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方军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把南军阵地笼罩在烟雾中。炮击过后,北军跨过布尔伦河向南方同盟军队发起冲击,南部同盟军左翼全面告急。约翰斯顿麾下由托马斯。杰克逊指挥的旅在亨利豪斯山周围进行了顽强抵抗,杰克逊沉着指挥,击退了北军五次冲锋,他因此获得“石墙”的美称。

杰克逊部队的英勇作战为博雷加德的兵力调整和约翰斯顿最后一个旅增援部队的到达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埃德蒙。柯尔比。史密斯的部队下了火车就直奔战场,充当了反攻的先锋。

当时联邦军队的军服是蓝色的,南方同盟军队的军服是灰色的,且有相当部分的南方同盟军队尚未完全换装,所以在烟雾弥漫的战场上敌我难辨,战场一片混乱。在双方展开激战的重要关头,麦克道尔下令撤退,南军趁势反击,北军大败,同盟军也因发动反击而打乱了自己的建制,没能立即发起对华盛顿的攻击,当天夜里,天又下起雨来,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南军失去了向华盛顿进军的机会。

双方的士兵都是未经训练的新兵,以逸待劳、以防御为主的南方同盟军队与劳师远征、仰面强攻的北方军队相比当然占有优势,且南方军队还拥有杰克逊这样强悍的战将。

初战失利之后,林肯变更了军队的指挥层,温菲尔德。斯科特下台,乔治。麦克莱伦接过了波托马克军团与联邦军的指挥权。

麦克莱伦在政治上属于民主党,曾是民主党道格拉斯的追随者。由于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小有成就,再加上在战争初期取得过一些小胜,民主党人就把他捧上了天,想通过他使民主党在军队中保持影响力。

他平时喜欢模仿拿破仑,说话引经据典,于是人送绰号“年轻的拿破仑”,麦克莱伦也一向以“美国的拿破仑”自居。在他担任联邦军司令后,荣誉更是让他不知所以。

林肯和国务卿西华德曾到麦克莱伦家商谈要事。正好麦克莱伦外出参加一个婚礼去了。他们就进屋等了一个小时。谁知麦克莱伦回来后直接就上楼去了,尽管他知道林肯在等他。林肯又等了约半个小时,仍不见麦克莱伦下楼。最后,一个仆人跑下楼来回话说,将军说他累了,已经上床睡觉了。同行的人想冲上去带他下来,林肯却说:“只要麦克莱伦能为我们赢得胜利,我情愿为他牵马。”

其实在麦克莱伦的骄傲外表下掩藏的是严重的不自信,他虽理论方面有一定造诣,但在实战中却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再加上他虚荣心极强,自高自大和谨小慎微这两种性格就同时体现在他身上,所以他的作战计划往往很大胆,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总是畏首畏尾。

麦克莱伦上任后曾制定了一个企图用海陆联合封锁的方法迫使南方投降的“大蛇”的计划,企图用海陆联合封锁的方法迫使南方投降。这个计划与麦克莱伦的其他一些计划一样,战略上是正确而大胆的,脱离联邦政府独立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各州主要依靠种植和出口棉花,整个南方缺乏工业基地,其东部甚至连粮食都无法自给,只要扼住了南方取得供应的交通线就能使南方的战争资源枯竭。但当时的南方分裂各州在地理上连成一片,构成一个内部巩固的整体,联邦陆军在初期根本无力阻止北方的物资流向南方。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麦克莱伦都按兵不动。由于情报系统十分糟糕,他非常错误地认为,仍在马纳萨斯据壕坚守的约翰斯顿的部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装备上都占据优势。林肯对麦克莱伦的按兵不动很快就变得不耐烦了,他命令麦克莱伦采取行动。

因此,麦克莱伦制定了一项取道厄巴纳进攻里士满的计划。而就在麦克莱伦制定这一计划之后,南方聘请的那些雇佣军终于登场。

此时麦克莱伦手里拥有接近六万兵力,而南军将领马格鲁德将军的三万名南军士兵正部署在横贯半岛的约十三英里长的野战工事里面。

工事显然是非常强大的,此时威廉斯堡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驻守在威廉斯堡的是南军雷鸣斯文敦上校指挥的四千七百名南军士兵,而进攻者则是北军卢克上校指挥的一万一千名北军士兵。

大炮的轰鸣让威廉斯堡终日都笼罩在了炮火之中,双方对射的火炮足以让人感觉到胆战心惊!

雷鸣斯文敦上校战斗的非常吃力,北军这次是横下了一条心一定要夺取威廉斯堡,进而占领里士满,取得战争最后胜利。

每日威廉斯堡都在蒙受着重大伤亡,仅仅在昨天一天的战斗之中,雷鸣斯文敦上校就损失了两百八十名手下,这还不算负伤士兵。]

看来北军已经占据了上风,如果再得不到援兵的话,雷鸣斯文敦上校就不得不考虑,带着要塞里的全部守军投降的问题了。

太阳升起之后,北军以大炮猛烈轰击,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后,北军进攻再次开始了。

很明显卢克上校绝对在今天结束战斗了,几千名北军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向威廉斯堡发起密集攻击。

而在这个时候,威廉斯堡守军的抵抗决心已经明显不足,大量的伤亡造成了士兵们心理上的恐惧,让他们对继续坚持下去已经基本丧失信心。

雷鸣斯文敦上校几乎绝望了,尽管投降对于美国人来说不是什么羞愧的事情,但要塞在自己手里丢失,雷鸣斯文敦上校还是觉得玷污了军人的荣誉。

“投降吧,上校,为了保存士兵们的生命,我想我们不得不这么做了。”

助手的建议让雷鸣斯文敦上校艰难的点了点头,可就在上校准备下达投降命令的时候,在进攻北军方的右翼,炮声忽然响了起来。

这造成了北军严重混乱,大约超过一百人倒在了第一轮的炮火攻击之下。

接着,嘹亮的号声响了起来,无数穿着各异的士兵,从北军右翼方向大量涌出,凶猛的对北军发起了攻击。

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很明显都是一些职业军人。他们训练有素,枪法准确,并且迅速突破了艾斯少校的防线,向北军纵深发起攻击。

在这样的突然打击之下,北军迅速变得混乱起来。

就在雷鸣斯文敦上校完全迷茫的时候,助手忽然把望远镜交到了上校手里:“看,是我们的义勇军到了!”

上校在望远镜里看清楚了,上帝,是的,是那些义勇军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及时加入到了惨烈的战斗之中。

那些本来已经失去信心的威廉斯堡的南军士兵,忽然爆发出了欢呼,援军的到来,让南军士兵再度看到了取得胜利的希望。

“上校,我请求您允许我带着部分士兵出击以击溃敌人进攻!”

雷鸣斯文敦上校威严地点了点头,在这一刻,上校又恢复了军人的自尊和信心,取得胜利的希望再度来临。

义勇军的出击,对美国战争带来影响是非常大的。

不光只有北方,南方,同样有外国军队开始参战,而且随着战争的拖延,会有更加多的外国人组成的军队加入到美国的内战之中,并且在战争里发挥出难以想像的力量。。。。。。

正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 办学杀人

第四百七十五章 办学杀人

时间总是如同流水匆匆而过。秋天悄悄的来到了北京。

张震摸了摸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满意的站起了身。帮自己刮胡子的可是还在苏州时候就一直侍候着自己的孙师傅,到了北京之后张震专门派人把孙师傅请了过来。

孙师傅乐呵呵的收拾好了工具:“陛下,人家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您倒好,每天都要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

“孙师傅那,这刮干净了胡子人可不就透着精神?”张震舒展了下手臂,忽然说道:“孙师傅,你这都可快六十的人了,那一手跳刀的技术,也该找个人传下去了。听说你收了几个徒弟,一个都没有传,这要是失传了那可不好。”

所谓跳刀,就是在帮客人修剪好了头发胡子之后,用刀背一路跳着从脖子一直到腰椎,手艺贤淑的能让客人昏昏睡去,一觉醒来,特别之的精神。

孙师傅拿出烟袋吧嗒吧嗒抽着,自己就是好在帮皇上修剪完头发胡子后唠叨上几句:“皇上。我那几个徒弟没个有大出息的。打从您登基称帝之后,大家伙儿都知道我是专门为皇上修剪头发的,这生意可不就红火起来了?结果那几个徒弟一个一个也都人五人六起来,还居然敢大声呵斥客人,忘了自己是做哪行的了。

咱们这做手艺买卖的,客人就是咱们的饭碗,您说是这理不,皇上?现在不过依仗着皇家的威严就敢这样,您说这些王八羔子能学好手艺不?我担心那,这些人迟早会把我手里的这些玩意给败光喽。”

张震听着连连点头,这可不光是个剃头的,用到自己帝国那也一样适用,“不过依仗皇家威严就敢这样”,是啊,自己身边又何尝没有这种人的存在?

这个时候孙师傅看到莫黑大人、李鸿章大人、方玮明大人都走了进来,赶紧熄灭了烟袋,和皇上告辞离开。李鸿章笑着说道:

“皇上,我看朝廷上上下下可也就孙师傅敢在您面前抽着烟袋说话了。”

张震“哈哈”笑了几声,让几个部下坐了下来,吴公公让人端来茶水,莫黑说道:“皇上,美国那边有消息传来,美国战争已经开始,南方的几个州都宣布独立了。现在冉猛在南方,胡崖山在北方,蒋犹屏和胡梦龙等人在欧洲以及美国做的风生水起的,具体胜负。职下还没有得到进一步报告,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美国这叫一个乱那,没准就此分裂下去了。”张震端起茶碗,微微笑着:“要告诉胡崖山和冉猛他们,不仅仅光帮助一个南方,如果北方出现危险,一样要帮助北方,这美国南北双方对峙战争的时间越长,对咱们就越有利,日本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方玮明接口说道:“皇上,这一年多的时间日本同样乱成一团,谢逸、张荣沅六万大军自从登陆日本之后,分地驻扎,并没有插手日本战争。土佐军在日本东北,初期作战顺利,但后来由于指挥失误接连失败,根据我们分析,土佐军在未来两年之中已经没有继续发动大战的可能,但敌方同样也已经被拖的精疲力竭。

根据我们依照情报分析判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都会出现对峙局面。分裂之势已经形成,而无论是京都、萨摩,或者是长州,为了转移战争带来的伤害,都把目标对准了洋夷,下关袭击洋夷事件的发生,正是在这一情况的基础上造成的。

本来依照日本实力,绝对没有任何和洋夷硬碰可能,但帝国六万大军登陆之后,却迅速使得这一局面发生变化,在我帝国军官调停之下,双方已经开始展开谈判。陛下,六万大军带来的压力是无论谁都不能小看的,更何况,美国英国自己都已经焦有烂额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从日本抽身,至于荷兰这样的国家根本不值一提。”

说到英国,话题很快转到了印度方面,在部下的报告之中,中英联军在印度方面的进剿并不顺利,甚至在联合作战的时候,由于配合不默契,双方难以沟通,还都吃了几个“败仗”,因此石达开李世贤等人上奏自请处分。

“在印度打败仗,要远远比打胜仗难那!”张震叹息了声,但表情里却显得非常满意:

“石达开和李世贤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这败仗吃的好。要把英国死死拖在印度抽不开身,让他没有精力去顾及别的地方!

可是。为了掩人耳目,我还不得不处罚石达开和李世贤那,委屈他们了,委屈他们了,希望他们心里,不要有什么怨气才好。”

“石达开和李世贤既然故意这么做了,当然知道陛下良苦用心,等到石帅和李世贤凯旋之后,陛下再重重奖赏也就是了。”李鸿章笑着说道,然后话锋一转:

“朝鲜方面,司马启明和李秀成已经到达朝鲜,并且分地驻扎,目前已经帮助朝鲜训练出来了一支新军,军官全部都由帝国军人担任。朝鲜国王上书谢恩,同时建议,日本国王妄称皇帝,理应派出天使斥责,并要日本国王废去皇帝称号。朝鲜上下都尽忠天朝,如果日本国王不肯答应,朝鲜愿和天朝一起联合兴师问罪。”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张震哈哈笑着,让吴公公拿来了水果:“朝鲜想打日本主意,你当他们真的是帮着咱们?也好。也好,表彰一下朝鲜国王‘忠心’,让朝鲜国王有空来中国,我要当面表扬他,嘉奖他。至于和中国联合进兵问罪日本。让人告诉朝鲜国王,目前还不是时候!”

在那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张震摸着肚子,让吴公公准备一下中饭,不多一会,吴公公来请陛下和众位大人用饭。

一边吃饭。一边和一众部下聊了一会朝野内外的事情。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军中事情,李鸿章忽然开口说道:

“陛下,有件事情恐怕您还不知道。夏侯清驻军河南,前些时候河南地方上出了一起案子,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甲方去告乙方,结果甲方输了这官司。可弄到后来这味道也就有些变了,甲方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找到了夏侯清,结果没过几天夏侯清就让河南当地负责审理此案官员过来,要求重新审理此案。

陛下,那个河南官员胆子也大,面对夏侯清的要求,说此案证据充分,没有重新审理必要,但在夏侯清一再命令之下,被迫答应重新审理。二审结果,还是甲方输了官司,结果惹得夏侯清勃然大怒,当场带兵进入官府,说要进行第三次重审,不达到自己要求,自己就决不从官府出去,弄的现在官府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混帐,混帐!”张震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把边上的吴公公吓了一跳:“我再三说过,军队不许插手地方政务,这不是当兵的应该管的,夏侯清想做什么?难道平定了河南叛乱就觉得自己是大功臣了吗?查办,查办,此事一定要严厉查办!李鸿章,你亲自去下河南,严厉督办此事,全权处理!”

“是的,陛下。”李鸿章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动怒,赶紧应了下来。

张震兴致明显受到了打击,筷子也放了下来:“必须要和各级将领仔细说明,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开一个朝会。军人就是军人,他们的责任是如何带好军队,而不是去插手地方上的那些事情,从现在开始,这点必须牢牢扎根在这些将军们的脑子里!

咱们现在有些将军,打仗的时候威不可挡,可现在闲下来了,没有仗可以打了,结果就把脑筋动到地方上去了。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大将军,什么事情都可以管,什么事情都可以插手,还和以前朝廷一样,这样的情况必须要严厉禁止!”

那些官员一一应了下来,张震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军队地方必须分开,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可就难了。

毕竟在中国人,尤其那些官员将军的脑袋里,将军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插手任何自己愿意插手的事情,不管是军队里的,或者是地方上的。

夏侯清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如同夏侯清这样的人还大有存在。

吴公公在那听着陛下说话,好容易找到一个空隙忽然插嘴说道:“陛下,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您知道不,有个叫刘玄的人,因为违反了法令而被判处死刑。”

“违反法令判处死刑?这有什么好希奇的?”本来张震心里就不痛快,这个时候瞪了一眼说话的吴公公:“任何人违反法律,总是要接受法律制裁的!”

吴公公今天胆子好像特别大,咬了咬牙豁了出去:“皇上,您让我把话说完。这个叫刘玄的人也是我的家乡人,我真的不想看他就这么死了。”

这么以来连着那些官员,好奇心都被调了出来,张震让吴公公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吴公公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这个刘玄以前也去过西洋,去的还是英国,回国后就一直想做教书,不是,不是教书,说要开创一个大学什么的,当时还是清朝,大家都把这当成一个笑话来听。可谁想到,刘玄把家里的田地值得的东西都给卖了,还真弄了一个大学出来,叫什么东方大学的,可那时候有谁会去啊,大家都在私塾里面读书呢。

这个刘玄也是命不好,大学好不容易弄好了,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却忽然遭遇一场大火,把个好好的东方大学烧的干干净净,这下,大家都以为刘玄可以死心了。哪里想到,刘玄竟然把自己的房子卖了,依然痴心不改的要弄他的大学,那次我还记得刘玄跑到京城,要和我借一笔银子弄他的东西,我看在家乡人的面子上也就借了。

别说,这东方大学第二次又被弄起来了,可这次的结果更惨,才弄起来不过一个多月,一股乱兵到了那里,烧杀劫掠不说,走的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把刘玄好不容易弄起来的大学又给第二把火烧了,这一下,刘玄哪里受过这样打击,一下就病倒了,一直缓了多半年的时间这才缓了过来,整个人都老了十多岁那。

陛下,这个刘玄许是着了魔了,还是要弄东方大学,谁劝都不肯听,有人出了高价请他去教自己孩子,可他就是不肯。你说前两次,刘玄把房子田地全都卖了,还背了一身的债,还有谁肯再把钱借他啊?刘玄没了辙,结果居然为了办学动起了邪脑筋,这人,这人竟然跑到隔壁县城一个原先呆过的大户人家去偷起了银子,可您说一个读书人哪里做过这事啊?

结果当场就被人发现了,刘玄拔腿就跑,人家当然要追,后来被事主家的下人扑倒在了地上,刘玄拼命挣扎,结果你说这人的命怎么就那么苦?一翻身,把事主的那个下人正好撞在了一个突起的木桩上,那个下人当场就死了,刘玄也没有跑成,被那户人家押到了官府,刘玄自己也都承认了一切,结果就落的个死刑下场。。。。。。。”

这故事让张震和几名帝国官员听的入了神,吴公公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陛下,陛下,刘玄入户行窃,又误杀他人,的确罪已该死,可是刘玄实在可怜那,两次办学两次遭到飞来横祸,这人真的已经痴了,家没了,老婆也被气跑了,可怜那,实在可怜,我请陛下开恩,饶了刘玄一死!”

“吴公公,起来说话。”张震让吴公公站起了身子,一个人也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过了好半晌,这才问起自己部下:“你们大家看看,这事应该如何处理?”

莫黑想也未想脱口而出:“陛下,国有国法,刘玄遭遇虽然让人同情,可终于是行窃加上杀人,罪无可恕,判决有理有据,理应处死,绝对不能饶恕。一旦这次饶恕了刘玄,那将来有人效仿的话又该如何处理?”

“莫大人所言有理,的确刘玄应该处死。”李鸿章在那说了这么一句,忽然说道:“不过,我以为这事还可以考虑考虑。

朝廷大力提倡办学,刘玄竟先于朝廷而学西洋办大学,可嘉;两次办学,两次遭遇不幸,却能无怨无悔,痴心不改,可敬;为了办学变卖家产,家破人亡,可怜。如此可嘉可敬可怜之人竟然做出这样事来,可惜。臣以为,刘玄完全是误杀,虽然还有偷窃罪名,不过判处死刑似乎有些过了,还请陛下圣裁。”

“我也赞同李大人的话,此人不能杀!”方玮明明显站在了李鸿章这一边,很快接口说道:“陛下,此人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像这样的人臣遇到的可不多,臣以为可以让刘玄戴罪立功,继续办学,以弘扬朝廷之恩典与坚持办学之路。”

几个朝廷重臣开始争论起来,莫黑这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太多感情,坚持认为刘玄该杀,绝对没有任何宽恕余地!

李鸿章这次和方玮明站在了一边,坚持认为可以饶恕,那始作俑者吴公公看到几位大臣因为自己的一番话争论起来,倒是怔怔傻在了那里。

张震这个时候心思却不在这个上面,看到几位大臣在自己面前争论,非但没有任何不快,反倒大是欣慰。

自己要的就是这样的大臣,要的就是这样的气氛,而不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说什么,大臣只会唯唯诺诺的照着去办什么。

这就是朝廷的全新气氛,一个能够在争论中不断壮大的朝廷。自己的这个内阁,可有了几分自己希望看到的样子。

在那争吵半天,几个大臣忽然发现倒把皇上给冷落了,急忙看向皇上,却见到皇上正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这么一批人。

“咱们在这吵个什么劲,还是听听皇上怎么说的。”李鸿章自己想着有趣,失声笑了出来。

“有意思啊,有意思啊。”张震脸上原本有的那些不快一扫而空,笑了几声说道:“我现在想的不是如何处置刘玄,而是你们这样争论。

这样争论好那,朝廷不会死气沉沉,不会只有我这个皇上发号施令,变成我一个人殚精竭虑的朝廷。

是啊,我一个人在那殚精竭虑,可底下大臣尽管忠心耿耿,却不敢发表自己意见,这样的朝廷就算再强大,迟早也有崩溃的一天。”

“陛下,这本来就是陛下要求。”方玮明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嘴里,也同样笑嘻嘻地说道:“欧洲的议会大多如此,如果议会不答应的事情,国王也都没有办法,虽然咱们这里不太适合,可让内阁多谢争论,那才是朝廷进步的方向。”

张震点了点头,是啊,这才是朝廷进步的防线,想了一会转头对吴公公说道:

“这样,我写一道圣旨给你,吴公公,你去把那个叫刘玄的人,带到京城里来给我还有诸位大人看看,我问过了之后再做出决定。。。。。。”

正文 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律以及道德

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律以及道德

出现在皇帝陛下面前的刘玄。苍老的让人不敢相信此人才三十刚刚出头!

刘玄同样做梦也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即将被处决的人竟然有见到当今皇帝的机会。这位皇帝陛下的大名,自己几乎无时无刻都能听到。

看着三十刚刚出头,却已经苍老憔悴的刘玄,张震心里有了一些同样,但却又很快遏制住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在对待刘玄的问题上,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同情,否则会对自己的最后判决,产生很大影响。

“刘玄,你认为你有罪吗?”

听到皇帝陛下的问话,刘玄赶紧把头低了下来:“陛下,草民有罪,草民罪无可赦,偷窃杀人,草民死而无怨。只是草民不甘,草民不是说被处死不甘,而是草民的心愿还没有完成!”

张震在那微微沉吟了下:“说说你为什么那么执意要办学。”

刘玄鼓了下勇气,大着胆子说道:“陛下,草民曾经去过西方,一直在此之前,中国在许多方面比西方优越。可是工业**以后,西方腾飞了,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其生产力水平更以百年十倍的高速发展。弱肉强食,中华国门也正是被这样打开的。草民以为,西方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

当初草民办学,本就抱的是这目的,所以才不惜一切,创办大学,唤醒民众,可是现在满清已被推翻,那么草民的目的又是为了富强国家。

草民以为国家要想富强,必须发展教育,以开民智、育人才、铸国魂、强民气。一个大学只是次要的,草民以为应当和西方一样,普及小学教育,发展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等,改革教学内容,增加科学技术和应用型知识的教育,注意爱国主义教育。一为公众谋福利,二为人己求互助,三为社会促进化,四为国家增实力。。。。。。。”

刘玄逐渐去除了畏惧,在那不断侃侃而谈,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那副表情,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即将被处死的囚犯。

张震并没有任何要阻止他的意思,始终在那专心倾听着,等到刘玄好不容易喘了口气,张震面无表情地说道:

“你说的这些,正是朝廷在做的,难道你没有看到,朝廷正在全力推行小学教育,中等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吗?”

“陛下圣明,但草民认为陛下做的还不够多。”刘玄到了这个时候也再不顾忌什么,吴公公在那连连使着颜色刘玄也似乎没有看到一般:

“陛下所办之学,完全都是官府在那一力承办,有人尽心竭力,有人得过且过,根据草民所知道的有些官员甚至没有把全部办学资金用在办学之上。比如草民家乡,当地官员就把办学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用在其它地方,对朝廷所推行的义务教育制度也表现的毫无热情,甚至还有官员当着很多人的面说,那些穷人家的子女要上的哪门子学?

还有女子教育方面。中国鼓励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在西方国家,女子却能享受到和男人同样的上学权利,包括专门为她们开设的女子学校。草民知道要想在短时期内逆转国人思想,那是不太可能,可这些事情总是得要人去做,那么草民愿意尝试。

同样,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大量私人开设的学堂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目标,而在我们中国,只有私塾存在,但私塾只能把人培养成书呆子,无法做到真正对国家和朝廷有用的人才!”

这一番谈刘玄足足说了两个小时,张震足足听了两个小时。

朝边上几位大臣看了一眼,大臣微微向皇帝陛下点了点头,张震在那考虑了会,说道:“刘玄,你的意思我大体上都知道了,一些问题我也仔细考虑过,的确,要想彻底把教育做好,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非常艰苦的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谁也无法判断,至于你刚才说的私人办学,我也十分赞成!”

刘玄大喜过望:“陛下圣明,草民全部心思都在教育强国之上。既然陛下早就有了想法,那草民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草民不过是一个人,可陛下却拥有整个天下,陛下如果真的想把中国的教育弄起来,那就一定能够弄好,草民死也可以瞑目了。”

莫黑这个时候走了上来,冷冷说道:“刘玄,你的罪名是误杀,本来罪不致死,可是加上偷窃的罪名,二罪合一,这才判了死刑,在量刑之上没有任何问题。陛下怜惜你的才华,刘玄听候判决!”

刘玄的头重新低了下来,莫黑不紧不慢说道:“判决刘玄终生监禁,此外。。。。。。。”

莫黑停顿了下,接着说道:“此外,朝廷借给你十万华币,助你创办东方大学,期限一年,一年之中你可在监视之下活动,若是一年之内东方大学能够创办。终生监禁改为十年徒刑,若是一年之内无法达到陛下要求,二罪齐罚!”

刘玄呆在了那里,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吴公公这下可真急了,连声催促:“刘玄,还不赶快谢恩!”

刘玄这才反应过来,就连谢恩声音也都变得哆嗦起来。

张震并没有听到刘玄在说什么,让吴公公先把刘玄带了下去,然后环顾一众大臣,缓缓说道:“我刚才在想。是我命令制定了帝国法律,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