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和月圆[封推]-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薇吃了几口,轻叹一声,“你们俩倒是用心些!”

    素妍微愣,不解凌薇这莫名的话从何而来,眨着无辜的眸子。

    唯有宇文琰时,凌薇倒可以说得直白些,这几年下来,她倒似更看重素妍,虽也疼宇文琰。但儿子是自己的说话可以随意些,唯独对素妍有疼爱,有怜惜,更有小心,毕竟儿媳不是她的女儿。万一说得重了,伤了儿媳的心,宇文琰还不得和她闹。

    凌薇语调一软,轻声道:“妍儿,你们得再生几个孩子,耀东太孤单了,连个和他玩的人都没有。整日往江家跑,这样下去不成的!”

    宇文琰生怕素妍生气,与凌薇说了多少回,这种话与他说就行,别在素妍面前说,虽然姚妃后来生了位四郡主。事实证明,姚妃的毒已解。佐怒天给素妍开了一样的方式,应是也解了的。可宇文琰心里还是没底,万一素妍真不能再生,这不是凿中她的痛处。反驳道:“娘,我们也想再生几个,可……这又不是我们说了算。”

    凌薇神色转肃,耀东大了,越发爱玩,小时候还能由她抱着、疼着,如今一转眼就跑不见了,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厮整天也围着他转,还能把看他的小厮累得半死。“要是妍儿再怀不上,到秋天我……就替你纳妾!”

    这么多年,凌薇一直不提纳妾的事,她往江家去得多,也喜欢江家各房的后宅安宁,这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侍妾,各家都安心过着自己的日子。

    不逼逼他们俩,只怕没往心里去。

    说完了话,凌薇却是有所胆怯地看着素妍,生怕她多心,她只是想逼逼他们,谁让他们这么不用心,凌薇甚至怀疑是素妍背着她又吃了避孕丸。

    宇文琰大喝一声:“要纳你纳!我是不会纳妾的!”

    素妍心头一暖,立时欢喜起来,她相信,就算她不能生,宇文琰也不会纳妾,她已经替宇文琰生了耀乐。

    凌薇倏地起身,她真的急,趁着她年轻,还能帮他们带孩子,为什么他们就不生了呢。多几个孩子不是挺好,瞧江家,子孙绕膝得多热闹。“你……你……”

    凌薇原是很喜欢素妍的,可如果再不给耀东添个弟弟妹妹,就算再喜欢,她瞧着也着急,她想带孙子,想替儿子、儿媳再多带几个孩子。如今连凌修婉嫁给江诗允都生了一个儿子,这第二个八月就要出生了。凌修洁嫁入杨家也都有了两个儿子了,怎不让她着急。

    早前,凌修洁的婚事总是定不下来,后来镇国公府小傅氏保媒,说了杨家族里一个文武兼备的后生,名唤杨文寿,竟是一说就成了。在凌修齐娶了陈王府三郡主的次年三月,凌修洁便嫁给了杨文寿为妻,成亲后,倒也是举案齐眉。

    凌薇气得不轻,直吐着粗气,可这事儿她也不能挑素妍的不是,她只说自家儿子,一早就与虞氏说好的,要是素妍有做不好的,她可寻了虞氏说话,让虞氏来教素妍,而她只能管自己的儿子、孙子。这也是她和虞氏请教来的婆媳相处之道,据说虞氏在江家也是这么管教她的儿媳们,有什么不是,找儿媳们娘家的母亲或嫂子、姐妹说话。

    素妍轻唤一声“婆母”,低声看着自己的腹部:“我……似怀上了。”

    凌薇立时“啊——”了一声,原本的着急化成了如花的笑,“妍儿,是真的么?多久了?”

    “这几年,我的小日子原是很准的,可二月没来,因未满三月就没说。”她想了又想,定是上回宇文琰在赏月阁兽行大发那回怀上的。以前她总是糊涂,但这次她一没来小日子就留了心。

    宇文琰比凌薇更希望能替耀东再添个弟弟或妹妹,这样府里就能更热闹些。握住素妍的手腕便诊起脉来,越诊就笑得越是灿烂。“你怀上了?真的怀上了?”

    宇文琰突地抱起素妍转圈,亲吻她的额头,是喜脉,虽不是很明显,但诊得越久,他便越是肯定。

    凌薇忙道:“你倒是小心些!别伤了她肚子里的胎儿……”

    很快,静堂和琴瑟堂上下都知素妍怀上了。

    又过了半月,素妍的胎脉更像了,经佐观主一诊,被告之“双脉之兆”,这就预示着,素妍肚子里怀的是两个,这回可乐坏了凌薇,一天三趟地往琴瑟堂里遣嬷嬷、丫头,叮嘱素妍好生用膳,又派了嬷嬷专门盯着,要是素妍不听,立时就是一套能烦死人的说辞。

    为防万一,凌薇又派了孙嬷嬷回身边服侍,变着花样地煮了好吃的照顾素妍。

    童英助老王爷修好卫河大码头后,经宇文琰引荐入了工部为官,去了西北黄河沿岸督造修建河堤。白菲依旧住在王府北巷里,她如今已是一对儿女的母亲,素妍在童英去西北前赏了白菲自由身,为她脱了奴籍,做了皇城三家铺子的管事。白菲家里买了一对无依无靠三口之家的奴仆为下人:父亲做了她小家里的管家,妻子做了婆子,女儿则成了白菲的丫头。



963 终章…佳儿娇女

    婆子每日帮白菲照应童汉、童娥兄妹俩,丫头则随白菲每日外出帮衬。

    紫鸢亦是如此,得闲时偶尔会过去帮白菲看看孩子。韦雄也去了工部,到淮河一带督建河堤工程,因担心外出家里没人照应,留了妻儿继续住在王府北巷。

    素妍许了他们,要是他们回来,另置了府邸,可随时接妻儿过去团聚。

    佑正四年暨天兴元年,新皇宇文轩因做了一个梦,梦里到了一座古怪而陌生的书房,只见那书房里坐着先帝,先帝在案上写了“天兴”二字,然后抬眸笑盈盈地看着他。醒来后以梦寻问钦天监,钦天监解梦说:此乃天兴我大齐!自此,新皇改年号“天兴”,又称天兴帝。

    白芷、白菲因天兴年的首届大考,祈栗高中状元,乡下老妇祈老太太一跃成为官家老太太,得了闲时,二人常去祈府探望。

    白芷嫁给了在监门卫做右郎将的孟尚钧,两年前出的阁。谁能想到呢,白芷与孟尚钧一来二往的竟生出了情意,素妍顺水推舟成就了一段良缘。出阁前,素妍赏了她自由身,另备了二百两银子的嫁妆,这在别家是从来没有的事,连着又赏了一家子奴才到孟家,算作是她的陪房。一时间,王府的下人都说,但凡做了王妃的丫头,将来都是能做官太太的。

    最沉默不语的白莺是前年秋才出的阁,她直至素妍身边的白茱、田荷知事了,能做好贴身大丫头才离开。白莺嫁了她的义兄李小宝,是在北巷里成的亲。去岁上元佳节,李小宝无意间救了微服私访逛夜市的太后,得了上苍眷顾,意外做了从五品殿前郎的官,新皇赐了三进院的府邸、田地。白莺在正月底时,带了义母婆婆随丈夫住到李府。

    李小宝而今是新皇和太后跟前的红人,巴结讨好的人不少。有官员想把自家女儿嫁给他,李老太太却不应允,说什么也要等白莺生了嫡长子后才许他纳妾。李小宝亦说“糟糠之妻不可弃”,在他们母子挨冻受饿时。白莺没有嫌弃他们,一直接济帮衬着,即便后来所有人都说他配不上白莺,但白莺还是嫁他为妻。人不能忘本,他更不能背弃信诺。

    白芷、白菲、白莺和紫鸢都有了做丫头难有的好归宿,如今都是官家奶奶,羡煞了一府的丫头们,尤其是世代为仆的管事们,打破了头,背里尔虞我诈也要把自家闺女送到琴瑟堂里当使唤下头。

    天兴四年冬月十五。宇文琰一早出门,还没等下朝,就得了下人来禀,说素妍要生了。消息传到江家,虞氏、沈氏、慕容氏都来琴瑟堂外候着。

    素妍在经过几个时辰的痛苦分娩下。终于顺利产出一个男婴。

    当帮忙的白菲出来时,笑盈盈地报了喜,“恭喜老敬妃!恭喜王爷,王妃添了个大胖公子!”

    慕容氏欢喜地看着众人,“只怕另一个也是公子呢。”

    宇文琰板着脸,他喜欢女儿,女儿多乖巧。可不像耀东那个野猴,一点都不怕他,整日还和他玩心眼,镇日的就往江家跑,将江家闹得鸡犬不宁,上屋顶捉小老鼠。踩坏了琉璃瓦,只说自己捉了几只小老鼠;爬树掏鸟窝,不知大人多担心,还说要将取来的鸟蛋孵小鸟……

    凌薇笑得一张脸乐成了花,管是男孩、女儿又是一辈人。也是她的亲孙子。

    又一声啼哭!

    里面的青嬷嬷大声道:“是郡主!是个郡主呢!”

    素妍生下了一对龙凤胎,满月那日请了钦天监袁监正来卜吉凶,“在下建议,二公子与郡主分开来养,若是两个男孩或两个女孩便罢,若是龙凤胎三岁之前不可让他们见面……”

    凌薇看着在襁褓里睡得香甜的孩子,这两个孩子长得很像她,换句话说,长得像宇文琰。她粲然一笑,“亲家母,要不把西西送到江家养着可好?要是送到乡下庄子,我怕阿琰夫妇不乐意呢。”

    此刻,虞氏正抱着小郡主。

    长子叫耀东,名辉;次子乳字耀南,名军;郡主排序第三,小字取了“西西”,不能叫“耀西”这是男孩儿的名字。

    虞氏低头看着西西,喝足了奶倒也睡得香甜,这两个孩子,明明是一男一女,男的瞧着像女孩,女孩瞧着又似男孩,随了凌薇与宇文琰母子可男可女的妖孽容貌。

    耀东越发长得像江舜诚,偏这两个竟如跟宇文琰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宇文琰很是得意,满月宴时,对他的同僚与好友道:“这回总算没白忙,生了对像我的儿女!”这里说着话,就被下人告知,钦天监袁监正建议把两个孩子分开养,一扒腿就进了静堂偏厅。“把耀南送到江家养!”

    凌薇很喜欢耀南,疼到心坎了去了。有时候她总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总觉得抱在手里的不是耀南,而是幼时的宇文琰。她一定要亲手把耀南带大,就如同看宇文琰一点点长大一样。“一个耀东在江家就够调皮了,再送个耀南去,成什么样子了?西西安静,把西西送过去。再说,亲家母最喜欢女孩!”

    明明是她有私心,一瞧耀南长得像宇文琰,就舍不得放手,虽都长得像宇文琰,可她总觉得耀南更像宇文琰,偏说江家喜欢女孩。

    虞氏只是含着笑,“只要两个孩子好,送谁去江家都行,不过是在如意堂里寻两间屋子住的事儿。”

    她好多年不带孩子了,如今因钦天监说一对孩子分开带才能避开劫数,虞氏倒不说多话,只盼他们都能平安长大。

    宇文琰道:“把耀南送去江家带,过了三岁再接回来。”

    凌薇不肯示弱,“送西西去!”

    母子二人立马就要争执开来,素妍到了。

    凌薇忙道:“钦天监说两个孩子犯了劫数,得分开才好养活。”

    凌薇喜欢耀南,虞氏喜欢西西,这样一来,两边的母亲各有喜欢的孩子,何乐而不为。素妍轻扯着宇文琰。笑道:“就送西西去江家吧!有我娘帮着拉扯,我也放心!”

    沈氏笑道:“不是还有我么!”

    慕容氏又道:“我也在呢!我也可以帮你带着。”

    江书鲲任晋地大都督,六年期一满,便回皇城任命。如今是虎贲军指挥使,手头握着二十万兵马大权,是仅次于镇国公的又一员猛将。

    满月宴一结束,虞氏领走了西西与乳母、一个服侍的大丫头回江家。

    百日时,宫中封赏圣旨到,耀南被封为卫平候,赐相州三县为封地,长女西西赐封号昭华,享一等郡主位。

    天兴五年,耀东满六岁后的春天。素妍将他送去鬼谷宫学艺,在那学艺的还有嫡皇子宇文恒,两个孩子年纪相当,亦能玩到一处。耀东临走时,惹得凌薇大哭了一场。直骂宇文琰夫妇是个狠心的,要把小小的孩子送到山上学艺。

    素妍只不说话,还是照着计划将孩子送走了。

    好在凌薇跟前有耀南照顾,没过几日她就习惯了。

    天兴六年春,三月二十二日素妍再度产下一女,乳字北北。这孩子长得一半似素妍,又一半似宇文琰。有着素妍的清丽,又有着宇文琰的妖孽眉眼,一瞧就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很得宇文琰的欢心,他一回府里就将北北抱在怀里,说着话,轻言细语地逗玩着。北北周岁时。新皇赐其封号昭乐,享一等郡主位。

    天兴七年秋八月,素妍再生下一男孩,现下东西南北的名字都用了,只得取乳字“耀中”。因其五行缺土,取名“连”。这孩子有八分酷似老王爷,只得两分像宇文琰。素妍觉着这孩子还是像宇文琰,但旁人总说长得像老王爷。

    老王爷得到消息,特意从卫州赶来瞧小孙子,一见着就乐得像得了宝贝,只夸素妍会生,谁也没亏着,竟生了个和他长得像的孙子。

    耀东、耀南都有封号、封地,唯有耀中却什么也没有,老王爷入宫想为耀中求个恩赏,却被素妍给劝阻了。

    有了三子两女,素妍便学沈氏,服下绝育汤。不想宇文琰心疼素妍的身子,他自个竟配了断嗣汤要吃,还不等他服下,就被素妍给砸了,素妍依旧坚持自己的选择,饮下绝育汤。

    耀南的性子半点都不像宇文琰,也不像素妍,显得有些胆小、怯懦,身子也不如耀东和耀中的健壮,早早拜降魔观佐怒天为师祖学艺,学的是医术、武功和棋艺。

    耀南最得凌薇心疼,凌薇看着耀南,总觉得那就是小时候的宇文琰;耀东是江家人最喜欢的孩子;而素妍最疼西西,觉得西西长得最像宇文琰;宇文琰最喜欢北北,觉得北北的模样最像他和素妍的结晶,一半像他,一半像素妍,是他幻想中的女儿模样;老王爷则视耀中为心头肉。

    耀中两岁时,老王爷特意来皇城接他去卫州玩儿。凌薇有些不乐意,但宇文琰和素妍都应了,原说好玩一月就回来,没想老王爷留着耀中竟在卫州一呆就是两年多,宇文琰写信催了五六回就是不把孩子送回来,最后还派了护卫过去接人,这才回到王府。

    耀东十三岁时,下山回家,在家里呆了不到半月,就与二皇子宇文恒一道入了御卫营。

    宇文恒的武功极高,素妍见到他时,他已是十四岁的少年,却整日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身上透出一股子冷厉之色,不怒自威。

    耀东依旧一脸顽皮样,鬼点子很多,整日嘻笑怒骂,素妍直骂他一看就像个纨绔、风流种,见着谁家的漂亮姑娘,就跑上去搭讪说话,小小年纪,便有皇城不少官家小姐认得他。他倒是个大杂家,会些医术武功、会棋艺布阵,还会诗词歌赋,但他最善长的还是兵法棋艺和武功,常陪宇文琰在练功房里习武切磋。

    这些年宇文琰的武功突飞猛进,人称“皇城第一高手”,这一称号倒吸引了宇文恒常来府里,每回都找宇文琰切磋武功,宇文恒百战百输,却百战百至。

    后来,宇文琰都不想与宇文恒过招了,连连摆手:“就无甚长进。偏与我打!你的武功在同龄人里算是翘楚,过些年再来吧!”偏宇文恒就是不肯服输,非找宇文琰打架不可。

    耀南七岁时,对草药医术越发感兴趣。素妍特意在府里为他建了座“百草坞”,由得他去折腾。到了八岁时,耀南能熟背《百草药方》,还常去义济医馆帮忙,学着下方子,早前几月每回写了,有太医帮忙查看,半年后他瞧过的风寒等病下了方子就直接拿药。人虽不大,却有了一股温雅风度,又喜做文人打扮。总爱穿一袭茫色袍子,上面只绣着祥云灰纹,赏心悦目,一上街就迷倒一大群的小姑娘。

    耀南虽小,却有了最忠实的追求者。九公主的小女儿雨苹一见着他就笑眼眯眯。爱藏了好吃的给耀南送来。但凡他呆在义济医馆,一些官家小姑娘们就会争先恐后去瞧他,他总是温和地与小姑娘们说话,不急不燥,举止得体。

    与耀南不同,西西更喜欢摆弄阵法,武功就只觉会了一套剑法又一些轻功。读书识字什么的她亦不敢感兴趣,但在素妍身边学了四五年,一过九岁便不大学了,倒是被凌薇整日逼着学女红、主持中馈,早前不乐意,学了一阵倒还学得像模像样。

    耀中最爱去外面。这是因他与老王爷呆得多的缘故,时不时去卫河大码头,偶尔又去各县查看民情。老王爷上回送耀中回皇城,不过住过了一个多月,又拐了小孙子跑路。直气得宇文琰哑口无言。好在他考过耀中的功课,读书识字也是会的,可他还打算让耀中去江家家学好好读书呢。

    耀中满八岁时,老王爷总算送他回来,他自个却也赖在皇城住了下来,不愿再回卫州,原因很简单:他宝贝孙子在皇城,他哪儿都不去。耀中入了江家家学,开始认真读书,江家的孩子都很用心,他也学得还不错。

    素妍是个严母,宇文琰倒更纵容孩子些,惹急了她,她就把孩子往阵林里放,由得孩子被树木抽得伤痕累累,直至他们认错求饶这才从里面抱出来。

    偏西西是个用心的,早前两次倒也无甚,后来西西就入了阵林,把北北或顽皮的耀中给带出来,劝着他们给素妍认错。

    日子,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着!

    天兴十五年上元佳节,参加宫宴回来,素妍偎依在宇文琰的怀里,轻叹一声,想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事,仿若大梦一场。“今儿,皇后说要给二皇子定亲了,也提到了我家耀东。耀东也不小了,到了该议亲的时候。我回娘家找找大嫂,挑个贤惠得体的订下……”

    耀东学艺归来,江家人就留了心。因是素妍的长子,虞氏拿了主意,不打算让耀东娶江家姑娘为妻,而是挑个贤惠的。

    宇文琰轻叹一声,“娘说,耀南将来的婚事由她订。耀中那儿,瞧如今的情势,只怕父王是要管的。”

    素妍道:“他们订谁我都不管,但不能委屈了孩子,只要孩子愿意,我自不阻止。”

    凌薇和老王爷愿意管这事,素妍倒也放心,他们拿两个孩子当成心头肉一般,将来只是百里挑一地选了好的配他们。

    耀南的感情与凌薇最深,又因宇文琰说的“一个男孩子,长那么好看做甚?”似乎对耀南的相貌有些不满意,反因此惹怒了凌薇,这话是说当年她把宇文琰生得太俊美了?她愤声道:“耀南的婚事,将来不让你们操心,我自替他做主就是。”私下找宇文琰说体己话,“你怎能说耀南长得太好看不是好事,俊也好,丑也好,那都是你儿子,他长得俊,你更应高兴。”

    宇文琰不觉自己的话有错,他打小就是在世人的惊叹声中长大的,不夸他武功,不夸他学识,就直夸他的相貌,他最烦的就是有人说他长得俊。“红颜祸水,女人美了不是好事,这男子太俊也非好事!”他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气得凌薇骂人。

    凌薇吐着粗气,换作别人家,自家孩子长得好,又有本事,做父母还不得高兴成什么似的,偏宇文琰认为是坏事。

    宇文琰见她生气,忙道:“娘,天不早了,我回去了。”逃跑似地离了静堂,只余下继续生气的凌薇。

    耀中与老王爷最亲,两岁时就在老王爷身边呆着,整日被老王爷带在身边、骑马、游玩,也是个在家呆不住的,整日就想往外边跑,不仅是他跑,而是快成了老王爷的尾巴,老王爷去哪儿都领着他。

    时日一久,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一见耀中,就知道那是老王爷的孙儿,原因很简单,耀中长得实在太像老王爷了。每每被人一说,老王爷就乐得哈哈大笑,甚至有几回,有十几年未见的西北将军见到老王爷笑问:“老王爷,这是你得的老来子,长得可真像你?”耀中气得直瞪眼。

    老王爷反不以为然地笑道:“这是我的小孙儿!是阿琰的幼子耀中!”然后不免多夸几句,“这孩子跟着我学武功、骑术,年纪不大,骑术极好,箭术也不错……”说错话的人,少不得赔礼道歉,时间一长,无论是卫州还是皇城,都知道左肩王府的三公子宇文连长得酷似老王爷。

    皇城的名门世族们,或有不认识兄弟三人的,但只要认识了江舜诚,就能认出耀东;认识宇文琰,便能辩出耀南;认得老王爷,就一眼能猜出耀中。



964 终章…儿女大了

    早前素妍还笑话说,要是凌修齐与陈王府三郡主的儿子长得像凌修齐,可不就像了耀南的模样,不曾想他们的三个儿女,反更像三郡主和陈王府的人多一些,真真应了外侄多像舅。

    凌薇与江家人亲厚,也学得了江家虞氏、沈氏的头脑,这进门的媳妇一定得贤惠,得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还得容貌不差……

    这些年下来,凌薇与虞氏、沈氏又似朋友,又是亲戚,两家人的关系处得极好,偶尔与素妍产生一些小矛盾,也能通过虞氏、沈氏得到缓和、化解。在人前,凌薇总是夸着素妍,素妍给她添的那些心头堵也只说给虞氏、沈氏知道,一旦她们得晓,虞氏总会在素妍回娘家时,私下里教导一番,而沈氏又地讲上一堆道理。

    素妍也不生气,自然又说些凌薇的事。“瞧她把耀南给惯的,半夜三更的,耀南说肚子饿,她竟起来给孩子做食,哪有孩子半夜进食的,她自个累不说,孩子吃了也不消化……”

    偶尔,婆媳二人各有各的理。

    虞氏、沈氏就成了两头劝、两头说。

    无论怎样,婆媳的小矛盾不断,大矛盾没有,但整个皇城都知道,左肩王府的凌敬妃与王妃婆媳胜同母女一般,就连宫里的太后听了,也笑言,要跟凌薇学。

    芙蓉帐内春衫薄,风光旖旎,春色撩人。

    素妍躺在宇文琰的臂弯,每次宇文琰自宫里当差回来,都会迫不及待地当一回狼,今次也不例外。

    孩子们大了,知晓父亲归来,远远地避着。耀东到底是知事了,知晓男女之间是怎么回事,他十六岁生辰那日,凌薇便挑了一个美貌又聪慧的丫头送给他做通房。这在各家也都是不成文的规定。早的十五岁就有,晚些的十八岁,但凌薇觉得十六岁正好,加上耀东自幼习武。原就要当旁人家十*岁的男孩。北北和耀中听说宇文琰回来,要来琴瑟堂凑热闹,被耀东给训走了。

    耀东虽在外人面前嬉皮笑脸,也不知怎的,家里的弟弟妹妹竟还有几分惧他,他不笑的时候,越发像江舜诚严肃时的样子。

    素妍娇喘连连,“耀东要请战出征……”

    “自以为读了几本兵法就了不得,他的武功不错,可要出征……”宇文琰摇头。总觉得耀东缺乏实战经验,行事沉稳这一点上,耀东与太子宇文恒相比差上一大截。太子宇文恒从鬼谷宫学艺归来,他的武功、课业都由皇帝亲自过问,进步神速。“父王昨儿入宫,求了皇上也说要出征,也不瞧瞧他自个多大的年纪。”

    六十岁的人了,也跟着凑热闹,如今就连杨秉忠都说自己老了,辞了兵权,在家养老。一门心思教养他的三个孙儿学习武功。

    素妍听凌薇说过这事,“父王请战出征,说要建功立业挣功名。”

    老王爷一大把年纪,他要功名做甚,说来道去还是为了最年幼的耀中。

    耀东得袭世子位,耀南封为卫平候。唯独耀中可谓什么也没有,偏老王爷最疼耀中,觉得耀中很像他小时候,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可爱。从耀中两岁至今。他们祖孙俩呆在的一起的时间比谁都多。

    素妍仰头:“父王出征是为耀中;耀东出征是想证明他有一身的本事,并非皇族纨绔;你出征……”

    宇文琰眉眼含情,将她搂得更紧了,“我怎么想的,你不是比我更清楚么?”

    “呃……”他出征是为了她。

    因为早前朱武说,素妍应配如罗思源、唐观那样的大才子。后来,又有一些文臣名士有同样的感慨,久而久之,竟成了宇文琰的一份心结,他努力地学武功,努力地做大英雄,都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是配得上她的。

    宇文琰总觉儿子年幼,而父亲太老,一老一少皆请战,他不得不请战大辽。

    素妍习惯性地在他胸膛上画着圈圈,挠得他身心荡漾,“耀东求到我那儿,想当年你出征西歧,比耀东大不了多少,既然耀东想去,不如由了他去。男子总得磨练一二才能长大,你我都不是世俗之人,亦不能总将他们庇护在臂膀之下。”

    宇文琰微皱着眉头,“太子也曾再三请战出征,皇后发了话,要出征可以,得让他先娶太子妃。”

    素妍想到孩子们的婚事,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头,“上回,我大嫂挑了五位好姑娘,耀东竟是一个也没瞧上。听说皇后给太子挑了不少,太子一眼也不曾瞧过,闭口不提成亲的事。这两个孩子,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皇后从杨氏宗族里亦挑出了两名才貌俱佳的女子,列为太子妃人选,其他世族除江氏女大多早早订了亲,旁的亦都有贵女入选,偏宇文恒一个也瞧不入眼。杨云屏追问了几句,也没一句话。

    宇文恒性情内敛,不苟言笑,自有一股威严之气,像极了当今的皇帝,因他性子像,皇帝也多有爱惜,加上与太后同日寿诞,太后也偏袒。杨云屏自不屑说,宇文恒是杨云屏唯一的儿子,杨云屏虽又育有两位公主,但只生了宇文恒这一个儿子。

    宇文辉、他们的儿子耀东则与宇文恒的性子完全不同,宇文辉性子活泼开朗,嘻笑怒骂是常有的事,严肃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最是个会哄女人高兴的,能哄凌薇,也哄素妍,就是西西、北北俩也能被他哄得团团转,一见他就乐。

    宇文琰轻叹一声,“回头你寻了机会探探耀东的语气,我瞧他莫不是在外有意中人了。”

    “意中人……”素妍沉吟着,她着实想不通,耀东随宇文恒下山时不过才十三岁,宇文恒也才十四岁,他们哪里就有意中人了?如今下山几载,也到了婚嫁之龄,这两个孩子却都没有寻到合适的姑娘,“我回头问问。”

    耀东挂念着素妍答应他的事,一从太子宫归来。便马不停蹄地上了赏月阁。

    素妍正与耀南讲授绘画的要骤关键。

    “娘。”他低唤一声。

    素妍抬眼看着风尘仆仆的他,一袭战袍铠甲,双眸熠熠生辉,眉眼之间像极了江舜诚。难怪江家的哥哥、侄儿们见到他,都生出几分畏惧来,除了长得像江舜诚,性子里却更多了份随和,“今儿回来得这么早?”

    他跟着太子整日在御卫营里摸爬滚打,近来素妍又听说端妃所生的四皇子恪、良妃所生的六皇子悰与宇文恒亲近,快成了宇文恒的影子,三个人常出入御卫营。“御卫营一操练就回来了,端妃娘娘应了四皇子殿下出征沙场,良妃娘娘也应了六皇子殿下。皇上对太子也略有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