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的事情顺流而下,他和念姐儿一里一里的忽然就走近,直到今天,他当众说出“县主喜欢,本王就喜欢”,对未婚妻子百般维护,不但动了念姐儿的心,也动了自己的心。
他虽然没有刻意抱定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却事实形成只取了一瓢饮。
这感觉怎么说呢?对成年的王爷也是新奇的。
他睡在床上,手臂枕在脑后,嘴角勾出笑容,慢慢的回味着。
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就在这个时候到来。
“殿下,出事了!”
------题外话------
么么哒,今天没有二更了哈。木马木马木马。
本书首发,请勿转载!
第七百二十五章 太子露峥嵘
半昏沉想事情的齐王,听到这一声的喊,不用听清说的是什么话,就知道出大事了。
这半夜梦香的时候,谁敢拿小事情来打扰他呢?
他一跃而起,床前搭着月白色团花暗纹的起夜长袍,握在手上来不及披,从睡房走出来。
侍候上夜的人抱怨着外面:“什么大事情?不能明儿说吗?”齐王走出来挥挥手:“退下。”亲手把门打开。
看一看,月下没有邓知府,但是他的副手同知和通判都在这里,还有两个像是里正和衙役。那脸都雪白的像进门以前遇到鬼,血色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副形容,带的齐王也就跟着暗暗惊骇。但表面上镇定不改,关切中夹着淡淡的责备:“出了什么大事情,半夜里慌慌张张。”
几个人跪下来,同知回了话:“殿下,有个曲里拐弯族死了人。”齐王摸不着头脑:“曲里拐弯族?”一愣神,他想了起来,白天见到的商人中,有一个叫墟里八弯族。
人家本名并不叫这个,是到了中原,有人打听他们的来历,说也说不清楚,只比划出过来的路上七弯八拐,起了一个谐音的名字,叫墟里八弯族。
他们约有十来人在苏州,生意做的都是中等富裕。来了一位老者进见齐王,在中原呆的十年有余,说得一口好汉话。
齐王就问:“死了谁?”
“长眉掌柜。”
像是整个夜色都往下一沉,星月就此隐去似的,外面忽然一暗。齐王的脸色也往下一沉,心里怒火腾腾的上来。
死了一个商人也来把他叫起来,原因不用问了,是死的原因跟他中午吃饭时说的起商社有关。
在他心里何止举一反三,简直是听一顺溜出来五。把脚就地跺上一下,勃然怒斥道:“谁敢这么大胆!”
同知张张口要回答,见殿下怒容更增:“邓知府呢?他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殿下息怒,邓大人还在曲里拐弯族,让卑职等过来回话。邓大人说不是拿小事惊动殿下,实在是这件事的起因……”同知惶然的暗想,官大一级,在这里就是长处。这半夜惹怒殿下的事情,邓大人他不来,就落到自己头上。
不安的把原因半吞半含着,还有希冀殿下一怒去了地方,原因由邓大人亲自解说,殿下怒火由他承担。
齐王等不及,一语揭破:“你们能确定死人跟我白天说的话有关吗?”
同知如释重负,殿下既然心知肚明,那再好也不过。忙道:“白天邓大人已经回过殿下,商社这种事情,在他们中间早就形成。虽然没过明路,但平时跟咱们的人有了纠纷,要往衙门里说话,他们公推一个或几个人出来。这个人有威望,也有资历。一般跟衙门亲近,对他们总不是坏事情。本来是私下衙役们有个照应,眼红的人也就不多。殿下说彻底由衙门照管,还有梁山王的话,这不是有了一争,有一个拐弯族的青年,刚到这里没一年,平时看着性子就火爆,一刀把长眉掌柜捅死。他太凶了,压的别人都推他为首。”
这样说话就是证据确凿,齐王寒了面容,不再追问与他的关连,而是冷声道:“杀人者死!他来了一年,难道不知道我们的规矩?”
“知道,但这不是本国人,他们只要不伤汉人,自己伤自己,以前不怎么管来着。只要纳税就行……”同知说着,见到齐王面色渐有铁青,知趣的越说越小,到最后没了下文。
“备车,”齐王也不指望他们有好的主张,径直吩咐下去。
“格叽”一声,在跟的人答应往外面去的脚步声里,一间房门打开,微弱的烛光渐挑渐亮,浸润到门外面。
那是念姐儿的房间,齐王没有丝毫犹豫的走过去,见到念姐儿衣着整齐的站在门里,微微有了一笑:“你早就起来了?把你吵醒了。”
“别自作主张。”念姐儿柔柔的道。
齐王笑容加深:“我说备车,下一句还没有说呢?我先去见……我有个处置,但是要跟他商议。”
念姐儿轻吐一口气,眉角舒展开来,施下一礼,立于门内笑容含如待放花苞时,手指轻轻摇动,丫头们会意,把房门缓缓的关上。
两双眼眸在仅有一条门缝的时候还在胶着,直到不再看到对方。
跟的人来回车备好时,齐王命同知几个人:“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几个人退出来,齐王打发空车过去,他裹紧披风,出后门,往袁训一行的住处。
太子让叫起来的时候,问问钟点儿,带着睡意的眸子顿时清醒。也生出不是大事皇兄不会深夜到来的心思,匆忙的出来,衣带边走边系着。
“英敏,”齐王劈面就道:“我想撵走一批商人!”
“什么原因!”太子更露出事情紧急的迫切。
齐王对他解释了一遍,接下来道:“我还没有去看,但我去看了,亲耳听到了什么,再来问你就怯了气势,好似我不得主意,又似我犹豫不敢作为!我就先来问你,你要是答应?”
太子倒不是犹豫,是睡的正香,一睁眼,一件不能说是断了邦交,却也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情到了面前。他垂一垂眼眸,想再理一理的面容。
齐王在来的路上反复想的清楚,不管太子想的是什么,他都劈面又是一句:“不能和张大学士商议!”
太子压根儿没有想到大学士,也陡然的惊了,神色有了疑惑。
“这些人不服我们的管,还要在我们的地方做营生!眼里没有我们,不出奸细就是怪事!没有雷霆,就没有雨露。没有降服,就难以约束。等下我去,他不服我,正好杀鸡儆猴,给那些真正的奸细看看。还有林允文,他不是也在苏州吗?”
太子喃喃:“这是当断的时候?”
齐王毅然:“还不能由别人承担。你放心,父皇要是怪罪,御史要是弹劾,出事与你无关。但你在这里,我想讨你一个主意……”
太子在这一刻已想白这事的后果,断然的道:“我跟你一起承担!我在这里不是吗?哥哥说的对,大学士没有这胆量,他甚至为了我着想,和一回稀泥。”
“我担!”太子面上似有火焰在跳动,仿佛唤醒的不只是他的人,还有他的精气神。
齐王深深看他一眼,还是道:“我只要你不反对,知道我没有做错就行。京里有怪罪,自然是我的。”
不等太子回话,说完,扭身,笔直的身躯往外面去。星光忽然在此时出来,落满他的双肩,乍一看,像是殿下撑起了这一方的明月夜。
太子也注视到这一点,就他对齐王的了解,一样是个谨慎小心的人。目送的眸光里起了赏识似的笑意。
随后,这位殿下兴奋的在房里踱起步来。
非我族类,无多客气。不依法度,毫无回旋……这些话纷纷上了太子的心头,也句句都点醒这位殿下,这是他自出京以后,自己当家作主办的头一件大事情。
科举重取士,丰硕重粮仓。但在繁荣上面,本朝已重通商。因为重视,一味的容忍和惠利都不可许。明君圣主会做的,只能是掌控在自己手里。
又牵涉到奸细……太子完全理解齐王的决定,也完全同意。
齐王已说了京里必有三言两语,这些话不见得出自皇帝,出自大臣极有可能。
但这件事情带给太子的震撼太强大了,这仅是扬国威振中华,而是太子殿下本人慧眼认可,是他头一回摆脱张大学士,不过问岳父,而且不是小主张。
他都能想像得到京里听到这个消息,金殿上会开锅似的沸腾。
一定会有人说不足够友邦。
也会有人说殿下们擅权。
千奇百怪的说法将会出自各种心思的人嘴里,新一轮自己出京后的谣言将旋风般刮起。
太子只笑了笑。
是的,他知道。皇帝不会帮他传送谣言,他自有人通信。殿下游山玩水心情愉快之时,也是京内外贪赃枉法的官员们坐立不安之时。他们才不信殿下是玩的,有半边衙门和江强让拿为证,谁不怕太子殿下顺便的把他们也捎带进去?
但那又怎么样呢?太子扬起的眉头带着惬意。本殿下还在外面逛呢,慢慢的寻到你们头上,不慌不忙,不耽误玩。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足够你们担惊受怕的。
太子重新去睡的时候,心情不错。
……
几天后,新贴的告示变成旧告示,袁训和宝珠聊起这件新出的事情。
夜凉如水,但抵不过夫妻对坐,那互相之间发自内心的眷顾。宝珠只着雪白的里衣,露出一弯玉似的手臂。
袁训也敞开衣袍,露出一片胸膛。
照例是有螃蟹,太湖三白一一排开。还有上好的酒,在红泥小火炉上热着。
这样的时候不是天天晚上都有,宝珠也就殷勤倾底而出。亲手把热热的酒满上,也给自己倒上半杯,嘴角嫣然:“我只能半杯的陪你,倒是你再好好吃几杯。蒋德将军和天豹都体贴你,万掌柜的下午也来问我,要不要现买几个菜给你补补,你几天不着家,辛苦全看在眼里。”
袁训打趣的意味十足:“不着家?”故意把最后一个字咬重一些。
“有你在,有孩子们,就是家啊。虽然母亲不在,但想来母亲和祖母都不会讲我说错。”宝珠向酒壶里再添上酒,飞起的眼波温柔可人。
“还少加喜,也没有舅父。”袁训补充完整,又不自觉的一笑:“还有小十兄弟,他跟小六一样的年纪,小六玩了这么多的地方,他却不能哪来多看几个地方。”
他没有一个字说到对老国公夫人的不放心,宝珠也听出来。劝一劝他:“等接回京里,你多多的带上他,也就长了见识。如今还小,纵然有什么话听到耳朵里,他也不懂。”
袁训笑了:“我没那么小心眼,他是她的亲生不是吗?听她的也没有错。”
宝珠轻笑:“我知道你说的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想着亲生这话罢了。”
闻言,袁训很想装着没事一样,但还是默然了。喝了杯中酒,品味的不仅是酒香,还有……他还是担心的,还是说出来:“你说,进京以后,她会不让小十多跟我们吗?”
“我看不会,小十一年一年的大了,有句民间的话叫儿大不由爷。”宝珠抱住双膝,神思随着眼角飞了飞。
袁训面容柔和下来,知妻,也莫若夫。他一听就懂:“是说太子吗?”
宝珠闪了闪了眼睫。
“你知道我不担心,但想问问,张大学士事先知道吗?”已是门窗紧闭,还是更低了声音。
“以我来看,大学士是不知情的。这事情当天夜里处置,第二天一早开始贴告示,大学士才刚起来。”袁训是颇耐人寻味的神色。
“那,是二位大小爷自己的决定?”宝珠寻思:“京里会怎么说呢?”
她的丈夫微笑:“我以为你并不担心京里怎么说?”
“为什么我不担心?我嫁的是你,就是不在京里的时候,在边城,也听赵大人说过好些官场上的话,二位大小爷这举动,我是觉得扬眉吐气,但难保不又跟泰山一样,有人要埋怨不是吗?到底,这处置没经过京里,要是有人说自作主张,再或者说翅膀硬了……”宝珠慢慢的分析出一长串。
她的丈夫抬一抬手,插上一句:“要说儿大不由爷是吗?”
他还是丝毫不动的面容,宝珠吐一吐舌头:“是啊,这种不由爷,可跟寻常人家的儿大不由爷不一样。”
“你就直说擅权不更直截了当。”袁训好笑:“是几时二爷胆子变小了?”
宝珠妙目流盼:“从听到这话开始。”
“在我看来,擅权你也不担心。”
宝珠有了笑盈盈,那是一种发现丈夫洞察自己的心情的亲昵,反问道:“你在说我不担心吗?”
“你担心,不过只担心大小爷大了,会失去以前的行为。你怕他对寿姐儿有所改变。”袁训看着妻子的眼睛,一直看到她的心底。
宝珠轻叹一声:“你说的对,我打量这几天,张大学士不知情。张大学士也不中用了,真的怕寿姐儿以后的日子难以卜算,”
“你我不都盼着他是个明君吗?不人云亦云,也有自己的主见。只有他有自己的主见,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日子。如果他糊涂的肯万事听寿姐儿的,遇上另一个让他糊涂的人,你我才真的要担心。”现在是袁训柔声劝着妻子。
宝珠一来不愿意让丈夫再为自己烦心,二来她也有不服气。重打笑容,神采焕然地道:“当然我们的加寿也会是个能干皇后…。”
袁训送上笑容,但是妻子一语未了,外面传来轻轻的敲门声,细细的说话声从门缝里进来:“母亲开门。”正是加寿的声音。
夫妻们一阵慌乱:“寿姐儿来了,快穿好衣裳。”匆匆的着装完毕,开门放进来一对姐弟。
加寿梳着晚妆,牵着元皓的手。一个爬到舅舅怀里,一个坐到母亲身边。
水红色小袄衬出的面容荷露滴珠一般,宝珠一见到,满怀的担心不翼而飞。
她的加寿,她的深宫中长大的长女,天生就是福贵寿高的命才是。
抿去了担心,宝珠搂住女儿满面笑容。问她怎么不睡,还是要什么东西?
元皓回了话:“舅舅,刚才祖父说地图,金陵咱们没有去,什么时候带元皓去看玄武门事变?”
“只有玄武门,没有事变。玄武湖看看还差不多。”袁训回他。
“好呀好呀。”元皓有个回答,就开心起来。
……
京里在收到消息以前了,酝酿的还是旧风云。韩世拓一早起来,不是去梳洗,而是把昨天写的朝议提纲又看一遍。
掌珠现在也大约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走到他身后伸头看了看,有些字过于深奥,还是问的直接:“今儿要紧吗?”
韩世拓眼前闪过一张张面庞,人数之多光知道的有五十多个。他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最后道:“要不要紧的,今天这一关都得过。今天是在金殿上说话。”
掌珠的心拧了起来。
本书首发,请勿转载!
第七百二十六章 金殿斗
“在金殿上说吗?”听过丈夫的话,掌珠下意识的复述一遍,面庞有片刻的煞白。
这话让她知道事情已到了风风火火的关头,或者说是进一步不改眼下局面,退一步而局面大颓废。
改动的将是当前这种陶陶然的平静,是文章侯府和常家,还有很多跟袁家交好的人乐意看到的平静。而有福王余孽之称的文章侯府,是最珍惜这种平静的人。
换成别的女眷,可能会为这一句话而惊慌失措。好在这是掌珠,她能强悍到把一家人分成几下里,是个颇能接受事情的人。
很快,她强自平静,对丈夫故作宽心的面容:“那就去吧,把你能尽的力尽完,真的有什么,三妹已经说过,我们一起担。”
“真的是一分退路也没有了,不进,就不知去往哪里。”韩世拓这会儿应该激昂慷慨,但他同时出来的还有深情。
凝视着妻子,嗓子微微的有了沙哑:“掌珠你说得对!四妹夫不在家里,阮二大人也不在家里,比较近的亲戚里面,只有我和三妹夫相对年青。三妹夫出头,他又不在国子监,今天他只能适当的帮腔,却不能强出这头。要是在皇上面前挣赢国子监这趟差使,以后在加寿的事情上,我多少也能是个出力的人。如果今天让一干子人打下去,这差使办不成是小,二大人的圣眷受损,在接下来太子的事情上,我只能抱憾干看着。”
他湿了眼眶:“要真的那样,怎么对得起你?你都对不起,还谈什么对得起四妹夫妻?”
掌珠终于有了慌乱,哪怕丈夫情真意切,太子二字让她心头狂跳,她这会儿没功夫品味。眸光直直的追问道:“太子怎么了?我在外面听到风言风语,不过哪一年没有?本想回来问你,但见到你这几天不是会人,就是把自己关在书房,我就没打扰你,现在既然说到这里,离上朝还有钟点儿,抓紧对我说说吧。”
她过于迫切,韩世拓不忍心再隐瞒,黯然神伤地说出来。
“密报一个接着一个,先开始是匿名到都察院,常大人得姑祖父、董大学士和阮家老侯指点丝毫不乱,密报又接二连三出现在丞相官署、刑部和通政司。还有一封直指刑部尚书柳至。”
掌珠哆嗦着嘴唇:“信上说什么?”
“说太子借游历之名在外省结交官员,有回京逼宫之举。说柳大人是内应。”
掌珠唰地一下子没了神采,这个对她来说不亚于天崩地裂的袭击,使得她刚才还嫣红的嘴唇也骤然灰白,发出一声惊呼:“天呐!这这,这会把四妹一家也牵扯进去,他们和殿下在一起呢!”
“皇上就眼下来看,并没有相信的意思,”
掌珠忙道:“对对,还有太后在,难道太后不管管吗?”
“皇上并没有表露不信任,太后管什么呢?谣言这东西,不是哪一年都有吗?再说到目前我没有听到与太后有关的谣言,但想来这一关顶不过去,接下来会剑指太后……”这些是韩世拓的推测,但只是想想,也能让他茫然了眼睛。
掌珠激愤上来:“太后是皇上的亲生母亲,能造出什么谣言来?”
“你忘记了,为了袁柳定亲,太后和皇上不是生分过?我已经听到一句,说太子逼宫太后不会过问,因为加寿能在她眼皮子下面当上皇后。”韩世拓的语声轻的好似羽毛,中气游丝一般。
但落到掌珠耳朵里,好似大锤重重擂下。掌珠踉跄一步,胸口瞬间疼的好似随时会吐出血来一样,喃喃道:“是啊,这话没有办法去辨,太后想让加寿当皇后的心,在寿姐儿进京的时候就表现出来,那一年加寿不到两岁……”
韩世拓伸手去扶她,但忘记妻子是个泼辣性子。掌珠一挺身子,在丈夫手到以前站直了,厉声出来:“那你就去把他们嘴堵上,实在不行,咱们跟他们拼了!下作烂了肠子的东西,这是离间皇上和太子父子亲情!他们指望着吹的风动静大,皇上让太子早早回京,就能把四妹夫一家也逼回来,加寿在外面玩的好,扎了他们的心,还是扎了他们的眼睛!”
掌珠飞快的就看出这事情不是胡说八道那么简单,一旦太子提前回京,等于昭告天下皇上父子已经离心。顺带的,袁家休想有半分儿好。韩世拓满怀心事中,有了一丝丝的欣慰。
他保证似的认真的道:“我去!我去让阮大人的这差使成行!只要皇上能答应国子监出巡,也就意味他认可太子和四妹夫一家在外面的功绩。不然怎么会再派人出去呢?这场谣言再轰轰烈烈,也就不算什么!”
掌珠用力点点头,握起丈夫的手:“那你,你小心!你别怕!”
“知道。”韩世拓柔声以对。
丫头送上早饭,夫妻相对吃完,掌珠把韩世拓送出二门,看着他身影直到消失在通往大门的树后面。闷闷的往理家务的厅上去,迎面走来老侯夫人房里的人,堆笑道:“侯夫人原来在这里,我刚去房里找您来着,”
掌珠掩饰着低落,强笑道:“母亲有话要说?”
“是您发善心办好事儿的那两家子人,他们进京来了。还有一直帮的那娘儿们,又来给您请安来了。她们来得忒早,门上的人说侯爷还没有出去,侯夫人还在房里没出来,她们就往老夫人房里来了。如今我算找着夫人,请请,您快去见见,帮了人,哪能不听几声好话儿呢?”
回话的人说完,带着欢天喜地走到最前面。
掌珠就随她去,看一看天,黑沉沉没有半分光线。真的是太早了。百官是五更上朝,五更天按后世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来算,是早上三点到五点这个时候,大多伸手不见五指。
这个时候来客人?掌珠要不是心事重重,只怕要嘀咕出来哪有这样拜客的。
但心事压得她不能多想,一路来到婆婆房中。
……
“请侯夫人安。”
一起到掌珠面前的,是两对母女,是长住在京里的韩家亲戚,她认得。不认得的,是七、八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人。
掌珠让他们都起来,文章老侯夫人对她介绍:“这是原籍二房里你婶娘,这是她房里老太太,这是她的儿子女儿……”
掌珠笑着问好,随口的体贴一句:“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多睡会儿,起的忒早了,别人也就罢了,老太太怎么禁得这样劳碌?”
上年纪的人笑道:“我们是昨天到的,到的晚,不敢耽误,哪怕是晚饭那个时候,蹭饭似的,也赶着来给夫人,老夫人请安,不想都不在家。门上管事的对我们说,夫人空闲的时候,一早一晚,中午要歇个中觉。又说今天侯爷上朝,侯夫人夫唱妇随的,一定起得早。我们就早早的睡,赶这一早您空闲的时候来了。”
在京里的亲戚也是这样说,她们是会过掌珠几回,也道:“今儿上朝,夫人必然起得早,我们就赶这个钟点来,说完了话,我们还可以回家睡去。”掌珠也就想起来,京里的亲戚以前是这钟点儿来过的,是她心情沉重,一时忘记。
她看着客人们,这举动不算抛头颅抛热血,也算有心。掌珠笑着请她们坐,精神稍稍好了一些。
在她们的话里,提醒掌珠想到昨天全家不在家的原因。
丈夫韩世拓是往同是小二表弟门生的人家里去说话,婆婆老侯夫人和祖母老太太孙氏是往袁家去,帮忙给正经他们送衣裳的事情。
正经走了一年多,虽然走的时候带的钱足,衣裳也不少。但再愚顿也应该知道袁家照管祖孙们的衣裳。老侯夫人婆媳早就说正经祖孙的衣裳自家里做,安老太太就如实相告:“不是信不过你们,是怕夹带上什么。你要做,只能往我这里来,用我们的衣料,用我们的针线。太子也在,不敢出一点儿闪失。”
这离腊月不远,婆媳带着放心的针线上人,往袁家一呆就是一天。
安老太太和袁夫人好客,又要想想忠毅侯一家离开,加喜又留在宫里的时候,她们只有一对人用饭。小龙氏们除去从军的龙显贵,龙显兆以外,别的人谋了官职,只有一对小夫妻留在京里。看上去偌大的家是冷清的。老侯婆媳就留到掌灯以后才回,不能没有亲戚间的体贴不是?
路上行人的衣裳还在做,掌珠一早心中提起的大石头下去一半。
再想到她自己,她昨天和玉珠在盘铺子里账目,到二更后才回。称心如意在路上相中的货物,中秋以前就一批批进了京。京里银鱼跟风似的卖的贵,宝珠早就想到,小媳妇们也订下长期运送银鱼的契约,铺子里这几个月都赚的满满。
掌珠的悬心又下去一部分,宝珠还有心情在路上看货物,岂不是说明在她眼前没有风险?也代表四妹夫不担心。
她一波一波的好起来,仅余的担心,已和一早的忧愁不能相比。掌珠笑得更加亲切,对远路而来的亲戚热情周到:“住哪家客栈?昨天既然到了家门,为什么不住进来呢?是门上的人说了什么?你只管对我说,看我责罚他们。”
她说一句,远路来的老太太就念一声谢天谢地。等到掌珠说完,老太太用帕子揩着眼角泪水:“蒙您惜老怜贫,真不知道我们家有没有这样的福分,如今到了这里,容我们慢慢的烧高香吧。”又让跟的儿孙们叩头:“侯夫人赏前程,侯夫人赏饭吃,从此再不过那一年到头青黄不接的日子,快去谢谢她的大恩大德。”
掌珠让人扶起来,带笑的面容前看到的,却不是这些人的感激涕零,而是一张如花娇颜,她看到的是宝珠的笑靥。
照顾亲戚们,掌珠是从宝珠那里学来的。换成以前的她,自己的姨亲都嫌祖母安老太太管的太多,哪能想到照顾这些在京里的孤儿寡母和原籍的人?
世事一天天在变,人也一天天在变。掌珠越觉得宝珠长处凸显时,就越羡慕她从大同接来的两个房头。一个是龙大之妻谢氏,一个是龙五之妻石氏。
这对妯娌也争气,给香姐儿当了禄二爷的下手。禄二爷离京,跟姐妹兄弟一样,把粥棚也好,散药给人也好,诸事丢给瑞庆长公主。长公主要用人,谢氏和石氏就成了原班人马,时常的出入长公主府上,听她的调遣。
不管是冬天舍粥,还是夏天防疫病,安老太太都能说出一堆这对妯娌们的好处。亲戚们耳朵里听得快出茧子,掌珠也不例外,生出学一学的心。
手中有钱,掌珠就先从京里的穷亲戚帮起。本来原籍的亲戚放到明年,但韩正经祭祖把文章侯府气上一回,经大家商议过后,刻不容缓的提到今年。
老孙氏出人,她一直对原籍照顾颇多,哪个房里死了男人无依无靠了然于心。由掌珠出面,首先挑那受族长欺负最多的——没有支应门户男人的房头,受自己族中欺负素来不是稀罕事情——邀请他们进京,许诺给孩子进学,给姑娘说亲事。
一来给族长添堵,让他看看京中侯府的势力。二来帮了人。三来在亲戚间捧起掌珠的名声。至于添堵为大,还是帮人为大,倒没有去考究。
这就有这些人上门,远路的人赞不绝口,在京里的亲戚早早赶着请安,给掌珠送了她昨天现包的包子:“侯夫人上回说喜欢吃。”
但掌珠的脑海里,久久不去的还是宝珠。她耳朵里听着奉迎话,心里默默想着,宝珠你可要千万支撑住,大家全靠着你们夫妻呢。
……
宫灯和平时一样散发璀璨,光芒是柔和而宁静的。但人人都感觉出奔腾而汹涌的波涛在这宁静之下,随时都会迸出骇人的撞击。
在没有列班以前,官员们三三两两的扎堆也似跟以前一样,但出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似有防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