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酒徒-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睿心里一笑,心道这老扒灰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他肃然上前跪倒在地,“臣在。”

“平身。”李隆基摆了摆手,“这立储之事,你有什么意见?说来给朕听听?”

萧睿缓缓起身,处在众臣注视的目光漩涡中淡然自若,他微微甩了甩袍袖,朗声道,“皇上,臣坚决反对此刻立储。”

众人一惊,朝堂上顿时喧闹起来。李隆基眼前一亮,沉声道,“喧哗什么,闭嘴。”

“萧睿,立储乃国之大事,事关大唐社稷,你何出此言?”见众臣在他的威势下安静下来,李隆基冷冷又道。

“皇上,臣之所以反对此刻立储,原因有二。一来,皇上春秋鼎盛,朝政一揽江山永固,这立储之事暂且急不得,而前太子李瑛谋逆之事在前,臣以为这太子人选需要从长计议,仓促不得。”萧睿朗声而言。

顿了顿,萧睿回身扫了一眼神态各异的群臣,又缓缓道,“更重要的是,庆王殿下如今正在领军出征,大唐与吐蕃人的战事正酣,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储,势必会引起军中震荡……”

李隆基心里乐开了花,但面上还是阴沉似水。他身后的高力士深深的望着萧睿,暗暗翘起了大拇指,“毕竟还是萧睿明白皇帝的心思,替皇帝提出了一个暂时不立储的光明正大的理由。不过,李琮正在领军打仗,这个时候确实不宜立储的。”

高力士正在赞叹间,却又听萧睿朗声道,“皇上,在这个时候提议立储居心可鄙,皇上应该对提议立储之人予以严惩。”

众臣一惊,这提议立储之人便是李林甫,这萧睿不会不知,他这义正词严的一句话就将李林甫套了进来——李林甫可是他的老丈人啊,难道两家反目成仇之事当真? 

第211章李林甫吐血

隆基坐在那里,也有些没反应过来。他深深地望着睿你难道不知,此事的始作俑者乃是你的老丈人李林甫?

见萧睿的面色淡定自若,李隆基便又瞧向了李林甫。其实不仅李隆基,几乎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员都在用不可思议地眼神在萧睿和李林甫两人的身上来回逡巡,试图要从中“找”出点什么来。

李林甫面色有些苍白,微微垂着头,默然不语。但站在他身边的几个同僚,清楚地发现,他探出宽大袍袖的一只手,微微有些颤抖。

李隆基沉吟了一会,淡淡一笑,“萧睿所言有理,朕也觉得此刻立储不太适宜。诸位爱卿,你等意下如何?”

众臣“咀嚼”着皇帝口气中的“意味深长”,这些政客们心里大抵明白了过来,不得不一起躬身下去,朗声呼了几声“皇上圣明,臣等遵旨”,包括李林甫。

李隆基有些玩味地看着李林甫,又是淡淡一笑,“李相,你执意要朕立储,如今怎生就改了主意?”

“臣,臣虑事不周,诚如萧大人所言——请皇上惩处。”李林甫颤巍巍地抬起头来,官帽下的两鬓角上的一抹苍发分外扎眼,满是皱纹的额头上轻轻跳动着,他说完这话,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咳嗽声越来越猛烈,在这静寂无声的朝堂上,显得非常刺耳。

李隆基以下众人皆转首看着这此时此刻分明老态毕现的第一权臣李林甫,见他微显老朽的身躯在咳嗽声中晃颤着,不禁心中都生出一丝感叹:这大权独揽的李林甫,老了。

李林甫最后一声咳嗽噶然而止,只见他头一扬,一口鲜血喷出,恰恰全部喷在距离他最近的章仇兼琼身上。殿中惊呼声四起,章仇兼琼一把扶住李林甫,疾呼道,“李相,你怎么了?”

李隆基也霍然站起身来,急急问道,“李爱卿……”

李林甫长出了一口气。摸去了嘴角地一丝血迹。躬身无力地道。“皇上。臣无碍。可能是这几日有些上火……皇上。臣身体不适。请准许臣回府休养。”

李隆基脸上浮起一丝担忧之色。急急摆了摆手。“朕准了。来人。传朕地旨意。召两名御医来送李相回府诊治。”

萧睿在一旁看得心中一颤:怎么会?

萧睿上前去要搀扶李林甫一把。李林甫愤愤地一甩袍袖。转身缓缓离开大殿。愣是看也没看萧睿一眼。只剩下萧睿尴尬地伸着手站在那里。置身于群臣古怪而复杂地目光中。

李隆基摇了摇头。心里瞬间明白。这萧睿跟李林甫之间地关系想必已经恶化很深了。

“李相操劳国事成疾。朕心甚不安……既然如此。这立储之事暂且休矣。退朝吧。”李隆基摆了摆手。带着高力士扬长而去。

……

……

长安城某酒肆的包间内。

李林甫神色从容地坐在那里,一反在朝堂之上的老迈之态,见萧睿悄然而入,不由笑了笑,“贤婿,这场戏演的好,依老夫看,皇上已经信了九成。”

萧睿皱了皱眉,上前去一把抓住李林甫微微有些冰冷的手,“岳父大人,你今日……你的身体?”

李林甫笑着摇了摇头,“老夫无碍,只是一点小把戏而已。老夫操劳国事,吐一次血,也让皇上和满朝文武明白,老夫虽然专权,但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懈怠……”

萧睿缓缓松开李林甫的手,坐了下去,苦笑道,“岳父大人的小把戏,倒是连萧睿也吃了一惊。这样一来,恐怕满朝文武大臣都会将萧睿视为……”

萧睿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林甫打断了,李林甫沉声道,“正是要如此。朝堂之上无父子,你要想在这朝堂之上站得更靠前、更稳当,就必须要心狠手辣。否则,你迟早会成为别人的下酒菜。”

李林甫端起一盏酒轻轻小啜了一口,“世家大族绵延数百年,根深蒂固,这些年虽然被老夫打压,但势力还是不能小觑。你跟老夫不同,你乃是士子领袖……所以,借着跟老夫决裂的机会,你趁机修好跟世家大族的关系。”

“可是……”萧睿皱了皱眉,苦笑了一声,“我跟那崔家早已水火不容……”

“崔家算什么?世家大族不仅是崔家——你不是跟郑家关系甚好嘛,听老夫的话,以郑家为阶石,跟世家大族多走动走动。须知,依你如今的地位,世家大族巴结还来不及。以前有老夫在,他们犹豫不绝,如今,萧李两家彻底决裂——萧睿,你的机会来了。”李林甫嘴角一晒,“至于崔

不必放在心上,如果崔家还不死心,下一回,老夫就|个更深刻的教训。”

萧睿默然点头,“萧睿谨记岳父大人教诲。”

“孩子,老夫老了,岁月不饶人,不服老不行喽。他日,李家还有空儿,都需要你来照顾了。记住老夫今天的话,不管怎么样,都要保得李家周全!”李林甫声音阴沉起来,“从今往后,老夫会逐渐安排李家的后代退出官场,将来,他们的荣华富贵,都要靠你了。”

萧睿心里一颤,总觉得这李林甫有些交代后事的不好感觉,他起身躬身下去,“萧睿明白。岳父大人放心,只要萧睿还有一口气在,一定会护得李家周全。”

“既如此,老夫就放心了。”李林甫长叹一声,“老夫欲罢不能,身后事只能靠你了。”

*****************************

果然不出萧睿的意料之外,几日后,李隆基的册封诏书就下来,任命萧睿为礼部侍郎、翰林学士,但同时也免去了萧睿的盛王“教习”一职。

得到消息的盛王李琦自然是心里很是惶恐,这意味着什么?难道,是皇帝明确表示李琦不在立储名单之列?其实何止是李琦,很多人都在猜测。

萧睿下朝回到家里,坐在书房里等待着李琦的来访。但等了一个下午,也没见李琦的踪迹,不由有些奇怪。心道,这李琦还能沉得住气?

一连数日,李琦都出人意料地没来萧家,萧睿心里越来越好奇。不仅是萧睿,李宜也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虽然两人都希望李琦能够沉稳起来,能够“沉得住气”,但李琦毕竟还是个青涩的少年,听到这个非常不利于他的消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也有些忒反常了。

在李隆基的众多子女中,李宜和李琦的感情甚好,李宜担心李琦,最终还是忍不住拖着萧睿去了一趟盛王府。令萧睿和李宜意外的是,盛王府里一片平静,失去了往日的歌舞乐声,而李琦正在书房里静静地读书。

“琦弟,你……”读书是好事,但李琦在这个时候安静留在府中读书,就不能不让李宜感觉有些怪怪的。

李琦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书卷,向萧睿和李宜躬身一礼,“见过姐姐,姐夫。”

萧睿嘴角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容,淡淡道,“盛王,何以如此安枕无忧乎?”

“呵呵,姐夫,你大概是说父皇不让你给我做先生的事儿吧?不瞒姐夫说,一开始,我也感到非常慌乱,但过后我就想开了,姐夫你不当我的先生难道就能跟我撇开关系?你不始终还是我的姐夫?”李琦微微一笑,“这些日子,我也想清楚了,如果姐夫愿意帮我,这个先生做不做,实在是无关紧要;而如果父皇无意立我为储,我就是争又有何用?所以,我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府里,该干啥干啥,免得让父皇、让朝中的大人们看我的笑话。”

李琦这番话,让萧睿不得不刮目相看,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萧睿笑了笑,“盛王有此胸怀,我跟宜儿也就放心了。



李宜也在一旁笑了起来。

在李琦府上随意坐了一会,萧睿跟李宜便告辞离去。当萧睿和李宜的脚步即将跨出李琦书房门槛的瞬间,李琦还是忍不住红着脸颤声问了一句,“姐夫,你跟我说句实话,我究竟有没有希望?”

“不知道。”萧睿一怔,但旋即斩钉截铁地道,“你只要记住,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会帮你争取便是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话,虽然李琦已经下定决心要保持“冷静”,但这少年还是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躬身一礼,“我继续读书了,姐姐姐夫慢走。”

萧睿和李宜回府的当口,宫里的御书房里,李隆基也正在和高力士谈论着李琦。

“力士,这几日,盛王有何动静?”李隆基沉吟着道。

“回皇上的话,盛王这几日闭门读书,连府门都没有出过。”高力士低低道,顺手为李隆基递过一盏贡茶。

“哦?他还能沉得住气?这个毛头小子,竟然能沉得住气?”李隆基有些好奇地霍然起身,“力士,你说这怪不怪?”

“皇上,大概是盛王殿下跟萧睿接触多了的关系吧,也或许——”高力士略一犹豫,想起他一直支持的寿王李瑁,笑着道,“或许是萧睿事先嘱咐的也说不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几句话说

到月底了,呼唤下美丽的月票。

老鱼只是想上上历史分类的月票榜,哪怕是最后一名,只需要几十票,大伙能不能帮了老鱼实现这个小目标?呵呵,鞠躬拜谢大家。今天的更新老鱼从现在开始码,晚上更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2章禁酒令

部尚书仍然是李林甫在兼任着。所以,萧睿这新任T|本上就是一个摆设,太重要的事儿由李林甫决断处置,而一般的事儿由中下级官僚署理,最清闲的就是萧睿了。他乐得悠闲自在,整日里除了勉强凑够一个时辰的“坐班”之外,基本上不在礼部衙门露面。当然,在外人眼里,这也是李林甫刻意打压的结果。

李琮监督、皇甫维明率领的唐军在河陇一线跟吐蕃人进行了几场小型的战役,都取得了胜利。而伴随着唐军的步步紧逼,吐蕃人的防线已经往吐蕃境内龟缩了数十里,一场更大规模的唐蕃之间的正面决战一触即发。

而就在长安城里不断接到捷报的时候,李隆基却非常不爽。嗯,很不爽。甚至可以说,恼火之极也头疼之极。何以?大唐的财政——即经济状况出问题了。

前面说过,开元年间土地兼并风行,很多农民变成流民,统治阶层声色犬马纵情奢侈,单是皇族一年的消费就数以千万贯,一边是赋税减少,一边是挥霍浪费,大唐国库日渐空虚。而战争是最消耗钱财的,(奇*书*网。整*理*提*供)几个月来,十万唐军在河陇一线,可是分分秒秒都是钱呀。

是故,随着捷报一起进京的,还有雪片一般的钱粮催报。目前,前线十万军马的粮草匮乏,而目前的大唐国库已经无力承担如此规模的大型战争了。所以,户部尚书裴宽连续数日上奏,李隆基这才醒过神来:大唐,居然没有钱了?

军粮告急,军饷告急。

此刻唐蕃之间的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倘若……李隆基无法想象,如果因为粮草补给不继,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李隆基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繁荣强大的大唐,歌舞生平的盛世大唐,怎么就会没有钱了!

但裴宽的奏表不是虚言,对于国库的盘点更不是虚报。事实摆在李隆基面前,这位一向热衷于玩弄权术的强势皇帝,一时间竟然有些慌了神。

其实,大唐国库早就空虚了,只不过之前有李林甫的“遮掩”,这事儿并没有捅到皇帝跟前去,皇帝一直还陶醉在盛世繁荣的虚幻景象中。这些日子,李林甫不知出于何意,突然撒手不管,任由裴宽接连告急。

御书房里的气氛非常压抑和沉闷,李隆基面色铁青地望着裴宽,沉沉道,“裴宽,国库当真无力承担军费钱粮了?”

“回皇上地话。单以战争而言。国库可以勉强支撑下去。但是。我大唐国务庞大。朝廷运转耗资巨大。如果再不……”裴宽低低回道。

这些话不用裴宽解释多言。李隆基不是傻子。他自然明白。庞大地大唐帝国需要大量地钱财来开支运度。他沉吟良久。突然望着李林甫和章仇兼琼冷笑道。“两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李林甫沉吟不语。章仇兼琼起身缓缓道。“皇上。当今之计。只有加税一法了。”

裴宽急急接话道。“皇上。加税万万不可。

目前我大唐百姓税赋已经颇重。再要加税。恐怕会导致民间动乱。农人流离失所。酿成大祸。”

章仇兼琼淡淡一笑。回身道。“依裴大人地意思。目前该如何?”

裴宽眼中闪出一丝阴沉,向李隆基躬身下去,“皇上,臣建议即刻在大唐施行禁酒令。”

此言一出,包括李隆基在内,众人皆大吃一惊。大唐是酒的王朝,这酒已经不仅是一种消费品,而是与大唐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种必需品,一如人要吃饭穿衣睡觉一样。倘若要是没有了酒,大唐人还怎么活?

而李林甫却眉梢一跳,心里暗暗冷笑了一声。

“皇上,墨子《辞过篇》言:‘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东晋葛洪《酒诫》专文,胪陈历史事实,发出国家政事的败亡‘谓非酒祸,祸其安出’的喟叹。酗酒败坏政事,扰乱民风,助长人性之恶,‘州县刑狱与夫淫乱杀伤,皆因酒而致。’”裴宽似乎早有准备,侃侃而谈,大讲了饮酒之风的不良影响。

李隆基以及众臣子的脸色有些阴沉,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都对裴宽的话不以为然。醉酒闹事,其罪在人,不能怪酒,如果按照这种逻辑,这世间的娼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助长民风为恶嘛。

裴宽从不饮酒,对饮酒之人尤其是酗酒之人深恶痛疾,所以他讲起禁酒令来滔滔不绝,联系古今,甚至连周朝的禁酒令也搬了出来,说到激动处,他连呼“酗酒可亡国,不得不禁也”。

基皱了皱眉,“裴宽,酒乃民之根本,禁酒绝不可行酒令一下,国库就有钱了吗?”

裴宽定了定神,突然朗声道,“皇上,更重要的是,酿酒需耗费大量粮食,假如天下酒坊皆关闭,该能为朝廷省下多少钱粮?”

李隆基一呆,章仇兼琼等人也暗暗点头,裴宽这话确实是说到点子上了。

酿酒耗费粮食巨多,假如要是全国禁酒,那倒是能省出不少粮食来。

李隆基沉吟着,低下的臣子也在小声议论纷纷。趁众人不注意,李林甫与萧睿交换了一个眼神。萧睿心里淡淡一笑,这裴宽的用意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大唐国库虽然空虚,但还不至于连这一场战争都支撑不下来,他不过是借机发难,所谓禁酒,无非是冲萧家来的。

众所周知,萧睿的酒徒酒坊出产,已经占据了大唐酒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倘若施行禁酒令,损失最大的只能是萧家。

但裴宽不知道的是,萧睿如今的产业庞大,酒徒酒坊不过是其中之一了,如果酒坊关闭,固然损失不小,但还不至于伤到元气。凭借巨大的销售网络和财力,萧家仍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所以,萧睿并不害怕。

只是在他看来,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禁酒令,根本就不可行,也不可能,这太理想主义了。

李隆基犹豫不决,禁酒是绝不可行的,但裴宽所言又并非没有道理——如果不禁酒,拿什么来充盈国库?

他缓缓抬头,瞥了一眼站在众臣后面默然不语的萧睿一眼,叹息一声,“萧睿,你意如何?”

萧睿微微一笑,上前一步,朗声道,“皇上,臣以为禁酒绝不可行,酒是民生之必需品,倘若禁酒,定然浮荡民心动摇国本,万万不可。”

李隆基还没有说话,裴宽在一侧冷笑一声,“萧大人之所以反对禁酒,怕是出自自利考量吧。谁人不知,萧大人名下的酒徒酒坊遍布大唐,产量巨大获利巨大,倘若朝廷要禁酒,萧大人怕是就无钱可赚了……”

对于裴宽的嘲讽,萧睿并没有上火。在他眼里,这裴宽是一个干臣能吏,就算他是李琮一党,出于某种政治动机打自己的主意,萧睿也对他保持着应有的宽容。毕竟,是这些能臣干吏清正廉洁的官僚,支撑着大唐帝国的运转。而且,禁酒之说,古有先例,后世也有“践行”,虽然过于理想主义,但裴宽能想到这一招,也算有些眼光。

萧睿笑了笑,温和道,“裴大人,萧某并非是爱财之人,经营酒业牟利无非也是想做点事情。萧家虽然日进斗金,但萧家同样也是日出斗金,萧某将所有家财都用在救济和赈济上上,长安城外那三座赈济院,以及洛阳、益州、扬州等地的酒徒赈济分号,耗费钱粮无数,众目所睹,天日昭昭,萧某人问心无愧。”

裴宽闻言一怔,顿时哑口无言。萧睿的慈善大名日渐高涨,外地的赈济活动尚不可知,但长安城外的三座赈济院却是组织得热火朝天,获得萧睿资助救济的长安百姓不计其数,裴宽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李林甫垂首坐在那里,心里暗笑了一声。要说萧睿为行慈善花费不少他是相信的,但要说萧睿倾尽所有进行慈善,李林甫根本不信。

萧睿又淡淡道,“既然萧某的钱财来自于民又惠济于民,禁酒令不禁酒令的,对萧某来说有何损失?”

看裴宽的脸色有些涨红,说不出话来,萧睿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皇上,臣以为,禁酒令绝不可行,请皇上三思。”

李隆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如何不可行?你倒是跟朕说说。”

“皇上,酿酒的确是耗粮,但是,这民间酿酒耗粮乃是民间之粮,就算是推行禁酒令,节省下的粮食也不归朝廷所有,如何能充盈国库?如果朝廷强行征收,与加重赋税有何区别?”萧睿躬身下去。

又道,“皇上,诸位大人,天下酒坊无数,酒工也数以十万计,如果再加上靠酒业维持生计的商贾,人数就更众。这些人没有土地,靠酒坊做工为生,倘若酒坊关门,这些人的生计又该如何维持?还有,那些妓馆、酒肆,如果没有酒,何以存在?是故,禁酒令推行,不仅是‘禁酒’,还会让无数大唐百姓失去饭碗,会让大唐商业遭受重创,所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请皇上三思。” 

第213章5万贯买了个啥

隆基沉吟良久,方才长叹一声,“诸位爱卿,萧睿所T理,推行禁酒令不妥。萧睿,但如今朝廷国库空虚,你又有何良策?”

萧睿心头一动,犹豫道,“皇上,臣……”

李隆基摆了摆手,“你不妨大胆直言,朕恕你无罪。”

萧睿定了定神,沉声道,“臣就斗胆直言了。在臣看来,如今朝廷国力维艰,其因有二。其一,民间奢侈挥霍之风甚重,导致无数财力无谓浪费;其二,逃税现象严重。据臣所知,有众多流民因为失去土地而沦为权贵庄园的家奴……隐匿人口现象比比皆是,所以,臣建议皇上下诏,举国上下倡行节俭,杜绝奢靡;同时户部要尽快对大唐人口进行清查,严控土地兼并,让流民安居,恢复被隐匿人口的税赋。”

“皇上,双管齐下,徐徐图之,必可在两年之中让国库充盈起来。”萧睿缓缓又道,“为了社稷江山,为了大唐的盛世久安,臣认为皇上应早下决断!”

李隆基眉头一皱,慢慢点了点头。

裴宽眼前一亮,投向萧睿的目光微微透出一丝赞赏,萧睿大胆说出了他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作为大唐朝廷的户部尚书,作为熟知大唐社情民意的高级官僚,他深知大唐如今的一切弊端就在于萧睿所言的两个方面:奢侈过度和土地兼并。

裴宽一直想要上奏李隆基,推行“新政”,将被地方官僚和各级权贵们瓜分侵占去的社会财富“捞”回来,重新归于国库,也纾缓一下艰难的民生。但老谋深算的裴宽深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要触犯到大唐权贵们的利益,引起强烈的抵触甚至是仇视,所以他一直在犹豫。

“萧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是就怕推行起来不易啊。”裴宽叹了口气。

“皇上,臣赞同萧大人的建言。只是当务之急的是,倡行节俭也好,清查人口加强税赋也罢,都费时日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庞大的军费开支却迫在眉睫……”章仇兼琼上前躬身道。

“……”李隆基缓缓站起身来,“萧睿,你的建言,朕准了。章仇兼琼,传朕的旨意,自即日起,自朕以下,杜绝奢华倡行节俭,有违反律令者严惩不贷——李林甫!”

“臣在。”李林甫一怔。起身应道。

“朕命你为大唐田产人口清查使。裴宽为副使。从现在开始。由你二人负责推行‘田产人口清查令’。不论涉及到谁。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大臣。如有隐匿人口、侵占百姓土地者。朕准他们三日内自行上报。否则。一旦查出。律法无情!”李隆基阴森森地话音在御书房里回荡着。

大唐权贵地利益当然需要保护。李隆基便是这一利益群体地最大代表。但是。现在权贵们地贪婪已经威胁到大唐江山地根基。李隆基哪里还会手软。其实。这些问题李隆基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他之前以为这不过是“小疥癣”。不足以影响到他地统治。现在突然发现自己这已经让他地皇位坐不稳。他焉能不狠狠出手。

李林甫眼中放射出一丝狂热。他缓缓躬身下去。“臣遵旨。”

裴宽也大喜过望。激动之下竟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呼喊道。“皇上英明。臣遵旨!”

裴宽当然要兴奋了。由李林甫主导参与进来。这事儿就好办多了。凭借李林甫地权势和雷令风行地铁腕手段。再加上皇帝地诏书。恐怕就是皇族中人也不敢抗拒。

萧睿站在那里,心里也暗赞了一声:李隆基的确不是一个昏君,从他让李林甫主导裴宽配合的思路上看,这皇帝不仅会识人,也很会用人,政治手段高人一等。李林甫素以铁腕专权著称,由李林甫主持,遭遇到的阻力很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即便是遭遇抗拒,李林甫也不会手软;但如果仅仅让李林甫主事,最后的结果也未必理想,还需要裴宽这样的精明强干的业务官员从中协调和操办具体事务。

李隆基不会用章仇兼琼,更不会用萧睿。只有李林甫和裴宽,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战事在即……”李隆基又是长叹一声,“朕从没有想到,朝廷也会有缺钱的一天。”

众臣都微微垂下头去,不敢再看李隆基那凛然的目光。

李隆基微微有些烦躁的眼神落在萧睿的身上,淡淡道,“诸位爱卿,难道你们都不能为朕分忧吗?”

“萧侍郎,你呢?”李隆基又追问了一句。

萧睿正在沉吟着,突然皇帝问话,匆匆抬起头来恰好看见高力

来的一抹温和的笑容,不由也还以微笑,上前走了两T'道,“皇上,军粮军饷之事,臣以为并不难解决。”

李隆基目光一凝,眉头一跳,急声道,“呃?有何良策,速速给朕讲来!”

“捐款!”萧睿朗声道。

“捐款?”李隆基一怔,“何意?”

众臣包括李林甫在内,也都将疑惑的目光投射在萧睿身上。

萧睿玩味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了一圈,躬身毅然道,“皇上,如今战事在即,大唐将士在前线奋勇杀敌,捍卫我大唐疆土和朝廷的无上荣光……为了大唐,所有大唐高官厚禄者,理应捐献出一点家财来,以解朝廷之急。皇上,臣想,凑齐数百万石粮食以及军饷应该不成问题。”

众人一惊,李隆基也有些惊讶。不过,他略一沉吟,便发现萧睿的提议很符合他的心意,长安城里权贵成群,就算是每人捐出一百贯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他有些兴奋的点了点头,“萧睿所言有理,诸位爱卿,尔等以为如何?”

众臣无奈躬身下去,齐声呼道,“臣等遵旨。”

从自己身上割肉当然是心疼的,但皇帝已经说了,又带着一顶为朝廷和皇上分忧的帽子,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萧睿蓦然拜了下去,“皇上,臣蒙受皇恩深重,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皇上,臣愿意竭尽全力捐出5贯钱!”

贯?!众臣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这萧睿也他***忒大方了,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的。就算是李隆基也呆了一下,因为这5贯即便是对皇帝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

不过他瞬间便回过神来,见萧睿目光清澈地站在自己身前,不由心里颇有些感慨,连说了三个好字,“好好好,萧睿,你能如此,朕很欣慰。诸位爱卿,倘若大唐臣民都如萧睿一般,朕这大唐江山何愁不兴盛万年?来人,传朕的旨意,赐朕之亲笔忠义金字牌匾于萧家,诏令天下,今后,不论庶民还是文武百官,都当以萧侍郎为楷模!”

“皇上英明!”以李林甫和章仇兼琼为首,众臣都跪拜了下去。

贯买了一块金字牌匾?李林甫悄然瞥了萧睿一眼,见自己的女婿嘴角的笑容越来越重,不由暗暗笑了起来,心道,有了萧睿这5贯打头,恐怕大唐权贵们这一回要狠狠地放放血了。

萧睿默然跪伏在那里,心念百转。如果这5贯钱,能让自己在军中产生一点威望的话,也值了。

李隆基摆了摆手,“都下去吧,裴宽,这捐款之事由你来操办,速速去吧。”

……

……

李隆基回头来瞥了高力士一眼,眉开眼笑地道,“老东西,看看,还是朕的女婿肯为朕出力分忧哪。”

高力士长出了一口气,“皇上,老奴素知萧大人视金钱如粪土,但没想到萧大人竟然会如此——皇上哪,那可是5贯啊,萧家虽有些钱,但也搁不住萧大人这般折腾……啧啧,依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