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时光之心-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来,这是什么意思?自己好歹统带着七千多人马呢。
“走,留一千弟兄看着营地,其他人,跟我去看看。”
五千多人马用了小半个时辰集结完毕,又行军一个时辰来到了事发地点的时候,商队自然已经走了,但仔细询问之下,毛永明却也从当地人嘴里问了出来,昨天这个时间里,过去的只有一支东平商队。这可让毛永明火冒三丈?东平商队,你当我们春南军队是假的?
可是当他们追上了贤越行的商队的时候却不免有些纳闷,贤越行的商队,现在正和叶韬的队伍一前一后,差不多速度在前进着。看两边的护卫之间的那种气氛,显然关系不错。这下子毛永明可傻眼了?怎么办?让他在叶韬面前去为难一支东平的商队?毛永明可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胆子。
“将军,去问问总没事啊……要是真是动了我们的人,这道理总不能在他们那边吧?而且,这可是在我春南的地头上,要是不闻不问,这以后……”粱蓬提醒道。
毛永明一想也是,他咬了咬牙,吩咐道:“大队在这里停留,梁蓬,你跟我上去拜访?”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542章 霸道一点,胜人一筹
毛永明上前查问贤越行的众人,出来答话的自然是金泽。
看到毛永明来了,金泽居然演出了几分兴奋:“大人,您可来了……春南的治安什么时候那么差了啊?昨天晚上我们遇到了盗匪,硬要我们留下货物价格的一成来,才放我们过去。好在小人的护卫还有些身手,这才扛过去……大人哪,这一路不会都是这样子吧?我们这些商人,严格按照两国律令做生意的,可实在负担不起这些事情啊。”
毛永明算是知道了到底怎么回事,麾下的士兵们火气也蹭蹭往上冒。不过能统领一营士兵,他也算是有点眼力的,为什么以前都没事,偏偏叶韬来了就有这等麻烦呢?要说叶韬没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谁都不会相信的。而且,这事情还不能摊开在台面上说,毕竟,这种沿途勒索的行为,的确是违反两国协议的。
毛永明随即带着人求见叶韬,但出来答话的确是挂着营尉军衔一人,既不解释理由,也不觉的有什么需要掩饰的态度,直挺挺的回答道:“不见!”
毛永明悻悻告退,他不敢和叶韬怎么样,哪怕这是在春南的地头上,他大致看了看就知道,叶韬带在身边的这些人,要灭掉自己这几千人恐怕都不太费力。
回到营里,毛永明气得要发狂,自己丢了几百人,却没地方撒气,自己还被无视了,这事情肯定不能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解决,但向提携自己的几位大人报备倒是必须的。
叶韬到也不方便继续找机会杀戮春南士兵,但一路上遇到东平商队,则全部让他们跟随使团。叶韬撂下话来:“碰到不长眼的,让他们来问我要钱。”
没想到,还真有这种不长眼的。在距离余杭三百多里的地方,一个跋扈惯了的将军带着一千人马来要钱,没听出来那是反话,直接冲上来拦住了使团的去路。这下子叶韬也怒了,一声令下,将他们全部缴械,绑在路边的树上。
类似的事情已经有不少桩,都传到了余杭,但两位王子,数位重臣商量了半天也没什么结果。叶韬虽然霸道,但你能说他是错的么?只能说,他就是为了不让春南好看才来的,这只是让他抓对了机会而已。不仅仅是这一路上的问题,叶韬甚至让东平的商会将他们被勒索额外捐税的记录,以及他们寻求庇护的时候的贿赔全部整理造册,公然宣称,这一次他会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言语自然也很快传到了余杭。
叶韬就这样带着越来越庞大的商队,不紧不慢的朝着余杭驰去。他自然是不着急的,这一次的行程可是很不轻松,他这么慢悠悠的前进,也是为了等待在余杭的那些准备,能够一桩桩落实。
春南上下对叶韬极为忌惮,但表面上的礼节却是一点都少不了,两位王子携诸多重臣郊迎二十里。而一路上,叶韬和两位王子只是略微聊了聊东平攻伐北辽的一些趣事而已,对于现在北辽的治理,叶韬还是挺乐观的,一切进展极为顺利,但语气中展示出来的强大的信心却足以让春南两位王子心有戚戚。东平消化北辽越快,他们准备新的战争的进程就越快,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叶韬一路上不友好的姿态,也像是在进行着某种表态。
“叶经略,沿途那些事情,真不该烦扰到你,其实你传书给我,我自然会让人处理,让叶经略为了这些许小事烦心,真是我等之过。”二王子说。
“外交无小事。”叶韬的反应却是淡淡的,“更何况,春南朝局也是我所关心的。沿途所见,让人极为忧心啊。老国主一死,新君未立,看起来春南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很有些问题啊。这商旅过往,你伤他们一分,他们以后可就不来了,贵我两国都少了很多税收,平白肥了不该拿到钱的家伙……呵呵,不说了。这事情,我既然对商家们有所承诺,自然是要解决的。两位王子都在,你们也不妨一起想想,这事情怎么解决为好。”
两位王子面色沉郁,现在的朝局,让两位王子怎么可能放弃对各地的控制,无法掌握中央政权,地方掌控就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筹码。现在,两位王子的势力加起来,几乎覆盖了整个春南九成的国土,可以说,现在是有史以来春南地方被掌握得最牢固的时刻了。但是,这种掌握是纵容式的,既然要下面的将领在万不得已的时刻跟着自己,不管不顾,不惜任何代价,那他们现在就必然得给他们充分的甜头。叶韬要杜绝商旅加派这回事,还真是非常不容易呢。那些将领,除了少数嫡系和关系尤其亲密的,在现在这个时候都非常难打招呼。但两位王子又不得不去尝试,叶韬在这方面进行追查,好歹要比带着大军攻略来解决问题来的好得多吧?
到了余杭城内,叶韬居住在一个东平巨商提供的宅邸内。实际上,这个巨商是情报局的官员,掩护当地的暗谍,以及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经费。只是这个官员藏得极深,轻易不会被卷入那些情报哨探工作里去,而是维持着相当超然的商人身份。
“叶经略,晚上的宴会参加么?”来问叶韬的正是乔装之后的聂锐。
“都有谁去?”时韬不在意的问道。
“两位王子,宋家是宋湘郡和她丈夫参加,三个尚书,两个大学士,以及……闲杂人等若干。”聂锐哼了一声说,对这样的名节,他显然是很不满意的。
“常菱不准备露面?”叶韬显然也极为不满。这常菱现在是越来越过分了,哪怕最低限度,来和叶韬见个面,也算是某种善意的表示。“金泽,你拿我的帖子,约见常菱,明天下午,就在……算了,你随便找个地方好了。”
叶韬是绝对不会对常菱用求见这种词汇的,在东平,他的地位要比常菱来的高得多。他现在在东平的待遇可不仅仅是那些表面上的免礼带剑入朝之类,让他带他还懒得带呢,一柄剑,哪怕只是礼仪用途,轻巧好看的那种,也还是很重的。到了余杭,这种身份仍然在,叶韬是在约见一个东平的王妃,而非一个春南的公主。
金泽自然掌握得好这种尺度,虽然常菱气得半死,但对这种要求,她还真的不能拒绝。但她转头就去找二哥,希望帮着撑下场面。
金泽决定的地点,在城外,靠近海堤建立起来的望海楼。这家地点有些偏远的酒楼,现在是余杭最有名的酒楼之一,也是极富豪迈气息的酒楼。而叶韬要来,很顺理成章的包下了一层楼。
常菱姗姗来迟,行止间难掩那种傲慢却又忐忑的态度。
“见过莲妃。”叶韬淡淡的致意。
“叶经略,好久不见啦。”谈玮哉却是有些热情,虽然多年不见了,但凡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叶氏工坊那边总是会记得给自己捎上一份。叶韬自己是想不起来这些事情的,但手下人总会做的比较周到。谈玮哉的那些玩具,可能他都没多少机会玩,毕竟平日里有太多他不明白的东西要学,但这份人情小孩子却是记得住的。
“殿下好。”叶韬摸了摸谈玮哉的头,亲切,却又理所当然。
“叶经略召见,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情么?”落座之后,常菱问道。
“结束出使任务之后,我要把殿下带回丹阳。”叶韬简短的说,这明显是在通知,而非请求。
“这……”常菱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稍稍平顺了一下气息,她才说道:“玮哉学业比较紧,再说,父王薨毙未久,我还未除服,恐怕有些不便。”
“到下月十二,就半年了,你还未除服?要是春南礼部是按照公主的程序给你办的,倒是要让我有些看不起了。”叶韬冷冷的说:“莲妃殿下,请记的,你首先是东平王妃。这事情,我并非请求你的同意,只是告诉你一声。两位王子都想念弟弟了,另外,我东平的王子,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教养。”叶韬这番话已经说得很重。叶韬看了一眼谈玮哉,显然谈玮哉稍稍有些兴奋,对春南的这套教育,恐怕他现在也烦得很了。但母亲和叶韬闹得这么僵,谈玮哉也有些忐忑。
“叶经略……好大的威风!”常菱已经在发飙边缘,但怎么看现在的情势都不利于自己。在对待叶韬方面,这一次不管是大哥二哥,似乎都比较软弱。
但常菱知道,自己要是回到了东平,那就是准冷宫的待遇,远没有在余杭那么逍遥。
这一次的会面,是表态,却也是在试探春南方面的底线。现在看起来,两位王子都是相对理智的,至少没有要为了常菱硬出头。常菱于情于理,都没有继续呆在余杭的理由了,连六个月的丧期,对于一个已经远嫁的公主来说,其实都已经是很过分的了。
回到宅邸,叶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布置了起来。常菱恐怕不会轻易就范,虽然两个王子并没有正面回应,但要是他们不拿这事情来做文章,那可就让要让叶韬小看了他们了。在别人看来,叶韬似乎整天邀请一些在春南比较有名的东平人士,交流情况,而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丰恣。但实际上,叶韬则在通过那些人不断将一些消息传递出去。叶韬和二王子见了两面,私底下的,承诺会协助他登基,但常菱和谈玮哉必须回归丹阳。不知不觉之间,常菱就被她所信任的二哥给卖了。而除此之外,谈判的进程并不顺利。已经意识到东平的野心和力量的春南,在各种条件上卡得非常死,哪怕是在贸易税收方面,居然有人要将入境之后沿途的加派索性确定下来。这自然是不能允许的,丰恣甚至以封锁两国边关为要挟。同时,大量敏感的物资,比如军械、铠甲之类的东西,全面进行封锁。春南仍然不肯屈服,而会商的气氛则越来越凝重。
叶韬并不太担心这种情况,二王子既然已经和他达成了那样的协议,那现在任何谈判都只是表面文章,更别说叶韬原本就没把谈判真的当作有多重要。但意想不到的卓情,还是发生了。叶韬对于伏虎堂一无所知,但伏虎堂却将叶韬视作大敌。本来就以中枢重臣身份开始布局伏虎堂的江砚,怎么会对春南的重要人物放松警惕呢?在常菱身边,就有一个侍女是伏虎堂的人。侍女装作是从相好的二王子府上侍卫那里听得,叶韬和二王子几番晤谈,仅仅是这么个消息,就让常菱忧心仲仲了起来。
命运总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常菱也不甘寂寞了起来。本来她一直是依附二王子,但现在,虽然紧急了一点,但她还是要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关系网了。常菱约见了几位参与两国会谈的大臣,她毕竟是东平王妃,关心这些事情也是有道理的,大臣们自然知无不言。但她却暗示着这些大臣们,千万要小心东平的攻略布局。
余杭在那几天里,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气氛,几位最尊贵最重要的人物,似乎都在不停的会见各方面的人物。叶韬如此,两位王子如此,甚至连常菱也是如此。而在这个时刻,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常菱出行的时候遇到了刺客,侍卫队长,东平禁军营尉卓显森在御敌中身亡。卓显森是卓家子弟,才二十二岁的他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来春南,是为了让他能多了解一些春南的情况。谈晓培是预计要和春南打上一阵的,了解春南情况的军官,初期可能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但当战争进入到中后期,需要安抚地方,清剿各种残余抵抗力量的时候,这种军官就能发挥巨大作用。但现在,卓显森就倒在了刺客手里。
不到两个时辰,叶韬就通过聂锐知道了其中蹊跷所在。发生行刺事件之后,卓显森第一时间跑到常菱的马车边上请示问安,也为了安抚常菱的情绪。但当时,马车上有另外一个人,一瞬间扣住了卓显森的手腕,他动弹不的。而刺客就在这时候进击,一剑刺死了卓显森,他压根没办法抵抗。卓显森的副手于军瞥见了这些,但他却忍了下来,这事情,不是他能够解决的,为卓显森报仇,也不是他能做到的。当天晚上,“惊魂未定”的常菱就重新整顿了侍卫力量,一直跟随着常菱的侍女金蝉儿极为老练的调整了侍卫队的布局,从春南禁军和大内侍卫里抽调了一批人。而后,又有几名江湖人士进入了侍卫队。一时之间,常菱的侍卫队成为了整个余杭内部能算的上的战力,尤其是那几位加入的江湖高手,身手都十分了得。
伏虎堂也通过这样的举措,一举直接介入了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余杭一时之间居然有些风声鹤唳了起来。
“这么闹闹也好,看清楚一个人的真面目真性情,要比到时候再费思量来的强。只可惜了卓显森。”叶韬这么说,他心里也酝酿着浓浓的杀机。原本,他是不想做得很绝的,常菱要是乖乖跟着回去,大家都会好过一点,甚至常菱,在丹阳也会一直维持比较高的供应标准,不会因为春南发生任何情况而改变。但现在,常菱摆出来的姿态分明是在说:谁都不能决定我的去向,你们要乱来,就别怪我发疯!
不可理喻的人,就只能用不可理喻的方式来处置了。于是,叶韬让金泽给二王子递了句硬邦邦的话:“没本事管住常菱,那我来。”随后,叶韬连夜召集了一众人马,准备采取另一套方案。
第543章 发动(一)
“要永绝后患啊。”二王子殿下仔细思量之下,还是决定要将全部的力量发动起来,在此刻能得到最大支持的情况下,除掉哥哥,将国主之位收归囊中。二王子再次求见叶韬,叶韬却告诉他,无论如何,他都会把常菱带走,就看王子殿下的态度了。想来这也算是将态度说得很清楚了,要是他能在这件事情上帮忙,那叶韬还是会帮忙的。但叶韬接下来问他怎么干,他却愣住了。
现在余杭城内禁军是他在掌控着,而城卫军是太子殿下在掌控着,两边的力量差不多。虽说禁军占据着比较好的地理位置,驻扎在王宫和周边的禁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城内任何地点,但城卫军却也差不了太多。城内的禁军只有不到三万人,其中有六千七百是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的礼仪部队,虽然看起来光鲜,但战斗力不敢恭维。城卫军却有足足六万六千人,两边要是冲突起来,这结果到底怎么样还真很难说。如果要在城内,发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除掉太子掌控朝局,那城外的那些部队可派不上什么用场,等他们来了要是情况还没解决,那问题才大条呢。
二王子手下主要负责此事的是禁军都尉常旭峰,也是常家的旁系子弟,已经跟随二王子十几年了,忠心耿耿,而无论武力还是才智,都是一时之选。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二王子反而是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该玩的玩,该宴饮的宴饮,那些准备好的行程,一件都不准动,他将全部事情都交给常旭峰决定,只将关键告知他即可。光是这个决定,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这也让叶韬对这位王子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叶韬也将事情全都交给金泽来决定。要说信任,那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更关键的是,叶韬觉得自己对这种业务实在说不上熟练。叶韬在城里,并且愿意合作,那就意味着可以为这次行动增加至少四十个身手一流的高手,以及近千有着卓越战斗力的士兵。叶韬的侍卫营到底有多强大,这件事情外界一直在揣测,但从东平国内的评价来说,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能比谈晓培的内廷侍卫都来的强。这也是谈晓培直接过问的结果,相比于现在一直呆在丹阳处理繁复的政事的谈晓培,一直到处奔波的叶韬显然需要更周全和强力的保护。叶韬自己并不过问侍卫营的建设问题,但总有人为他做到了这些事情。
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也很合作,他原本就计划想方设法获得东平方面的支持,至少是让叶韬不排斥自己,之前他也在尽力促成让常菱和谈玮哉回到丹阳的事情。但以他和常菱的关系来看,尤其是结合现在的情况,显然他不太可能发挥太大的作用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没想到叶韬会那么快就和自己的弟弟达成了一致。太子殿下也是目前和几位大臣一起和丰咨在进行着谈判的人,每每到了双方分歧无法调和的时候,他都努力斡旋。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双方分歧显然不是他能够在短时间理解决的。谈判队伍里还有他和他弟弟各自的班底,本来矛盾就很大,而诸如商业利益,一些处置权限上的分歧,更牵涉到许许多多春南的世家,还需要做更多背后的说服调解工作,这就更不是短时间里能解决的问题了。但太子殿下也的确没想到,叶韬会在这个时候就决定支持二王子对自己下手了。从一开始,他就没把问题想明白,叶韬需要的并不是一份两国的新的同盟协约,而是把常菱和谈玮哉带回去。
“大人,我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好吧,使团要在第一时间撤出去,还是有不少麻烦的。”叶韬让刘勇也去协助金泽,一举解决问题,顺便也炫耀武力,让二王子知道,他想要反悔的话,刘勇这今天下第一人,可能也会成为天下第一可怕的刺客。二王子身边缺少的就是高手,足够量级的高手。
“不,不用。这次使团只有这么点人,大部分都是护卫和战士,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进行各种行动的。明天,我会让一部分人先去游览海堤。当然,他们拖拖拉拉的下午过去,晚上就不回来了。使团谈判方面,丰恣也会扔点重量级的东西,让他们好生争吵一番。我么,在发动的时候,就会在这里,然后就看你们的了。毕竟我们也只有这么点人,不太可能兵分两路了。”叶韬解释道:“还有海面上的力量,齐老爷子据说是把最精锐的部队弄过来了,也有近一千人呢。只要不攻城,尽管折腾好了,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刘勇想了一下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叶韬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极为镇定,而在盘算各方面的力量以及让这些力量周转起来方面,有着极为精巧的思考。
叶韬在为将为帅上,有着明显的优点缺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感染别人组织别人,但在具体实施指挥的时候,限于没有足够扎实的军事基础,总是有点欠缺。但有时候,缺少的就是他的这些想法。他几乎在一开始就将涯州那边的力量纳入了考量,而叶韬设计的方法,在一夜之间连续进行攻击,并且进行整个使团的转移,可行性也很高。
丰恣这几天再和春南进行谈判的时候,可算的上是抖足了威风,他抛出的是一个又一个让春南方面头痛的话题。首先就是两国商道上的勒索问题,是的,丰恣从提出这个问题开始,用的就是这种让人牙疼的词汇。春南方面自然很难很快给个答复,而且这事情还的确是他们理亏,这是以往协议里早就有的条款,双方的执行程度却差得太多了。仅仅在这一项事情上,东平在过去一年里蒙受的损失不会少于一百万两白银,这可绝不是个小数字。丰恣明确要求,春南必须给出详细的解释,向受损失的商家致歉并退赔损失,另外还得保证以后这类事情不再犯,或者,就索性允许商队大大加强护送力量。加强护送力量?开玩笑,春南能同意就有鬼了,一旦通过这条,等于允许东平不断将军队派入春南,进行各种渗透工作。而前者,要说致歉并退赔损失,这可是春南朝廷从来没干过的事情。现在毕竟还是国主说了算的政体,官府、军队做错了什么,最多以后注意点,苦主就该谢天谢地了,道歉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而保证这类事情不再犯,说实在的,也真是不太容易的。光是这条,丰恣就和春南官员们扯皮了两天。
随后,他提出了九州商会在收购土地农场上受到的限制,以及希望春南允许云州银行在春南开展业务,并以武器、军事技术装备等等作为交换条件。有识之士都能意识到,一旦允许,那就是东平明目张胆的可以对春南进行经济渗透了。以谈玮馨的能力,以九州商会、七海商社,云州银行,以及其他那些肯定愿意跟着这些巨鳄一起进入春南开战事业的大小商家,饶是春南认为自己的财力天下无双,但是大部分财富是藏在民间和世家大户的银库里的,真的能够进行大规模调动的资本绝对不可能超过这些大鳄的总和。但东平的军械和军事技术装备又实在吸引人,尤其是丰恣再次提出,可以协助春南训练军队,双方在边境上可以保持友好的交流和接触,互相通报各种调动。这种“友好”的举措,让春南的官员们都有些错觉了。
又纠结了几天,丰恣抛出了两国国主见面详谈一些话题的建议。但丰恣又调侃的说,这也得有国主才行啊,双方可以会晤,如果有基本的信任,不妨进行两国国主的互访。丰恣倒是很大方的提出,其实谈晓培是一直想来春南玩玩的,但必须是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条件下。国主的出行,尤其是这类极为敏感的出行,随行的可是全套的仪仗和护卫,而那就意味着是整整三万人马。丰恣冷笑着说,以东平军力来说,三万精锐足够发动一次够量级的攻势了。
三个提议,越来越诱人,但也越来越让春南朝野纠结不已。和东平的关系,毫无疑问是春南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在这种东平已经释放出善意的情况下,春南方面是无论如何不敢冒着战争风险的。而他们似乎也从丰恣的那种倨傲的态度里捕捉到了些什么:东平的官员对这种态度不太满意。
每天谈判的内容,不到当天晚上,就能够传到安平的手里。而伏虎堂也在进行着准备,一支伏虎堂的力量已经摆在了常菱的身边,虽然并不受这个脾气很大的公主的指派,但的确是让常菱的底气足了很多,也让余杭的局面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但是,安平并不会就此满意,他的目标远不是这么简单。而二王子和叶韬已经有了协议,倒并不让安平觉得奇怪。在两个王爷中间,他同样倾向于二王子,但是,是不是要把谈玮哉和常菱交给叶韬,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安平觉得,如果能够将谈玮哉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会是很有利的一个筹码。安平将阮小五那队人马已经悄悄送进了余杭,潜伏在伏虎堂掌握着的那些商号、货栈等等地方。这些人忠诚勇敢,身手高明,而安平则期待着他们能够在叶韬和二王子发动的时候,趁乱做到一些事情。有常菱身边的那些人里应外合,应该也不算是很难吧……
第544章 发动(二)
春雨贵如油,如果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为春南那本就润泽的土地再添上一点涟漪,大概是不会让人有什么不快的,但雷声响起了。在余杭,一些闲得把地方志、各种节气历法都背出来的家伙们,一直都在宣扬,余杭要是在五月之前打雷,必然这一年里要发生一点什么不好的事情,或大或小,不幸的事情总是在发生,这些人的预言从来没有落空过,而渐渐的,这也就成了余杭的一个传说。
断雪桥是从西边的城门进入余杭之前最后的停留。断雪桥距离城门不到六百尺距离,可以清楚看到入城检查的队伍长度,看到那些出入的车驾上的各家族、商号的徽记,甚至能将出行游玩的各色人等的欢声笑语尽收耳底。而在这里,有一间已经存在了大概有七十多年的茶铺。六年前,在余杭遭遇飓风的时候,茶铺倒了。由于茶铺似乎已经成为了余杭西门外的一道景致,已经是送别亲友或者翘首盼望谁来到这里的最经典的等候所在,似乎已经成为余杭百姓牢不可破的集体记忆,重修茶铺很快就摆上了日程。这种小得让那些豪门富户不知道是不是该去把大额的银票找开的事情,终于落到了一个商家手里,据说是因为大掌柜的早年在外面跑单帮,漂泊太久了,对茶铺的眷恋也就尤其深玄,终于感动了参与讨论此事的大家。新的茶铺外观上看起来还是那么简陋,但现在,木质的框架底下可是金属管和铜聊钉。
作为墙板的那一片片木板,也用了上好的材料。这家小小的茶铺,可以说是完全由春南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栋金属框架建筑,比起已经日益圆熟的东平营建行,可能这并不太值得骄傲。
在这雷雨的天气,茶铺里自然塞满了人。由于现在地面前是凿出了细条纹的花岗岩,虽然地上湿漉漉的都是一滩滩水溃,却不太担心客人会滑倒。老板和伙计小心翼翼地周旋在客人们中间,不时要安排一些客人们拼桌子坐在一起。又一队人马在茶铺门口停了下来,老板不禁有些头痛。看着店铺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这一行人没有急着进来。三辆规格很高的四轮马车停在了门口,车上的人似乎没有要下车的意思。那些骑马的人,一个个跳下了马匹之后,一部分占到了屋檐下淋不到雨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继续站在雨中,卫护着马车,他们在斗笠的阴影下,隐藏着锐利的眼神和严肃的面孔,看起来像卫士的这些人,身边佩戴的武器却是五花八门,用刀和剑的居多,还有两人居然是用大槊的,看起来尤其威武。可大槊这种典型的军中的兵器,不管春南和东平,军中都已经没有多少人在用了,继续坚持用大槊的,可能就只有一些精擅骑术和枪刺的江湖人物,或者是西凌的一些军中将领。就算是那些江湖人士,多数也是军旅出身。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让茶铺中的大家对这一行人的来历尤其好奇。
这一行人对于众人的好奇视而不见,一个穿着玄色斗篷的中年汉子走进了茶铺,对老板吩咐道:“给我们准备几大桶热水。”看到老板连忙点头去忙活,他才将已经湿透了的斗篷解了下来,搭在了柜台上。
看到中年人露出了腰间别着的短刀,亮眼人不免倒抽一口冷气。短刀看起来非常朴素,唯一的点缀就是刀鞘上的包铜纹饰,一只貔貅。这代表着这一行人,是居贤王府的。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