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末魏武帝-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惜才,对其无礼也不见外,顺他目光看去,英布、项声正在关内操练秦国降卒,笑道:“英布勇武过人,长于战术,乃世间罕有的先锋大将。而项声乃智勇双全之人才,不亚于秦国司马错也,怎能说是蠢货。”
“不错,他们确有些能耐,但在我韩信眼中就是两个蠢货尔。若我能领兵,莫说是一个英布、项声,即便十个、百个也不是我韩信的对手。”他一脸自傲,全然不将英布、项声看在眼内,高声道:“我敢放言一句得我韩信者,得天下矣。”
说着,他又是一叹道:“只可惜身为执戟郎,丝毫没有一展才华之处。”
曹操问道:“既不得重用,何不另谋他就?”
韩信看了曹操一眼,笑道:“陈公之意,韩信明白。你是第一个知我韩信的人,但我韩信又岂是应利背主的小人?以我韩信之才,我就不信得不到鲁公的重用,名扬天下!”他跳下了城墙,道:“我韩信便承陈公这份情了,他日在战场上相遇,绝不会对陈公赶尽杀绝。”说着,自信满满的向城下走去。
在他的眼中曹操位列陈公,而他韩信将来必在曹操之上,曹操有才,但他自信能稳胜曹操。因而,完全无视了双方的身份,放下了豪言。
曹操眼中闪现出了一丝怒意,显然韩信这种性格让他心火大烧,暗忖:你韩信是不世奇才,但我曹操又岂会输你?
下了关城。陈平迎面走了过来,面色颇为着急,“陈公。这是子秦先生传来地近况。”
曹操接过了书简,书简中介绍了一切境况。
首先是函谷关一役,张熟悉地形,早知有条小路可以绕至函谷关之后,其故作对函谷关毫无办法,实际在暗自探查敌方运送粮草的规律。
在明确的得知动向后,李由翻山绕至函谷关之后。截敌粮饷,乔装成运粮队骗开关门,夺取了函谷关。
取关后,他们依言待命,止步不前。
还有一则是关于刘邦地消息。
正如历史进展的一般,八月,刘邦入武关。赵高令女婿阎乐领上千兵卒逼秦二世自尽。九月,赢子婴立为秦王,五日后,设计杀赵高。十月。刘邦进军霸上,子婴降,大军入咸阳。秦亡。
在樊哙的劝说下,刘邦入咸阳以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并与秦民约法三章,收买人心,还军霸上。
秦人唯恐刘邦不为秦王。
曹操见此消息。眼中一亮,大笑:“我计成也。”
他大步走往项羽军帐。
项羽在帐内观看地图,听曹操到来,大笑着走出营帐,拉着他地手来到地图前道:“二弟,你看这是天下的版图,你想要那些土地,一一指出来。待我分封天下之时,将他们划分给你。”
曹操一脸苦笑。“大哥。事情有变?”
“怎么了?”项羽一脸疑惑,他于巨鹿一役。大破秦军,收编章邯十数万大军,并受封为诸侯上将军,号令天下诸侯,手握天下大权。正是他志得意满之刻,谁敢于此时挠他虎须?
“你看吧!”曹操将书简交给了项羽。
项羽见张智取函谷关,大喜过望,但见刘邦作为,登时气血上涌,将书简投掷于地,一脚把身旁案几踢裂开来。
“好个刘邦,好个刘沛公。”项羽双目圆瞪,怒喷火焰。
想他项羽战无不胜,威震天下,无可匹敌,众路诸侯见了也要跪地膝行,莫敢仰视。此刻,刘邦,这个他看不起的人物,却来拔他虎须,扫他威风。项羽只觉胸中火焰燃烧,只恨不得将刘邦小儿,碎尸万段。
“大哥,抱歉。我望望没有想到刘邦会有此一招。”见项羽如此,曹操突生一股内疚之意,对方待自己推心置腹,而自己却……他摇了摇头,告诉自己:“项羽是他自己地敌人,而不是兄弟。”
项羽双拳紧握,说道:“这不怪你,我也小视了这刘季。出发前还表示愿意对我项羽马首是瞻,这一回头却给了我这一手,我决不饶他。”
“来人,传令三军,全速行军,直逼咸阳。”项羽眼中战意浓浓,似乎已经决定与刘邦一战。
当夜,范增至项羽军帐,问项羽道:“羽儿此次可是要灭刘邦?”
“自然。”项羽此刻一听“刘邦”二字,心中便来气,面上杀机显现无疑。
“不可,羽儿。”范增一脸焦急道:“刘邦野心不小,当除,但不是现在。怀王立约,先入关中者王,羽儿杀刘邦必遭天下不齿。”
“谁敢逆我!”项羽大手一挥,面上霸气纵横,大有气吞天下之意。他续道:“再说,什么怀王不过就是了牧羊娃儿,我项羽还没将他放在心上。”
“羽儿,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天下并非只有刘邦一个明主,你若杀了他,等于将一生名望就此葬送。”范增也知刘邦不得不除,但绝不是现在。现在杀了刘邦,最大的得益者将是曹操。
项羽怒眉一挑,不满喝道:“亚父,你还是怀疑二弟的居
范增正欲开口说是,将项羽一脸怒意,心念一动,摇头道:“并非是他,而是诸多诸侯。此刻羽儿为诸侯上将军,不应该作出不信不义之事。你认为呢?”
其实并非项羽不纳良言,而是范增太燥,一不和他意愿,便与项羽对立起来。
以项羽那唯我独尊的性格又岂会对范增妥协。有时,即便项羽知道范增无错,也会因为他的脾气而固执己见。现范增这一松口,项羽面色立刻转好,认真考虑了起来,沉声道:“那依亚父之意呢?”
“设宴。”范增松了口气微笑道:“请刘邦赴宴,他若无胆不来,正好借口杀之。他若敢来,且看他意,如果他一心占据关中,在另寻借口杀之。反之,如果他识趣,让出关中王一位,便饶他一条狗命,将其贬至西南汉中蛮夷之地。”
项羽点头道:“那便依照亚父之言。”
范增正欲告退,突地想起一人,问道:“羽儿,那韩信,你怎么看项羽点了点头道:“是个人才,他在军事上的能力远胜英布、项声、钟离昧。”
“那你还不用他?”范增沉声道:“韩信此子,老夫观察多时。是一个将帅之才,其用兵之能,怕是不下于曹操。羽儿若用,便要大用。若不用,尽快除之。”
项羽脑中浮现出了韩信那无视天下英豪的眼神说道:“此人却有大才不假,羽儿也一定会用。只是不是现在,此人太傲,太目中无人。说什么鲁公要取天下,只须韩信一人。只要韩信在,天下必为鲁公所有……我却不信,我项羽不用了韩信就得到不天下!那种人自恃太高,先放着,磨磨他地锐气再说。”
第一百三十七章 狐狸遇上了猎手
崤山,位于函谷关附近,古代将崤山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是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
朱航谦独自一人在山林间飞驰,有如幽灵一般迅捷。
这人有专攻,各有喜好。
朱航谦自小就身手敏捷,山上下海,如履平地,体力耐力也易于常人,而且心细大胆。非常适合斥候一职。
曹操因才而用,任朱航谦为斥候长正对了他的意愿。
他也知斥候的地位并不高,但他就是喜欢,凭借着敏捷的身手也屡立战功,被封为“官大夫”二十等爵的第六级,等同寻常将军,在曹营中以颇具名气。
但是,他并未因此而满足,这斥候一职看似简单,实则凶险万分,一不注意便有丢失性命的危险,而且还关系到大局。
他不只一次听曹操说过,一个准确的情报,往往可以带来一场辉煌的胜利,反之一个错误的情报一刻让一支大军全军覆没。
因而,他要加倍的锻炼自己的能力,以求做到最好。
作为一个优秀的斥候,能在够洞悉周围的一切环境,出色的速度与跳跃以及善于伪装自己。其中,速度敏捷尤为重要。
朱航谦来这崤山便是为了锻炼速度和灵敏,他在山林中急行翻越,毫不厌倦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精简而又有用的动作。
一个繁茂昌盛地百年出现眼前。他想也没想。连忙一伸猿臂。抱着树干便攀爬了上去。正待下来。耳中传来阵阵谈话声。而且声音颇为熟悉。似乎自己在哪听过。
突地一震。眼中露出了不可思议地神色。赵高……那声音是赵高。他听过。当日他奉命暗中保护杨傲前往咸阳。他有幸见过赵高一面。还曾在秦二世那个糊涂混蛋地皇帝面前诬陷过李由。
因为。赵高是秦国地卫冕之王。朱航谦曾对他多多注意。所以。对于赵高那公鸭般地声音记忆犹新。
朱航谦露出了惊骇之色。赵高不是死了吗?消息传出他是被赢子婴杀地。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将身子藏好。双眼眨也不眨地往下望去。
树下地人影闪动。一行五人从树下走过。他们衣裳破烂。很似难民。走在最后一人体魄高大强壮。正是秦国丞相赵高。
朱航谦可以确信自己并没有看错,心中又喜又惊。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只是他武艺普通。对付一般人尚可,但对付高手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相传,这赵高是个文武全才。精通法律,骑术车技精湛,因此甚得始皇帝欢喜。自己贸然下去,也许非但拿不到人,还可能被他们杀了。
左下方响起一阵尖叫,只见赵高手里拿着一把短匕。发疯似地扑向对着面前的一人连捅了三刀,确定他死以后,割下了对方的大腿肉,丢给一个瑟瑟发抖的人道:“点火,将他烤了。”
余下三人畏惧的看这赵高,不敢说什么老实的点起了火。他们的手艺很差,肉都烤焦了。赵高也没说什么,将焦肉分成三份,自己是最大地。他们只分到了一点点而已。
朱航谦心中明悟。定是赵高怕他们吃饱,有力气对付自己。因而明明有食物却不给他们吃。想必,赵高身上的那把匕首是他们当中唯一的一把利器。
见赵高吃肉时,眉头紧皱,时时有反胃的迹象,突地灵机一动,露出了奸诈的笑容。
赵高他们并没有多呆,吃了肉后立刻赶路了。
朱航谦绕远路急行,路上摘了些许苦麻果,加速赶到赵高他们前面,在一处显眼的地方将苦麻果放了下来,拿出其中一个咬了一口,酸苦的滋味充满了口腔,紧接着躲在了树上。
过不多时,赵高三人经过发现了那六个苦麻果。
赵高神色微动,见四周没有外人,捡起当中那个被咬过的递给了一人:“吃下去。”
那人略微犹豫赵高已然厉喝:“吃下去!”
那人惧怕的将苦麻果吃了。
“什么滋味?”赵高问道。
“酸酸麻麻的。”那人如此回答。
赵高等了两盏茶地时间,见那人无恙,放心的吃了起来,酸麻的滋味充满了口腔,难以下咽,但无论如何也比人肉吃地舒心,不反胃,他一口气竟将余下的五个苦麻果全部吃了下去。
过不多时,赵高突然露出了恐惧的神态,身体僵硬,肢体用不上力,僵直的倒在了地上。
利箭飞来,正中一人的胸
朱航谦跳下树来,箭指另两人高声道:“还不逃,想死吗?”
两人一震,拔腿就逃。
朱航谦连射两箭,将他们射死,来到赵高面前拍了拍他的脸颊,笑道:“阉狗,可认得你爷爷。”
赵高周身动弹不得,但却记起朱航谦地身份,眼中露出了哀求之色。
朱航谦狠狠的踹了赵高两脚道:“你爷我叫朱航谦,乃陈公麾下的斥候长,今日碰上老子是你命不好。”
他解下赵高的腰带将他死死的捆绑了起来,然后一刀刺入他左脚大腿,一刀又**他的右臂肌肉,接着在附近踩了一些止血山药给他做了简单的包扎,见赵高疼的冷汗直流笑道:“怪只怪你武艺太好,若我打的过你,我也不必如此麻烦。”
赵高怒视着他,只是口中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赵高已经开可以开口说话了,“你在野果里下毒?”
朱航谦翻了一白眼,“谁有那闲功夫,只怪你常识太差,连山里地东西不能乱吃也不知道。那果子叫苦麻果,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那种东西有麻痹地妙用,一般人是用来杀猪、杀牛的。少吃一点,只有麻口地感觉,但因酸味甚浓不仔细不会察觉。这一多吃,不说是一个人,即便猪、牛一样放倒。我见你们不在山中摘野果,反而杀人取肉,心想你们必定没有一个知道如何在山里生存,因而也不可能认得这苦麻果。我故意将它丢放在路上,还特意咬了一口。便是要你认为这些是路人吃剩下的无毒。”
“其实,以你的才智,这点小把戏瞒不过你。只是你不相信有人会特意害你,因为赵高已经死了。”
赵高刚想开口乞求,朱航谦塞了一块碎布在他的口里,笑道:“有什么话每队陈公说去,你爷没闲功夫听你瞎扯。”
赵高露出了待死的目光。
得到朱航谦的禀报,曹操几乎怀疑见到鬼了,历史明明记载赵高死于赢子婴之手,为何会出现在崤山上?
细问一下,方才明白。
赵高能有今天,显然并非是一个等闲之辈。他心思缜密早已作了两全的准备,一方面在大秦为所欲为,一方面在暗地里就养了一个相貌于他有七成相像的人充当替身,已被不时之需要。
自从赵高得知章邯投降项羽后,便知大势已去,暗地里设计除去二世胡亥,立赢子婴为王。
赵高知赢子婴心系秦国,对自己恨之入骨,因而设计让赢子婴杀了“他”,而他便可暗中离开咸阳回赵国家园。
为了不让人发现行踪,赵高决定铤而走险走山路绕过义军之后,在渡黄河北上。
可是,赵高哪知山路艰难,他们一行十人食物用尽,又不知野外生存之道,只能以吃人肉维持生计。
眼看即将功成,却不料遇上了朱航谦这个煞星。
听赵高讲完经过,曹操也认同的点了点头。根据史书上记载,赵高控制了秦王朝的所有军队,掌握着生杀大权,甚至可以直接率千名士兵入王宫逼死二世胡亥。
赢子婴此人无权无势,杀赵高的时候,是先跟自己的儿子密谋,然后需亲自动手。可见,赢子婴连一个心腹也没有。这样都让他得逞,这其中不难出些问题。
也许,可能。在历史上的赵高并没有死,反而快快乐乐的活着。
因为自己的出现,才使得朱航谦在崤山出现,将他们逮了一个正着。
“好一个赵高,竟能瞒过天下人的耳目。”曹操这时,反而称赞起了赵高来。
其实,曹操一点儿也没有杀赵高的意思,反而觉得他是一个人才。当然,这人才,即便是他也不敢用。
若没有赵高的胡来,将大秦帝国搅合的一塌糊涂,他曹操又怎会有今日。
说起来,自己还要感谢他哩。
赵高最擅长察言观色,听出曹操没有杀他之意,连连叩首求饶,道:“陈公开恩,陈公开恩。若陈公能饶我性命,纵是做牛做马,我赵高也心甘情愿。”说着“咚咚咚咚”的给曹操磕起头来。
“别磕了,我没有杀你的意思。”曹操还没有说完。
赵高就感激涕零的说道:“谢陈公,不杀之恩,谢陈公,不杀之恩……”
“你也别谢的那么快,杀不杀你意不在我。看他了,他若要杀你,我也救不了你。”曹操一脸的笑意。
“谁?”赵高面色苍白。
曹操摇了摇头:“他真正的身份,我也不知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张彧的身份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
项羽的大军停在了鸿门,他并未直接派兵攻打刘邦,而且很客气的请刘邦来此赴宴。
得到这一消息,曹操摇头苦笑,看来这历史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太多,这名传千古的鸿门宴会,还是避免不了。
这借刀杀人没有成功,但却以在项羽、刘邦之间划出了一道裂痕,趋狼吞虎之策却已经奏效了一半。
时近傍晚,鸿门四近杀机暗伏。
曹操在离鸿门十里外的平原处等候着他的西路大军。
五万大军由远及近,曹操策马迎了上去。
桓、张、张良、萧何、李由、夏侯婴、陈武、叔孙通等人见曹操亲自来迎,也纷纷单骑至前下马参拜。
“我的大功臣们,快快起来。”曹操下马步行,高兴的迎了上去。
“桓,你为全军统帅,西征其间指挥若定,听计纳言,以至我军西行以来,无一败绩,记为首功,赐爵为卿,另赐封号勇武君。”
“谢陈公!”桓一脸的激动。
“张先生。你计破中牟。又取函谷。西行以来。屡屡献计破敌。功劳卓越。特命你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
张微笑拜谢。
“等会。曹某再送一个礼物。”曹操低声轻语。
复而来到张良面前。说道:“子房先生助我军攻破荥阳、虎牢。曹某无以为报。只有千金相赠。望先生不要拒绝。”
张良微笑接纳。
接下来。曹操依次褒奖了萧何、夏侯婴、李由、阎泽赤等人。
最后来到了两个陌生人的面前,笑道:“两位想必是陈将军和叔孙通先生吧。曹某早就从桓将军地来信中得知了两位的一切。你们一个勇猛钢锉,一个博学多才wωw奇書网,皆是世间少有的大才。曹某便封你们将军、博士。望你们用心为曹某效命,曹某决不亏待你们。”
陈武、叔孙通一起拜谢。
曹操微笑的将他们扶了起来,陈武、叔孙通在历史上皆有为名,一个以勇猛著称,一个博学多才,汉朝的所有礼仪绝大部分是他一手制定地。
众人回营。
途中,张良来到曹操身旁低声道:“陈公,子房有一事相求?”
曹操似笑非笑的说道:“说吧。可是关于刘沛公的?”他以料死了刘邦。这一出事情,他家伙必然会像张良求救。
张良点了点头,“暴秦刚灭不久,张良实在不愿看到,天下再起战火。”
曹操反问:“既然子房先生心系天下苍生,为何不为天下苍生出力,而甘愿在韩国埋没一生?”
张良沉默许久才道:“我父死前有三恨。一恨,韩国不兴;二恨,暴秦不灭;三恨。不能保家护国。并言此三恨不除,他此生死不瞑目。若陈公是我张良,你又当如何?”
“自古万事不可两全。”听张良如此说来,曹操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好道:“如何抉择只能依靠你自己。”
“至于……刘沛公一事,我竟可能地帮帮吧。但大哥此次异常恼火,刘邦此行只怕凶多吉少。”
张良也知情况危险,摇头苦笑:“在出兵以前,张良便以劝过沛公驻兵霸上。不可进入咸阳。只是他为人过于功利。一见有利可图,便会无视一切。若他能听劝。也不至于如此,算了,听天由命吧。”
回到了军营,曹操看着绊在自己身前的赵高,命人去请张。
遥望西方秦川,在太阳即将落下的这一刹那,似乎象征着大秦王朝的灭亡。张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没落的叹了口气,随即又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低语道:“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
赵高已死、李斯也亡,他们都得到了应有地报应。自己身上已无任何仇怨,只待天下归一,万民安乐之际就是自己功成身退之时了。
“子秦先生,陈公传召。”曹操近侍地声音由后方传来。
他想起了曹操口中的那个“礼物”,迈步向曹操营帐走去。
得到了通传,张走进了军帐,地下还跪着一人,他没有细看便对曹操一拜,“见过陈公。”
曹操微笑的指着赵高道:“子秦先生,你看看他是谁?”
张转头一看,登时怔住了。
赵高也怔住了。
就像是有一股热血,猛地在胸口烧了起来一般,张的身子不由自主的轻轻摇晃了一下,在他的面前,就在他站立不到一丈的地方,一个身材高大的,脸色灰败的人跪在了地上。赵高,那是将自己害地如此田地,将秦国一手葬送了的赵高。
“你没死……”
“你没死……”
两人同时叫了起来。
张心念电转,陈公叫自己来何意,他擒住了赵高,想必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但为何还如此做作?他要杀自己吗?
也对,即便陈公再又容人之量也不会放过自己,因为自己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身份,而且还将身份隐瞒不报。
赵高的心思也转动了起来,刚才曹操传召的是张,可来的是他……近侍刚才也说张求见,可进来的也是他……如此说来……
赵高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大声叫道:“陈公。你被骗了。他不是什么张,他是扶苏,公子扶苏,大秦王子扶苏……”
“哐当”的一声,曹操愣住了。手中地茶具掉在了案几上,滚烫地茶水溅射在身上,也毫不知觉。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他竟是扶苏,大秦的王子扶苏,是大秦帝国真正地继承人,那个贤明远播,人人称道的扶苏。”
曹操几乎觉得老天在给自己开了一个天大地玩笑。
经过了年余的相处,在这期间张无不为他曹操的霸业考虑,出计。
对于张,曹操已从原来地提防。排斥。将他纳为自己的第一心腹谋臣,是自己的谋主。
因为相信他,所以自己根本就没有在私底下问赵高,张的真实身份。自己已然决定,既然张不想说也不强求,让他来只是想送他一个礼物,将他的仇人交给他处置,让他报仇,仅此而已。
曹操早知张的身份在秦国一定很崇高。但怎么样也没有料到,他会是扶苏,那个受到百姓敬仰的大秦王朝的继承人。
“你真地是扶苏?”曹操不敢相信地看这张,此刻自己多么希望他说一句不是。
“陈公,我哪敢骗你。扶苏这半张脸是我命人烧的,他的右臂也是我属下的鬼士砍的,不会有错。”张还没有说话,一旁的赵高已经大叫了起来。
“你给我闭嘴!”曹操怒视赵高,随手抓起了一卷书简往赵高头上丢了过去。
赵高惨叫一声。不敢说话。
“告诉我。你是不是大秦王子扶苏!”曹操继续瞪着张,又或者是扶苏。
扶苏点了点头道:“我的真实身份确实是扶苏。但早已不是什么大秦王子。”
“果然是……”曹操有些痛苦的闭上了双眼,良久,才说出了一句冷漠的话来:“你潜伏在我地身旁有何居心?”
“帮助陈公取得天下。”扶苏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呵呵……助我取得天下……”曹操讽刺的笑了起来:“你不觉得这个理由有些荒唐?你扶苏,秦始皇嬴政的儿子,是他培养出来的秦国继承人。而我……曹操,是一个反秦的逆贼,一个大秦王子竟然说要助一个反秦的逆贼取得天下……可笑之极。子秦、子秦,大秦王子,只恨我没早日知道你的身份。”
扶苏见曹操神情激动,暗自叹息,陈公向来以冷静著称,可为了我却……又度叹了口气,正容道:“也许,在陈公的眼中,扶苏此举确实可笑,荒唐。但在扶苏地眼中却一点也不可笑,也不荒唐。我是认真地……至于子秦之意,陈公误解了。张,字子秦。此子秦,并非是大秦王子,而是秦国子民,是为了提醒张,自己是秦国子民,勿忘消除天下百姓对秦的怨恨,让饱受歧视仇恨地秦人能够在华夏乐土上安心而和平的生存下去。”
“陈公还记得当日桓将军向您效忠时说过的话吗?与其扭转乾坤不如开天辟地,这便是扶苏的心声,扶苏知道以扶苏的身份,想要保住秦国故地并非不可能。只要我召回蒙恬将军,和我弟胡亥打上一战,若胜。余下兵力也许就能保住关中这一寸土地。可这又能如何?天下苦秦久已,六国百姓无不恨秦。秦国不灭,战事不休。到时苦的将是我大秦的百姓,苦的将是千千万万的华夏子民。纵然保住了秦国,天下将再度陷入春秋战国时期,那种动荡的局势,华夏大地将永无宁日。”
“扶苏的原话是力挽狂澜不如开天辟地!于其力挽狂澜死保秦国,让天下陷入动荡,杀戮之中。不如开天辟地,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天下没有秦、韩、齐、魏之分,华夏大地皆是华夏子民。人人放下仇恨,放下恩怨,友善而快乐的生活着。”“陈公之才,不用多说。让扶苏真心归附的乃是您的治国理念,您与萧何交谈时说的治国方针胜秦多矣,您的治国理念完全可以给天下带来太平……言尽于此,扶苏以死过一次,不在乎再死一次只希望,陈公能够善待我秦国子民,消弭各国的仇恨,让他们融入华夏和华夏百姓一起生活。”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杀还是不杀
曹操神色万变的看着张,无可否认,张确实说的有理有据,也符合他仁慈的特点,只是自己能够相信他吗?相信一个大秦王子会安分守己的为自己效力?
“你们都出去,让我好好想想,任何人都不许打扰我。“”曹操独自坐在军帐内沉思了起来。
杀!!!
不杀!!!
两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交火。
一个声音告诉他:“扶苏是扶苏,张是张。扶苏已死,张是一个全新的人,他以看开了一切,值得信任。”
另一个声音却说:“扶苏即是张,张即是扶苏,他们本就是一人,是大秦王子,焉能将他留在身旁?此人甚得名望,不可不除。”
曹操只觉得脑袋都要炸开了,似乎分裂成了两半,双方争执不休。
若在早一阵子,曹操知道张的身份或许不会这么为难,可是此刻真的让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因为,在早一阵子前,曹操在军中有绝对影响力和号召力,他完全不必在意扶苏是否居心叵测。
但此刻他手握十万大军,可这十万大军其中有六万余是秦兵啊!
还包括了四万地长城戎守和八千李由地青木卒。
李由是扶苏自小到大地伙伴。关系非同一般。还曾一股在蒙恬麾下学习兵法。一同上过战场杀敌。有如亲兄弟一般。而扶苏更是三十万长城戎守地副统帅。在长城军中威信仅仅逊色于蒙恬。
这也便是等于扶苏很有可能调动他麾下地一半军队。
万一他有反心。那可如何是好?
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只怕万
万一在关键时刻。被对方咬了致命一口。那又将如何好?
其实曹操也知。以扶苏这年余的表现,他又八成的可能说的是真话。那就是那两成,让性本多疑的他,难以释怀。
这时,曹操想起了荀。
如此情形与当年自己逼死荀一样。
荀是自己麾下最重要的文臣,没有一个人能够取代他的位子,他辅佐、举人、建计、密谋之功无人能比。
只是因反对自己称公。疑他不忠,遂暗示他自尽。
事后想来。也颇为后悔,只是对方已死,后悔以是无用。
如今,情形再现,自己又因如何抉择?
张就站在帐外,没有离去。转载 自 他在等曹操地决定。
无论生死,他都无悔,只是希望曹操能够将他心中的治国理念用在万千百姓身上,用在万千秦国子民身上。
“扶苏公子,扶苏公子!”张口中突听一阵叫唤。贼头贼脑的赵高在一旁呼唤着,神色讨好谄媚,像极了一条正在摇尾乞怜的老狗。
“做什么?”张皱着眉头,厌恶的看这赵高,眼中同时闪过一丝恨意。
赵高低声道:“扶苏公子,曹操是不会放过你的。你是大秦的王子,他怎么可能会纵容一只猛虎在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