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五十四章,皇帝的烦闷

    对老国公夫人,太后没有过多芥蒂。对于流传中袁国舅的死,她不可能放过。她接袁训母子的前后调查的清楚,闻听是诅咒,太后没多放心上。六宫之中太多的诅咒,如果诅咒能得到一切,太后早就诅咒家里的贫穷和让袁国舅胎里受惊的人。身为姐姐她最清楚,袁国舅是在娘胎就受惊,生下来有不足之症,幼年看过所有看得起的医生,贺家也去过,都说未必长寿。

    老国公夫人或许是诅咒过,但袁国舅的死一定与她无关。

    从太后的角度,看到的是没有老国公夫人这个坏心人,袁夫人就没有和袁国舅相遇的机会。太后再飞黄腾达,也没有见到侄子和侄女的可能。

    曾看出袁夫人母子都不愿意提到老国公夫人,就太后判断,是夫妻不和导致老国公父子几乎反目,出于心疼老国公,袁训对老国公夫人素怀不屑。

    太后就事先问过袁夫人,征求她的同意,赏赐老国公夫人宫衣珠花,给小十金花锦袍。怕老国公夫人生出骄傲之心,在今天的王府接船,京中权贵们接船中昏花头脑。在老国公夫人接过赏赐露出感激涕零以后,太后故意道:“大媒我是要高看一眼的,所以奉请太上皇出宫来到这里。到底这里随意些。如果在宫里见你们,今儿可见不成。”

    老国公夫人的出身,让她听得出来这是实话。老国公不是了不得的功臣。就官员的旧例来说,当天进京,不让人喘口气儿就见驾,就要对别的国公也这样。如果不对别的国公也这样的话,他们难免寒心。

    太后之意一听就懂,老国公夫人叩谢道:“这是太后疼爱忠毅侯,泽及到亲戚。论起来本当不起。”

    太后见她明白,微微一笑命她退去。再上来,就是加寿等人。

    孩子们一拥进来,闹闹哄哄中行了礼。太后喜悦的笑声里,赐平身后来到太后身边。

    萧战又不消停:“加福最想太后太上皇,加福走前面。”但加福怎么会随意越过姐姐们呢?加福还是走在后面。小六苏似玉走在最前面。到太后面前,小六握住太后左手,苏似玉握住太后右手,殷殷切切地问:“想我们没有。”

    小六手点在自己脑袋上:“我最想您。”苏似玉手点住小六,帮腔道:“小六最想您。”

    萧战鄙夷:“大言不惭!”太后听完,把眼睛笑出来。宫人送上帕子擦拭时,小六想起来,对还在太上皇怀里的元皓不无讨好:“要让表弟是不是?表弟,要不要让你?”

    太上皇满意地点头:“看来这一路上让着我们了。”元皓这会儿想到的不是夸表哥,而是得瑟,在太上皇再拱一拱,大大方方挥挥小胖手:“今天表弟让六表哥,等过会儿我要和太后亲香,可不许和我抢。”

    小六道声谢,和苏似玉拉着太后说起来,看架势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太后想了起来,让他们先停下来,往外面寻找:“太子在哪里?”在孩子们队里再看一眼:“香姐儿的女婿又在哪里?”

    宫人出来说过,沈老大人夫妻有了紧张,把沈沐麟送到殿外不能再送的地方,看着沈沐麟随宫人进去,心里忐忑不安。

    太后一见欣喜,说生得好,近前细看了看,让他好好的对待香姐儿。皇后带着太子进来也见上一回,又宣张大学士、二老王等说辛苦。接下来宣的,是赵先生、文章老侯祖孙,好孩子。

    镇南老王对赵先生赞不绝口,特意为他进言:“元皓的三年大功课,全是赵夫子所教。”元皓机灵,祖父的话一落地,摇头晃脑的背起书来。一长篇背到中间,太上皇惊喜的瞪大眼睛,太后笑的合不拢嘴,连说赏双份儿的。

    赵先生谢过赏赐,元皓书是不背了,不过从太上皇怀里出来,亲手揪住韩正经往太上皇面前来,笑得眉眼儿弯弯:“这是瘦笨孩子,只比大笨小笨聪明一丁点儿。我出京会钓大鱼他才寻来,见到我玩就会哭。”

    镇南老王见由着孙子在这里撒娇,太上皇太后未必听得懂事实。忙又进言:“路上陪元皓玩的好。”

    张大学士一乐:“回太上皇太后,这是有名的拌嘴三差人。”元皓就又到好孩子面前,伸手去揪,好孩子不乐意让开:“到京了,要当好孩子,你忘记了吗?”

    记得姨丈姨妈说过见驾的话,在这里没喊玩儿的话烽火台,但是对萧战狠盯一眼,看那意思是不是又可以讨一桌席面和一件首饰。

    八岁的元皓不肯理会,还是把好孩子一揪袖子拖到太上皇太后面前,笑的小豁牙尽露:“这是好孩子,她比大笨小笨聪明一点儿,比瘦孩子笨的多。瘦孩子和我玩上好一阵子,她找了来。找来的时候下巴没了。”

    好孩子不能在太上皇面前争执,憋屈的瞪着他。

    太上皇和太后没听懂,忙打量好孩子,心想生得这样好,下巴没了可怎么办?而元皓得意洋洋的,沉浸在他最聪明他跟出京最早里面,没发现他说话里糊涂。

    韩正经走上来,听到说他的时候不乐意,这会儿说好孩子,正经精神上来,也道:“是呢,她找来的时候酒涡没了!”

    太上皇和太后瞬间明了,让逗的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笑刚止住,元皓往外面看:“我们三个就叫拌嘴三差人,加上皮匠就叫四个皮匠。”

    太上皇一回一听就懂,呵呵道:“是胜过诸葛亮的皮匠?”

    “是呀是呀,”元皓点动胖脑袋,央求太上皇和太后:“您宣皮匠一家一进来吧,皮匠的女婿会轻身功夫,爬树摘果子最在行。皮匠有把小木剑,皮匠的父亲会打架,皮匠的母亲会做饭。”

    太上皇乐不可支,没宣以前,和太后玩笑:“你听得明白吗?”太后借机笑话了他:“我虽听不懂,但皮匠进来我就明白。”对宫人一笑,把元皓的话原样照搬:“让皮匠一家进来,皮匠的女婿,皮匠的爹娘。扑哧…。”又乐一下,而太上皇则对元皓夸赞:“你玩得好。”

    小红一家进来,小红落落大方:“见过太上皇太后,民女万小红,蒙侯爷夫人带上爹娘、大路哥哥和我,蒙胖孩子队长不嫌弃我不好,同我一起玩,我们玩的好着呢。”

    “是呀是呀,”元皓又点动胖脑袋:“造桥的时候嫌弃战表哥,小红开始当皮匠。”

    萧战嘟囔:“这话不用提吧。”加寿姐妹在他身边,听到后忍住笑。

    说到造桥,元皓的得意滔滔不绝:“我还收了小黑子,好孩子就是那时候当了伤兵,给人馒头反让人打,是我救了她。那天舅舅不在,没有元皓,伤兵可怎么办?……舅舅一天就把桥造起来,元皓在喝彩……”

    好孩子没办法乱说话,闷的干瞪眼睛。

    太上皇没有先见小黑子,而是从元皓的话里,把袁训再次叫到面前。仿佛不认得袁训似的,太上皇把袁训细细地看上一看,对他和蔼可亲:“元皓如今大变样儿,越看越懂事。太子也长进良多。此一行你最有功。要说赏你什么,拿什么能和太子元皓长进相比,我竟然想不起来。料来你刚到家,皇上要见,家里要安顿,亲戚们要会,这几天是忙的。等你闲下来,进宫来见我,我的东西随你挑去。再就我说过你这一行的花费归我,你细细的写下来,包括孩子们吃果子的钱,玩的钱,呈上来。”

    说完,把元皓还是不舍得放手,继续摩挲胖脑袋圆滚滚身子越看越爱。

    袁训谢恩过,朗朗回道:“此行本是臣的私意,皇上也有恩赏,怎么敢再领太上皇路上花费的赏赐?”

    太上皇眼睛还是在元皓身上,看也不看他:“他是他的,我是我的。再多的钱,哪能和元皓相提并论。”

    袁训含笑从容:“臣不敢领。”

    太上皇听出话里有话,看向他。

    袁训笑道:“臣能有今天,是当年太后接来所赐。臣无以为报,能为太上皇疼爱元皓之心上尽菲薄之力,是臣满门之福。”

    “是这样啊。”太上皇不自觉的有了慈爱满面,嘴角勾了起来:“不枉太后在你身上花尽心血,你果然是个好的。那就罢了,钱我就不出了,改天赏你东西也罢。”

    从接来袁训,难得听到太上皇有这样的夸奖出来。太后满心喜欢,却又道:“说起来元皓长进跟他不相干,元皓是自己要出的京。”

    太上皇话有中肯:“我能不知道是元皓闹着跟出京,三年前我还恨他。但你看看元皓这模样就能知道,忠毅侯确是尽心对待与他。我也看得出来。”

    闻言,太后有了悠然自得。

    在这样的好心情下,别的人都跟着受益。关安带着小子们进来,小黑子进来,都得到太上皇和太后的笑容。

    殿中欢笑,直到皇帝来人宣太子和张大学士。太后失笑:“竟然把这个忘记,太子,你和大学士快去吧。对皇帝说,中午我们在这里吃饭,宝珠刚说过路上又学新菜,让加寿加禄加福,还有称心如意做出来,还有这个,你叫好孩子,这个叫皮匠,我记住了,她们也会做。你问他要不要来吃。要来,别太大动静。”

    太子和大学士答应着去了。

    ……

    殿外,陈留郡王和刚赶来的齐王会面。自女儿定亲后,陈留郡王头一回见到女婿。翁婿走到浓荫一角说话,看样子亲密,让龙怀城又羡慕一回。

    偏殿之中,小十在袁夫人怀里,对着他相似于母亲的面庞,袁夫人滚滚泪落,对老国公夫人哽咽道:“从今天起,我原谅你,咱们旧事不再提起。”老国公夫人也哭了。

    加喜见父母亲,却没有哭几声。有萧战在,晃动笑容扮鬼脸儿扭身子的,加喜格格笑个不停。柳云若见到眼前灰暗,讨嫌小王爷都哄得好加喜,独他就不能,这一气非同小可,打定主意要把加喜哄好不可。

    中午皇帝没有到来,和太子没有说完话,也不放太子过来,却过来一道圣旨。

    袁训一行人回京,下个月的银子就此没有。但就他们修缮的路、桥、各种赈灾帮忙上算,按身份不同赏赐下来银两。好孩子、韩正经又在最末一例里,也拿了一千两银子。又拿了太上皇和太后一千两银。小红也是如此。叫上赏赐最高的胖孩子,又商议起铺子钱生钱。但胖孩子很快让太上皇叫到身边不离开,只能三个人商议。

    没过多久,胖孩子跳胖孔雀舞,引得太上皇大笑不止,又把他们三个叫去一起跳。直到下午皇帝宣元皓、袁训、二老王过去,太上皇和太后才肯听宫人的劝去歇息。

    ……

    皇帝准备一肚皮讽刺的话给表弟,但太上皇想让他欣赏元皓。事先让人对他说,让元皓带兵器进殿。皇帝就先把讽刺的话压下来,准备看外甥能给他什么惊喜?

    疑惑着难道抡起十八般兵器到来不成?就见到一个精神抖擞的小胖子,身上既没有刀,也没有剑,不过就晃荡荡的一把三截木棍,再就背上一把弓箭,在他胖手指里爱惜的攥着。

    跟皇帝想像中的不一样,但皇帝也和太上皇一样惊喜了。他甚至亲自走出御书案,看上去像迎了元皓几步,一开口先免去元皓行礼,再把他召到身边。

    袁训等人在殿外等候召见,却听到里面放声的笑声。元皓一直是得宠的那个,他们也会意的笑了。

    但接下来他们发现这宠爱来的不是时候,因为元皓在里面又跳起胖孔雀,这是他自认为讨喜欢的一手。胖身子一扭一扭的,殿外勉强能看到地上的影子,等的几个人又缩起头窃笑。

    都不知道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元皓的一句问话让皇帝想起他除去听游记以外,还是个皇帝。

    跳完了孔雀舞,皇帝大笑说着:“朕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让元皓到身边休息一会儿。元皓问的童真:“皇舅舅,您天天在宫里,您闷吗?”

    皇帝的笑嘎然止住,这话像把他从出生到现在的不满都揭出来。他反问自己,他闷吗?

    要是没有表弟这一行人出游,还频频寄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皇帝会依然内心高傲。但他想到冬天寄来的椰子,信中写的孩子们坐在树上吃荔枝。皇帝面色阴晴不定,他不能确定自己闷还是不闷。最后,在元皓稚气的眼神里,他实话实说:“闷。”

    元皓立即觉得有了事情做,胖胸脯挺出来:“皇舅舅,元皓回来了,元皓给你解闷。”

    皇帝笑着抚摸下他的头,由回来的话恍然外面还有人久候着。清咳一声放开元皓,回到御书案后面,宣袁训等人进来。在袁训等平身以后,皇帝毫不客气地把准备好的讽刺,和刚才在元皓问话后出来的不悦,一古脑儿送给袁训。

    嘴角挂着冷笑:“这是任性胡为的人回来了?逛了多少名山大川,这一回可玩痛快了吧!”

    袁训听声气不对,老实的又跪下来。元皓扁扁嘴儿,为坏蛋舅舅觉得很委屈。只是他真的懂事许多,知道皇舅舅说话的时候不可以插话,胖脑袋为坏蛋舅舅鸣不平似的耷拉下来,适才胖孔雀那神气劲儿再也没有。

    皇帝让外甥的话问的心火上升,接近口干舌燥。想到这任性的表弟要是不能干,住到天边儿去他也不管。但太后离不开他,自己栽培他又付出巨大。兵部尚书是何等重要的官职给他,他不高兴就带着一家人游山玩水三年。

    虽然他揣着官印,侍郎荀川为保梁山老王带小王爷在外面无忧,累个半死的办公事保下他们这三年,整体说没耽误事。但皇帝不痛快的不是为耽误事,是为他没去过他没去看过。把袁训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胖孔雀的脑袋快垂到胸口以下,皇帝结束,收回脾气,徐徐和二老王说起话来。

    ------题外话------

    又休息了一天,感觉满血复活。明天的更新应该不会晚。么么哒,健康仔爱你们。

   

 第七百五十五章,谣言来自安王府

    二老王回给皇帝路上的见闻,对各地驻军衙门的初议,正式建议将在奏章上呈上。皇帝听得津津有味。他没有过多的钟点,约半个时辰左右,命袁训和二老王带着元皓退出。

    临走的时候元皓献殷勤:“皇舅舅,明天我还跳舞给您看,我还会跳藏族舞,”眼珠子乱转,打定主意让瘦孩子好孩子皮匠过来,四个人一起跳的时候,没有大人见到不乐的。

    皇帝让他提醒,对着御书案上每天高高的奏章看去,眼角又把表弟油光水滑的气色瞄瞄,忽然觉得自己是何苦,再累也没有人心疼。气怨中,他有了一句话,对袁训冷冷淡淡:“太上皇太后今晚歇息你家?”

    袁训陪笑:“说方便听孩子们说话,回宫的话都宣去,总不如在臣家里自如。”

    皇帝哼上一声:“朕没看出来你家里哪里自如?不如是太后又疼你过了吧。”

    袁训噤声模样。

    皇帝白眼儿:“要不然就是你又带回来好吃的,”

    袁训堆笑:“是。”

    “那朕也去,有什么好吃的晚上尽情做出来。”皇帝说过,因和表弟说话不怕二老王多心,把袖子一拂,二老王对袁训使眼色,都听出来皇上的抱怨应该与大家痛玩三年有关,意思让袁训赶紧离开。

    元皓兴奋大叫:“皇舅舅,晚上元皓说趣事给您听。”一行人出来。

    走出一道宫门,梁山老王打趣袁训:“听我的没错,你不要歇息了,明儿就去衙门好生的当差,过上三个月半年勤勤恳恳的日子,皇上兴许好过来。”

    镇南老王也是这样说。当着他们尚书装个相,也不用帕子,拿袖子抹汗状:“是是,我荒废的也太久,明天一早,就按二位说的办。”

    元皓虽听不懂皇帝为什么训斥坏蛋舅舅,却知道皇帝不悦,仗义的拍拍胖胸脯:“坏蛋舅舅,明天一早,元皓帮你陪哄皇舅舅。”

    二老王呵呵而笑,袁训把元皓两边面颊捏上一记,戏言道:“那就全仗着你了。”

    三个人都在看元皓的可爱模样,没有注意到身后不远的宫墙后面走出一个人。对他们意味不明的打量下,面上有了笑容拱起手:“三位不愧是父皇倚重,我看着你们出去的,这好半天出来。上午席丞相来,父皇可三言两语就打发出来。”

    二老王和袁训看过来,见一个年青人笑得白牙闪动,认了出来:“安王殿下。”纷纷上前行礼。元皓也垂了垂胖身子。

    十一殿下安王,是在太子初出京那年前后出的宫,有自己的府第。袁训等人很快出京,跟他没有过多的来往。但还认得。

    安王把元皓夸了夸,这对元皓依稀寻常。知道他身份的人有几个敢不奉承他的?随即安王道:“刚听说父皇晚上去忠毅侯府,偏巧我中午不得空儿,也是晚上去。”袁训说恭候。

    回到家里让宝珠精心准备,等太上皇太后歇息起来,又亲自去说。晚饭前一个钟点,关安请他去书房。

    ……

    袁训从上午回来,因客人众多,又进宫,忙到此时是头一回到书房。在院门之外他先愣住,哪怕见到席连讳对着自己走过来,侯爷也意外的分了心神,不看客人只看正房门外。这一看,跟院门上丢失的匾额一样,槛联也不见了。

    这些是袁训亲笔,写出来自娱自乐。走的时候还在,此时门上门外一片光溜,不由得他难得在见客的时候愣住。席连讳走到他面前,把手拱起,袁训也又一回失礼的丢下客人,沉下脸唤当值小子:“东西少了,你不知道?”眼睛对着位置上瞅着。

    席连讳愕然后,大笑着抢在小子前面回了话:“果然,我自家闲着无事,猜测不是你答应的。”

    小子也笑:“侯爷请问国夫人便知。”

    两个表面人模人样,其实侯爷看着百般猥琐的脸儿跳跃到袁训脑海中,他几可以肯定,还是耐心地请席丞相解疑惑。

    “一位梁二大人,一位四皇叔殿下,去年梁二大人跟随齐王殿下回京,和四皇叔往你们家里见国夫人,说太子亲自发话,侯爷亲口答应,你家里一应挂出来的书画匾额一应归他们。满京里传开,除去内宅他们没有去以外,你外书房、你家学里尽有的,都落到他们手里。”

    袁训跌脚哭笑不得:“太子当时说话,那是戏言,有前言和后语才出来的。”席连讳一脸就知道如此,他有事过来,劝着袁训慢慢和四皇叔、二混大人讨要,和他走进房。

    房中墙上雪壁一般,字画也不翼而飞。袁训气不打一处来,暗骂两个混子实在欺人。中午的时候坐着只是劝酒,半个字也不曾招呼。就是如今,还和镇南王这等精力好不用午休的人围着姐丈听打仗事情。做过贼后丝毫不慌张的,这两位算个中翘楚。

    幸好有席老大人在,侯爷用不着即刻装气急败坏冲去算账。根据屡屡让索要字画的经验,侯爷不是那二位面前的常胜将军。论皮厚,不如梁二大人。论不讲理,又不如四皇叔。唯有定定神,先来应付席连讳。

    让小子上茶水,袁训问道:“老大人这会儿来,总有话要说。”

    席连讳把一个东西往他面前一放,是个帕子包着一枚官印,官印上暗红,据曾经是将军的袁训看是血迹。

    “春暖雪化,乌思藏驻军在侯爷出入藏的路上发现魏行官印,还有几张到了京里就坏的不能看的半截公文。特来请问侯爷,出藏的路上有驻军护送,情况我已尽知。入藏的路上有没有见到魏行?”席连讳面上有可疑的红。

    虽然魏行有鬼他早就知道,但多提起一次,席大人无地自容一回。

    袁训明了他的心情,就像龙五通敌一样,虽然龙五是他的素日仇人,但大家亲戚,袁训也难快意许多。和席连讳现在的心情应该同出一辙。他就把入藏路上仔细的回想,详细的说出来。反复再三回忆,只见到林允文,没有见到魏行。

    眉头紧皱:“会不会当时魏行和林允文同在死在那里,这得问冷捕头和田光。他们俩个那几天混在他们队里。”冷捕头先行回京,押解林允文往各处搜索最后的大天教众,田光让他抓差。这两个都不在京里。

    席连讳说如果魏行死了的话,不是一定要弄明他的死因。就怕他不死,以前在丞相官署知道的事情不少,怕他投敌。这个答案两个人现在无法推敲,只能等林允文再次回京才能知道。

    席连讳告辞,袁训请他晚上再来用酒,席老大人身子不好,婉言谢绝。送走他,袁训往园子里来。姐丈、镇南王等还在这里。

    三间轩亭,四面种满槐树和低矮灌木,能把人说话挡住,也不容易听到外面有人。是个说话的好所在。

    袁训走进去,见四皇叔和梁二混子还在这里,各占一个小几,手托下巴听得聚精会神。

    袁训轮流凑到耳边上,低低道:“出奇的杂耍,有长手人,有没皮人,要不要先看热闹?”

    四皇叔和梁二混子就出来,跟着袁训一路走一路问:“是你路上买回的杂耍吗?你带回多少宝贝,晚饭散了,打开箱笼看看也罢。”

    见左右没有人,袁训立定身子皮笑肉不笑:“还要我明说吗?长手的人,不是你就是他。没皮的人,不是你,就是他。”手心一摊:“还我东西!”

    四皇叔叫起屈来:“还你什么还你什么,历年你欠我许多字没有写,你还我也罢。”

    袁训对着梁二混子面沉如水。

    梁二混子犹能镇定,袖子里取出这天气未必用得上,不过是装门面的折扇,向手心里拍打着,在这方圆踱起了步子,走一步说一句:“岂有此理,太子殿下说,莫非侯爷不在家,这东西就可以摘吗?这是你当时也在听到。亏你还是探花,这莫非二字,是什么意思敢说你不知道?”

    袁训抱臂:“有劳你解释给我听听。”

    “这莫非二字,是莫不是的意思。这东西就可以摘吗?是能不能摘的问话。”

    袁训冷哼一声。

    “整句话的意思是太子殿下疑问,想知道莫不是你不在家里,这东西能不能摘?”

    袁训冷笑。

    梁二混子依然不慌不忙:“我怕自己学识浅,回京寻到几位大儒,都说我没有解错。说这是殿下有此疑问,听到的人怎能不试试?我就约了四皇叔殿下,往你家里来,先和国夫人知会,说太子殿下有意了解这件事情,我们试试侯爷不在,这东西莫非能生根不成?结果一试之下…。哈哈。”

    袁训鄙夷到极点,坑了人东西还能说出这冠冕堂皇话的人,天底下能有几个?真真又开一回眼界。看他装的比戏子还要好,皮笑肉不笑的问道:“怎样?”

    “哈哈哈哈……居然你不在家,这些东西随便的摘啊。”四皇叔和梁二混子对视一眼,一个往左,一个往右,这就解释完了就开溜。

    袁训早有准备,故意带到这很少有人经过的地方。左手抓住一个,右手抓住一个,横眉以对:“还我东西,不然那边有水,我把你们扔河里去。横竖中午喝的不少,自己掉下去也未可知。”

    “来人了,救命啊,”四皇叔杀猪似的大叫,和梁二混子在袁训手里舞袖子踢衣角,掀起衣襟蝴蝶展翅似的闹腾。

    袁训耐心地等他一刻钟,挑高眉头慢慢吞吞:“听不见,我家我知道,您在这里喊破嗓子,也不会有人答应。”

    “怎么会?”梁二混子不死心左看右看。还真让他听到走近的脚步声。今天来的人多,有逛园子的走到这里。四皇叔和梁二混子眼睛一亮,但随后听到小子远而几不可闻的说话声:“大人们走错路,这边请。”袁训嘿嘿笑了出来。

    四皇叔试图和袁训说道理:“我是你长辈,你写个字送给我又怎么了?”

    袁训耸耸肩头:“你拿走的不止我写的字吧?”

    梁二混子眼睛里溜光一闪,顺着这话就上来:“你的意思,你的字不用还?”

    袁训带着想啐他:“我没这意思!”

    四皇叔再试图和袁训来硬的,拿出趾高气扬:“我告诉你小袁,跟谁横都别在我面前横,我……”

    袁训扯着他们两人往水边走几步。“哎哎,”大叫声出来:“你放开!你家晚上没菜也不能落汤鸡充数!”四皇叔和梁二混子大叫。

    袁训大占上风,逼着他们:“还不还?今天就还我!”外面来了救星。一个小子拦路而且提醒侯爷:“荀大人,前面没有路了。”

    荀川的嗓音:“放屁!蒙老子你还嫩!前面没有路,你小子不跟侯爷,在这里守不毛之地?去,军中紧急公文,我要见本司上官袁大人!”

    小子道:“公文给我。”

    “信不信老子抽你一巴掌!我巴巴儿的亲自送来,是能转交的吗!滚,带路。”荀川口吻强硬。

    四皇叔和梁二混子对着挤眼,都知道这是救星。袁训面如锅底,听到他们过来,没法子放开两人。四皇叔拔腿就跑,梁二混子跳起来就蹿。在荀川到来以前跑得人影不见。

    草丛细碎动静,以至于荀川过来先左审右视,狐疑地问着:“你在会谁?”

    “要你管!”袁训厉声:“公文!”

    荀川递给他,袁训看一眼封皮,鼻子差点气歪。上面一行梁山王狂野气势般的大字:“小倌儿亲启速回!”

    对着荀川就打,袁训骂道:“这是哪门子紧急公文!”荀川早有准备往后退开,嘴上犹不服输:“上面打着火漆印!我扔一边儿去,你不寻我事吗!”

    袁训骂骂咧咧撕开,抽出来看,见上面写着:“小倌儿!老子儿子到家了吧!打发他速来军中扬名立万。勿以加福绊他的腿,切记切记切记!否则老子跟你没完!”

    三把两把撕去公文,提起拳头来揍荀川。荀川跑的飞快,边跑边叫:“有能耐找王爷去,我是来你家吃酒的。中午我没来成,怎么着,晚上你就撵客人不成……。”看方向,确实是往客厅。

    袁训气得乌烟瘴气,往家学看过,真的匾额槛联全无。他也不用去问母亲,母亲就是看穿,看在他们苦心诡计上面也会装看不出来。要怪,还是怪那俩个人精鬼混。

    ……

    这个晚上,忠毅侯府成京都焦点。皇帝驾临的消息传开,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官员涌入袁家。宝珠带着称心如意忙到脚不沾地,家人们打起十二分精神。苏似玉也让抓差,跟着看家人们包赏钱、准备回礼等。等到皇帝将要进门,护卫上又要处处小心。

    ……

    行礼已过,元皓扯着皇帝的手往正殿,龙怀城借机看同来的人。他知道今天晚上是六部高官尽扫净,他找找哪一个是柳至。

    对于袁柳为结亲事,袁训下了昭狱,柳至降职到末等,这等只为兄弟,龙怀城打心里佩服。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