情像是很不错,凑趣道:“此次太后娘娘寿辰,圣上那边也非常重视,听闻每日都亲自过问寿宴的准备情况。
  可见圣上对太后娘娘是非常孝顺的。”
  郝嬷嬷见她话太多,忙给她使了个眼色:“去看看燕窝好了没有。”
  青莲只好闭上嘴退了出去。
  见屋里已经没有了旁人,郝嬷嬷道:“娘娘,方才青莲的话也没错。圣上从不是个做事勤勉的人,此次为了替您准备寿宴,几乎事事亲力亲为,足见他对您的一片孝心。”
  卓太后并未被这番话打动,而是冷笑道:“亲生儿子都指望不上,还能指望一个养子?
  况且这个养子也不是真的,自己一日都未曾照顾过他,哪里来的母子情分?
  当初若非为了……”
  郝嬷嬷不好在提安肃帝,只好闭上了嘴。
  卓太后看了镜中的自己,阴恻恻道:“果真是天意弄人,他居然阴差阳错之下又给我送了一份寿礼。”
  郝嬷嬷脸色微微变了变。
  十几年了,自家娘娘一直绝口不提当年的事,更是从来不提那个人。
  她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娘娘会把当年的事情渐渐淡忘。
  没想到她的恨意竟似比从前更盛了。
  正想着,一名小宫女在门外回道:“禀太后娘娘,楚王妃和秦王妃来给您请安。”
  卓太后迅速敛住思绪:“让她们在偏殿候着,哀家马上就到。”
  郝嬷嬷忙替她换了一身衣裙,扶着她走了出去。


第一百三十八章 抵燕京
  主仆二人刚踏出正殿,郝嬷嬷突然想起了一事。
  她凑到卓太后耳畔,压低声音道:“奴婢听说最近楚王正派人四处打探文太后的消息。”
  卓太后面色微沉。
  十几年过去了,居然还有人记得那女人。
  “慕容绯可曾寻到什么踪迹?”
  “这都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哪里还有踪迹可寻,娘娘放心。”
  卓太后冷笑道:“哀家有什么不放心的?
  就算他们真有那本事将她寻回来,又能把哀家怎么样?
  她从前不是哀家的对手,今后更不是。”
  郝嬷嬷对这话深信不疑。
  文太后出身世家大族,是那种从出生起就没有吃过半分苦的女人。
  十几年前延平帝驾崩,算是她人生第一个坎坷。几乎把她整个人给彻底击垮。
  大燕皇室中觊觎皇位的人多得很,如若不是自家娘娘,如今坐在那把龙椅上的人究竟还是不是延平帝的血脉都难说。
  说话间,主仆二人在宫人们的簇拥下走进了偏殿。
  秦王妃乃是秦王继妃,年纪比楚王妃康氏小了十几岁。
  她的出身也和康氏相仿,秦王府中有的是出身比她好的侧妃侍妾。
  因此她在秦王府中立足实在不易。
  后来在卓太后的帮扶下,她才坐稳了秦王正妃的位置。
  所以她和康氏一样,视卓太后为恩人,几乎对她言听计从。
  今日她来给太后请安,半路上恰好与康氏相遇,两人便一起进了宫。
  给卓太后行过礼后,两位王妃在她下首落座。
  秦王妃笑道;“昨儿我们郡主的信到了,所以今日臣妾便把她给您的信送了进来。”
  一面就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郝嬷嬷。
  郝嬷嬷接过书信捧到太后面前:“娘娘。”
  卓太后拿起书信拆开,快速浏览了一遍后笑道:“哀家那么多的孙辈,还是晓芙最孝顺,时刻惦记着哀家。”
  秦王妃笑道:“郡主是太后娘娘您一手带大的,自然和您最贴心。
  她此次也精心为您准备了寿礼,托那宋国使团一并带到燕国来。
  等宋国使团到了,您便可以看到她的一片孝心了。”
  卓太后道:“那孩子如今做了宋国的德妃,看似地位颇高,其实度日也不容易,真是难为她了。”
  秦王妃叹道:“倒是听说云萝那丫头非常得宋帝喜爱,虽暂时未曾封妃,恩宠在宫里却是数一数二的。”
  一直没有插话的康氏笑道:“谁让云萝丫头生得这么漂亮的,宋帝也是男子,自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卓太后笑了笑。
  赵雍和所有的男子一样,都喜欢美人。
  但这世上绝没有他过不了的美人关。
  她对康氏笑道了笑道:“上次你进宫对哀家说,离亭不喜欢王磬家的丫头,是因为他也看上了哪位小美人了么?”
  康氏叹道:“要是那样就好了,不管是哪家的姑娘,臣妾豁出脸面也要替他求娶。
  可他竟是……”
  那一日慕容离亭的话还是很起作用的。
  换作从前,康氏今日就直接把儿子喜欢司徒六姑娘的事情说出来了。
  可今日她却半个字都没有提,也算是小有进步。
  卓太后笑道:“你也莫要着急,离亭毕竟是男孩子,再拖几年也无妨。
  不过你这个做母亲的人也不能彻底放手,他毕竟年轻,难免识人不清。”
  康氏站起身道:“谢太后娘娘提点,臣妾一定好好替离亭把关。”
  说完儿女们的事,秦王妃话锋一转道:“如今宫里就数太后的韵冉宫最是精致华美,只可惜地方小了点。”
  她偷眼看了看卓太后。
  见她面色如常,才继续道:“以您的身份,住进慈安宫才是最合适的。”
  慈安宫是大燕皇宫里占地最广阔的宫殿之一,是历代大燕皇太后的居所。
  当初延平帝驾崩,他的发妻皇后文氏顺理成章成为了大燕的皇太后。
  本来她应该在安肃帝登基之后便搬入慈安宫的。
  可因为卓太后的挤兑,她很快变就搬离了皇宫,去了行宫休养。
  因此十多年来,慈安宫她半日都未曾住过。
  可即便如此,所有的人也只认为这里是文太后的居处。
  就算卓太后如今把持朝政,一多半的官员都投到她门下,她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搬进慈安宫。
  卓太后笑道;“秦王妃有心了,只是哀家在韵冉宫住了十多年已经习惯,也懒得动弹了。”
  竟只字不提文皇后。
  当然,她的野心又岂止一个慈安宫,所以也不想太过计较。
  两位王妃见此情形也不好再多话,只捡京中最近的那些有趣的话题说笑。
  ※※※※
  三日后傍晚,宋国使团抵达燕京。
  赵重熙命人将已经服过解药却依旧处于晕厥中的林望送回林府。
  这才跟随燕国负责迎接他们的官员住进了会同馆。
  没过多久,燕国安肃帝身边的总管太监来了。
  他很快便宣读了安肃帝的旨意,明日设宴替宋国使团接风洗尘。
  那总管太监和二人寒暄了片刻便离开了。
  大燕如今虽然日渐衰落,但二百年来形成的奢靡风气却依旧盛行。
  就拿会同馆来说。
  大宋的会同馆是由一所三进的宅子改建的。
  不仅规模小,房间布置也以实用为主,多少显得有些简素。
  大燕的会同馆则不然。
  历经近二百年的不断翻新完善,这里不仅占地极阔,不管是建筑还是布局摆设,全都精妙到了极致。
  身为司徒家的子弟,对这样的精妙和奢靡早已经见怪不怪,但司徒曜承认,自己还是很享受这里的一切的。
  他叮嘱了赵重熙几句后,带着乔装的司徒篌和涂浚以及梧桐去了选定的院子。
  赵重熙和梧桐以及时雨时晴也去了选定的小院中。
  沐浴更衣后,时雨和时晴已经把晚饭摆好了。
  赵重熙刚准备用饭,一名侍卫拿着一封信件走了进来。
  “回长孙殿下,是六姑娘的信。”
  赵重熙有些奇怪。
  昨日他才刚收到过司徒箜的信,怎的今日又有了?
  莫非是出什么意外了?!
  他用最快的速度接过信一把扯开。
  凤凰儿的书信大多十分简洁,所以平日一般都是两张信笺。
  今日则不然,信封里足有五张信纸,赵重熙的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儿。


第一百三十九章 邀相见(上)
  直到把书信看完,赵重熙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落回了原处。
  他按了按眉心,所谓关心则乱,是他太紧张司徒箜了。
  只是自己不在京中,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交由她去处理定夺,着实是让她为难了。
  梧桐见他的情绪大起大落的,忙关切道:“爷,长孙妃信里究竟说什么了?”
  此地乃是燕国的会同馆,处处都有燕国人的眼线,涉及机密的事情自然是不方便说的。
  赵重熙把信笺塞回信封里放在一旁:“就是一些小事,这里有时雨和时晴伺候,你自去用饭休息,待会儿再过来伺候笔墨。”
  梧桐嘟了嘟嘴,若真是小事,何至于半分都不透露,爷明摆着就是在敷衍他!
  但他也知道这里地方不合适,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时雨和时晴是孪生姐妹,自小又一同接受严苛的训练,性格却完全不同。
  相较于时常板着脸的时雨,时晴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是个很喜欢笑的姑娘。
  在赵重熙身边伺候了几日,本来的性情也露出了几分。
  她笑着拐了拐时雨的腰,小声道:“姐,殿下可真是紧张咱们小主子,我活了十几年,还没见过哪个男子如此这般呢。”
  时雨没好气道:“你的确是活了十几年,也见过不少男子,可他们全都是些什么人?谁整日有闲工夫对女子这般那般的!”
  时晴嘟囔道:“就喜欢训人……”
  时雨道:“你好生伺候殿下用饭,我去三爷那边瞧瞧。”
  “知道了,那我等你回来一起吃饭。”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算小,赵重熙每一个字都听得很清楚。
  但他此时满心想的都是方才那封长信,连吃进嘴里的饭菜都没品出半分滋味。
  司徒箜生辰那一日,他们在城门口见到的那个契丹人被秘密抓回京了。
  这本是他们二人早就商量好的事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让他吃惊的是那契丹人招出的事情。
  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和事,经由他这么一说,基本上全都串联起来了。
  原来他的身边竟被人布了如此庞大而又复杂的一张网。
  上一世的自己会落到那般田地,其实并不冤。
  至于这一世……
  能从以骨头硬着称的契丹人嘴里问出这么多的秘密,可想而知司徒箜耗费了多少心力。
  这个女孩子娇小的身躯里,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时晴见他面对美味佳肴竟是一副食不知味的样子,忍不住问道:“殿下,燕帝的接风宴设在晚间,明日早晨和午后您有什么安排?”
  赵重熙醒过神来:“你说什么?”
  时晴有些无语,不得已只好把方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赵重熙道:“咱们在此处人生地不熟的,正事办清楚之前还是不要四处胡乱行走,以免惹出乱子。
  你去吩咐一声,让大家都警觉些收敛些,遇事千万不要和燕国人置气。”
  “是。”
  ※※※※
  计划总不如变化快。
  本来打算在会同馆中好生休息的赵重熙,刚用过早饭就见到了老熟人。
  郝嬷嬷来了。
  她并没有表现出曾经见过赵重熙的样子,而是毕恭毕敬地行过大礼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太后娘娘听闻长孙殿下龙章凤姿英武不凡,加之有些事情想要与殿下商议,所以想邀您一见。
  未知殿下可愿赏脸?”
  赵重熙被那“龙章凤姿英武不凡”弄得嘴角微抽:“太后娘娘身份尊贵又是长辈,但有吩咐我定当尽力。”
  郝嬷嬷忙道笑道:“太后娘娘知晓您不喜拘束,所以在城西卓家老宅等候您。”
  赵重熙本以为卓太后会在燕国皇宫里召见自己,没想到她竟会一早就出了宫。
  而且卓家……
  据慕容离亭所言,这卓家人其实就是左家人,论起来全是自己的亲戚。
  他笑道:“太后娘娘这般盛情邀约,我岂能推脱?嬷嬷这便请吧。”
  郝嬷嬷见他这般爽气,心里很是高兴。
  两人一起走出会同馆,上了郝嬷嬷来时乘坐的马车。
  郝嬷嬷见随在赵重熙身边伺候的只有两名年纪不大的美貌丫鬟,甚至连亲卫都没有带一个,不免暗暗赞叹了几句。
  太后娘娘今日的邀约,明眼人都知晓这和鸿门宴也差不多。
  可这位宋国的皇长孙却毫无畏惧,半个像样子些的亲卫都不带。
  单就这一份气度就把燕国皇室那些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给比了下去。
  卓家老宅距离会同馆其实并不算太远。
  不到半个时辰,他们的马车便已经停在了老宅门口。
  郝嬷嬷带着赵重熙等三人,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座十分清净的小院外。
  “长孙殿下请。”郝嬷嬷一抬手。
  赵重熙示意时家姐妹留下,自己随郝嬷嬷走进了小院,出现在了卓太后的面前。
  赵重熙不便直视她的容颜,只低头施了一礼:“赵重熙见过太后娘娘。”
  只听得一道十分清越的女声响起:“免礼,长孙殿下请坐。”
  赵重熙走到一旁的椅子上落座,依旧目不斜视。
  卓太后笑道:“长孙殿下,哀家之所以没有选择在宫里召见你,就是怕你拘束,你大可不必如此。”
  赵重熙其实早就想看一看这位在燕国一手遮天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
  方才不过是故作矜持罢了。
  此时听卓太后如此说,他抬眼朝她望去。
  皇子王爷身边的侍妾,除非极其特殊的缘由,容貌一定都是相当不错的。
  可这位很快便年满半百的女人,她的容貌还是让赵重熙小小吃了一惊。
  不是因为她有多绝色,而是她的样貌和气质都太过端庄了。
  当然,做了十多年大权在握的太后,气质肯定和从前大不相同。
  他只是很难想象,长了这样一副端丽容貌的女子,居然曾经给人做过妾室。
  不过,他很快就有些受不了了。
  因为卓太后看他的眼神实在太过专注,像是要把他的样貌刻在心里一般。
  良久后,卓太后才略有些尴尬地轻咳了一声:“长孙殿下是不是有些奇怪,哀家为何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你?”
  听她这般直接,赵重熙也不想绕弯子:“的确是非常奇怪。”


第一百四十章 邀相见(下)
  见他这般坦荡,卓太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但很快她的笑声就变得有些凄凉:“哀家之所以这般看着你,是因为你的祖母,宋国的元后娘娘。”
  赵重熙的拳头不由得握紧了。
  “太后娘娘竟与我皇祖母是旧识?”
  卓太后叹道:“四十年前,我与楚钰姐姐就已经是最要好的朋友,又岂止是旧识那么简单。”
  楚钰是元后的闺名,自从她做了大宋皇后,便无人敢再这般称呼她。
  就连昌隆帝对她的称呼,也从“楚钰姐姐”变成了“皇后”。
  是以赵重熙从未听人在他面前提起过这个名字。
  此时听卓太后说起,他竟生出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卓太后并不介意他不接自己的话,继续道:“哀家也是渭州人氏,那时卓家虽然不能与左家相比,在渭州也是小有名气的商户。
  八岁时,家父因为生意上的事得罪了人,卓家从此便没落了。
  也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楚钰姐姐。
  那时她也只是个孩子,尚且没有能力帮扶卓家重新崛起,但她却帮我们一家人活了下来。
  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今日的哀家。”
  赵重熙松开紧握的拳头:“太后娘娘同我说了这么多,总不会只是想要追忆故人吧?”
  卓太后面色微变:“哀家本以为你是楚钰姐姐的嫡长孙,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会向着她。
  没想到你竟是这般凉薄无情,果然不愧是赵雍那只白眼狼的孙子!”
  赵重熙怒道:“太后娘娘请慎言,您虽然是燕国万人之上大权在握的太后,但我大宋皇帝也不是您可以随意侮辱的!”
  卓太后呵呵冷笑:“看在你年少不清楚当年事的份儿上,哀家不与你计较。”
  赵重熙拧着眉:“那您不妨同我说一说所谓的当年事。”
  “当年啊……”卓太后抚了抚腕上的镯子:“我说了你就会信么?总要自己去查了才能知道事情真相。”
  赵重熙道:“所以您还是莫要说了,以免混淆视听。”
  “有些话当然还是要说的。”卓太后苦笑道:“说来你可能依旧不信。我生性胆小怯懦,就算当年入了王府,也从未想过与人争斗。”
  赵重熙险些没忍住。
  这女人一手扶持安肃帝上位,把持朝政十多年,连一众皇室宗亲都被他逼得快过不下去了。
  可她居然在这里一本正经地说自己生性胆小怯懦,从未想过与人争斗?
  卓太后那边还在继续:“长孙殿下乃是聪明人,您不妨仔细想一想,楚钰姐姐是哪一年薨逝的?哀家又是哪一年成为太后的?”
  这样的问题哪里需要想。
  赵重熙道:“皇祖母薨逝那一年,恰是您成为太后的那一年。”
  卓太后凝着他的眼睛道:“楚钰姐姐自小身体康健,生你父亲时也是极为顺利。
  当初宋国虽不及大燕良多,但她也是一国之母,身边有的是名医好药。
  这样一个人,何至于刚满三十二岁便撒手人寰?!”
  “太后娘娘的意思,皇祖母是被人暗害了?”
  卓太后十分肯定:“是。”
  赵重熙嘴角微勾:“凡事要讲证据,太后娘娘切莫胡乱臆测。”
  卓太后沉声道:“楚钰姐姐是左家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寻常的男子都不及她有魄力,精明处更是无人能及。
  试问这样一个人,又有谁能够算计得了她?!”
  同样的怀疑从上一世到这一世,赵重熙有过无数次。
  但他一直都深信,皇祖父绝不至于如此卑鄙。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还是那句话,没有查出证据的情况下,我不会轻易下结论。”
  卓太后冷笑道:“这也随你。反正楚钰姐姐的仇哀家自会替她报。”
  “你……”
  赵重熙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卓太后凛然道:“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如今你已经是赵雍最看好的继承人。
  况且你又结了那样的一门亲事,宋国将来的皇帝非你莫属。”
  赵重熙嗤笑道:“太后未免也管得太宽了。”
  卓太后凄然道:“哀家不过是一个妇人,还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有亲生儿女的寡妇。
  你真当我喜欢把持朝政,真当我喜欢玩弄权术?
  还是说你像那些人一样,以为我想做女皇帝?
  如果我像从前那样在王府中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姬妾,我拿什么去和赵雍对抗,又如何能替楚钰姐姐报仇?”
  赵重熙道:“以燕国如今的实力,就算你把整个国家都握在手中,甚至是改朝换代做了女皇帝,也绝不是大宋的对手,你同样报不了仇。”
  卓太后目光炯炯:“所以我今日才把你请到这里。”
  赵重熙的眼皮微微抖动了一下,并没有接话。
  卓太后压低声音,循循善诱:“赵雍心思深沉,表面上看重你,像是要把皇位传给你,可事实真是如此么?
  他今年才四十四岁,身体又十分硬朗,你觉得他什么时候才会将那把龙椅让出来?
  与其那样担惊受怕地活几十年,你不如与我合作。
  大燕、大宋,届时整个中原全都属于你,岂不痛快!”
  赵重熙抿着嘴陷入了沉思。
  卓太后又道:“你还年轻,这么大的事情一时间肯定很难做出决断,哀家可以等。”
  她抬眼看向立在一旁的郝嬷嬷:“今日长孙殿下还要进宫赴宴,哀家不好留他太久,你这便送他回去。”
  说罢又对赵重熙道:“请长孙殿下仔细考虑哀家的提议,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赵重熙冲她拱了拱手,转身走了出去。
  卓太后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水晃了晃。
  赵雍那厮一直都是个狠人。
  当年这孩子才五岁,他居然下得了狠心把他送去求学。
  不过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比起同龄的皇室子弟要强很多。
  和他的父王,大宋的太子殿下相比,优点更是明显。
  虽然他方才听了自己的提议像是无动于衷,可她能确定,他一定会心动。
  想到这里,卓太后的面色愈发红润,整个人像会发光一般。
  郝嬷嬷这返回来,被她的模样弄得心里颤了颤。
  卓太后见她回来的这样快,有些不满道:“哀家不是让你将殿下送回去么,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郝嬷嬷忙道:“殿下说他识得回去的路,让奴婢不要送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留情(上)
  郝嬷嬷接过卓太后手里早已经凉透了的茶水。
  “娘娘,奴婢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卓太后瞥了她一眼:“跟了我那么多年,几时学得婆婆妈妈的?”
  郝嬷嬷躬身道:“奴婢瞧着长孙殿下真不像是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实在太沉得住气了。”
  卓太后挑了挑眉,淡淡道:“一名想要有所成就的皇室子弟,和寻常的少年郎自然是不同的。
  他祖父在这个年纪时便是这样,没什么好奇怪的。”
  “那……他会接受娘娘的提议,与您合作么?”
  “暂时不会。”
  “暂时?”郝嬷嬷有些听不明白了。
  “吃一堑长一智,他到目前为止还从未吃过亏,怎会明白与我们合作的好处?”
  “他此次前来大燕,会不会对咱们不利?”
  卓太后呵呵笑道:“大燕越乱对宋国越有利,他吃饱了撑着才会出手干预大燕的朝政。”
  郝嬷嬷还是有些担忧:“那……”
  “如果每次都是想清楚了才敢挪动脚步,哀家如今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等死呢。
  走吧,时辰不早了,随哀家回宫。”
  “是。郝嬷嬷接住了卓太后伸出来的手。”
  ※※※※
  卓太后口中“吃饱了撑着”的赵重熙,直到接风宴结束回到会同馆后,方才寻到时机与司徒曜长谈。
  听他说了与卓太后会面的经过后,司徒三爷又有了上次那种吞了苍蝇的感觉。
  他拽着赵重熙的胳膊:“这样的鬼话你也信?”
  赵重熙嗤笑道:“当然不信。”
  司徒曜松开他的胳膊:“即便卓太后再是工于心计,她也不可能猜出你是重活一世的人。
  她那些鬼话要是真的,你上一世何至于沦落到那样的境地?”
  赵重熙道:“听三爷话里的意思,您是认定卓太后便是那幕后主使者了?”
  “莫非殿下又有什么新发现?”
  “新发现倒也谈不上,只是觉得卓太后同我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说具体些。”
  “三爷您想,短短十几年,卓太后便能够从一名王府普通侍妾成为权倾朝野的太后。
  可想而知她该是多么厉害精明的人物?
  就算及不上皇祖父,相差也不应该太多。
  但今日同她见面,我看出了她对皇祖母的真情;看出了她对皇祖父的恨意。
  唯独没看出她有多精明厉害,皇太后的架子和气势摆的挺足,却更像是装出来的。”
  司徒曜丝毫不怀疑赵重熙的观察力。
  他毕竟是在昌隆帝身边待过好几年的,最了解雄才伟略的君王该是什么样子的。
  既然他说卓太后是装出来的气势,那就一定是。
  只是这么一来……
  他沉声道:“你的想法倒也没错。可楚王他们不是傻瓜啊,卓太后要不是真有把持朝政的本事,他们何至于这般忌惮?”
  赵重熙笑了笑:“卓太后今日还对我说,她本是个生性胆小懦弱的人,就算当年入了王府,也从未想过要与人争斗。
  当时我只觉得这话十分可笑。
  她一手扶持安肃帝登上帝位,把持朝政十多年,连皇室宗亲都被她逼得快活不下去,怎么可能是她自己形容的那种人。
  可后来仔细想了想,这些话分明前后矛盾。
  人的性情的确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某些事情而发生巨变,但能力不会。
  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要变强就能变强的。
  就算她想要替皇祖母报仇,一个连内宅争斗都不擅长的妇人,你能指望她斗得过朝中重臣?”
  这话司徒曜深以为然。
  他自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重生时若不是有那六年做通判的经验,凭他上一世的那副德性,连老二一家都斗不过。
  报仇?根本想都别想!
  他抿了抿嘴:“阿福,不管她的话有几分是真的,但也绝不会全都是假的。
  同她合作肯定不可能,但你真要依照之前和离亭世子一起定下的计划去对付她?
  毕竟元后娘娘……”
  赵重熙摆摆手道:“当然要依计划行事,再任由她这么胡搞下去,不止是燕国,我大宋也会不得安宁。
  所以这一次绝不能留情面。”
  “好吧。”司徒曜看了看窗外的月色:“时辰不早了,你早些歇着,我也回去休息了。”
  赵重熙洗漱后躺在了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毫无疑问,卓太后背后还有人。
  这人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卓太后的话真真假假,但有一点能肯定,她,或者说那幕后主使者和皇祖母之间一定有某种关联。
  至于他们的目的究竟是想要找皇祖父报仇,还是对大宋江山感兴趣就不好说了。
  还有……
  他从被子里伸出手抚了抚自己眉毛上的那两个小旋儿。
  几个月前郝嬷嬷之所以一眼就认出自己的身份,和这两个小旋儿有直接的关系。
  但仅仅凭借两个特殊的小旋儿便认定一个陌生人的身份,郝嬷嬷还没这么大的本事。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她对自己长大之后的样貌非常熟悉。
  自己在山庄住了十一年,她自然不可能去那里看自己长什么模样。
  除非她手里有自己的画像。
  赵重熙把手重新塞回被子里,脸上露出了一丝清冷的笑意。
  山庄里出内鬼了!
  恩师一家和师兄弟们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有问题的只可能是那些下人。
  而买通下人的前提条件是那些人知晓自己这个皇长孙在山庄里求学。
  可真正知道自己在山庄里求学的人,一共也没有几个。
  那些人又是怎么得知这个消息的呢?
  赵重熙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炸了。
  他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想念那个聪慧伶俐的女孩子。
  如果她也在这里,一定能用最快的速度发现这件事的问题所在。
  九月二十八很快就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