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8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老太太精神清明,因气力弱而很少起床。称心往床前拜见,老太太乐呵呵说道:“曾曾孙子回来了。”就说久病的人房中气味不好,让称心和如意回房歇息,妯娌们说说话儿。

    当晚袁训回来见过,也是夸奖有加,第二天见过太后又见过皇后,都各有赏赐。

    住上几天,下了头场雪,头一天收到信,加福回京。太后如对称心一样的安排,说远路而来,第二天再见吧。

    ……。

    “加福加福,你快到我身边来。”

    加福的身影刚出现在殿门,太后就迫不及待地唤她。这是太后的心情,宫人却不会由着加福“快”过去,她们引着加福,许步缓行到太后身边。太后搂住她乐不可支,好似有个大笑话只有加福可以分享,而事实上呢,这个笑话也只有加福是最好的分享人。

    太后笑道:“我们都想问问你,你接回一个白战哥也就罢了,我瞅着挺喜欢,为什么给我们一个黑加福?”

    萧静姝在梁山老王妃怀里,睁大乌溜溜的眼睛看过来。大眼睛乌黑有神,带出肌肤黑珍珠似的光泽。她的面容,活脱脱就是加福小时候,只多一层黑。

    殿中的人都笑起来,皇后带着乾哥在这,梁妃带着齐王世子晗哥,张贤妃赵端妃带着萧烨和萧炫也在。娘娘们看一眼雪白的加福,再看一眼黑静姝,又带出一层笑声。

    加福笑眯眯:“白加福讨完喜欢,黑加福不乐意,她也要来讨一回,就有了静姝。”

    “嗯嗯,白加福是我疼爱的,黑加福也是。”太后说到这里,乾哥忍耐不住,挣开皇后的手走上来,握住加福的手认认真真:“姨妈,为什么你要让卖炭翁接妹妹?”

    这个笑话自从诞生以后,京里亲戚笑了又笑,但影射到战哥的黑,袁训没有信中表明。这就加福听到后,直眨巴眼睛:“什么?”满面的懵懂。

    晗哥听到,也从梁妃身边过来,满面的肃然:“卖炭翁……”把这诗背起来。背到一半,萧烨萧炫也加入,同着皇太孙乾哥,四个人摇头晃脑很是投入。

    加福忍住笑听完,见他们又整齐一致的拍拍荷包,晗哥抢先道:“父亲说我嫌弃穷人不好,可我不喜欢卖炭翁抱妹妹,我带了金钱,等他再来,我舍钱给他,让他以后不要再雪天里卖炭,这样他就不会碰妹妹,妹妹就会白起来。”

    雪天卖炭和抱妹妹貌似没关系,不过大家听的懂。加福终于忍俊不禁:“好好,再接就给你们白妹妹,但是,”扮个不高兴:“原来你们不喜欢我的静姝……。”把雪白面儿沉下来。

    “喜欢喜欢,我对静姝最好,但她几时才白的似我呢?”乾哥手点到自己鼻子上,同黑妹妹相比,很为自己的雪白满意。

    小手一展:“唐王建的诗,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月光裁不得,”很得意:“我是月亮送来的,我是白乾哥。”

    晗哥抢在第二:“还有我还有我,我是白晗哥,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小眼神儿斜睨:“我是谷雨送来的。母亲说,谷雨以后天就暖和,各种花都大开,我是送花儿来的好孩子。”

    “我也会背诗,梅须逊雪三分白,我是雪花送来的,”萧烨萧炫也不甘示弱。

    加福不住点头:“嗯,很好很好,”孩子们说完,面上明显看出憋着气,不满意随着慢吞吞出来:“再也别让卖炭翁送妹妹了可以吗?姨妈,我们有金钱,我们给他金钱,让他买暖和衣裳,吃好吃东西,他就不抱妹妹了吧?”

    ……。

    夜色上来,家里三个有身子的人,称心如意和加福住在一起,方便送饮食,也方便她们说话。

    加福学着四个孩子的皱眉头,学着他们的语气:“怎么能让卖炭翁送妹妹呢?”

    称心如意有了,轻易不出门儿,今天进宫就没有去。这一出子由加福学出来。

    有身子的人不能大笑,事先加福说好是个笑话,称心如意先把帕子准备好,这就掩住唇笑得银铃也似。

    加福嘟了嘴儿:“真是的,把我家静姝贬低了不是?”

    称心帮着出主意:“等长大了,让静姝多多讨这几个哥哥的钱,谁让他们小的时候总说黑妹妹呢,”

    如意也热心:“等静姝长大,独和这几个哥哥淘气,也就扯平。”

    加福装模作样扁起嘴儿:“也只能这样,”对丫头吩咐:“取纸笔来,我记下这一笔帐,免得静姝长大我忘记。”

    丫头答应一声,真的转身要走。三个人大乐叫回她:“呆丫头,这是玩笑话,你还真的去取啊。”

    ……。

    经过白天的热闹,夜晚的宫中安静如无波水面。老年人觉少,太上皇没睡着,动一动身子,同样只是闭目养神的太后睁开眼睛,关切地问:“要喝水吗?”

    “不要,”

    “那,要叫皇帝回来吗?”太后问道。

    太上皇诧异的扭过面庞:“好好的,你怎么说出这句,难道你今天见黑加福白加福还不满意?”

    太后微笑:“正是我满意,更要想到你,雪一下,离过年就近,现在写信让皇帝回来还赶得及。”

    带出来抱怨:“跟元皓一样,一出门儿就不回来,全不想着过年了,太上皇你难道不想见儿子?”

    “不要叫他,”太上皇摇一摇手,太后又为他重掖好在被内。

    这体贴的动作只有老夫妻自己感受的深切,太上皇笑容加深:“我有你,不要他,”

    太后做状的拉拉脸儿:“这是什么话,有我,你也会想皇帝。”

    “我有曾孙子了,不要他。”太上皇还是调侃。最后一句调侃到瑞庆长公主身上:“再说你也说了,元皓一出门儿就不想回来,这是跟谁学的?镇南王可没有这顽劣习性,只能是和瑞庆学出来。这不,皇帝带上瑞庆出门去,你要拿他们当元皓看待才好,跟元皓一样,玩到山南和海北,过年也不想着回来。”

    “是啊,瑞庆从小儿就活泼。”太后莞尔。

    “所以让他们多玩几天吧,换成以前,我还会担心出京安危上不周全。忠毅侯走不到一年,我就醒悟。太子一行在暗,大天教倒成了在明。暗处躲明处永远好闪避。皇帝说不回来,我给他去信就写上这句话,想来他一看就领会,和瑞庆玩的尽兴。”

    太上皇陷入回忆里,想到他的一生,前半生在福王生母太妃的阴影之下,后半生当上皇帝,没有一天得闲,叹息:“当皇帝是苦差使,官员还能下值,当皇帝的不能。太子已能独掌朝纲,”

    被子里伸出手,把太后的手握住,接下来要说的话与太后不无关连。太上皇悠悠轻笑:“幸我父子祖孙又没有隔阂,”说到这里,把太后的手一捏。

    父子没有隔阂,与夫妻情深,和母子没有隔阂大有关系。

    祖孙、那一对父子没有隔阂,与太子定下加寿大有关系,这两件事儿里都离不开太后。

    “就让皇帝多玩几天吧,又有什么打紧?”太上皇扭过脸儿对太后望去,他年老的眸光里,还有一片情深。

    太后更加心疼他,她除去情深,还是能看到苍老的面容,也想起来太上皇日减的饮食,柔声道:“要是你想皇帝了,还是叫他回来的好。”

    “什么时候该叫他和瑞庆回来,我有数。”太上皇又跳入另一个回忆。

    那是瑞庆长公主走以前,和太上皇闲话,说香姐儿和加福成亲冲喜有用,是不是让元皓也和好孩子也成亲冲喜?

    太上皇摇头不用:“人到大限,再冲也无用。反而招惹闲言,让人说元皓亲事成了,我也不好,最后要说元皓不好。好孩子身份低,嫉妒她的人不知有多少,最后要说到她身上,最后说的就成镇南王府不吉祥。”

    闻言,长公主没有再提。

    在长公主走以后,这话由别人又提出来。皇家也有老亲戚,也有到太上皇面前说到这样话的人。可以治他们的罪,但太上皇懒得为小事发脾气。这也是他不愿意叫长公主夫妻早早回来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呢,元皓出去三年玩的着实痛快,太上皇由及推皇帝,他又本就是偏疼女儿的人,由着皇帝兄妹在外面流连。

    对太后道:“几十年里哪一个过年不团聚,这个年他们不主动回来,一定是让玩的系住脚,不要催促。”

    太后答应下来。

    ……。

    皇帝要去的地方,让他在挂念太上皇太后的心情里,也留恋的暂不回头。

    这是腊月里,他站在南海水边,对着碧青海面,吹着椰林风韵,无数烦恼纠结都去了。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进士,xuexiasu亲,抱抱仔的新会元,evensj1977亲,感谢一路支持。无限么么循环中。

    ……。

    么么亲爱的,下次更新25号,大结局。感谢,感谢,感谢。

   

 第八百四十六章,大结局

    海面悠然,幽而深邃,凝视中波澜壮阔似直到心里,有很多郁结而往日不能解开的堆积琐事,如解开缚住的绳索,现出它本应该有的答案。:3w。

    “尹君悦和谢长林,你怎么看待?”皇帝问镇南王。

    镇南王欠身回话:“近来常想着他们,也更明白太上皇不把多喜许亲京中贵戚,而相中外省子弟的心情。”

    皇帝豁然开朗的心里也早如明镜,但是含笑询问:“哦,说给朕听一听?”

    “王公贵戚子弟,大多喜爱享乐。”镇南王往自己脸上贴金子:“如我这般对公主情深似海的人不多见。”

    “我们出来的日子远没有忠毅侯久,虽经风吹日晒,你这面皮也不用厚的可以。”皇帝一笑,说过,又沉一沉面容:“朕没搭理忠毅侯的胡言乱语,可不是容你们影射朕。朕不就公事闲暇中多几个美人儿?朕出行的路上让瑞庆管住,却不曾有,你不许拿自己来说朕。”

    此时并肩看海,镇南王稍后退一步,却是不论君臣的时候,说的又是多喜亲事,镇南王没有惶恐谢罪,而是笑容满面:“臣怎么敢说皇上,臣说的是,如果是儿子当别论之。多喜是女儿,太上皇盼着她过得跟臣对长公主一样。”

    皇帝插话:“你的元皓也是一样,朕算看明白,全是忠毅侯惹的祸,元皓定亲好孩子,以后也是坏蛋舅舅一流。”

    镇南王笑回:“但男人可以薄幸,女人就只能伤痛。元皓愿意当坏蛋舅舅一流,只要他喜欢,长公主和臣说好不加干涉。多喜却不一样,倘若嫁个女婿当时甜言蜜语,以后就始乱终弃,长公主和臣心里怎么过得去?就是皇上您也不能坐视,何况是臣夫妻。”

    皇帝并不掩饰他年轻时是个风流鬼儿,在他的少年以至青年时光里,无数的人送无数的美人儿,没有人认为他临幸太多叫不对,反而他拒绝太多才是个问题。

    但要说他还不能叫始乱终弃,还有更糟的。

    闻言,皇帝眉头紧皱,仿佛看到多喜遇到他这样的人,他嘀咕着:“那可不行,朕一天也看不下去。多喜是女孩儿,要嫁,也是忠毅侯那样的人。”

    突发奇想:“多喜要是早生几年该有多好?要是元皓是多喜,多喜是元皓,多喜亲事定给瑜哥璞哥……”

    镇南王吓一跳,依着皇帝这样想下去,多喜将成夺人亲事的太平公主。王爷赶紧摆手:“皇上,现在的事实,元皓是元皓,多喜是多喜。”

    他认为还是自己说下去的好,免得皇帝乱想起来,金口玉言让人害怕。镇南王一气说下去:“是以,往太上皇面前求多喜亲事的人不少,但皇上施恩与郡公郡侯以后,太上皇愿意关注他们中的年青子弟。”

    经由祖上爵位的得而复失,他们大多过得贫寒。有一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太上皇认为经过磨砺,而祖上曾有威风的人,血脉中有传承,风霜中有习练,懂得“珍惜”是何等的珍贵。

    当爵位又失而复得,恩情在皇帝或太子手里而得,他对多喜郡主应多一份儿的敬重。当然,首先这个人得面貌英俊,为人才干,才是入选的翘楚。

    还有一层意思,对于皇帝和镇南王来说更不难明白。

    镇南王侃侃:“臣早就想进言边城之事,开国十大国公已去六、七,开国十大郡王到现下,也只余下陈留、项城、长平、汉川和渭北。东安世子已押回京中,靖和世子还待朝议。论功的规矩太多,只怕靖和世子都难袭爵,但边城可等不得什么人满足条条规矩,它们要有守城的人才行。皇上要加恩,除去原有的这二位世子以外,就是军中的将军,再就只能在满朝中从上往下撸选,郡公郡侯后人也在其中。”

    多喜的亲事已不仅仅是件欢喜的亲事,反而卡在这国公荒、郡王缺少的关键年月里,带足笼络之意。

    “是啊,”皇帝神色转为默默,对着海风负手于后,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后,有了就这事和镇南王讨论的心情。

    “朝廷的规矩是开国时制订,可边城却等不得这些规矩全让满足。梁山王府的手段,一代笼络郡王打压国公,下一代又笼络国公牵制郡王,只要他们守得边城好,太上皇和朕都没有继续盘查之意。几代下来,国公府倒下,郡王府倒下,细究起来,就拿辅国公府来说,自家儿子不争气,要是有机会,能把忠毅侯这外甥也险些打杀,这不能怪梁山老王笼络郡王打压国公所致,这是国公府树大根深生出蛀虫。以此来推,钱国公也是这样,别的国公府也相差不远。至于郡王们,”

    皇帝眸中有恨意一闪:“定边郡王勾结福王,这不是针对梁山王的不满,倒是对太上皇和朕的不满。”

    又一声低叹:“江左郡王战死,儿子走失在前,不曾回归,就又死在东安郡王手下,这与梁山老王也无关,这是霍君弈失了防范,东安郡王太过贪婪。”

    又浮现怅然:“延宁郡王战死后,麾下由江强把持,这是江强为人聪明,延宁郡王后代纨绔所致,”

    镇南王连连点头,他有儿子他有过这样的担心。元皓在四岁以前,在太上皇和太后的疼爱之下,镇南王暗暗忧心过。

    他打算元皓入学后好好教导,但还没有完善,元皓随忠毅侯出京。

    根据老王的信件来看,初到海边的时候,为赶海还是顽劣孩子。忠毅侯看不下去,嫌外甥拖后腿,设计把他一通教训,不久后韩正经又赶到,两个孩子比功课比学功夫,元皓一里一里变成能赈灾能捐银能开铺子的胖队长。

    镇南王府对韩正经另眼看待,与老王信中的描述不无关系。对好孩子另眼看待,与元皓的成长不无关系。

    生下纨绔子弟,就如延宁郡王一样,后代子孙让江强一锅儿端,他表面上还假装用心追找小郡王,贿赂上又足,把京里一瞒这些年。

    皇帝说这些话还算论边城及梁山王府的功过,但镇南王听得入心,更生出多喜可不能许错亲事的心思。

    再找一个忠毅侯是难的,但也不能寻个定边郡王那种抄家灭门之人,也不能寻个福王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也不能寻个江左郡王那样没看住自己儿子之人,更不能似延安郡王早早战死,落得后代子孙无人教导,死在家将手中。

    为加喜挑的这个人,一定要能文能武,擅于应对各种场面。就像执瑜执璞一样,走丢了还能抱着大批敌国公文回来……镇南王想到这里,嘴唇动一动,想说什么却又忍住。

    皇帝说了出来:“让尹君悦那一批六个人,前往梁山王帐下,守定边郡王旧封地,和郡王一样有治理之权,谁出色,就把谁定给多喜。”

    镇南王眉头一紧着了急。

    他刚才也想这样说,像瑜哥一样,在水军能行,在边城也名头儿不错,不如让六个人去边城吧。但再一想,边城苦寒,多喜不是加福那般能干,夫妻们也舍不得多喜离开京中太远,只怕多喜要过梁山王府女眷一生等待丈夫的日子,镇南王就没有说。

    但皇帝想到,王爷苦了脸儿,嚅嗫道:“边城冷,又苦,太远,多喜娇生惯养……”

    皇帝愕然过,面上涌出又好气又好笑,斥责道:“这还不简单吗!等到选出人来,再把他往近的地方调就是。如延宁郡王的地方,”

    镇南王也错愕了:“您一直夸瑜哥,难道没想过给他?”

    皇帝一下子让问的哑了嗓子,有一件海风也不能开解的纠结事情,本来让皇帝压在心底,只尽情享受海风,在镇南王脱口的话里翻腾出来。

    ……

    边城缺少国公和郡王,梁山王处吃力,频频上公文问大战巴根的犒赏,都两年过去了,几时才下来。

    他问的是新国公人选,与靖和世子袭爵,及葛通……因为王爷公文上把执瑜写成和葛通一样功劳,执瑜不能避免。

    这事情要由皇帝来定,皇帝听多了上谏,海边吹风也为躲避一时,本想休息几天回京再议这事。偏偏呢,又遇上执瑜暂行使延宁郡王权力,把心腹大患班仁拿下。

    公文回京后,针对执瑜的非议就更多。最有力的反对原因不是他有太后,这一回不说裙带关系,而说执瑜年纪不大,他今年十八周岁,哪能当郡王?

    顺带的,霍德宝让连累。七岁离京,回家祭祖,约在八岁上到军中的霍德宝,比加福小一岁,今年十五周岁。

    对葛通不满,或者眼红他的人一拥而上,誓把袁执瑜压下去。压倒永国公世子,霍德宝也不用再提。

    袁训甚至没想到让长子袭父亲爵位,也就不会对这打压有任何动作。前太子党知道皇帝并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事涉袁训和葛通,他们也只看着。

    京里最近谣言多,风向也多变,由太子公文里一一写明。

    ……

    皇帝宁愿听瑞庆长公主的指责,也不愿意给执瑜加官职,就是认为他太年青,官职徐徐的加不迟。但边城安危和霍德宝又当别论。

    面对镇南王的话,他只能噎住。原来镇南王也这样想?皇帝愈发不知道怎么处置郡王之缺这桩大事。

    君臣之间忽然就尴尬,镇南王为自己的莽撞后悔不迭——执瑜现有太后,又有加寿,自身有能耐,官职不愁没有,这会儿说的太着急了不是?

    于是,海风也似变得索然无味,君臣相对无言。

    但好在没有一会儿,孩子们笑声传过来。

    “老爷,您捡完东西了吗?”褚大花,关大牛,小豹子三个人,各自抱着小木桶嘻嘻哈哈跑来。

    这是他们每天要做的玩耍,青山绿草之地比花草,在海边就斗鱼虾。

    孩子们盖好自己的小桶先不给看,对皇帝希冀地望着:“这会儿比吗?”

    对着他们的小面容,皇帝心情重又开朗,说一声比,单独有一个侍卫负责捡鱼虾,送上来,皇帝加上三个孩子蹲下,各取出一条鱼放到身后,嘴里说着:“大鱼虾呀小鱼虾,我的大!”

    四条鱼亮出来,关大牛欢呼:“我的大,我赢一局。”老实不客气的,把四条鱼全收到他面前。

    “小贝壳啊大贝壳,我的小!”

    小豹子欢呼:“我赢这局。”把四个色泽中看的贝壳收到他面前。

    皇帝没赢一局也心情愉快,忽然起身把镇南王一通取笑,低低道:“你怕多喜嫁的路远是不是?以后我偏把这地方给多喜,你和瑞庆可愿意?”

    说过蹲下,往他的小桶里捡龙虾,这会儿比的是龙虾,只看褚大花小下巴扬起,就能猜出她捡到不错的龙虾。

    “大龙虾呀,小龙虾,我的大。”比一比,果然褚大花赢了。她的龙虾鲜活不说,还长出约一寸。

    褚大花欢欢喜喜把龙虾全收走,皇帝有了懊恼:“我这只不错了,怎么天天赛不过你?明儿我集市上买一只来,一定把你的比下去。”

    “集市上买的不算哟。”褚大花鼻子翘得高高的嚷着。

    他们的笑语声里,镇南王让皇帝的话震惊,随即喜欢如墨汁如水中,一圈一圈儿的晕染,传遍身子的四面八方。

    远望海平如碧玉,起风时也有惊涛怒吼,但椰林下瓜果丰盛,季节不对,他们没吃到荔枝,却吃到好些稀罕果品。此时一一回想,鲜甜味道已到唇边。

    不由得镇南王笑容绽开,把这地方给多喜?虽然瘴气重,毒虫多,文化也没有全开,但只这一道海风吹拂,镇南王不再嫌道儿远。

    多喜能治理这里,避瘴驱虫又带来文化,又天天有鱼虾和丰盛果品,镇南王想想,真的这样,夫妻知足。

    ……

    丝竹笑语声越浓,柳云若越呆若木鸡。他终于明白,太后不松口定亲的原因。

    原来是这样……

    他望向眼前,让官员们簇拥在中间的是太子。加寿一早问柳云若能不能护卫太子,柳云若也就在这里。

    在官员们中间夹杂着莺莺雁雁之声,面容秀丽举止娟好,却不是风尘女子,是宴请太子的官员们,他们自家的女孩儿。

    面对这些笑靥,有如当头一击在柳云若头上。发生在太子哥哥身上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他身上。太后不放心的应该就是这一点。

    太子哥哥以身份不同受官员们阿谀,受他们使尽浑身解数的方式接近。自己也一样,自己在贵公子中也算身份尊贵之人,发生在太子身上的事情,昨天还有一件在柳云若身上。

    就在昨天,有人寻上柳国舅,说云若公子年纪有了,房中可以先有人。柳至和袁训生分正不痛快,没心思假装,冷个脸儿对那个人。那个人不死心,私下又寻到柳云若。

    这种事情一年要发生好些回,柳云若心里只有定亲,敷衍过后扭头就忘。

    护送加喜去海边见执瑜,执瑜对他说:“太后不定亲总有原因,”两个人猜上半天,柳云若没想起来,也会遇到这种用女人奉承的执瑜和他一样,心里没有这一层事情,也没有想起来。

    今天这场面,好似道路走到尽头似的,让柳云若豁然明朗。

    对着官员们不齿,亏你们中还有张大学士的门生,大学士就教你们用自家的闺中女儿当陪酒小娘?

    这些正经闺秀的出现,像是尖针揭开蒙在柳云若心头那层窗户纸。

    热气腾腾的菜上来了,酒又打开了,但柳云若的心越来越似在火中焚烤,他恨不能即刻进宫,到太后面前告诉她,说自己这辈子不会负加喜,一生的日子很长,风雨繁花都会有,但自己有如大树盘根,决不为它们所动。

    在这种心情之下,他在这热闹里,冷冽中带着轻蔑。有人劝他酒,就更冷冷以对。如果有人认为巴结不上太子,抱住柳国舅也行,打发姑娘们来搭讪,柳云若索性把个后背给她。

    那背影散发出,男女授受不亲,难道这句没看过?

    森森寒意里,姑娘们知难而退,最多,贪看几眼小柳公子不弱于太子的英俊容颜。

    好在柳云若不是太子,当主人的并不觉得兴趣减。只在太子离去的时候,流露出挽留和遗憾之色:“殿下,酒是远路来的名酒,菜也是上个月就从外省运送,不再坐会儿?姑娘们会唱好些曲子呢。”

    太子心想我能来就算给你们颜面,不看你们头顶上有乌纱,还有用你们的心,就凭你这有伤风化的宴席,看一眼马也不下就可以离开。

    微笑以对:“太子妃约我下午赏花,酒我吃了,菜也不错,你们用心。”

    脚轻碰下马腹,马的的远去。

    柳云若紧随太子,想的自然是把太子送回府中,他就去见太后。

    ……

    注视这一行人远去,官员们露出笑容,互相庆贺:“程大人,太子殿下对你家的姑娘多看了一眼,”

    “钱大人,太子殿下听你家女儿唱曲子的时候露出笑容,”

    “洪大人,你家姑娘今天拔头筹,和殿下说了好几句话。”

    洪大人笑得见牙不见眼,清清嗓子道:“列位,三妻四妾是男人本色,清平世界怎么能让忠毅侯府搅混水?古来三皇五帝,专房专宠那叫一个可笑。拨乱反正,全靠你我才行啊。”

    “是啊是啊,朗朗乾坤岂容宵小辈作乱,太子不是一般府第,就是太上皇还有嫔妃无数,袁家仗着有太后就想独霸太子,有你我在,怎么可能?”

    能请到太子,这些人太开心,不顾在大门外就嬉笑有了得意。见一骑马过来,洪大人摆一摆手有了警惕:“老师的家人。”

    他说的老师,是指张大学士。大家住了笑声,望着家人到面前行礼,道:“大学士有请几位大人说话。”

    ……。

    张大学士闭目养神,直到外面回话:“洪大人他们来了。”缓缓睁开眼睛看向两边,对左边坐的一排人颔首,这是他的心腹门生。对右边的一排人颔首,这里坐的是他的儿子和族中优秀子弟。

    这样的排场对洪大人等门生,张大学士有不易觉察的冷笑,算给足你们体面。这样的排场,也因为等下要宣布大事情……

    脚步声响,洪大人等进来。见到两边坐的人,张家的精锐尽在这里,都是一愣,随即更摆出恭敬,对着张大学士行礼:“老师唤我们不知有什么吩咐?”

    “听说你们以我的名义宴请太子殿下?”张大学士嗓音冷淡。

    “回老师,这事情回过您,不巧您那天闪了风。”

    “你回我的那天,我看太医已不出门,打的是我的名义,为什么还要请呢?”张大学士冷哼一声:“老夫去不了不是吗?”

    洪大人陪笑:“老师是这样的,门生等定下酒宴以后,就往太子府上给老师送贴子,原打算请老师致意太子殿下,却没有想到老师那天养病在家,太子问我们找老师有什么事情,我们怎么敢隐瞒殿下,就说出来。再往老师府上问安。您去不了,我们也只能请客。”

    张大学士冷笑:“按你的话听上去,就是虽用我的名义,其实我去不去并没有什么关系?难道太子殿下没有对你说,我养病在家?我既然养病,反而又请客,殿下没认为奇怪?”

    “这……”洪大人几个哑了嗓子,互相对视,心想当时见到太子,能纠缠的他答应前来就好,他没有多问,谁又会多回呢?

    他们的心思,让张大学士一语揭破:“前言不搭后语,不如实说。”略高嗓音:“借我名头请太子,这才是你们的真意!”

    他忽然变脸的语调,让洪大人等人后退几步。看看两边坐的人,不知道是在这大阵仗下丢不起人,还是认出这大阵仗为他们而设,这人不能丢,洪大人挺挺腰身,咬着牙把话还回去。

    “老师容禀,这事虽是门生做的不对,但万幸得老师素日教导,我们挽回本朝一件大丢脸的事情。”

    张大学士怒极反笑:“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