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已经急哭出来:“要捐银子是吗?我捐。”

    任保和皇帝都快瞪出眼珠子,任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您平时省吃俭用要给家里,您是要捐钱吗?奴才没有听错?”

    皇帝也揉揉耳朵挺新奇,小财迷居然还有这样的心地?

    太后呜呜道:“我的弟弟,我家的屋角北边漏水,我弟弟睡的炕就在北边儿,”

    哭不上几声,就成了:“皇上要是来了,把他送给贵妃,把银子给我多多的,我留一半当私房,留一半捐出去。”

    皇帝在外面鼻子可以气歪,不管怎么样,他是没逃掉让卖的命。这就不再客气,清咳一声走进去,当晚跟太后好好的讨论一回,朕,是不能拿来换钱的。

    ……

    “呵呵,小古怪还没有卖人换银子,比你强。”回忆的差不多,太上皇取笑太后。

    太后毫不脸红:“这是我的好风格。”但很快,就欢笑的满怀担心:“这个孩子也开始报效了。”

    “是啊,你赶快去见皇帝,对他说,当年你让他照顾忠毅侯,照顾的有功劳。”太上皇还是取笑,把太后的话更引动。

    太后又喜又忧,忧是担心,喜是:“不是我说嘴,现放在这里是事实。我的执瑜执璞,夜巡有名。我的福姐儿,夜巡有功。我的小六,天天陪着我。我的寿姐儿还用说吗?现在我的二妹啊,这小小的年纪,也为国出力,是了,起驾,我同您去告诉皇帝,让他喜欢喜欢。”

    太后拽着太上皇往外面走,太上皇笑着同她去了。

    ……

    第二天一早,谢氏石氏带着宝珠挑选出来的家人,愿意出力的医生,还有一个太医,辞过宝珠,袁训送她们出来。

    常巧秀直跟到角门上,小手还不肯放开香姐儿的衣裳,眸子里含泪问道:“真的不带我吗?我生得好呀。”

    香姐儿对她大大的笑脸儿:“危险呢,你就别去了。”常巧秀憋气松开小手。

    好看的孩子跟着二表姐居多,从来没有这样的吃过瘪,撇着小嘴角儿随时就要大哭出来,让奶妈们哄着。

    袁训立于台阶的下面,见到女儿过来辞行。香姐儿郑重地道:“爹爹,我们走了。”袁训还没有答话,关安过来,送上侯爷的马缰。

    香姐儿不明就里,袁训在她面前翻身上马,对女儿疼爱的笑着:“爹爹陪你去!”

    香姐儿大喜若狂,但这几天的快速学习疫病知识,让她又愁起小脸儿拒绝:“这不行,您还要陪母亲,还要陪小七,您去了以后,小七就不喜欢了。”

    “乖乖,父亲陪你去!”袁训打断她。

    本来这事情宝珠不去,完全可以交给二位嫂夫人。家里要是没有二位嫂夫人,打发个得力的管事过去也行。

    侯爷如他在宫里回太上皇的话时所说,佛家有谒语,佛观一碗水,十万八千虫。喝水以前先持个咒超度一回。忠毅侯现在的处境,就是喝一碗水,无数人盯着挑毛病。

    没有女儿出面,袁训不想再揽这个光彩。但女儿去了,当父亲的不跟去怎么可能?

    香姐儿感受到小身子暖暖的,她的喜悦就大过父亲陪过自己,就不能趁意的陪母亲和小七的担心,清脆的答应一声:“太好了!”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贡士,huang1223亲,感谢一路支持。

    准时是个好品格哈哈,仔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欢欢乐乐的贯彻下去。

    求票

 第五百六十五章讨回加福

    雨还是下着,常巧秀倚着角门,可怜巴巴地看着二表姐上了姨丈的马儿,在姨丈的身前安坐下来。

    姨丈是大蓑衣,展开来,把表姐包进去像是也不挤巴。表姐扭面庞对姨丈笑得很是开心,把脑袋钻进去一半,露出发髻在蓑衣外面。

    为方便办事,香姐儿去掉一走就晃的步摇和过长的珠钗,只留固定头发的花钿,和几根发簪,这就不会勾到蓑衣上面,反而那一片亮晶晶的好似蓑衣的装饰。

    好看孩子委屈的不行,也眼馋的不行。看着这亮晶晶随着马儿,随着马车,带着后面的一行人离开到她的视线之外,眼泪继续在眼眶打着转转,一扭头也不要奶妈抱,踩着雨水对着内宅里跑去。

    安老太太送走香姐儿,正准备着要听戏。前福王府的戏楼搭的实在是好,下雨都不妨碍,见到好看孩子过来,安老太太乐呵呵:“表姐不能陪你,你陪曾祖母吧。”

    “我要回家看母亲,”常巧秀把个手指咬在嘴里。

    “去吧。”老太太答应着,让人备车,把常巧秀送回家去看玉珠,但叮嘱她晚上早回来。

    玉珠正在家里看诗文,常五奶奶在闺中的时候,有一条别人没有的癖性,她清高得只认同诗词配得上她。

    但她出嫁以后,却衍生出一条别人没有的长处。她只愿意在房里看诗文,不愿意跟妯娌们争着管家争公婆的喜欢。

    暴雨如注,玉珠点一炉香,掌一盏好烛火,自自在在的在雨中看起书来。

    直到女儿进来,玉珠嫣然迎她:“宝贝儿,你怎么回来了?难得的不闹表姐,想父亲母亲了不成?”

    常巧秀跟母亲跺脚发号司令:“表姐去城外办事儿,不带上我。母亲送我去吧,我生得好呀。”

    “生得好就要去呀,”对这话听了无数次,但玉珠还是想笑。打趣女儿一句,把奶妈叫到面前来问:“为什么事情?”

    生得好的孩子是说不明白的,从奶妈的嘴里,玉珠听了个清清楚楚,玉珠唏嘘而又敬佩起来。

    她含笑殷殷对奶妈道:“到底是四妹妹,未雨绸缪的事儿,她想的真是周到。我远远不如她,大姐也远远不如她。”

    奶妈是安老太太选给巧秀姑娘的,玉珠这话是变相的在夸祖母眼光好,安老太太不是总说宝珠好宝珠最好不是。

    奶妈也就笑了,也为玉珠说上几句好话:“各家有各家的处境,要依着我说,侯夫人是那么样的一个家,上有太后在,没有一件事情在办以前,不先想到太后的脸面上好不好。三姑奶奶您呢,是这样的清静人家,您才有这样的自在,或看书或观雨,您有您的乐子呢。”

    玉珠对她还是自愧不如的笑容,而且等她说完,已是有了主意。再说她再没有主意的时候,她的衣角就要让常巧秀摇得更厉害。

    把女儿小脑袋按上一按,玉珠叫进来自己的丫头,对她道:“去文章侯府,告诉韩家姨太太,袁家姨太太在做这样的事情,我的意思,我也要去,问问她去不去,要是去,我等着她,我们一道儿。”

    丫头答应着出去,常巧秀乐颠颠,抱着母亲的膝盖眨动大眼睛:“带上表哥吗?”

    玉珠回过头,把女儿抱起来,柔声细语的哄她:“乖乖,你生得好,你不能去,表哥也不能带。生得好的孩子,都是留在家里陪长辈的。”

    “二表姐去了,我就要去。”常巧秀小脸儿垮下来,随时又要放声大哭。

    玉珠把她哄了又哄,直到掌珠打发人送信回来,才把泪眼汪汪的女儿又打发回去。

    ……

    马停下来,车也停下来,这附近对镇南王报瘟疫的里长跟在后面,骑着他家里的大骡子过来,手一指青山绿水的地方,道:“侯爷您看,那里就是得病的村子。”

    袁训头一眼,见隐隐青山并不太高,但苍翠在雨中更如碧玉一般。下面有一道水,弯弯的流过村口,雨中有浑浊在所难免。

    总觉得哪里异样上来,想不起来时,就认为跟疫病有关,侯爷没有再多想。

    拿出打仗的谨慎,并不冒进的心思,身后也有几个医生也没有问,打马到头一辆马车前面,对车中道:“章大人,我们这就进村去了。”

    车帘子打起来,露出一个中年人。这是世代在太医院当差的章家,老章太医去世后,接他位置的儿子。

    太后最信任章家,生皇帝生瑞庆长公主,和宝珠在京里有孕及产前产后的调养,全由章家看视,袁训为女儿特地把他请出来。

    章太医远眺过村子,虽然家传医术名头不一般,也用商议的语气和袁训说着:“依我看,咱们村口外面,隔开一里路的地方,扎上帐篷,病人用担架抬出来,一个一个的诊治过,给他们安排通风的地方,迟早地把这村子用药水洗一洗才好。”

    袁训松口气:“我也这样的想,所以讨您的主意。”在蓑衣内的香姐儿早露出脸儿来,也跟着点点小脑袋。

    章太医微微一笑,袁家的孩子是太后的命根子,比皇子殿下还要让太后挂心。

    要是二姑娘没有来,医者父母心,章太医不介意带人进村子里去。但二姑娘在这里,她有个闪失,章太医可不能再去见太后。

    他就想出这样的主意来,完善以后,发现这样反而更能防止过上病气。

    这就大家过去,村口外面停下。准备充分有好几天,马车上现成抬下来木头架子,高约一尺左右。几个一堆放,就是一个高台,跟地上的雨水隔开来。

    铺上油布,搭上帐篷,摆好桌椅,除去一个是香姐儿用的,也给医生们摆放茶水和吃食,余下的全是医帐和病人的帐篷。

    谢氏石氏打发人来请香姐儿去台上的时候,香姐儿认认真真的同父亲说了一番话。

    父女们现在还是在马车停驻的地方,等着一切都弄好,离的还有距离。香姐儿从怀里取出一个花花绿绿的东西,对着父亲一晃:“爹爹,我有令箭,您要听禄二爷的,不然禄二爷下回不带你来。”

    袁训莞尔:“禄二爷请说。”

    “疫病是可以过给人的,离得近些都会染上。所以爹爹您是陪我来的,只能站在这里,不许靠近。不然的话,”香姐儿把她的“鸡毛”举得更高些,噘起嘴儿来,那意思,我是禄二爷,这儿我说了算!

    “爹爹跟着你来,就是帮忙的。”袁训的心早就让女儿的体贴给打动,但还是争取一下。

    香姐儿轮流指着医生们,和抽出来帮忙的家人:“爹爹可以放心,我有的是人使唤,真的没有人可以用,自然来请爹爹。除此以外,禄二爷不请爹爹,爹爹只能留在这里,不然,你晚上可怎么去陪小七呢?”

    袁训为这一趟事情,甚至进宫去求太后赏些能干的太医下来,人手上的确派的充足。

    在他的心里,个个孩子都是手心里的肉,宝珠不是孩子,也是其中的一块,还没有到来的小七也是。

    谢氏石氏问宝珠要了一间外院里的房子,声明疫病没有结束,她们不进二门,这也是为小七的一片心思。

    香姐儿知道以后,也在二门外面打扫一间房子出来,也是一样的说话。这是建立在香姐儿对疫病也有些了解。

    在袁训的心里,一边儿丢不下出城的女儿,一边儿也为小七着想。

    见到女儿还在面前摆她禄二爷的谱儿,把个令箭显摆的像是很威风,袁训接受她的一番好意,低下头来香香女儿,面上满是宠溺:“爹爹听禄二爷的,在禄二爷没有人使的时候,你就来叫我。”

    亲的香姐儿格格一声笑,把另一个面颊送上来:“再亲亲这边,然后直到疫病结束,可不能再亲了。”

    袁训又香香她的这一边面颊。

    香姐儿把个额头又送上来,让爹爹又香了香,心满意足的让袁训把她提下马,她的丫头奶妈簇拥着,禄二爷颇有些威风八面的气势,对着高台走过去。

    在高台的下面,出家门时披的素色衣裳,为隔离用的不用换,只在面上加一条蒙住口鼻的布巾,发上也有一条罩住,跟的人也这样打扮,禄二爷高台上坐下,开始分派草药,分派炭火和煮药的陶罐。

    什么人煎药,什么人进村里抬病人,什么人去病人家里烧火打醋炭——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用的消毒方式——或者是喷洒药汁,禄二爷安排的有条不紊。

    这是个生得好的孩子,跟常巧秀相比,香姐儿才是真正的美貌孩子。

    她执笔写着取药的条子,盖上事先约好的印章,交给专人去看管草药马车的人那里取东西时,那弯弯的鼻梁,那嫣红的嘴唇,在当父亲的眼里都像一卷看不够的丹青。

    更触动袁训的,是他六个孩子里,没有一个是弱兵。就是常年呆在太后宫里的小六袁执瑾,陪伴太后是最大的差使,在袁训眼里也是有用的人,比不能时常见太后请安的自己强得太多。

    在别人来看,都会说忠毅侯你生下来好孩子,在袁训的心里,却是深深的感激。

    他感激这天和这地,感激自己投胎好,有个好母亲,衍生出来一个好舅父。有个好父亲,随着出来一个好姑母。有舅父才有宝珠,有了宝珠才有这一个一个这么小就愿意为家里分担的孩子们。

    还没能见到的小七,就沾上哥哥姐姐的光儿,让当父亲的希冀不已。

    为了小七,袁训老实的在这里站着,不近前一步。因为不能近前一步,他把自小就有癖性,偶然起个绰号叫小古怪的二女儿,也就方便细细的端详。

    不管是她一板一眼的吩咐人,还是她见到病人抬出来的毫不畏惧。离她还远,但在这种距离之下,躲避的人也有,香姐儿反却伸长头颈看上一看,她离太近,医生们也不会答应,毕竟不是懂医术的人。

    就只看上这么一看,漂亮的大眼睛里满是关切,大声地说着:“给她吃的,现熬好的汤水先给她一碗。”

    熬药的人也负责煮汤,闻言飞快打发人送上来。

    雨中的气氛这就温暖起来,本来这里过病气儿给人,没几天就死寂一般。这就重新有了生机,有了一种暖融融的氤氲。

    袁训静静的不错眼睛,心情有自豪有得意有……后方,一阵冷风突兀的扫了过来。

    带着恶毒好似毒蛇一样,像是有人在瞪视。

    袁训猛地回过头,见到一片小树林子。不动声色的侯爷回过面庞,对关安努努嘴儿,低声道:“去个人看看,好像有人在那里。”

    关安带上两个小子打马过去,片刻后过来回话:“有片脚印凌乱的很,树林后面就通官道,官道上面看过已经没有人,应该是刚才有人经过。”

    袁训点一点头,在心里却警惕地暗道,不对!刚才那人不是经过,他是偷窥!

    他留上心,假装对着女儿继续关注,果然没过一会儿,又有那寒风似的感觉出现在脑后。

    换了一个地方,树丛后面,露出三个披着蓑衣的人来。正中间的那一个,眼睛里毒的袁训一点儿也没有感受错。

    他有一张伤痕累累的面庞。

    如果袁训在这里,他认得这个人,大天教主林允文!

    林允文手里提着个大葫芦,对着袁训背后冷笑:“本圣使什么时候算错过?你袁家就爱出风头!好似京里没有别人似的,件件事情你袁家指使个孩子也要跑在最前面。”

    把手中大葫芦一晃:“救疫病是吧?我这里有的是。你们救起这个村子,等我再过上五个村子,我看你们救不救得过来,我要让这京里跟外省一样瘟疫横行,不敬本圣使,我让你们全病死!”

    上一回逃脱的林允文在京外没有一天不深恨,京里重新建立大天道观。他这真的反成了假的,那假的据说香火不错,每天门庭若市,银子挣的稳当。

    不但离京中近的京郊范围内信徒让勾走,就是在外面的教主本人,也时常受到身边教众们的怀疑。

    他们的疑心也有道理,您要是真的,为什么不施展大神通去跟他拼上一拼。

    有时候那眼神都流露出扭送林允文的意思来,认为他是假的骗钱的。

    如果不是教主大人神算无敌,早就让送去官府。

    这一次的逃出京,跟上一回的逃出京不一样。上一回逃到京外面,还可以宣扬,我大天教替天行道,才是真正的正宗教义。这一回林允文再宣扬,也是为京里那假教主做嫁衣裳。

    名誉关乎他的生死,生死之战不得不发。外省连日有雨的地方,爆发了大疫病。林允文灵机一动,他曾在京里制造出一个瘟疫之神,外省疫病发作,是上天送给他的好机会,让他进京里翻身正名的不是。

    问问几个医生,都是一样的口径。病人的衣裳,病人的汗液、血液尿液及口水等,都是过病的根源。

    他也真够拼的,搜集一大葫芦,拼上两个教众得病身亡。疫病大发作,他也没本事治。发病初期,可能给点儿药材,念点儿古怪咒语,还能遇上侥幸的。

    林教主给这两个人的家里送去银子,说这两个教众让无天老母招去,做了老母身边左右护法。

    提着这一葫芦,另外还有一大箱的病人衣裳,林教主再次进京来。

    不管是什么人靠近这小村庄,林允文都会观察一番。见是忠毅侯,这是他几回行事不遂的大仇人,林允文为袁训耽误一会儿,把他看了两回。

    好在他没敢多看,屡屡的失利,袁侯爷也好,袁二爷也好,都对林教主有无形的威慑。

    就在袁训察觉到第二次窥视,悄无声息打发关安带人绕个圈子,不要惊动的过去查看时,林允文是正式的离开。

    留下又是一片脚印,在雨中的泥泞里。

    这一回不用袁训吩咐,关安也觉得不对。守着侯爷的小子不多,关安也全带上,把这四面转一个大圈子,林允文狡猾的走了,关安什么也没发现。

    正和袁训低声嘀咕着,从官道的上面来了一队人。

    “香姐儿,”头一辆马车里下来掌珠、韩二太太,韩三太太和四太太。文章老侯夫人在家里准备草药,她不在这里。

    “还有我们。”第二辆马车里下来常家的奶奶们,玉珠也在其中。

    袁训忙着迎上去,香姐儿也自觉得脸面十足。八岁的孩子,指挥上面是在家里事先敲定好的,不然这里面有专业的成分,不能这般周到。孩子气呢,也依然还在。

    笑盈盈地道:“看着我,竟然都来了。”

    女眷们纷纷笑道:“可不是,看着你呢。”

    香姐儿远远的行着礼,女眷们要走近时,香姐儿正色阻止她们:“长辈们请留步,听我说完再过来。医生说的疫病通风最要紧,长辈们要帮忙,得请医生们为长辈们看过身子骨儿好不好,体弱的人可不能,反而会得病呢。再有能帮忙的长辈们,得喝过药汁,等上一会儿,换上素袍才行呢。”

    女眷们露出敬服的神色:“别看她年纪小,句句不含糊,听她的,咱们原地呆着,等医生来看过,香姐儿允许,咱们才能去帮忙。”

    这就放眼看去,唯一能跟她走近些的,只有侯爷和带的关安等人。但侯爷在女儿的话出来以后,直了眼睛想心事。

    “侯爷,您上前去见个礼儿啊,都是冲着二姑娘来的不是吗?”关安小声的在袁训耳边道。

    袁训却对他道:“老关你看,这村子的位置通不通风?”关安张大眼睛,大叫一声:“是啊!”

    把女眷们吓一跳,侯爷和关安都没有注意。他们两个带着凝重重新打量这地理位置,有山又有水,不是市井那人烟密集的小巷子,穷的街道上往往还堆满明天要出的营生,什么大车老马破箩筐等。这里同城里相比,算是个空旷地方。

    关安头两天没抓着医生问怎么隔离,反正侯爷来,关安抛下儿子也来。但他在这里站上半天,医生对病人和病人家属说的话:“醋家家都有,屋里打醋炭,尽量开着窗户,不要死闷着,但也不要风口上受凉就是。”关安听了小半天,脑海里也有印象。

    这疫病,是怕通风好的地方。

    古人不知道有细菌,不知道细菌在一定的范围内,积累到一定的浓度才会让人得病。但古人知道经络要常畅通。

    关安喃喃:“这是个畅通的地方,怎么会一个村子的人全得上病?”

    “报上来的及时,过病虽然过的快,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死人。要是死了人在家里,又溃烂了,过上一个村子我倒也信没人弄鬼。”袁训板起脸。

    关安摇头:“侯爷你没经过穷人日子,我跟我娘讨饭的时候,遇上死了人又烂了的,我娘烧热水,让我们洗了澡洗了头发,又把衣裳煮了一过儿,我们都没事。不是烂了就过给人,那是身体相当不好的人,一般的人是沾染到身上才过得快。”

    “不会有人不要命了,把病人的东西拿来下毒吧?”袁训不敢相信自己忽然出来的心思。

    关安拧起眉头:“反正要是有人弄鬼儿,他总有办法,也总有痕迹可查。”

    问袁训:“这就打发人去告诉镇南王吗?”

    “晚上回城的时候再对他说不迟,这会儿你们全留下,免得等下有事情出来。兴许,咱们还能抓上一个来问问。”袁训看看自己不多的小子们,这样地道。

    “那您去和亲戚们见个礼儿吧,”关安还没有忘记这事。

    袁训敲敲自己额头:“看我这糊涂劲儿,幸亏你老关在身边。”关安咧嘴一笑,见袁训动步子,关安也要跟过去的时候,女眷们堆里惊呼不断。

    “天呐,不会吧,”

    “赶紧的……。”

    袁训和关安一个箭步奔过去,手都按在腰间刀剑鞘上,喝问着:“怎么了,我们在这里,”

    女眷堆里,章太医好笑地看过来,眼光随即落到袁训和关安的手上:“侯爷、关将军,这里没有贼,是有事。二位奶奶有喜了。”

    掌珠惊喜满面。

    玉珠惊喜连连。

    袁训一口气松下来,又赶紧的提起来,紧张地道:“请快回去,这里不是呆的地方。”

    两家子女眷来得轰轰烈烈,走的抱头鼠窜模样。

    香姐儿遗憾的叹上一口气,对奶妈道:“禄二爷的人马,壮大不起来吗?”

    惹得奶妈笑个不停:“姑娘有侯爷在,有关将军在,还有太医在,您的人马啊,那是十分的壮大啊。”

    ……

    下午的时候,雨像是小了些,街上的积水还多着,茶馆酒楼甚至赌场里的消息已经到处飞。

    “知道吗?忠毅侯就是脑子转得快,这城外出现一村的疫病,知道他怎么了吗?他把个禄二爷推出来,父女一起去治疫病去了。”

    “唉!这心思转的,也不怕操碎了也敌不过梁山王再来一道奏章。”

    “他自己是不好出来啊,侯爷正晦气呢,有事情他跑得快,凭谁看着不是装模作样挽回圣眷用的,这就把个二姑娘推在前面,他的心思就是这样。”

    袁训还在城外面没有回来,京中已经沸沸扬扬。

    黄跃收到消息时,也有吃惊。他应该去和丁前、陆中修等人商议,但他没有。

    “哼,这些人真是太没有能耐,压根儿没动得了忠毅侯和梁山王府的根本。梁山老王接到孙媳,往府里一钻,带着孙子们玩得挺好。忠毅侯这又出来邀宠新花样,找他们没有用。”

    对自家的小子道:“去请这个人出来,我在茶楼上等他。”

    京里很多的茶楼,隐蔽的也很多。一刻钟后,黄跃出现在包间里,随后,门帘打起,忠勇王府的常棋也到了。

    常棋的面色也不好看,一看就是他也听到忠毅侯府的新闻。

    “你有什么好主意?”知道黄跃叫他来,总有话要说,门帘子还没有拢好,常棋就沉声的问出。

    黄跃目光闪烁:“指望老丁他们已经不行,现在只有一个机会还能把握,我们要是握不住,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忠毅侯重新得皇上喜欢。”

    常棋急了:“你说。”常棋主要针对的是梁山王府,但在他的内心里,对太上皇和皇帝有相当重的怨言。

    宠信忠毅侯赐给王府,成就忠毅侯大将军名声,袁家孩子们的得意,都让常棋时常的愤恨。

    虽然忠勇王府改姓常,但在常棋的心里,本朝没有异姓王这话,他时常放在嘴里说。

    他们的祖上,总是跟皇家曾有过血源关系,虽然是来自那位让他们篡改了姓氏的忠勇老王。

    本朝没有异姓王,这话皇帝也不止一次的说过,以为对郡王和王爷们的笼络。

    不管是镇南王的萧离得有多远,梁山王的萧曾经隔条河,忠勇王府的常也改了回去,他们都自认为是皇家的亲戚。

    袁训,他是外戚。

    在别人眼里,忠毅侯也是亲戚啊。但忠勇王府里不管,常棋就要挑这个眼儿。

    常棋正在准备对付梁山老王,忠毅侯又光彩绚丽的跳了出来,让常棋焦急万分,甚至对着黄跃深深一礼:“千万的,不能让这两家好起来,不然我一动手,梁山王府助力太多。”

    “你还要准备多久?”黄跃心想等的我急死了。

    “还有几天吧,”常棋还是捉摸不定的语气。黄跃叹上一声:“好吧,你抓紧。你听我说,忠毅侯的小女儿平白送给老王,他肯忍着吗?素来的,忠毅侯是霸道的人,把个女婿霸在家里几年不是吗?梁山小王爷一丁点儿大,就会说我家加福不纳妾,这只能是他的大手笔?”

    黄跃哧笑一声,常棋也有了轻蔑。

    “今天的大张旗鼓,就是明天的圣眷有加。明天的圣眷有加,就是后天的侯府张狂。忠毅侯十有八九就要往梁山王府去接女儿,两家再度不和,这时候,你的东西再不出手,不借此机会把这两家关系捣散的话,”

    黄跃说的阴狠戾气。

    怀疑过黄跃目的地常棋心中还是一动,心想这个人不是为金山和银山,犯不着这样的恨。

    问过黄跃但他不说,常棋不再问他。接上话,同样是厉色满面:“你放心!这两家的亲事我敢打保票,一个是攀太后,一个是攀王府,只要有一家倒的不能再倒,另一家即刻就要退后。”

    两个脑袋越凑越近,话也越来越低:“太后还在呢,如今最好下手的,就是梁山王府。”

    ……

    小古怪往城外去到第三天,太子府上响应,京里的女眷纷纷跟风,出银子出钱好似踊跃。皇上怎么能视而不见呢,第四天头上,下圣旨嘉奖忠毅侯府,满门俱有赏赐,包括借住的谢氏和石氏。

    传圣旨的太监刚出门,角门里袁训、关安跟小子们,马上放着兵器,銮铃声响个不停,往梁山王府里来。

    黄跃收到消息,心花怒放的差点儿烫壶酒等着。他对常棋都没有说实话,对丁前和陆中修等人更是不可能。丁前要收拾陈留郡王,顺带的把萧二裹进来。陆中修针对前太子党,常棋为王爵目标放在梁山王府,黄跃要办的事情,只要忠毅侯出事情。

    越多越好,大事小事不断,就像这样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有些人可能会说是亲家之间的争斗,不应该扯到朝堂上去,但黄跃拿来另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