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达开皱了一下眉头,的确有些反常。

自己本来是想困死湘军的,可是没有想到,在第二天湘军就开始了不要性命的突围,实际上这正是自己愿意看到的。

以布防的严密程度,加上火枪的大量集中,湘军这样硬打硬冲,只可能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若是死死守在那里,或许还有奇迹发生,可是像今天这样蛮干,等于是把这近三万湘军自己往死路上逼。。。。。。

曾国荃想做什么?虽然湘军被围困在了这里,但曾国荃却是久战之将,绝对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的!

石达开虽然会用兵,但却绝对猜测不到曾国藩的真实想法,用三万人的性命,仅仅为了逼反张震,这样的事情,起码石达开是绝对做不出的。

“湘军主力在什么方向?”石达开沉默一会问道。

“哪有什么主力不主力的,全都集中起来,对着松坟坪西面猛冲,他**的好像就生怕咱们那的人不多一样。”

“全部都在松坟坪西面?东面那条道路呢?”

“东面?东面一个湘军也都没有,原本在那驻扎着八千湘军,今天开始也全部都调到了西面!”

石达开愈发的不懂了,曾国荃究竟想做什么?

是有什么阴谋在内,还是在处于绝境之后精神已经崩溃?

在那来回走了几步,石达开还是没有想到其中用意:

“命令,各部坚守防地,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后退一步,我已插剑为界,但有放走一个湘军者皆斩!”

不光是石达开,百战军从上到下都认为湘军疯了。

在百战军密集而又强大的火力面前,湘军前赴后继,一次一次冲锋,那些尸体,都已经堆积成了一座一座小山,可是湘军却依然没有任何停止意思。。。。。。

有些士兵真的已经杀的手软了,这根本不是在那战斗,而是在那屠杀,赤luo裸的屠杀。已经开始有士兵对着对面大声喊叫,企图让这样疯狂的举动停止下来。

可是没有用,一点用也都没有。

不是湘军士兵想要这样,而是他们的统帅曾国荃疯了。

疯了,彻头彻尾的疯了。

有个湘军千总仅仅因为建议暂时休息一下,恢复一下面力,尔后寻找敌人薄弱环节,再行突围,可是,没有等他把话说完,曾国荃已经一剑刺穿了他的胸膛。。。。。。

还有一个曾国荃最信任的部下,连续两次冲锋,身上带重伤六处,是被部下抬着送到曾国荃面前的,可是曾国荃只看了这个部下一眼,然后用剑同样刺穿了他的心脏,曾国荃看着这个部下的尸体冷冷说道:

“要死,只能死在冲锋的路上!”

过去的曾国荃,对待部下最厚,即便部下犯了军规,往往也都只是小小惩罚一下,可是今天的九帅,却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

“曾国荃,你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当又一次败退之后,梁梦才忽然跳了出来,指着曾国藩,满脸愤怒:“曾国荃,这些都是咱们的兄弟,兄弟啊,你却要亲手把他们送上死路,畜生,你连畜生都不如啊!”

可是还没有等他把话叫完,一道剑光已经砍向梁梦才,梁梦才下意识的伸手一挡,结果一声惨呼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

胳膊落在了地上,只剩下一只手的梁梦才面无人色,甚至摇摇欲坠,可是却依旧在那破口大骂不止。

曾国荃部下急忙把梁梦才搀走,但梁梦才的骂声却依旧由远处传来。

曾国荃脸上一点表情也都没有,可他几乎就要落下累来,为了梁梦才,也是为了那些正在不断死去的兄弟。。。。。。

这是梁梦才在昨天晚上再三恳求自己这么做的,他要学宋朝的王佐,用自己的一条胳膊,来换取石达开的信任。

可是,曾国荃觉得梁梦才并没有骂错,自己真的是一个畜生,一个亲手把三万兄弟送上了不归路的畜生。。。。。。

“命令,继续攻击,无论如何也要杀出一条血路,哪怕还剩下了最后一个人!”

说完这句话之后,曾国荃头也不会地转到了自己的大营之中。

让人拿来了一壶酒,曾国荃仰头全部灌下。

一点感觉也都没有,曾国荃放下空的酒壶,拿过纸笔想要些些什么,可是抬起笔来之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也都写不出来。

该写些什么?该留下些什么遗言?曾国荃一点也不知道,只觉得自己脑袋里一片空白。

在那停顿一会,曾国荃起身走了几步,努力调整一下自己思路,然后重新坐下,再次拿过纸笔,慢慢地落下了笔:

“。。。。。。‘治兵之道,首重选将’,。。。。。。有守御之名,无整军之实,安静之时多费饷项,寇至之时每难抵挡;千兵易得,一将难求。选将必求善战善守之人,方免流弊。记名提督袁九皋果敢有为;素有韬略、记名提督陈凤楼能征善战;智勇双全、记名提督余光德精通战术,是以以上数人,皆可重用。。。。。。”

一旦开始写起,就再也无法收住,半个多的时辰,洋洋洒洒竟然写满了几页纸张。

仔细吹干了墨迹,曾国荃忽然觉得非常得意,这些都是自己用兵心得,以及对湘军将领看法,将来落到大哥手里,想来会有奇效。

可是得意的笑容忽然凝固在了脸上,就算自己写了,又怎么能够送到大哥手里,又怎么能够让大哥看到?

“九帅,不能再打了,不能再打了啊,弟兄们都快拼光了,为咱们吉字营留下一些火种吧!”

正在这个时候,部下娄凡愈忽然冲了进来,一下跪倒在了曾国荃的面前,放声大哭:

“九帅,今天就算你要杀了我,也让我把话说完,再这么下去,咱们三万人真的要完乐安,我求求九帅另外再想办法罢。。。。。。”

曾国荃抽出了宝剑,正想落下,忽然看到娄凡愈眼中毫无畏惧神色,曾国荃长长叹了口气,这个部下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为了湘军吉字营的兄弟。

把部下搀扶起来,曾国荃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娄凡愈面色忽然大变,似乎无法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现在你明白了吗,咱们必须要这么做。。。。。。”曾国荃叹息了一声,淡淡说道。

娄凡愈再次跪了下来,“通通”磕了三个响头,大声说道:“九帅,卑职知道了,卑职这就去了,请九帅保重!”

曾国荃背负双手转了过去,再也没有看自己部下一眼。。。。。。

。。。。。。

残阳如血,冷风如刀。

空气中的味道让人作呕,战场上的景象也同样让人作呕。

看着面前一切,石达开真的差点要呕吐出来。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可像今天这样的仗真的还是第一次遇到。

三万湘军,三万湘军,一战下来,死了超过一半!

这是一副怎样情景?三万湘军不顾生死冲锋,百战军士兵不顾一切阻挡,火枪下倒下的不是一个一个,而是一片一片,一群一群。。。。。。

一直到了后来,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再打了,那些见习惯了战场上生死的将士,却也再无法忍受这样可怕的场景。

湘军不打了,他们扔下武器三三两两地坐到了地上,就算现在敌人冲到了面前,他们也都绝对不愿意站起来了。

湘军将领不打了,士兵们做的,并没有让他们大声呵斥,他们反而和自己部下一样坐到了地上。

百战军的士兵也不打了,对面敌人已经停止了抵抗,这样惨烈无比的屠杀,真的应该可以尽早的结束了。。。。。。

当百战军的士兵走大湘军士兵面前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里已经都没有了敌意,他们相互看着苦笑,眼神里充满了苦涩。。。。。。

忽然,在那些湘军士兵中有人放声大哭起来,紧接着,这就好像会传染一样,湘军中的哭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这惨不忍睹的一切。。。。。。

候明按着腰间的刀,慢慢的从尸体和俘虏之中走过,他的神情麻木,他的眼神冷漠,这些湘军他已经不再想管,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曾国荃!那个杀了自己兄弟的曾国荃!

当他走进那座大营的时候,他看到了曾国荃,曾国荃就坐在自己的帅椅之上,看到敌人进来,曾国荃居然裂嘴笑了一下,说道: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是谁了吧?”

“候明,记得我的名字!”

“哦,你就是那个候明,我听说过你的名字,很好。”

曾国荃并没有特别在意,端起手边酒杯喝了一口:

“我活剐了你的部下,你为部下报仇,这本来也就无可厚非,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的是,你绝对抓不到我,绝对。。。。。。”

候明似乎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但他没有阻止,就算想要阻止也无法阻止,因为这个时候曾国荃已经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一把尖刀,插在了曾国荃的肚子上。。。。。。

曾国荃,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字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湘乡**县荷叶镇人。咸丰二年取优贡生。因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

曾氏兄弟五人,除曾国藩文才武略,九弟曾国荃的功名要高于其他三人,不仅对于清朝功不可没,对曾国藩的帮助也最大。曾国荃比曾国藩小十三岁,生于道光四年。十六岁时,跟着他的父亲到京师,就学于曾国藩,很得乃兄的嘉许。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荃离开京师回原籍,曾国藩送他到芦沟桥,以诗为别,写道:“辰君平、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

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惨败后,被太平军围困南昌周围的狭小地区,处境十分险恶。曾国荃为了救援其兄,与吉安知府黄冕劝捐募勇三千人,援救江西,连陷安福等地,进围吉安。太平军凭险死守,等待援兵,攻城非常困难。曾国荃等采取挖壕筑垒的战略,实行长围久困之策。以后曾国荃都以挖壕围城取胜,因此有了“曾铁桶”的外号。

可是这位“曾铁桶”,最终的结局却是同样死在了石达开铁桶一般的包围之中。

曾经曾国荃在攻陷太平军把守的城池之后,曾国荃命令将投降的太平军分成一百人一批,轮流叫他们进屋领路费,进屋后便由刀斧手捆绑起来,从后门押出去砍头,整整砍了一天一夜,杀完一万多人。从此,曾国荃也得了一个“剃头匠”的绰号。

而今天曾国荃也遭到了同样的报应,只是这样的报应却是曾国荃自己找的。。。。。。

曾国荃每次攻确一个大城市,或者打了胜仗,总要请假回家一次,置田盖房,大约也是衣锦还乡,炫耀武功的意思。

可是现在曾国荃置办下的这些家产,自己却再也享用不到了。

看着那一堆一堆的死人,看着那一群一群的俘虏,石达开并没有特别兴奋的意思,反而觉得心中升腾起了巨大悲哀。

一直到了现在,石达开还是没有想通曾国荃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还有生的几乎,曾国荃却这么放弃了。

明明还能坚持下去,可曾国荃却选择了迅速失败的道路。

石达开苦笑了一下,也许自己的智力,并没有到达那种程度,或许准确的说,自己永远也弄不懂曾国藩这样的人,心里究竟在那想些什么。

可是,自己终究还是胜了。

曾国荃的失败,让湘军遭到沉重打击,这里被歼灭的湘军,都是曾国藩主力,在经历了这可怕悲惨的一次战斗之后,湘军或许已经开始走向穷途末路了。。。。。。

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德贝勒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德贝勒

“制宪大人,我可是要来和制宪大人辞行的了。”

听到德寿的话,张震微微笑了一下:“德贝勒,您说您这才来了多少时候,怎么就那么急着要走了呢?贝勒爷和诸位帮了本督那么多忙,本督可还没有好好谢谢,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住上几天再走。。。。。。”

“制宪大人一番好意,我这心领了。”德贝勒拱了拱手,随即长长叹息一声:

“我也不瞒着制宪大人了,我们这次出来,有的和家里人说过,有的可是瞒着家人出来的,这江苏虽然好,终究不能久呆,只怕现在那些偷跑出来的人家里都已经闹翻了罢。。。。。。”

德寿家里状况莫黑早就已经派人和张震说过,张震从怀里摸出一叠银票放到德寿面前:

“贝勒爷,这点小小意思还请务必收下。”

“这是什么意思,制宪大人?”

张震淡淡笑了一下,说道:“贝勒爷,您说贝勒,功臣之后,本督虽然位居一品,但终究还是一个外官,和你们这些开国功臣后代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可有一桩贝勒爷终究还是不如我的,那就是本督在这快活自在,从来都不不需要谁看着管着。。。。。”

德寿神色一下黯淡下来,说。到底终究还是因为睿亲王多尔衮的那些事情。

要说大清开国第一功臣,睿亲王。家始终认为那非多尔衮莫属。多尔衮作战智勇有谋,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崇德七年参加松锦大战,大获全胜。

皇太极死后,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制定章法制度,实际上是他一手打下了大清的万里江山,他也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且在顺治四年停止了其御前跪拜。顺治六年底为皇父摄政王,在官方文件中与皇帝同格抬写。

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年仅三十九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自在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死后被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 “成宗”,神附太庙。后来苏克萨哈与济尔哈朗攻击他种种不法,顺治即废其皇帝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鞭尸,家产人员入官,世人即称其“睿王”或“墨尔根王”,此后一百二十八年间无人敢议论此事。

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下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乾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曰“忠”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

虽然得到平反,。可说来说去,“毁陵墓,鞭尸”这些都是奇耻大辱,无论怎样平反也都无法平复心里的这块伤疤。

而且,朝廷和皇上对睿亲王家也并不是如何信任,无时无刻不在那派人监视着,就唯恐将来有朝一日睿亲王家的会想起这段仇恨。。。。。。

德寿从小就认为自己聪明,又苦读兵书,到了少年时代周围人奉承着他,都说德寿将拉前途不可限量,早晚都是朝廷栋梁,这也更加的让德寿确信自己是个有大本事的人,也非得重新开创先祖的丰功伟绩不可。

可是谁想到朝廷和皇上就是不肯重用自己,宁可把自己养着也都不愿意自己参与到朝廷的事物之中来。

发匪作乱之后,德寿认为凭借自己本事,只要让自己去统兵,发匪旦夕可破,也因为和皇上自告奋勇几次,谁想到皇上当面总是好言安抚,过后却又置之不理,这点未免让德寿伤透了心。。。。。。

说来说去还是防着自己,还是防着睿亲王一家啊!

张震瞧了一下德寿神情,不紧不慢地说道:“德贝勒,要是睿王那是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清第一功臣那非睿王莫属,可谁想到,哎。。。。。。

算了,过去的事情咱们也不说了,就一样,德长何德何能,能够继承和硕睿亲王的位置?咱们说句不好听的话,德长和您想比,无论才能还是任何一项,都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这又说到了德寿心中的痛事,也是最最不愿意提到的事。

本来睿亲王家的都以为,将来德寿必然会继承爵位,谁想到了后来,居然是由资质皆是平庸无奇的德长接了爵位。

记得那一天朝廷任命的时候,自己可是整整醉了几天几夜。。。。。。。

“德贝勒,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罢。”张震面色平静下来,笑容也从眼中收去:“知道朝廷为什么要以德长接替爵位,而不是众望所归的你吗?其实你的心里那也清楚得很,德长平庸,德贝勒您天资过人,大有当年睿王风范,可朝廷宁愿用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也绝对不愿意再出现一个睿王,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事情。

可未必非要继承了睿亲王的位置,那您才能大展宏图是不?若您能够统帅一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将来未必不能再出一个睿王。。。。。。

德贝勒,您从小就生活在亲王府里,有些事情恐怕您还不太明白,虽然大家伙儿平常看到您都透着尊敬,可要一旦涉及到实质性的东西,那可一个一个都避而远之了。为什么要这么?说白了也很简单,您的事情实际上和他们一点关系也都没有,他们保举了您,将来您建立再大的功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您说是这样道理不?

所以只有大把大把银子洒了出去,那才能够让您胸中报复得以施展,这里有二十万两银子,不过是助您一臂之力而已。。。。。。”

德寿在那迟疑半晌,还是忍不住问道:“可是,制宪大人为何如此肯要帮我?”

“这一来是您也帮过我,二来。。。。。。”笑容重新出现到了张震脸上,张震不紧不慢说道:“二来想来您也知道,朝廷里现在多少对我有些看法,可是您在我这里也都看到了,我张震对朝廷那是忠心耿耿的,从来都不曾有过二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咱们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您千万不要见怪,朝廷对咱们这些汉臣那是又要用又要防啊。。。。。。”

德寿默默点了点头,这话说的一点也都不错,朝廷对于汉臣态度,从来都是又用又防的,张震哈哈笑了一声,说道:

“张震一心为着朝廷,当不当这个总督原也不放在心上,可是眼下发匪肆虐,大清江山岌岌可危,我百战军虽然称不上天下第一,可也终究是个精锐之师,说句大话,发匪最害怕的也是我百战之军,一旦朝廷真的不再信任于我,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张震是死是活事小,可大清江山是重。。。。。。

所以张震无论如何,即便不当这个总督了,也一定要在卸任前先把发匪剿灭,可这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朝廷里要有一个敢担当,愿意为张震说话的人,这人一般官员那可不够什么分量了,张震想来想去,只有德贝勒您才有这份担当,本督不是在这吹奉德贝勒,而是发自真心的话,还请德贝勒三思。。。。。。”

德寿听着心里有些感动,长长叹息一声:

“制宪大人对我爱新觉罗家的忠诚,旁人不知,可是这些日子以来,我是清清楚楚看在眼睛里的。朝廷里的那些满汉官员,从来都只知道争名夺利,钩心斗角,几时真的为我大清考虑过?

可是只凭借一些银子,如何能够帮助制宪大人?你说我不懂官场规矩,可其实我心里多少也都知道一些,这朝廷里的官员,有些人喜欢银子,有些人喜欢权利,有些人却什么都不喜欢啊。。。。。。”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睿亲王的位置重新夺回来!”

张震打断了德寿的话,大声说道,眼看德寿眼中流露出了经验,张震面色显得异常阴冷:“德长不过是个贝勒爷同父异母的兄弟,贝勒爷何必太过忧虑?为了朝廷之计,贝勒爷何不放下那点亲情,重新夺回睿亲王的位置,不是为了贝勒爷您自己,更加不是为了张震,而是为了大清朝廷,为了爱新觉罗家!

德长何德何能,竟敢窃据此位?贝勒爷哪点比不上他,又何必甘为人后?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若不趁此名扬天下又与行尸走肉何异!”

德寿被这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豁”的一下站了起来,看了张震一会,竟是一揖到底:

“制宪大人,还请制宪大人教我!”

“贝勒爷请起,贝勒爷请起!”张震连声说道,扶起德寿:

“张震若不愿助贝勒爷一臂之力,又为何要对贝勒爷说今天一番话?贝勒爷为的大清,我张震一样也是为的大清!张震若不助你,天下又还有谁会助你。。。。。。”

说着在德寿耳朵边上窃窃私语,说的德寿面上时青时白,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却听张震在那微笑说道:

“若按我说的做了,早晚必然夺回位置,贝勒爷,张震其实为的可并不是你,为的是这朝廷的万里江山,为的是咱们国运长久!”

或许张震的话里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为的是自己和百战军未来的命运。。。。。。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反叛之前

第二百三十五章 反叛之前

“好!好!”

张震连声大笑,接连说了几个好字:“石达开没有负我,此番先灭湘军水师,再败湘军吉字营,大势可以定了!”

“大帅也可以开始做准备了!”夏侯清同样一旁微笑着说道:

“大帅,这番作战可有一些超出咱们想像了,事情闹腾得实在太大,朝廷不可能不知道,曾国藩也不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只怕大帅要提早反了。。。。。。”

张震皱了一下眉头,自从这个夏侯清跟随自己以来,没有一天不是在那谋划着如何让自己造反,不是在那鼓动着自己提早造反的。。。。。。

“湘军此次惨败,失去了两大精锐支柱,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暂时不足为虑,咱们眼下有三条路可以走。。。。。。”夏侯清没有发现张震在那想些什么:

“其一是直接起兵攻击两湖,。不过一旦攻到了湘军老巢,只怕湘军上下会同仇敌忾,奋起一搏,再加上朝廷趁势在咱们侧翼发起攻击,又有发匪威胁,只怕反而不美。。。。。。

第二个是先取金陵,不过还是刚。才咱们会面临的状况,发匪非得决死一战不可,再加上湘军、清军气势汹汹而来,只怕咱们被迫要面临二线作战之窘迫状况。。。。。。

至于这第三条,那就是内稳两。江,外拒强敌,循序渐进,以图天下。所谓内稳两江,就是把发匪牢牢控制在金陵,不让其往外线发展,如果长期围困,则金陵迟早必然被破;所谓外拒强敌,就是将一半主力分散驻防,坚决不让湘军清军有任何可趁之机,只要再给咱们争取到两三年的时间,则大势可以成矣。。。。。。”

“大帅,天大的好消息!”正在此时方玮明匆匆进来,掩。饰不住一脸喜色:

“大帅,刚才石帅急报,云贵之地发生天用国大起事,。清军数路围剿,天用国一路败退,已经仅余数城,天用国首领谷玄风和廖声祥二人派人拼死突围,请求石帅援助!”

“都已经快要失败了,还算什么好消息?”张震愣了。一下,接着嘀咕了一声。

方玮明一笑,接。着说道:“大帅,如何不是好消息?进兵云贵之地,那是咱们早就计议好的,一旦取得云贵,则又可以虎视两广,咱们的地盘势力势必得到大大扩张。

天用国起事虽然濒临失败,但其影响深远,云贵之地早就乱成一团,此时命令石达开迅速率部进入云贵,互相策应,若进入之时天用国尚在坚持,则可以里外呼应,前后夹击清军,方玮明以为云贵迟早都为大帅所得;若进入云贵之时,天用国已经败了,则可以收拢天用国之败军,进而争霸云贵。。。。。。。。”

“方大人此言甚是,夏侯清也以为可以!”夏侯清在那沉吟一会,频频点头:

“只是咱们尚要顾及两江,给石达开的兵力不能多了,我看可以给其五千兵马,调拨一两员大将协助,再让石达开利用其在发匪中的影响力,广揽各地发匪,以成大事!”

张震坐了下来,眼睛闭起,不知道在那想些什么,过了一会睁开眼睛:

“既然准备起事,那就应当早做准备,那些京城来的子弟,想要走的,不需阻拦,放他们回去,将来还可以在京城为咱们做些事情;那些还不愿意走的,也可以留在咱们这些,说的难听一点到了关键时候也是人质。。。。。。

命令上海兵工厂加大马力,全速赶工,一旦其时的话火器需求量必定大大增加,一刻不得耽误,还有那些洋夷处,也要确保万无一失,起码在起事之初绝对不能让他们插手,同时莫黑也要派人尽早通知,迅速撤离京城,不然朝廷必然对其不利。。。。。。”

“大帅的家眷我也派人去接了,只是周尚书要想离开京城恐怕难上加难。”方玮明接口说道:

“一来周尚书是朝廷一品大员,决然没有那么容易离开京城;二来就算咱们派人接了,只怕周尚书也未必肯和咱们这些‘反贼’在一起。。。。。。”

张震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咱们只管做到仁至义尽也就是了,既然周尚书愿意为满清朝廷效忠到死,由得他去吧,咱们管不了那么许多了。

还有一件事情,方玮明,你和发匪联系也有一段时候了,可以想个办法,让发匪趁着湘军新败的时候,主动出击!”

“卑职明白大帅意思,大帅是要驱虎吞狼!”方玮明一笑,说道:“卑职料发匪李秀成部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定会鼓动洪秀全对两湖用兵。

眼下咱们手里控制着两江,发匪很难发展,唯一之道就是两湖之的,大帅可以命令水师,放出一条路来,让发匪大军顺江而上直扑曾国藩的老巢。。。。。。”

张震只觉得有些荒谬,自己本是剿匪的,结果现在却和发匪“勾连”到了一起,世上有些事情当真难说得很。。。。。。

安排好了该做的一切,回到自己住处,第一眼见到的居然是自己老婆周雨瑗正在那里拉着袁照青的手亲热说话,心中倒是一愣。

虽然原来周雨瑗早就说起,要帮自己娶一房小的,可张震心里大不以为然,自己要真娶了小的只怕老婆心里多少都会有些不快。

可是哪里想到现在看去,周雨瑗和袁照青说话神态居然亲热得和姐妹一样,大是奇怪之下,肚子里仔细思索,想来这个时代对于男人纳妾之事也是见怪不怪,像自己这样没有几个老婆的话反而才是一件怪事。

看到张震进来,周雨瑗笑吟吟地迎上前来,袁照青却是面色绯红,站那迎也不是不迎也不是。。。。。。

张震微微笑了一下,让两个女人在自己身边坐下:

“有个好消息,照青,当初你的顶头上司石达开,在江西打了一个天大胜仗,你们的死对头,近三万曾国荃指挥的吉字营湘军被石达开歼灭得干干净净!”

袁照青在那愣了一下,接着眼眶红了起来,居然站起身来,朝着天京方向拜了三拜。

“你要拜的可不是你们那个天王,真正要谢的人可是本帅!”张震放声大笑,到了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什么顾忌:

“当日安庆一战,本帅费尽心思,为的就是想要收复石达开,结果天遂人愿,现在的石达开可不再是你们的翼王,而是本帅手下的石帅了。。。。。。”

袁照青在那愣了一下,很快明白张震话里意思,只是有些不敢相信,以翼王的为人,怎么一转眼间,居然也成了“清妖”?

不过心下多少有些释然,自己成了“妖头”女人,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天国,眼下翼王也和自己一样,多少有些交代,良心上可也好受不少。

周雨瑗却知道丈夫想做什么,在那想了一会说道:“难道,难道这就准备反了?”

袁照青一脸疑惑看着张震,反了?难道说自己的丈夫,早就存了造反心思?既然这样的话,又为什么一直都对天国苦苦相逼?

在那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了所以然来,就听张震在那说道:

“不错,朝廷本来就从来没有对我信任过,嘿嘿,江南江北大营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