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7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一天,街上热的像铺层火炭。却好在静街,免去长街上拥挤的苦。不少人家摆有路祭,袁柳也不例外。这是给皇家贵妃的尊重,哪怕棺木里是条狗,也是一样。
欧阳一族在京里的官员充当家人,随着棺木行走哭丧。因为是贵妃,还应该有些官员出现,但忠毅侯忽然中暑,柳至忽然扭了脚,这二位一起不来,袁家、柳家的亲戚一个也看不见。要是有人再找一找,前太子党也人影不见。
只有路祭棚子上管事的抹着汗水,背地里骂骂咧咧。
欧阳家的官员也很难去计较,他们也觉得苦,因为要送到皇陵上。出了城才能骑马,在京里是从宫门步行到城门,这种天气真叫遭罪。
眼见城门在即,他们松口气,一个是城门穿堂风十足诱惑,一个是出了城就可以上马上轿。棺木前一路哭的人怎么办?他们说好轮流下车下马,你哭一段,我哭一段,也免得贵妃还没有安葬,家里人热倒几个。
心里难免有急促,暗暗地道,快,快走呀。奈何棺木行进从不是跑快马,抬棺的人该怎么走还怎么走,慢腾腾的往城门挪进。
四皇叔主管宗人府,不出面不行。再找一找见不到礼部尚书方鸿,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怎么没想到躲懒呢?自己得太后和皇后亲自吩咐:“不管有多少诽谤我们的,这葬礼也不能错。”四皇叔的老实用在这里,他老实的跟着晒日头。
对着城门,四皇叔也松一口气,打算上官道就命急行。
城门,就成了送葬人的希冀。他们眼望城门,巴巴儿的渴望着出城门,出城门……
第一声狗吠声出来,没有人放在心上。天热人焦躁,狗烦躁想来也理当。
他们继续对着城门去,直到狗叫声越来越大,大的铺天盖地,从两边街道上还发出撞击木板的动静。忽然,狗叫声近了。附近的大街小巷子里惊呼声出来:“谁关着这些条狗?”
尖叫声不断,有人大叫:“回家去,关好门!这是野狗只怕咬人!”狗叫声里,“砰砰”在门的动静也不小,无数条野狗冲出来,因为数量多,路过的东西直接撞倒。
上了街上,也不管不顾的对着送葬的人就冲。
有人大叫:“不得了,狗发疯了!”有家人的护着走,没有家人的撒丫子跑。抬棺木的太监也经不起这阵仗,把不让狗咬放在第一位。
轰隆隆数声,皇贵妃制硕大的棺木重重落到地上,因为太重了,落地后并不安稳,又移动的摔了两摔,带着余震未息停下。
讲究人去安息的朝代,这大不吉利。
二楼上有个房里,却有人就差拍手大笑。
紧闭的窗户缝里,元皓解气地道:“把我表哥逼走,还敢病秧子以死讹人!自己不出气自尽,还敢诬陷太后!哼,让你摔个仰八叉!”
他身后有人问:“不要伤到人。”好孩子坐在桌子旁。
镇南王府的家人回话:“姑娘放心,下面有咱们的人招呼着,尽量不让人受伤。要有人受伤,想法补贴他医药钱。”
好孩子不再说话,招呼小夫婿回来,也是一肚子呼呼的火气:“她家一死人就讹我姨丈家!死两个讹两回!咱们偏不为她守着,今儿她下葬不是吗?咱们偏大吃大喝。”
“庆贺庆贺!”元皓回来坐下,家人送上巾帛给他擦干净手,拿起一块肥鸭吃的香香甜甜那模样。
两边坐的还有小红和韩正经,太后受了委屈,小六苏似玉不出宫,就他们四个在这里策划这一场热闹,再来吃喝。
死了皇贵妃,虽不是全国披麻——快马这会儿也跑不遍全国。宴饮上总有些禁止。
但元皓他们才不管,为这死一个讹上执瑜执璞,死两个更讹上太后大为不满,就表现在大闹葬礼,再摆席面。
当然,也不张扬。免得打了皇家贵妃这头衔的颜面,就是和皇帝过不去。
闹的她欧阳容死了也不得安宁就行。
那些狗,是小王爷让人用药麻翻的野狗,棺木将到的时候,没醒的狗用水泼醒。又寻了一些人四下里照看安全。冲出来,棺木不摔好似说不过去。
这是对死人的大不敬,也是孩子们一定要给欧阳容的还击。
这里离城门近,当兵的帮忙撵狗,一部分径直出城,一部分让打,一部分散开已不足为患。棺木重新抬起,四皇叔说怕误安葬时辰,出城急行,郑重味儿就此没有,孩子们隔着窗户缝咬着肉嬉笑着为贵妃娘娘送了行。
吃得一饱,约好对谁也不说,分手各回各家。
小王爷动用人手,瞒不住长公主。回去和母亲又分享一回,胖脑袋得意晃动:“谁让她家欺负坏蛋舅舅,真正大坏蛋!”
长公主知道执璞病的内情,嫣然笑着夸儿子好生能干,好生能庇护太后和坏蛋舅舅,又和儿子约好,不要告诉镇南王。
到了晚上,元皓去见父亲,只说:“出巡去。”
……
夏天黑的晚,房外是黄昏。晚霞余晖把胖小子衬出七彩光芒,英武中耀眼夺目。
镇南王揉着儿子胖脑袋感慨,京都治安本由王爷一把抓,但夜巡出来的时候他没有反对。
当时不反对,起头的是他的外甥萧战、执瑜和执璞。后来换成柳云若,镇南王跟柳至并不是过于密切,也支持不改。
王爷看得到这里面长远的好处,是他将对京中可用的少年了如指掌。福王乱出去十年有余,但提防上不能放松。有了夜巡,再有乱出来,除军队以外,还能组织出有效的队伍。
王爷没有反对的理由,但最后好处落到儿子头上,他从没有想过。
王爷叹道:“作成别人一番,便宜的还是自家啊。元皓,战哥走、瑜哥璞哥走,你落个大好处。”
元皓小脸儿戚戚一回:“可是不要好处,也不想表哥们走。”
王爷扬扬眉头,见儿子改回灿烂大笑脸儿:“但是不能阻拦表哥建功立业去,只能元皓受这重任,担下来,让表哥们在外面安心。”
元皓忧伤表哥不在,和喜欢挑大梁两不误。镇南王让他逗笑,又交待他:“多请教柳家的云若,别和他生分。”
元皓鼻子翘得高高的:“父亲放心,不说加喜,柳坏蛋不敢跟我呛!”胖脸儿再一黑:“他竟然敢在加喜的事情上哄了我?等我把他狠狠打下去。”
赏花吃瘪,小王爷念念不忘。
他回家来,请父母亲帮忙分析过,镇南王还是让他不要在意:“他在乎加喜是好事儿,在加喜的事情上你可以让着他。”
小王爷乐了,胖脑袋点动:“是啊是啊,元皓让着他,元皓不让着他,柳坏蛋没地儿站。”
这孩子如今主见更深,他认定是“柳坏蛋”,从袁训夫妻到镇南王也没能纠正。长公主是不会纠正。
镇南王只能笑笑,把跟儿子的人叫进来再叮嘱几句,看着儿子出去的小身影,眸中还是得意的。
如今的夜巡体制成熟健全,元皓坐享其成,王爷哪能不神采飞扬?
……
钟点儿是定好的,柳云若在王府门外等着。元皓对他只一点头,上到小马上扮神气:“出兵!”小马的的的,走在最前面。柳坏蛋后面跟上,如镇南王所说,除去加喜以外,别的事情上柳云若件件容让。
小柳还指望元皓按着日子把加喜送到他家玩耍,不敢狠得罪他。赏花时得罪,夜巡上弥补。陪在元皓身边接出老国公,小柳也寸步不离。
他们威风的走在街上,屋檐下有两个男人驻足,认真的把他们看了再看。直到第三个人过来:“两位请,王爷等着呢。”
安王的角门,三个人进去,遇到第一波盘查的人。
“站住!刘三,天黑了,你又带进来什么人?”两个婆子尖着眼睛在他们面上瞍动。
跟安王的刘三陪笑:“这是外地铺子上的掌柜和管事,见王爷回前三个月的进项。天擦黑才进城,可不就这会儿进府。王妃在哪里,正要带他们去见?”
两个婆子冷冷淡淡:“哦?应该先回王妃才是,你这奴才,却等我们拦下来才说。”
带到安王妃面前,安王妃问上几句,掌柜和管事的对答如流,安王妃让他们去见安王。
安王书房外,管事大娘子把刘三拦住,生气地道:“又让她拦了去?”刘三跺脚埋怨:“我的亲娘呀,咱们不是说好的,这个钟点儿我带他们进来,您老拦下来,不用去见她。您倒是去了哪儿?”
管事大娘子火冒三丈:“这……这贱人!”她没忍住骂出来:“她把我支开了!”
“算了算了,这话回头再说,横竖我也想到,王妃如今是什么人都拦,已经应付过去,我们去见王爷。”刘三带人走进去。管事大娘子怒气冲冲往厅上去,边走边寻主意要和安王妃再战一回。
书房里,安王没功夫听刘三说妻子的话,让人进来,见刘三退出去,房门闭合后,安王发难的语气:“你们总算想到找我!”
掌柜的勾起嘴角微笑:“王爷不要生气,我这不是把他已带来!”
另一个人走上前,含笑问安:“康平郡侯马家的后人,”
安王冷笑:“真的假的?马家只余一个后人,跟你年纪不相符。”
这位并不窘迫,大大方方道:“姓马,肯定没错儿。你指的是我祖先是马家的家将吧?”耸耸肩头:“家将又怎么样?马家败落了,只有公子一根苗。我们如今是外省的财主。”
安王不屑:“多少万贯的财主?”鼻子嗤笑一声,居然还有人敢在京里说自己是财主?你站的可是王府地面。
这位还是没有半点儿不悦,笑容满面道:“在王爷面前不敢提多少万贯,但招兵买马却拿得出本钱。”
“招多少兵,买得起多少马?”安王逼问。
“王爷,成事儿贵精不在多。一堆二楞子您肯要吗?”这位后人总算上点儿脾气,眼神也直直的和安王对上。
掌柜的见到笑了笑:“我来打个圆场吧,王爷要人,马公子要权,如今你们应该和气才是,这一见面就剑拔弩张的,岂不是白费我说服的心血。咱们坐下来,慢慢的说正事儿吧。”
安王想到家中的事情妻子无孔不入,要紧话还真的越快说越好,点头道:“请坐。”
------题外话------
太子不会黑化。
第七百九十三章,萧战正名
“马北。…………”康平郡侯家将的后人报出姓名,就开门见山:“京里针插进不入,水泼不进。赏花让我们外来的人心如明镜,这京里权贵自成一圈,没有我们下脚的地方。”
安王打心里赞同这话,要是一个官职没有,倒也不是这样。但要想如意,放眼看一看吧。刑、兵、礼、吏四部尽是跟随过父皇的前太子党,都说余下两部,工部的丁前和户部的陆中修维持的艰难,离前太子党夺位不远。
余下大理寺、都察院、国子监、翰林院等,也是新老臣还没有划明白地盘。丢下些小官职,进京的这些人心是高的,就如眼前这位自称外省财主,他不缺钱只能为权,给他绿豆大儿的官职苦苦的熬,他肯吗?
安王暗想自己为什么要和太子及他的外戚过不去,除去皇嗣野心以外,还有他要安插官员,哪怕他当个太平王爷,也得有点说得过去的官职给他的人,不然他这王爷一不是嫡母亲生,二不是太子同胞,他哪能安心。
阴沉着脸,安王嗯上一声。
马北见安王也认为有理,话匣子打开:“不是我们有居心,是这一回进京的人太多了。上两个月等不及的走了几十,但余下的也足够瞧的。还有越来越多的跟我一样身份的往京中涌来,”在这里顿住语声,他也觉得尴尬。
安王忍住面上不笑他,只肚子里笑个不停。郡侯郡公们不过那些,家将却出来几箩筐。都想沾光,纵然父皇留给他们的有官职,也僧多粥少难以分派。
而这僧多粥少也正是安王就中取得的有利条件,安王满面的认真严肃,目光炯炯盯着马北,看上去对他的话重视。
马北认为自己得到鼓励,腼腆地笑一笑:“我们只知道来,却事先没有想到,没有一位权贵为我们说话撑腰,我们在京里站不住脚根。”
露出自嘲:“太子殿下面前有袁侯爷和柳国舅,我们还是知趣吧。齐王殿下府上去过几回,冷冷淡淡的让人心寒。”
安王淡淡:“皇兄的态度就是朝堂上的态度,我的这位皇兄最会看朝中风云的眉眼。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以前和太子也淡,后来羡慕太子出游,不知用什么法子他也出去,再回来就鼻子孔出气全向着太子。”
马北借机问道:“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安王哂笑:“总是有些事情,不然他也不纳妾,成了忠毅侯一流,竟然不知道丢人二字怎么写。为着什么呢?”
马北骤然紧张:“那那那,我来这里对了,我们冷眼旁观的,看齐王殿下倒似不敢分庭抗礼似的。”讪讪一笑:“没有挑拨的意思,就是觉得各位王爷各领风骚,似天下五岳各顶一方天地,本朝的根基稳固不是。”
安王半带讽刺:“我们不和,方便你们扮演功臣。”马北陪个笑脸儿:“不敢不敢。”
又问:“以王爷来看,齐王殿下出京以后,出了什么事情?你也怀疑他和太子从此并肩?”
安王打量他一眼:“怎么,你不知道安王妃的来历?”
“知道,忠毅侯的姐丈,陈留郡王府上的县主。但又怎么样?我们乡里姐夫和小舅子争家产见天儿打得头破血流,权势当头,更不会出来和气人儿。”
安王动容,这话简直就是他整个的心思。他喃喃地道:“是啊,权势当头,哪能出来和气人儿?”他要是不抓紧点儿,不弄点儿让太子动摇不得的权势在自己手上,只怕是那打得头破血流中悲惨的那个。
重重的叹气:“是啊,这话在理儿。我呢,时常的也想。齐王皇兄有梁家为后盾,又有母妃在侧,”
在这里心头一痛,让安王的语声有点儿变腔调,恨铁不成钢的道:“岳父又是本朝第一名将,军中有消息,他敢和梁山王争风。他倒敢,我的皇兄却不敢,真真可笑至极。”
马北小心翼翼:“难道伪装?”
安王也有过这种疑惑,但他没有证据不敢判断,茫然道:“也许吧。”
“那王爷您可不能慢了,后人一步差之千里,我特地托班先生到您面前,”
对扮成掌柜的那个看一眼,有个亲切感激的笑容,自顾自再说下去:“我们这些人全愿意效忠您,怕王爷您不信,刚才我不怕您生气也说明白了,太子府上没有我们的地步,齐王那里也是一样,只有王爷您,闭门思过的日子就要过去,您不用人吗?王爷听我说,赏花我全看明白了,京里的人眼皮子浅,两个瞳仁儿里只装太子,我们就不一样,只要您愿意,我们只有您。我们要寻个前程,王爷您要些效忠,您看我说的对不对?”
他唠唠叨叨的话,也算实在。既挑明他们效忠的真实性——太子府上进不去,齐王府上冷淡无门,也摆明安王的处境——是他一直在说的大家都要寻个稳固根基,这正中安王下怀。
安王起初是想和太子打成一片,但他想要的位置呢,不是太子师们占住,就是袁训和柳至可以代替。太子还没有冷落他呢,安王自己盘算下,不成,他不会有满意的位置,他要给自己创造满意的位置。
但弄一回手脚,“猜忌”扣到自己脑袋上,把自己弄成闭门思过。原先想好的,太子受到猜忌,安王何等友爱、帮忙等等等……统统飞走。现在是太子对他挺友爱,他十一殿下成了算计人的混蛋一个。
虽然他确实算计了,但这结局哪能甘心。
“猜忌”之局,一古脑儿是想把袁柳、齐王全扣进去,才会有齐王大婚的喜酒让换,辅国公龙怀城醉酒让引走,他就没打算放过齐王,但齐王现在是个没事儿人,安王眼红的要吐血,稳固他的根基就更重要。不然,骑上飞马也难追上太子和齐王。
以他的心思,难以追上,也就是让落下一大截儿,以后太子和齐王想捏他长就长,捏他短就短……。光是想想,安王冲口道:“想在京里立足,没有人不行!”
他说的是自己,但恰恰也能说到马北。马北欢天喜地:“是是是,”起身来到安王面前双膝跪下,仰面尽是诚恳:“请王爷放心,我们不敢不尽心竭力。”
安王不怕他不尽心竭力,明摆着的,郡公郡侯们的后人要有满意前程,朝中和宫里有人为他们说话才行。他们就相中自己,因为自己根基浅,需要多多的忠心。
有人说他们没长耳朵,不知道安王最近失宠吗?这些人哪里懂。在他们看来,父子总是父子,说不定安王一溜烟儿就到皇上面前,为自己这些人好话说上成山成海。
再说马北也是抱定安王会答应的算盘后,来到这里。他第二句话道:“凡是为王爷好的事情,尽管吩咐我们。坏人,我们有人去当。好人,您落下。水涨船才高,这个理儿我们懂得。”
安王大为满意,瞧瞧,他知道捧高自己他才有好处,自然的,自己失宠的时候受他们追随,自己得意时对他们也分外不同。
这是种想吃果子,自己埋个种子。天天浇水等到大树结果,他还愁吃吗?
安王不再犹豫,本来不多的摆架子也全收起。和马北交谈起来。对安王妃管“闲事”头疼到极点,说的钟点儿不多,家人刘三进来,把这二位原路带出府去。
有一段路上,听到隐约传来的大喊大叫声,两个女人的尖声气儿叫的鬼哭狼嚎。
一个大骂:“老货,现在是我当家,我见见家人怎么了?”
另一个反唇相讥:“这府里从来是王爷当家!王爷发过话才能有你!”
马北二人不知道安王妃和管家娘子吵架,也不敢打听。刘三更装听不到,把他们送出角门,说声再会道别。
目送两个人走出十几步,刘三拔腿往府中就跑,上赶着去瞧个热闹。见安王面色铁青也到了这里,手指安王妃大骂:“管家大娘子是我的奶娘,我吃她的奶长大,你怎么敢不敬她…。”
刘三寻个好位置,看得津津有味。
……
心腹的将军们又一次来见梁山王,恳切的请王爷不要再袖手旁观。
“自从小王爷来到军中,何曾有过好名声。”
“王爷您不管不行了,外面听听去,当兵的说来说去,全是小王爷就会围着福姑娘转。”
“就是,小王爷的帐篷扎在陈留郡王那里怎么行,更坐实对他的非议。”
忠心沸腾的时候,他们跪到在地,齐声道:“请王爷为小王爷洗清名声,为小王爷扬威!”
梁山王还没有回话,外面有人高叫:“小王爷到!”帐帘子一掀萧战进来,粗声大气地道:“爹呀,对您说一声儿,加福要吃果子要吃烤野味儿,我们出营去,跟以前一样,三天不回五天回。”
定晴一看,萧战愣住:“这是怎么了?”
要是帐篷里有大事情,守门的亲兵应该知会。亲兵没有知会,是今天没有重大军情,而王爷早有交待,小王爷不是外人,只管进来,亲兵也不知道帐篷里开的是由将军们发起,针对小王爷“围绕福姑娘团团转恶习”的会议。
萧战瞪大眼睛:“爹呀,你们说话吧,我还是退出去的好。”再一想,他要说的全说干净了,直接道:“爹呀,我走了。”
梁山王忙命将军们:“起来”。再对儿子咧开大嘴儿:“呵呵,你肯来看老爹,多坐会儿不是,有什么会议是你不能参与的,战哥儿,你也坐。”
……
梁山王不禁止儿子随时出入,也有对儿子向日葵般围着加福转的忧心。他巴不得会议时萧战闯入,战哥儿听得有趣,他不就留下来了,总是少陪着加福,少让当兵的在眼馋以后诽谤他。
大会小会,梁山王都让叫儿子。但战哥儿挑剔,几个小会一开,气呼呼跟老爹大吵一架。
起因一:“没有加福,不开!”
梁山王苦恼,他可以不介意大会小会叫上加福,可将军们还不能相信加福是个能干孩子,他不能为着儿媳而伤将军的心。将军们随他出生入死这些年,加福却还不是真正儿媳,她还没有成亲。她住在陈留郡王营里,她是陈留郡王的内侄女儿。梁山王一百个相信自家老爹教出来的加福听到话不传,但将军们还不相信。
起因二:“这么小的会议也叫我!祖父知道会不高兴!等我写信安抚他,让他不要生爹的气,爹你让我从小兵做起,这是抬爱我!”
梁山王对儿子投降,他的老爹把一双小儿女夸得可以天上飞水底潜,他的母亲本在家里大闹,不想把孩子们过早给他。虽然让开小会,挨不着当小兵——当小兵的哪有资格到王帐开会?
但战哥的信写回去,老爹一定吹胡子瞪眼,母亲有了由头更要索要孩子——梁山王再也不敢让儿子来开小会,不是大会都不敢请他。安排于林等先生出席,回去把会议内容转告一双小儿女。
有时候王爷觉得这哪里一对小晚辈,活脱脱一对小祖宗。是以,他更不禁止儿子随意出入大帐,就像今天,这不,你碰上了不是?你也来听听吧。
当兵的议论纷纷,梁山王也灌满两耳朵。鉴于他在儿子面前为加福的事情碰壁多回,他知道和儿子再说没用。得有个事情酝酿到一定地步,让萧战明白过来。
王爷大撒手,由着他的儿子和加福形影不离——晚上除外。让当兵的胡说去吧,说的越凶,暴发的越早。战哥儿一定会遇上,像今天…。
……
热情招呼儿子坐下,快比对贵客还要亲切。以为这样就哄住萧战能听进去几句话,但将军们一说,萧战就炸了。
一跳起来,一句话噎死所有人。
“眼红!这话一定是没媳妇的人说的!”
将军们气结,有两个抱定“武死战”,这事儿已揭开窗户纸,就像战役已开始,哪怕是块硬骨头,不管怎么样也得啃下来。不然过了这个村,上哪儿还找这个店和小王爷深谈。
他们痛心疾首:“请小王爷听我们一言吧,围着媳妇转的没出息!”
“扑通!”,跪到萧战面前。
萧战比他们机灵,往旁边一蹿,瞪视帐篷里所有的人——想不包括他的爹也难。
“那咱们赌一回吧!要是你们看错,以后怎么样?”萧战大声道。
将军们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小王爷要是输了,他就得乖乖改正,以后按时出操,勤谨着开会,回到王爷大帐居住,而不是一早在陈留郡王那里操练,小会从不来,据陈留郡王的兵也快看不下去,说小王爷从早到晚寸步不离未婚妻。
军中赌博,在军规上是禁止银钱的,但却是常事儿。因为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叫军令状!
将军们和萧战在梁山王面前立下军令状如下:“小王爷有能耐,福姑娘有能耐,将军们从此唯马首是瞻,不对小王爷的言行举止说一个字。小王爷要是做不到扬威,搬回王爷大帐,三天见一回福姑娘直到成亲。”下面还有些请酒赔礼的话。
最后一个手印按下去,梁山王喜笑颜开,他觉得儿子扬威指日可待,哪怕他不扬威,从此不再粘着加福也不是坏事情。将军们和王爷想的一样。但是看小王爷时,也是喜笑颜开。
萧战的底气甚至比他们还要足,叉腰大笑得瑟满满:“敢跟我赌的,全是输成光屁股的傻子!”
梁山王一听不乐意了:“你把我也说进去了吧?”他虽是见证,但内心助长抹不去痕迹。
萧战不在意的甩甩手:“老爹不算!”
一指将军们,大笑声又出:“哈哈哈……你们输定了!”
转身就走:“爹呀,加福要吃果子,加福要吃新鲜烤肉,加福要吃新鲜菜,我们出营去了!”
将军们纳闷:“小王爷真的胸有成竹?”有一个脑瓜机灵的笑道:“要是扬威,是好事儿。要不能,从此严谨也是好事儿。横竖咱们能磨得小王爷上正道儿,咱们是赢的。”
将军们重打精神的乐了。
梁山王则是对着儿子背影不痛快的嘀咕:“加福要吃果子,加福要吃新鲜菜,加福要吃新鲜肉!老子到军中也没敢明目张胆要享受。加福来不到三天,你小子就磨着老子要江南的鱼虾,扬州的点心,还要海南的果子,老子上哪儿去弄。当兵的不吃,老子也很少吃。加福这么精贵,为什么不呆在京里别出来!”
他的帐篷大,萧战还没出去呢,背后生耳朵似的把这喃喃低声捕捉几句,别的不用猜也明白。
萧战回身哄老爹,堆出一脸的笑:“哈哈,爹呀,加福要是吃的不好,太子妃睡不着。太子妃正安胎呢,不能让她担心。她要是担心而生个丑孩子,咱们担不起。加福要是吃的不好,太后睡不着……”
梁山王捂耳朵:“行行行,你小子赶紧走吧。这话总讲犯贫。”萧战大摇大摆,在帐篷口儿又哄他一句:“好吃的,我们带回来孝敬您,跟上一回一样,跟上上一回一样,跟上上上一回一样……”
边说,边往他爹的面上瞄。
在萧战的把握之中,他的爹得这点儿暖话,大黑脸上笑出了花:“呵呵,还是有儿子好,战哥儿,上一回指给你们的路,果子吃完了吧?这一回往南,往南去。”
萧战撇嘴:“上上一回您指南边儿。”
“那往西去。”
“上上上一回您指西边儿。”
“往西再往北,那里有片好果子林,甜。老爹都没舍得让人摘来,特意留给你几十年,总算你来吃了,呵呵,去吧。”
萧战出帐篷喃喃:“我今年十三岁,上哪儿留给我几十年?上辈子就给我留着的不成。”
往陈留郡王营中走去,准备带加福出去散闷,再骑射一回,吃草地上的新鲜东西。
帐篷里,王爷和将军们相互庆贺,把军令状传看来传看去:“这下了好了,小王爷要么有出息,要么就放老实。”
……
营门上,萧战带着加福一行人纵马而出,守门的人巴结的笑:“小王爷又带福姑娘吃好吃的去了?”
“是啊是啊,要是多,回来有你们一份儿。”
等他们走远,这是陈留郡王守营门的兵,也早看不下去,把小王爷说上几句:“王爷是个英雄,这儿子只会恋姑娘,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老子英雄儿狗熊。”
守门的不止一个,站对面的劝他:“高兴些,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