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闭实验室,里面的一百一十九个人一个没有出来,同时外围士兵也已经被隔离了。”

张震眉头皱了一皱:“再派人去,要确保已经完全封闭八号实验室,同时,那些被隔离的士兵一定要仔细检查,一边之内不许与外界接触,同时严格保密。至于死难士兵和研究人员,就说,就说他们在战场上殉国了,按照殉国将士待遇,妥善安置家人,一定不能让家属知道真相,八号实验室必须另外选择地点继续研制。”

李鸿章一一记了下来:“陛下。像我们正在研制的臭气、酸气这些武器,已经多次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恕臣大胆,这些武器在未来战场上恐怕。。。。。。”

“未来战场上会造成敌人严重伤亡,甚至会波及平民。”张震站了起来,抓起一根雪茄放在手里不断转动着:

“事故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这些东西咱们没有研制经验,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别说咱们,就连那些西方强国也从来没有研制过,可我可以向你保证,谁先拥有了这些武器,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之上占据上风。

你想一想,在两军胶着的时候,咱们忽然大规模使用臭气弹,会造成多可怕的后果?当然,不光臭气、酸气,那些防毒研制专家,气象专家也都必须得到重视,我听说有人对气象专家不太尊敬,认为在战场上起不了什么作用。谁有这个想法,就该狠狠的踹屁股!再给气象专家提高一倍待遇,要让他们安心工作!”

说着停顿了下:“其它方面呢?”

“铁路方面,京津铁路等七条铁路将于两个月后完工通车,资金方面前期出现的问题,目前已经得到解决,预计在未来两年内,还将继续铺设开通八至十条铁路。。。。。。”

李鸿章一一汇报着,忽然说道:“陛下,关于私人办报,目前已有十多家报社申请批准,我们目前只批了一家《京津商务报》,这是几个大商人一起出资办的,由于咱们之前的《苏报》在广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所以《京津商务报》也插手到了广告业务之中,加之他们大多是当地人,所以具有客源优势,咱们《苏报》被其抢走了不少客源,所以您看是不是应该在某些方面限制一下?”

“限制?”张震瞪了李鸿章一眼:“为什么要限制?因为别人抢了咱们生意?去告诉朱明理,做生意大家靠竞争,《苏报》虽然是朝廷办的,但朝廷也不能去限制商业竞争。咱们要有一个意识,允许竞争,鼓励竞争,只要不发表反对朝廷言论。。。。。。”

在那迟疑了下,张震说道:“我看适当发表一些和朝廷政令相反的意见,也是允许的,只要不鼓励大家反对朝廷,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宽松些的!”

“这个。”李鸿章犹豫了会:“陛下。朝廷政令是经过仔细研究讨论的,报纸发表和朝廷政令相反的意见,恐怕,恐怕会引一一些不必要的议论。”

“少荃那,朝廷的东西不一定全是对的,民间的反对意见不一定全是错的,你们这些朝廷大臣,整天呆在朝廷里,看不到民间的生活,所以一些政令制定,适合北京,不一定适合上海,适合上海,又不一定适合广东。”张震抱着双臂,一只手托着下巴:

“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根据民间意见来做出调整,我看是很必须的,而报纸上反映的意见,我看可以做为借鉴。

说到这个反对意见,我倒想到了以前的英国,议会已经产生,议员们已经能够公开争论,质疑国王。但还是不允许民间集会,所谓非法集会会被绞死,可那时候的英国已经很强大了,但依旧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存在。比如议会,一个小小的郡,在议会里占据了四个席位,可如曼彻斯特这样的大城市,居然在议会里一个席位没有。

怎么办?民间强烈反对,不断努力争取,为此还死了不少人,如果那个时候民间因为死人而退缩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英国今天这番局面了,但他们没有,最终他们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议会进行了彻底改组,随之而来的是法律上的大修改。最能够凸显这一切的就是法院制度上的问题,过去法官主宰一切,陪审团和律师只是摆设,可随着英国法律修改,法官却只要在法庭上倾听,陪审团和律师才是主角。

所以英国得到了再一次的大进步,一个弹丸小国,变得如此强大,不是因为**制度,而是因为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民主制度,英国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荣,以自己的制度为荣,当危机降临的时候,能够空前团结在以国王为领袖,以议会为核心的国家政权周围。”

说着张震沉默了会,这才说道:“过去我说自己是个大**者,是因为当初国内特殊局面,需要我去**,不允许有任何反对意见,哪怕我是错的。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国家政局稳定,各地正在全速发展,过去我说过要**中国二十年,然后再用四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几代人的时间来推行民主。可是现在看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看,我再**个十年,也就差不多了。”

忽然盯着李鸿章问道:“少荃,你说我是个好皇帝吗?”

“陛下何止是个好皇帝,陛下乃是几百年难得一出的英明天子,鸿章不是在那吹捧,而是发自肺腑的话。”

张震微微笑了:“不错。我自己也认为我这皇帝还当的不错,推翻了满清,恢复了汉人江山,国家在我和你们这些大臣的努力之下,也开始走上了正轨,我看顶多还有个十年时间,咱们就可以真正的和英国平起平坐了。说句大话,咱们造满清的反,造的及时,咱们虽然是个新的政权,可咱们的底子比英国要雄厚。

咱们推翻满清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咱们对于周边国家的威慑力还在,洋夷势力也没有在中国遍地开花,甚至洋夷对于我们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畏惧,所以这点我还是非常庆幸的。

十年,十年时间中国已经有规模了,英国以几个岛为核心,向外辐射,但我们却是以一个庞大疆土为核心,向周边国家辐射。再说句大话,加入我们和英国为了在印度、亚洲的利益交恶,甚至开战,咱们的军队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战场,可是英国人却做不到。战争拖的越长,越感到吃力被动的将是英国。

不过我现在还是要把英国当成盟友,朋友,甚至会在某些时候,某种程度上维护英国利益,英国也同样需要我们,这种为了各自利益而组成的同盟关系,在特定程度上将会是非常牢固的,任何一方受到威胁,对方都会全力以赴。”

说着笑了起来:“这话有些跑题了,刚刚说到我是英明天子,你们都是尽心尽力的大臣,可你我精力终究有限,绝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总有要疏忽的地方!

咱们中国历史上的盛事太多了,但盛极而衰,为什么?不可能代代都是圣明天子,我张震圣明,儿子未必圣明,儿子勉强当个合格皇帝,孙子说不定就是个昏君了。这昏君一出,天下必定大乱那。各地势必再陷入战火之中,这张家王朝被推翻了也没什么,还有李家王朝,孙家王朝,可中国前进步伐却会被这样的战争拖垮。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或者更加准确地说,二十年,十年,乃至更短的时间,当咱们的国力变得强盛之后,当咱们国家成为强国大国之后,我就会逐步限制皇帝权利,进而一点一点让皇帝更多意义上成为国家的精神领袖!”

“陛下,鸿章叹服。”李鸿章叹息了声,恭恭敬敬地说道:“鸿章纵观史书,古往今来所有皇帝,无论如何圣明,想的只是如何确保皇家权利,如何确保子孙万代都能坐稳这个江山,可陛下想的竟然是如何削弱皇帝权利!”

张震淡淡说道:“他们想着如何确保子孙万代都能坐稳这个江山,可是谁都没有做到,汉武帝雄才大略,结果灵帝却成了个可笑傀儡;李世民英明神武,结果他一死,武则天就窃取了李家江山;李隆基也是个人才,结果安史之乱一发,好好的皇帝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妃用命才能换取将士效忠,最后只落个抑郁而亡。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让自己的子孙坐稳这张位置,也想让张家子孙万代都是大皇帝陛下,有谁不想这么做都是假话。可我不能保证我的子孙个个都是好皇帝,怎么办?只有按照我刚才说的去做,国家的君主,在未来只能是精神领袖。”

“陛下的心思,鸿章已经知道了。”李鸿章微笑着说道:“虽然有些事情鸿章还没有弄明白,可是如果国家真的能够按照陛下说的那样去做,鸿章隐隐觉得,咱们中华一定会世代强盛的。当皇帝不能想杀大臣就杀,当大臣不再去盯着皇位想要谋反,当人人都可以发表不同意见,那么咱们的国家江山也就万代稳固了。”

“当皇帝不能想杀大臣就杀,当大臣不再去盯着皇位想要谋反。”笑容在张震的脸上浮现:“是啊,这样咱们的国家就稳固了,我张震的子孙,也就可以安心当一个皇帝了。可是今天的这一些话,都是我私下里和你说的,不要外传出去,毕竟我这样的想法,目前臣民还很难接受,需要一步一步去引导他们。”

把心里想的和自己信任的大臣说出来后,张震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处理完了一些手头政务,让吴公公陪着自己去了御花园。

才进了御花园,忽然听到了一阵兵器的“丁丁当当”的声音,吴公公吓的脸都白了,只当是有刺客进来。

朝前看去,却是张震的儿子张战,正在那里和司马启明的儿子练武,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拿着真剑打的似模似样。边上却是莫黑八岁的孩子,在那目不转睛地盯着。

“哎哟,陛下,您瞧,这怎么拿真家伙打啊!”吴公公急的在那里直跺脚:“这,这,太子身子有多金贵,万一伤着这可怎么办那。”

张震笑着拦住了想要阻止的吴公公:“让他们打去,司马长策这个小东西能够打败张战,我可重重有赏!”

“陛下,您,您,哪有您这样当父亲的。”吴公公才说着,忽然听到张战“哎哟”一声,吴公公吓的几步就冲了上去,一把拉住了司马长策。

一看,原来司马长策刺中了张战胳膊,不过总算还好,剑头上抱着厚布,张战也没真伤着,吴公公简直咬牙切齿,指着司马长策叫了起来:

“畜生,要是伤了太子,你这就是死罪,你家老子来了也保不住你!”

司马长策可也吓傻了,本来这一剑是想打落张战手里武器的,可终究年纪小,力道没有控制好,要不是剑上有保护,只怕真的伤了太子了。

“谁说是死罪那,我看打的很好。”张震大笑着走了过来,几个孩子急忙站了起来:

“陛下万岁,万岁!”

张震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张震,你说我该怎么处置司马长策!”

张战一把推开了吴公公:“父亲,儿子学艺不精,输给司马长策,儿子不服,再来!”

司马长策一听这话,脸上一副跃跃欲试表情。

“好了,今天都不打了,坐着,都坐着,吴公公那,你去拿点水果来奖赏他们。”张震笑着让几个孩子坐了下来,一一指着他们说道:

“长策武术练的好,能打败张战,有赏;张战知道自己学艺不精,不肯迁怒于人,同样有赏。至于莫白。。。。。。”

忽然笑了出来:“莫白,莫白,你说你老子怎么给你取了这么一个古怪名字?”

莫白斯斯文文地说道:“回陛下,家父说他名字叫莫黑,所以做了许多黑心事,所以给我取了莫白名字,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够清清白白做人。”

“好,同样有赏。”张震又把目光投向司马长策:“你呢,司马长策,知道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陛下,知道,这是辛弃疾满江红里的两个字。‘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

“下面的我会。”张战接口吟道:“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都是好孩子那,希望等到你们长大了还能如此。”张震微微点头,有些羡慕这些孩子:“当年我和你们父亲认识的时候,狼狈的不得了,被发匪一顿乱打,从武昌城里跑了出来,知道打我们的是谁吗?石达开,石大将军。”

几个孩子好奇的看着陛下,张震一点也没有隐瞒,把自己当初怎么狼狈冲出武昌,怎么咬牙切齿要灭了发匪的故事说了一遍:

“石大将军那可是威风的很那,在发匪那里,是正经的王爷,到了我这,取四川,平云贵,眼下远征印度,何等威风凛凛。长策,我悄悄地告诉你,你可不许去和你父亲说,你老子也算是一代名将,从来没有败过,可要是在相同条件下和石大将军打一仗,嘿嘿,我看胜负还难说的很,难说的很。”

司马长策一脸的不服气:“不会的,石伯父虽然厉害,可父亲一样厉害,我听我娘说过,当年父亲追随陛下征战天下,战无不胜!后来在对马岛上又是破敌如破草芥!”

这个小王八蛋,对自己老子倒是崇拜的很,可你老子在朝廷可是给你找了一堆的后妈呢,只怕你老子都不敢回京城见你母亲了,张震在那不怀好意的想到。。。。。。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家特殊学校

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家特殊学校

吴公公把水果拿上来的时候。还是狠狠瞪了一眼司马长策!

可不,太子在吴公公眼里金贵的和什么似的,太子要是真的被司马长策伤了,吴公公只怕真的会把司马长策给生吞了。

可是司马长策倒是笑嘻嘻地看着吴公公,一点害怕意思没有。

张震忽然脑子里转出了个注意,笑着看向了吴公公:“吴公公,今年多大了啊?”

吴公公愣了一下:“五十二了。”

“吴公公那,年纪不小了啊。”张震叹息了声,缓缓说道:“按理说像你这年纪,也该在家里颐养天年了,可这宫里内内外外,上上下下都离不开你那!”

吴公公大是感动:“陛下,只要我还能做的动,只要陛下不赶我走,我就一直在这呆着,呆到死了为止,能死在宫中可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张震慢慢摇了摇头:“吴公公,死在宫里算什么功德圆满?说句不中听的话,死的时候一个家人也都没有,孤零零的,我都觉得凄惨。”

吴公公的眼眶红了。陛下说的这是实情,可自己这些做太监的能有什么办法?原来还能收个徒弟,将来年纪大了,徒弟还可以照顾自己,可自从陛下下令禁止再收太监之后,就连这个念想也都断了。

“吴公公那,要说我还真对不起你,本来你还收了一个徒弟,还是侍候着你,可是自从我允许公公宫女离开皇宫,朝廷帮着安排生路之后,你那个徒弟可也就走了。”

张震一边说着,一边制止了正想说话的吴公公:“吴公公,我给你弄丢了一个徒弟,可我赔给你一个儿子,你看怎么样那?”

吴公公怔在了那里,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却看到张震朝着司马长策招了招手,笑着说道:“长策,给吴公公当个干儿子怎么样那?”

司马长策哪里知道什么,吴公公却是浑身哆嗦了下,无法相信自己耳朵,就听司马长策嗫嚅着说道:“陛下,这得回去问我娘去。”

“我让皇后和你母亲去说,你母亲一定能够答应的。”张震笑着轻轻拍打了下司马长策:“吴公公和你老子也是老朋友了,到朝鲜的时候,可没和你老子打交道。将来等吴公公老了,多陪陪吴公公说会话,这老人那,身边可不能没有人陪着。”

司马长策看了吴公公一眼,发现这位公公浑身颤抖,眼睛里又是紧张,又是可怜,就好像生怕自己不答应似的,想了想觉得这些公公当真可怜:“既然陛下说了,那长策就答应了!”

说着跪了下来,大大方方说道:“义父,请受司马长策一跪!”

“起来,起来。。。。。。”吴公公嘴唇哆嗦着,眼眶红红的,等到司马长策站了起来,吴公公再也忍耐不住,“扑通”一声对着陛下跪倒在地,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陛下,陛下!老奴,请陛下允许我再叫自己一声老奴,老奴侍奉了满清三代皇上。可从来没有遇到陛下这样的啊!金银财宝老奴不希罕,可陛下的这份恩典,老奴就算今天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那!老奴的命以后就是陛下的!陛下,以后人人都对您说过这话,可能真的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但老奴说的都真的那!”

张震把吴公公从地上搀扶起来,是啊,在皇帝面前,人人都能说愿意以死效忠,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对待部下未必要有什么太多赏赐,有的时候一点小事都能让部下以死相报!

吴公公好大一会才止住眼泪,今天可把这位公公高兴坏了,一会在那念叨着明天就去司马家,非要备上一份厚礼不可。一会又在那担心万一司马夫人不肯答应,那可怎么办才好。

张震也不管吴公公,只对几个孩子说道:“叫上你们所有同伴,今天我带你们去看一样东西,看看有些和你们一样大的年纪,但却和你们不太一样的孩子。”

正好周雨瑗和袁照青来到了御花园,听了心里好奇,都要跟着皇上一起去,张震今天心情不错,当时就答应了下来,只吩咐让车毅去准备一下。

忙了足有两个时辰,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也没有如何大肆张扬,在车毅一众侍卫的保护下离开了皇宫!

也没有骑马乘车,走了半个多时辰。来到京城西城,却看到一大群人围在那里,也不知道在那看些什么,车毅分开人群,让皇上和一众孩子走了进去。

“皇帝特殊学校”。

面前的学堂之上写着那么几个字,龙飞凤舞,想是出自名家之手,一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张震,却看到张震连连摆手,低声笑着说道:“不是我,不是我,我可写不出那么漂亮的字,不过是我亲自下令让人写的。”

过了一会,从学堂里走出来的人,让所有人都吃了惊,居然是皇后周雨瑗的父亲周祖培,周雨瑗看了皇上一眼,怪不得皇上那么爽快的答应自己出来,可皇上和父亲这保密工作居然也真作的到了家了,居然一点风声没有透露,就听皇上在自己耳边小声说道:

“这是我老丈人请求的,说暂时别告诉你,要好好的做些事情。来补偿之前过错。”

周雨瑗可一点不怪自己丈夫,反是大为感激,原以为父亲虽然被释放了,可免不得意气消沉,如今有了事做,只怕对身心都有好处。

周祖培边上的人让场上安静下来,就听周祖培团团作了一揖,这才抬起身子,说道:

“诸位,想来诸位也都认识我周祖培,前朝兵部尚书。满人的大大忠臣,诸位更加知道,我的女婿夺了满清天下,可我周某人,是决意为满清效忠到底,至死不渝的。当初京城之中不光是我周某,愿意这么做的那可大有人在。效忠大请朝廷,那是何等光彩的事,不是为了什么官帽顶子,而是作为气节。

可后来我那当皇上的女婿找到了我,和我谈了许久,谈了一些什么,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咱们都是汉人,可像我周某人,还有和周某人一样的许多许多人,都已经忘记自己是汉人了!可悲、可叹,身为异族奴才,却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周某人的名字,也算能够上得史书了,可那是遗臭万年!”

现场一片静悄悄的,都在那里听着周祖培说话,却看周祖培沉默了会,面带羞愧而道:

“承蒙当今朝廷宽宏大量,没有砍了我的脑袋,我想这多半也是看在我那个皇帝女婿的面子上的,可我周某人不能再给祖宗丢脸了,不然即便皇上放了我,我也没有脸面再活在这个世上,怎么办?总得做点事情报效国家?

也不想隐瞒诸位,我后来又见了皇上一次,皇上带我看了一些孩子,让我忽然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了。”

这一来人人大是好奇,就看到周祖培转过身子,朝里面比划了些什么,一会一些老师带着一大群的孩子走了出来。

这些孩子穿戴整齐。和别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同的,众人心里奇怪,不过是做普通学堂而已,何苦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就看周祖培指着这些孩子:

“诸位,这些孩子看着没有什么,可我告诉诸位,这些都是聋哑孩子,他们听不到别人说话,自己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不识字,也没有机会给他们上学,他们只能靠着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和自己一样的同伴勉强交流,我想这样的心情大家可能体会不出。

皇上告诉我,聋哑孩子一样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一样可以靠着完善的教育,成为对这个国家有用的人,甚至成为某个行业的出类拔萃者,因为有的聋哑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天才,只是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后来我请教了一些有学问,见过世面的人,他们告诉我说,聋哑教育其实在西方已经有了,据说是从西班牙的修道士朋瑟开始的。朋瑟在西班牙的圣萨尔瓦多修道院教西班牙望族维拉斯克家的两个聋哑儿子,用手指文字读写和说话。犹太裔的西牙班人佩雷勒把西班牙式手指文字带进法国,从此正式开始让聋哑孩子得到了教育机会。

还有美国的聋哑教育,已经开始了有近六十年了,不长,咱们现在开始还不算晚,所以当皇上决议开设这所‘皇家特殊学校’的时候,周某人就自告奋勇担起了这个责任!

我从欧洲、美国请来了这方面的人才,并且根据中国实情,联合中国国内先生,用了一年时间研制出了适合中国孩子用的聋哑语言。

第一期我们招收了两百六十二个聋哑学生,并且全部免费入学,朝廷负担其中绝大部分费用,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解决。

诸位,诸位父老乡亲,朝廷能为这些孩子着想,这是何等圣明的朝廷!皇上能够为这些过去从来没有人注意的孩子开办这样一所学堂,这是何等英明的一个皇上!

朝廷里原本并没有这样一笔预算,后来皇上下了命令,财政大臣胡雪岩大人鼎力支持,但是朝廷每年经费都有限额?怎么办?胡雪岩大人散了家财办学!皇上拿出内帑办学!可将来还会有更加多的孩子进来,我们不但免费让他们求学,而且所有费用我们也都包了。但资金上还是有很大缺口,总不能一直依靠朝廷?

本朝刘玄变卖家产,甚至偷盗办学,今天我周祖培也祸出老脸不要了,我周祖培乞讨办学!诸位,看到那边没有,愿意助学的各位善人,请去那里,把您助学的钱放到那里去!”

现场一片静悄悄的,忽然一个人慢慢走了过去,摘下了头上的簪子,褪下了手上的手镯,放到了捐款箱子之中,周祖培一看大惊失色:

“皇后?皇后娘娘千岁!”

这一来现场大乱,把个车毅吓的面色发白,好在人群很快安静下来,一片“皇后千岁”的呼声在人群之中响起。

接着袁照青也走了过去,和皇后一样把自己的首饰全都摘了下来,太子和他的同伴们,居然也都学着大人样子摘下了父母送给自己的值钱配饰。

当张震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皇上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张震微微笑着看着自己的臣民,等到呼声停止慢慢说道:

“皇家特殊学校,这是一件好事,要让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管是正常孩子还是残疾孩子,在朝廷看来,都是不分彼此的。

刚才周祖培说对了一半,朝廷的经费的确是有限额,因为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但要创办维持这么一所学校还是不难,可是,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

朝廷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光靠朝廷,光靠一所学校,解决不了全国孩子问题,要靠的,还是整个国家所有有能力民众的力量。朝廷之所以要这么做,是想让办学之风普及中华大地,让人人都能上得起学,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搞好了,这个国家也就搞好了,教育基础打扎实了,这个国家的根基也就打扎实了,这就是朕的想法。

所以,朕决定拿出一笔资金,成立‘帝国办学基金’,并且成立专门的部门,调用财政人员、律师、以及各个方面的人才,来管理这笔基金,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地选取民办学校,用来奖励并且资助,不管是特殊学校,或者是其它什么类型的学校,基金都将全力以赴帮助,同时,每年都将公开账目。”

说着把头转向周祖培,微笑着对自己的老丈人说道:“周校长,包括‘皇家特殊学校’,也可以采取这样办法,利用前期捐款,自己养活自己,不然每年都靠捐款也不是个办法,朕会调拨专门人员来协助管理这笔资金,当然,这俸禄同样由朝廷来出。”

“陛下宏恩,罪人周祖培谢过陛下,陛下圣明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瞬间,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再度响起。

不是靠的皇家威严,而是完全凭着做的一切张震彻底征服了这些百姓。

谁没有孩子?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健康?这些原本和朝廷并没有太多干系的事,皇上和朝廷却已经帮老百姓想到了。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读书接受教育,然后光宗耀祖?可是有的孩子上不起学,有的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法上学,比如这些残疾孩子,可是皇上和朝廷也帮老百姓想到的!

许多时候想要得到天下臣民的爱戴,往往就从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

看到百姓们狂热的样子,生怕出什么岔子的车毅赶紧保护着皇上、皇后,和那些皇家孩子一起走进了学校。

皇家孩子们对这些聋哑孩子特别好奇,他们竭尽所能的在和这些聋哑孩子们互相比划着,也许是孩子们的心性是相通的,没有多少时候竟然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太子平民百姓之分,在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

张震微微笑着看着孩子们,自己似乎也回到了童年时光,自己的两位妻子正在安抚着一个不知道为什么紧张害怕的孩子,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拼命比划着。

这个时候张震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这两个人走到张震面前低声说道:“皇上,罪人康雪烛夫妇参见陛下,承蒙陛下不杀之恩,康雪烛夫妇感激不尽。”

“不是不杀你康雪烛,而是让你戴罪立功,要真说起来,你康雪烛还在服刑阶段,只是有人给朕上书,说你一身才华,一直关在监狱之中,还不如出来做点有用的事。比如把你知道的事实教导给这些孩子们,希望在你的培养之下,这些聋哑孩子之中能出几个将军、大臣。”张震微笑着看着康雪烛夫妇,说道:

“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忠于满清,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你就太让朕失望了,朕可不想教坏这些孩子。”

康雪烛淡淡笑着说道:“陛下,其实罪人忠于的不是满清,而是罪人服务的那个朝廷,罪人在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