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好一阵子,发呆的人们方才梦醒,一齐欢呼起来:“哦,野败!野败!找到野败了!找到野败了!”叫到最后,相互拥着激动得哭了起来。

欢呼的饮泣声回荡在这片空旷的田野上!

李隽得知这事之后以玩笑的口吻评论说:“事实证明开发技术总是那么困难,剽窃技术总是太简单。杂交水稻技术这种尖端技术,开发起来涉及的学科很多,很困难。但是,剽窃起来却是很简单,别的不说就连野败都比老袁来得容易。他费时数年,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一株,而我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找到好几十株,比他容易了千倍都不止。要是老袁知道这事,不知道会做何想法?会不会感到有点气闷呢?”

第083章 新的威胁(中)

郭侃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双眼深陷,一副病入膏肓模样。这位传奇人物,被中东地区的君主惊为神人的奇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带兵打到地中海的汉人也不得不向病魔屈服,明显的去死不远了。

郭侃字忠和,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兵马大元帅令公郭子仪的第五十孙,从他祖父郭宝玉开始就在蒙古做官。他祖父能征善战,很得成吉思汗的赏识。他的父亲也以军功著名。他就更加不凡了,青出于蓝而胜于一蓝,能征善战,足智多谋,能决大疑,跟随旭烈兀西征,打到地中海,大小数十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被当地一个君主可乃算傩惊呼为“神人”。后来,他给忽必烈制订了灭宋计划,要求先取下襄樊之地,大军置其他地方的宋军于不顾,直去临安以迅雷阵雨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临安。

在军事上有一个规律,最好的执行者就是计划的制订者,忽必烈本想要他率军南征,可惜却突然发病,卧床不起,才派伯颜南征。(按:历史上的郭侃大约是在攻打襄樊期间就病逝了。本书出于情节的需要,不仅没让他死去,还会给他足够的篇幅去发挥。)

郭夫人保养有道,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到三十岁,成熟的女人风韵在她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把郭侃扶起,靠在自己怀里,端起药碗,给郭侃喂药道:“忠和,该喝药了。”

郭侃把药勺推开,吃力地道:“夫人,别费心思了,我好不了了。这病是在中东地区染上的热病,不是药石所能治得了的,就是灵丹妙药也没有用。”

郭夫人美丽的凤目中垂下晶莹的泪珠道:“忠和,你不要乱说,你不会有事的,皇上派最好的太医给你治病,还有什么治不好的。啊,听话,把药喝了。”

“别费心思了,再好的药也救不了我。”郭侃仍是不喝,喘着气道:“我打了一辈子的仗,打到地中海去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就,可我的心还是不踏实。我是汉人,得到皇上的赏识,身居高位,位极人臣,但我的根是在华夏,我死后,请夫人转奏皇上,把我埋在汉地,最好是襄阳。”

顿了一顿道:“襄阳是汉人的重地,我设计取下了襄阳,为我朝大军南下打开了门户,我只想把我的尸骨埋在那里。还有,请夫人转告皇上,要是南征计划执行得不顺利的话,不要怪罪伯颜,那不是他的错,是我的错。这个计划的唯一缺点就是有点冒进,要是南朝下定决心抗战的话,轻兵冒进的后果就会显现出来,我朝大军会很危险,请皇上要早做准备。”

郭夫人嗔道:“这都什么时间了,你还牵挂着国事。忠和,不要想太多,把药喝了,把身子养好,有的是时间给皇上出谋划策。”

郭侃惨然一笑,道:“夫人,不用费心了,我的病我知道,不是药石所能治的。要治我的病,只有一个法子。”郭夫人忙问道:“忠和,什么法子?你快说,就是再难的法子,也有办法的。”

“没用的,没用的,那是不可能出现的。”郭侃婉拒,接着往下说道:“夫人,你不要打断我的话。我这是先公后私,说完了公事,再说点私事。我们夫妻一场,这么多年,夫人贤德,能娶到夫人这样贤慧的女子为妻是我郭侃前世修来的福份,我很满足。我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求夫人每年来给我上一次香,让我在阴世间每年见你一次也就心满意足了。”

郭夫人嗔道:“看你,尽瞎说,老说不吉利的话。这不是好好的嘛,说也给你说坏了。”

郭侃咳嗽不已,好不容易停下来道:“我自己的病我自己知道,这不是瞎说,我的天年快尽了,你不用伤心的。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南征的事,要是能亲眼看见,就好了。”

郭夫人还没有说话,一个男子看上去四十上下,相貌堂堂,身高八尺,身材极是魁伟,威武不凡,臃容华贵之中带有一股帝王霸气,身着衮龙皇袍,正是忽必烈,大步进来,道:“忠和,忠和,你不能离朕而去。”

郭夫人忙施礼道:“参见皇上。”

忽必烈还了半礼道:“夫人请免礼。”他对郭侃极是赏识,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亦君亦臣,亦师亦友,只受了郭夫人的半礼。

忽必烈坐到床边,把郭侃的头靠在怀里,看着一脸病容的郭侃,虎目中蕴含着泪花,道:“忠和,忠和,你一定要坚持住。朕已经派人去中东请医热病的名医,不日就会到京师。”按住就要起来行礼的郭侃道:“忠和,好好躺着。”

“皇上,请恕臣有病在身,不能给你行礼了。皇上隆恩,臣无以为报,最后为皇上决一次疑虑。”郭侃喘息着道:“皇上,南征之事还顺利吗?”

郭夫人知道君臣两人又要谈论国事了,识趣地退了出去。

“顺利,非常顺利。”忽必烈想也没有想,道:“有忠和创议,伯颜实施,南朝腐败无能,只要天兵一到,立时殄灭。”

“皇上,君无戏言呐,皇上可不能说假话。”郭侃意有所指地道。

忽必烈浓眉一轩,道:“忠和说得是,君无戏言嘛,朕怎么能说假话?朕说的是真话,你不要多想。”

郭侃呵呵一笑,道:“皇上明明说的是假话,不要以为臣病中不识君。皇上,是不是南征遇到麻烦了?”

忽必烈仍是不承认,道:“哪有的事,哪有的事。南征一直很顺利,连象样的抵抗都没有遇到,忠和你是知道的。拿下临安也就是最近几天的事。”

“皇上,你还真的点曹操嘴硬的风格啊。”郭侃看着忽必烈道:“皇上的双眉微锁,这明明是南征不顺,有事要臣决,却不想让臣为此分心故意如此。臣大胆臆断,伯颜大军到了临安城下,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战事不顺,打得很不好。皇上,是不是这样?”

“神人就是神人!”忽必烈在心里赞叹不已,他的雄材大略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很得后人称赞,哪会那么容易承认,继续演戏道:“伯颜之才你是知道的,能征善战,一点小麻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是带惯兵的,你知道战争中遇到点小麻烦是很正常的。”

郭侃呵呵一笑,道:“皇上,看你还能嘴硬到什么时间?在敌人的都城下遇到的麻烦往往是大麻烦,尤其是南朝,一旦临安久攻不下,勤王之师赶到,后果会非常不妙。”

“忠和,你可错了,这次你失算了。”忽必烈笑言,道:“扬州的李庭芝给阿术拖住了,四川的张钰也给我们拖住了,就算他们想勤王也没有兵力,也无能为力。”

“不好。”郭侃一下撑起来,看着忽必烈道:“皇上,阿术在扬州吃了败仗?”

“哪有……神人就是神人!”忽必烈本想继续撒谎,看见郭侃眼里闪着智慧的光芒,知道郭侃已经推测出来了,想瞒也瞒不了,才改口为赞叹。好奇地问道:“忠和,你是怎么知道的?”郭侃自从卧病以来,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居然知道他刚刚从战报上知道的事情,雄材大略的忽必烈也不得不惊奇。

第084章 新的威胁(下1)

“这并不难猜。”郭侃喘口气,道:“皇上雄材大略,就算临安有挫折,也不至于让皇上眉头深锁。皇上眉头锁得这么紧,在扬州之外还有不顺的事?不会淮西又出状况了?”

忽必烈赞叹不已,道:“忠和就是忠和,料事无有不中。”把郭侃扶起,拉过被子捂好,道:“淮西之地本来已经准备投降我朝了,可是给张世杰赶到,稳定了局势不说,还给他轻兵疾行,千里驰援解了扬州之围。”

郭侃并没有马上说话,沉思了一下,道:“淮东淮西已经连成一片了,成了犄角之势,可以相互呼应。李庭芝与张世杰联手的话,阿术的麻烦很大,皇上应该马上派援军增援阿术。淮东淮西一时难以攻下,也就不用急着攻下,派出一支军队骚扰牵制住就行了,这任务就由史天泽去执行最好。”

忽必烈无奈地摇头道:“史天泽折损了好几万军队,连高邮都丢了,我们贮存在那里的粮食武器全没了。他要不是跑得快,都成了别人的俘虏了。”

“有这等事?”郭侃有点难以置信,又撑起了一点,半躺半卧着道:“张世杰和李庭芝不日就要西进,直去蕲黄之地,想切断伯颜的补给基地。这不用怕,可以要阿术去郢汉间就行了。”

忽必烈击掌赞道:“英雄所见皆同。阿术已经去了郢汉间。”

“那就好,那就好。”郭侃赞同,思索着道:“皇上,江南是不是也出了麻烦?”

忽必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忠和为什么这样想呢?”

“这道理很简单。按照常理,我朝大军兵临临安城下,南朝应该收拢兵力勤王保住临安,若是临安不保,可以向南退却,福州广州都是很好的战略退却的依托,有兵有粮有银子,还可以一战。现在的情形与此相反,南朝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把战线扩大了,这就成了一盘大棋,策划这盘棋的人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断不会不在江南这种重要的地方下上几手。”郭侃分析着说。

忽必烈一下站起来,道:“忠和虽在病中,却明见万里,南方战事犹如亲见。江南之地麻烦很大,临安五百里方圆范围的老百姓给撤走了不说,还有不少老百姓拿起武器反抗,骚扰破坏伯颜的交通线,袭击他的后方。这势头要是不镇压下去的话,会越演越烈,终究不可收拾。”看了一眼郭侃,道:“这都是我给伯颜下的旨,要他收拾江南民心造成的。要是这事再这么发展下去,我也只好狠下心做极不愿意的事。”

在伯颜大军出征时,忽必烈给伯颜严旨,就是要他约束众军,不得烧杀掳掠,更不得屠城,为的是收买江南民心。现在,江南老百姓在柳河子的组织下拿起武器开始反抗了,动静是越来越大,忽必烈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说的极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进行屠杀。

“皇上,不可,万万不可。”郭侃忙道:“要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努力都将白费。”

忽必烈问计:“忠和有什么妙策?”

“臣以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拿下临安。临安是南朝的政治中心,拿下了临安,也就失去了政治中心,那么抵抗将不复存在。”郭侃话锋一转,道:“皇上,可曾查明这一切是谁策划的?”

“朕也想知道。”忽必烈双手一摊,道:“朕也惊奇,南朝什么时间出了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以前没有听说过,偏偏在临安快拿下的时候出来作梗,真让人头疼。忠和,你认为会不会是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有名的名臣,才气不凡,忽必烈才以为是他。

郭侃想都没想就否认了,道:“不会。履善才气不错,要想策划这盘大棋,他还做不到。能够策划这样的大棋,不仅仅是才气,还要有让赵祺推行的能力。而赵祺昏愦,刚好缺少的就是这种魄力。”

“朕也是这么想。文天祥不是的话,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就是赵祺本人策划的。”忽必烈自我解嘲道:“这也太难以让人相信了吧。”

宋度宗无能之极,要人相信他策划这一切,真的太难让人相信了。忽必烈当然不会知道,现在的宋度宗早就换人了。

“皇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郭侃充分发挥了他的智慧。

“特别的事情有是有一件,也不算太特别。在我朝大军推进时,赵祺好象是病了,昏睡了几个月,直到伯颜兵临皋亭山时才醒过来。然后嘛,贾似道就给他杀了,一切都变了。”忽必烈说到这里一下子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才道:“是他,肯定是他,就是赵祺。这一切都是赵祺策划的,这也太难以让人相信了。”

郭侃冲忽必烈微微颔首,意示赞同。

不能怪忽必烈,一个明明无能之极的皇帝突然变得精明强干,任谁一时之间都难以相信。

“皇上,我们的麻烦可不止这一点了。”郭侃再撑起一点,靠在床头上。

一个精明的君主绝对比十个天才的臣子更可怕,原因没有其他的,在于他大权在握,可以更好地推行自己的主张。就算臣子再精明,要想把想法转变成行动,首先就得通过君主这一关,分岐就必然会产生。刘备那样信任诸葛亮,还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放弃联吴抗曹的战略为关羽报仇。要是这一切都是宋度宗所为的话,后果就太可怕了。

忽必烈没有说话,微微颔首。

郭侃看着忽必烈,道:“皇上,能不能具体说说?”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一条规律:再高的智慧也不可能推测到具体的细节。郭侃虽然拥有无上智慧,也不可能推测出伯颜在临安兵败的具体细节,更不用说还有好多东西是来自千年以后的现代社会,不要说郭侃,就是神仙恐怕也猜不到。

忽必烈踱着圈子,道:“伯颜大军受挫的原因主要是南朝使用了先进的新式武器,我朝赖以作战的骑兵成了活靶子。一种是钢弩,一次可以发射十支箭矢,而且装填时间极短,射程远,穿透力极强,就是板甲都会给射穿。”

“不难对付。一是用散兵队形突进,二是利用我朝骑兵的快速冲刺能力冲进身去近战,钢弩不仅发挥不了威力,还会给我们摧毁。”郭侃不愧是军事大家,一语切中要害。钢弩的火力是猛,就是有点笨重,一架五十六斤,移动不方便,最怕的就是游斗。

第085章 新的威胁(下2)

忽必烈击掌赞道:“忠和所言极是,伯颜也是这样处理的,已经给他摧毁了不少。钢弩还不是最可怕的武器,可怕的是南朝把火药打成包,外面包以石子,再捆扎起来,在我们骑兵阵里爆炸,一炸一大片,伤亡惨重。第一次会战,就损失了两万多骑兵。”

“这是个好主意。”郭侃一下坐起来,赞叹不已。

忽必烈说得正入神,没有发现郭侃的变化,接着道:“我们的骑兵都是轻骑兵,在密如雨点的打击面前成了活靶子,根本就没有逃生的可能。”

郭侃稍一凝思道:“这倒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问题要是不解决的话,我朝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心里想的是:“怪不得皇上如此焦虑,原来遇到这等棘手的事情了。”

蒙古是以骑兵起家的,正是依靠骑兵的优势才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可以说骑兵是蒙古立国的根本,现在这个根本受到威胁了,问题是非常严重。

“正是。”忽必烈不无忧心地道:“忠和可有良谋?”

郭侃沉思了一下,道:“有了。可以组建我们的重骑兵,给马覆上厚甲,遮住背部头部,人就穿上重甲,如此一来,马腿仍是软肋,但是被攻击的部位少了许多,损失会减少很多。”

郭侃真不愧为神人之称,一转眼功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这办法不错。”忽必烈很是赞同,道:“如此一来,我朝骑兵的作战方式就要改变了。”

郭侃发表自己的看法:“改变也是局部的,不是全部。臣以为,可以组建一部分重骑兵,再装备丈多长的骑枪,冲刺能力非常的可怕,特别适合于冲击敌人的坚固阵势。臣一直认为,我朝的轻骑兵轻便灵活,利于野战,机动性强,利于长途奔袭。一旦遇到敌人的坚固阵势,就缺少冲击敌阵的有力武器,只能边打边撤,利用骑射优势在运动中消耗敌人。”

“拔都元帅西征时就曾遇到敌人环结车阵阻挡我朝大军的事情,拔都元帅充分利我朝骑兵的机动性抄袭敌人的后方,占领敌人的重镇,迫使敌人投降。这虽是经典战例,也有迫于无奈的成份在里面。要是我们有重骑兵,可以冲乱敌人阵势的话,臣以为拔都元帅就不会选择迂回战术,会选择正面突阵。”

(按:我个人认为,蒙古的第二次西征,也就是拔都西征采取的大迂回战术很多,这和蒙古缺少冲阵的利器有很大的关系。拔都西征时,蒙古骑兵是轻骑兵,非常不适合与有坚固阵势的敌人正面作战,拔都采取迂回战术也就成了必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或许不对,还请读者原谅。)

“精辟!”忽必烈赞赏之极,道:“对于这一点,朕也有同感。我们太倚赖于轻骑兵了,没有重骑兵是不行的。我们就借这机会打造我们的重骑兵,有了重骑兵这把利器,我们就不用再害怕敌人厚重稳固的阵势了。”

“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组建一支重骑兵,派去江南,与伯颜在临安会合,全力拿下临安。”郭侃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道:“重骑兵的组建就在襄汉之间进行。一来襄汉之间可以作为出发基地,免去了由北而南调动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体力。二来,襄汉之间是汉地,是我朝科技发达的地区,制作厚甲方便。”

(按:要是有人问蒙古人真正的软肋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蒙古人并不缺乏武勇精神,他们真正的软肋不是其他,而是没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支撑的发达科技,这才是蒙古人衰落的真正的原因,至少在中国部分是如此。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汉人使用了很多火器,蒙古人就失去了原先的优势。

这正如一个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先进的武器使可怕的游牧民族没落的。)

蒙古人没有先进的科技,军备只好在拥有先进的汉地来制造了。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科技高度发达,就是在军事上一蹋糊涂,让人感到气闷。襄汉之地先给金国抢占,后又落入蒙古人之手,成了蒙古大军南下的跳板,成了战略基地。

忽必烈深表赞同道:“朕也是这样想的。忠和还不知道,大马士革刀已经不能再称为利器了,南朝有一支身穿黑色盔甲的军队手里的马刀每一把都是宝刀,可以一刀砍断大马士革刀。伯颜在攻打内城的第一波攻势就是给这支黑色军队阻止的,花鲁赤给人一刀劈成两段,鹰骑死伤惨重。”

郭侃惊呼一声:“花鲁赤!”花鲁赤跟随他西征,是他手中的尖刀,是他的爱将,两人之间的交情相当深厚,乍闻花鲁赤的死讯,郭侃五内俱焚,嘴一张吐出一大口鲜血。在忽必烈的惊呼声中,黑色的血块一块接一块地吐出来,吐了一床都是。

郭夫人闻声赶来,见了眼前情景,还以为郭侃完了,吓得粉颜失色,差点晕过去了,尖叫一声:“忠和!”

一声长笑响起,郭侃长身而起,跳下床来,笑道:“夫人不用担心,我的病好了。”

郭侃适才还是一副病容,随时都有可能断气,现在居然生龙活虎般,神采奕奕,任谁都难以置信,郭夫人和忽必烈吃惊之极地看着郭侃,惊讶得话都说不出来。

郭侃向忽必烈施礼道:“臣郭侃参见皇上。”

忽必烈一下把郭侃扶住,仍是不太相信地道:“忠和,你真的没事了?”

郭侃点头道:“没事了,没事了。皇上给臣送来的不是恶讯,而是医治臣的一剂良药。夫人不用担心,有了赵祺这样的对手,郭侃就是想死也死不了。”

这话说得平常,不过话里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就是:李隽的大麻烦来了!

李隽得知这事后,不住地使劲敲自己的头,解嘲地道:“自古以来只有恶讯气死人的,没有恶讯能治病的,郭侃这病真够怪的,居然败仗能把他的病治好,真是奇了的怪了。一个伯颜就够让人难受的了,比伯颜更厉害的郭侃这个忽必烈的头号谋士也来了,一想到这事我的头就大了。”

十里长亭,忽必烈为郭侃和阿瓦老丁送行,道:“朕这次派你们二位南去,必将成大功,朕心甚慰。阿瓦老丁可以先去临安,协助伯颜制造回回炮。忠和组建完重骑兵,准备好了再视情况南去也不迟。”

“臣遵旨。”郭侃和阿瓦老丁领旨。

忽必烈递给两人一人一杯酒,道:“饮了这杯壮行酒,二位就起程吧。”

郭侃和阿瓦老丁道:“谢皇上。”喝干杯中酒,向忽必烈施礼后翻身上马,向南驰去。

望着郭侃的背影,忽必烈突然感到一阵凉意,好象在预似着不祥,心没来由地抽紧了。

第086章 冲冠一怒(上)

“这一战,双方的伤亡都挺大。你的玄甲骑兵也伤亡了不少,你去禁军,不,去所有的军队中挑选一批合格的士卒补齐。”李隽骑在马上,对并骑而行的赵佥道:“玄甲骑兵可是我们的宝贝啊,这是我们手中唯一能够使用的战略突击力量,你可得多费点心,好好训练。”

“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赵佥不无遗憾地道:“这鞑子也太难缠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投降,我们好多兄弟就是这样白白死去的。”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嘛!”李隽对蒙古人的武勇精神一直心存敬佩,道:“要是我们的军队也有这种死战精神,就会非常强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丧权辱国的事情发生了。”

确如李隽所说,南宋军队的武勇精神着实有些问题,虽然不是所有的人如此,至少比例也是不小,赵佥默然无语。

李隽意识到话说得重了点,道:“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我们大宋朝的军人。我们大宋朝也有好军人,正是这些好军人浴血奋战才保住了大宋朝的江山。对辽战争,对金战争,对西夏的战争,还有对蒙古的战争,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军人,他们在主力战败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外敌,可歌可泣呐。”

两宋王朝在对外战争中总是屡战屡败,但是有好多热血军人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敌人的追击,为主力撤退赢得时间,一代名将韩世忠就是其中的一个。

“是啊,这才是我们大宋朝军人的魂!”赵佥不无激动地道。

“也是我们华夏的魂!”李隽补充,跳下马,走到一株结着红红果实的植物前,把植物仔细看了看,欣喜地道:“辣椒,没想到这里还有辣椒。哦,还有好几株,真不少啊,可以炒一大盘来吃了。”

十几株辣椒长势茂盛,结着饱满的果实,辣椒已经熟透,呈红色,鲜艳欲滴,说不出的诱人。

据考证,辣椒是从南美洲传入中国的,先是在江南一带,后才传入四川这些喜欢吃辣的地区。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对的,不过我个人并不认为辣椒在中国就没有。我相信,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肯定出现过辣椒,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没有成为一种调味品而已。这道理和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中国并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一个道理。

宋人并没有吃辣椒的习惯,赵佥有点难以置信地道:“皇上,这东西能吃?”

“能能能,很好吃的。”李隽是陕西茂陵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呆过,对重庆火锅是百吃不厌,对辣食情有独钟,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再也没有见过辣椒,乍见这么多辣椒,他这个辣椒虫就差流口水了,摘下一个红通通的辣椒在衮龙皇袍上擦了擦,就要往嘴里送。

赵佥可急了,忙叫道:“皇上,不可。皇上,这辣椒是不是有毒还未可知,皇上万金之躯,千万不能冒险。”

“辣椒这种美味怎么会有毒呢?要不然伟大领袖也不会有‘不吃吃辣椒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的名言传世了。”李隽想也没有想,就在心里否决了,道:“这东西不会有毒。”

赵佥见李隽执意甚坚,道:“皇上,那就让臣试一试。要是没事,皇上再吃也不迟。”他这是甘冒风险给李隽试毒。

“你吃?你又没有吃过辣椒,一定会把辣味当作毒药,我还吃什么?”李隽在心里诽议起这位得力战将,道:“你不用担心的,一点事也没有。”也不等赵佥说话把辣椒送进嘴里咀嚼起来,连连叫好,道:“好吃,好吃,好好吃。”哪里象皇上,倒象一个贪吃的食客。

要是在平时,赵佥一定会在心里笑话李隽这副吃相,现在却是一点取笑的心思也没有,担心得不得了,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他面对伯颜大军意气自若,却给小小的辣椒吓得快没魂了,要是在现代社会肯定会给人当作神经错乱。

李隽嗒叭着嘴巴,道:“好吃,真好吃。”意犹未足,又摘了一个,赵佥急得一跺脚,道:“皇上,你千万不能再吃了。要是有毒,这毒性不是太大了吗?”不由分说,硬是从李隽手里把辣抢了。

李隽知道他是忠心,也不以为意,道:“赵将军要不要亲自品尝品尝?”

赵佥心想自己身为臣子,为李隽试毒是应当的,借机道:“谢皇上。”学李隽的样子把辣在战袍上擦了擦,送进嘴里,才咬了一口,尖叫一声:“有毒!”一声尖叫还不能表达他的震惊,还补充了一句:“好烈的毒!”好象中了天下间最毒的毒药似的。

“你这个赵将军,真会闹笑话,把辣说成毒,有这样又辣又香的毒药吗?”李隽拼命忍住笑,提醒道:“你再品品,仔细品品。”

李隽的话就是圣旨,赵佥虽是害怕,还是遵旨嗒叭着嘴巴,越嗒叭眼睛越是亮,把手里的辣椒送进嘴里咀嚼起来,抹着额头上的冷汗,喃喃自语道:“这东西真怪啊,越辣越香,越吃越想吃。”拼命地忍着难受,抹着额头上的冷汗,还有一副难舍难弃的模样,典型的现代辣椒虫模样。

“又多了一个辣椒虫。”李隽颇有成就感地想,摘了一个辣椒在皇袍上擦了几下,送进嘴里,几口吃下去,道:“这东西用来炒肉,可是美味呐。我摘几个回去,要御膳房炒好,请你吃辣椒炒肉。”

赵佥嘴里发出吃多了辣椒惯有的嘘嘘声,道:“谢皇上。要不是皇上,臣还不知道这东西这么好吃。这东西我是天天看见,就是不敢往这方面想。”

辣椒就长在路边,赵佥过往都会看见,他连能吃的念头都没有动一下。

“你们认为越是美丽的东西,越是有毒,这是不对的。”李隽对赵佥道:“其实,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并没有毒,可以吃的,还是美味。”

“是啊。比如蘑菇,越是美丽越是不敢吃。”赵佥非常赞同李隽的说法。

李隽摘了十几个辣椒,道:“够了,可以炒一大盘了。人不可太贪心,剩下的就以后再来摘。有了好东西,可不能象叫花子一样一次就吃光了。”顺手往衣袋里放,方才发现皇袍上没有衣袋,有点无奈地道:“看来,没有这口福了。”

“皇上,让臣给你拿着。臣有口袋。”赵佥说着,从李隽手里接过辣椒,放进衣袋。

李隽望了一下日头,有点不好意思,道:“这事,你可不能告诉别人。我们是去伤兵营视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