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光之心-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详细的文献和记录,让对于陈家的去向的追踪变得不可能,但通过各地的方志,以及各地收罗来的地方文人名士对于周围情况变迁的记述,在帝国破灭之后几年内忽然崛起的家族仍然有些进入了聂锐的视野……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耸动了,当消息传开,不仅仅东平朝野。连北辽、西凌、春南诸国都有所触动。但证据就摆在那里,不由得大家不相信。

这可能是这个时空里,第一次对历史的研究不是由一个两个学问深厚的大学问家在自己家里孜孜不倦,而是以几个团队,以共同的分析努力来进行。也可能是第一次会计学、经济学的知识进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但那一组组的数字却是那么触目惊心。

在辩论进行的同时,每一场辩论结束,不到十天,宝文堂印制的《历史研究》必然会将辩论的整个过程变成精美的印刷品,送上货架。这一系列的辩论由于有太多人参与其中,实在是不可能保密,而在不可能保密的情况下,谈玮馨的选择是,不如将官方发布掌握在自己手里,免得外面越传越玄乎。《历史研究》大概是这个时空第一种不定期的学术期刊吧。虽然由于历史研究是那种现场记录的形式,从阅读上来说,从理解各方观点来说,并不非常简明,尤其是在那种辩论规则下,不在现场看本身就是极大的损失,《历史研究》远不能反应辩论的全貌,但这个系列的书籍仍然成为这个时空第一种畅销书。以第一卷为例。首印三千册,而后陆续加印了十一次,在出版后的两年里,总印数突破了四万册。这个时空可是没有照相制版之类的技术,虽然宝文堂已经开始使用极为现代的铅活字、铜版纸、套色印刷、热胶装订等等一系列技术,却唯独没办法解决制版的储存问题。每次的印刷都需要重新制版,而一共二十二个版本每次都因为技术细节上的不同而有些微变化,也因为工序流程的问题而有诸如错字之类的问题,搞得不少学者头痛不已,而这个时代的一些藏书家们则以能够拿出所有版本的珍藏为荣……

《历史研究》不单在东平广为传播,更是传到了周围各国。而后三个辩论团体根据各自的研究成果还出版了一系列书籍,比如《帝国的惆怅》(作者谈玮明),《拯救与逍遥》(作者丰恣),《帝国斜阳》(作者秦泽衡),《陈珈的骗局》(作者史魏、李眠),《帝国制度史》(作者曲焉),《天灾人祸》(作者穆安隆)……这个被称为“大历史文库”的丛书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整个中土大陆几乎所有王公贵族、从国主一直到野心勃勃的小吏的书桌。而在补充的大量扎实的材料后,原本叶韬口述,丰恣执笔的那些论文也终于出版了,而首批出版的《雷霆崖随笔》两卷本更是在叶韬、丰恣之后添加了谈玮馨的署名。这套书不仅让叶韬在天下第一大匠师的身份之外,又成为著名学者、史学家,也将对于历史的这种研究方法和态度传播开来。

虽然在连续两个多月里,在极为激烈的辩论中产生了大量对于治国理政很有参考价值的成果,但谈晓培却觉得得不偿失,的确,这些成果如果不是在这种极为激烈的对抗中,在大家挖空心思组织收罗材料,有大批经验有能力有观点的实干家的指导和归纳的情况下,估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在辩论中,各种不同的治国思想的激烈碰撞,尤其是对于东平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的总结和反思,还有对于将来的展望和计划,都让大家有开阔眼界的感觉。但是,随着这些材料的扩散,东平之外的其他国家也知道了这些思想,知道了东平为什么会强大,也知道了东平为什么能更加强大……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好在,老成持重的人还是不少,就在辩论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谈玮明和谈玮然两个自己就觉得不对了,他们两兄弟难得联合上书,提议组建一个常设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机构,同时将辩论的议题表面化,逐渐淡化影响,而那些前前后后参加过审议团的人们,可以定期邀请进行国政国策的建议和研讨,来了解东平各方对于不同政策的反应。

就这样,“历史研究会”低调地成立了,这个没有实权、只有比较高的查阅资料权限的机构网罗了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有非常充足的资金让在其中任职的人不仅能够过得不错,还能够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调研,或者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讲学、授课……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比太学、国子监、永安殿开放得多,却距离仕途比较远的机构。但无论是哪方,都看到了这个必然是“东平社会科学院”前身的机构的前景。

就算是这样处理之后,谈晓培仍然觉得不安全,还是以筹备谈玮馨和叶韬的婚礼的借口,叫停了辩论,然后让谈玮然该管历史研究会,打发谈玮明回他的运河总督府去直到谈玮馨婚礼的时候才出现。但谈玮明在去溯风城之前,却恳切地请求谈晓培重用叶韬。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谈玮明转述着叶韬和谈玮馨当时异口同声的极为自信的话语,说道:“父王,姐姐和姐夫居然从来没担心过别人变得更强大。他们就是这么说的……我不知道他们的信心究竟来自于何处,或许是我从来没有明白过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深,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其实姐姐比我更了解如何发展这个国家,我也知道,父亲对姐姐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其实,姐姐如果是男子,又有健康的身体,恐怕就不是一代雄主那么简单了。要说开千古未有之局面,或许有些夸大了,可使四海澄清却不是什么难事。父亲,在运河总督府任上,我才明白,有些事情,不去真的经历、了解,是不可能凭着别人的说法来了解的。的确,等叶韬当了驸马,再重用他难免闲话很多,但将叶韬投闲置散却太可惜了。父王信任他,将来我也一样会信任他,这样还不够吗?父亲,我明白你的雄心和设想,但是,如果有机会,在你有生之年就能看到四国一统,不好吗?”

谈晓培叹了口气说:“十年之后重设丞相一职,就给叶韬,如何?”

谈玮明皱了皱眉头,说:“那这十年内呢?路桥司能藏他几年?恐怕今年就过不去。父亲,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第176章 老巢

当年我们兄弟四个,我既不是最年长的,也不是最有才能的,只是,我是运气最好的,所以我活了下来,成为了东平国主。但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兄长们,还有那个小弟弟能活下来,我宁可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领,为兄弟开疆拓土……但是,唯独是我活下来了。那是东平还有我谈家最危急困难的时刻。而最后让我们能挺下来的,就是这里,这个将山堡。现在,将山堡毕竟老了,既然你也是一家人了,将山堡如何整饬,就交给你……不过,只能给你一个月,你把方案拿出来就是了。至于如何进行,让你大师兄来如何?对你,我另有任用。”在将山堡后山的谈氏墓园里,站在沾染着一些青苔的石碑前,谈晓培这样和叶韬说。

谈氏以军阀得国,东平的广大疆土是杀出来的,而他们不断摸索如何治理好国家,终于在这几辈里让东平有了极为高速的发展。但当年的困顿之处,谈晓培却毫不讳言。谈晓培一直承认自己不是个好的国主,但他当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将军。

而将山堡,则说得上是谈氏的老巢了。但将山堡真的老了,不仅仅是作为一座军事要塞,也是作为谈氏的根本之处。虽然谈晓培每年都要从内府的盈余里拨出大量钱款来维护将山堡,每年都要抽出不少时间来将山堡,来为自己的兄弟,为自己的长辈,为谈氏的列位先祖扫墓。但却无法改变将山堡这座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要塞除了山脚下作为谈氏所属所有农庄的中心管理机构和示范地的将山村之外,整个将山堡已经全面落后于时代的事实。

将山堡在半年之内,接连举行谈玮明、谈玮然和谈玮馨三位谈家年轻子弟的婚礼。见证着谈家的延续,而谈晓培对于将山堡有着更大的期望:他希望这里能够成为谈家永远的精神家园,希望这里能够是将来让成为帝王家的谈家继续让年轻子弟保有军人严肃、勇敢、质朴气质的养成所,希望这里能够成为稳定与安全的象征……

而现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似乎只有叶韬。

要整修这样一个庞大的准军事建筑体系,要梳理清楚几百年的增筑、改建、扩建之后到底怎么样的方案才是最合适的,恐怕只有叶韬能做这种事情,也只有叶韬会为了他认为的最好的方案和谈晓培拍桌子吵架。至于花费。那才不是问题。这几年内府盈余数字越发地夸张,而国库充盈,又不需要内府来补贴。哪怕叶韬决定要将整座山铲平了重来,谈晓培也不会皱一下眉头。更何况。在决定重修将山堡之后,大批谈氏的老家臣,还有那些由原先的老家臣分出去的家族纷纷表示要捐款捐物,表示自己的心意。

“……陛下,一个月的时间,是断断不够的。”叶韬翻了翻白眼。说。

“你拿出铁城的大致方案也就用了不到一个月嘛,这里只是改建而已,需要那么久?你想偷懒也要有个限度啊。”谈晓培不满地说。”

叶韬自然不能解释说铁城的大休设计基本上就是抄袭的,不用费多少脑筋,只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条件做出修整就行了。他挠了挠头,解释道:“将山堡前后增筑的项目太多了。时代不同,本身的建筑材料就不同,因为经历战火、风雨侵蚀。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的状况也都不同。别的先不说。光是最核心的主堡,建设年代最为久远,但当年建筑的地基现在已经很有问题,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整体倾斜……要将所有的情况调查清楚,决定哪些需要拆除重建,哪些需要翻新整修,哪些可以保留,光是这些工作一个月就肯定不够了。而且,陛下,不可能整个将山堡一起动工吧,还要决定整个工程规划、工期之类的问题,尤其是,您要的不是简单的翻修和重建,而是一个有整体设计的将山堡……另外,还有各种当年临时开挖的秘密通道之类的东西,有的已经塌方,有的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入口出口,只知道大概有那么一回事,还有的……据说还通向谈家的藏宝洞……陛下,这些事情都要弄清楚才行啊。不然万一将来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谈晓培嗤之以鼻道:“谈家的藏宝洞……我谈家就是这些年才开始手里一直有富裕,以前一直养兵为先,拆东墙补西墙的,哪里有东西可以藏。你别听老忠头胡说。不过老忠头现在才是最了解将山堡的人,这些年来修修补补都靠着他。”

老忠头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但精神分健旺,看起来和五十多岁的人没什么区别,兴许精神还更好一些。他从担送土石的小工开始,在将山堡干了六十年了,现在已经是将山堡的“工程总监”。在谈晓培当初提出让叶韬来负责将山堡的整体工程项目的时候,老忠头第一个跳出来质疑,但对于这种老家人,谈晓培向来是极为重视的,他专程安排了老忠头去宜城、去铁城、去丹阳看了叶韬的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还让老忠头去参观了戴氏营建行正在操持的项目的现场,看了戴氏营建行的工程管理,甚至让老忠头去看了看叶氏工坊的两个分部,才让老忠头肯定了叶韬的资格。

但当老忠头和叶韬碰面之后,两个技术人员很快就混成了忘年交。在每天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的将山堡,老忠头拉着叶韬走了个遍,并介绍到了当时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老忠头固然是很佩服叶韬的全面的知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叶韬也惊讶于这个老头子居然无师自通地在将山堡的修理维护过程中开始采用低压灌浆技术等等一系列在后世经常用来维护文物建筑的手法,而老忠头自己开发的专用水泥品种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比叶氏工坊的通用水泥更适用于这种修补维护类的应用。

“……好吧,那你看情况拿个方案出来,至于你说的是不是全面开工。这有什么关系?”谈晓培叹道,“内府现在很有钱……比我预料得还有钱,全面开工要是能缩短工期,难道不好吗?”

叶韬皱着眉头,有些为难地说:“这个……将山堡毕竟平时还是要用的。一旦全面开工,就算速度再快,恐怕一年两年里也不要想再能像现在这样大家可以来度假休憩,也不要想能够举行典礼什么的了……这个,绣公主殿下年龄也不小了,谈家子弟的婚礼不是都要在这里进行的吗?”

谈晓培的眉头皱了起来,无奈地说:“……这个,要不这样吧。你拿两个方案出来。一个是全面开工,一个是分期分批地进行。让我来选吧。”

“是。”叶韬躬身应道:“另外。齐老爷子让我抽空去一次月牙岛,陛下……希望能多给一个月的假期。”

“嗯,这事情我知道。月牙岛上的新舰下水了。嘿嘿……沧水舰澜水舰都被比下去了,要不是时间紧,我都想去看看了。另外,又到了你们的那个什么订货会了吧?一年的数字比一年吓人……真不知道那么多货是怎么卖出去的。今年我让林成则去看了。另外,你订的那批乌兹弯刀,匀给我一些如何?卓莽问了我几次了,说那弯刀是好东西,让我弄一批给禁军骑兵呢。”谈晓培点头应允道。

叶韬苦笑着说:“陛下,那是给云州部族骑兵们弄的,这批只有四千把。还是当地的款式。陛下如果要,自己要多少都行。不过陛下能不能等上一阵。帮萨米尔家族培养的那批建筑师基本出师了,现在已经在迪拜港开始动工兴建钟楼。大师兄这一次也会跟着跑一次迪拜,去现场指挥最难的一部分工程,毕竟大师兄经验太丰富了。萨米尔家族对于和我们合作觉得很愉快,不光是他们从我们这里买货物过去,在这里他们也开设了产业,而在当地,我们也开始有一些重要的合作项目。萨米尔家族已经出兵控制了所有的乌兹钢矿区,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都会有专门的货船将乌兹钢钢锭运来宜城,然后按照我们的设计来打制武器,要比当地的那种款式顺手很多了。而且,萨米尔家族还为我们买来了五十名大马士革的铸剑师,锻造师等等……虽然代价很高,但我东平的军械技术也将再上层楼。”

“大马士革?你是说那种剑刃仿佛有水纹的弧形剑?”谈晓培动容道。他的私人收藏里就有两柄大马士革刀,一柄是萨米尔家族带来送给叶韬,然后被谈玮然掠夺,而后又献给他的。而另外一柄则是去年云州部族来的时候敬献给他的。那剑刃上的美丽的花纹,那锋利坚韧的质地,让他极为喜爱。毕竟他骨子里是个军人。“多高的代价?”

“四套钟楼里那种大家伙的机芯,十台顶级版本的天梭座钟,十台发条航海钟,十套六分仪,十具望远镜。二十桶猛火油,六门弩炮……如果按照报价来计算,总的说来,是七海商社去年在南洋所获利润的一半。就是这些,换来了乌兹钢和工匠。”叶韬的语气里并没有多少懊恼的成分。的确,按照报价来说,这些东西的代价极为可怕。光是钟楼机芯,春南来询价的时候,叶氏工坊给出的价格就是单价一百万两,包括第一年涵盖零部件更换在内的维护,十个基本维护人员的培训,第二年,第三年的上门工程师上门检修维护……相比于四套机芯,其他东西似乎都不那么要紧了。

但是,这些东西的实际成本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些叶氏工坊的独家技术生产的产品,有着极高的利润率。天梭钟表行可是东平利润率最可怕的商业单位之一。

“值得!……如果你嫌贵,这些钱我掏了吧。”谈晓培大咧咧地说。

“陛下,这些都是七海商社、九州商社、在下的叶氏工坊和内府合资经营。其实,我本来想自己掏钱把这些东西吃下来,不过大家不让。”叶韬恭敬地说。

“嗯……那以后产量如何?乌兹钢的弯刀我也看过,似乎很不好打的样子。”

“陛下,只要材料保证供应,这次工匠到了之后,我会专门拨出合适的人手来进行这件事情。争取能够在三个月开工投产,在六个月内形成规模生产。争取一年内给血麒军换装完毕。”

“血麒军……为什么又是血麒军?”谈晓培皱着眉头问。除非碰上大麻烦,不然将来血麒军恐怕没有机会在担任主战部队了,优先给血麒军换装显然不符合他预想的迅速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想法。

“因为,”叶韬解释道:“血麒军最有钱……血麒军的采购团都不是督军自己管的,现在陛下不是让那些捐资者协商血麒军的采购事宜吗?实际上那些家族代表们比原来的军官顾问团更夸张了,现在只要血麒军中大部分军官觉得值得换,那些采购团的代表压根不在乎钱……他们还在敦促我给血麒军设计适用于格斗的轻步兵铠。新材料的骑兵剑,他们只看了工坊用样品材料制作的东西就预定了两万把。如果不是我力劝,恐怕他们连长弓手的随身短刃都要换成那种材料打的。”

太奢侈了!太浪费了!……以血麒军骑兵的精锐勇悍,换上新武器那战斗力再有提升,也算是过得去,可长弓手换随身短剑?天晓得除了训练的时候,那些家伙有多少机会把短剑拔出来用。在云州一役中,在和西凌骑兵正面碰撞中,那些长弓手都没有一个人有机会拔出短剑来,因为压根没有人能冲到他们面前。他们的前面有重步兵,背后有重器械营,两翼有血麒军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就算有人能无比幸运地到他们面前,他们在拔剑之前还有短弩这种很实惠很有威力的选择。以后,当有了格斗步兵来辅助重步兵,这些弓手有没有必要接受格斗训练都成问题了……

谈晓培摇了摇头,说:“好吧……这个问题我去解决。他们真是太有钱了。”谈晓培忽然想起来,除了将山堡,谈氏的族兵似乎也很落后于时代了。他当即指示叶韬来为谈氏族兵解决装备问题,款项从宽,而谈晓培自然能找到合适的人来将谈氏的族兵训练起来。

第177章 热带产品

谈氏的子弟回到了将山堡都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叶韬总算领教了这一点。他是在婚礼前五天来到将山堡,接受了礼仪训练,明白了整个婚礼的仪式,然后……婚礼就到了。在婚礼当天,他是被谈玮明谈玮然和将山堡的诸多谈氏的老家臣们灌醉了扔进婚房的,那熏天的酒气让喜欢清净的谈玮馨都没敢碰他,还是由苏菲和谈玮馨的那两个侍女思思和巧儿来将他弄干净的。

而后的那些天里,除去被老忠头拉着参观整个将山堡之外,他就是被谈玮明和谈玮然拉着到处跑,在周围的那些林子里狩猎,或者是山下的农庄里去认识谈氏的那些老人们。

这样的日子,和在丹阳的那些忙碌的日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改变的,或许只是叶韬和谈玮馨进行那些秘密的,小小的对话的场合,不再是在开始变得灼热的午后,在光线、风和温度都刚刚好的高处的房间,而是在那些夜晚,在两个人的卧房。

叶韬在婚礼的整个繁复的准备中几乎没有出力,但却将他们的婚房弄得十分舒适。双层小牛皮制作的水床有着绝佳的触感,躺在上面更是能让人毫无压力的很快入睡。这一对新婚夫妻很有默契的绝口不提是不是行房的问题,他们早就明白,如果这个时空没有出现医学上的大突破,靠着生机散以及其他药材慢慢调养,几年内都没有那种可能。到了晚上,他们会躺在一起,叶韬喜欢从背后搂着谈玮馨而谈玮馨也喜欢枕在叶韬的手臂上,缩在叶韬的怀里。他们都喜欢这样的姿势,从原来那个时空开始就是,只不过当时这样的姿势发生在激情缱倦之后,而现在却成为了他们彼此最亲近的方式。谈玮馨固然不会去挑起叶韬的欲望给自己找麻烦,叶韬也不会动手动脚的去引动谈玮馨的情绪。而这种平淡,却能让两人越发体会到对方对自己的珍惜。

谈玮馨这几天几乎一直在处理那些礼物。家里人反而没有准备什么贵重的礼物送给她。因为谈家的人就是这样的,只要是他们有的,必然也会有她的一份,只要是她需要的,她的父亲和弟弟妹妹也一定会尽全力的去为她取来。反而是来自其他人的礼物让她头痛不已,珠宝首饰之类的东西素来为她所不喜,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这类东西,比如云州部族的代表就送来了差不多小半吨黄金珠宝,这份礼送到的时候。着实让许多人倒抽一口冷气。但谈家的人却已经很习惯了。太子爷成婚的时候他们同样这么送,谈玮然成婚的时候亦然,搞的谈家在提到云州部族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去猜测他们到底囤积了多少黄金珠宝。

大部分送来的是名家的书法字画,或者是珍稀药材,品种特别的茶叶。齐老爷子送来了二十四种总共一百二十斤各种熏香。这个手笔可就比较惊人了,送来的时候两个人抬着一口不怎么起眼的箱子而已,但里面这一百二十斤熏香的价值,要比等重的黄金值钱不少。齐老爷子的大手笔可以理解。和叶韬、叶氏工坊的深入合作可以说是他这些年来做的最重要也最英明的决定,天梭座钟。现在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珍贵的礼品,在萨米尔家族有意地降低利润销售之后几乎将法兰克和苏黎世的钟表行业彻底清盘,而那些精度极高的航海钟和航海用品,更是让七海商社、萨米尔家族在航海方面拥有了别人所没有的优势,更不要说弩炮、猛火油、火星弹之类的东西,让七海商社在南洋所向披靡。不但不把海盗放在眼里,碰上有些国家的私掠舰队他们都可以毫不犹豫的扑上去咬一口。七海商社有叶韬的一份,齐老爷子在疏通关系的时候无往不利的礼品天梭座钟要是拿来当作叶韬和谈玮馨的成婚礼物,那就是笑话了,齐老爷子思前想后,才送出了这份礼物。他不但不觉得这是份重礼,反而还觉得轻了,完全配不上叶韬现今的身份地位尤其是他们一老一少那么铁的交情……

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礼物则来自萨米尔和穆罕默德。穆罕默德这些年来作为七海商社的重要一员,作为和萨米尔家族以及其他胡商沟通的纽带,可谓是左右逢源。他送了五对孔雀。其中一对是极为珍惜的白孔雀。由于海路运输毕竟容易出问题,还是有一对孔雀的羽毛受到了挺大的损伤,于是,穆罕默德建议将这对品相不好的孔雀烤了吃——做成法兰克王国的盛大宴席上最受欢迎的金箔烤孔雀……

萨米尔家族则以阿萨德为代表,送来了一定很讨叶韬喜欢的东西:工匠和书籍。其中有被逼破产的钟表匠人,也有他们俘获的敌对家族、国家的各种建筑师、装饰画家、细密画师,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手工艺人,甚至有几个制作木乃伊的埃及僧侣……拖家带口的一共是三百多人,来自十九个国家和地区,说至少七种不同的语言……顺便捎带上了这些人在被抓住的时候死也不放手的各种书籍、图纸之类的东西。这些人有的已经被萨米尔家族拘押多年,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但这份礼物却的确让叶韬眼睛一亮,连着称赞萨米尔家族果然是好朋友。而为了对的起叶韬的称赞,阿萨德还慷慨地表示将派几个翻译来听从叶韬的调遣,直到这些人的语言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相比于装满了好几间屋子永远也吃不完的各种珍惜药材,谈玮馨倒是更乐于处理这些比较麻烦的礼物。点起一炉熏香,在清神醒脑的气味中召来一个个侍从,吩咐各种各样的事情,从安排那些刚刚在宜城港登陆的工匠及其家属的食宿一直到找人喂养孔雀,连绞尽脑汁地回想孔雀到底吃什么都是十分愉快的经历。至于烤孔雀这种事情,还是留给法兰克那些钱多得没地方用的无聊的贵族们去做吧。

在叶韬和谈玮馨婚礼之后几天,谈晓培、卓秀、谈玮明、谈玮然、谈玮莳都回丹阳去了,至于谈家的另一个成员谈玮哉,压根就没来。有春南王室血统的谈玮哉尊贵是尊贵,但由于一直在她母亲莲妃常菱的照料下,而常菱又是谈玮馨的一干兄弟姐妹们很不待见的人……于是。不管是谈晓培还是谈玮馨,在完全礼貌性地邀请了莲妃常菱被婉拒之后,一点都没有别的想法。

叶劳耿也没在将山堡多待。虽然结上的这个尊贵的亲家对叶劳耿可以说是非常尊重,不但没有在乎叶劳耿木匠的出身,反而像是普通百姓一样和他常来常往。谈晓培在因为国事繁重而不得不回丹阳的时候还很热情地让叶劳耿随意,但叶劳耿虽然没有国事需要操劳,却有叶氏工坊极为繁复的管理工作要做。打破冶炼和军械工匠的到来、大量的人员安置厂房建设,器材安装。原材料的组织甚至是最麻烦的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想到这些事情叶劳耿都头痛了。而他这个时候才发现。那个手艺最不过关的钱顺有多好用了,那家伙虽然在手艺上得过且过,但在管理方面却真的是有一套。可钱顺现在在云州干得正欢,关海山在婚礼之后就随阿萨德一起离开,现在想必在去迪拜的船上。索庸坐镇丹阳的叶氏工坊,而在宜城叶氏工坊总部却只留下了手艺无比精湛但在管理方面却少根筋的赵大柱在督管……这真是灾难啊。除此之外,叶劳耿赶回宜城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和戴越阁一起安排一次低调得多的婚礼:叶韬和戴秋妍的婚礼。

被留在将山堡的叶韬自然有大量的调研工作要做,或许是太大量了。他很快就发现想要将将山堡的结构弄清楚是完全不可能的。哪怕是对将山堡熟悉如老忠头,也没办法搞明白那些错综复杂的密道和那所谓的藏宝洞的位置。甚至于整个将山堡的体系里,有许许多多的建筑连像样的图纸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叶韬终于决定不替内府省钱了。她决定彻底拆除将山堡体系中所有的“危房”,除了山顶的谈氏宗族祠堂、墓地和半山上的别墅外,基本上重建整个将山堡要塞体系。

在叶韬的初步设计图里。将将山堡的主堡和略显得狭小的大门拆除,代之以巨大的吊桥和吊桥两侧高耸威严的石塔。沿着大门向两侧,在半山腰形成弧形城墙,每隔一段都有独立的石头建设的防御塔。而在这一圈城墙和防御塔之后,才是将山堡要塞的防御核心。在吊桥后面,大约是原先主堡后面三百步的地方,新的主堡将被建立起来,新的主堡将比原来的主堡高一层。最顶上两层为露天阶梯型,用来布置远程投射武器。巨型投石车,将是目前主要的装备。但叶韬在设计上留下了余地,等条件允许,造出火炮来,可以迅速为将山堡换装。将山堡的指挥所将设在主堡内,但主堡两侧各有两座瞭望和传信塔,用来迅速和城墙上的防御力量沟通。而在主堡后面,则单独有一座更高耸的瞭望塔,在顶端设有鹰站。在主堡和城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