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老爷那浑身没有四两重的骨头都生出难怪不中的共鸣,他仰面看天色晴好,低叹道:“所以人不受折磨,哪来人上人,不把风雨扛过去,也就没有这大好晴空。”
老太太孙氏注意到父子说话,猜到是为四太太,把小四叫到身旁。
四太太拉不下脸面过来,以为别人会叫她。偏偏呢,全家没有一个人叫她同来。把她气得脸色都成乌紫色,全家人还是都不理会。
老孙氏愈发不喜欢四太太,低低告诫孙子不要提她,等下有好玩的。小四就四处乱看,陡然一个寒噤,身子往后一缩。
文章侯等人也见到,哈哈笑声似云鹤渺于高空,又高又亢,把走在他们旁边的亲戚吓一大跳。
“侯爷,二大人。”
前面佳木郁郁是个石径拐弯,站着两个同样高挑的青年。
老成的那个有一双不笑时也笑意盎然的眼眸,此时面上笑容展动,看上去碧空万里是他面容,日光普照是他神情。
他整个人像一轮放光的日光,为避热站在阴凉地方,那一处顿成视线里最有光的地方。
玉色的一身薄罗袍,隐见手臂鼓起肩头如山,正是忠毅侯袁训。
另一个呢,是小四见到就哆嗦的人,穿件绣花薄罗袍,像个玉带生辉,是阮大人阮英明。
从文章侯开始受宠若惊,头一眼见到就把手拱起,腰哈起,视线不敢离开袁训和阮英明,眼睛不看地,心情又激动,就走得跟趟泥地似的。
过去深深弯下腰,知道他们在这里是迎接,这是两个晚辈,也恭恭敬敬头几乎弯到地上:“见过侯爷,见过二大人。”
文章侯顶顶稀罕袁训,又顶顶尊敬阮小二。
自己行礼还不算,回身叫儿子:“世拓,来见过你的座师。”小二是本科的主考官,哪怕以前从没见过面,从他手底下出来的,本科状元探花等见到都得称呼一声老师。
但韩世拓是他的亲戚,小二回过文章侯的礼,摆手说不用,继续在袁训旁边站着。
袁训瞄他一眼就要笑,又见到女眷们也要来见礼,给小二找个差使:“送大姐进去。”
掌珠听到,步子都是飘的。小二却不答应,打个哈哈:“大表姐,您是认得路的,我陪袁兄,您不要我送吧。”
掌珠自然说不要,袁训甩不开小二,索性自己送文章侯等人进去,小二跟在后面,得意洋洋一步也不离开。
走到一半,草丛上过来两个孩子。“哈!追到了。”小二的儿子琬倌儿兴奋大叫,手里拖着个红袋子,步子不稳的小跑着过来,阮英明的儿子怕他摔倒护着他,到袁训脚下,琬倌儿把袁训衣角攥紧,他的爹乐了,助长的喝彩:“就是这样,刚才你把伯父弄丢了吧。”
“讨钱,”琬倌儿不知嘴里吃的什么,口齿不清的说着,把红包儿能举多高就举多高。
袁训又一次失笑。
为韩世拓拜请小二,不想得官又到国子监,小二这就有了一生一世讨钱的借口,韩世拓得官那天的晚上,父子登门伸手要钱,今天为韩世拓庆贺,更是变本加厉,跟在袁训后面不放松。
琬倌儿走得慢,走走丢丢,但只要袁训停下,他就能跟上。小二是寸步不离,磨着袁训要看他的古书古字帖,是早年袁训从太子府里到手,一直是小二眼馋的东西。
小二当着人还能收敛,琬倌儿是个孩子啥也不懂,父亲让他讨,他就讨个没完。
阮梁明的孩子叫阮瑛,在旁边嘿嘿地笑。袁训就拿他作幌子训斥:“不懂事了吧?我有客人呢,快把弟弟送进去,找婶娘要钱。”
小二知道是骂他,但对上袁训面皮奇厚,浑然不在意。他的儿子是要钱的,他是要古书的,找宝珠没有用,文章侯正卑躬屈膝同他寒暄,他不走。
阮瑛白跟着听话,拿眼睛看自己二叔,小脸儿上写得明明白白,这全是二叔闹的,不关我事。
韩世拓满心里想感激一把,摸摸怀里碎银子,给出去不像。就解自己玉佩,让小二见到,劝他不要解,阮二大人振振有词:“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只问袁兄要钱。”
袁训哭笑不得,我就让你帮个忙,给你肚子里爱卖弄的学问多找个出去的地方,现在倒好,成了欠你千年万年债。
让他缠得烦上来,心想这小子不要面皮,也不用留着。不轻又不重,朝头给小二一巴掌:“待客,不做事情就知道讨钱。”小二嬉皮笑脸:“你先给,我就帮忙。”
文章侯在亲戚面前为阮二大人堆起的高高形象轰然倒塌,浮出来的阮二大人是袁家所请更为真实。
不管怎么看,是忠毅侯和阮大人不避形迹,他们更好。
文章侯从没有胡扯过小二是自己家里请的,但掌珠是小二亲戚难免说明。亲戚们恭维的话,就说是因为有个好媳妇,所以请得到夸口状元公。
现在见到二大人不收韩世拓的,父子跟着忠毅侯不走,都笑容满面看着,觉得他们亲切,有羡慕出来。
袁训都觉得叫天天不应,见旁边却俱是景仰笑容。侯爷心想这些人是帮不上忙,好在我还有招儿。
往四下里看,喝一声:“战哥儿哪去了。”
小二黑了脸:“袁兄,咱们大人说话,不要叫上孩子们。”袁训低头看看脚下,这口水滴滴的琬倌儿是谁家的,这不是个孩子?
小二面皮再老一老,依然不理会自己孩子在这里。
没一会儿,先过来执瑜执璞。袁训把文章侯等人指给他们:“父亲和二叔说话,你们学着招待,别只顾着玩。”
执瑜挺胸,对文章侯轻施一礼:“随我去厅上用茶。”把男的一起带走。执璞昂首,握住掌珠的帕子:“姨妈跟我进去,母亲问了好几声呢。”把女眷们往二门里送。
文章侯等客人一起喝彩:“这是别家的孩子比不得,这就会招待人。”就要跟着走,远处暴喝一声:“岳父我来了!”
打炸雷似的嗓音出来后,一道小身影流星似跑过来,小二见到就想溜。袁训扯住他肩头,坏笑一地:“小二别走,小王爷负责招待你。”
萧战在一半的路上看见是小二,从眼神到精神全一亮,一面跑一面把个小拳头高高握起,对着小二欢天喜地:“打!原来你在这里!打!让你给加福看着钓鱼儿,你跑了!打!帮我们做好东西!”
萧战去年冬天没打成小二,在心里落下一根儿,这个人是见到要打才管用的,哪怕喊几声呢。
小二喃喃:“我一世英雄,就栽到你手里。”总不能以大欺小,回打他一回。
打过小的,老的出来那是大麻烦。
琬倌儿不放袁训衣角,萧战握起小二衣角,小拳头在他腰的地方晃来晃去,一长串子警告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想让他中途停下都难。
“做什么,不许先给大姐!给我。不许帮小古怪弄园子,只能帮加福!画的衣裳花样子,只能给加福!加福要玩,只能陪加福。。。。。。”
对着蚱蜢似乱蹦的萧战,小二也开始哭笑不得,拿袁训揶揄出气:“袁兄这门亲事是怎么来的,小弟我佩服。”
恶霸女婿是怎么挑到手的。
袁训挑眉头:“让他爹逼的,你信不信?”小二还没有继续取笑,萧战自鸣得意,他也不太懂就是,张口就出来:“是啊,我爹有本事!”
“咳咳,”
“吭吭,”
袁训和小二一起让自己口水呛住,都在心里暗骂,这个小不要脸的。从对方眼神里看出来对方的心里话,袁训又对小二一个坏笑,你也是个小不要脸的。
小二是想回一句来着,但袁训对萧战一板起脸,萧战把小二揪走,阮瑛跟后面带走琬倌儿,袁训松口气,见客人们各分东西,女的一起已进二门,他随后跟上,往二门内的厅上去,太后今天在这里。
太后足有几天没看小六,支着精神使唤宫人打听皇后和柳家动静。
皇帝对这件事情比去年上心,他说过事情没有明白,不轻易明旨斥责皇后,要给太子留脸面。
不然左一道圣旨,右一道圣旨,太子就要多难过一次,暂时性的命皇后安居静养,皇后又一次不能出宫。
张桂已经死去,怎么还说事情没有弄明。
这是皇帝对柳家生疑心,他说的弄明白,是看看柳家的动静。他不见得怀疑柳至,但柳老丞相的旧事还在心中,当时柳丞相和表弟袁训争斗,柳至就是反对的人,柳家别的人如柳明等出面,反把自己弄一身伤。
就是柳家的人和这件事情都没有关系,柳家人的反应也是皇帝要看的。
他们是规劝皇后,懂得平息两宫风波,还是肆意挑动事端,这关系到朝堂安宁,皇帝慎重对待。
太后也就少很多的防备,没花几天功夫,就把该安排的又安排好,太后又来看小六了。
。。。。。。
大红绣仙鹤瑞草的小肚兜,套在白生生的胖身子上。天热不用襁褓,藕节似的肥胳臂肥腿露出来,小六睡在太后怀里。
不到两个月的他正是贪睡的时候,懒洋洋享受太后为他打扇,一脸的酣睡自在。
太后嘴角含笑,目不转睛看着他,仿佛他的一呼一吸也爱不释手。
太上皇嘴角含笑,看似望的是小六,其实眼角斜飞,看的是太后。
袁夫人和安老太太洋溢微笑,而刚进来的文章侯府女眷们是大气也不敢喘。
袁训进来看到这一幕,知道自己预料不错。向太后道:“放下来吧,总是抱着怪热的。”
太后不耐烦把个绢上绣山石青竹的扇子摇动给他看:“我这不是正扇着。”
太上皇对袁训道:“你就让她抱着吧,她抱着,热着了怪不到别人。”
袁训接上太上皇的话,再向太后道:“我不是说小六热着,您热着可不好。”
“我就抱一会儿,没有人说我,你一进来事情就多。”太后眉眼儿不好看起来。
太上皇掐手指:“是啊,没抱到一个时辰,”对袁训也作状的沉沉面庞:“你进来早了。”
太后就往外面看天色,从她出宫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时辰,把太上皇的话驳回。
但袁训是驳不走的,他陪着笑脸儿左顾右盼:“这天真热不是。”
太后烦了:“知道了。”把小六轻轻放到旁边的小木床上,可能是震动的原因,小六舒服的发出一声唔声,太上皇乐了:“他也知道床上比你怀里好。”
太后板起脸,放小六的同时见到文章侯府的人都站着,她们不敢坐,知道自己打扰,让人抬起小木床,对太上皇道:“走,我和你凉快地方辩对错。”
太上皇眉开眼笑:“去年冬天我就说荷花多的地方好,咱们去哪里,那里热不到你,也热不到他,”
太后见体贴,笑了也体贴回去:“也热不到你,”宫人奶妈簇拥着离开。
文章侯府的女眷自在下来,袁训请祖母和母亲陪客人,说宝珠料理,今天都好好的逛逛,他自己出去陪男人。
老太太就请看一回宝珠的正房,再请她们去往自己院子里看大戏。袁夫人爱静,又见过面陪用过茶,老太太请她自便,袁夫人笑笑,请老太太好好的玩乐,她要照看孩子们,也去了。
邵氏照顾着掌珠,玉珠过来,张氏照顾,一起到安老太太院中。
见院落宽大且不用说,正中有个大戏台不说,一面院子临水,挖出清流石头作坝,水不住从另一边流上高石,往下溅落时清溪泻雪,微瀑碎玉,把丝丝的凉意送到满院中。
福王府第建成,文章侯府的老太太孙氏是来过的,但只限客人坐的地方,园子和内宅游玩有限。她依稀记得自己看过这里,又觉得金碧辉煌都差不多,也许记错。
就指着白石上清流道:“这里还是旧景致?”
安老太太满面春风:“这是新安放的,是我第二个曾孙女儿,小小的年纪眼界儿好,她帮我收拾出来。”
带着客人们走到高处往下看,见另一边是两架水车,有家人踩水,水就从低到高石上,再从院子里流出去。
孙氏遗憾,原来这不是自己见过的。她不是有意炫耀自己曾经来过,只是寻找回忆。又指戏台:“这个一定是旧的,是这府里最大的一个。”
女眷中有一个老太太比她记忆好,啧着嘴笑:“最大的一个是戏楼,不是戏台。”
老太太欣然:“可不是,这虽是旧物,却是新修整出来。本来任我选戏楼,我老了,爬不动高,我选的这里。”
山西来的婆婆们,有一个凑趣儿:“这话不对,您在我们那里住时,还能爬高丘。”
“那时候我腿脚灵便,现在你们比我年长,我都不敢比你们。我进京后,没有一天不想你们,还想再去住几天,但我不敢再出远门。”老太太和气的对答。
孙氏知道这一帮子老妇人没身份,但却是老太太在山西认识的知己,也想另眼看待时,也想说上几句时,见老侯走来。
婆婆们有了欢腾,纷纷行着村礼儿,问着:“老大人来晚了,吃酒席时记得罚酒。”
老侯对她们也客气,呵呵笑道:“我收拾家里,过几天到我家去吃顿酒,回去告诉认识我的人,我可是殷勤好客那主人。”
孙氏心头一动,一个大后悔上心头,一个大感慨上心头。
她后悔刚才不应该装以前来过,那时候和老太太生分,炫耀过福王府落成请客,就不请这侯府的姑奶奶。旧事重提,还好这位姑奶奶没恼。
又感慨这兄妹二人晚年滋润,把自家的姑奶奶想起来。
一堆的老人从边城爬山涉水看他们,这是他们有人缘儿,是自家的姑奶奶不得人缘法。
听着家长里短的怯乡音,山西话同官话相比总差上些,但京里久居的孙氏自觉又矮上一等。
就是没有孙子世拓依靠袁家,孙媳妇掌珠出自安家,孙氏对老太太交好的心也又深一层。
坐下来听戏,陪着宝珠的加寿来看过老侯和掌珠,和老太太亲热无比。陈留郡王的女儿念姐儿今天不去宫里学习,依礼也来问安,老太太介绍一回,文章侯府给了见面礼。
怎么看,也是和和气气的一家人,老孙氏点着头,心想这一位是熬出来了。
看了一出子戏,请用一回席面,老太太抖擞精神,陪老孙氏等人也好,陪老婆婆们也好,带着她们逛园子。
加寿和念姐儿一左一右走在她身边,帮着她陪客人。
出门往花木深处去,见一座院子粉壁生洁,大梨花同着芭蕉露出墙头。老太太笑逐颜开,面上欣欣然得意,嘴上抱怨:“不应该带你们走到这里,这是我们香姐儿的住处,最不喜欢别人来逛。”
一个婆婆笑道:“是二姑娘的房子?”
“是啊,昨天同你们说过,这孩子古怪性子,不喜欢别人沾她的东西。她的东西又好,把的更紧。”老太太说到这里,有点儿孩子气上来,先看向婆婆们:“但你们大老远的来看我,”又看向孙氏等人:“咱们又是庆贺大姑爷得官,”
笑眯眯道:“我去问上一问,说不定也让进去。”
婆婆们笑道:“老太太不要这样说话,二姑娘生得秀美,凡是这样的孩子,都是与别人不同。”
而院子里,走出一个肌肤晶莹的小姑娘。香姐儿嘟了嘴:“曾祖母又说我不好,我可是听说您有客人,一早就看着人扫了院子,焚了香,专等着您来逛呢。”
安老太太就让香姐儿带路,带着大家进去逛上一回。没多久又重新去坐酒宴,而采买的家人还在不时出入,把最新鲜的东西买回来。
。。。。。。
马浦寻味的沉思:“袁家真的请起客来了?”魏行在他身边站着,淡然道:“看来这事情到这里要结束。”
“柳家呢,柳家没有动静不成?”马浦不甘心:“从眼前来看,是皇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和太后过不去,柳家一堆的人就这样无作为?”
魏行轻轻一笑:“说也奇怪,皇上这一回并不禁止皇后娘娘见柳家的人。”
马浦眸光一闪:“娘娘的性子她能忍得下去?就不对家里人说什么?”
一个忍不下去,把皇后说得明明白白。魏行就问马浦:“娘娘以前就是这样?”
“那时候丞相在。”马浦笑上一笑。
有什么鼓荡着大风在魏行心里穿过,这就对柳老丞相当年的风采景仰不已。
随后,他喃喃自语:“丞相几十年根基,却让忠毅侯打败,这袁尚书倒有这么厉害?“
一个人名同时闪过他和马浦心里。太后。
袁家有太后,马浦这样想。
袁家不过是有太后。魏行是这样想。
两句话相差的字不多,意思却是天差地别。马浦对袁训还是有中肯评价,魏行却觉得不过有太后而已。
马浦没有纠正魏行的心思,他想错是他的事情。魏行比他年青,又在外省当官,去年刚进京,对以前的事情不知道。
柳家有根基是几代攒下来的,到柳丞相这里,因为对太后登后位保持中立,几家老臣和太后过不去,太上皇让逼的太狠,给柳丞相加上很多的荣眷。
说起来,与柳家当年没有为难皇后有关。和现在相比,是柳家为难太后,所以最近皇后娘娘不顺。
在心里想着不知道柳家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事情在几十年前,马浦也是打听出来,对太上皇有段时间重用柳丞相寻根问底,为的不过是他自己的前程。
要是柳家有人记起来这事情的话,马浦心想还有人敢和太后抗吗?一边倒的下来,这一回就只能帮皇后娘娘说话。
他并不想为皇后出力,也不想为太后出力,他的力气只为自己出。
用魏行能听得到的嗓音低低道:“柳至年青不能和太后抗衡,柳家别的也找不出有主张的人,朝中官员无数,就没有人看不下去帮帮柳家?
故意长叹:“以前受柳丞相恩惠的人,现在全是壁上观。可叹。”
魏行脑海里闪过很多人名:“是啊,总得有人公正的站出来说句话才行。”
。。。。。。
“你不帮我,我就完了!”柳明赤红眼睛对着鲁豫吼出来。
在他后面不远的地方是个门帘子,上面有陈年的污迹。打开来,进来一个茶伙计。
一哈腰:“哟,客官,您要什么只管吩咐,只平和些。我们这是茶楼,品茶要心平气和,你这一嚷,把我们客人全吓住。”
柳明不耐烦的挥手:“爷知道了。”伙计出去,柳明重新对鲁豫着急:“你不是也不喜欢太后吗?”
鲁豫瞪眼:“你胡说。太后对三长公主关爱有加,我素来尊敬。”
柳明冷笑:“你不是也不喜欢袁训!”
鲁豫反问:“就是我不在京里,你也看看我现在什么衙门!”对柳明的身子看看,这是个骨子大的人,但消瘦的肉干了,不能撑起丰盈,衣裳像挂在架子上晃晃荡荡。
“你和袁家那点儿破事我知道,你恨忠毅侯伤的你,你要对付他,别找我!”
柳明争辩道:“去年你们还在街上打一架?”
“那是你家的人和他打!”鲁豫忽然一噎,提到柳至就心口不舒服。
皇后娘娘让人下毒,鲁豫本来想审这案子,他没想到的是宫闱大案,尚书不敢再交给他,也不给柳至,用他们两个人不和说话,又交给直接对尚书回话的张捕头。
结果杀了一个太监,打杀几个宫人,这案子轻松结束。鲁豫想交给我,我也能这样办理。
这全是柳至害的,他要是不在刑部,怎么会有这种事情我避开,那种事情我避开的话?
由林允文的话里提前知道宫里要出事,就等着办大案子的鲁豫落一场空,把柳至又恨上一层。
柳明看在眼里:“好吧,你对太后尊敬,但你还在查证太后的错处。”
鲁豫别开脸不看他,沉声道:“这是办案。”
“你忽然度量大,对忠毅侯阻拦你办案也忘记。”
鲁豫冷淡:“这是我的事。”
得意的晃晃面庞,柳明一字一句地道:“柳至呢?这一回我再打不下去他,他就要继续风光。我们家里的官员没有两百,也有一百出去。因为娘娘受难的事,还有对他不信任的人。要是对他信任了,你自己想想,你在刑部里还能有个好?”
鲁豫霍然抬头:“他想怎么样!”
“他在等。柳至办事从来慎重。他在等拿到你的错,你不能翻身的错,他才会出手。到时候我们家的官员全弹劾你,你自己想想去。”柳明咬牙切齿,再一次重复:“他在等。”
是的,他在等。
柳明心头滴血,柳至迟迟没有对自己发难,等的就是这几天吧。因为太后势大,把宫务又重揽手中,娘娘又没有宠爱,等同于不管事的嫔妃,族里本来向着自己的人,也心思活动,认为柳至上一回讨好太后正确,后悔去年没有和柳至一起去讨好太后。
让柳至等到了,最近家里的人看自己和柳晖百般的不顺眼。只有娘娘,她还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她关在宫里,不相信也不行。
柳明见天儿去见皇后,给她送家中的饮食。皇后认为只有他最忠心,高贵的身份让一步:“只要有人给我平冤,我和太子不会忘记。别看太子现在和我像是不一心,我们是母子,迟早他会明白过来。”
这是答应柳明去对鲁豫许诺。
柳明也不是完全懵懂,皇后不认可鲁豫,他对着鲁豫说娘娘心里有你。皇后现在认可,柳明反而不明说。这举荐的功劳,将来要在鲁豫面前要一份儿,还要在娘娘面前要一份儿才行。
明说娘娘现在需要你救驾,姓鲁的自己跑到娘娘面前去买好,柳明心想我还站到哪里去?
他有把握,一个柳至就能让鲁豫恼火,不会无动于衷。
他在等,这句话成功的把鲁豫最近的闷闷挑动。
他没有想到认真办事难度大,尚书铁了心的和自己过不去。去年马浦丞相往刑部里留下林允文,刑部里尚书逼着鲁豫要马浦留下字据,以为后来的证据,这个人活着,有马丞相的话在,不是我尚书要留下他。
马浦不肯写这样的手续,鲁豫也明白过来这个留下是个把柄。
不写这个东西,刑部的事情由尚书负全责。写了这个东西,鲁豫心想成了我和丞相结党营私,他要留人,我也要留人,柳至撒手不管。看上去两个侍郎两条心,却和丞相一条心。
鲁豫想明白,就扮可怜装糊涂,往马浦身上推,请尚书大人自己去要。尚书也真的厉害,他没有去找马浦,找的是左丞相席连讳,动不动就犯咳喘在家的那位。
左为上,右丞相马浦低于他。
席丞相一般没说话,这一说话就动静不小。马浦乖乖的写了一个当时为什么去刑部的公文,盖上官印,交给席丞相,席丞相让人誊写出来,交本衙门存档,交刑部存档,交宫中存档,刑部尚书才算满意。
不用说马浦把刑部尚书恨到心里,就是鲁豫也随时担心御史们抓住这事做文章,说他公事不向本司上官呈报,反而去找外人。
路上见到马丞相轿子,鲁豫都远远避开,让马浦见到又恨一层。
这一切谁是源头,还不是柳至吗?
让林公孙挑唆的鲁豫,把原因推到柳至身上。见柳明没完没了的说柳至,鲁豫忍不住了。
难怪自己一插手大天道观的案子,柳至就消极怠工,嘴里说着交给你鲁侍郎我放心,我还有别的事情,经常跑得不知去向,不知道是不是城外赏花呆上一天。
却原来,他在等。
鲁豫脱口道:“他等算什么!我也在等!”
柳明捕捉这话,喜动颜色:“你有好主意?”
鲁豫沉默下来,柳明一催再催,鲁豫只有一句话:“等着,到了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两个人分开,柳明觉得又有希冀,走的不太沮丧。鲁豫却还是眉头锁紧,回去刑部里,让人把林允文提出来。
。。。。。。
板壁墙前的椅子上,林允文歪坐着,目光斜斜。见鲁豫他越来越没有生疏惧怕,鲁豫没有意识到。
他半带焦虑的问:“你看我最近能不能随意办事?”
林允文从怀里取出铜钱,往空中一抛。视线没有随着铜钱走,而是悄悄把鲁豫面容收入眼中。
那生怕铜钱卦相不符合他想法的紧张,让林允文嘴角微勾。哼,凡是相信自己的人,就只能由自己牵着鼻子走。
现在他是单身牢房,还是原来的那个牢房,但那些在他受刑后对他漫骂的徒弟们,全让他借鲁豫的手除去。
还有昭狱里死的几个人,他肯告诉林公孙转给鲁豫的,也是在他入狱后对他动摇,生怕他把自己们信大天教供出来,总想把林允文暗害在狱里。但林允文在柳至心里也好,在鲁豫心里也好,都是重要人物,那些人没有得手,林允文劝服鲁豫半信半疑后,把他们全杀害。
信自己的人就不能再有半点儿犹豫,包括面前这个鲁驸马也是一样。只要他越来越信,林允文的气焰就越来越高,不怕他不把自己乖乖放出去,还要俯首称是。
“哗啦”,铜钱落地。鲁豫急急问:“上上还是下下?”林允文随意的扫一眼,淡漠地道:“可行。”
他好似菩萨对信徒,鲁豫还是没意识到,他就顾着松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好!可行就好。我就去办这件事,不过给我什么好处呢?让柳至退出刑部,对!就是这样的条件,让他自认不能,身败名裂退出刑部。以后这是我的地盘儿!”
林允文翻了个白眼儿,就这点儿要求真的浪费我的卦。
在他背后板壁的另一端,冷捕头也翻了个白眼儿,这个草包加傻子。
鲁豫不会笨到隔墙有耳也不去想,而是他防不胜防。
刑讯的屋子,板壁比一般住家的要厚,鲁豫用哪个房间,里外都是看过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厚厚板壁可以卸下,留下一层薄板壁,他们在里面喝口水也能听见。
等到用完,把厚板壁再装上。
这是刑部里放心可靠的人才知道的事情,冷捕头在太子府里效力两任太子,经常借用刑部的刑讯屋子,知道这个秘密。
听到隔壁鲁豫带人走出去,冷捕头又过上于会儿慢慢出来,关好这里的门,去见尚书。
尚书一见就问:“又听到什么?”
冷捕头嘿嘿:“您这里不用尚书侍郎了,直接供个菩萨问案就行。”那急迫问案的语气,对铜钱卦虔诚的像老信徒。
尚书骂上一句,无可奈何,只抱怨自己:“我去年一定撞着什么,是了,福王造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