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光之心-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森旗一行在遇袭之后,还是赶到了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处西路军军营。飞虎营很快就拉出一支三千多人的部队,在不到三天内就赶到高森旗的身边,接管了高森旗的一应安全事宜。而西路军同样在辖区内全面展开搜索,想要把特种营撵出来。开始一段时间还没什么问题,但是之后可就不对了。北辽国主居然让工部将组合起来,正在进行测试和反向测绘的两艘宝贵的飞艇腾了一艘出来,协助进行搜索。特种营上下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劲,索性昼伏夜行,连续赶了几天的路,回到了中军镇……

第513章 江湖传言

孔新华坐在北辽府燕京城最繁华的连月楼,一边静悄悄地吃着东西,一边听着隔壁桌子上一众人等的聊天。

“嗨,你说这高小将军怎么就那么背呢?居然能撞上东平的军队。里外里差了也就十几里地,要是能提前赶到不就没事了吗?”

“怎么可能那么巧?”另一个酒客神神秘秘地凑上来说,“据说是有人出卖小高将军,将小高将军出京的路线告诉了东平人。不然,那么大的地界,难道真那么巧能撞上?这里好歹也是北辽境界,人家又不可能太多人满世界埋伏着。兵部那几位大人不是说了嘛,精锐是精锐,不过统共就那么几百号人而已。”

“为啥呢?小高将军可是勤勤恳恳为国御敌,这难道还有人喜欢看着北辽亡国不成?”

“那可别说,说不准就有哪些那人觉得北辽寒苦,钦慕人家东平富裕强盛呢。”

“这可是真的。人家哪怕年景不好的时候,听说粮食至少也管够,刚刚发旱发水,赈款就下去了,据说各地地方官都管得严格,要是有什么中饱私囊的事情,夺官去职是小事,砍了脑袋都正常……唉,不说人家的那些新鲜玩意,还有飞艇什么的,那些都是假的,可人家能吃饱肚子啊,什么时候我们北辽可以不操心粮食的事情啊?”

这番话引起了大家一片唏嘘。北辽的苦寒大家都明白,只有靠近南方的几个州府,粮食产量还算是比较过得去,但随着和东平的交兵,粮食产量这些年连年下降,北辽已经在动用大量储备金走私粮食了。但这些粮食一方面要保障北辽朝廷的用度,其余部分则是优先供应军队,没有多少能剩下来。大家心知肚明,这绝非长久之计,别说东平还要打过来,就算不打过来,这种粮食方面的大笔消耗几年之内都能把北辽拖垮。

“在西边……倒是叶韬让他们那边农牧局的人在组织恢复生产,西路军那片地方几个州府,据说,不少老百姓都盼着东平大军快打过去呢。人家不从当地征粮,还帮着提供种子、耕牛什么的。”

“你这是哪里听来的?”

“滁州那边饿死了人,几个御史在弹劾少将军呢。这是赵御史写在折子里的,现在不是到处都在传么?赵御史该不是骗人吧?”一个中年人无奈地补充道,“赵御史都在说,敌人对我国子民,比我们自己都好,民心已失,这仗不该这么打。”

“又能怎么打?”一个书生也加入了讨论,“一边是老百姓被坚壁清野搞得苦不堪言,可那些豪门大户还不是夜夜笙歌?那些有着生意的,现在不少人都远避海外,说是躲避战乱,可是,有躲避战乱躲到人家东平地头去的么?”

“小高将军这再一倒下。现在要是人家借机发难,我们可就有得看了。”

“人家东平压根不着急着打。要打,何苦要休息了都有几个月了吧?人家可没多少损失。还是等西路军休整好了再打。人家压根没把我们的西路军什么放在眼里。要打就打,人家只是惦念着自己不要多死人。这种仗有什么打头?天上地下,就没躲的地方了。”

一旁的小二本来想上来提醒大家莫谈国事,但北辽在这种问题上向来宽松,主要是北国汉子们大都爽朗,谈归谈,不会随意诽谤造谣。不比春南那边的酒楼,气氛来得有些诡谲。小二一边抹了抹桌子,一边小声说:“我们不是也有飞艇了么?前几天去城西地大营看我兄弟,就看见了我们自个儿的飞艇飞过去,也挺大个的了。这仗谁说没得打?”

“嘿嘿,小二哥,你喝酒不?”书生问道。

“喝啊,在酒楼做差事,总得喝点儿。”

“你不喝酒的时候,不知道烧刀子和你家的西山醇哪个好吧?现在知道了么?”书生反问。这个比方让小二着实没办法回嘴。的确是这个道理啊,而大家也都有些沉默。

书生叹了口气说:“就希望小高将军吉人天相吧。虽说西路军那边坚壁清野的确是害苦了老百姓,可小高将军至少是真心实意在打仗,不比一些人,存了蛇鼠两端的心思。北辽要是亡了,天晓得我们大伙儿会怎么样。”

“不是听说叶韬一直都很善待百姓么?”一旁一个人凑上来问,“可没听说东平那边搞什么屠城之类的事情,至少能活下命来。反正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没关系就好了。”

几次问答,书生已经俨然成为话题的中心之一,他又叹了口气说,“说是这么说没错,但别的地方不知道如何。可这里可是燕京啊,等他们兵临城下的时候,难道对一国之都都那么宽厚?在燕京,就算叶韬再不喜欢杀人,恐怕也没办法留手吧。顺昌、逆亡,如果他要是还有那妇人之仁的心思,哪里能现在爬到经略使的位子上?”

“公子,这些话……可就过了吧。”小二咳嗽了一声,略有些慌张地提醒道。

书生自失地笑了笑,连忙说:“是是,小二哥说的是,我说得过了。”书生拿出一吊钱,塞在小二的怀里,站了起来,转身就走出了酒楼。而这一次简短而热烈的聊天,也渐渐沉寂了下来。

一直在边上听着的孔新华,压低了声音对坐在边上的陈苏说:“你看,这招还挺有用的吧。”

陈苏笑着说:“都是你玩的把戏,你干嘛还要来听呢?”

现在燕京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流言,总共分成几大体系:第一是阴谋论的,比如高森旗被袭击是朝中有人走漏消息等等,其次则是北辽崛起的说法,说北辽也有飞艇,加上强兵猛将,大有可能和东平分庭抗礼,只是大家要能耐得住性子,耐得住艰苦的生活;再则是散布北辽亡国论的……每一套留言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各自形成体系。而孔新华则通过各种各样的人,将这些流言全部传了出去。可是,就是这些他自己编的话,他还一次次跑到现场去听,那些去传这些话的人中间,少有认识孔新华的。

但偶尔几个认识的,不免心里忐忑。传播谣言这种业务,老板在现场的时候可不太好发挥。只有最熟悉孔新华的那一两个人,才会非常自如地引导着身边的话题,将要传播的内容通过他们,悄无声息地送出去。

孔新华笑着解释道:“练练手而已,我总得知道哪些话的效果好,哪些不好。就跟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你觉得说到点子上了,偏偏我完全领会不到,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可不是雷煌那样的妖怪,可不知道每个人在想什么。”

提及现在和他的业务内容略有相似的雷煌,孔新华和陈苏相视一笑。他们麾下就有专门从雷煌手里调来的家伙,那些人不管是策划阴谋诡计,去传播各种说法,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之高都让人大为惊异。但雷煌,却更神奇。雷煌现在可不仅仅是在西凌隐隐和道明宗分庭抗礼的雷音魔宗的大祭司,还是周旋在西凌的达官贵人之间,长袖善舞,深得信任的社交达人。而最神奇的传言莫过于雷煌通过多年的尝试和锻炼,终于掌握了通过观察别人的细微表情变化来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经常一语道破别人的心机,简直像是能够看到别人的心里。现在虽然东平对西凌的作战远没有展开,但靠着雷煌等人,北疆经略府对西凌的了解非常深刻。相比之下,之前戴云发动的短促的攻势结果不尽如人意,倒可以算得上给这些高级间谍打了掩护。

“公子,张慈和司徒联两位大人找您。”一个小厮泡上了楼,凑在边上轻声说道。

“知道了,这就过去吧。”孔新华笑着说。

“那我先回去了。”陈苏点了点头,叮嘱道:“你自己多注意着些,现在朝廷对你可是很关注的呢。”

孔新华点头道:“放心。”

孔新华的动作算得上是快了,一听到张慈召见,直接从酒楼出发就过去了,但司徒联还是已经离开,似乎对这类见面不太感冒的样子。张慈和孔新华几次接触,也都知道了这家伙的性子,不以为意。张慈认真地对孔新华说:“飞艇样机已经造出来了,明天会在北郊进行测试飞行,陛下也会到场。陛下钦点了你过去一起看。这一次,飞艇的事情我们上下都承你的情啊,陛下到时候该有些赏赐的,如果……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不妨告诉老夫,还有一夜的时间可以给你准备。”

张慈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毕竟这算是北辽近几年来少有的大喜讯了。司徒联本来并不赞成飞艇在这个时候进行测试飞行,因为现在性能和可靠性上还有待检验,但现在朝中的气氛沉闷悲观,迫切需要这样的好消息来让大家振奋一下。他就算再强项,在这种情况下也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司徒大人走了,真是可惜。这飞艇到底造得如何了?”孔新华关切地问。

“一言难尽啊。”张慈摇了摇头,说,“你明天自己看了就知道了。和云州那边的雪枭,差得太远了。”

第514章 笨鸟

虽然羽林军对进行测试的地点的附近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但还是让东平情报局的几个探子躲了下来。不过,羽林军的搜索也并没太认真,飞艇测试要使用的面积太大了,而且本来这就是一次壮民生士气的半公开测试,涌来观看飞艇的老百姓以及官员、士子以及他们的家人着实不少。在云州,这类公开测试往往会划出一片区域供这些人集中起来观看,也方便议论,但北辽在这方面的管理经验比较少,没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不少人都抢先到几个视野良好的地点铺开地垫,放上食物和美酒,仿佛是在进行一次郊游。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穿着光鲜,拎着望远镜的东平情报局的探子,一点都不显眼。他们手里的望远镜倒是引来前来查探的羽林军军官的一阵好奇。在北辽,望远镜可是稀罕玩意,除去军中,只有少部分权贵人家,或是做走私贸易的巨富家里才有这东西。但是,既然这两个年轻人手里一人一架双筒高精度望远镜,那羽林军军官就越发不敢得罪了。

测试原定是在上朝之后,国主来到测试场就开始的,但由于今天上朝的时候生了点事情,朝上关于西路军和高森旗又爆出了不和谐的议论,比平时晚了快一个时辰,等国主驾临测试场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稍稍准备之后,测试就开始了。

在地勤人员的一片忙乱中,先是完全使用春南那边的飞艇机构拼装的一共四艘飞艇缓缓升空,分别占据了测试区域的四角。这些飞艇的外形,和春南那边的原型相比,还是略有不同。春南那边的飞艇吊舱是铁框木质的,而北辽这边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使用的是藤编的框,外面加上蒙皮。说是蒙皮,但那一望而知,应该是类似皮甲之类的东西,北辽的制革工艺的确是比较成熟,但这样一来飞艇的吊舱会有重量不够,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春南那边使用铁框木壳,并不是他们不想减轻重量,而是他们实在解决不好稳定性的问题。北辽方面,恐怕是在设计上还比较稚嫩,压根都没碰上这类问题吧。

然后,从山坡上眺望谷地里的工部测试场,可以看到大批兵丁和工匠将一个硕大的飞艇从一侧的仓库里推了出来,然后进行加热充气。随着飞艇的气囊鼓胀了起来,两位探子不由得惊讶地“噫”了一声。

北辽的这艘自己研发的飞艇,倒是很有些意思。飞艇的气囊采用的并不是云州最初研飞艇的时候比较保守的椭圆蘑菇型,也不是追求速度的雪茄型或像是已经非常成熟了的雪枭采用的水滴形,而是一个不太好形容的复杂的几何体,一条条的棱线非常明晰,前方更宽阔一些,而尾部则有四片尾翼。更让人觉得意外的则是下方的吊舱,同样是几何形的,和整个飞艇的外形融为一体,看起来非常协调。飞艇从头到尾的体型很大,相比之下,吊舱就有些小了,但这个飞艇,仍然比春南的飞艇大上不少,看起来载重量颇为可观的样子。

“小宇,看起来他们干得不赖啊。”那个比较年长的探子咕哝道。

“你看那里……飞艇的动力部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小宇的观察似乎更细致一些。北辽的飞艇的动力系统居然做得那么庞大,占据了整个吊舱四分之一的空间,其中自然还包括油箱之类的部分,却没有喷射口这种经典设计。“看起来,这玩意好像能飞很远的样子。老徐,他们干得是不赖啊。”

“飞很远有什么用……这样的吊舱呆得住人么?”老徐咕哝着。他们都是对飞艇很有经验的人,不然也轮不到他们来做这种查探的事情,飞艇的动力和控制装置,可是整个飞艇上最关键的部分了,可不光是要让飞艇飞得远飞得高,还得考虑乘员的舒适性。叶韬的飞艇从第一款到现在,这方面始终做得非常好,飞艇一直都控制简便、方便维护,乘员总能在比较舒适的情况下工作。但看北辽的这种飞艇,似乎就不同了。占据吊舱那么大块位置的动力装置,热量足以让乘员抓狂,而且,也不便于携带火油弹之类的东西,那太不安全了。要说优点,非常明显的就是这种飞艇显然非常方便生产,几何体外形的气囊要比云州那边搞出水滴形之类的气囊来得方便得多,只要接缝处工艺合格就可以了。

飞艇缓缓升空,姿态倒是控制得非常好,是非常经典的尾部先翘起,然后缓缓直线升空的姿态。地面拉动绳索的那些地勤人员,看起来控制得并不辛苦。老徐和小宇能看到飞艇的吊舱里现在有五个人,看起来是一个标准的飞行班组配备。而对方和地面进行联络,则是靠旗语。一方面现在是白天,另外通信灯箱这项技术可是东平的机密之一,里面那个高度聚光却又轻盈无比的金属罩子,目前只有叶氏工坊云州分部的一个小型作坊能生产,别无分号。而只有电灯能产生足够白天进行联络那种强度的灯光,和电力相关的整个技术体系,北辽虽然想学,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飞艇升到了大约一百五十米上下的高度,进行了一些水平动作之后,再次爬升,然后依次在二百五十米,四百米,五百米几个高度上做了不同的动作。而仔细看这些空中机动,小宇不由得鄙夷地撇了撇嘴,“老徐,他们该不是没办法进行急升降动作吧?”

老徐笑了笑,凑在望远镜前没挪开眼睛,不以为意。急升降动作哪怕在云州,都算是挺有点难度的。这是因为加热空气的机制决定的。一开始的时候,用的火焰喷嘴是单口的,火焰比较高,一旦进行急升降,火焰很有可能灼烧到气囊的边缘,引起火灾。叶韬也是一直到第三批飞艇之后,才将单孔喷口改成了多孔喷口。火焰高度很低,外面还有专门的防护装置。而且,多孔喷射还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点燃那些喷口,让飞艇地灵活度更高。不过,这种技术也就是在东平军方的飞艇里采用而已,哪怕是传信局和两大物流企业都没采用这么高端的技术呢。当然,那些驿传用的飞艇,也不用急升降,只要能以比较安全的角度飞行就可以了。

“走吧,看到这里就足够了。”老徐冲着小宇说。他们赶紧离开了。

内行看门道,他们没继续留着的理由了。他们会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如实上报,而其他的信息,他们那不用冒险去了解具体的数据,那不是他们的工作,毕竟,在底下还有孔新华在呢。

和那些情报局的探子不同,孔新华通过一般的观察,并不能知道飞艇的性能可能是怎么样的。他虽然也乘坐过飞艇,甚至是雪枭,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他的脑子很少朝着这方面去琢磨。但是,看到工部的官员还有司徒联在向国主还有朝中其他重臣描述整个飞艇的性能和制造情况,他还是心里有些底了。这种飞艇要比春南的飞艇来得强,不管是飞行高度、速度还是载重量。但是,相比于春南的飞艇,这种飞艇的适航性更差一些,造价方面,更是高昂。

“孔先生,你看看这张单子上的东西还有多少可以想想办法么?”司徒联交给孔新华的是一张非常夸张的单子,涵盖了从金属材料、加工工具、精密刀刃具、工匠和培训教程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北辽在工艺方面和其他几个国家相差太远了,而飞艇,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艰难。

孔新华只要开口问叶韬要,这些东西都能到手,但是,他有些犹豫了。他问道:“司徒大人,您的意思是,除了制革方面的工序,其他整个制造都得靠外力找人么?这种花费……”

司徒联叹了口气,说:“陛下有了决议,一年内制造至少三十艘飞艇,但是,以工部现在的力量,一个月能够造出一艘多,已经是极限了,断然完不成这样的任务,而且,也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虽然性能上比春南的飞艇强上一些,但造价几乎要高出三倍,而且,这东西可不是有人上去就能用的,到底如何使用,如何配合作战,实在是任重道远啊。不过,后面这些事情,可就不是我管得着的了。”

孔新华有些犹豫,但还是让随从把一个包裹拿了上来。他说道:“司徒大人,这本来是在下准备给您恭贺这次飞艇试飞成功的,您看,或许能有些启发吧。这张单子我拿去了,但是,到底能如何,在下委实无法保证。材料和工具,或许还能想想办法,至于工匠……小人实在是没那个路数。不过,我再想想办法吧。这飞艇如果如此之贵,又不知道如何使用,倒不如不要……一年啊,司徒大人,小人斗胆,叶韬真的能给我北辽一年时间么?”

司徒联叹了口气,拆开了包裹,那里面居然是厚厚的一本“雪枭飞艇操作指南”,就是那种放在机舱里供飞行员查询各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的东西,图文并茂,里面对于不少机件都有详细的图示,精度堪比图纸。司徒联两眼放光,但不久就黯淡了下去,说:“雪枭啊……实在是太强的东西,不能比啊……”

第515章 黄雀

司徒联很快就转手将《雪枭飞艇操作指南》直接呈送到国王手中。他一边阐述了目前飞艇研制进展中的积极的一面,一边解释了现在北辽的飞艇和东平的那些业已非常成熟形成系列的飞艇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差距。而在飞艇试飞之后,这番解释尤其引起了朝中多大臣的重视。而孔新华能够将这种极为机密的文书搞到手,他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发高了。国主召见孔新华,虽然只给了很短的时间,并没有亲切交谈的场面,只是非常官样地给了授了骁骑尉这样一个不高不低的荣誉军职,以及微不足道的一百两黄金、二十匹织锦,但没有人敢轻视孔新华。这可是最近很短时间内孔新华第二次被召见,而且,国主的内侍还专门问明了孔新华最近的安排行止,隐隐透露了国主将在稍后比较宽裕的时间里再次召见。

北辽国主原本是想将《雪枭飞艇操作指南》复制一些发给相关大臣和将军们作为参考,但被司徒联劝下了。这样一份文书,对于北辽研制飞艇有着莫大的好处,但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却都是十分想要获得的重要文件。还是将这种机密保存着,自己偷偷使用就好。一旦分发出去,这样重要的情报露出去不说还会暴露了孔新华获得文书的渠道,得不偿失。

北辽国主从善如流,马上肯定了这样的说法。他吩咐这份东西要严加看管,让司徒联回头他个条陈。工部最近几年来地位大大加强,有不少个重要的秘密工坊和试验场,经费方面也是越来越充足,但各种防卫工作却一直都是由禁军来负责的。这一次肯定要加派人手看管文书,确定查阅权限,自然又要牵涉到羽林军和工部的配合问题。

可是,任谁也没想到,在当天的试验结束之后,这份《雪枭飞艇操作指南》还没来得及从试验场送回工部衙门,当天晚上一伙身手高强的蒙面人就突入试验场,抢走了《指南》还顺手将试验场边上的工坊给点着了。要不是工坊现日夜不休,且有充足的军械,尤其是连射驽之类的东西将来人压制住,恐怕整个工坊都保不住了。但饶是如此,现在的损失已经非常惊人。不到一个辰,试验场方面就将消息传到了燕京。在大半夜将诸位大臣乃至国主叫醒这可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哪怕东平和北辽开启战端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是谁干的?”孔新华不自觉地看向陈苏。陈苏耸了耸肩,撇着嘴说:“不知道,肯定不是我们的人……既然同意了以你为主,我们这边肯定不会再做这种多余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这边做事的风格……再说了,虽然是机密文件,可叶经略不是说了嘛,他才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文书,别说你只要一本,你就算要弄个十本八本,也没什么啊。”

“那会是谁?”孔新华皱着眉头开始盘算起来。陈苏的说法他还是很确信的,不管是情报局还是北疆经略府,做事情的风格都很让人窝心,这种背后使劲的事情几乎没可能发生。在燕京的确还有另外一套独立于他的东平的暗探系统。但这样的大事,绝不会事先不和他沟通的。这种事情发生,一个处理不当,可是很有可能把他自己绕进去的。

同样在问这个问题的,还有包括北辽国主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张慈、司徒联以及负责工部工坊安全的羽林军将领立刻被召集起来,几位大臣甚至披着很居家的服装就入宫会谈了。这不仅仅是一本重要文书被劫的孤立事件,而是意味着在燕京周围有潜伏着的安全隐患,要是对方不是选择夜间突袭,而是在白天国主观看试飞的时候发动突袭呢?对方展示出来的强大的武力让人想到这个问题就是一阵头皮发麻。

“陛下,我想会做这种事情的不外乎春南和西凌。”负责工坊安全保卫工作的羽林军左军副都尉井临池壮着胆子说。

“哦,这是何道理?”张慈问道,“东平失了文书,难道不会是他们干的?”

“我想是不会的……司徒大人白天给陛下和臣等解说,哪怕我北辽不受到什么掣肘,要能研发生产雪枭一级的飞艇,非五六年乃至更久而不能克尽其功,那也就是说,东平其实并不会非常担心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以叶韬这样虽然温和,却极端自信的性子来看。”井临池囫囵着把这个理由解释过去。他自然不敢在这种场合挑明了说叶韬恐怕不会再给北辽那么久的时间,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一定明白他的意思,“而这样的文书留在我们手里,假如司徒大人不敢据实以告,倒也算了,只是一份研究资料而已。但是,既然留在我们手里,每次翻看,碰到各种技术问题,反而会越发联想到东平飞艇技术圆熟强盛,让人越发望而兴叹。可以说,留在我们手里固然是能推动我们的飞艇研究,但却也同时是威慑我们的利器。”

井临池顿了一顿,看周围几位大臣,以及国主都微微点头的样子,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而且,这份资料既然对我们有用,那对春南和西凌也会有用。春南虽然早就可以制造飞艇,却是比较简单的型号,比起我们今日试飞的东西来,也强不到哪里去。春南和东平号为盟友,但两方都有一统中土的志向,可以说迟早一战,目前只是互相提防互相牵制而已。看这次东平对我北辽用兵,却不从南线春南边境上调动一兵一卒,就看得出来,双方的关系恐怕并不会太好。春南有一定的飞艇技术基础,自对这种进阶的资料非常感兴趣,除了东平,他们可说是最有机会制造出同等级飞艇的国家。另外就是西凌了,西凌现在同样面对东平的咄咄压力,又吃过飞艇大亏的,要是他们不想造飞艇。不想能够有一种利器克制东平那才是咄咄怪事。他们的飞艇现在进展如何,不得而知,但他们也一定想要获得相关资料的吧。”

国主脸上露出微微笑容,夸奖道:“井都尉,你倒是个明白人。这些事情,你是怎么想到的?”

井临池受宠若惊地说:“不敢。卑职只是依照常理推断而得的。这文书失窃,是末将失职,本当自请处分,但这些话,总还是要说的。末将愚昧,这些事情朝中诸位大能应该也能想到,但末将……”

国主打断了他的话:“都尉,这些话就不必了,这种话朕听得还少?处分自然是免不了,降两级,罚俸半年吧。这保卫工作也不必再干了……看你这性子,也不像是能做好这种工夫的人。我给你二十万两银子,五百人,你自己挑选。你不敢立下个军令状,让今日之事再也不发生呢?”

井临池微微翕张着嘴,一脸不可思议。这种机会居然能落到他的头上么?要知道,今天出了这种事情,哪怕砍了他的脑袋,他也会觉得自己倒霉,不敢争辩什么。可是降两级,罚俸半年?这对他还算什么处分?分明是轻松将他放过了。而二十万银子的资金加上五百自己挑选的人员,还有一个独当一面的权限……这分明是在重用他。这让今天战战兢兢的他如何敢相信?但他却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机会,自然立刻叩谢,应承了下来。于是乎,全天下第一个专业反间谍反恐专业机构,却是在如今飘摇动荡的北辽成立了。井临池的级别下降了才几天,却又升了回来,还提了两级。原因无他,作为独当一面的他,虽然不参与朝廷议政,却必须了解朝局,知道谁说了什么,这才好去推断各种消息泄露的渠道,所以他得有上朝旁听的最低级别。而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他也得有足够的级别去号令下属,也方便和羽林军、东路军、西路军、内卫营等等机构打交道。这么一来一去,井临池自然异常感激国主的激赏,做事越发卖力了。而他最被看中的,却是那实实在在的“常理”二字。能够在自己性命和罪责未卜的情况下冷静推断,光是这份心田的经营,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不俗。在现在这种时间,看到这一点的人肯定不舍得杀他的。

井临池的预计没错。孤注一掷地发动攻势夺走《雪枭飞艇操作指南》的,果然是春南潜伏在北辽的暗谍。因为觉得在北辽继续潜伏下去,可能意义已经不太大了,各地分散开的暗谍正在准备撤离,这是他们临走前玩的最后一把大买卖。可是,他们却也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有一帮人,却在这时候盯上了他们。井临池想的没错,西凌研制飞艇到了关键时刻,同样想要这本重要的文书,但他们比春南人迟缓了一些,错过了机会,可他们却在春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