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儿是上辈子的死对头-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侍妾们面面相觑,待看到仆妇位抬着一个个箱子进来,箱子里装着的不是白银,便是上好的绸缎等物,始知王妃此话并不是客套,更不是试探。
信王无子,唯有两年前一名侍妾生下一女,那小姑娘生得瘦瘦弱弱的,生母生下她半年不到便过世。
信王妃虽怜惜这个孩子,可她自己也是朝不保夕,故而这两年只暗中命一名老嬷嬷照顾着她。
如今最大的威胁没有了,她便名正言顺地把那孩子养在膝下,日前更是请旨册封小姑娘为郡主,而天熙帝亦同意了。
片刻之后,有一名侍妾率先表示了想要回乡的愿望,立即便得到了信王妃许诺的一百两和一副嫁妆,喜得她连连磕头。
有了人带头,陆陆续续也有人站出来表达了意愿。
有想要离开的,自然也有希望留下的。信王妃均如她们所愿。
孙氏最后选择的是留下,吃人的魔鬼没有了,而她在王府多年,早已失去了在外求生的本事,更不敢相信男人,倒不如留下来过些舒心日子。
事实上,年纪稍长的侍妾多是选择留下。
最后一名选择离开的侍妾拿着属于自己的银两与嫁妆走后,信王妃起身,望向窗外那湛蓝的天。
片刻,她的唇边缓缓绽开了笑容。
这么多年来,她还是头一回发现,原来信王府的天也可以这般清朗。
——
唐筠瑶得知信王是死在唐筠柔床上,而唐筠柔居然在被人发现前逃出了王府,
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马上风……这辈子的信王居然死于马上风!
信王一死,久等不到陈兆勇来接自己的唐筠瑜便提出要回去,唐筠瑶自然不会挽留,只是阮氏放心不下,特意使了人去陈家看看情况,却得知陈兆勇竟被陈广节赶出了家门,宣称断绝父子关系,陈家也再无此人。
陈兆勇之母江氏亦被休弃,母子二人俱不知所踪。
唐筠瑜听罢脸色惨白,身子一晃便瘫软在地。
“他不要我了,他一定是不要我了……”她喃喃地道,说着说着便失声痛哭起来。
“他不要我了,他怎么可以不要我,他说过会来接我的,他说过的……”
“莫哭莫哭,待他安顿好之后一定会来接你的。他如今骤然没了家,你婆母又在病中,他既然照顾她,又要另谋生计,一时抽不开身也是有的。”王氏搂着她的肩安慰道。
“真的么?他真的还会来接我么?”唐筠瑜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问。
“真的,祖母何时骗过你?快起来,地上凉,若是生了病便不好了,你也不想再增加他的负担不是?”王氏温和地劝着。
“好,好,好,我会照顾自己,不会增加他的负担,不会让他再担心……”唐筠瑜立即扶着她起来,不停地说着。
儿子唐淮耀带来的麻烦还没有完,庶女唐筠柔又闯下了弥天大祸,再加上唐筠柔的畏罪潜逃,朝廷虽不好明言她的罪状,但也四处缉拿,更是隔三差五便到唐柏年府中逼问唐筠柔下落。
唐柏年又是震怒又是惧怕,可他哪里知道唐筠柔下落,在某一回再被官兵逼问时眼皮一翻,轰的一下便倒在了地上,吓得一旁的妾室尖声叫着请大夫。
待他被大夫救起时,嘴也歪了,半边身子更是不能动了。
第108章
消息传到唐松年耳中,他只是淡淡地道了句“知道了”,倒是王氏欲言又止,只是见他这般模样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唐松年知道她的性子,见状叹了口气道:“大哥这样反倒可以给大房一脉留下生机,也避免了被唐筠柔拖累得抄家的下场。”
唐柏年膝下子女众多,除了嫡出的两子一女和长成的唐筠柔外,还有四个年龄相差颇远的庶子和三个庶女,最大的庶子才不过十岁,最小的还是襁褓中的婴孩。
另外三个庶女也只是六七岁左右,一家子孩童,若他再认不清形势四处蹦哒,早晚得受他所累。
王氏听罢长长叹了口气,又有些不安地问:“那我想给老大家的送些银两可以么?”
“银两便免了,有手有脚,纵然没有万贯家财,养活一家子也是没有问题。娘若是放心不下,倒是可以给孩子们送些吃穿用度。”唐松年道。
王氏一想也觉得可以,遂去安排不表。
李氏收到婆母送来的东西时怔了怔,一时百感交集。
在人人避她们一家如蛇蝎的这个时候,这样的简单慰问更是难能可贵。
甚至在她的女儿落难时,唯一敢对她伸出缓手的也是三房。
这固然有唐松年位高权重不惧信王的原因所在,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顾念骨肉亲情。
便连她的儿子淮耀,若不是唐松年帮忙,只怕早就已经被判斩首,哪里还可以保得住性命。
这桩桩件件,三房一家完全可以视若无睹的,可他们最终还是出手了,对比自己一家曾经做过的那些事……
她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更多的却羞愧与悔恨。
唐筠瑶一直没有听闻唐筠柔被抓获的声音,对她居然能逃得这般久也有几分佩服。
这日是严小五十一岁生辰,她受邀出席。
当日严永业夫妇把女儿暂且留在唐府,打算回信王府收拾收拾便搬出来的,哪里想到蒋氏前去向孙氏辞行时,却看到她身上的累累伤痕,又惊又怒之下一再逼问,才终于知道这个远房表妹这些年在信王府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她又是心疼又是愤怒,看着独自饮泣舔伤的表妹,辞行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也不放心把她一个人留下。
这一拖便又拖了几个月,一直到信王出事,孙氏选择继续留在王府,她才开口辞行,正式搬离了信王府,也从唐府接回了女儿,一家三口住进了租来的小宅子里头。
严氏夫妇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均在外求学,此番妹妹生辰亦未能回来,但是都托了人送回了给严小五的礼物。
看着捧着兄长们的礼物笑得眉眼弯弯的严小五,唐筠瑶脸上也不禁添了笑容。
许汀若与言妩所缺乏的亲情,这一回上苍终于弥补了她。疼爱她的爹娘与兄长,一如从不曾涉足红尘纷扰的言妩那般纯粹明媚的笑颜,已经表明了这辈子她的幸福与自在。
严小五到京城的时间不长,相熟之人只得五公主与唐筠瑶两人,五公主无法出宫,便托唐筠瑶转交了给她的礼物。
严小五亲亲热热地挨着唐筠瑶,指着堆满桌的礼物,一一向她解释是何人送的,眉目之间的欢喜,让人瞧见了也不禁忍不住展露笑容。
屋外的蒋氏看见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端着茶点静悄悄地离开,也不欲打扰这两人。
她其实也颇为意外女儿居然会与唐家姑娘这般投缘,要知道小丫头虽然性子单纯,冲谁都是乐呵呵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十分合得来的朋友。
因是女儿生辰,蒋氏还临时请了短工前来帮忙,席间唐筠瑶离席,行经一处树后,突然被人抓住手腕,她一惊之下便要出手,却在看清对方容貌时止了动作。
“你竟然藏在这里?”她不动声色地望着神情慌张,穿着打扮如同寻常人家妇人的唐筠柔,没有想到会在严家看到她。
“三妹妹,求求你帮帮我,信王的死当真与我无关啊!你跟三叔说,请他救救我,救救我……”
从信王府逃出来的这段日子,唐筠柔每一日都在担惊受怕,身上又没有钱,根本连京城都逃不出去。
唐筠瑶瞥一眼她抓住自己的手,唐筠柔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而后缓缓地收回了手,可怜兮兮地恳求道:“三妹妹,求求你了,三叔那般厉害,只要他肯帮我,一定可以的。”
唐筠瑶气笑了:“你觉得凭什么?你自己闯下的祸,便要我们给你擦屁股?你哪来这般大的自信,认为我们一定会出手救你?”
唐筠柔脸色一白,她其实并无十分把握,可是走投无路之下,能想到的也只有唐松年能帮自己。
唐淮耀身犯当街刺杀信王这样的死罪,唐松年都能把他给救下来,若是他肯出手帮她,她一定可以安然脱身的,毕竟她没有害信王,信王是她的终身依靠,她又怎么可能会害他呢?
可是她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得到唐松年,甚至连唐淮周与唐筠瑶都无法接近,她其实一直藏身于离唐府不远之处,好不容易看到有人给唐筠瑶送帖子,花了好些心思才打探到她今日会到严家来,故而才趁着严夫人请临时帮手时潜了进来。
“我也是姓唐,也是唐家人,你们都能帮唐筠瑜和唐淮耀,为什么就不能帮我?我是无辜的,信王的死根本与我无关!”唐筠柔颤声道。
不待唐筠瑶回答,她又忙道:“你难道不记得了?唐筠瑜曾经还陷害过你,差点害得你委身那陈兆勇,而我从来没有,从来没有害过你。”
唐筠瑶冷笑:“你不是不想,只是还没有机会而已,唐筠瑜又蠢又坏,而你则是又毒又狠。”
“你们两个,不管是谁,便是跪死在我眼前,我都不会多瞄一眼。你要怨便怨自己命不好,至少不如唐筠瑜好命,有一个还勉强算有担当的夫君为她出头。”
唐筠瑜是什么样的人,上辈子曾和她交过手的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辈子没有嫁入豫王府,而是嫁给了陈兆勇的唐筠瑜,或许会有所变化,但那不过是因为际遇不同所致,绝非她转了性子。
若是当初她依然得嫁高门,未必不会再与自己作对。
故而当日陈兆勇若求的不是唐淮周而是她,她只会视若无睹。
敌人纵是遭难了,际遇堪怜,可依然还是敌人,她没有落井下石便是最大的仁慈,没理由还要出手相助。
见她如此决绝,唐筠柔便知道自己最后一个希望都没有了,只是不甘心,面目狰狞地道:“你们不过是嫌弃我是庶出,可是出身是我可以选择的么?!李氏和她的儿女全都不是好人,打小她们是怎样对我的,你们都瞧在眼里,可你们谁又为我出头了?!”
唐筠瑶懒得与她再多话,转身就要走,却又被她一把抓住手腕。
“你不准走,你不准走,我今日的一切,都是唐家造成的,全都是你们姓唐的造成的……”
“放手。”唐筠瑶没有挣扎,只是冷瞥着她。
“是你们欠我的,都是你们欠我的,若不是你们逼我,我不会沦落到今日这般地步,都是你们逼的……”
一会儿语气又是一转,哀求道:“求求你让三叔救救我,我真的不想死,真的不想死,求求你了,我、我给你跪下了……”
唐筠柔眼神凌乱,已经渐渐有点语无伦次,可却还是紧紧地抓着她的手不肯放。
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希望,若是不抓紧,等待她的便会是死亡。
可她不想死,她还这般年轻,她不能死,不能死……
她抓着的力度越来越紧,也让唐筠瑶不适地皱起了眉,脸色也当即冷了下来,正想发力把她甩开,忽听身后传来严永业的喝斥:“你要做什么?还不把唐姑娘放开?!”
唐筠柔吓了一跳,想也不想转身就跑。
严永业见状立即喝道:“抓住她!别让她跑了!!”
如此心虚,必定不是什么好人,他可不能让她跑掉了。
唐筠瑶看着严永业率先朝着唐筠柔跑掉的方向追出去,紧接着又有两名帮工跟上。
外头还有不少奉旨缉拿唐筠柔的官兵,她这般冲出去,基本上没有逃脱的可能。
唐淮耀刺杀信王,可是信王却只是受了伤,性命无忧,又因为此事归根到底是信王行为不轨在前,故而还有转寰的余地。
可这一回信王却是死了,无论唐筠柔是否有错,失子的天熙帝必定不会放过她,只怕若不是信王妃,信王满府的姬妾一样逃不过责罚。
而隔得几日,她便从唐淮周口中得知唐筠柔被秘密处死的消息。
她瞥了一眼脸色有点发白的唐筠瑜,忍不住道:“仇人终于死了,我以为你会很高兴。”
唐筠瑜怔怔地望了回来,良久,苦涩地道:“我也以为自己会很高兴,毕竟若不是因为她,我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可她真的死了,我却发现自己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如今仔细回想,确是我娘和我薄待了她们母女,怨不得她恨我们。”
“确实,就凭你们母女当初那般对待她,她确是有充分的理由恨你们。”唐筠瑶毫不客气地道。
唐筠瑜的脸色又白了几分,同时也有几分难堪,低着头轻声道:“对不住。”
至于对不住谁,又对不住什么,唐筠瑶也懒得深究,拂了拂袖口便离开了。
唐淮勉中举的消息传回来时,前线也终于传回了捷报。彼时唐筠瑶正在五公主宫里,看着她终于换下了整整一年的素净打扮。
“再插上这根簪子便更好看了。”太子妃梁毓嫣把手中的金丝嵌宝石簪子插入五公主如云鬓发中,含笑道。
“多谢皇嫂。”五公主笑着道谢。
唐筠瑶捧着脸蛋坐在一旁,看着梁毓嫣拉着五公主的手轻声细语地说话。
梁毓嫣望向自己的眼神总是带着有意无意的审视与隐隐几分敌意,让她一阵纳闷。
明明早前她对自己并不是这样的。
第109章
“小唐唐,你的及笄礼可定好日子了?”五公主忽地想起这事,连忙问已经觉得有点儿无聊的她。
“定好了,就在下个月初八日。”唐筠瑶回答。
“我要当赞者!”五公主眼睛一亮,大声道。
“本来也是打算请你的呀!”唐筠瑶抿嘴一笑,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五公主以外的人选。
五公主高兴极了,快步走到她的身边,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末了才一副老怀安慰的模样道:“我家小唐唐终于长大了,将来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
说到臭小子时,她冲着唐筠瑶挤眉弄眼,笑得坏兮兮的。
唐筠瑶当然明白她暗指贺绍廷,只还是装着听不懂的模样,无辜地眨巴眨巴眼睛。
五公主‘噗嗤’一笑,在她脸蛋上掐了一把,又压低声音取笑道:“装,你继续给本公主装!”
梁毓嫣怔了怔,遂含笑也走了过来:“原来筠瑶妹妹的及笄礼快到了,我竟是这会儿才知道的。”
“昨晚才最终定下的日子,帖子还未曾写好,故而也还未曾来得及通知大家。”唐筠瑶笑着回答。
眼前的姑娘杏脸桃腮,一双乌亮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笑起来脸上还会跳出两个浅浅的诱人梨涡,甜甜的勾人得很。
她的眼神有几分复杂,只很快便掩饰了过去,笑着道:“方才五皇妹有句话却是说对了,妹妹长得如花似玉,将来也不知便宜了哪家小子。”
她脸上虽带着笑,语气也很是平和,可唐筠瑶还是听出了她话里的几分试探意味,当下更是不解,只装作害羞的模样靠着五公主。
五公主嘻嘻地笑得愈发不怀好意:“必是要天底下最好的男儿才配得上啊!”
梁毓嫣笑了笑,正想要告辞,便有宫娥走了进来,笑着禀道:“太子殿下来接娘娘回宫了。”
她愣住了,那厢五公主却掩嘴直笑:“皇嫂还没来一会儿呢!皇兄便巴巴地来接了,真真是半刻也离不了。”
唐筠瑶也望着她笑。
眼前这位未来的梁皇后还很年轻,与太子的关系更是处于最融洽之时,还没有被对手逼得狼狈不堪,不得不寻找帮手的地步。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太子东宫,真正有名份的女主子便只得她一个人,上辈子让她焦头烂额的死敌丽妃胡燕仪还没有出现。
“走走走,咱们得把皇嫂送还给太子皇兄,免得他等急了。”五公主坏笑着抱着梁毓嫣的胳膊,带着她走了出去。
唐筠瑶笑着跟上前。
殿外,赵元祐背着手静静站立,听到脚步声回身一看,脸上便扬起了有几分无奈的笑容:“静安,你是不是又使坏了?”
“我哪有使坏,分明是体贴你呢!听见你来了,还特意把皇嫂给你送了出来,你说,我是不是很体贴呀?”五公主笑眯眯地道。
赵元祐方才在御书房议政,出来时听闻太子妃在五公主宫里,想着既是顺道,不如便接了她一道回去。没想到才来便被这个鬼见愁般的五皇妹取笑了一通。
他宠溺地道:“是,五公主殿下当真是个体贴的姑娘。”
顿了顿又道:“筠瑶妹妹也在啊!好些日子不见,孤正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妹妹。”
唐筠瑶好奇了:“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
“方才孤在父皇处听到了一个大好消息,前线送回了捷报,贺将军大破敌军,已经逼近东狄国境。”
“当真?!”唐筠瑶又惊又喜,时隔一年,她终于得到了贺绍廷的确凿消息。
“你若是不相信,回去之后问问唐大人便知。”赵元祐笑道。
“太子殿下的话我怎会不相信。”知道贺绍廷打了胜仗,唐筠瑶心里美得很,连笑容也明媚了几分,看得一旁的五公主捂着嘴‘噗嗤噗嗤’地笑个不停。
赵元祐见状也忍不住笑了。
世人常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姑娘与她的意中人分别了这般久,如今乍一得到对方的好消息,莫怪连笑容都灿烂了。
梁毓嫣不动声色地注意着他们,见赵元祐与五公主无缘无故地笑了起来,而唐筠瑶亦是笑得一脸欣喜,顿时生出一种被排挤在外的异样感觉。
直到与赵元祐走上了返回东宫的宫道,她才似若不经意地问:“臣妾瞧着筠瑶妹妹仿佛很在意前线之事,却是不知为何?”
赵元祐自然知道原因,只是不好对她明言,毕竟唐筠瑶还是个未定下亲事的姑娘,这种男女之事实不宜多言。
但他也不愿就此事对她撒谎,唯有笑而不语。
梁毓嫣见他连敷衍自己都不愿意,心里隐隐有几分不自在的感觉,只还是体贴地笑了笑止了话头,不愿再纠结此事。
赵元祐把她送回了寝宫便去了书房批阅天熙帝着人送来的折子,梁毓嫣坐在梳妆台前,贴身宫娥笑着道:“太子殿下待娘娘可真是体贴。”
梁毓嫣却有几分心不在焉,闻言微微一笑,想到早前从许汀琬口中听来的那番话,心中却有几分不是滋味。
往日她到五皇妹处,也不见殿下特意来接,也不知道殿下今日会不会是知道唐筠瑶也进了宫,故而才打着接自己的名义去见她的。
再一想到唐筠瑶本是先皇后看中的豫王妃人选,而太子殿下彼时也是愿意的,虽不知当中出了什么事才使得这门亲事不成,可作为“替补”的她,心里总是有点小疙瘩。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计较这些,可就是控制不住。而且看殿下与五公主和唐筠瑶相处时的自在与融洽,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便愈发浓了。
唐筠瑶从宫里回来的时候,一眼便瞧见冲着她笑的唐淮勉,惊喜万分地快步上前:“三哥,你回来了?”
再一想,又笑道:“这会儿该叫唐举人了吧?”
唐淮勉憨憨地挠了挠后脑勺,嘻嘻地笑了起来。
“我就说他聪明得很,只是从来不肯多花些功夫在念书上,否则一早便考中了,还会拖到如今么?”唐淮周也笑道。
“你这番话就跟我爹说的一模一样,四弟啊,你这样可不行,四弟妹还没有过门呢,你说话便已经跟个老头子一般了,小心被四弟妹嫌弃。”唐淮勉笑眯眯地道。
唐淮周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干脆不再理他。
“爹爹可回来了?”兄妹三人聚了一会儿旧,唐筠瑶才问。
“早就回来了,这会儿和陈表哥在书房说话呢!”唐淮周回答。
“陈兆勇?他是来接唐筠瑜的么?”唐筠瑶惊讶地问。
“是他,听他话里的意思,确是来接唐筠瑜的。这会儿唐筠瑜和她的婆母正在祖母那里,娘也在。”
唐淮勉方才也从唐淮周口中大略知道了他离京期间大房发生之事,叹息一声道:“所幸如今一切都雨过天青了。”
他想了想,又狐疑地问:“我记得陈表哥那个祖母很是疼爱他的,怎么会同意他爹与他断绝父子关系,还把他赶出来?”
“那是因为他一事无成的纨绔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加上又得罪了信王,钱氏虽是疼爱他,但更在意儿子,何况他爹的小妾又给他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弟弟……”唐筠瑶意味深长地回答。
“那对母子是认定了他这辈子得罪了信王,不会再有出息,自然将希望放在新降生的小孙子小儿子身上,对这个大的自然就不会再在意了。”唐淮周补充道。
以前陈兆勇是独苗苗,自然被宠着。如今他长大了,一事无成不能光宗耀祖不只,还得罪了信王给家里带来麻烦,钱氏对他再多的疼爱也得打消至少一大半。
若再被有心人从中挑拨几句,又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这般奇怪呢!只是没有想到血脉亲缘原来也可以这般轻易说断就断。”唐淮勉感叹一声。
“如今陈广节他们只怕也不怎么好过,产业败了不少,又得罪了不少人,那个妾室能哄得他当真与陈表哥脱离父子关系,必不是个简单的,只怕愈发闹得家宅不宁。”唐淮周摇头道。
兄妹三人正说话间,陈兆勇已经从唐松年书房里出来了,一看到二房和三房的小一辈们都在,顿时开始手足无措起来。
尤其是看到亭亭玉立的唐筠瑶,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更是羞愧得更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唐筠瑶打量了他一眼,若是在外头遇到他,她还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人肤色黝黑、高高瘦瘦的男子会是那个白胖胖膀大腰圆的陈兆勇。
看来果真是经历一番苦难有所成长了。她暗道。
果然人就是要经历一番挫折才更有利于促进成长。
那厢阮氏已经带着江氏和唐筠瑜走了过来,将手中挽着的包袱递给陈兆勇,叮嘱道:“今后要好好照顾你娘和媳妇。”
陈兆勇低着头轻声应下。
“接下来你们打算去哪儿?”唐淮勉插嘴问。
“淮耀被流放至通州,左右我们如今连家都没有了,不如便到通州去,也算是与淮耀有个照应。”陈兆勇回答。
“如此也好。”唐淮勉颔首。
“那筠瑜呢?可要回去跟大伯母道个别?”唐淮勉又问。
“不必了,她早就不把我当作女儿,我也没有必要上门自讨没趣。”唐筠瑜平静地回答。
当日她被父兄那般逼迫,娘亲却没有出面说一句阻止的话,更加没有想过帮助她脱离虎口。
这样的娘亲,着实让人太心寒,不要也罢!
唐筠瑶急着向唐松年打探更多关于贺绍廷的事,没有心思听他们多说,提着裙裾便往书房快步走了去,也没有注意到身后唐筠瑜那欲言又止的表情。
书房内,唐松年正在给自己续着茶水,瞧见她进来,也只是抬眸瞥了一眼。
唐筠瑶可不在意他的态度,迫不及待地上前去问:“爹爹,廷哥儿是不是有消息传回来了?”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么?”唐松年不咸不淡地回了句。
都能这样问了,可见早就已经知道了。
想到方才被他眼不见为净地扔到抽屉里的那个锦盒,他心里又不痛快了,教训道:“姑娘家要矜持,又不是小孩子了,廷哥儿廷哥儿地叫,成何体统!”
唐筠瑶被他训得有点儿懵,这才终于察觉,老头子心情似乎有点儿不爽?
“爹爹,是不是哥哥又气你了?你跟我说,我帮你教训他。”她一脸关切地问。
“你哥哥近来听话得紧。”唐松年轻啍一声。
不是小唐大人难道是自己?她可是一直安安份份的什么也没做过。
她一脸无辜地做了个‘我什么也没错’的乖巧表情。
唐松年又瞪了她一眼,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抽屉里的那个锦盒取出来,直接便扔在书案上:“喏,某人假公济私送回来的。”
唐筠瑶先是一怔,随即大喜,急忙伸手取过打开一看,见里面放着一根翠玉珍珠梅花簪,顿时爱不惜手地拿着来回翻看。
唐松年瞧不得她这副模样,不阴不阳地道:“顺道跟朝廷钦犯一起送回来的东西,也值得你高兴成这般模样,没出息!”
朝廷钦犯?唐筠瑶把玩着梅花簪的动作一顿,稍一思索便问:“难不成芳宜那些前朝余孽抓到了?”
“那个叫芳宜的已被押送回京,余下的追随者已就地正法。”唐松年眸中闪过一丝杀气,“胆敢算计我的女儿,我又岂会让她轻易便死去!”
“爹爹说得对,不能让她这般轻易便死了,至少要待到把她全心全意扶持的侄儿抓获,让她亲眼看到所有的希望彻底断绝。不过在此之前也不能让她过得太轻松。”唐筠瑶的语气相当冰冷。
唐松年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忽地问:“宝丫,你到底还瞒了我什么事?”
唐筠瑶心口一跳,故作不解地反问:“爹爹指的是哪一方面之事?”
“明知故问。”唐松年又瞪她一眼,才道,“哪一方面之事?看来你这丫头可是瞒了爹不少事啊!”
见唐筠瑶张嘴欲说话,他立即便打断了:“其他事暂不与你计较,只这事你别想给我装傻充愣含糊过去,你那套糊弄人的小把戏,你爹我心里门儿清得很。说吧,那个叫芳宜的,到底还做了什么事?”
唐筠瑶被他给噎住了,知道这回他不会让自己轻易过去,轻咬了咬唇瓣,垂眸掩饰眼中的复杂。
唐松年也不催促,一边呷着茶水,一边耐心等待着。
终于,他看到女儿缓缓抬头,眼眶微红,右脸上却是带着毫不掩饰的恨意。
“爹爹可相信人死后会回到过去么?”他听到她问。
“世间之事无奇不有,爹虽没有遇到过,但也不敢打包票说不会存在。”
唐筠瑶深深地吸了口气:“有的,我便曾经历过两辈子,而在上一辈子,妖道玄清的作法成功了,唐筠瑶夭折,世间上自此多了一个许筠瑶。”
唐松年一下子便绷直了背脊,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却没有打断她的话,听着她继续道。
“在那一辈子,我不记得爹娘,不记得兄长,只认定了自己是一个孤女,自幼便被辗转卖到各地为奴为婢,小小年纪便经历了数不清的后宅倾轧。”
“而这些,都是芳宜等人给予我的磨练,因为她们很清楚,要想日后荣登后位,必定要过关斩将,若无十分心计手段,根本无法在后宫中生存下来。”
“可是,她根本忘了,我那时不过稚龄孩童,哪会经受得住,在我六岁那年,因为牵扯进主子的后宅之争中,被人活活打死了。”
说到此处,她的身子不停地颤抖,似乎是压抑不住心中悲愤。
唐松年大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若女儿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有一个那样的上辈子,那失去爱女的自己和夫人……
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