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守着田庄子,又养牛羊鸡鹅,还买什么。当真是寿姐儿那般,吃她的铺子要先问钱?”宝珠盈盈:“我已想好,院子里没有厨房的起厨房,但是头些日子呢,一处吃,也热闹。但每天水菜送过去,想自己弄的,也就自己弄起来。”

    红花叹道:“这是奶奶想的真周到,这样子住着,还能不如意吗?”

    “这是皇上见过说好的,你当是一般儿女眷?”宝珠和她玩笑,眉眼间还是和以前那般,和红花亲厚着呢,红花总是放心呢,对姑太太是谁,也就压在心里。

    红花以前是,奶奶怎么能不告诉红花呢?现在则是奶奶不说,必有道理。理解上增多,别人不说,别人这样做了,或解释或不解释,总有他的想法,红花大长进。

    坐车是舒服的,车上过日子实在不舒服。到镇外枫林,宝珠让停车。下车先到世子妃车前,问候道:“这里荫凉,坐车累了的,下车走走呢?”

    世子妃一揭帘子就出来,道:“就等你这句话,才刚我就想说下车走走吧,再坐,我骨头都要散开。”

    她尚且是这副模样,这还是在家里会些拳脚的,何况足不出户的女眷们,听到宝珠的话,放风似的下来。

    地面无草的地方,是滚烫的。

    林下有风,但为行路方便,不是绣鞋。不着靴子,也是千层底那种。闷热上来。

    小沈夫人娇气,嘀咕道:“下一回儿再请我来,我也不来了。”又抱怨自己:“我是怎么了,竟然跑来看他?”

    全然不顾忌袁训在。

    袁训听到,只有骄傲的。看着人把车上东西先进镇,十几条大船,装满大车上百辆。家里没有的,万大同从城里雇来。

    一部分行李先行回来,一部分随着主人后面到来,这才不惊路人。

    宝珠听过,没想到丈夫又把心思转到自己身上,忙着劝解,陪笑道:“晚上凉呢,这是中午这般的热。”

    小沈夫人又嘟嘴:“又冷又热的,这是什么好地方,六姐,亏你呆得住。”

    袁训只当自己耳朵聋吧。

    宝珠却有办法,不是只劝解,道:“加寿可喜欢呢,”这下子把所有人吸引过来,都想到对啊,不是羡慕袁家的好孩子,才肯往这里来。

    想到女儿,宝珠笑容更满,悠悠然对着林外小河看去,对袁训道:“别忘记给你女儿捉鱼送去,她要呢。”

    袁训说好,暗笑那鱼到京里不会死掉吧?

    “还有寿姐儿要的蛐蛐儿,”

    袁训不再默默,道:“这晚上冷了,上哪儿找蛐蛐儿?”宝珠佯装生气:“我不管你怎么弄来,你女儿要的。她就要这里的蛐蛐儿。”

    袁训喃喃:“儿子我才不惯着,乱要东西我就打!”

    宝珠又打断他,一脸看笑话的神气:“你试一个看看?”对后面挤眉弄眼,母亲带着孩子们在。

    袁夫人板起脸:“胡说!”白儿子一大眼。

    母子夫妻说起话来,又都去看两个孩子,也就忘记热和累。

    白天热,怕抱着太暖,两个小木床,从京里抬回来的。袁怀瑜袁怀璞已生下半年,在船上会坐,这就坐在木床上,上面有纱罩子,各抱着香果子,笑嘻嘻地东张西望,煞是可爱。

    “啊嚏!”袁怀瑜打个喷嚏。

    世子妃正想说别是受凉,却听袁夫人欣喜:“这是祖父知道咱们回来了。”袁怀瑜笑呵呵,他也听不懂。

    世子妃纳闷,虚心请教:“伯母,怎么另一个不喷嚏?”世子妃想这还是受凉不是。袁夫人悠然自得:“这个是大的。”

    这是长子,世子妃恍然。但心里总不信,暗暗好笑这话好没道理。祖父看孙子,不一起的看,还只看长孙,难道鬼也有偏颇。

    这时候,听有人一声道:“快看,他们倒先到了!”

    大家全看过去,见镇外站着一排的人。

    镇外和林子中间无遮挡,这是不让有人藏匿的用意。这是中午,日头明晃晃的在他们面上,把一张张原本年青的面庞,都照出老气横秋。

    幸有笑容,把老气横秋弥补。都咧着嘴,小王爷的嘴像是最大,跟个瓢儿似的。

    萧观上路前,装模作样还发脾气:“好好的没事干!不侍疾她跑来!”到当晚葛通等人郁郁,萧观开心了。

    小王爷不在这时候开心,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不气死没老婆看的太子党会觉大吃亏。没老婆看的人,小王爷才不气他,只气三个字的,“太子党”。

    上路后好正经,天天骂马跑得快想女人,直装到这一会儿,见妻子走在女眷中间,再不近女色的人,也久别重逢上来,把嘴咧到耳朵根。

    “哈哈哈哈,”

    沈渭自言自语:“不想?就这模样?睁着眼睛说假话!”萧观没好气瞪瞪他,赌气道:“那我们站这里都不动,看谁先过去,谁家就有河东狮吼!”

    “我不和你赌。”沈渭吓一跳。

    小沈将军娶的是表妹,曾对袁训说过:“打小儿养成习惯,她哭我得陪着,她笑我得陪着,”也有不耐烦的,但习惯使然。就像现在,和萧观说过,小沈将军头一个迎上去,对着妻子笑得好欢畅。

    太子党们全张着嘴,就是他们也没有想到小沈将军是这讨好老婆的姿态。

    连渊忍无可忍:“以前就没看出来,他倒有这么丢人。”尚栋好深的叹气:“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随即,目光飘飘,全看向萧观。你呢?别也是个说嘴的。

    萧观高昂着脸:“看什么看!男尊女卑,她不过来见礼,我才不过去!”对着沈渭更鄙夷:“什么东西,犯恶心!”

    所有的人都停下来,没听到他们的争执,也要停下来看小沈将军和小沈夫人。

    小沈夫人娇滴滴:“我累了的,”

    沈渭陪笑:“道儿远不是,又坐船又坐车的,说你来我都以为听错,”小沈夫人咦上一声,不情愿了:“你不想我来吗?”

    “不会不会。”

    “那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说我贪享受,不是出自内心的来看你?”

    “没有没有。”小沈将军乱摆手。

    小沈夫人眉头不展,只因他的一句话,苦心积虑地要给丈夫安个罪名,又道:“那就是,你并不想着我,嫌我来,你烦了是不是?”

    沈渭着实的一惊,人人都看到。据他经验,表妹说你烦了我,下面就哭哭啼啼要半天,哄都累死人,远不如此时低声下气息事宁人来得轻松。

    忙陪笑脸儿,不管周围的人怎么看。“怎么会?你来我不知道多喜欢。就是怕你路上累到,这不是舍不得你。其实我呀,做梦也想你来。”

    小沈夫人破泣为笑,也就没有泣出来就是。还是那么的娇:“为什么要我来?风又大的,你不心疼我才是。”

    “这里花儿好,盼着你来看看不是?”沈渭就地掐朵红花,送到妻子面前,笑眯眯:“你闻闻,香得很。”

    萧观长长呼出一口气,再不呼气,他可以憋闷死:“我恨不能眼睛瞎了,也免得看到这丢人现眼的!”

    走去,对世子妃一仰脑袋,就算招呼,大大咧咧让她:“过来!”嗓音粗鲁,可以杀猪。

    先去对袁夫人见礼,有小沈将军恶心着,小王爷要作个表率,从没有过的斯文:“谢伯母路上照顾。”

    袁夫人说不敢当。

    去见袁训时,张了张嘴,一声“小倌儿”还没有出来,眼角见到褚大虎视眈眈紧跟自己,小王爷打个哈哈,在袁训肩头用力拍打:“小袁,袁将军,”袁训也没注意这位让褚大给威胁上。

    又谢宝珠。

    宝珠正让沈家夫妻弄得,也微张着嘴发怔。这当众的秀恩爱,总是惊人。还是袁训忍笑轻推她,宝珠和小王爷问候过,继续看着沈家夫妻发怔。

    那一对夫妻已依偎在一起,小沈夫人娇羞满面,小沈将军好生怜惜。连渊等人都为沈渭脸红,尚栋握个拳头,都想给沈谓一拳。

    但最后晃晃,也就罢了。

    让小沈将军全膈应到,别的夫妻相见,本来是满心缠绵,现在全变成粗枝大叶的一见,道声辛苦,有的还不道辛苦,反而道:“父母面前不侍候,跑来做什么?”

    好在妻子们全能理解,因为她们中和宝珠一样呆住的人不少。

    宝珠想原来还可以这样,还可以…。不羞吗?耳边,传来袁训的低笑:“你应该喜欢,”宝珠张着嘴转向他,见表凶轻挑眉头:“我们是女儿许给他,看他们家的家风多让你我放心。”宝珠扑哧一笑,把震惊的心思收回。

    连渊抱起袁怀瑜:“我女婿。”

    尚栋抱起袁怀璞:“我姑爷。”

    袁怀瑜袁怀璞乍见生人,瞪上几眼,但见祖母相伴在旁,也就咧开嘴儿笑了。连渊和尚栋心花怒放,抱着他们和妻子往镇上去。

    褚大,这时候才着了急。

    他见到一堆女眷,衣着锦绣,发髻明铛。明珠呢?他的布衣妻子在哪里?

    方明珠泪湿面庞,她就在他身边。方表姑娘没有现代人澎湃在外热起来就要发晕的感情,环境使然让她激动。

    千里迢迢看丈夫,好似现代到另一个半球上去。纵有飞机,心情已过十万八千重。

    她来了,她到了,她看到她的丈夫,她让惊奇住。

    褚大以前是健壮的,因营生低下而全无威风。面前这一个,还是她丈夫的容貌,却似庙里四天神。

    内在的气势,远不是跳脚就威风,远不是牙尖就震慑,那种面对战场也要镇定的内敛,在褚大身上发作出来,如果夫妻在街上见面,方明珠老远就会避开他。

    不敢认他,让方明珠哽咽到不能。而他找来找去的焦急,更让方明珠哭着说出一个字:“傻。”

    “明珠!”

    褚大让火烧到似的后退,随后摔坐在地上。瞠目结舌,震惊翻腾。认了半天,才吃吃再道:“真,真的是你?”

    早在夫妻们相见的时候,她就到自己身边。褚大盯着小王爷去和袁训见礼,她又跟在自己身后。

    以为她是贵夫人。

    她穿着一件上好的夏布衣裳,脂粉香气不亚于夫人们。是褚大在夜里梦回思念妻子的时候,曾幻想过回京去给明珠买的好脂粉。

    那是他在大宅门里送水时,曾在无数女眷们身上闻到,又在文章侯府里也闻到,以为妻子的表姐也用的那种。

    他要给明珠的,现在明珠身上。褚大还带着吃惊,不再慌乱,起来对妻子深深凝视一眼,从她衣上的绣花,看到她腕上双金钏儿。

    那金钏儿带着新出铺子的光泽,自己家里是没有的,虽然岳母方姨太太手里存的还有私房。这是袁将军夫人给的才是。

    “扑通!”

    褚大对着袁训宝珠跪下,方明珠明白过来,也随着跪下。此时褚大心情的感激无话可以表达,他又是个嘴笨的人,他只有用一礼来表达千重万重的谢。

    古人说大恩不言谢,那是没有能表达感谢的东西。而且随时也预备着别人需要时全力以赴的感谢,不是压根儿不谢。

    褚大不会这句话,他是一定要谢,此时要谢,他再无它物,只有深深行上大礼,他那心里装得满当当的幸福感才不会噎住自己。

    幸福这东西也是流动的,这会儿就到宝珠和袁训身上。宝珠的感受更浓,她一面让人:“扶起褚姑爷来”,一面妙目流盼,温暖不已。

    宝珠不图他们的谢,但有谢总是件美妙事。情不自禁的对着袁训偎去,又情不自禁的嘴角噙笑。

    袁训含笑,他并没有宝珠受礼时的慌乱,男人和女人心情并不相同,而更多的地位高下也多见于男人心中,所以女性时常有心软之称,而男人四海建霸业。

    “起来!”

    一个大礼,让袁训更坚定自己没有留错禇大。除去他报答褚大以外,袁训早动给褚大富贵的想法。

    想争取一个人,唯有浓浓的付出和……褚大不是想争取,却做的更纯洁。

    ……

    大家进镇,袁家杂货铺子那堂屋根本坐不下,宝珠让腾出酒楼摆接风宴。本想一家一家的带去看屋子,但无人能等得。趁着中午暖,赶紧的回去洗洗换衣裳,睡上一觉解乏才是。这就由家人们送去,见腾出院落洗得洁净,旧门缝里都剔得雪白,都各满意。

    宝珠换过衣裳却还不能睡,最要紧的一件,往辅国公府里送信,把带的东西送过去。小贺医生正好跟车回家,抱着他的赏银欢喜。

    消息到国公府里,孩子们很快就知道。

    “表婶娘回来了?”

    先是老八龙怀城的女儿去告诉各房兄弟姐妹们,又或是龙二的孩子跑得快。国公府八个妯娌请出国公夫人和姨娘们,说哪天请宝珠时,孩子们冲进来,厅上顿时红了,清一色的大红包儿摆开。

    全是旧年的,但此时孩子面上的理直气壮,胜过旧年。

    宫姨娘失笑:“这又闹的是什么?”

    “给钱!”

    “还敢不给钱么?”

    “去年的钱,今年的钱,正月十五的钱,端午的钱,去年腊月的钱……”

    孩子们嚷着:“表婶娘回来了,加寿回来了,给钱!”

    女眷们笑成一团,好容易不笑,国公夫人吩咐丫头们:“去我房里取点儿钱分给他们,但表婶娘来时,可不许这样的闹她,还有加寿是不会回来的。”

    止住笑的女眷们又笑起来,八奶奶道:“加寿如今养在宫里,怎么能说回就回来?”

    “那!”

    头一个,龙八的女儿就不相信。鼓着腮帮子对母亲巴巴嘴儿:“这里还有钱没有讨,怎么能不回来!”

    “会回来的!”

    孩子们争着扮鬼脸儿,不服气的嗓音此起彼伏:“看着吧!”

    还有一个居然对母亲嚷:“不信走着瞧!”

    “准备钱吧,不然加寿不依你!”

    “表婶娘不依你!”

    “都不会依你!”

    把钱气呼呼分了,气鼓鼓的带着自己红包离开。这么一点儿钱,还盖不住红包底子,怎么会让人满意?

    …。

    数千里外,草原碧绿中渐转黄。无数奔马惊醒草丛梦,战战兢兢窥视马上刀光。苏赫目光凶狠让围在中间,带着他满心的仇恨,带着他最彪悍的队伍,去此行的目的地袁家小镇。

    嗜血在眸子里闪动,让苏赫看上去更像受伤后残暴的狼。

    血洗!

    他的心中翻腾出这句话,一直翻腾着。

 第三百一十五章 笨呐

    马背上的风,带起面上无数涟漪,激起苏赫心头波浪。直到今日,他没有能杀掉袁训,是他的奇耻大辱。

    马背上民族,有着他们相当明显的优点,直率或者叫直接。对于一个有猛将之称的人来说,杀父仇人不能久留。

    但事实上,袁训在大捷石头城以后,已过两年。

    袁训的存与去,已经是苏赫捍卫自己名声的事情。他不惜为袁训进京,不但有福王府为内应,还有他的脸面。

    这一次他挥刀再来,还有另一件心事。

    换成以前,苏赫敢于驰骋于边城之外,却不能说长驱入关。京中之行,繁华地面勾得苏赫馋虫增生,袁家小镇,位于关城之侧,严格来说是关城之内,就成了苏赫练兵的头一站,而且,他还能报仇。

    杀不了袁训,血洗他的家人也行啊。

    …。

    这是种建立在家国之中,大多难解开,不死不休的仇恨。

    是不是也存在有宽恕和原谅,所有的事情里都有宽恕和原谅。但宽恕和原谅需要的契机和动机,在这一种里,很难出现在当事人心里,或者说很难自动浮出。

    很简单的,就是报仇。报仇,绝对性压倒其它的一切。

    ……

    最早发现苏赫异动的,是陈留郡王。

    这一天他懒洋洋的看公文,辅国公坐在他对面,上午时分,不打仗的时候,不是休息,就校场在练兵。

    外面没有太多的人声走过,帐篷里更静悄悄的,除去他们的呼吸声,就是翻动公文的沙沙声。

    呼吸声是重了些,起于公文。

    面容犯懒的陈留郡王,也克制不住自己不时深重的呼气。“呼…。!”当他又一次这样重重有声时,辅国公说了句:“你担心吗?”

    国公纯属调侃。中宫娘娘是陈留郡王妃的嫡亲姑母,国公的意思是,女婿你不用担心。皇上调派兵马,纵然有疑心天下人的意思,也不会疑心到你这里。

    陈留郡王懒懒,他觉得笑不出来,也不能有什么不悦的表示,只有这懒鬼模样以发心中不解。

    斜眼对公文:“陈英,萧华,杨水,这是项城郡王的心腹,”手指按在公文上移动:“去汉川郡王军中,”

    辅国公打趣:“汉川郡王要喜欢了,”但内心还是骇然。皇上这样的调派,是罕见的,郡王们要是不服,那就只能造反。

    这对翁婿刚才的呼气声重,就是为这些消息。

    公文是陆续来的,到一次让人吃惊一次。直到今天,陈留郡王才有功夫细细的整理,当时亦吃惊,这又和辅国公重头吃惊起。

    陈留郡王喃喃:“这些全是能打仗的人,项城郡王本就和我争名次,争不下来见天儿不喜欢,皇上又调走他的能干将军,他跳起脚来不知道好不好看?”

    “都不是家将。”辅国公理理思绪,缓缓的为京里找出解释。

    陈留郡王苦着脸:“不是家将也痛死人!将军们都是杀出来的,早有同命的心。去别人帐下,先不说不服,”又板起脸:“我的人去别的地方,还有小鞋给穿吧?”

    “你也可以给别人?”辅国公提醒他。

    陈留郡王叹气:“岳父您看后面的,”又指四月里来的公文:“把项城郡王的人给了汉川,把定边郡王的人给了项城,给我将军小鞋穿的人,肯定他的人不在我这里,我能制约住谁?”

    抚额头惆怅,呻吟着却又透出佩服:“皇上和太子殿下果然是英明天纵,这一着让人不服不怕都不行。”

    “以后这怕会是经常事情。”辅国公抚须推敲。

    再就仔细地回想史上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先先皇在的时候,怕郡王们掌兵权后,拥兵自傲,是这样过的。当时郡王们只有采邑上收益,却没有固定的封地,在一个地方上练兵数年,就换到另一个地方上去,”

    “这是防造反啊。”陈留郡王幽幽,他不是不能理解,却是不敢苟同。

    淡淡地道:“皇上让福王府生变,这算是敲了个警钟。随后更换我们帐下的人马,这主意不坏,但我们八家郡王中,只要有三四家不服的,就不是梁山王一个人能拿下的。必然的,我们八个人中,有人一心向着梁山王。”

    “就是你喽。”辅国公对女婿笑笑。

    而且鼓励他:“瞻载,这是你报效的好时候。”

    陈留郡王也笑:“只要没有造反的心,这倒是报效表忠心的好时候,不过,”他摊开双手表示无奈:“这事情一半儿是自己平时的忠心使然,一半儿是京里的青眼有加,不是我,也不一定。”

    话说到这里,夏直进来回话:“咱们的流动哨回来,说五天前看到一队人马没有旗号,从渭城郡王的左翼,隔上一百里远远的绕开,往定边郡王那里去了。”

    京里忽然对将军们大变动,各家郡王全留着心。有些公文是单独给某郡王的,别的郡王都不能收到。

    想要知道谁家的将军让动了,除去让动的那位,和接受的那位以外,余下的人全凭着在别人营中的内应来打听消息。

    陈留郡王因小舅子的原因,从去年就和梁山王不离不弃,这才有便利借上一些公文来看。但让变动的将军到了以后如何,全是自家的流动哨放出去,敌情也打探,别人营外也打探,这才能更清楚明白。

    陈留郡王就露出个嘲笑的表情:“这又是哪一家的将军让撵得换个地方?”

    习惯性的,就往地图前面去。皱起眉头:“奇怪!他们来的那方向,东安郡王才骂过娘的地方,他的将军们让换下来,给了打仗最差的长平郡王,东安郡王气得给王爷写信,说老了,挡不住那个防线,王爷也没扭着他,由着他撤后,这是谁?长驱直入的。”

    随口的长驱直入,把陈留郡王自己打得一惊。脸儿一黑,喝道:“夏直!”

    “在!”

    “咱们在定边郡王那里也有流动哨,去个人让他们盯紧,另外再放几个跟着这起子人,心提到脑袋上,只怕来者不善!”陈留郡王凭他多年从军的敏锐,察觉出不简单。

    夏直出去,辅国公走过来。见女婿锁眉在地图前面踱步,似有大战前的焦虑,辅国公道:“你担心过了吧?”在这里不无骄傲:“也是,你一直谨慎。”

    又道:“但是,如果你想的对,他们是直奔大同府,这怎么可能?如今离大同府最近的是项城郡王,还有退下去的东安郡王也在那里,项城虽不如你,也不是最差的,又有东安郡王远在你之上,你想的不对。”

    陈留郡王苦笑,却不可能的事情,却会在战场上出现。

    本来是焦虑皇上更换人马会引发逼反的事情,现在则焦虑他所想的。

    大同府?

    陈留郡王心揪起来,小弟在那里!

    也有小王爷,也有一半的太子党们。他们带有随身家将,个个以一能当百个普通士兵,但如果是苏赫的精兵,能不能以一当十都不好说。

    有时候,还以一只挡一。

    这想法越想越有可能。

    手随心思,沿着这条线路在地图上反复移动,辅国公看懂了,呆若木鸡。本就在地图前面,又是一个扑上来的姿势,地图是挂起来的一块布,国公扑动地图,又撞到帐篷。

    几声晃动后,国公和帐篷一起稳住,面如土色。

    “阿训!”还有他的妹妹。

    陈留郡王低低的叹:“岳父不要慌张,”

    刚才说他想得不对的辅国公怒了,对他挥着拳头:“我能不慌吗!”

    返身回去,对着那条路线震惊:“他们去大同府?如今正是军心涣散的时候,本来最近没有仗打,王爷打探的清楚,瓦刺死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举国举哀,没心思动兵!这时候换将军们正是时候,但项城郡王怨天恨地,东安郡王这老鬼最有心机,他今年就不想出力,所以全营退回大同外,又不守大同,离开数百里,只要一支轻骑兵,”

    “不是轻骑!”陈留郡王静静地插话:“是苏赫的铁骑!”

    “绕过大同绕过卫所,”辅国公面无血色。

    像怕他吓得还不足够狠,陈留郡王又接上话:“也许卫所根本不拦!”

    辅国公跳了起来:“什么!”

    陈留郡王心平气和,说正经事时总要稳定为上:“岳父,您冷静下来想想吧。华阳郡王在京里谋逆,为什么这就急着换边城的人马?还有国公们包括您,为什么受到有郡王称呼的人排斥多年,还不就是卫所不完全中用。”

    “卫所不中用?我们也管不了!这不是以前,我祖父在的时候,国公手中还有权柄,能安排卫所。后来地方龙蛇混杂,生不完的闲气,遇到进犯又担不完的责任,有郡王们掌兵权,我们也省事不少,”

    “所以省事,省到现在,各家郡王独大,钱国公府没了,冰冻三尺,不是一夕之功。”陈留郡王面无表情:“十大重镇,十大国公,你们不能辖制卫所,郡王们自然接手。”

    辅国公冷淡:“我们没有那道血脉,外臣亦不敢常年数代的得罪人。”

    再说下去,就成辅国公代表国公一派,和郡王一派的数代矛盾。陈留郡王把话题转开,再回到袁训身上:“小弟那里有多少人?”

    辅国公的心这就回到妹妹母子身上,焦灼不安地算着:“大同府里驻兵,和别的边城相比算多的,但也不能全出去救,还要守城。卫所,算了吧!”

    唉叹一声:“家中还有府兵不足一千,你家里来不及救,雁门关,也一样来不及,只要苏赫马够快,”

    辅国公心凉一片,苏赫的马还能不快吗?

    陈留郡王道:“那就只有小弟自己的家人,和小王爷他们!”他往帐篷外面走去。辅国公急道:“还没商议完,你去哪里?”

    “我去见王爷!”陈留郡王淡淡:“哪里还等得及商议完。”辅国公追上同去。

    梁山王听完,也吓了一跳,他的儿子媳妇全在那里,这就让流动哨去打探,并且派人去问各郡王军中,有谁的人马五天前从那里经过?

    郡王中有一半为更换人马不悦,回复的既慢又敷衍。等到弄清楚,又过去几天,流动哨都回来了,说那队人马衣着不清,俱不是汉人。

    “苏赫!”

    梁山王听报,拍案而起,勃然大怒,他们的目的已经清楚,必然是奔着袁训而去。这就要派出人马增援,又和陈留郡王商议以后,陈留郡王请命:“精兵以对精兵,轻骑以对轻骑!等大军过去已赶不上,又各军中正在收拾上面,调遣上不齐,请王爷允我前往!”

    当天,陈留郡王就点齐人马,余下的太子党们全闲在,跟去了一半。

    梁山王和辅国公送到营外,看着他们在暮色中去了。等不及明天,救人要紧,傍晚也离营。陈留郡王去最合适,那是他的亲戚,他会比别人格外用心。国公泪洒衣襟。

    …。

    大早上的,小沈夫人又对着窗外颦眉。她的丈夫守在她身边,从夫妻相聚就几乎寸步不离。见丫头摆上梳头匣子,提起一只笔来,对妻子笑:“今天要画什么样的眉?”

    “不画了,”小沈夫人嘟嘴儿,让她本就娇滴滴的面庞更添出十分的娇模样。

    沈渭就寻思:“这是心气儿不好?和我,肯定不是,我这几天多陪着你,”小沈夫人娇笑:“不是你,”笑过,又把眉头往一处儿紧,还故意对着自己丈夫晃几眼,让他好好看看。

    “别说你吃袁家嫂夫人的醋,羡慕人家有好孩子?”

    听过,小沈夫人又娇笑:“才不是,我和六姐姐好的很。”红晕似朝霞轻染,上了眉头,才锁着的眉头解开三分,低低地道:“六姐对我说一同守着,我说了好。”

    沈渭欣喜若狂模样,但心里却着实的嘀咕。妻子守着他,他是真心喜欢,但是,得先把话说个明白。

    “你留下来,父母亲和岳父母都没有话说,”沈渭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小沈夫人又是沈夫人最喜欢的外甥女儿,成亲后,是媳妇中最亲香的那个,凡事都会依着他们。

    “但是,这里比京里更冷。”沈渭都能想像到妻子让冻哭的场面。

    小沈夫人娇嗔:“六姐说冬天雪更好,梅花也更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