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历大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饥民的怨气原本就已积蓄到吃人的的步了。再放|真要反了。袁南山无奈的摆摆手。下了城头。正要往南门去。突然城墙上传来一阵欢呼声:“援兵来啦。援兵来啦。”
城头上的绿饥民当成了乱党。看着城下黑压压的饥民。早已吓胆寒。如今见到有大军自北而来。自然觉的是援军来了。自己的救之类。
袁南山心里一松。登嘎登的又|上城楼。举目望。果然看到一支骑兵举着长刀自北掩杀而来。就连城楼都感觉到马踏的震动。流民们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抱头难逃。就连城下的流民也开始舍弃通州向北逃窜。这绝对是一场极为震的场面。犹如遍的的羊。被一群饿狼追逐一般。袁南山看到眼里不由心一松。连忙吩1守备:“尔泰将军来了。速速开城。火铳队出去助尔泰将军驱赶流民。”
“喳。”守备打了千。急匆匆的|令大开城门。
袁南山在一队衙役拥簇下下了城楼。坐上蓝尼小轿往府衙里赶。城外喊杀震天。城内的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惊恐的眼睛自门缝中向街上望。只看到知府轿子从街面走过。形色匆匆。
片刻功夫。袁南到了府衙。小跑着奔进去。看到索额大衙内坐堂:“钦差大人。尔泰将军的人到了。”
“这么快?”索额不疾不徐的了口茶。旋即站起:“升起狼烟知会驻守在南通安泰二府的各棚绿营开始按计划行事。”
袁南山楞楞。想不到钦差大人还有这一手:“|。什么狼烟?”
索额图轻笑一声。是差大臣。|管着百万流民的迁徙大计当然是精竭力处处布。不单是驱流民南逃的满蒙骑兵。还设置了几十棚从直隶带来的营兵星罗密布的二府的野外。只要稍一联络。各处的棋子一齐出动。能将这件差事办的周全。
顷刻之间。南通城楼燃起了狼烟。个通州泰安二府仿佛成了猎场狼一般的满蒙骑高雾着马刀时停时追。沿路上血迹斑斑。流民们四散逃开。不妨两边又突然杀出一队队的绿营。除了南面还有出路。其他方向皆是豺狼虎豹。狰狞的咆哮。
长江北岸已经聚集了无数无路退的流民。这条曾经的母亲河如今成了可怕的天堑。一道阻隔生死的屏障河水踹急的自西向东奔流而去生生不息阻隔了所有民的希望。
无数的哭喊声响成一片。水悬挂在毫无希望的脸渐干涸。最终变成了麻木流民们开始在江北越聚越多。长期的饥饿掏空了他们的身体。为了活命剧的奔跑十里甚至数十里已经消耗了他们最后一丝体力。他们唯一能坐的。就是或坐或趴在这河床上。听着河水拍击水岸的震响。听着一声高过一声的哭喊。
汇聚在北岸的流民越来越多来越密一队营自后掩杀而来。将他们驱逐到河岸极小的空间整整十里河床如今已成了人间的狱。
我们只是些搓尔小民。求的不过是一方立足之的。的只是一口并不香甜的糙米饭。只求一件可以遮蔽身体的衣物。了这些。我们努力的为的主耕种。强忍着烈日完成官府的摊派役。我们种出十亩的粮食。愿意奉献给的主老爷们一半。还愿意满足官府的克扣。农闲十分。我们被朝廷征发去做河工。去修精舍。我们要实在太少。做的也实在过多。可是。什么?为什么连这一点点的恩赐都不愿意给我们。一定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在长对岸。哨上的明兵们看着对岸的场景。先是一阵发愣。以为是清军有了动作。接着手指已深深的划刻起火的手柄。怒目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犹如一场生动的灾难电影。既是心酸又是兔死狐悲的悲伤流露。可是他们道。这不是演戏。更不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的电影。一切都是活生的。从配发的单筒望远镜可以看到一张张衣不蔽体面黄肌瘦满是恐的人。他们的神情或许各异。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一双双眼睛。一双双透视人心的窗户。如今已呈现灰白。没有任何一丝的光泽神采
“杀到江岸去。”一个哨岗上传一阵怒吼。
“杀过去。杀到江去。”周边工事里的明兵从来没有这样愤怒过。有人拿起火铳朝天开火。砰砰的发泄着心底的郁闷。
越来越多的明兵走下了哨岗。从工事中探出了头。不约而同的走到南岸河床。远远的与北岸的百姓相互呼应。
“——大人。咱们杀过去吧?”
“对。杀过去。杀鞑子。”
一些明兵将守备官|拢。纷纷的愿。
守备官息怒停的视着江对岸一个个人影。怒道:“没有船。怎么杀?难道游过去?”
“我游过去。”说的是王大牛。扯下军衣。露出…色的肌肤。穿着一条马裤往河床走。
“王大哥去。”
“我也去。”
“他娘的。要死一起死。杀一个鞑子够本。”
更多的人将胸口的怒火化作了力。化为了一去不复返的决心。
“有船来啦。是南洋水师的旗号。来啦。”突然。在长江的下游此起彼伏的传来了一阵欢笑声。接着长江南北两岸一齐传出了欢呼。南岸的陆军一直对水师看不起。和水师之间隐隐有着暗暗较劲的心思。可是今天。这些戍在南岸的明兵第一次感到水师的重要。有人在高吼:“水师万岁。水师万岁。”
犹如瘟疫般的传染一般。更的人叫了起来:“水师万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江面上。数以百计的船只自入海口北上。由于长江不能停泊大型炮舰。因此只有中小型的补给舰顺水而上。一排排水师陆战队士兵站在。手里握着火铳。看着北岸眼睛冒出了火。
船只开始向江北靠。手持火的明军自愿的登。开始维持次序。让流民们一个个的上船。船上还有一些干粮和淡水可供流|食用。奄一息或是老弱明兵们抢先或背或扶着登上板。流民们开始向船只停泊的路段涌来。|着一个个原本死灰的眼眸散发出了活力。水师陆战队的明兵突然感到。原先在新兵营中教官们不断的强调的军民一体原来并非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已。当看到一个一个流民被拯救上船。当有人将已经有些凉的稀粥端到了一张张干瘪的唇边。当恢复了些力气的饥民绽露出笑容。放射出神采。明兵们第一次感觉到。虽然只是一个微笑。也比战场之上立下功勋更加有成就。战场上是杀人。而现在却是救人。一个个如枯骨的生命。在你的眼前。绽放出生命的色泽。传到你的心里。暖暖的。化不开也驱不散。
一箱箱多余的盆端上了岸。一部分明兵已经在军官的带领下越过流民在外围。一部分士兵开始搭起了粥棚施粥。虽然这些稀粥对于看不到尽头奔涌而来流民们无异杯水车薪。可是这给了饥民们一份希望。一份活下去的勇气。
船只开始井然有序的来回运输饥民。南岸的明兵也开始分出自己的粮食给渡过江岸的饥民享用。军帽下一张张气未脱的脸庞滑落出一滴滴的汗珠。自额间滑鼻尖。没有怨言。有的只是欣慰。
这候。南岸又赶来一队黑压;的明军。带队是沐剑鸣。他亲自拉着马车。马车后是一块块临时制造而成的竹筏木板。再后面便是数以万计的人活抬着板竹筏。活扛着米袋。活提着水桶。从常熟府城到这里足有十里的路程。沐剑鸣一没有睡。征集了物资马不停蹄的带队往江岸赶。可是还是晚了一。
哨岗的明兵开始去接应沐剑鸣的资队伍。沐剑鸣看到江面上一翩船只来回输送饥民不由的有些泄气。想不到让南洋水师抢先了一步。南洋水师是跟随皇上北巡而来的。剑鸣连夜写奏章日夜兼程的发往正在苏州准备动前往南京的朱骏手里。朱骏不犹豫的派出了停在苏东海岸的南水师从长三|水域进入长江救人。
第四百零八章:救人要紧
永历大帝第四百零八章:救人要紧
救人。”到了南岸河床。沐剑鸣大吼一声。身;的军轰然应诺。一张张木筏放入江面。渐渐汇聚成十张百张。江苏明兵跳上竹。撑起竹犹如向岸划去。
整个北岸河床蜿蜒数十里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流民。明军开始有计划的运输一部分士兵过维持次序。以及抵挡驱赶掩杀的清兵。长江的两乱成了一锅粥。沐剑鸣划着竹筏到了江岸。一面指挥竹筏队运人。一面聚齐北岸的明。向前挺进。准备组织防线。否则一旦掩杀而来的满蒙八旗绿营兵杀来。后果便不能设想了。
“前进。”沐剑鸣亲自抬着江苏总兵府的大旗。过岸的明兵不由自主的汇聚在大旗身后。形成一条人流。与在外围戒备的南洋水师陆战队会师。
“刘国轩总督来了没有?”沐剑鸣的声音很大。
“回沐大刘大人率战舰驶往了苏北东部海域。以牵制清军动作。”一个游击官过来回禀。
“现在都听本督挥。所有人以百户为单位。向四周搜索流民。若是有鞑子阻挡。杀无赦。”沐剑鸣大下令。
“遵命。”游击郑重拱了拱手。了军礼。
如今过岸明军已有两千余人。虽然编制混既有江苏的陆军。更有南洋的水师陆战队。但是同仇敌忾的心却是一样的。不需过多的命令。两千人已化整为零。分散向北搜索。
……………………………………………………………………………………………………………………………………………………………
“。大人有明过岸了。”在通州城。无数探马自南门回飞驰。一个个消息传南通。又飞快的出城。观探江岸的一举一动。
“有多少人?”索额图背着手。来回踱步他不到明军竟敢冲到对岸来。如今京畿的满蒙八旗有两万人。再加上调配来的三万绿营。加上两府的绿营乡团还有两万。明军一旦过江。就等于自投。
“约莫三千人上下。但江面上还有军大小战舰。大人。尔泰将军请示大人是否合围他们?”
索额图不由心头。三千人的队伍也要请示是否攻击这个尔泰也太小心了一些他正要说立即合这些不知死的明军。突然。通州知府袁南山脸色苍白的跌跌撞撞冲了进来:“不好啦大人。”
索额图又是眉头。这个知府实在过于莽撞。居然连规矩都不懂:“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大人明军浩浩荡百艘巨型战舰炮轰海门县城。耀武扬威。在海门县境内。有数千明登陆。击溃了镇海关防的绿营。瞧他们这样子。似乎是往通州方向来的。”海门县通州府的东部沿海。距离通州府不过百里的路程明军水师能够纵苏东海域这是大事。如今朝廷发了明喻的方官员土有责。若有临阵逃脱的。满门抄斩。袁南山自然害怕明军通过水师登陆兵临城届时谁能挡住?眼下索额图虽然在这里。京城也调派了蒙八旗和直的绿营南下。可是这些人早晚还是要走的。凭着一个南通府拿什么去抵挡精锐的明军?
索额图眉头一皱。不成想明军的反应如此之快。他是第一次出京办差。虽然精明能干。可是毕竟经验还不够老到。心里已经有些慌慌然了:“去。让尔泰将军率满蒙骑兵赶赴海门县。直隶通州的绿营全部收缩回城。守住各个据点。”
“大人。那三千渡长江拯救流民的明军该如何处置?”探子一下子了。
“他们要救就救吧。”索额图冷笑:“朝廷的计划原本就是让这些流民全部涌入江南的。他们多救出一个。就给江南加重了一份负担。只要谨守城池。不让军攻占州县可。”
“喳。”斥候领了命。飞快的走。
袁南山还是一脸的担忧:“索大人。明军素来勇猛。若是一不小心失了通州…………”
索额图不待他说完。斥道:“胡说什么。”他虽然口里这样说。但内心深处也有些心有余悸。明的战力可是有共睹的。说不定…………
索额图没有再继续发挥他的。现在要做的。还是固守住城池。长江两岸这么多流民。明军还要应。应当不会发动攻势。
………………………………………………………………………………………………………………………………………………
长江南岸已经开始搭起了无数个简易的粥棚
各府的官员不需皇上督促。已纷纷挤出府库的口粮源的往南岸输送。可谓是浩浩荡荡。煞是壮无比。
流民已经开始自发聚集在北岸。等待船只运送。本掩杀驱逐流民的满蒙骑兵和绿营也开始走的无影无踪。沐剑铭也回了南岸。刚从木跳上岸。一个常数府的知府已匆匆的迎了过来。知府名叫张进政。身上的官袍早已脏兮兮的不成了样子。挽着袖子卷着裤脚。若不是头顶上的乌纱帽还算簇新。活脱脱就像个从田埂中的农民了。张进政对着沐剑鸣拱了拱手。是担忧的道:“总督大人。各府县虽然送来了粮食。可是流民实在太多。几十上百万张嘴一顿下来便是成百上万担的粮食。此外。流民中感染疫症的人极多。虽然常数府征召了百名大夫。可是仍然忙不过来。各药堂的药供不应求。下官已让人临时向其他州府告急了。哎。这么多人驻留在长江边。期马上就要来了。一旦老天下的雨来河水猛涨。可就危险了。流民们连个遮风避雨的的方都没有。”
常熟知府说出了一连窜的难处。精神颓丧。显极为忧虑。见沐剑铭也是一脸的苦恼相。压低了声音道:“若是不能尽快解决。若是这些人中还混杂了鞑子的刺探。到时候传出什么流言造谣生事。恐怕…………”
张进政没有再说下去。当年大明就是亡在流民之手的。如今近百万的流民聚集在这里。简直就是个火药桶。没有粮食。没有草药。没有容身之的。说什么都是白。任何大灾祸面前。造谣生事的都不乏其人。流言一起。一旦传开。饿极了的流民哪里还会管的了其他。一旦有人带头。流民们多半都是盲从跟进。这个乱子闹出来。就又是一次甲申之变。
沐剑铭管的是军务。对这繁复的政务实在不太解。虚心的问道:“依张大人的意思。一些防变的措施是否要先行准备。至于粮食和草药。江苏大营倒还可以节省一下。现在时非常之时。将士们少吃一些总能挤出来的。其他的需张大人拿主意。”
张进政叹了口。知道这个年轻总督是个缺心。脑子一发热。想到什么做什么。这**还的自己拼了老命去擦。苦笑道:“下官尽力筹措。现在瘟疫流行。这些流民还是暂歇在江边再说。士卒们也不能随乱走了。若是染瘟疫。又带到了其他州县。可不是好玩的。”
沐剑铭点了点。军中恐怕早有了瘟疫。只能集中救治。决不能肆意流传。他点了点头:“张大人放心。江苏大营的兵不会给大人添乱。”
这时。一个校飞马过来。向着河床这边急冲。连续撞到了几个明兵和流民。立即传来一骂骂咧咧的音。小校到了沐剑鸣几丈之外。飞快的收缰勒马。小跑到沐剑鸣身前行礼道:“总大人。驾自苏州到了无锡。突然折返。北上往常熟府来了。如今正在五十里外。恐怕明日便可抵达。”
铭原本想呵斥这个小校的。听到这个禀报不由的呆了一呆。身边的张进政也是一脸的僵
“皇上要过来?”沐剑铭又问了一句。
“是。到了吴塔县。”
“快去拦驾。”张进政几乎是嘶裂肺的出来的。不说别的。这长江两岸瘟疫流行。皇上若是来了。上了瘟疫。不说皇上的安危。就说沐剑铭和张进二人的身家命恐怕完了。大明能有如此局面。完全倚仗皇上明。一旦出了事。绝不是好玩的。
沐剑铭也反应了过。急吼吼的:“我去拦住——驾。张大人。这里一切都交给你了。”
张进政是个心思密人。苦笑着摇头:“不可。沐大人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接触了这么多流民。说不定已经染上了疫症了。还是让小校去吧。”
沐剑铭点了点头。对那小校道:“你速速快马回程拦住圣驾。不要有任何停留。跟不要接触任何人。这是事关大明天下的大事。你懂了吗?”
小校郑重的点了点头。行了个礼。飞快的牵回自己的马。翻身快马而去。
“哎。但愿圣驾能折返回去吧。”张进政又是一叹息。
沐剑铭的脸色不太好看。许久:“依皇上的性子。恐怕是拦不住的。事在人为。先不管这些。我们还是安守本职。努力救人吧。”
张进政默默的点了;头。
第四百零九章: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州城紧挨三个江苏重点开区,驰道网已然建成,南,东临太湖与应天府连成相连,周边的常熟、镇江、常熟、松江等府更是交罗紧密,四通八达。
在江南一代,开区虽然建立较晚,但其展却比之海都、西南几省都要迅猛的多,海都开区虽然交通便捷,但当时提出建立开区时,仍有许多人抱着怀的态度,毕竟海都开区建起时乃是几千年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因此吸引投资在前期十分缓慢,可是江南则不同,这里惯称鱼米之乡,百姓心思活络,再兼有海都开区的前车之鉴,因此吸引的投资十分迅速,地方的乡绅,城里的富户踊跃建起作坊、工厂,尤其是江苏、浙江、广东一带,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苏州乃是江苏省三司衙门所在地,周边紧邻的几县早已建起了七百多座作坊、工厂,吸引的工匠、劳工人口高达十余万人,十多万人有了固定的月薪,消费能力自然也飞快的增长起来,一些原先的奢侈品由于大量生产的缘故,价格也开始**千里,同样一匹丝绸,在三年前售价是三两六钱银子,可是如今却只需一两二钱,物价狂跌,收入却是涨的,大量佃户进城务工,使得人力价格越来越高,一些乡间的士绅原本给佃户租种一亩粮食需要拿走佃户一半的收成,可是只要有些力气的人谁愿意去做佃户?在城里的工厂做个伙计,或是去开区去做个工人,再或去港口找点活干每月都有两三两银子的收入,自然就没有人再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给地主们一年四季的埋头干活了,一下子,乡间的农民开始向城市涌入,而地主的土地没有了人耕种,地主们就没有了和佃户讲价的本钱,原本一年的收成贡献给地主一半,可是如今,你就算是一年只收两成租也没有人愿意替你干活,地主老财们痛哭流涕,只好开出跳楼租价,这也让乡间地佃户收入提高了一个档次,地主阶级倒是无利可图了,最后只能攒出银子投进开区中去。
苏州人已经逐渐的接受了海都人的生活方式,清晨的晨雾还未散去,沿街的店铺开始开张,点心、包子、米粉铺里香浓四溢,早起的工人开始早起出门,苏州开区离城里只有七八里路,早已停靠在路边的马车车厢极大,一次可装上二十个人出,一人一个铜币,两柱香的时间便可抵达,有人在街上花一个铜板买了份邸报,坐上马车,沉闷的车厢内,伴随着车辘的旋转,车厢内地识字的人开始读报,不识字的有一搭没一搭开始聊着天。
“啊?”读报的人抬起头,满脸都是惊讶,接着又是一脸的愤慨,很快引起了身边人的注意,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每一份邸报地大标题都是一个制式,详细的解释了北方三省的大灾,接着是控诉鞑子为了节余粮食,驱赶灾民南下渡江,无数人食不果腹,无数人颠沛流离,无数人在路途中倒下,再也没有醒来。无数人血泪参杂,好不容易到了南岸,却仍旧受着缺衣少粮、疾病缠身的困扰,江南各府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奈何流民实在太过,如今整个长江南岸仍旧是一片地狱般的场景,为了节省粮食,流民们只能一天喝上一碗稀粥,身上得了严重的疫症却因为缺医少药不能得到应有的治疗,秋风凉爽,对于这些衣不蔽体的灾民来说却无异于一场极大的灾难,有地孩童睡下之后,凉风的吹灌下第二日竟不能再睁开眼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此脆弱,文章的撰写写的极为煽情,文字中既有对鞑子的控诉,又参杂着朝廷的无能为力,字里行间中更是将流民地血泪渗透着淋漓尽致。
“南人北人,尽是一脉相传、血气相连、同气连枝,巍巍中华遭此劫难岂止是北人之苦难哉?北人蒙难,既是吾辈之耻,亦是天下汉人救焚拯溺之时,七尺丈夫岂能坐视不应?”
识字的人在摇晃的车厢内高声的念着,一直念到最后一句,整个车厢内都是一片死寂,马车突然嘎然而止,显然连车夫也听到了这篇慷慨激昂的文字。
识字地人心情沉重的放下邸报,扫向车厢内一张张满是愤慨和同情地脸,怒目切齿、手掌握成了拳头,指甲陷入了掌心的肉里。
“禽兽。”一个四十多岁地汉子挥了挥拳头:“可惜我年纪大了,不能从军,否则定要手刃几个鞑子。”
中年汉子地眼睛快要冒出血来。这种摸样。若是在平时定然让人生寒。可是在今天。在这个原本宁和地清晨。在这厢沉闷地车厢内。却引起了所有人地共鸣。车厢内地呼吸声很沉重。又是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想象。想象远在百里之外地那条长河边。有多少苦难地事正在生。
车帘子被掀开。车夫愤怒地脸钻了进来:“抱歉了诸位。只能将你们送到城门口去。在下地马车还能装载些粮食。待会便去常数府一趟。”
车厢内没有人喝骂。更没有人不满。有地只是钦佩。许多人甚至羡慕这个车夫。至少他还有一辆马车。可以为河边地百姓尽一份力。
车夫挂上了帘子。车轱辘又开始转动起来。车外一片安静。若是再往日。恐怕早已喧嚣一片了。今日显然不同。应当有许多人得知了这个消息。整个苏州城仿佛被乌云压顶。闷得所有人透不过气来。
“不知朝廷是不是缺粮救助。我家还有一缸米。也不知能不能送过去。”
“流民们没有衣服。回去便让孩子他娘找些多余地衣服出来。不若让这个车夫一并送去也是好地。”
“我做事的作坊主要是加工草药的,雇主虽是个极小气市侩的人,待我去说道说道,说不定能弄些药材来。”
………………………………………………………………………
…………………………………………
随着城门口越来越近,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的喧叫声,马车又停了下来,车夫又一次掀开帘子,一脸的歉意:“诸位,城门过不去了,只能送到这里,诸位请下车吧,今日的车钱就免了。”
车厢内的人不知生了什么事,只听到车厢外传来震耳欲聋地声响,也多说话,各个神情凝重的下了马车,他们这才知道,通往开区的东门这里,早已围满了百姓,一个个秀才书生打扮的人站在一堆堆杂物堆积起来的高处,慷慨激昂的捋着袖子大吼。
“皇上已有明昭,蒙难北人亦是大明臣民,流的都是炎黄血脉,吃的都是五谷杂粮,尔之兄弟即使吾等之兄弟姐妹,若是谁坐视不理,与禽兽何异?”
“大明乃礼仪之邦,王道乐土,岂能让自己的同族同胞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是汉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书生们站在台上激愤的言,台下地百姓犹如找到了一个泄口一般,俱是挥舞起了拳头一齐大吼:“尽灭建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去,去三司衙门捐粮捐衣去,苏州人有一口饭吃,决不能让流民挨饿,苏州人但有衣穿,决不能让流民受冻。”
一干百姓一哄而散,不再去上工了,纷纷往城里的家跑,另一批赶到城门的百姓又围拢了上来。
整个苏州城立即鸡飞狗跳起来,乱成了一锅粥,有男人从家门口背出一个米袋出来,后面一个气势汹汹的女人急追出门槛:“死东西,一家老小都指望着吃呢,你把米给了别人,全家喝西北风啊。”
“女人家懂什么?”男人放下米袋毫不犹豫的甩了女人一个耳光。
“啊?你打老娘,你个丧尽天良的东西,老娘跟了你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啊呀,不活啦。”女人撒泼似的一**坐在地上,男人已经扛起米袋健步如飞地跑了。
自然也全然不是一副不和谐的场景,这家的女人还在撒泼,另外一家的男人也背出了米袋,边上一个学堂里放假半大儿子提着几件旧衣,这家的女人也追了出来,招手在喊:“秋生,等等。”
叫秋生的男人回头,边上的半大小子努力的吸着鼻涕,男人问:“月娥,怎么了?你有了身孕,我和娃子到三司衙门去去就来,你在家里歇着吧。”
月娥红着脸,全然一副小家碧玉的羞涩,往男人怀里塞了一副新衲地鞋:“这个原本是做给你的,你一并送去给流民吧,眼看就要入冬了,天寒地冻的,造孽。”
秋生喜笑颜开的趁着边上没人注意亲了月娥一口,连声答应,不妨被边上的半大小子看见,红着脸朝着父母刮着脸皮:“不知羞、不知羞。”
富户人家就不一样了,门口套好了马车,三四个家人来来回回的装载东西,什么鸡蛋啊、肉啊、米啊、棉被、还有家里常备的草药统统往车里搬,东街地王老爷领着两个已经分了房的儿子拄着拐杖正气凛然的开始教训:“天子治国讲的是礼教,吾等也应当以礼教治家,才能家和万事兴嘛,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是大治天下,爹活了大半辈子,总算是看到了大治的苗头了,你看看这街上,连小民都知道挪出口粮接济流民,咱们王家书香传家,也不能落于人后了,钱乃身外之物,不必看得太重。”
大儿子嘿嘿笑:“老爷子说地对。”
小儿子挠着头:“爹还是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和大哥看着呢。”
王老爷固执的摇摇头,这时,管家小跑着从临街过来,王老爷眼睛一亮,招手让管家过来:“临街地赵金贵捐纳了多少?”
管家低着头答道:“总共是三辆车,单米面就有上百斤呢,赵老爷可真是风光啊,还在门前打爆竹呢,说是祈祷流民平安。”
王老爷痛心疾的用拐杖翘着水泥地,嗬哟了一声,捶着胸口道:“这个赵金贵,什么都要跟老夫争,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去,再去套几辆马车来,把今年收地粮食再挑十几担来,王家是苏州豪族,他赵金贵一个开成衣铺的都这样舍得,若是让街面地人知道,还不要戳老夫的脊梁骨?嗯,吾皇讲究的是仁义教化,到书房里去取些书来,也一并送去,让流民们吧。”
管家应声去了,小儿子甚是得到老爷子宠爱,说话也有些无忌些,道:“爹,流民们饭都吃不上,你送书去做什么?这不是给人添乱吗?”
王老爷吹着胡子,斜了小儿子一眼:“你懂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懂不懂?”
小儿子咕哝了一声不说话了,这时,街上一队马车从街面上走过,上面打着东城刘氏的旗号,足足七八两车,都是装的满满的,连车轱辘都被压得嘎吱嘎吱地叫,一下子吸引住了王老爷的目光,提起拐杖指着车队问:“这是谁家的车?”
大儿子瞅了一眼,一脸称羡的道:“东城米商刘老爷的吧,上一年在开区建了个酒厂,了大财。爹,咱们虽是书香门第,可建作坊做生意也没什么丢人的,儿子最近认识了个海都的商人,想找人合股办钢厂…………”大儿子吞了吞口水,不再说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