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和月圆[封推]-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附庸山人捻着胡须,“不错,神来之笔。这几笔有书**底,被你这么一弄。反而有了些诗意、生趣。”
  无名子放好画板,上面搁了一张纸,面对大好山河,突然诗意大发,片刻间,一首热血澎湃诗作跃然于纸。
  原来,无名子擅长诗词。
  素妍睁大眼睛,一脸敬重地看着上面龙飞凤舞大字,这等狂草,便是朱武也胜他不过。
  无名子道:“昨儿你们都去弱水师侄那儿饮酒了,也不唤我,真不够意思。”
  “你外游历几年,要宫中整理诗词,我等哪敢唤你。”
  素妍拿出息羊皮袋:“师叔,我这儿有一袋,不过是我饮过几口……”
  话未落音,无名子接过羊皮袋,仰颈狂饮:“你这丫头,之前看你饮得香甜,可真要馋死我了。”
  接下来日子里,素妍与附庸山人、殷茂林、南长老等谈书法丹青,诗词歌赋,多是他们说,素妍只作旁听,尤其是说到诗词,她是一个句也写不出来。
  附庸山人直笑:“这点似我!不愧跟我学画久,哈哈,我也不会诗词,偏这字画还能拿得出手。”
  素妍天天早出晚归,柳飞飞与几位师姐妹就酒坊里酿酒,酿了一坛又一坛。素妍道:“和尚不沾酒,你们是道士、道姑,可以喝。听说八仙修道之时,个个都是饮酒。”
  小蝶之前迟疑未定,只见南长老、殷茂林隔天就到素妍这里来喝酒,早早儿,素妍还令人备好下酒菜,几个人说酒聊天,无名子诗兴大发,时常会挥毫泼墨,而附庸山人等人也会绘出几幅画来,然后大家聚到一块谈论优缺。
  这样日子,对于素妍来说,她就是一个求学者,虚心求教,甚至学会将无名子那招书法中狂热应用到丹青上,竟有出奇不意效果。
  这日二后,送走各位道长。
  附庸山人近来就赖这酒坊里了,每日醒来玩,玩累喝,喝得半醉便入睡,还有人帮忙收拾房间,清洗衣衫,附庸山人可谓是玩得不亦乐乎。
  素妍总是带着三分醉意,她亦馋酒,可飞飞却管束着她,不许她喝,“六哥交待我,叫我照顾好你,我可不能由得你去。”
  “是,六嫂!”素妍嘻笑着,“还没过门呢,就帮着六哥管束我了,要是过了门,如何了得。”
  飞飞虽气,却不与她争辩,知她醉了,处处都让着。“师姐,明儿腊月初八,我们得回皇城。难不成,今年你不回家陪家人过年节?”
  素妍朦胧中睁开双眼,轻叹一声,“真!这才多久,亦到归期。”
  她喜欢和附庸山人一起,难得是南长老等人亦,大家谈天说地,不高兴骂对方两句,高兴了同享。
  素妍问:“你去庸居瞧过了?”
  飞飞道:“瞧过了,他们都是按照师姐意思修建房屋,正房三间,中间是会客厅,左为书房,右为内室。又建了东西厢房,东边有厨房、杂房、下人房,西边是客房,院中又铺了石子,就差墙面粉刷石灰了,院子里需要种树植树地方都余留出来了。村长问,要不要建围墙?”
  素妍打起精神,“墙面粉刷和植树弄好还需得多久?”
  “也就三四天事。”飞飞没想,这么短时间,村长就能带人把屋子建好,“怪人”住那里已几十年了,虽然少与鬼谷村百姓打交道,大家潜意识里,还是拿他当成自己人。
  飞飞将素妍得几幅画卷好,放到竹筒里,道:“如今是年底,鬼谷村里闲人多,这回师姐又出了高价,愿意帮工人不少。村长说,要是再建一座院子,他们这回只需要半个月就成。”
  素妍又问:“书房是按我所说布置么?”
  “是。墙上都有各式抠形,还有两张一人多高书架,倚窗地方做了桌案,院子里亦置了石桌、石凳等物。”
  她拍着脑袋,“就用石子堆砌围墙吧,来年让人墙上种上一些蔓藤,应不会损了庸居清雅,再令人围墙外面种上几丛斑竹、雏菊。”
  飞飞道:“师姐放心,这事我已经交代了村里张婶去做。她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不易,就算是给她多找一份活,能寻个赚钱去处。”简易榻前坐下,飞飞看着醉眼迷离素妍,“我们何时回去?”
  “过了腊月十五再说。”
  柳飞飞舒了口气,“这也太晚了,要是二爷、六爷比我们先回府,到时候伯母又得挑他们不是。”
  素妍心里不愿回去,想到母亲时不时就提她婚事,她着实厌烦得紧,“腊月二十。”
  “你……”
  “过完年再回。”颇有些孩子气。
  要是柳飞飞再罗嗦,她就再往后延。
  柳飞飞记挂着与江书麟说事,江书麟许了她,要明媒正娶娶她过门。
  她不再争辩,呶着小嘴,满目怨恨,“近一月,与他们一般,整日喝酒,瞧你成什么样子了。”
  “我又没喝醉,果子酒喝得适量又不伤身。”
  素妍说得振振有词,带她跟着,竟对她管东管西。
  柳飞飞摇头轻叹,“就算这样,你也不能见天喝酒不是。传扬出去,堂堂大家小姐成什么样子了。便是我都看不下去,要是伯母瞧见……”
  见素妍满心不自,柳飞飞轻叹一声,“我不说了,你好好睡吧。明儿可别再饮酒了,得空去庸居瞧瞧,以前茅草屋都拆了,用上就先摆屋里,用不上都搁到杂房里了。哑巴倒挺高兴,见到我直说要住房子里了,再也不怕风吹雨下。”
  素妍虽是心烦,却亦明白,早晚都得回家。呢喃道:“明儿,我再与怪前辈要几幅丹青,我与他们提了想皇城开医馆事,到时候这钱就从售卖书画里出。”
  柳飞飞道:“我听蝶师姐说了,你这医馆对穷苦百姓不收诊金、药费,对富人加倍收费。”
  素妍道:“师妹有何建议?”
  “我能有什么主意,你这想法挺好。”
  素妍阖上双眸,不再说话,冥冥之中,觉得附庸山人那儿应该还有别画作,南长老、殷茂林、无名子都有好东西。这些日子,她倒是收了他们不少墨宝,都有观赏价值。她决定接下来日子,便是分别从这几个人那儿弄到多好东西。
  此日,素妍拉了附庸山人回庸居看屋,正有村民用石灰抹墙,墙面一片素白,砖砌屋子,鱼鳞般青瓦,还有铺院中石板路面,厨房、杂屋,用来待客西厢房,很大书房、会客厅……

  ☆、233 好东西

  (各位读友,浣浣继续求粉红票了!)
  会客厅内,连桌案都一并置备齐了,还摆放了几只花瓶,瓶里插着从山里摘来的红叶。
  哑巴迎了出来,对着素妍抱拳打躬,一举一动全都是他对素妍的感谢。
  素妍笑着回应了。
  附庸山人却不见半分喜色,冷声道:“你谢她作甚?这丫头不知道将我的画买了多少钱咧?”
  “前辈!”素妍娇喝一声,“你冤枉我,我是将你的画送过几幅给人,可是我一分钱也没卖。我卖出去的,都是我自己的画。前辈冤枉我,你得补偿我,要不再给我几幅你的画作,还有啊,在你的画上留上你的印鉴和大名,可好?”
  附庸山人拿定主意,他要那些虚名作甚,当初见她虚心求学,他亦心下喜欢,这才教她一些画技、知识,除了《观音》是他要托她交给佛门的,其他的都是她自己索要拿走的。“我不会留下印鉴,更不会留名。”
  “前辈,我可是信守承诺,没把你的身份说出去。知道你的,亦就那么几个人,就连飞飞都分辩不出,你、南长老、殷师叔、无名子师叔谁才是真正的附庸山人呢?”
  不给好画,她不走。
  不在画上留下印鉴、署下名号,她还是不走。
  她就不信,今儿不能烦得附庸山人松口不成。
  附庸山人回书房,她尾随其后,附庸山人绘画,她便安静地站在一边,还从竹筒里取出同幅出自附庸山人的大作:“怪前辈,帮帮忙,题个名号、留个印鉴呗!”
  “臭丫头。你这是故意的?”
  非得烦死他不可。
  “怪人前辈,这些画作回皇城之后是真要卖的,卖了银子,就以大家的名义开家医馆,名儿都想好了,就叫‘四友慈善医馆’。你不留下名号,那画就不值钱,我拿什么开医馆,怪人前辈,你不是和南师祖都说这主意好么?帮帮忙!快。拿出你的印鉴!”
  附庸山人看着她手里的画,“你真要拿这些画去卖?”
  素妍很是认真地点头,“一幅就得几千两银子啊。为什么不呢?”
  “臭丫头,从现在开始,我吃、穿、用、喝全由你管了。”
  拿他的钱卖钱,中饱私囊。
  不过,这丫头倒也讲信义。承诺不说他们的身份,下山一趟,硬是没对世人吐露一人。年纪不大,就这一点,倒让他们喜欢和欣赏。
  “怪人前辈放心,瑶芳师姐已经学会如何酿果子酒。还有我会留足够多的银子在小蝶师姐那儿,她会定期让人送来米面。若没了衣物,只管去县城成衣铺。已经与他们说好了,你只需挂账,自有我去结。”
  虽非修道人,更似世外仙。
  附庸山人接过素妍的画,摇头道:“这几幅残作不可拿出去丢人现眼。我这儿倒有几幅还算不错的。”
  说着。在书房了寻了个遍,也没瞧见那只羊皮箱子。本是木头的,因之前的茅草屋漏水,他就在木箱上裹了一层羊皮。
  素妍阴谋得逞,拍掌欢喜,但见附庸山人出了书房,寻到哑巴追问自己的箱子。哑巴指了杂房,两个人将箱子搬到书房,打开时,素妍只瞧见满满一箱的书籍、画作。
  素妍俯身,随手取了一幅画,展开来瞧,《峨眉月》,一轮明月清明,峨眉山峰叠叠,宁静致远,雅俗共赏。
  看着双眼放光,一脸喜色的素妍,附庸山人皱了皱眉:这丫头怎么这个样子?哪里像是他的学生,还好,没让她拜自己为师,她只是唤自己为前辈。可这丫头,在丹青书画肯下功夫,又有几分天赋,他还是喜欢的。
  “嘿嘿……那个……怪人前辈啊,多给我几幅行不行?你搁在箱子里,万一被雨水淋着也怪可惜的,不如给我。我想,等我的医馆办起来,皇城的百姓也会感谢你的。”
  附庸山人微微皱眉,只片刻,又舒展开来,“四友慈善这名太难听,既是义富济贫,就叫义济医馆。”
  素妍听着这名,“也太拗口了。不如叫仁济医馆如何?”
  也就是她,总是能反驳他,便是南长老亦敬他、重他,对于这小丫头,他是瞧着长大的,却是半分脾性也没了。附庸山人还记得那年,他在月夜下作画,偶遇刚学阵法的她,她竟在夜里静静地看他绘画,看了许久,许久,亦是这一点,深深地打动了他。
  “仁济,仁心济世,这样的医馆普天之下,不知有多少家。就叫义济,拗口一些,没有重名。”
  素妍觉得有理,笑道:“回头,还得请前辈写个馆名。”
  “你请殷道长或无名子来写,他们二位的字在我之上。”
  言下之意,我的画还是不错的。
  素妍不再争辩,想着方儿从附庸山人那儿多拿几幅,不带看的,直接取了就收好。
  昔日,附庸山人亦说“我有幅《观音》绘得不错,历时三年,你帮我带入尘世,转与佛门。”哪里是不错,简直就是神人之作。
  没写“义济医馆”,却写了“义富济贫”四个字,大笔一搁,道:“拿去吧!”
  “谢谢怪人前辈,怪人前辈太可爱了!”素妍又发挥着自己讨了便宜又卖乖的优势,抱住附庸山人“叭叽”一口,接过大字,看着上面的印鉴,心里乐开了花。
  附庸山人心头一震,他被小丫头轻薄了啊,这张老脸,多少年没人碰过,竟被她亲了一口。“臭丫头,越发没个长幼,亲起本山人来了啊……”
  素妍笑得灿烂如花,“怪人前辈,庸居你想怎么弄都成,我已经与村长说好了,到时候让他找我拿钱。要是你觉得这几间屋子不够住,还可以再建几间。”
  附庸山人摆了摆手,“这屋子可比以前好多了。罢了,罢了,先就这样吧。院子前面不要用石头,叫他们改用柳条篱笆。省得围墙挡了上好的美景。”
  “想怎么弄都成。”素妍欠了欠身,“多谢前辈!”
  附庸山人收住笑意,问:“弱水,你要下山了?”
  素妍点了点头,“此次上山,本就是要找师父商量皇城开医馆,想找几个鬼谷弟子去坐诊看病,可师父、邱师叔都闭关了。我托了南师祖、西师祖二位,也不晓得他们能不能帮上忙。但我回去,总得先准备起来,等人到了,就有去处。
  鬼谷医术,是先祖智慧、医术的结晶,理应造福于民。前辈的丹青,亦不是一个人的才华,是积数代画界前人的技艺累积而成,所以怪前辈的才华应该成为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否则,后来者的画作会越来越差,既然前辈超越了前人,有着自己的风格,理应让画界学子们观募画作,学习体味……”
  附庸山人笑骂一声“臭丫头”,却不得不同意素妍的这番话。拿着手里的笔,练着书法,漫不经心地道:“无名子在外游历数载,有诗词一本,他的诗词以热情、奔放、豪迈为主,又不乏清新、温婉之作。”
  素妍明白他的意思,“前辈放心,回头我便寻了无名子师叔,磨着他交出诗词。我不远千里回来,总不能让我没请到最好的郎中,连这个也落了空吧。”
  他很想再骂声“臭丫头”,却越发喜欢素妍这种性子,有什么,她会说出来,任是旁人同不同意,而她亦会为了最终的结果而努力,不放弃,不怕被拒绝。
  附庸山人道:“南长老一生偏爱音律,他新整理了一套《乐府十二册》。”
  素妍比划了一个拿下的动作,意思便是,她要了。
  附庸山人又道:“茂林的字画亦是一绝,风格自成一派,超旷飘逸,情感放纵奔腾,错综复杂的画面变化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又清丽婉约,情真意切,是雅俗共赏之作。懂画之人,越品越有意味。不懂之人,越瞧越是逼真。茂林的字比画更好,他的书法远在我之上。”
  她看过南长老的画,就是那幅《醉酒图》,唯殷茂林的画并未有收藏,倒是看过他写的字,也是近来才看到他动笔,只觉很不错,至少在这之前,素妍没有见比殷茂林的字写得更好。
  素妍道:“西长老可有得意之作?”
  附庸山人伸出指头,这丫头又盯上西长老了,“几年前,他也曾绘过一幅《蜀山新雨图》倒也清新潇洒,风流蕴藉。”
  “北长老呢?”
  附庸山人道:“他是个武痴。”
  素妍在庸居坐了一阵,听附庸山人对这处新屋挑了一堆的毛病,但总体他还是满意的,至少这座砖瓦小院,比之前那几间茅草屋看上去稳妥得多。
  离开的时候,素妍又磨着多讨了几幅,附庸山人连连摇头,想着自己留着这些画也无用,任由素妍一并讨了去。
  素妍这才作罢,宝贝一样地收好画作,与附庸山人说了好久的话,这才离了庸居。
  小心地将画作收好,搁到竹筒里,与柳飞飞搬到了五谷观居住。
  柳飞飞闲来没事,领着师姐妹把酿酒用的大锅、石磨都一并移到了谷中。小蝶与师姐妹们商议,索性也建座酒坊,将这些东西收起来。以后酿了果子酒还能换些钱,让师姐妹们过得更好些。
  素妍自个儿依旧早出晚归,今天磨南长老,明儿磨西长老,但凡是被附庸山人提到的东西,都被她索要了来。

  ☆、234归朝

  素妍与柳飞飞离开了茅屋,众人又到庸居相聚,附庸山人有了新屋子、新书房,颇是得意,正与他们几个讨几本好书回去。素妍将酿造的好酒都送到了庸居,被附庸山人埋在地下,甚至还为此新挖了一座地窖藏酒。
  今儿,素妍一大早就粘上殷茂林了,跟着他屁股后面乱转,发挥着不得手不罢手的风格。
  “殷师叔,殷师叔,你的字儿画儿的赏我几幅呗。”
  南长老微眯着眼睛,连西长老都颇是无奈,“指定是老怪透的口风,不然这丫头怎么知道我平生就只得《蜀山新雨图》能拿得出手,竟被她讨要了去。”
  南长老捻着胡须,他花了几年整理出来的《乐府十二册》也被讨了一套去,幸而他当时多抄了一套,以这丫头的磨人功夫,不得手都是不成的。“我的乐府都拿出一套,茂林,你索性给她几幅好的。”
  素妍笑嘻嘻地抱拳,“还是南师祖疼我,我又不落自家腰包,是要凑建医馆的。殷师叔,有钱出钱,无钱出墨宝,赏几幅呗!”
  给一幅就不错,还要几幅?
  他与素妍不算太熟,现下居然似与他相熟已久。
  殷茂林前儿见她跟着西长老身后转,被西长老当成宝贝的画,硬是被素妍给抢了去。不拿出几幅来,怕是过不了关,道:“且等我回宫再说。”
  素妍谢过殷茂林,调头看着无名子。
  无名子道:“我这儿可没字儿画儿的好东西。”
  “听说师叔可有本诗词集,一并给我吧!也让世人知晓,真才子不在俗世。”
  无名子愤然看向附庸山人,但见他云淡风轻,“你们瞧我作甚,这丫头拿走我八幅画作。是我所有喜欢的。开办义济医馆,这是为民谋福的好事,岂有不支持之理。”
  附庸山人非鬼谷门人,他们这些身为鬼谷长老、道长的人,只会聊表心意。
  无名子道:“就我那本诗词集,只怕误了世人。”
  南长老微微一笑,“以你之言,我那套《乐府十二册》且不成了误人子弟的东西。”
  无名子的脸微微一红,“南师叔严重,我哪敢。”
  “不敢便好。拿出一本给这丫头。既然写出了东西,就与世人共享,我等都不是追名逐利之人。相信这丫头也不会将我们的真实身份公诸于众。你法号无名子,索性用回俗家名讳。”
  有人帮着说话,无名子再想推托亦不可能,当日就令人将他的诗词集送到五谷观外。素妍收了,但见诗词集上。署名“谢文杰”,又有一行小字,“谢文杰,字少贤,生于建德十五年九月,年三岁。因身染天花被父母所弃,得恩师收养教导,自幼读书识字。喜诗词……”
  原来,无名子的俗家名字叫谢文杰。
  素妍一时心潮奔涌,他下山几年方归,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最初几年是有西长老、北长老相伴。后来三年他自己游历四方,集数年之历。才汇了这本《诗词集》。
  建德十五年,不正是先帝爷齐德宗时期,而今皇帝登基亦有二十余年了,也就是说,其实谢文杰不足四十,也就三十多岁的年纪,但看上去也只二十*。
  素妍手捧《诗词集》其间多有豪情万丈之作,有感叹命运的,有写景喻情的,或清丽,或凄婉,确如附庸山人所说,每首都是佳作。
  小蝶与瑶芳等人进了素妍所居的客房,正见柳飞飞在收拾包袱,道:“弱水师妹要走了?”
  素妍将《诗词集》搁放到铁盒里,道:“师姐,就要过年节了,我去岁回去晚了,今年得尽快赶到家中。师姐,我与你们说的事,待邱师叔出关之后,还劳你们与他说说。若是挑好了人选,记得与我来封信。”
  柳飞飞悠悠轻叹,“以前还有小晴师姐在,要是请她帮忙,她一定肯的。可是咱们师姐妹了,现在就属你和瑶芳师姐的医术最好了。南师祖虽然答应了年后挑人过来帮忙,可哪里有咱们打小一起长大的师姐妹好……”
  素妍点头。虽然不大赞同柳飞飞的意思,可如果真有一位懂医的师姐妹去皇城坐诊,这亦是好的。也许,能尽快化解将来皇城漫延的瘟疫。
  瑶芳自是愿意去,不用呆在这闷闷的五谷观内,自己学得医术,就是想为更多问诊治病。
  滴翠道:“要是师父出关,我们会尽快告诉她的。相信师父会替师妹想办法的。”
  “既是如此,那我就在皇城等着师姐们的回音。有了消息,一定要送信给我。”
  这一夜师姐妹们又说了许久的话,直至过了三更,方才散去。
  次日,素妍起了大早,小蝶早令主理厨房的师姐妹备了干粮,送柳飞飞与素妍离去。
  素妍道:“蝶师姐,半年后,有劳你派人每月给怪前辈送十五坛酒过去。村长那边帮忙建的新屋钱已经结过了,该交托的,我都安排好了。”
  小蝶温和地看着素妍,忆起当年在钱塘得遇素妍,她还是个小孩子,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她是一路陪着素妍长大的,教她习武,教她医术、阵法,点点滴滴有着太多关于素妍的记忆。
  “弱水,一路小心!”
  素妍对着滴翠等人道:“我在布庄留了一些银子,要过年了,观里的姐妹、师侄们都做身新衣裳吧。你们要保重!”
  翻身上马,素妍与来时一样,只背了个不大的包袱,还有一个模样看起来很寻常的竹筒,而柳飞飞那儿则是多了一个木盒子,里面放的都是书。
  别了五谷观,一路过了*阵,听说自打北齐、西歧交战以来,关于西歧四皇子、琰世子、安西县主出自鬼谷宫门下的事传遍天下,有许多人意欲拜入鬼谷宫门下,却被这*阵困在其间,难入鬼谷门。
  *
  腊月二十四,皇城下了场大雪。天亮之后,到处一片洁白,皇城已是焕然一新,窗明几净,红幔耀天,漆亮金彩,处处锦绣,连那漫天的雪花亦染上喜气似的轻盈飞舞。琼庭寂寂,金瓦覆雪,寒气逼人。
  皇帝遣静王宇文理、吴王宇文轩前往城外迎接凯旋归朝的三军,百姓们早早将街道两侧打扫得干干净净,将积雪用马车运出城去。
  昨晚,三军抵达皇城,未得圣谕,不敢擅入皇城,只得驻扎城外。偏夜里下了场大雪,许多人因为天寒也未敢入睡。
  天亮之后,杨秉忠便一直在等着皇帝的旨意,派了好几拨信差在营门外候着,却久久未听到回音。辰时分,听得一声高呼“皇帝口谕,着有功将士入朝受封!”
  一干将士早已整装待发,此刻个个神采飞扬,即便赶了两月余的路,却依旧瞧不出半分倦意,尤其最近数日,杨秉忠见能如期抵达皇城,销了急行令,每日正常赶路,满足将士们每日四个时辰的休憩时间。
  右相府、文忠候内,众人昨儿就忙碌开了,得了二爷一家、六爷、县主回府的消息,虞氏与大奶奶便吩咐众人清扫各处。
  尤其是虞氏,坐在如意堂内,一遍遍地想着哪里还有何不妥当之处,时不时再问上几句。
  沈氏道:“母亲安心,儿媳都安排好了。县主的闺阁内,备下了上好的银炭。二弟一家住的院子也都清扫干净了,府南、府北的几处院子都置备妥帖。”
  大少奶奶张双双满脸是笑,自打江舜诚被封为文忠候,她就越发会讨虞氏的欢心,更得沈氏喜欢,捧着一个汤婆子,“二叔父这回立有大功,只怕要封候晋爵了?”张双双这胎生了个女儿,更是乐坏了沈氏,直说自己没女儿,总算得了个孙女儿。
  沈氏道:“二弟的一切,可都是用命换来的。皇上最是仁厚,怕是少不得赐封的。”
  虞氏的心没在老二、老六身上,只一心念着素妍,“我那可怜的妍儿,昨晚下了那么大一场雪,也不准回家,可让我担心好一阵子。我要派人去接,老东西硬是不许。”
  她嘴里的老东西是江舜诚,说素妍既然入了军营,便是军中之人,没有皇帝恩许,不得擅自归家。只害得虞氏一晚听到风雪飘落的声音,生怕素妍冷了、饿了,好几回起夜来看天色,而昨夜仿佛故意与她作对,起了四五回夜,硬是不见天亮。
  何氏坐在一边,道:“有二伯、六叔在呢,他们会照顾好小姑。”
  虞氏面容上写满了担心,“两个大男人,照顾好他们自个就算不错,哪个是会照顾人的。便说老二媳妇,虽是女儿身,却活脱脱生了副男儿性子。说起来,我这妍儿也是个苦命,打小离了父母身边,好不容易能承欢膝下,却又要沙场奔忙……”
  想到这些,虞氏的心一阵揪痛,指点着媳妇道,“你们是做嫂子的人,得用些心。老三媳妇,你再去得月阁瞧瞧,看青嬷嬷、白菲她们把屋子打扫好了没有?”
  今晨一早,虞氏叮嘱了沈氏一回,这回又让何氏去看。
  要不是知道虞氏一切正常,沈氏真要怀疑虞氏是不是患了痴呆病。
  何氏道:“回婆母话,过来的时候媳妇特意去瞧了,县主的闺阁里有两个银炭炉子,都烧得旺旺的,比你这儿还暖和呢。”

  ☆、235通房

  (各位读友:浣浣求全订!求粉红票!求打赏!)
  虞氏面容缓和了几分,一门心思都记挂着将要归家的小女儿。“新做的冬袍让青嬷嬷暖热了,待人一回府就得换上。还有香汤也得备好了,妍儿最爱干净,不沐浴更衣怕是不肯来见我。”
  沈氏与何氏一一应下。
  沈氏遣了得力的小厮去二门上候着。等了大早上,才传来话:“禀太太,二爷、六爷派人传信回来。皇上有旨,要先入朝觐见,稍后才回府。”
  这江家只怕还得出个国公、候爷的,江书鲲在西北二十年,立功无数,就连他妻子如今也是将军封号,长子亦得了个“游骑将军”,就连只得十五六岁的次子,也是“游骑将”。江家虽是科举出身,可有次子做大将军,这让江家显得与众不同,可谓一门文武皆有。
  沈氏道:“再探!”
  辰时三刻,只听有小厮再禀:“禀太太,慕容氏携孙小姐、丫头们回府了。”
  人人喜颜展露,一副百般期待的模样。
  江家二爷、六爷还家,建立军功,搬师回朝,可谓荣归皇城。
  虞氏道:“可瞧见县主了?”
  小厮小心地看着沈氏,再看何氏,露出几许苦相。
  张双双催道:“太太问话呢,倒是快说。”
  不光是虞氏急,其他几个也跟着急。在江家,最为紧要的人物是虞氏,虞氏上管江舜诚,下管儿孙,将一家大小都压得住。唯独她就偏疼着最幼的素妍,而虞氏唯一怕的人也是素妍。
  小厮道:“门丁只瞧见慕容氏携着孙小姐和几个丫头,并未瞧见县主。”
  虞氏脸色刷牙的一下变得苍白。抬手指着小厮,厉声道:“你这话何意?什么叫没瞧见县主。让你们在二门候着,便是迎接县主的。”
  张双双帮衬着虞氏,啐骂着:“瞧这些没用的奴才,都办的什么事。去探个人,也弄不清。快去,瞧仔细再来回话。”
  素妍可是虞氏心坎上的宝贝,她昨儿一宿未睡安稳,等的就是自家女儿,这会子居然打听不到素妍的事。怎不让她懊恼。
  小厮扒腿就跑,不多会儿,换了个小厮。道:“二奶奶携孙小姐到二门了。”
  一家子人都跟着紧张起来。
  沈氏与何氏起身,伸长脖颈望着如意堂院门方向。
  张双双抱着汤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