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纪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廷分忧,没有人能参到我的。”

    掌珠伤了心,他说得滴水不露,难道是真的要走?

    她才有戚容,韩世拓就急了,又迸出一句心里话:“你想想曾祖母和姑祖母去世,我这孝孙头上半点儿官职没有,真是难看死人,你就没觉得?”

    掌珠目瞪口呆:“原来你在乎的是这个?”

    “以前不觉得,到处的玩没想过这些。昨天曾祖母去了以后,四妹夫过来,对着那挽联落款看了看,当时我心头都是寒的,他没说,我也问不出口。”

    掌珠又觉得丈夫是可怜,快三十岁的人还没有功名,偏偏四妹夫又是个天下闻名的才子探花,也难怪他伤心。

    但掌珠还是不愿意韩世拓去送死的地方,只慢慢地道:“就为了这个要走吗?”

    “随后,梁山小王爷也来了,他肯来是天大的面子。但他来了以后,也对着挽联上看了一眼,还找了找,想来是找我的名字,找到以后,他笑了笑。”

    在别人丧事上发笑这事,也只有梁山小王爷能干出来。不过他也是见到光头前面没写东西,没忍住。

    掌珠面上发烧,止住道:“你不必说了!”这件事情还真的丢人不小。韩世拓仰面出神:“能走,自然是要去的啊。”

    夫妻相对无言,饶是掌珠对管家有把握,也不能让韩世拓出去做官,也只能呆着。房中静下来,院子里也静下来。脚步再过来,才进院门就听得很清楚。

    掌珠怒火中烧,这院子里的人都早睡下,再来的还能是谁呢?她怒目韩世拓:“出去吧,再不出去只怕全家的人都跑来找你!”韩世拓也更气,起来就走,正想出去把来叫的人骂上一顿,却看到来的人是自己祖母。

    老太太孙氏自己找了来,握住孙子手就往外,直到出了这院子的门,才低声的责备他:“守丧呢,不许夫妻房中呆着!让人知道要说话。”

    “知道知道!”韩世拓对着祖母无话可说,把一肚子闷气存在心里。祖孙两个人把两个灵堂又看了一回,烧了夜间纸,各寻地方去睡。

    掌珠在房里,自己睡了下来。

    ……

    陈留郡王妃站在宫门上,手边是两个跟进宫的丫头,身后是两个跟进宫的婆子。宫门上垂下数串紫藤花,往里面看,也是繁花似锦,花香舒展的袭人而来。

    昨天才听到母亲说娘娘是姑母,今天娘娘又召见,郡王妃想到母亲说的那“机密”,心里还是不安。

    她甚至想过如果娘娘不是姑母?可姑母大人是在父亲没有成年时离的家,郡王妃也不敢保证今天见到就能分辨出真假。

    她不是的,又有什么原因要冒认呢?

    郡王妃不由自主的轻叹一声,才想到自己这也算是失仪,又庆幸四周没有别人,就见到几个人匆匆而来。一共四个,两个女官服色不低,两个太监也品级不差。知道是迎自己的,郡王妃就先盘算一下。

    自己的身份,是当得起这样的迎接。可娘娘和自己并不亲厚,如果没有这样的迎接过项城郡王妃,那项城郡王知道后,难免会认为是冷落。

    犹其这正是两家在争斗的多事之秋。

    胡思乱想中,四个人已经到了面前,女官们满面笑容的行礼:“见过郡王妃,娘娘命我们来带您进见。”

    陈留郡王妃的心怦然跳动起来,就在昨天她进见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跳过。昨天只是外臣见娘娘,外臣有恃宠安心的本钱,就不担心。

    而今天将是以外甥女儿的身份去见她,却又不能明说。陈留郡王妃这心跳的,直到走出十几步,才自己发觉。

    恰好几片落花沾在她肩头上,陈留郡王妃装作用手抚去,又把胸前揉几揉,才暂时的好上一些。

    经过的路上,有锦亭如画,有繁花屏障,跟她的人都看得目眩神遥,都觉得边城哪有这样的好风光?

    独有郡王妃心事重重,又要强打笑容,等见到娘娘宫中到时,汗水层层而下,还没见到就已经疲累上来。

    并没有让她等。

    见到是她来了,远远的走出一个小太监,先站在宫门上候着她。见郡王妃近了,小太监满面笑容高声宣道:“陈留郡王妃进见!”

    郡王妃这才想起来,昨天也没有让等,昨天也是立即就见。而昨天自己还得意,以为这是丈夫的体面所致。现在想一想,这是生父的体面才是。

    她不敢怠慢,在宫门上整衣,又拢了头发,看了指甲,端正腰带。见同来的丫头点头说好,郡王妃满面春风——其实心里各种猜疑都有——对女官们含笑:“请姑姑们带我进去。”女官们端庄的走在前面,带着她绕过长廊,却不是正殿门。

    手指那一处玲珑的殿门,上面刻了许多的花卉。女官欠身道:“娘娘在等着。”郡王妃心头狂跳不止,娘娘等我?

    这要不是亲生的姑母,她怎么会等我?

    她来前一切的担心猜测全都飞走,脚下陡然的如云托住,让她恨不能飞进里面看个究竟。她又想到昨天中宫让她抬起脸来看了看,此时想来是娘娘有意看自己才是。

    可惜的是,郡王妃昨天不敢正视中宫,正视天颜是有罪的。她只是扫了一眼,中宫娘娘冠带满身,宝石珍珠扎裹着她,郡王妃也没法子看得清楚。

    只知道是美貌的。

    殿门,就在一步外。

    郡王妃步子迟疑起来,她的手指在袖子里遏制不住的抖动几下。答案,就在一步之外。这一步,却好生的难迈。

    鼻端花香,耳边长廊下养的鸟啁啾,轻盈的宫人们脚步声,似乎全都消失。随着寂静的到来,思绪排山倒海的到来,一浪一浪的打得郡王妃就要透不过气。

    她害怕。

    她不敢。

    她忽然情怯,她怕母亲弄错……

    这个时候,殿内有人柔和地道:“怎么还不进来?”缓缓的,又带足了亲切。郡王妃不再犹豫,低头微提裙子,一步走入殿中,按照规矩,在殿门内就跪下来行三拜九叩之礼。郡王妃就跪下来时,中宫微笑唤她:“近些,再行礼吧。”

    郡王妃是十分的谨慎,她还是不敢抬头,应声是,走近几小步,又作势要跪时,中宫又笑了:“再近些,你不要怕,到我身边来。”

    冷汗,从郡王妃的后背上冒出。她的丈夫,可是手握重兵的重臣。她的国公父亲,也是盘踞当地世代的权臣。在这一刹那间,郡王妃把所有能想的不能想的全想了一个遍,还是依言走近。

    当她能看到那金碧辉煌的绣凤裙角,她就跪下来,再战战兢兢的把头抬了抬。

    她如遭雷击。

    她呆在原地。

    她再也想不到什么是失仪,什么是冒犯天威。她是见过生父的人,她看得出来面前这凤冠下的面容,还真的带足自家人的形容。

    血缘亲戚的血浓于水,只有面对面时,自己才能感受出来。那种震撼,那种波涛汹涌的情怀,面对外人是没有的。

    郡王妃直挺挺跪着,大脑一片空白。天呐,真的是姑母吗?

    她内心震荡不已,奏对什么全都忘记。好在君臣相对,当臣子不必先说话,才掩饰住郡王妃的几点尴尬。

    中宫徐徐带着笑容,缓缓的先开了口:“呀,你过得好,我真喜欢。”

    “是,”郡王妃这才回过神,想哭,又忍了下去。她那水光在眸子里打个转就又回去的模样,让中宫更加的满意,她柔声再道:“好,你不是弱性子的人,我可以放心。”

    逼退泪水,可不是所有人都会的能耐。

    陈留郡王妃不但不流泪,反而把笑容重新扬起:“见到,娘娘,是开心的事儿。”她有意断着说话,中宫莞尔,表示她完全听得懂。

    是见到了才喜欢,不是见到娘娘而喜欢。

    中宫没有让她就起来,此时她跪在膝边儿上,中宫觉得这样更能亲近。要是让她起来赐座,那就离得远了不是。

    再说她也不能见外臣太久。

    她可以让高品阶的女官们去接她,这完全是在内宫中,中宫也要有陈留郡王妃同样的考虑,考虑到项城郡王妃接下来进见会觉得委屈。

    好在内宫中的事,中宫还能把握。但如果她留陈留郡王妃太久,项城郡王自然会听到风声。内宫中的太监可以不乱说话,但外宫中的太监只要算算郡王妃进宫的时辰,和出宫的时辰,就会传出中宫娘娘厚遇陈留郡王妃,接下来自然就要说是薄待别的郡王妃了。

    这短短的时间里,中宫就不担心她的外甥女儿会跪得劳累。

    她缓缓细细地打量着她,比昨天看得还要仔细。她一直相信的外甥女儿,没有一点像她记忆中的弟弟。而且她的个性,也完全不像中宫记忆中的家人。

    中宫笑吟吟问:“听说你是外祖母带大的是吗?”

    “是,”郡王妃满面的感激上来。嗓音更柔下来的她,在说到这件事情时带足了真情:“母亲有我的时候,外祖母就和她说好。若是儿子,就由外祖母带,随父亲姓氏。若是女儿,就由外祖母带,过继给舅父。”

    中宫完全能理解这中间的不同,她心酸地笑了笑,自我解嘲地道:“是啊,国公的嫡女,平民的女儿可怎么能比呢?”

    就是她能进到这宫里,也要托赖后面的养父是个官员。

    郡王妃并不说劝解的话,只是微笑道:“我随外祖母长到一周岁,就时常往来父母家中。”中宫扬了扬眉有些意外,随即就惊喜:“呀,那她真是个好人呐。你和父母亲住过吗?”

    “住过。”郡王妃有些骄傲:“母亲要照顾父亲,是没功夫照看我的。父亲说我一周岁以前,每在家中时,放在他枕头旁,是他看着我。我一周以后,会走路会说话,就时常和父母亲住上两天。但我常伴外祖母。”

    中宫眼眶子湿了湿,她想像一下那幸福的局面,她也曾从弟弟遗下的手札中看到过,但听当事人亲口说,另是一种幸福滋味儿。

    此时,她完全的不恨辅国公自作主张定亲事。此时,她要感谢辅国公肯出让嫡长女的位置才是。

    中宫轻声道:“听说,你和郡王的亲事,是早定下的?”

    郡王妃颇有得色,又饱含着感激:“这亲事是我丈夫的祖父,老郡王在时就和外祖父定下的。说舅父的第一个女儿,就是他们家的媳妇。”

    “哦?那就没有人和你争吗?”袁夫人是辅国公之女,中宫对辅国公家事十分了解。她知道辅国公有好些女儿。

    郡王妃含蓄的回答她:“当时外祖母在,又有舅父视我为亲女,别人说什么没有用的。”这一句话,包含多少心酸艰辛在内,等于明说受到许多的庇护,这亲事才能成就。中宫心头一痛,想到她自己能六宫为冠,也是有无数心酸在其中。

    她就不再问下去,只强着再一笑:“有人周护你这就好,那一年,只有你弟弟在家,我就只接了他。”

    她看着外甥女儿的通身气派,再加上她自己说的,是由老国公夫人教养而成。中宫后悔莫及,早知道早接他们几年,早知道这不就可以亲上加亲?

    郡王妃虽然好,又怎么能和太子妃相比?

    太子妃此时可以多打几个喷嚏,虽然是有惊无险。

    “弟弟如今出息,全仗着您教导才是。”郡王妃适时的恭维了她。说到袁训,中宫就要笑出来,还没有把笑容全放出来,就听郡王妃陪笑又道:“但是,”

    中宫马上问:“但是什么?”

    “但是当初舅父说定的是南安侯的亲孙女儿,却没想到,是南安侯妹妹的孙女儿。”郡王妃陪笑并不敢有责备的意思,但不满意流露出来:“还是庶出的儿子生的。”

    中宫对这件事情决对有谴责的发言权,她诉苦道:“哎呀,你也这样说,我也这样说过,可又能怎么样?真是的,把我气得几天没睡好,你那个舅父,真是会自己作主,你那个舅父…。”她张张嘴,到这里又闭上。

    那个舅父虽然不让娘娘满意,可他却有一个好妹妹,下嫁给她的亲弟弟,保住她袁家的血脉。又把她袁家的女儿当成长女,才能嫁给郡王当妻子享受富贵。中宫看在弟妹袁夫人的份上也说不下去,就悻悻然闭上嘴。

    郡王妃才要笑,以为娘娘至少半天不说话时。中宫又撇撇嘴告诉她;“你知道吗?为了娶她,训哥儿来见我,说不纳妾呢。”

    郡王妃如五雷轰顶,忙道:“这是宝珠说的?这算什么话!”

    “话呗!”中宫却不是很生气,她反而扬眉笑道:“你也知道的,你父母亲有情意,你弟弟要学他们,我就没拦着。”

    郡王妃在这一刻气得颤抖一下。她昨天见的宝珠,她是不满意的。她的弟弟,她、母亲、舅父、娘娘都在手心里捧着的弟弟,娶一个庶生子的女儿,郡王妃已经足够委屈。

    那宝珠不说自己端着这福气,她还敢说不纳妾的话?

    就凭她,凭什么能跟父母亲相比?

    在郡王妃的心里,天底下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和父母亲相比。他们是深爱的,他们是虽天人两隔,也情深不断的。

    这是宝珠能比的吗?

    郡王妃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这宝珠你以为你是谁,就敢独占住我弟弟?

 第一百七十四章唯一的弟弟

    陈留郡王妃直到出宫门,还为宝珠不许纳妾的事情心中不快。

    娘娘可以不在乎,在中宫娘娘心里,她那病弱的弟弟,生下来就注定活不长久,能和她的弟妹袁夫人这样出身高贵的人相爱,那种是超越所有的爱情。虽然这样的人很难再寻找到,但她的弟弟能有,她的侄子肯随父亲,对她来说并不难接受。

    这种父亲有,儿子也遇到的事,对袁训来说,也不难接受。他能有父母亲一样的爱情,是袁训曾渴望过的。

    袁训往安家去相看,正月十五灯节察觉到宝珠不能接受房中有人,这一点儿还恰恰就中了袁表凶的下怀,他回京就先告诉姑母:“我要成亲了,但我不纳妾。”

    中宫稍稍表示一下这事儿不应当,这事儿生气,也就不再过问,最多再把辅国公和南安侯在心里骂上一顿,看看你们定的人,一点儿不贤惠。

    这种姑侄都可以接受的事,放在陈留郡王妃的心里,就是一件过不去的坎儿。

    她父母亲的感情,不容任何人东施效颦。所有想学她父母亲的人,在郡王妃心中都亵渎她神圣父母爱恋的那块心田。

    郡王妃冷笑,宝珠?哼!好大口气你不纳妾?她昨天本就对宝珠隐隐是有不满的,这种不满完全建立在宝珠嫁的是她弟弟上面。

    就是宝珠是南安侯的亲孙女儿,以袁训在家里的重要地位,郡王妃依然是不会满意她的弟媳。在郡王妃的心中,她的弟弟是天底下无人可以攀比的人,就是天仙下凡嫁给袁训,郡王妃也会认为那天仙是弱上一头的。

    她倒是不完全针对宝珠这个人。

    她针对的主要是当她弟媳的那个人。

    宝珠如果怯怯弱弱,一脸的自知我端着个福气战战兢兢,郡王妃也许还看她有几分顺眼。可宝珠竟然敢说不许纳妾,这是要造反吗?

    郡王妃进宫门的时候,是不安的。出宫门的时候,却绷紧面庞压着火气。跟她进宫的人都是心腹,熟知道郡王妃的表情。见她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小巧的红唇微抿着,就各自猜测起来。

    这本是端庄的常见表情,并不值得去担心。但侍候的人早几天就听郡王妃说过她的心里话,就都自以为自己懂得王妃,自行猜想着。

    当时还在路上,郡王妃难掩心中的不安,而不是所有的夫妻都是可以商议的,郡王妃只能和侍候的人聊上一聊,以解心中担忧。

    “从没有见过娘娘,不知道娘娘是先召见我,还是先召见项城郡王妃?”前见后见,也是宫中表示恩宠的常见方式。

    再加上陈留郡王是和项城郡王把苗头别到京里,这先召见和后召见就将成为一个人的体面,而又是另一个人的忧愁。

    侍候的人就根据当时的事实,胸有成竹地劝道:“依我们看,中宫娘娘一定是先召见郡王妃的,”

    郡王妃微笑:“为什么呢?”

    “我们赶路的快,我们虽然路程比项城郡王要远,却极有可能先于他一天两天的进京,先进京的,自然是先召见。”

    郡王妃就一笑。

    日夜兼程的赶路很是辛苦,但辅国公陈留郡王都愿意,他们并不是为赶在项城郡王前面。因为他们都知道,项城君王只要正常的赶路,就可以先于他们进京。

    辅国公不用问了,他是急着见到妹妹和外甥,他足有几年没有见到,他的权势又注定他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样,想走亲戚锁上门就走,所以国公愿意急赶路。

    陈留郡王是看在岳父和妻子的份上,这是一。再来他很喜欢小舅子袁训,这几年一直通信不断,也想他是真的。又听说他上进努力,中了探花天下闻名,又在太子府上是“宠臣”,宠臣这两个字,让郡王又为小弟喜欢,又为小弟担心,他急着见他,听听他有什么要说的,还有一大通话的全是信上不能说的,又要交待小舅子。

    郡王也是和岳父国公一样,不是想看亲戚背个包袱就能走的人。这一对翁婿进京,光流程就可以烦死人。

    就是京中召见,只要不是京城让叛变了,他们就得先定日子,这个日子要定得自己合适,再往礼部兵部去报,还得他们答应。收到允许后,才得动身前来。

    既然决定进京,陈留郡王就想不用耽搁了,女眷都没有意见,他快马背上颠习惯的人,更是不介意急赶路。

    这就比项城郡王还早到京。

    早进京,自然是早接见。

    在侍候的人心中,如今宫中待得相当不错,头一天儿进见就赐宴,国公郡王在金殿偏殿上吃的饭,郡王妃在中宫娘娘宫中吃的饭。这第二天,宫中又召见国公和郡王,而娘娘又召见郡王妃。侍候的人难免要疑惑,郡王妃的不安就都不存在,她又才从娘娘宫中出来,娘娘和昨天一样赏赐的又有东西,她为什么反而眸子沉着,把美丽的黑宝石似眼睛也带着阴郁呢?

    因为还在宫门上,侍候的人不敢乱说话,就不敢上前劝解。但一抬眼,见两个太监引着另一行人过来,侍候的人就恍然大悟,又以为能明了原因。

    走过来的这一行人,凤冠霞帔,明艳照人。她七翟宝冠,真红衣裳,和陈留郡王妃是同制的装扮,就是年纪,也和陈留郡王妃相差无几。

    项城郡王妃,也是年青的。

    侍候的人看看项城郡王妃,再想想自家王妃难怪生气。一定是中宫又要接见项城郡王妃,让自家王妃告退,她觉得失了脸面这才不快。

    侍候的人真是想到十万八千里以外。

    她们乱想着,项城王妃已经走近。见到陈留郡王妃在宫门上,项城郡王妃难掩面上的生气,冷冷地道:“没想到你又占了先?”项城郡王妃气都手都攥住。

    明明你们会晚到的好不好?

    就是知道你们会晚到,项城王妃才不紧不慢的赶路。她心疼丈夫常年征战,算算日子足够,还特地抽出一天陪他在路上逛了逛景致。

    如果让御史知道,又可以参他们一本。

    郡王们在京中都有探子,等到项城郡王收到消息说陈留郡王离京不远,他急急追来,生怕早到的早说话,宫中会先入为主的偏向陈留郡王。但再赶,也晚到了一天。

    项城郡王是上午到的,就径直入京,直往宫门上候见。他们夫妻的衣裳,都是在车里更换的。

    最后几天赶得不能再赶,项城郡王妃不但话中是不满的,就是眼睛,也不客气的往陈留郡王妃身后看了看。

    那后面跟的丫头手捧着一盘子赏赐,项城王妃得记住才行。

    赏陈留郡王妃的是什么东西,赏她也得是什么。如果娘娘给她的少于这些,这就是明摆着的冷落。

    外臣们在外奔波辛苦,为的就是进京后的这一点儿脸面。这点儿脸面的多与寡,是她们回去后分出高下的重要法码,不能不争。

    又不是年年都进京,这个脸面就是以后数年、数十年拿来说嘴和羞愧闭嘴的谈资。

    项城郡王妃犀利的把那盘子里的珠花记在心里,而陈留郡王妃则冷笑了。两家男人争,女人也一样的争。

    陈留郡王妃才不会因为中宫是姑母,就把姑母的心思在心里揣摩。姑母是中宫,她要权衡天下事,可郡王妃不必同她一样的想。

    在她看来,姑母多给她一点儿是应当,姑母少给了她,而多笼络项城郡王,陈留郡王妃不会生气。

    但这种体谅,只能是在心里放着。表面上如果让那么一让,以后数年数十年就要听别人取笑才是。

    陈留郡王妃就对着项城郡王妃的冷言冷语不客气,亦冷笑地回:“我没到过京里,又路上热,自然是早进京早凉快。我们老夫老妻的,不比你们亲厚啊,自然是携手并肩游玩的才好。”

    项城郡王妃面色一寒,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留郡王成亲虽晚,陈留郡王妃成为王妃的时间还是比项城郡王妃要早。项城郡王妃是填房,成亲还没有两年,说他们夫妻亲厚虽然不假,但一个是元配,一个是填房,这就又一次扯了出来比了一比。

    又加上陈留郡王妃毫不掩饰的讽刺:“你们夫妻携手并肩游玩呢,”不留情面的表示出你们有探子报信我们早进了京,我们也有探子知道你们路上玩去了。

    两家都不介意对方知道彼此互有探子,话说外臣们在京里谁没有探子呢?

    两家郡王是进京来打御前官司的,两家郡王妃一样的见面先来上一局,再就冷冰冰地道别。项城郡王妃假惺惺恭维陈留郡王妃得了赏赐,陈留郡王妃装模作样的奉承她将更得娘娘宠爱,就此分开。

    想着不愉快的事,又见到不愉快的人,陈留郡王妃直到在驿站中坐下,眉头都没有展开。另一个侍候的人是个小丫头,年纪虽小却最有眼色。

    因为她年纪小,所以想的和婆子们不一样。这小丫头叫杏儿,她见到郡王妃眉头不展,就上前来细声细气地劝慰:“是为不喜欢舅奶奶吗?”

    袁训是郡王的小舅子,下人们的称呼是舅爷,宝珠就成了舅奶奶。

    郡王妃素来喜欢杏儿的,她常说些稚气的话能开心。今天则闻言诧异,我的心事倒让这个不谙心机的小孩子说中,就故意问她:“你怎么知道的?”

    杏儿悄悄地笑,仿佛这些话不是能说的。郡王妃时常惯着她,杏儿就吐吐舌头,小声地道:“舅奶奶一身的和气,好是好了,只怕不是能当住家的人。”郡王妃轻叹一声,她昨天初见到宝珠,也是这样想的。

    她那如珠似宝的弟弟,在她心里是人中龙凤。模样儿好,文才高,武也来得,如今又知道姑母在内宫有照应,以后功名富贵还用说吗?可以往尽情的高里想。

    而那个宝珠嫁到这样的家里,不思小心度日,昨天还敢当着人把拳头一伸,还敢斥责自己丈夫,这般的顽劣,以后能当好女主人?

    在国公府中受教导长大,看过女论语,学过孝经,知道御下百般手段,又能宅斗各种皆能的郡王妃着实为弟弟忧愁。

    侍候的人见她独自坐着出神,有想到她是见到舅奶奶不喜欢的,有想到是项城郡王已进京,王妃在考虑应对的,皆不敢打扰她。

    直到陈留郡王进来,郡王妃才呀地一声醒了神儿,迅速想到那件秘密丈夫还不知道。

    郡王妃飞快思索了一下,辅国公府和陈留郡王不是一代两件的交情,他们夫妻不像少年男女得了感情就没头没脑的深爱,却都能往一个方向去筹划。郡王妃就决定告诉他,先使眼色让人都出去。陈留郡王是回来换衣裳的,郡王妃就自己取了来,打发着他换。

    “叫丫头们侍候就行了,你进宫才回来,也是累的吧。”陈留郡王意外妻子的殷勤。

    妻子是辅国公府中长大,诸般礼仪无所不通。这还是大白天,她把侍候人全打发,他解衣裳她在旁边看着,这是她以前不可能做出来的行为。

    下人们说说闲话,郡王妃也是不肯的。

    郡王妃此时想不到有夫妻白天亲昵的嫌疑,她回了一句:“我不累,”把衣裳放下,先走到门帘处往外看了看,陈留郡王心里一格登,警惕上来。

    心想这是在宫中遇到了什么,再或者听到了什么?

    他是能稳得住的人,继续换衣裳,但心中早转了十七八个圈想着。见妻子又去看了看窗下无人,再过来眼睫闪动,小声地道:“对你说件大事情。”

    陈留郡王点头,心里再想难道是项城郡王妃告了什么黑状?

    “你知道我父亲不过是个布衣百姓。”

    “嗯。”陈留郡王不是一般的人,心想这起头越平,后面的话估计就更要紧。他看似解衣裳,其实耳朵早竖得高高的。

    他准备得一切停当,可以接受一切狂风暴雨雷霆电击般的坏消息时,郡王妃却踌躇不前。她为难的垂下头,以前从没有说有个姑母,现在好生生冒出来一个,可叫她怎么说呢?

    如果这个姑母是来打秋风,那又好说一些。

    如果她的丈夫不是手握重兵,那又好说一些。

    如果……

    陈留郡王不耐烦:“说!”这耳朵竖得都可以生茧子,你倒是还不肯说。

    郡王妃也心里急,让他一催,就索性不必措词,也措不好是真的,直接道:“实话告诉你,中宫娘娘是我的嫡亲姑母,我父亲的姐姐!”

    陈留郡王算是冷静镇定的人,也面带惊讶,随后张了张嘴,不安起来。

    “你没有认错?”随即郡王明白了,接来岳母和小弟的人,是娘娘!

    随后,郡王明白了。小弟年纪小小就在太子府上当差吃粮,太子肯用太子大宝发信,八百里加急快马送信,声明岳母母子在京里安妥,原来,是为娘娘!

    郡王妃搅尽脑汁想着怎么解释这层关系时,陈留郡王已经不用她再解释。他默默的坐下来,想着他手中的重兵,想着太子虽然位置稳当,却不排除另有别人有拉拢陈留郡王的意思;他想着中宫娘娘秘密接走岳母母子,是不是为了太子是她亲生,而辅国公和他都对太子有助力……

    他想得很远很远,他必须考虑到这些事情才行。

    谁叫他不是一般的人呢?

    他想着东想着西,郡王妃坐在他身边,已絮絮叨叨地说开来:“父亲手札上有的,是有个姑母,以前家里养不活,让别人家里领走的,”郡王妃自然不会说自己姑母是让卖了的,而陈留郡王也并不在意这些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