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独裁者报告-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六说康雪烛一定有办法及时回来的,信誓旦旦的很!”

正在那里说话的时候,忽然报恭亲王到了,两宫太后赶紧让人把恭亲王宣进来。一走进来,恭亲王给两宫太后请了安:“太后,我有一个小小的戈什哈,和我一起来到宫中,请太后宣召!”

两宫太后互相看了一眼,恭亲王话里可透露着古怪,一个小小的戈什哈,有什么资格得到太后召见的份?可既然恭亲王这么说了,其中必然就有他的道理!

那戈什哈低着头进来,恭亲王以目视太后,太后很快会意,让一些太监宫女退了出去,那戈什哈这才跪倒在了地上,低声说道:

“臣新军统带,兵部侍郎康雪烛参见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

两宫太后怔了在那里,这么快?康雪烛这么快就来了吗?还是西太后反应的快:“康大人快快请起,远来辛苦!”

“臣不辛苦,臣心里只有悲苦!”康雪烛站起了身子,满脸悲哀:“臣听说大行皇帝去了,臣心里苦啊。。。。。。”

这一句话又说的太后嘤嘤哭泣起来,恭亲王叹息一声:“太后,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西才,你和太后说说你是怎么来到京师的。”

康雪烛肃手站在一旁,平静地说道:

“臣带着五百精兵从两湖脱身,随英夷舰队返回京师,路上听闻噩耗,臣料定京城里必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所有臣就用全部身家十万两银子买通了英夷军官,全速航行。这才于今日凌晨到达。

臣来了之后,见京师里戒备森严,猜测着一旦臣出现的话,必然会很快传到那些人的耳中,所以臣把兵士安置在了英国人的船上,只身一人化装打扮前往恭亲王府中,恭亲王这才把臣带到了宫中。。。。。。”

“康大人真乃智勇双全之士也。”东太后赞了一句。

恭亲王接口说道:“西才,京城里的这些事情,我在来的路上也都对你仔细说过了,你的看法是应当如何处置?”

“肃顺专权,压迫两宫太后,此等贼子与张震何异,臣以为必杀之!”康雪烛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接着面向两宫太后,说道:

“太后,康雪烛屡受大行皇帝大恩,无以为报,今愿起本部五百精兵,绞杀逆贼,卫护皇权,百死不辞!”

两宫太后大喜:“康大人真朝廷栋梁,忠贞耿良之士!”随即。西太后又微微皱着眉头:“只是京城军权都在肃顺那一干人的手里,康大人却只有五百兵力。。。。。。”

“臣杀肃顺,如杀一狗尔!”康雪烛慷慨激昂,发现自己声音大了,急忙压低声音,朝着外面看了一下:

“太后,兵在精不在多,要想成其大事,只需精心筹划,何须百万雄师?臣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三日之内必然擒获逆贼!”

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见康雪烛说的如此肯定。心里都是欢喜异常,两位太后低声商议一会,东太后说道:

“康雪烛听旨,晋康雪烛为协办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一切事物便宜行事!”

“臣康雪烛谨领懿旨!”

。。。。。。。

“中堂,康雪烛回来了!”

“是吗?康雪烛这个时候怎么会回来了?”肃顺端起了茶碗,显得并不在意。

“中堂,康雪烛回来后,直接去了恭亲王那里,随后恭亲王带着康雪烛化装成戈什哈的样子,一直去了太后那里,至于他们在里面说了一些什么,奴才实在没有听到。”

“恩,知道了。”肃顺放下茶碗,淡淡说道:“去领个赏,回去好好办事。”

等到那人走了,肃顺环顾边上一众顾命大臣:“列位,这康雪烛一回来,就被老六领着去见了太后,列位以为是为了何事啊?”

载垣笑了一下:“还能有什么事情?东面的那个为人慈和,不会和咱们争什么,可西面的那个就不一样了,大行皇帝在的时候,她就插手朝政,一个妇道人家,成何体统?”

端华也是频频点头:“正是,我也猜想这必然是西面那个弄出来的事情。老六平日里虽然有些轻狂,不过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出来!”

这事其实对于肃顺来说也是一样难办,毕竟站在恭亲王身后的是两宫太后,自己再怎么着权势熏天,终究也还只是一个臣子,一旦骤然发难,只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正在那里沉吟的时候,忽然外面来报康雪烛求见中堂。诸人都是心里奇怪,肃顺微微沉吟一会,让下人把康雪烛带了进来。

“康雪烛参见中堂。参见诸位大人!”

再次见到康雪烛的时候,肃顺也没有什么表情:“康雪烛,你怎么回来了?两湖战事如何?你的两万精锐呢?”

“长沙已定,曾国藩自残身亡,但是百战军北犯,康雪烛心里念着朝廷安危,所以就先回到京城来了。”康雪烛站在那里不动声色说道。

“混帐!”肃顺猛然拍了一下案几:“康雪烛,反贼北犯,自然有朝廷想方设法击退,可是你的战场在两湖,你未得朝廷命令,擅自回京,这是死罪!来人,给下了康雪烛的顶戴花翎,押到大牢里去!”

侍卫应声而进,如狼似虎抓住了康雪烛,康雪烛却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冷笑连连:“中堂,难道你真的要杀一个忠臣吗?”

“慢着!”端华挥手让那些侍卫先行退下:“康雪烛,你也敢自称忠臣二字?”

康雪烛微微笑了一下:“中堂,大人,康雪烛回京,那是念着京城安危。京师若是有失,便是要了两湖又有何用?康雪烛当为朝廷尽力到最后一刻,和反贼决死厮杀到底,此是一忠!

康雪烛到了京师,先行拜访恭亲王,未曾先来中堂大人府上,康雪烛未曾禀报,还望中堂大人恕罪。但新军乃是恭亲王一手建立起来,康雪烛亦归恭亲王节制,康雪烛以为,报效于恭亲王便等同于报效朝廷,此是二忠!

不敢隐瞒诸位大人,恭亲王次后带着下官去见了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说了一些康雪烛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康雪烛心中惊疑,立刻前来中堂大人这里,询问良策,此是三忠!

请问中堂大人,康雪烛有此三忠,中堂大人为何还要杀了下官,难道不怕天下忠贞之士寒心?”

见康雪烛说出了这“三忠”,又对自己见了恭亲王和两宫太后的事一点也没隐瞒,肃顺和一众顾命大臣脸上都和缓了不少,肃顺微笑了下:

“好吧,就算你伶牙俐齿,你擅自回京的罪名就算了,西才,这太后召见了你,都对你说了一些什么话啊?”

本也没有打算从康雪烛嘴里探听到多少真情,谁想到康雪烛却忽然缓缓说道:

“太后和恭亲王让我诛杀逆贼!”

“哦?朝廷里还有谁是逆贼啊?”

“顾命八大臣!”

这话一出,几个人都一齐站了起来,端华更是怒不可遏,指着康雪烛大骂:

“康雪烛,你这个胆大妄为的畜生!”

“大人,这话不是康雪烛说的。”康雪烛忽然不惧,淡然说道:“康雪烛只是重复一下自己听到的话,还请诸位大人息怒!”

端华一想也是,不过要向一个奴才道歉那是万万做不到的,肃顺叹息一声,让几位同僚都坐了下来:“可叹我等为朝廷尽心尽力,太后却听信小人谗言,把我等诬陷为逆贼,这不免让人心灰意冷。罢了,罢了,明天我就上个折子,辞去所有职务,回到关外去陪伴着祖陵,从此再也不问政事,哎。。。。。。”

“中堂大人乃朝廷栋梁,岂可轻言引退二字?”康雪烛忽然上前一步,跪倒在了地上:

“康雪烛之所以冒着株连九族的罪名,来向中堂大人密报此事,心中决然没有半点私心,为的都是国家而已!

中堂大人,眼下国家凋零,贼乱四起,正需要中堂大人和列位大人上下一心,重振朝纲的时候,中堂大人若是在这个时候一走了之,朝廷还可以依靠谁?

况且难道中堂大人走了,那些人就会放过大人?大人的结局反而比现在更加不堪!康雪烛为天下计,恳请中堂大人三思!”

肃顺又哪里肯真的走了,但康雪烛的这些话却让肃顺心里大为感动,竟然站起身来,搀扶起了康雪烛:

“西才,西才,你是真正的忠贞耿直的人那,朝廷有你,那是最大的福气!来,来,你和诸位大人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才是?”

“诛杀逆贼,扫清朝廷!”康雪烛不暇思索,杀气腾腾:“祸首者,皆恭亲王也!只要擒拿下了恭亲王,那些宵小之辈必然束手就擒!”

“话是这么说,可其中也有一些难处。”肃顺听着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奕䜣虽然不是个东西,但咱们手里终究没有真凭实据,况且,奕䜣背后还有太后撑腰,咱们贸然抓捕,只怕会给别人说三道四啊!”

“为天下计,何须瞻前顾后!”

康雪烛的话让几位顾命大臣笑了起来,端华说道:“西才,你的报国之心是好的,但有些宫廷里的事情,你不知道。大行皇帝临终的时候,虽然命我等为顾命大臣,但是却又给了太后两方印玺,以使我等互相牵制。况且奕䜣终究是亲王,就这么没凭没据的抓了,那些京城里的王爷们必然不肯答应,现在又是这样的时节。。。。。。”

康雪烛在那怔了一下,很快义无返顾地说道:

“康雪烛手下有五百精兵,可以成事!中堂大人不妨在后日朝会的时候,让康雪烛引五百精兵埋伏于侧近,一旦恭亲王到了,康雪烛当起本部精兵就地格杀!事败,康雪烛引颈自刎,决然不会牵连到诸位大人。事成,中堂大人只说是兵变,擒拿下了康雪烛,自然也可以给那些王公一个交代,康雪烛百死无悔!”

肃顺和那些顾命大臣面面相觑,哪里想到康雪烛居然想出了这么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出来?刺杀?这可当真是株连九族的事情。

可又仔细一想,要想避免朝廷出现大的动荡,上下一心保卫京师,似乎这也不失是个办法。如果恭亲王真的死了,那么宫廷里的那两个女人也就好摆布的多了。

“西才,这是要千刀万剐的啊!”肃顺愣愣看着康雪烛,可是心里却后后悔起来,自己这话要是出口,万一康雪烛反悔了怎么办?

好在康雪烛浑然不惧:“中堂,为朝廷计,康雪烛一个人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能够保我大请万里江山,康雪烛愿意去死!”

“壮士,真壮士也!”肃顺连连赞叹,只让人拿过酒来,倒满两个杯子,举起杯子说道:

“西才,此次若能成功,你就是我大清中兴的第一功臣!等到反贼退后,我必然为你平反!来,先干此杯,为壮士辞行!”

康雪烛一饮而尽,也不说话,朝着八位顾命大臣作了一揖,大步走了出去。

看着康雪烛的背影,肃顺忽然冷笑几声:“列位,看康雪烛此人如何啊?”

“我看此人颇有忠义,是个可用的人才。”

肃顺仰天笑了几声,满脸杀气:“你们都上了这个人的当了,我料这必然是奕䜣出的办法,想借着这个机会,让我等失去戒心,而后再忽然来对付我们。

康雪烛是在咱们面前演一出戏,好让咱们信任他,然后咱们就都成了阶下囚了,那个时候康雪烛就是大清第一功臣了!这等小小把戏,岂能蒙骗了我?”

“中堂英明,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简单得很,咱们就当上了他的当,后天多派人手,等康雪烛带着兵马到的时候,一举拿下,定他个谋反朝廷,意图反叛的罪名!

然后,把这些罪名都和奕䜣拉上关系,康雪烛本来就是奕䜣的人,就算奕䜣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了了!”

说着冷冷笑了一下,环顾周围:

“有些人那总以为自己聪明,可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聪明反被聪明误,等到了后天的时候,就是我们一举铲除那些敌人的时刻。。。。。。”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一章 政变 (下)

第三百九十一章 政变 (下)

一八五八年八月初二。北京。

这一天似乎预示着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昨天傍晚的时候,西城墙那的一颗活了有几百年的老树忽然轰然倒塌,好在没有伤到什么人。

大家伙都在那悄悄地说,这老树几百年了都好好的,怎么早不倒晚不倒的,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倒了?不定在那说着什么呢,尤其是在百战军北伐的时候。

还是在傍晚,十几天不知道从哪出现的野狗,居然全都窜到了街上,“汪汪”的叫着,吓得行人谁都不敢上前,闹腾了好半天,一条野狗忽然倒地而亡。。。。。。

完了,完了,这大清的江山不定会出什么大事呢,居然一天之内出了那么多怪异的事情出来。。。。。。

自从百战军开始北伐以来,京城里就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好消息。不是今天清军吃了一个天大的败仗,就是又丢了几座城池。

尽管满清朝廷竭尽所能封锁着消息,可天知道这些消息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往往是前线才刚刚发生了战斗,转眼之间京师之中就已经知道了。

现在那些北京的人见面问话。可都不是“您吃了吗”,“您吉祥”,而是都在那神秘的说着:“知道吗?前个朝廷又吃败仗了,啧啧,不得了啊,好几个大将都使了。。。。。。”

“您说哪能不知道呢?早知道了!哎,这仗打的成什么样子,再这么下去的话,只怕用不了几天百战军就会打到京师来了。。。。。。”

这些北京普通百姓的对话,每天都一字不漏的传到了马敏中的耳朵里,马敏中对于这的兴趣,似乎远远要比其它任何事情的兴趣更加强烈。

“指挥,康雪烛回来了。”

“哦,是吗?”马敏中回到位置上坐了下来,轻声说道:“好快,居然悄无声息的就回到了京师,怎么样,都去了哪些地方?”

“康雪烛一回来之后,先去了恭亲王那里,然后就进了宫一趟,随后又去了肃顺那里。”

“真是忙碌,现在京师情况如何?”

“平静的很,不过职下想也许很快就有暴风雨来了。”

“是啊,很快就有暴风雨来了。”马敏中微微笑着,请安道员坐了下来:“康雪烛这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这一来只怕京师就不会安生一天了。。。。。。”

“指挥,我们在肃顺身边的人传来消息。说是肃顺和几个顾命大臣悄悄商议,要用钩弋故事处死西太后,不过目前还是顾忌一些事情,有些为难而已,指挥,我们应该怎么办?”

钩弋故事是汉武帝杀妃留太子的故事。钩弋夫人是武帝的爱妃,因居住钩弋宫被称作钩弋夫人;因此又传言她美丽异常,降生时手握一枚小玉钩,才把她住的宫殿叫钩弋宫的。武帝宠爱钩弋,晚年欲把她生的爱子弗陵立为太子,又怕主少母壮,母后干预朝政,因此借故杀死了钩弋夫人。留她的儿子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徐彻。

“什么也不去做,等!”马敏中请了茶,自己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耐心的等,京师越乱,对咱们就越是有利,闹吧,闹到天翻地覆,闹到腥风血雨。这样也可以让咱们即将到来的大军减少一些攻城的阻碍!”

八月初二,凌晨。

官员们有条不紊的从各自的府上出来,坐上轿子,就和往常一样,慢吞吞的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过去。

副将卡撒木率领着两千士兵,已经在这等待了整整一个晚上,可整个晚上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发生,一直到了黎明时分,一切也还都是静悄悄的。

卡撒木有些纳闷,中堂大人信誓旦旦地说,康雪烛和他的五百精兵一定会经过这里,可现在都已经这个时候了怎么还是一点动静也都没有?

打了一个哈欠,在这伏击了整整一个晚上可真的有些累了。。。。。。

“中堂大人,到上朝时间了?”

肃顺整了一下衣衫,走了出去。

所有的恩怨,都会在这一天有个了结了。。。。。。

轿子刚刚走了没有多少远,忽然远处传来了阵阵马蹄之声。

“大胆,谁敢在这个地方骑马!”肃顺勃然大怒,从轿子里伸出头来:“抓,给我把这胆大包天的人抓起来!”

几个戈什哈去了没有多久就转了回来:“中堂,抓不了,是洋人,就是前几天进入北京的那个叫什么乔尼的英国人。”

“混帐,混帐!”肃顺面色铁青,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些洋夷也实在太猖狂了些,这里是天子脚下,岂容洋夷撒野?来人,今天我要好好地教训一下这些洋夷!”

骑在马上过来的的确是英国军官乔尼中校,跟在他身后的总有百来洋夷士兵的样子。肃顺铁青着脸走了过去,略拱拱手说道:

“乔尼中校,难道你不知道这里不可以骑马吗?”

“为什么?为什么不可以骑马呢?”乔尼好像显得十分不解,耸了一下肩膀:“对不起,我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有什么冒犯的话,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谅解。”

见洋人居然对自己服软了,肃顺心里的气多少也平息了些。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自己也不好过多的得罪洋人。。。。。。

乔尼却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哦,对了,中堂大人,我的一位朋友很想见到您,但又怕您不肯接见,所以委托我把他带了过来!”

“哦,是谁?”虽然上朝时间快要到了,肃顺还是好奇地问了一声。

“中堂大人,是我。”

随着这一声声音,一个人从乔尼身后闪了出来。

“康雪烛!”肃顺顿时大惊失色。

康雪烛?康雪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康雪烛微微笑着,然后慢慢地拿出了一样东西:“肃顺,接旨!”

肃顺怔了一下,等看清了康雪烛手里拿的的确是圣旨之后,犹豫了一小会,终究还是跪倒在了地上。

“传陛下圣旨。大行皇帝遗昭:肃顺、载垣、端华、景寿等人品行不端。。。。。。着免去一切职务。。。。。。。”

“不可能,不可能!”跪在地上的肃顺一迭声地说着,他怎么也都不肯相信这份圣旨。

康雪烛阴冷地笑了一下:“中堂大人,难道你以为我还敢伪造遗书吗?好吧,你先谢恩,自己拿去看看罢!”

肃顺谢了恩,双手哆嗦着接过了圣旨,圣旨上面清晰地盖了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

“中堂大人,此必是康雪烛伪造圣旨,想置中堂大人死地。我等拼死护卫中堂,去向陛下申冤!”

肃顺边上部下一齐大叫,纷纷拔出刀来。

“大胆,想造反吗?”随着康雪烛的这一声厉吼,那些身边的“洋夷士兵”一齐举起了枪来,虎视眈眈的对准了肃顺部下,乔尼却只当是个没事人一样站在了一边。

之前康雪烛就已经通过自己拜访了英法公使,转达了北京即将发生政变的消息,英法公使看清了北京的形势,认为肃顺集团是一个封闭的、对外人充满敌意的保守分子组成,不如能让奕䜣这般有开放眼光的政治家掌权。

康雪烛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划,并且希望借助英法之手,让肃顺这些人丧失戒心,从而一举政变成功。

英法公使对于康雪烛的计划大加赞赏,并且当即任命乔尼中校协助,同时还赋予了乔尼中校一项特别的权利,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必要的手段来协助康雪烛尽快平息政变!

乔尼当然知道所谓“必要的手段”是什么意思,不过在这个时候乔尼还是更加乐意看着康雪烛是如何来应对眼前这些情况的。

“你们都想造反吗?”康雪烛声音阴冷:

“我奉圣旨拿贼,反抗者皆杀无赦!凡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告诉你们,兵部侍郎胜保已经进京了,难道你们真的想满门抄斩吗?”

肃顺那些部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手握京、津军事大权的胜保也站到了太后这一方吗?还有那些“洋夷士兵”,当中虽然有些是康雪烛的部下假扮的,但却真有英国士兵在其中。难道,自己真的要和洋夷血拼?

肃顺长长叹息一声,知道自己一时不察,中了康雪烛的诡计,乃至大势已去,他颤抖着身子站了起来,哆嗦着朝自己的部下挥了挥手:

“我和他们去,我和他们去,你们不要枉自送了性命,回去好好等候朝廷发落。。。。。。”

八月初二,“北京政变”爆发,在肃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迅速成为了阶下囚。谕旨宣示谕令罢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一切职条;令其他五人退出军机处。分别治罪。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载垣、端华入宫,见到宫中居然多了不少陌生面孔,不知发生了何事,冒失喊道:“太后不应召见外臣!“

奕䜣见状再宣准备好的谕旨,宣布将载垣、端华、肃顺革职拿问,交宗人府严行议罪。

载垣等热门大喊:“我辈未入,诏从何来?“即认为诏旨必由顾命大臣拟定才可以钤印下发。

奕䜣挥手令侍卫拿下。几名侍卫拥上,将载垣等摘下顶戴,推出隆宗门,锁禁于宗人府。

就在政变发生的同一天,在奕䜣授意下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要求太后垂帘听政;带兵大臣胜保请求的奏折也在这天到京;僧格林沁也正式来函告知拥护太后的垂帘和近支王辅政。

下午,康雪烛将肃顺押到宫中,愤怒的两宫太后立即宣布查抄肃顺在京和在热河的家产。

经宗人府和刑部等官议定,两宫太后批准,谕将肃顺“斩,立决”;勒令载垣、端华自尽;另五大臣也根据轻重分别治罪。

一场夺取最高统治权的宫廷政变,在慈禧与奕䜣、康雪烛等人的联合行动下,完全成功了。。。。。。

没有过了几天,紫禁城养心殿里举行了“垂帘听政”仪式。养心殿正中硕大的龙椅上,坐着全身帝服、年仅六龄的小皇帝载淳。新皇帝身后,是一架八扇黄色纱屏,屏后并坐着两位年轻而美丽的慈安和慈禧皇太后。恭亲王奕䜣率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在养心殿前行礼。然后,奕䜣进至殿内,站于御案左侧,以议政王身份接递奏疏,呈予御览,由皇帝和太后共同阅看。恭亲王参与议政,为两宫皇太后提供决策处理意见。

从这天开始,清政府的最高统治大权,便以这种极为特殊的形式出现,即太后垂帘与亲王议政的联合主政形式出现。

这是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发动政变,推翻八王赞襄制而产生的新体制。

此前,十月初五日,内阁公布取消肃顺等所定的“祺祥”年号,以“同治”年号代,定以明年为同治元年。“同治”,是指两宫太后与皇帝共同治理大清天下之意,而非太后与亲王共同治理天下也。

“祺祥”是赞襄八大臣为新皇帝所拟的年号,当时已铸币、印历,为新君登位祝贺。政变后改年号为“同治”,另铸“同治通宝”。

皇帝、太后、亲王,都要治理天下,问题就复杂起来。好在当时同治帝年龄尚小,只是个摆设,那“垂帘”与“议政”又是怎样的关系?

在皇帝登极大典上,内阁明发上谕,公布了统治中枢的主要大事处理程序。第一步,地方大员及军营的折报均先呈两宫太后披览;第二步,交议政王、军机大臣“详议”后提出意见;第三步,再把议后的文件交太后裁定;第四步,按太后的裁定意见再由军机处拟旨;第五步,再呈请两宫皇太后审正后正式颁发。

其实所谓两宫太后,仍主要是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一直是个陪衬和摆设。上述程序已经够复杂了,一份文件递来递去,如果出现分歧,出现争论,争来争去可就麻烦了。肃顺集团是太后和恭王联合推翻的,自然得他们联合实行权力统治和权力分割。

在分割当时的权力时,奕䜣是想多一些得到权力的。但是,他也如同肃顺那样,小看了慈禧太后。在推翻肃顺集团之后,她已取得了更大实际的统治和斗争经验,她知道手中无权就要任人宰割。在当初她与肃顺集团拼杀过,最后胜利的是她。但是,没有奕䜣的支持和参加,她绝无成功的可能。所以,她要给恭亲王更多的权力。

但她更知道,如果以为恭亲王会永久那么拥护她,也是太天真了。以后,会有矛盾产生的,说不上会有你死我活的尖锐矛盾产生。

所以,在新的政权出现时,她一定要紧紧地抓住最高统治权,要弄明白“垂帘”和“议政”的关系。她对内阁所发上谕中那个程序,她要王公大臣、六部九卿们一起讨论,一定要讨论出垂帘听政的具体章程来。大家都参加讨论,正好也是让朝中大臣们,都知晓垂帘太后手里有多么大的权力。

可是关于如何垂帘,王公大臣们查经翻典,绞尽脑汁,商议再三,也找不出其“章程”来。历史上虽有几位两宫皇太后在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

贤后临朝,如汉朝的和熹后、晋朝的康献后、宋朝的章献后等等,也只是临朝而矣,并未形成章程和制度。恰恰相反,清朝二百多年祖制,是禁止后宫干政的,更无章程可循了。

慈禧见垂帘章程难产,便以皇帝名义明内阁两道上谕,点出垂帘听政的要点,让王公大臣们据此要点再议详章。

其中一道谕旨的主要内容:“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见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惟缮拟谕旨,仍应作为朕意宣示中外,自宜钦遂慈训,嗣后议政王、军机大臣缮拟谕旨着仍书朕字,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谕旨强调的根本精神是“皇太后躬亲裁决”,即一切大权都要掌握于太后手中,这是不容置疑者,不集中体现这一精神,垂帘章程是通不过的。

根据这一根本精神,王公大臣先后又议了十天,最后总算议妥。以礼亲王世铎领衔奏上。垂帘章程共计十一条,其中心思想确实体现了太后大权独揽的精神。中外一切章疏、官员的升黜大权皆在太后,恭亲王、军机大臣仅有议论之权而已。

而在这场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恭亲王奕䜣,协助慈禧太后取得了辛酉政变的胜利,垂帘听政之始,她对一切政事尚不熟悉,京中党派分歧,她也难以操纵。

故此,她把恭亲王引为己助,如左右手。她接连发布上谕,给恭王许多官衔。如议政王、宗人府令、内务府大臣等,又赏食亲王双俸。

但是奇怪的是,在这次政变中同样功勋卓著的康雪烛,却还是戴了个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的衔,并没有得到其它任何的赏赐。

如果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是这次政变的策划者,那么毫无疑问的康雪烛就是这次政变的执行者。

但是,康雪烛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东西,就连胜保都得到了赏赐,可是,唯独只有功劳赫赫的康雪烛没有,没有人能读懂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二章 议和,争权夺利

第三百九十二章 议和,争权夺利

轰轰烈烈开始的北伐。像一把利剑一样直插满清心脏!

陕西之谢逸、张荣沅、李世贤部,河南之夏侯清、俞锋部,四川之石达开部,前后大小战斗累计两百余次,歼敌四万余人,无一败绩,势如破竹。

进入八月,陕西、河南百战军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击破山西、山东之敌,合兵河北,对河北之抵摆出攻击态势。

四川之石达开部,鼎定宁夏,会攻山西,次后大部抵达河北,至此,三路合兵,会攻河北之战略态势已经形成。

在两湖之地,左宗棠部连续两次对格沈噶统帅之满清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