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大人许大人皆道:“你让人往狱里传话,我们也不能就明白。等我们当了鬼,一问便知。如果确实他欧阳家犯坏,你放心,我们做鬼不饶他!”

    亲戚们送上酒,喝过伏刑。

    欧阳住松口气,如今和水许叶反目,死一个少一个隐患。如今就只有叶大人还在,而叶嫔也还在,这事情做的,没陷害成柳家袁家,没拖累成皇后和太子,反而把自己的同盟瓦解,又招来一个对头。

    这袁家的运气不但是好,而且害人的手段更高,反过来找出一堆水大人循私的证据。欧阳住这样想着,全然不去管是水大人陷害的袁训,石头搬起砸到自己。

    欧阳住这就离去,叶大人回到相对隐蔽的一个角落。这是酒楼上一小包间,和别的看热闹人站出来不一样,这里三个人全在帘子后面偷看状。

    一个是梅老爷,一个是吕老爷,另一个是驸马鲁豫。

    鲁豫满面的不耐烦,捧着小茶壶就数他对杀人最没兴趣。不但没兴趣,反而见叶大人回来,就要离开:“我说你们拉着我来,这人也杀了,我可以回家了吧?”

    叶大人对他陪笑:“驸马请再留步。”鲁豫正中下怀,但还是不高兴的坐下。

    叶大人转向梅吕二位:“可看清楚了,水许二位大人离世,欧阳大公子是什么表情?”

    他们站的位置,正好能看到欧阳住。这是叶大人花了钱才抢到的房间,不看杀人,只看欧阳公子的神情。

    梅吕二位犹豫:“像是放下心来着,”

    “又像挺喜欢。”

    “想我家、水家、许家,我们是和欧阳家最好!这一年多里,我们共同为女儿在宫里谋划。但没想到,她欧阳容妃竟然是拿我们的女儿当垫脚石。二位,前几天我说你们不信,今天你们亲眼看到他欧阳住吧,不但不为水大人许大人难过,反而他放下心了。哈!”叶大人凄凉的一声冷笑:“他能安心了,他结的仇又少一个!”

    梅吕二位挺不安,叶大人的话随后到他们面上,厉声道:“我特地请两位来,你们可以清醒了!欧阳家怂恿你们女儿去太子府上,真的去了,将是容妃的棋子!容妃和皇后不对,欧阳家与柳家是对头。欧阳老儿说你们家的女儿生得好生得妙,所以能去太子府上邀宠。二位,醒醒吧!他们巴不得太子不好,太子不好,你们女儿还能跟着好吗?”

    这是不久前说过的话,今天再说,梅吕二位沉吟:“是有道理,他们要是看好太子,让我们送女儿去有道理。如今是容妃在宫里和皇后争风,自然和太子不对。容妃娘家呢,我们打听过,你叶大人说的属实,太子的两个外戚,一个是他的,一个是未来太子妃的,都和欧阳家不对。他让我们送女儿进府,必有阴谋!”

    叶大人再一指鲁豫:“鲁驸马是我的另一个证人。你们在欧阳家见过他,他是欧阳家常客。”

    面向鲁豫,面容悲痛:“驸马,我不能请你说欧阳家的坏话,但是我、水、许,我们几家以前也是欧阳家常客,这个您可以作证吧!”

    鲁豫点点头,抚着自己白胡子,意思我这么大年纪,不是年青说话不靠谱的人。

    梅吕二位更面色不定起来,叶大人最后又是一记猛药:“换成你们二位是我的知己,我就让我的儿子嫁走你们家姑娘!”说过,一拱:“咱们回府。”

    梅吕二位面色难看之极,让叶大人扎中心底。他们一路离开,互相商议:“是啊,他欧阳老儿就是说的好听,就不怕正事!他家两个儿子呢,娶我们家女儿正好!”

    “这京里是不能再呆,处处是当,梅兄,我公文就要办好,我要离京了。”吕老爷叹气:“咱们跟他们玩不转。”

    另一边,叶大人和鲁豫走在一起。鲁豫问他:“不是我那天说的话,无意说的,你想起来找来这两个吧?”

    叶大人陪笑:“哪能哪能。”其实暗想,可不就是这样。

    有一天他去见鲁豫,说欧阳家怎么怎么坏。鲁豫现在还是欧阳家的座上客呢,故意尖酸:“你说他不好有什么用,这不是别人认为挺好。”把叶大人提醒,现在有两个倒霉蛋儿不去说说吗?他把梅吕二位结交起来。

    路口上,两个人也分手。鲁豫交待几句:“要我说啊,这老水老许不去陷害人,也就没有事。你家叶嫔娘娘在宫里不得势,刚放出来没多久,你叶大人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把娘娘在宫里重新站稳脚根,这是正经事。”

    叶大人感激谢过他,鲁豫走出一条街,暗自得意。如今我老鲁也当上好人,劝人的尽是好话。这不跟忠毅侯差不多了吗?

    鲁豫认定袁训好,一门心思为袁训筹划。帮忙出主意:“梅吕怎么不收拾?你不方便,我来啊。我有的是招儿。”

    逼迫人,鲁驸马愿意效力。

    袁训再一次道:“何苦来,他们动不了我分毫。你知道的,我只要对阮梁明打声招呼,他们两个就留不到京里。离我远而又远,让他们离京吧。”

    忠毅侯悠然微笑:“蛮可怜的,送女儿进京一番绮思,结果呢,镜花水月还惹一身骚。我出手也不是这种人。”

    鲁豫借机问:“御史们至今没有动静,是你说的?”

    “哦,我对太子殿下说,他们除去送女打坏主意,政绩卓异是认真的。是好官员,官声官品过得去就行。这看着殿下就人品失衡,跟老实人见到金山就发狂一个道理,殿下扣下御史们的奏章,回过皇上,皇上还夸殿下想的周到,殿下说让他们还回原任,皇上也已答应。”

    袁训淡淡:“几年为官不易,盼是个教训,感受皇恩浩荡,回去好好为官。”

    鲁豫再一次服气忠毅侯,回家就挑唆叶大人去打醒梅吕二位,这会儿又把叶大人劝上一劝,让他不要在宫里闹事,毕竟叶嫔不像是欧阳容的对手。

    皇上昨夜又在容妃宫里不说,皇上对从太子时候侍候的人,全封妃。进宫后幸的人,没有产子的全是嫔,高下一看便知。

    鲁驸马是好人当完了,坏人也来得及。这是心满意足回家去。

    ……。

    安老太太的车,在文章侯府门外停下。卫氏带着小卫氏陪她过来,下了车还问:“大姑奶奶要是不答应怎么办?”

    安老太太胸有成竹挑挑眉:“你就帮我说话。”卫氏道:“也只能这样,但是咱们先说好,大姑奶奶这是第一个孩子,不肯给,您可别生气。”

    “我是长辈,她是长辈?”老太太说过,火气这就上来。卫氏安抚她:“行行,您是长辈,您说了算。”叫一声侄女儿:“柴妞儿,咱们进去。”

    掌珠把她们接到客厅里,安老太太先问:“正经好不好?”掌珠眉飞色舞:“好得很,刚才我看着他念书,听说祖母过来,他有个东西要给祖母,回房去拿就来。”

    很快,韩正经过来,今年两周岁,秋天戴一顶小帽头儿,面皮随父亲雪白。

    把一盘子坚果送上来:“好吃,留给曾祖母的。”

    安老太太笑着亲亲他的小手,把韩正经拉到怀里,对掌珠重新是板起脸:“我和你说件正经事,”

    掌珠啊上一声:“正经不是在您怀里?”又自己要笑:“您说您说,我听岔开。”

    把祖母面色瞅瞅,咦,这不像是好脸色?难道我又做错事情。

    想想没有啊,和四太太最近有说有笑,这是祖母说的一家人团圆。正经一周岁出去,就看着他背书,这是学加福不是?

    在老太太开口前,掌珠回道:“我们正经如今会背好些书,跟福表姐一个例子。”

    老太太打断她:“我就是和你说这件,从今天开始,我要把正经接到我房里住!”

    掌珠听明白以后,大惊失色:“祖母,这是为什么?我就这一个孩子,有他天天房里热闹,”

    “哼,你就热闹去了,不想着再生一个!还有,你自己带得好?我对你和玉珠说过,孩子要跟加寿一样的养大,加寿在一周岁的时候,会打人会抢东西,抢撵鸡还会拎棍子捅猪,”

    掌珠忍住笑,劝道:“祖母不要说了,加寿如今是太子正妃,哪能还提当年打人抢东西。”

    老太太虎起脸,下一句是:“你再看看你,把个孩子教成什么样!”说着,把韩正经抱紧些。

    掌珠陪笑:“祖母容禀,正经生日刚过去,如今会背三字经,您孙女婿说他聪明,打算让他背论语。”

    掌珠心想这就是教的好对不对?

    老太太听过,更是生气:“幸好我来了,不然孩子一点儿的天性全让你折磨光!他这么大,正是玩泥巴淘弄土的时候,让你拘的不成体统!他过生日那天,你让他背三字经,我就看着不对。孩子不是学生,你太心急了!”

    掌珠张口结舌:“祖母,我们这不是学加福吗?”

    “你学不会!”老太太劈面给掌珠一句,卫氏心想这姑奶奶面子上怎么下得来,自己跟来是做什么的,劝劝吧。

    卫氏温声细语:“姑奶奶别多心,这是老太太疼曾孙的心,有加寿姑娘的时候,老太太都多大的年纪,她亲自赶往山西去照看呢。寿姐儿是四姑娘的头生子不是?这您有了头生子,老太太不亲自照看,这一碗水可不算端得平?”

    小卫氏羞涩但微笑,姑母说的还有道理。换成老太太说话,是个人都能让她噎死。

    掌珠知道,但掌珠为难:“卫妈妈,可我就这一个孩子,”卫氏笑道:“所以啊,老太太要接走。四姑娘有了寿姑娘有了哥儿们有了二姑娘三姑娘,全是放到国夫人房里养,为着什么,您想想不是。”

    老太太在旁边面沉如水,把韩正经搂得更紧:“这不听话的人,气死我了!”

    掌珠傻眼,卫氏的话让她明白:“祖母不是来说着玩的,您来真的?”老太太哼哼:“自然!”

    “这……”掌珠打心眼里不想给,她自家老太太、婆婆要带,她都不给,何况是带出府去。

    正想着话要说,外面有人接声:“我愿意。”文章老侯和侯夫人进来。他们是听到亲家老太太上门过来,在外面听到卫氏的一番话,有情有理,而且还有一条让文章老侯最心动。

    老侯把见礼都忘记,径直走向掌珠。无端的,他满面激动:“好媳妇!有你才有老太太一片慈爱。老太太费心要带,就请带走吧。我们时常去看视也就是了。”

    掌珠微张着嘴:“啊,”慌乱上来:“不不不,我晚上没有他,我睡不着。”

    老侯夫妻不是紧接着卫氏的话进来,就是他们在外面夫妻说过话。老侯夫人让丈夫轻易说服,满面堆笑来劝的是掌珠:“好媳妇,这换成是别人家里,上哪儿摸这样的福气。如今你有大福气,你有好祖母疼你,快答应吧,你真有福气。”

    掌珠呆若木鸡,张张嘴:“我……”还没有说出来,公婆文章老侯夫妻对着安老太太作揖打躬,一长串子的奉迎感谢话往外倒:“有劳老太太,跟上老太太,正经这就算出息成人……”

    掌珠的反对话就让一堆雷劈过似的,烂得拿不出手。眼睁睁看着公婆又谢过卫氏,这是宝珠的奶妈,跟着宝珠风里来雨里去,如今在袁家养老,也是个老太太。文章老侯知道,对她也不怠慢。

    等到这府里的老太太孙氏知道,安老太太已带着曾孙,让她的儿子媳妇恭恭敬敬送走。

    老孙氏恼了:“我的孙子,唉,把老侯爷给我叫过来!”

    揣着满腔的怒火,老孙氏坐等着儿子来解释。

    等到进来,是在家的兄弟三个,外带三个媳妇一起过来。掌珠跟在后面,难免垂头丧气。

    老孙氏怒问长子:“孙媳妇不愿意带,这长子长孙长曾孙,理当归我!”

    文章老侯兄弟三个笑了。

    把老孙氏气的火冒三丈,手里的佛珠晃着,随时就想砸人。文章老侯不慌不忙地解释:“母亲听儿子道来。”

    “你今天不给我说清楚,就把孙子还我!”老孙氏怒气冲冲。

    “母亲,近年来和袁家交往,我兄弟们都明白一件事。”

    老孙氏恨声:“又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袁家有我们家没有的东西。人家是天生就有,我们家是磨到没有。”文章老侯说到这里,二老爷四老爷一起点头。

    老孙氏翻眼睛。

    “别的不说,就拿他们肯帮世拓和三弟在丁忧的时候谋官职,不计较他们以前的名声,这为亲戚的一片心,咱们家就没有。咱们家要是有这样的明白人,也不会数十年和姑丈相见如仇人。”

    文章老侯唏嘘,老孙氏也愣住:“你说的是,但这和送走孙子有什么关系?”

    “我和二弟四弟最近常说,世拓能改好,可见我们家骨子不坏,兴许是后天这家里不好。如今袁家开家学,咱们自己家的子弟都送去学,这一科下场的不少。这老太太接走正经,也是一样正好受他袁家熏陶,母亲,这正中我下怀。老太太不接,我就是想送也没有道理不是。”

    掌珠的眸子亮起来,老孙氏却跟她进来时一样,垂头丧气:“哎呀,那我想孙子可怎么办?”

    “您就去看不是?也正好和袁家多多走动。我走进他们家门,我都觉得神清气爽,能多走动,这是好事情。以后母亲您去,我给您赶车,让媳妇陪着,正好多去一回。”文章老侯陪笑。

    老孙氏左想右想,见另外两个儿子也称是,她就没了主意。二太太于氏也说有理,正经这就要长进。二太太说我的孙子倒是想送去,只不是正经亲戚。三太太也跟着夸,四太太觉得回娘家可以吹牛,也说好。

    老孙氏只能长叹一声:“唉……”

    到晚上韩世拓回来,也说接的好。掌珠心里滴溜溜只是想儿子,又说玉珠送信来,她也不愿意给常巧秀,也是祖母一通的骂接走。她的公婆常大人夫妻知道,也都说好,把个玉珠弄的也没有办法。

    掌珠在烛下愁眉苦脸:“正经离开我,不知道睡不睡得好?”

    ……

    袁家老太太房里,玉珠的女儿常巧秀说个没完。这小姑娘爱说话,指着韩正纪:“我是生得好的孩子,表哥是生得不好的孩子。”

    再加上一句:“曾祖母说的。”

    她的奶妈笑劝:“小姑娘快睡吧,看表哥已经睡着。”

    小木床上,韩正经一点儿没有认生什么的,睡得呼呼香。

    看着又哄睡常巧秀,安老太太放下心,对贴身的丫头道:“我要是不接来,让她们的父母亲教不好。”

    丫头奉承:“老太太是疼姑奶奶们,以后啊,寿姑娘是学不得的,学一学福姑娘的福气,有几分也就不错。”

    “加福也是学不了的,就是二妹的福气,最近又种地去了是不是?”老太太呵呵笑:“多好的小古怪,如今关心穷人吃饭穿衣呢。能学学一分小古怪,我西去也能闭眼。”

    ……。

    秋月高明,繁星灿烂。街上,灯笼高挑起来。关安在灯下瞪大眼睛,柳五在灯下瞪大眼睛。两个人中间隔着一个台阶,一个是台阶东,一个在台阶西。

    身后,是各自的人。

    龙氏小爷们兴高采烈,有叫关爷,有叫关叔的:“打不打?打吧!”对面柳家的人也是推搡:“上前,五哥再上前,再几步就够得着拳头。”

    关安稳稳守住步子,狡猾狡猾地笑:“不打,咱们是来听报名的,今天不打架。”

    “姓关的,咱们今天只比中的人多少。我柳家的人多出来一个,你磕一个响头。”柳五坏笑一地。

    关安不屑一顾:“你小子吃了什么忘肉,忘记我袁家是人不多,但袁阮钟是亲戚啊,要不是董家在丁忧,还要多出来。”

    柳五撸袖子:“那你说怎么比?”

    对面,一圈儿人开始撸袖子,白花花的手臂露出一大片。关安挑衅地问:“老五,你这是要打架?”柳五把袖子一甩,放下来,打个哈哈:“至哥不发话,谁同你们打!爷这是习惯。”

    院门这时候开一条缝,看他们热闹的人一拥而上:“谁的名次出来了?”

    今晚,是秋闱填名次。贡院里面,是填一名唱一名。当班公差们收银包,就早早的报出来。有条件的人家,家人在这里守着。没条件的人家,也有差人报喜。

    关安和柳五这就不闹,带着人听动静。

    “姜大原!”

    “呦!是我三舅!”龙二的儿子龙显邦欢呼雀跃,对着柳五耀武扬威:“嘿!我们家中一个,叩头叩头!”

    说过带马就回去报信,龙二奶奶的兄弟却不在这里守着。

    柳家的人悻悻然,柳五骂道:“先中的名次低!”龙显邦已经上马,马腾到半空,往回一带,人和马半空中一起回头,龙显邦大笑:“至少能去春闱,春闱高中,压死你个老王几!”

    马落地,丝毫不受影响,的的的去了。

    柳五愣起眼:“牛皮不小,马术倒是不错。”关安嘿嘿:“老五,你遇到难缠的了吧!”拇指一翘:“我们这是边城里血山尸海的纨绔,比你这京里花拳绣腿的纨绔如何?”

    柳五一个大白眼儿给他,继续去听下一名。

    ------题外话------

    求票票。抱抱仔的新贡士maggieguo。感谢支持

 第四百九十一章欧阳定毒计

    下面的是柳家的亲戚中,柳五挺胸腆肚:“磕头,赶紧的磕头。”龙家的小子们把他骂回去:“名次低,名次低!”全神贯注又去等下一名。

    ……。

    袁家二门外的大厅里灯火通明,从袁训到来的亲戚们都没有睡,满面笑容在这里等名次。

    这里袁训笑得最为畅快,探花郎看过小二给大家出的模拟试卷,约摸知道能中大于几个人,他很满意,等的也轻松。

    平时来上学的人,韩家的人在文章侯府,阮家的人在靖远侯府,钟家的人在南安侯府,就只有龙氏一族的亲戚在这里。

    其中包括从谢氏到国公夫人田氏的娘家亲族,还有项城郡王一族。

    老国公和袁氏国夫人的外家,是项城郡王一族。本来项城郡王和龙怀城母子不好,阖家不再走动。

    但在项城郡王进京受审以后,他从此的认知,输给陈留郡王一舅爷。郁郁闷闷的,把自己和袁国夫人本是亲戚想到。

    袁国夫人的母亲是项城一族的老姑奶奶,她也算是项城郡王的表姑母,就是表的比现在的老国公夫人还要远就是。

    论起来,袁训是他远亲的表弟。

    项城郡王目睹陈留郡王和萧观军营里争风,他陈留郡王敢大过王爷,凭的不就是上有太后,京里有舅爷,以后女儿是皇子正妃,两个儿子是驸马。

    陈留有能耐了,所以胆子大了。

    能耐二字,是人品质的唯一要点。善良,也算能耐。好心眼,也算能耐。

    定边郡王谋逆,东安、靖和自刎,郡王里敢和陈留郡王争的,只有为陈留郡王妃和陈留郡王原本就不和的项城郡王。

    由初回军营的不安,到亲眼见到陈留郡王和萧观部下争斗的不服,项城郡王打起精神决定奋起,武走军中,文自然走科举。

    只有你陈留郡王才有能耐吗?别人学一学也行。

    袁训一道奏章救了他,项城郡王在佩服他和希冀家人有成就之余,又和现任辅国公龙怀城不能修好,他重修亲戚路,一封书信命子弟们随身携带,进京求见袁国夫人。

    袁夫人和媳妇宝珠一样,心地最为善良。项城郡王主动求助,信里恳切谦和,袁国夫人不是自作主张的人,把儿子找来说话,袁训看出母亲有意答应,也就答应下来。

    项城郡王和袁训的远亲关系是从老老辅国公夫人开始,所以这里坐的人姓氏虽多,但全算是龙氏一族的亲戚。

    龙氏一族的亲戚可就没有袁训轻松,他们按大家亲厚散坐,交头接耳:“你有没有把握中?”

    “拿不准。”

    说话声中,外面吧嗒吧嗒,撒丫子的又回来一个。不中不会这动静,袁训起来往外观看,见龙二的儿子龙显邦大跑小跑进来,秋夜已寒,他跑出来一头汗水。

    袁训走到厅口儿,龙显邦跑到台阶下面。见表叔在身后万千灯华中走出——临行前受到祖父叮嘱,说进京后要敬重表叔第一,使得表叔在孩子们心里形象高大——但远不如此时高大。

    龙显邦跪下就磕头,喜极而泣:“九叔我中了!我中了!”

    袁训也欢喜不尽,快步过去,在肩膀上一拍,提这小子起来。先笑话:“别太喜欢,先中的名次低,你想中春闱还得下功夫。你中了多少名?”

    龙显邦用袖子抹抹泪,报出来,袁训这时候才夸奖他:“中就好!”再骂他:“你兄弟中就数你野在马上不下来,所以你中得低。打今天开始,好好的用功,放着阮二叔是好先生,你春闱不中对不起他!”

    龙显邦已经很开心,他一面答应一面暗自喜欢。

    出门前母亲说年纪太小不中也不要气馁,急急给父亲去信,父亲回信也说是历练,父亲还说自己中不了。如今中了,这是心头一件大事完结,对得起先生对得起长辈,谁还管它春闱。

    听着袁训的教训,因为大事完结对九叔感激泣零。回去有牛皮吹。

    再想想,候着袁训说完,龙显邦笑嘻嘻:“还要谢谢阮二叔,只不知道他在家睡下没有?”看看星星:“三更过了。”

    袁训挑眉头:“他在家也等放榜,不见得会睡。”龙显邦这就过去。没一会儿和龙三、龙四、龙七的儿子一起过来。

    龙三、龙四和龙七的三个儿子也是一蹦多高,自觉得这就对得起长辈对得起兄弟和姐妹:“中了,九叔,我们中了的!”

    袁训已经不喜欢,板着个脸:“这么早回来说中,就不要跳那么高。”眼角见到去回小二的龙显邦讪讪,猜出小二的回话,故意当众问他:“阮表叔怎么说的?”

    龙显邦刚才的耀武扬威已经不见,缩头缩脑袋:“二叔没睡,但问过名次不肯见我。说中得这么低,出去别说是他教过。”

    袁训哼一声,这四个小龙不敢再看他,灰溜溜到一旁找位子坐下。丫头们送上茶水,也喝得悄无声音。但见到袁训和别人说话,眼神应该注意不到他们,就挤眉弄眼的喜欢。

    十二岁中秋闱,和神童不能相比,但在龙家赶考的人里算早的一批。

    内宅里谢氏石氏也在等着,索性到一个房里作伴。谢氏担心:“表叔花费许多心血,这要是不中也就该打。”

    石氏强颜欢笑:“会中的,这要是不中,真是没脸面见叔叔和宝珠。”

    数着更次,几回困的要睁不开眼,又互相推醒,才算听到好消息。“贵公子中在第一百零七名,兆公子中在第一百一十名。”

    谢氏和石氏先没有喜欢,面面相觑:“这叫好还是不好?”丫头是个精细的,笑回道:“侯爷正当着人夸,是六位公子们中间,中的最高的。”

    谢氏和石氏这才放心的一笑,又体贴起家人:“本想现在就去道谢,又怕深夜私出二门不妥当。我们知道消息,叔叔喜欢这就安心,明天一早再去道谢不迟。”

    丫头也说是:“侯爷让摆酒,说吃完各自去睡,这会儿夫人前去,只怕是没功夫见。”

    这是在谢氏房里,石氏告辞而去。第二天起个大早,约上谢氏去谢安老太太,谢袁夫人,谢袁训夫妻。

    ……

    “不管怎么算,咱们都少一个。”

    清晨的清风里,柳垣的声音已没有昨夜的酒醉。柳家也是大摆宴席,阖家在这里等候名次。然后计算袁家等中的多,还是柳家中的我。

    袁阮钟等算一家,柳家加他们各房头子弟,和各房头姻亲等并不少,但算来算去,还是比袁家少中一个。

    柳至摸着下颔,打心里不是滋味。

    他和苏先、袁训等同为太子党时,虽然好,也你争我赶不爱落后。如今袁训是侯爷,他柳至也是柳家一主,又有双方长辈的旧矛盾在,比个高低在所难免。

    爱上进的人,大多是不服气的人。这不服气不是背后捅谁一刀,而是提高自己家的地位,武走武科,文下科场,这个清清白白无可指责。

    柳至敢把袁阮钟三家放在一起比拼,是他的傲气,也有他的底气。如今少中一个,不由得昨夜的庆功酒变成冰水堵在他胸口。

    嘟囔着:“我可不喜欢输。”

    柳垣听见,对他陪笑道:“这在我意料之中。”柳至觉得这是什么话,斜眼瞅他:“早有意料你不提醒我!”

    “这没法子提醒,我以为你想得到。”柳垣露出无辜。

    柳至火气上来,狠狠地道:“我应该想到什么!”

    “你别气,阮英明是他们的人不是吗?忠毅侯开办家学,阮英明为了去教家里人,这一科主动避嫌,主考官都不当,门生少收这一科的。他为的不就是族人多中。”

    柳至往自己脑袋上一巴掌,带着懊恼:“这,我也能疏忽。”双手抓脑袋:“我跟小二太熟,熟悉到想不起来他关键。”

    柳垣咧咧嘴,听着柳至喃喃细数:“咱们家的先生,这一个,一个,一个……难道都不如小二?”

    柳垣张张嘴,想说什么又闭上。阮英明京中长大,所以是各世家再了解不过的人。

    太上皇说他是数代奇才。皇上看本古书,不清楚的字还要去他。张大学士说既生自己,何必英明——这是句长辈对晚辈的玩笑话,但赞赏之意满溢出来。

    柳家积累的有好先生,但和小二不能并提。

    这就柳至数着,柳垣只能尴尬。

    柳五从外面进来,把柳至打断。“至哥,”他小心翼翼到柳至面前:“我和您说的那话,你想过没有?”

    这话柳垣也知道,柳垣皱皱眉:“办这事情,我是不怕找后帐,但要做得谨慎。”

    柳五在柳至面前和柳垣不能比肩,就陪笑点头。

    柳至的心思转到柳五说的话上面,缓缓地道:“老五,你想的周到。梅吕二家宵小之辈,你和关安都不肯娶他们家的姑娘,回去任上也是怀恨在心,他们有得势的时候,势必要和咱们家做对。”

    “不怕明枪,暗箭得防不是?”柳五点头哈腰过,嘴角撇一撇:“再说咱们家不动手,姓关的大大咧咧,可不像能防备的人。那忠毅侯,我看他更是太正气了。”

    柳垣微微一笑:“袁训他有本事,他有太后,所以正气。”

    柳至白他一眼:“那你我就是背街上小人?”柳垣忍俊不禁,柳至没好气唤过柳五:“你想杀梅吕,给我离远些。过一个省再动手,盘缠银子帐上多支使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