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历大帝-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凶悍地八旗兵在全身受创几刀之后。猛地扑到一个绿营兵身上。勒着他的脖子从女墙地空隙中往城墙下跳。两个人摔下数丈高的城墙被摔的粉身碎骨。

一个绿营兵在武器被荡开后。猛的扑到了八旗兵的大腿上。疯狂的用牙齿咬下了八旗。最后被八旗兵顺刀而下。直接自脑袋贯穿的**了喉头而

“杀!”

“巴鲁……”

这个时候。城内突然传来一阵阵的喊杀声。先是城南。接而是城北。再是城东。最后是城南。在绵绵的细雨中。无数人提着木棍。拿着各种铁器走上了街头。走向了大狱。走向了知府衙门。

六十多岁的老县丞带着十几个亲信衙役和家人脚踏在这泥泞的路上。亮出了反清复明。驱除狄夷的旗号。冒雨自县丞衙门顺着长街。往知府衙门走去。汇入他们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穿着丝绸马褂的商人。有穿着儒衫绞了辫子的读书人。有拿着打铁锤和铁器的工匠。有混入城内扛着扁担的农夫。有敛去了职业性笑脸的小儿扛着长凳。还有握着钢刀准备捉拿乱党的捕快。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胸前都配上了鲜红的红巾。在细雨绵长的长街上。红巾被雨水湿透。却仍然保持着它的艳丽。

在城北。一伙系着红巾的人已经袭击了大狱。放出了所有的囚犯。这些囚犯被除去了镣铐。也戴上了红巾。他们要想脱罪。唯一方法就是向知府衙门挺进。

等所有的红巾全部抵达知府衙门时。令所有愤怒的汉人大跌眼镜的是。知府衙门的两座石狮的附近。已经插上了反清复明的匾额。而这名一向被乱民所嫉恨的知府竟非常配合的剪去了辫子。抛去了满清官员的补服顶戴。只穿着一件白色地内衫。在细雨中义愤填膺的握紧了拳头。带着几十个歪瓜劣枣的衙役和亲信高吼着反清复明。驱除狄夷的口号。

城头上。八旗兵开始渐渐不支起来。城内越来越嘹亮的口号声让他们失去了负隅顽抗的勇气。但是没有人投降。他们明白。这是一场汉人与满人的战争。要嘛满人灭亡。要嘛汉人死绝。

“巴鲁!”八旗兵在绝望中喊出了最后的吼叫。他们疯狂的开始自杀性地对绿营兵发起了疯狂的反扑。在砍倒了敌人之后。被无数把长刀和无数支长矛刺的满身都是窟窿。八旗兵的勇悍甚至让占据了绝对优势地绿营们心惊胆寒。他们只能依靠人多的优势不断的围攻那些落单的八旗兵。

这个时候。城楼下的绿营兵已经控制了局面。在一阵嘎吱作响中。城门缓慢地裂开了一道缝隙。最后完全张开。

“前进!”明军的军官在大吼。军靴脚踏地声音在越来越密集快了速度。发出了阵阵的轰轰声。

最先冲进的明军马不停蹄的开始登上城墙拔出军刺协助绿营兵围杀八旗。接着又是一列明军入城。他们没有做任何的停留。在一名早已安排好的红巾带领下。向着八旗地军营扑去。其他的明军分散到了四城。围剿散落在城内的八旗兵。并且控制局势…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快的落下了帷幕。在知府衙门的前方空地上。上百名还未死的八旗兵被砍下了脑袋。李定国的命令是不许有任何的满人俘虏。一些平日里与清军走的近地伪满官员和大户开始被捉去问话。几十个人进去。只有两个人留了下来。其余人都由于被满人胁从。而被宽大处

留下来地两个一个是凉山城的知府。一个是城内王记米铺地掌柜。他们暂时被看押起来。几日之后。将会被押送到海都城接受审判。

凉山城迅速的稳定下来。城内的八旗兵被肃清之后。明军迅速的进入了凉山城内的清军大营驻扎。没有过任何骚扰百姓的行为。纵是如此。系着红巾的衙役们还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到各街巷去张贴了安民告示。一些胆小的百姓在确认没有任何危险之后。开始渐渐的走出了宅门。打听城内的状况。着红巾的南北镇抚司锦衣卫人员站在临时搭成的小台上。不断的向聚集而来的百姓高声演讲。这是皇上亲自下旨南北镇抚司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每一个锦衣卫都将受到演讲训练。虽然他们的演讲内容千篇一律。但是声音却嘹亮的吓人。

“满人侵夺我们的土地。屠戮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妻儿。汉人蒙难二十年。日日都是血泪。年年都是欺辱。这是为什么?”

没有人回答。聚集的百姓麻木的看着这个身穿飞鱼服的人高昂的呼喊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锦衣卫没有泄气。继续高喊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汉人被牛羊一样的被满人斩杀。这又是为了什么?”

回应者还是寥寥无几。真正有觉悟的红巾早就去知府衙门看明军砍满人头了。

锦衣卫叹了口气。恨不得冲进人群去将这群愚民暴打一顿。可惜他不敢。如今锦衣卫的工作没有打人这一条。任何殴打都将给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跟几十年的锦衣卫比起来。如今的锦衣卫实在是可怜的很。如今在街头教化占领区的愚民也成了他们的工作之一。若是被几十年前的锦衣卫看到他们的惨景。恐怕要笑掉大牙了。木台上的锦衣卫打起了精神。他还得保住这份有前途的工作。所以这种填鸭似(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一百八十四章:保卫昆明

永历大帝第一百八十四章:保卫昆明

锦衣卫深深的吸了口气。最后握着拳头向天一顶。大喝道:“新始帝有旨。光复的任何城池村庄。只要有满人的产业一律抄没均分。八旗所圈占的土地。一律分发!”

安静;可怕的安静;麻木的百姓呼吸声开始加重了。他们十分清楚八旗兵所拥有产业的价值。虽然小小的凉山周围都是穷山恶岭。可是城外所有的肥沃土地都是属于这几百个八旗兵的。还有他们的宅地。他们所储藏的金银。还有他们所掠夺的女人。毫无疑问的是。相对凉山城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凉山的百姓虽多。可是均分下来。每人至少也可以得到几钱银子。

几钱银子啊。或许在海都这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个满人侵洗过的贫穷小城。却是许多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食粮。

“万岁!”有人握紧了拳头。眼光发红的高声大呼:“大明万岁。新始皇帝陛下万岁。反清复明。驱逐狄夷!”

“反清复明。驱逐狄夷!”无数人高吼起来。

“万岁!”

在国家主义理论还未成型的时代。汉人是很现实的。他们愿意接受任何人的统治。只要朝廷不要苛捐杂税。官府不要过于压榨。只要有碗饭吃。有口粮吃。全家老小不必饿死。他们就会安心的为盛世劳动。如果有人许给他们他们将会为之疯狂。甚至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

成功了。锦衣卫松了口气。气氛起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了。

不出锦衣卫所料地。在热情过后。有一个聪明的百姓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为之窒息的问题。

“官爷。你说分满人的产业给我们。若是清军打回来了怎么办?我们的东西又要被搜刮回去。说不定满人还会变本加厉。你们可以走。我们却在这里世世代代活了几百年。能走到哪里去?”

不得不承认。大家都是很现实地。当微薄的利润却要付出非常大地危险时。是没有人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做的。趋利避害是所有人的本性。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分得几钱银子之后被清军反攻倒算。最后祸及家人。

不得不说的是。锦衣卫是训练有素的。他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和多次的实地演讲之后已经积聚了许多地经验和心得。听到这个问题时锦衣卫第一个反应就是哈哈大笑。脸上对清军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蔑视。紧接着便是夸大其辞。不断的宣传明军在缅甸。爪哇。暹罗。缅北。云南等战争上的胜利。不断的凸显明军百战百胜的形象。

百姓们终于放了心。高高的举起了拳头疯狂的呼喊着万工作完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新成立地知府衙门会让百姓到衙门去领满人的财产。财产并不多。每人折算下来共计白银五钱。而且每个去领银子的百姓还将在一本册薄上签字。这才是重中之中。只要有人签了字。那么不管他是汉人或是苗人。壮人。他地命运就与明军联系在一起了。

每一个签名的百姓都成了瓜分满人田产的罪魁祸首。每一个按下手印的百姓都成了明军的帮凶。现在他们分到了银子和田产。就意味着他们也沾上了满人的血迹。如果清军一旦攻破凉山城呢?就意味城内所有的百姓都是乱党。都是反贼。当所有地百姓喜滋滋地领取了财物之后。他们就会明白。明军在。他们在。明军亡。他们也要亡的道理。

几天之后。老县丞被任命为凉山知府。王德保被授予了凉山守备。他们协同所有反戈地绿营兵组成了准军事的新兵营。他们的任务是防守凉山城。而明军在李定国的率领下继续北上。决战才刚刚开始。满蒙的八旗兵主力尚在。李定国预计真正决定两军存亡的战场应该在成都城下。他不能再耽搁了。时间拖的越久。清廷就越有时间反应。届时甘陕等地的清军一旦入川救援。整个北伐军将受到重挫。城下。六万广西、贵州两路的清军迅速的突入云南。一路上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抵达了昆明城下。黔桂方面的联军分别由吴三桂余部赵福与贵州提督尼堪率领。两军在昆明城下会合之后。立即看到了机会。当日便决定出兵攻城。

攻城战既显得仓促又危机四伏万清军在军官的驱使下疯狂的举着大刀长矛。扶着云梯冲向昆明城下冲锋。城墙下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流。壮胆似的喊杀声响彻成了一片。

“轰轰轰轰…………”火炮的轰鸣自城头传来。夹杂着铁钉的开花弹倾泻般的砸到了城下。城墙上的明军举着连发火铳自女墙的空隙中探了出来。在一声声的令旗挥动下重复的装弹、瞄准、射击。

由傣人、苗人、白人、藏人等族编成的巡查队提着弯刀长篙。在城墙和城门处巡防。以防止有人撞击城门或攀上城墙。

大炮与火铳的弹药犹如雨点一般砸落在城下。根本不需瞄准。便能在地上遗留下一堆堆的尸体。胆小的绿营兵开始退却。而疯狂的辽东军与八旗兵仍然不要命的往前冲。终于有人搭上了云梯。有人开始顺着云梯往上攀爬。接着城墙上开始滚落下无数的巨石和烧得滚烫的桐油。有人从云梯上惨叫着往地上摔。后面的关宁军与八旗兵仍然不要命的往上攀。他们疯狂的咬着辫子。一手拿着武器。另外一手拉住梯子。犹如疯子一般的往城墙上爬。不死不休。

沐剑铭站在城楼上。不断的用单筒望远镜看着城下的清军。眉宇间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忧虑。清军第一日的攻势竟如此激烈。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他原以为清军在如此多的火力就会溃退。想不到八旗与关宁军竟如此的顽强。好在攻城前他还没有大意。将所有的火炮都调到了城墙上防守。

终于。有几个八旗兵攀上了女墙。他们疯狂的舞着刀翻身跳进了城墙的甬道。可惜他们遇人不淑。碰到了比他们更狠的人。还未等几个八旗兵下手。几十个甬道上巡逻的各族寨兵比他们更加疯狂的将他们砍成了肉泥。

好勇斗狠永远都是生活在艰苦卓绝环境下的人的专利。从前的满人在白山黑水中受尽了苦难。才爆发出了如此强悍的力量。可是他们已经被锦衣玉食侵蚀了。再也不复从前的战力。比他们更狠的是穷山峻岭中生长的寨民。他们从小便赤着脚行走在山岭之间。从小便学会了利用各种粗劣的武器去猎取野兽制作美食。他们光着膀子可以在阳光的暴晒下紊然不动。可以潜伏在蚊虫弥漫的树丛中一动不动的等待着猎物的出现。他们与狼群搏斗。与饿虎为邻。他们猎物象会自动的被淘汰出局。只有体态强健者才能幸存下来。而这些自然环境下磨练出来的坚强战士。就在这群清兵的眼前。若论起行动敏捷。论起刀枪剑戟。论起好勇斗狠。现今的八旗兵或许可以陈雄中原。却绝对不是这群野兽的对手。

“小王爷。清狗欺人太甚。我们要冲出去杀敌。还请小王爷恩准。”几个脾气暴躁的土司操着并不熟练的汉话向沐剑铭请命。龟缩在城内防御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种侮辱。作为勇者之乡的头人。他们更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战士能够冲出城去。和清狗做一场面对面的对决。

沐剑铭显得成熟了不少。他沉稳的摇了摇头。安慰几个土司、头人道:“出城只会徒增伤亡。待敌军攻了几日城池。疲弱之时再出城与他们决战吧。更何况皇上的海都援军恐怕也要不日抵达。届时两面夹击方可收到奇效。”

土司头人们懵懂的点了点头。沐天波虽然年纪不大。可是由于各寨对沐家传统的崇拜。亦对他恭顺的很。他不同意。大家自然也没有话说。

城内的攻城战越来越激烈。溃败的绿营兵被后方的军官们斩杀了好几个。这才稳住了阵脚。又高呼着往昆明城发起了新的攻势。

火炮与火铳声仿佛合奏曲一般。在城墙上响起。给城下体。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没有吓跑这些凶悍的八旗关宁军。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一切的躲过了无数颗炮弹和铅丸。顺着云梯攀上了城楼。而凶悍的寨兵又舞着弯刀长矛将他们击溃。

攻城战开始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清军的阵地上也开始搭建了火炮。这种重达千斤的大将军炮在校准之后终于喷射出了弹药。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大将军炮虽然足够大。其射程与明军小巧的火炮比起来实在低劣。在大将军经过一番轰击之后。城头上的火炮开始重新校准。并且将黑漆漆的炮口瞄向了清军的炮兵阵地。

“轰轰……”城头的火炮精准的砸向城下。在距离大将军炮阵地附近炸开。一时间。破碎的铁钉和铁球将好几樽大将军炮砸成了废铁。

清兵的大将军炮对于这样的攻击实在无能为力。因为笨重的大将军炮根本不能有效的移动炮口以此来校准方向。无奈之下。这些原本纵横中原的大将军炮只能被拉到了后队。脱离了战场。

第一百八十五章:诈败

攻城战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清军在不甘心的如潮水一般的退却。

天渐渐的黯淡下来,月朗星稀,在昆明城外,无数个篝火点缀在清军的营帐中与地平线外的星空相互辉映,在灯火通明的清军大营里,十几个将佐正吵吵嚷嚷的乱成了一团。

左首边的是广西提督尼堪,下首是广西一系的参将,佐领。右首是以赵福为首的关宁系将佐。两方不可一世的大军汇集到了一起,由于三省总督不知所踪,四川的中军溃散,使得这两路大军没有了统一的指挥,要命的是,这两方将佐谁都不服谁,一边是不可一世的八旗将佐,一边是牛气哄哄的关宁一脉,谁都不愿意听人指挥,任人摆布。

特别是白日里首攻受挫,整整一下午的攻城居然连明军的毛都没有摸到,就丢下了几千具尸体灰溜溜的撤退了,这样的败绩自然得有人站出来负责,而双方谁也不承认责任与自己有关,开玩笑,功劳当然要往自己身上揽,可是谁见过把罪责往身上揽的?

“两位提督大人暂且息怒,不管谁参谁一本,在朝廷眼里两个人都是败军之将,为今之计应当速速取了昆明,将功赎罪要紧。而且此次败绩也该压下来,伤亡了多少都该由两位提督好好商议,这样才能大事化了,小事化无不是?”一个参加军议的幕僚笑嘻嘻的捋着山羊胡,劝解道。

赵福和尼堪涨红着脸各自瞪了一眼闭上了嘴,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事你弹劾我,我弹劾你,最后在朝廷眼里两个人都落不到好,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还是应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给朝廷上奏,尽量将伤亡报道最低,只要两个人异口同声的上报,朝廷才能看不出破绽,也就能将罪责降到最低去。只不过这事大家都知道,可大家都气不过对方的言辞,这才闹僵。若不是幕僚出来劝慰。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恐怕还得继续吵下去。

赵福毕竟是个汉人,如今平西王已死,关宁一系的汉军就如没了娘地孩子,朝廷对这些旧部也是不冷不热,赵福心里清楚,若是跟尼堪闹僵,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朝廷偏袒尼堪,重惩自己的可能性还要大些,因此。他首先捋平了心里的怒火先生说的没错,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大家争这些有个什么用?当务之急的。还是尽快取城,将功赎罪地好。”

赵福自椅上站起来。对着尼堪道:“尼提督,方才赵某地言语上若有冲撞。还望尼提督不要见怪,待取下昆明时。赵某摆酒,向你赔罪。”

尼堪也不是个不识大体的人,他故作爽朗的笑了一声提督言重了,大家都是给主子卖命就算偶有冲撞也并非有心,咱们不打不相识,谁也没有过错。”说了句应付场面的话,尼堪又皱了眉头:“赵提督,你们关宁军与明军接过阵丈,明军的火器实在犀利,依你看,该怎么办?”

赵福又坐回椅上器最怕的是水好的法子当然是趁着雨天攻城,可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李定国已经率军突入了四川,若是干耗下去,待李定国在四川站稳了脚跟;又回师救援昆明恐怕就不太妙了。更何况伪明的海都城听说也发出了援军,因此,若要取昆明,必须尽快。”

尼堪点了点头,痛苦地揉搓着太阳**,清军原本是三路入云南,如钳子一般牢牢的将云南夹在当中,可是十几日的功夫,清军反倒成了昆明城下地孤军,城内是坚守昆明的沐天波所部,北部是入川的李定国所部,南面又是救援而来的明军所部,若不能尽快取下昆明城,恐怕自己和赵福就要变成瓮中之鳖了。

攻又攻不下。退又不能退。若是贸然撤退。不但会受到朝廷地苛责。更有可能被明军尾衔追击。所以。退是不能退地。可是该如何攻呢?

尾衔追击?尼堪眼眸中突然放出光了。一拍大腿道:“有了。咱们撤退!”

“撤退?”赵福被这个二愣子满人吓了一跳。他娘地。来了一天就走。你尼堪是个满人。上头也有人。最多也不过是撤职查办了事。可自己虽然也是个提督。却不一定有他这样地好运气。一个畏战地罪名就足够他吃一壶了。

“没有错!”尼堪笃定地点了点头。细心地给赵福讲解起来:“明军仗着火器犀利。城池高阔。若是我们强自攻城。只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不如我们诈败。散布出即将撤退地留言。接着全军向西撤退几十里。城内地明军定会出城来追。届时我们埋伏在山道旁。神兵天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再趁乱取城如何?”

赵福闻言一愣。总觉得这计策似乎在哪里听过。片刻之后才回味过来。这个法子岂不是《三国演义》中地段子吗?

传闻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把《三国演义》作为兵书来读。他们对三国中地人物诸葛亮和关羽推崇到无以附加地程度。早在清入关前就视关羽为满族地保护神。即已征服了蒙古各部。他利用三国桃园三结义地故事。称自己是刘备。称蒙古是关羽。八旗各将更是投其所好。人手一本《三国演义》。道了顺治年间。更是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代三国人物受到了极高地荣誉。关羽地祭祀典礼甚至作为国家祭神祭天地重要典礼之一。清延规定每岁春秋仲月诹吉及五月十三日致祭。

尼堪作为满人,虽然大字不一定识得几个,但是三国演义的评书当然是听过的,想出这种无厘头的计策出来也是情理之中,赵福闭目想了想,总是觉得这个计策不太靠谱。可是除了这个法子,他还真想不出更周全的计策出来,在短暂的迟疑之后,赵福还是认可了尼堪的方案。

第二日清晨,尼堪与赵福分别向自己的部众宣布了大军撤退的命令,许多清兵开始收拾行装起来,城外的备战气氛下降了许多,只有一些零散的清军在营外戒备。

到了下午,八旗和关宁的骑兵开始从营里发出了马,一些步卒开始渐渐向贵州方向前进,骑兵们留在最后,以防止明军追击。

城墙上的明军仍然戒备森严,直愣愣的看着清军有序的退却。寨兵的土司头人们却忍不住了,他们一起来到沐府请愿,希望能够追击清军。

沐天波对此也是犹豫不决,清军刚来一天,虽然第一次攻城失败,可这也不是撤退的理由啊,这世上攻城略地,哪有一鼓而就的事?可是清军为什么要撤退呢?其中是否有诈?明军是否要出城追击?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他头痛不已。

沐剑铭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当前的任务是谨守城池,只要守住昆明就是胜利,至于清军爱去哪去哪,根本不必理会。

而土司头人们却是群情激昂,纷纷请求出城追击,不愿意错过这次屠戮清军的机会。

沐天波听取了两方的意见之后,觉得儿子的话还算是靠谱一些,昆明城才是重中之重,不能出一丁点的差错,至于城外的清军歼不歼灭都无所谓,就算是出去追击,防卫战也不过是变成了野战而已,明军在城墙后利用火器对付来攻的清军还行,可是在城外与清军野战却没有多大的把握。

权衡之后,沐天波打算和稀泥了,十几代黔国公在云南统治了三百年,基本上都是用这种和稀泥的方法来调节矛盾的,很有效果。

“诸位,清军的动向实在可疑,大军暂且还不能出城,可多派些斥候出去看看,若是清军果真撤退,那么我们便尾衔而击,若是清军有可疑之处,便继续固守城池。”沐天波开话了。

土司头人们无话可说,各自回营去了,准备好斥候回来之后出城屠宰清兵。

等所有人都走的干干净净,沐天波才叫住了腿迈出门槛一半的沐剑铭。

沐剑铭乖乖的坐在下首,不知父亲又什么训斥。

沐天波道:“剑铭,为父的问你,若是追击清军,需要多少人马?又有多大的胜算?”

“父亲,我是坚决反对出兵的,清军骑兵众多,就算他们当真撤退,我们出城之后也不一定能讨的什么好,更何况昆明城的安全重若泰山,因此,还是不出兵为妙。”沐剑铭答道。

沐天波捋须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想的是军事,而为父所要想的却更加广阔,清军撤退,若是我们不敢出城去追,这士气上就弱了一筹。此外,土司头人们帮助我们坚守城池,他们杀贼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山寨大多在云南的边界,一旦清军的主力尚存,那么清军随时都有可能会跨过边界进入深山袭击他们的寨子,因此,若是不能尽歼黔桂两省的清兵,安居在云南边境的山寨一定人人自危,我们也得替他们想一想。”

沐天波顿了顿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若是轻易的放清兵回去,朝廷里的言官们会怎样想?一队清兵自昆明城下从容而过,昆明城竟不敢发一兵一卒出城却敌。皇上是英明之主,他自然不会相信这些话,可是你别忘了,朝中同样还有周慕白在,如今父亲的把柄落在周慕白手里,周慕白会不会大造声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

第一百八十六章:野外

沐剑铭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那么父亲的意思是?”

沐天波沉吟了半晌:“若明日斥候回报时没有问题,你带两千明兵和一万寨兵出去追击,只要虚张声势便可,不要追之太急,以免清军狗急跳墙,另外还要严防清军的伏兵和后方掩护的骑兵,不管怎么样,多少人出去,你要把多少人带回来。”

沐剑铭点了点头,拱手应道:“儿子知道了。”

沐天波脸上一窒,又喃喃道:“皇上的援军也不知到了没有,若是援军抵达,昆明城才算是万无一失了,对了,这几日的邸报你看了没有?”

沐剑铭尴尬的咳嗽一声,道:“儿子整日待在营里,哪有功夫去看邸报。”

沐天波摆了摆手:“要看的,你年纪还轻,虽然熟于战阵,对各方面的消息也要多看看,这样才能立志高远。指挥使毕竟还只是一员战将,你若要是想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帅,就要从邸报的各种新闻中了解许多的事,皇上颁布的一些旨意更要留心,要懂得皇上心里想着什么,要获悉皇上的意图,譬如从海都到昆明铺铁轨,皇上为什么要糜耗这么多银子去建造,铁轨能获得什么样的好处,又有什么样的弊端,凡事都有好有坏,你要分析事事的得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些心里都要有数,你懂了吗?”

沐剑铭点了点头:“父亲教训地是。孩儿受教

沐天波叹了口气又道:“为父并不是想让你去做个权臣,需知忠臣良将也需揣摩皇上的心意地。你懂不懂?”

沐剑铭脸上露出一丝痛苦的表情,显然受不了父亲喋喋不休的唠叨,只是低着头不断的说是。

沐天波甩甩手:“你去吧,要做好准备,若无意外。明日出城。”

“儿子就先回营了。”沐剑铭起身告退。

城外二十里处。清军地步卒汇集成一条蜿蜒地长蛇。向广西方向继续前进。在他们地身后。是上万名来去呼应地八旗关宁骑兵在后策应。

堪尼与赵福并马走在队中。堪尼显然已经不耐烦了。大军整整撤退了二十里。斥候仍然没有发现昆明城出兵地迹象。若是明军当真不出城追击。那可就麻烦了。

赵福处变不惊地控制着马头。冷眼看着穿梭而过地清兵无力地向前迈着脚步。明军是否出城追击和他关系并不大。反正这烂招也是堪尼想出来地。虽然自己支持。可朝廷若要追究下来。那也是堪尼来做头鸟。他倒是希望明军不要追出来才好。关宁军自平西王败于缅北之后便一蹶不振。急需在贵州安养扩编。他宁可这样走下去。回到贵州。在那里才是他地老巢。就算是要替满人卖命。也不在这个时候。

“赵提督。明军是否会追来?若是他们龟缩不出。该当如何?”堪尼满脸都是忧虑。按照《三国演义》地套路。明军应当早就倾城而出了啊。怎么不一样呢。

“你他娘地想地狗屁伪退计。这个时候反倒问起老子了。”赵福心里暗骂一句。脸色却温温和和地道:“尼提督不必焦躁。我军突然撤退。明军自然心有疑窦。届时会派出斥候刺探。只要我们掩饰地好一些。不怕不能引蛇出洞。”

尼堪吐了口气。在赵福面前寻得了一点安慰。终于放下了些揣揣不安地心。强笑道:“我也是这样想地。只是百密一疏。若是哪里出了纰漏那可就遭殃了。”

赵福抚着马鬓,显得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马腹向前赶了几步:“担心有什么用,行军打仗哪有不遇变数地,就算是诸葛孔明神机妙算,还不是六出祁山怅然而返?一切都是天命,强求不得。”

尼堪闻言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这时,一名飞快的骑兵从队尾抽马而来,禀告道:“尼大人,赵大人,明军出城忙道:“有多少人?现在在哪?”

探子下了马,对着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