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和月圆[封推]-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鹊想接话,可看着一殿恭谨的丫头,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
  杨云屏道:“雪雁,领了这位丫头去偏殿说话。”
  雪雁应声,将紫鹊带了下去。
  杨云屏又斥退左右,唯留了朱雀在跟前服侍。
  白芷这才低声道:“王妃一直都想入宫的,前些日子被太医诊出有了身子,未满三月,又被王爷下令在府里养胎。”

  ☆、716 代为问候

  杨云屏一直知晓皇帝对素妍的心思,有一阵子,她生怕皇帝会逼素妍入宫为妃,如今有了身孕,素妍便能与喜欢的男子做一生一世的夫妻。“真是件喜事。”
  白芷又简明扼要地说了近来王府里发生的事,及素妍对杨云屏的挂念,拿了一盒素妍亲手做的雪膏,一闻就笑道:“杜鹃花的。”
  杨云屏喜欢杜鹃花,无论是皇家御花园,还是山野民间,都能长得如火如荼,当春天来临,便那样静默的开着,把美丽送往人间。
  杜鹃花没有兰花的孤芳自赏,沉寂乡间;也没有桃花的泛滥如霞,到得季节时,在绿叶间绽出花来。
  白芷道:“这是我家王妃亲手做的雪膏,还请皇后娘娘别嫌弃。”
  “可比什么贵重东西都珍贵着呢,素妍懂医术,她给的东西自是最好的。”
  白芷又问:“我家王妃问,娘娘近来可好?二皇子殿下可好?”
  “你回她,我们母子都好着呢。”
  “王妃又说,娘娘若是遇上烦心事,或遣宫人、或遣丫头说一声,姐妹同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素妍怀了身子,还时时挂着宫里的她和二皇子,这份关心,足让杨云屏倍觉温暖。
  杨云屏又说了些自己的事,多是说她很好,叫素妍不要挂心。
  末了,白芷道:“王妃让奴婢再去瞧瞧张才人。”
  杨云屏道:“这孩子瞧着是个本分老实的,你去看看吧。”
  白芷欠身退出。
  由宫人引领着去了漪兰宫。
  张锦绢坐在大殿上,正低头发着呆,所有人都羡慕她,可她曾有一度期望着离开这里,最好是落选,却又害怕落选,为了让她入宫,父亲、母亲和她的亲娘都抱有巨大的希望。
  见到白芷,她稍有些意外。
  张锦绢斥退左右。着心腹侍女在一边盯着,以防被人偷听打扰。
  白芷便照着素妍的吩咐讲了傅承仪的故事,问:“张才人可明白王妃的意思?”
  张锦绢一脸茫色,很用心地道:“是让我学傅承仪么?不争宠夺爱?”
  “对傅承仪来说,王妃就是比老王爷还可靠的天,如今张才人入了宫,你心里的天得是皇后娘娘,你面上的天得是皇上,只要你依仗着皇后,用心替皇后办事。便能求得后宫安稳。
  不争宠夺爱。不阴谋算计。你在宫里的主子有三个:皇上、皇后和太后。至于旁的,你不开罪,也不拉拢。
  在宫里,最讨厌的就是墙头草!只要你守好本分。他日育下一男半女,你这一生就算有靠。但你记住,永远不可与皇后生出嫌隙,因为在这宫里能保你的只有皇后。
  你要学会如傅承仪一样,学会等待。这中宫,皇上总会来的,你只需要等待,更需要学会襄助皇后。王妃还说,你刚入宫。最紧要的是学会看、听、想。”
  张锦绢没想素妍会派了丫头来看她,还与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这宫里,除了素妍可以出入,再没旁人了。
  其他人入宫,都要提前向内务府递牌子。然后静静地等着消息。
  白芷问:“张才人可听明白了?”
  张锦绢点了点头。
  “明白了就好,你且再细细地想着。闲来无事,你可以做些女红打发时间,等你对宫里熟络了,皇后自会派些差事给你,无论是大小事,你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
  她肯定地点头。
  还是秀女时,秀女们就开始算计的,为了让比自己貌美的秀女离开,有的甚至给人下药,害人毁容出红疹。
  那一刻,张锦绢怕了。
  但她还是因为素妍的缘故,得了皇后暗中的保护,有惊无除无惊地走到了最后。
  许是她容貌寻常,秀女们都不将她看在眼里,一个个都说她是运气好。
  白芷从漪兰宫告退回到凤仪宫。
  杨云屏留了两个丫头在宫里用了午膳,让雪雁陪她们说话闲聊。
  更多的是雪雁想知道素妍的近况。
  白芷与紫鹊一离开,雪雁就将紫鹊说的话学了一遍。
  杨云屏道:“青霞郡主借着自己打理府邸的机会,把珍宝库的东西搬空了?”
  雪雁道:“紫鹊确实这么说的。说有三十五件东西呢,有的是先帝赏赐的,有的是左肩王府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夜明珠、珊瑚树、珍珠衫,还有好些珍贵的东西。”
  杨云屏没想素妍比自己还烦闷呢,虽有丈夫的真心疼爱,可婆婆、小姑个个都刁钻古怪,不是欺负素妍,就是算计一把。
  杨云屏轻叹一声,又忆起西北战场时,她、素妍、柳飞飞几个在一处,何等的无忧快乐,虽然要奋战沙场,却是道不出的痛快。
  而今,各自嫁人了。
  她是皇后,宫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事要忙碌。
  素妍做了王妃,遇到不可理喻的婆母,又有爱算计的小姑子,光是想想就够头疼。
  女人的快乐,不是在娘家时有多受宠爱,而是在嫁入婆家后,不能笑颜如花。能在婆家依旧有笑颜的女子,才是真正有福气的。
  “如若,女子总如在娘家时那般快乐该有多好。”
  素妍自己都有一大团的烦心事,却还派丫头来问候她,能被这样牵绊着,也是一种幸福。越是在这样的处境里,越能体会到这份姐妹情的来之不易。
  二皇子宇文恒哭了,从偏殿里传出洪亮的哇哇大哭声,他一哭,杨云屏只觉自己的心都要跟着碎了。提着凤袍就往偏殿看,乳母正抱着二皇子哄着,偏二皇子蹬着一双腿,又哭又闹,就是不肯吃奶。
  杨云屏道:“来!把孩子给本宫。”
  二皇子被亲娘抱着,杨云屏温和地道:“玉郎,没睡醒么?是不是心里不舒坦?”
  乳母忙道:“奴婢一直在窗前做针线活来,他突然就大哭起来了。”
  二皇子因一出身就比寻常孩子要壮实,就连嗓门也出奇的大,哭起来时,竟似有半岁孩子的声音,一惹哭了,便只得杨云屏才能哄得住。
  新皇已经很没来凤仪宫了,早前只让丽、雅贵人侍寝。三月十六夜,一宿之间传了三位新入宫的才人侍寝。每位进去半个时辰后,就被内侍用肩舆抬走。次日一早,就有赏给三位才人的礼物:宫绸贡缎、金钗步摇皆有。
  三月十八夜,又是如此。
  昨儿一早,太后就传了杨云屏去康宁宫,要她劝皇帝保重龙体。
  连他的影子都见不着,又如何劝他?
  两夜,连宠了六位新晋才人,除了赏布、赐首饰,也没别的封赏。
  许淑妃所有心思都在大皇子宇文恺的教养辅育上,听说宇文恺已经开始学背唐诗、宋词了。
  杨云屏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宇文恺连话都说不明白,居然就学背唐诗,连淑妃宫里的内侍、宫娥见人就说“我们大皇子聪颖过人,如今会背十多首唐诗宋词了呢。”
  朱雀特意打听了一番,告诉杨云屏道:“皇后娘娘一出月子,许淑妃就把所有心思放在大皇子身上,每日拿着好吃的、好玩的逗着、哄着教大皇子背诵唐诗宋词,背得好了,就给大皇子吃和玩,要是背不好,就不给。”
  杨云屏没想居然有这样教孩子的,许淑妃这是要把大皇子教成神童呢,对于世人来说,一岁多的孩子会背唐诗,这简直就是神话。
  翠鹂压低嗓门,道:“皇后娘娘还得防着她些。淑妃这样教养大皇子为什么?不就是想让皇上对大皇子另眼相看么?前几日,她带着大皇子去康宁宫,诱着大皇子在太后面前背唐诗,连背了三首呢,乐得太后只夸她会教孩子,还赏了大皇子一对螭龙纹挂佩呢。”
  杨云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换作是本宫,是万不会这样逼孩子的,才一岁多呢,亏得她做得出来。本宫呀就望着我的玉郎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
  朱雀一直觉得二皇子宇文恒是个习武的好材料,一出生就长得比寻常孩子壮实,就连哭声也比寻常孩子要响亮,笑道:“娘娘,待二皇子大些,属下教他剑术武功。”
  杨云屏一听这话,皱着眉头,“上回你们给二皇子弄的什么汤药泡澡,害得太后抱着他就问二皇子是不是哪儿不适,怎么身上一股子药味?本宫都不知如何回答太后,只能说近来有些上火,太医给乳母配了降火的药吃,许是乳母身上过给二皇子的。”
  翠鹂与朱雀低头笑着。
  雪雁道:“下回给二皇子泡了澡,一定得好好的洗洗,把药味去了才好。”
  朱雀道:“去得太干净就没效果了。”
  二皇子出生以来,壮得像一头小老虎。
  大皇子如今一岁多,每到季节变换,咳嗽、感冒就出来了,吓得许淑妃忙前忙后的照顾着。大皇子的病一好,许淑妃就开始教大皇子读唐诗宋词。
  杨云屏想到许淑妃和她自己,就觉得有些不妥。
  许淑妃严格教养大皇子。
  而她呢,给不足百日的二皇子泡药澡。
  传扬出去,外面的百姓定会当成笑话,说这宫里的皇后和淑妃一定是疯了。
  太后很喜欢二皇子,最大的原因是她与二皇子都在腊月初八出生。
  宫里便有流言,说二皇子原是要过些日子再出生的,是皇后吃了催生药,特意赶在太后寿辰上出生。

  ☆、717 宠新人

  (ps:读友大人,又到月底了,如果你的手里还有粉红票,请投给该文吧!o(n_n)o拜谢!)
  杨云屏一笑置之,“本宫险些连命都搭进去了,还能算计这些,是吃药还是十月瓜熟蒂落,太医们知道,你们也知道。”
  她本没有做,可宫里还是有这样的流言。
  就连太后都将信将疑,传了给杨云屏请平安脉的太医问话,太医说没有吃药,是到了产期。
  太后这才信了!
  三月二十日夜,一到三更,新皇令大总管安排新来的才人侍寝,依旧要三个,连时辰都排好了,亥时二刻送一人,子时二刻再送一人,丑时二刻又送一人至养心殿。
  太后听说后,对此颇有异义,请了新皇到康宁宫说话。
  “听说昨晚,你又宣了三位新入宫的才人侍寝?”
  新皇笑着道:“母后,这正是你所说雨露均沾,要是三人都能怀上皇嗣,这几日下来,母后便能多出九个孙儿。哈哈……”
  太后气得咬舌,居然与她打趣。正色道:“哀家与你说正事,侍寝归侍寝,你也得注意龙体,两位皇子还小,北齐的天下、宫里一大家子的人都得靠你呢。”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素妍了。
  倒是经常看到宇文琰,这小子呆了,夜里站在大殿外,也能望着天空傻笑。
  素妍……
  原该是他的妻。
  却因为太后的算计,生生将他和素妍拆散。
  他不想娶旁人的,也曾想过,这一生得一知心女子足矣。
  然而,太后年轻时要乾明太子做到唯她一人,却不愿自己的儿子身边只一真心女子。
  新皇敛色道:“朕知晓分寸。早前可是母后说,不可专宠丽贵人和雅贵人么?如今朕做到了,你还有何担心的?朕做到,在你看来不是;朕做不到,又担心朕误国误民。”
  新皇真不好当。做什么都不成。
  太后轻叹道:“可你也得有个分寸。一夜传三人侍寝,要伤龙体的。”
  新皇抱拳道:“母后,朕还有一堆的奏章要批阅,朕得回养心殿了。”
  太后原想劝上几句,新皇反抱怨他左右行事都不对。
  对于新皇而言,一夜要某位嫔妃六回,与一夜要了三位嫔妃各两回原是一回事。他人年轻,又自幼习武,心里清楚得很。
  芸芳嬷嬷轻声宽慰道:“太后,皇上正在兴头上。过几日就好了。”
  “但愿如此。”
  太后希望皇上真如芸芳所言。转眼间就到了四月。
  四月初二、初四……四月二十。每逢双日,夜夜如此。
  一个月的时间,将新入宫的六十名秀女、才人都快临幸遍了,多是一夜之后。连新皇自个都忆不起她们的相貌,只是偶然被人提及时,才蓦地忆起,原来他还有那么一个女人。
  北齐后宫妃嫔等级森严,皇后一名;四妃(贵、淑、德、贤)为正一品;嫔六人,为正二品;贵人九人,为正三品;美人九人,为正四品;才人九人,为正五品;宝应二十七人。为正六品;常在二十七人,为正七品;秀女若干,为正八品。
  嫔位及以上才能称为“娘娘”,秀女一律称为“小主”,各妃嫔的使唤奴才。也可敬称自家服侍之人为“主子”。
  但这次,太后将所有封疆大吏都督之女一律赐封为才人,加上去秋入宫的三人,便有十五位才人了。
  但凡临幸过的秀女,除了有三人升为美人,六人升为宝应,其他诸人一律为常在,能得升为美人的几个,皆是给新皇留有印象的,宝应次之,常在的诸人,连他自个都想不起来。
  新皇的心里能记住的多是那几个特别的女子,要么特别温柔,要么特别有才情,要么就生得特别美貌……但入得这宫里的,哪个不是温柔貌美又有些才情的,能记住的不过时那三两个人,记不住的更占多数。
  张锦绢因住在漪兰宫,与另两名一早就升才人的女子一样,她们因父亲位高权重,为封疆大员,得太后赏识,早早升了才人,可她们三人并未宣诏侍寝。
  她听了素妍的话,每日按时到凤仪宫给皇后请安。
  皇后最初派了一些小事让她打理,后来见她倒也办得得体,又陆续派了她一些差事。
  但凡是皇后要她办的差,张锦绢都用心办好,若有不懂的地方,就亲自去请教皇后。
  太后这会子就等着,瞧新皇把六十名新入宫的女人都临幸一遍,是否也就好了。
  每月十四、十五、十六,按矩宇文轩得去凤仪宫陪皇后。
  他人是去了,不是晚上去的,却是接连三日晌午去陪皇后用了一顿午膳,一吃完就走人,也不说多话。
  十四、十六两日照样在养心殿里临幸他的美人。
  太后等来等去,到了五月初二,新皇竟宣了新晋的三美人侍寝,还照的是老规矩。
  许淑妃甩手不管后宫事务,理由很简单,现在皇后出月子了,她不需再接手后宫事务。
  看似一门心思都在教养大皇子,可一双眼睛都盯着新入宫的嫔妃。
  端妃挺着大肚子,听着时不时传来的事,大骂“全都是些不要脸的贱人,趁着本宫怀了龙嗣,一个个都抢着往龙榻上爬”。
  转而又想,曾经大半年宠绝后宫的丽贵人、雅贵人终于失宠了。想到这事,她就乐得直笑!
  太后见劝不住新皇,轻叹了一声。
  原想让杨云屏劝,可一月中,杨云屏能见皇帝三次,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用午膳的时候,听说杨云屏劝过,才开说了一半的话,他龙颜一怒,拂袖而云,直接给杨云屏来了个下不了台。
  太后想让淑妃劝,可淑妃就是个滑头,答应得很好,说“回太后话。待臣妾见着皇上一定劝他。”她带着大皇子常去御花园,遇见了皇帝几回,也没劝上一句。淑妃可不会为了这等事去触新皇的逆鳞,太后劝不住的事,她又何苦却招新皇不高兴。
  太后又令端妃相劝新皇。在她看来,端妃的父兄都是刚正不阿之人,否则皇帝不会赐顾力行为二等“明镜候”。
  端妃是劝了,她一劝,新皇生气,大半月都不理她。就是端妃求见。推说他忙。不见!
  端妃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她干嘛强出头,替太后劝什么皇帝。
  太后是皇帝的亲娘。她劝不住,还有谁能劝住。
  想到这事,太后就头疼得厉害。
  杨云屏劝了皇帝,皇帝虽是怒了,但没冷她,也算是给足了杨云屏面子。
  芸芳嬷嬷道:“不如太后宣左肩王妃入宫,请她劝劝皇上。”
  太后迟疑,“能成?”
  芸芳嬷嬷道:“三月、四月时,左肩王妃派了丫头过来请安。送了孝敬的礼物,她还是想着太后,念着皇后的,左肩王妃是皇上的师妹,皇上许能听她的。”
  太后沉凝良久。“且试试吧,你去传旨,明儿一早就请左肩王妃入宫。”
  芸芳嬷嬷应声。
  *
  江家这两月也发生不少的事。
  四月十八时,江书麒接到吏部官文,上任卫州盐坪县知县一职,原盐坪县知县本是晋地人氏,回晋地任知州。
  限他四月二十三日于盐坪县任职。
  江书麒简单收拾了东西,带着官文就前往卫州了。
  小八、小九如今要在家学念书,若是将两个孩子带到卫州,势必要影响他们的学业。杜迎秋又不放心江书麒一人在任上,身边没个人打理也不成。真真是好不为难,一番纠结后决定先去卫州,先把江书麒给安顿下来,自己在那边呆一月再回皇城照料小八、小九。
  两个孩子就暂时托给了沈氏帮忙照应着。
  二房的慕容氏携了江传远夫妇及下人去了晋阳,如今的二房由九公主打理着,突然间家里就冷清了许多。
  又有六房的院子也空了下来,只留了三个看院子的老奴、小厮和粗使丫头。
  五房的江书麒夫妇一走,小八、小九虽还住在芝兰院里,可瞧着也很冷清。
  虞氏到底有些不放心两个孩子,从庄子上挑了会侍候孩子的婆子来照顾,又常唤了两个孩子来陪自己说话、吃饭。
  原是五房人,一下子走了三房,连虞氏也觉得冷清许多,心里时常空落落的。
  江书麒临走前,江舜诚父子将他唤到书房说话,又细细地叮嘱了一番,要他别再犯在江南的错误,要是再犯错,这一辈子就真的毁了。
  江书麒一一应下,他能再考中,也属不易,赌咒发誓般地表示会珍惜如今的机会,也会认真干番事出来。
  四月初八,江传良与贺小姐订亲,两家交换了庚帖,又商议了喜日,订在八月初二成亲。
  张昌兴死活要与唐小姐退亲,说他相中岳小姐了,一副非卿不娶的样子。
  与唐小姐的亲事,原是江素婷订下的,现在要退亲,她也拿不下这面子。
  江素婷只得回江家,找虞氏和沈氏等人商量。
  张昌兴一副“你不答应了我,我就不听你的”样子。
  江素婷想到之前,因为这事闹得张昌兴险些连三榜同进士的功名都落榜,她坚信要不是张昌兴在感情上分了心,一定能考中二榜的。
  照着往届大考的例,张昌兴就算落榜了,今岁恩科多选录了人,才勉强入了三榜,三榜之中有浩浩八百人,而张昌兴的成绩算是三榜中下等。江素婷对此引以为耻,认定是张昌兴没有认真赴考。
  ps:
  推荐本人新文:书号:3147487《家恨良缘》,简介: 学霸校花云罗穿越了,她再成孤女,狠虐渣男驸马爹、踩虐大公主后娘,惊艳天下觅良缘,走出锦绣繁华路!

  ☆、718 易亲

  对于三榜后二百名的,也就是个候补知县。
  所谓候补,也有的人一候补就是十几年。
  张德松的意思,要张昌兴在皇城继续苦读,准备下届科考,今次的功名可以请辞,争取下届考出好名次。张德松一直认为,张昌兴是他几个儿子里书念得最好的,只要他用心,一定能考到二榜前一百名之列。
  江素婷连连轻叹,“伯母,你可得替我想想法子,这……这可如何是好?德松还想让他在家苦心攻读,争取下次考个好名次。偏这孽障整日的念着岳家小姐,我都快被他给吵昏,还说他要早娶了岳小姐过门,下回一定好好应考。”
  江素婷原想,先由得他闹去,过上一段时日许就淡了。没想这张昌兴倒是个固执的,竟不依不饶的,江素婷还指望着他给自己挣点面子呢,好让那几房姨娘们瞧瞧,她生的嫡长子是个有出息的。
  九公主细细地打量着江素婷,又审视着虞氏、沈氏。
  江传达往返于冀州、德州……卫州等地巡视生意,卫州的地价如今涨到九两银子一亩了,这于江家人来说真真是天价。
  沈氏面露深思,似在想应对的法子。
  张双双问:“你是想绝了他的念头,还是想成全了他。”
  江素婷道:“这几月,我想的法子还少么。既然绝不了他的念头,便成全他吧。”
  曹玉娥腆着肚子,与张双双一起吃着果脯,还有一盘从果蔬庄子上送来的杏子,橙黄色的,酸酸甜甜,孕妇们最是喜欢。
  九公主瞧她们吃得香,馋得紧,取了两枚,咬了一口,“叭”吐了出来。她怀玄玉那会儿也是如此。把酸果子当蜜蜂吃。
  张双双笑盈盈地看着九公主,“昨儿庄子上送了一筐杏子来,王妃那儿送了几斤,三婶也拿了几斤去。”
  九公主诧异道:“她莫不是怀上了?”
  曹玉娥回想着何氏,有几日没见着了,她在花园里遇上过一回,整个人懒懒的,倒真像上怀上了,也没见她抱湘月、湘君,都是由奶娘和丫头们抱着的。
  江素婷见她们把话题扯到杏子上。急道:“倒是帮我想想法子啊。”
  曹玉娥笑了笑。“要是退了亲。男方倒好说,许要影响唐小姐的名节。我倒觉得,倒不找个合适的中人去唐家提亲。”
  这也是江素婷为难的地方,当初是她相中唐小姐的。唐家见她态度真诚,人家才同意把女儿许配给她。唐小姐也是个能干的,将唐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要不是唐大人是从外官升迁到皇城,认识的人不多,人家也未必会瞧上张昌兴。
  九公主问:“二嫂想提哪家?”
  曹玉娥微眯着眼。
  张双双知道,自打曹玉娥怀了孕,就处处与她争,在人前也要抢一下风头。忙道:“虞家的正豪表弟今年二十岁了。如今有了功名,考的成绩不错,许是能做知县的。不如把唐小姐说给正豪表弟。虞家的家规与我们江家是一样的,男子不纳妾,定能打动唐太太、唐小姐的心。”
  曹玉娥有些不甘。张双双似知她提什么似的。
  唐小姐既是贤惠得体的,自然不能便宜了外人去,好歹虞家也是亲戚。
  她恨不得想咬掉一截舌头,明明是自己想的主意,如今被张双双抢了去。
  虞氏微微点头,“不错,既给足了唐家面子,也不会让唐小姐声名受损。找个妥当的中人把张昌兴看上别家小姐的事透露给唐太太知道,这样一来,唐家就会提出退亲。”
  江素婷见虞氏说好,问道:“这保媒的中人请谁好?”
  曹玉娥不说话了,既然张双双要抢,且由她去。
  张双双想了片刻,道:“不如请平王府的闻妃做保媒人。这面子大,闻妃行事灵活,定能办得妥妥帖帖的。”
  十一王爷宇文琯在三月二十六日,被赐封为亲王,封号“平”人称平王爷,封地云州十县,皇恩浩荡,奉命前往云州城敕造平王府,只带了平王妃安氏与另两名宠姬前往,皇城平王府就留了闻妃和贤太妃主持内宅、打理王府。
  闻雅云靠上镇江候府后,重新做回了侧妃,还成了平王爷跟前最受宠的妻妾。
  有了一回经验,就算她得宠也是骄纵,反而行事沉稳,颇得贤太妃喜欢。
  贤太妃甚至认为,平王爷能这么快被封为亲王,一大半的原因都是闻雅云的功劳,加上闻雅云育了长子,在王府里上下诸人将她视同王妃一般的敬重。
  江素婷感动地拉着张双双手,到底是亲上加亲的自己人,“大奶奶,这回有劳你帮忙。再不遂了孽障的愿,张府就要被他拆了。”
  早前是来送素妍出阁,可一呆就是几个月,三月就要离开,又想侍候张昌兴安心应考,哪里晓得考了个末位。就算是这样,江素婷想着张昌兴到底年纪不大,下回许真能考好。
  当日,张双双乘骄去了平王府。
  闻雅云听说是这样,想着两家的交情满口答应。
  “你放心,先不提张家有退亲之意,就先提虞二爷的事。虞家都说妥了么?”
  张双双心想,唐小姐到底是尊贵的官有小姐,虞正豪又有什么不能同意的。要不是老太太把他们一家带到皇城来,又出手帮衬,虞家人还指不定过着什么日子。
  “妥了!虞二爷也是乐意的。就劳你走一趟!”
  张双双给了唐府的地址单子,又寒喧了一阵,这才离开平王府。
  闻雅云去找贤太妃,瞧着是说新鲜事,更多的是请教贤太妃:这事儿如何办才能男女双方都满意?
  贤太妃不由轻叹,男女之间的感情最简单,也最是复杂,有时候只需一眼,一旦心动,没有半分的道理可言。
  贤太妃告诉闻雅云,你到了唐家这话应该如何说,才能让人家心动,既能接受提亲,又能愿意退亲。
  闻雅云点头听着,觉着还是贤太妃厉害。
  张双双回到江家,就说虞家的事儿还得说说才成。
  沈氏请了曾玉梅与江诗恩入府,把这事提了。
  曾玉梅虽然疼着虞家兄妹几个,到底不是亲娘,心头有些乱。
  江诗恩微垂着眼帘,她早前就听人说过,唐小姐与张昌兴订亲还是沈氏帮忙说合的,可是好几位小姐里挑出来这么一个,可见这唐小姐定是极好的。“我瞧能成。婆母,唐小姐也是官宦小姐,还有是贤惠的人,我想二叔定会愿意的。”
  众人都认为是好事的事,待曾玉梅婆媳回到虞府,与虞正豪一提,他当即就沉默了。原是与张昌兴订亲,如今张昌兴变心瞧上了旁人,要退亲,就说给他了。虞正豪总觉得自己在捡别人不要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江诗恩道:“二叔,我们早前住在江家,便听下人们说过,张家大公子与唐小姐订亲前,可是说了十多位小姐,大太太、大奶奶是挑了又挑,最后确定了三家,又在三家小姐里相中了唐小姐,说这唐小姐是个极贤惠能干的。
  正因为这样,江家才觉得好女子该配个好男儿。江家大姑太太是什么人?为什么张大公子闹了好几个月至今才同意,不就是认定唐小姐是个贤惠能干的好女子么,一直舍不得退亲,可张大公子就是被岳小姐给迷住了……”
  虞正豪想到自己如今也是有功名的人,吏部总是一步步地安排今次得中的进士、同进士,,他是要做知县的,身边最需要一个能干的女人相助。
  可是,想到之前唐小姐原是订给张昌兴的,他又认得张昌兴这心里便如扎了一根鱼刺。
  “大嫂,给我一日好好想想。”
  虞正豪逃跑似地离开了江诗恩夫妇的院子,在自家院子里静坐一阵,这才去寻盼儿。
  将这事讲给盼儿听。
  盼儿道:“真是唐小姐吗?我听锦绢姐妹说过,说是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