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必烈接着分析道:“一个错误的战略,使得花剌子模这样的强国灭亡,更不用说现在的南朝,其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朝,而朝廷却犯了当年摩诃末的错误,其失败也是必然。这不是你们的错,是朕的失误,这个罪责应该由朕来承担。”
“皇上!”巴布尔他们给忽必烈跪下,激动得泣下沾襟。
帖木儿进言道:“皇上不必自责,不是皇上不圣明睿智,而是当时的情况所迫,才没有把军队集中起来。”
忽必烈身受重伤,生死难测,根本就无法处理军国之事。到后来,身体稍好,南宋又封锁了黄河,根本就无法把命令传达到黄河以北。不要说传达命令,要不是黄河意外封河,忽必烈能不能回到大都都成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黄河北岸的蒙古军队没有变更部署,没有统一的组织与调度,彼此之间无法相互呼应,在宋军的进攻面前一触即溃,要想宋军的推进不神速都很难了。
“谢谢你的好意。帖木儿,你不用为朕开脱,这是朕的责任。”忽必烈不无自责地道:“朕早该想到这点,没有采取措施,这是朕的失误。”
不能不承认,忽必烈敢于承担过失,这点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做到的,即使纳纳谏如流的唐太宗也有不爽的时候,还有要杀了魏征那个村夫的粗话。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忽必烈的表现足以获得后人的尊敬,帖木儿他们是感动无已,齐道:“皇上!”只此两字,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语。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忽必烈招手要帖木儿他们起来,道:“趁局势还不是很坏,就让朕来弥补这一过失。朕决定,帖木儿负责东线的防御,巴布尔负责西线的防御,你们的任和就是尽一切可能拖住南朝,不让南朝向北推进。即使不济,也不能如现在这样快速推进。你们应该体会朕的用心,知道现在朝廷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有了时间,朕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忽必烈虽然没有明言,他是他能做的事情必然是重新征召丁壮入伍,训练出一支新的有生力量。要做到这点,他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巴布尔和帖木儿争取到了时间,忽必烈的计划未必就不能成功。
巴布尔和帖木儿明白他们的担子有多重,道:“遵旨。”
“征召丁壮,训练新的军队,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忽必烈接着道:“朕可以给你们交个底,别儿哥的大军很快就要到了,有了这支生力军,成败还未可知。”
现在的蒙古,最需要的就是军队,别儿哥的大军赶到,无异于一支强心剂,具有振奋人心的效果,帖木儿他们很是兴奋地道:“太好了。”
“你们这次南下,身兼重任,朕给你们全权,临机决断,不必事事请示。”忽必烈很有气魄地道。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临机决断的权力非常重要,帖木儿和巴布尔很是欣慰,道:“谢皇上。”
“现在,你们说一下,你们要如何应对。”忽必烈开始问计了。
帖木儿沉思了一下,道:“皇上,臣以为南朝的推进固然神速,但是他们也不是一帆风顺,这推进速度过快,会使得后勤补给困难,后续军队不一定跟得上他们的速度,这就给我们制造了机会。”
“有道理。”忽必烈点头道:“凡事有利必有弊,推进过快,固然可以打乱我军的部署,也使得自身的困难增大。后勤补给困难是困难了点,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朕在想,南朝皇帝应该是授予了这些军队全权,让他们可以就地补给。所以,朝廷要想在后勤上下手,不太现实。”
“皇上圣明!”巴布尔分析道:“臣也是这么认为。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虽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不过这里的地方绝大多数为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的心是向着南朝的。要是南朝军队一到,他们的向背很难确保。”
“朝廷可以做文章的应该利用南朝推进速度过快,后续部队难以赶到这点,把包围圈中的军队撤出来,集中在一起,再和南朝决一死战。”
忽必烈点头道:“推进过快,有时会造成孤军深入,给对手以机会。当年,南朝的太宗皇帝趁契丹国丧之机,五路出兵,想收复燕云之地。名将曹彬一路也是进展很快,其他四路的进展缓慢,不能给他以有利的支援,最终成了孤军深入,萧太后抓住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先切断曹彬的退路,再围而歼之。要不是曹彬机警,撤得快,必然是全军覆没。”
“今天这一战局又复现,朝廷应该学萧太后当年一样,集中优势兵力,破其一路或是两路,这局面就打开了,问题就好办多了。”
军队推进神速,使得后续部队难以赶到,就会留下空隙,给对手以可乘之机,这点在历史上有很多战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装甲部队的进展让人吃惊,吃惊到那位以喜好新奇、大胆事物而著名的元首都多次叫停。
忽必烈所言正是南宋军队的一大软肋,处置得好,未必就不能获胜,巴布尔和贴木儿很是振奋地道:“皇上所言,使臣茅塞顿开。”
“归根结底,我们应该预先找好一个战场。”忽必烈点到关键的地方,道:“你们认为哪里合适?”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304章 第二战场
“皇上,鞑子的举动非同寻常。”张世杰很是担心地向李隽汇报,道:“在我们包围圈中的鞑子现在正在集中,先前那种各自为战,各守一地,彼此互不呼应的态势已经没有了,臣以为必然是忽必烈改变了作法。”
李隽点头赞同他的分析道:“那是必然。我们之所以进展神速,如入无人之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的原因,也有鞑子的原因。鞑子方面主要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协调指挥,军队分散,各自为战,成了一架多头马车,力量没有往一块使,才为我们所乘。”
“在遭到我军突如其来的打击后,忽必烈必然会清醒过来,采取行动,派出得力将领把这些分处各地的军队收拢,撤出我们的包围圈,防守主要的地域和城池,找准机会给我们一下狠的。”
高达少有地没有骂人,摸着白胡子,道:“皇上圣明,臣也是这么看。皇上,臣担心欧将军和解将军推进过快,后续部队难以跟上,这就会造成空隙,会给鞑子北蹿创造条件。皇上,是不是该命令解晋和欧军行马上收网,先把包围圈中的敌人吃掉再说。”
李隽没有说话,看着张世杰。张世杰明白李隽是在征询他的意见,道:“皇上,高将军说得有道理,臣也为此担心。不过,这事还真有点难办,现在就收网吧,固然稳妥,但是却使我们错失了大好机会,会白白丧失北进的良机。要是不收网吧,一旦让鞑子逃出去,会给我们以后的作战带来很大困难。臣愚昧,还请皇上裁示。”
如此说话,大有首鼠两端之嫌疑,不过,李隽却不这么认为,正如张世杰所言,早收网是稳妥之策,但是战果不大。要是不收网,把网张得更大,成功之后的战果固然很大,但风险也随之增大,要是忽必烈在前面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阻止两支骑兵的推进。趁后续部队没有赶到的良机把解晋和欧军行两路大军给反包围,问题可就大了,正应了一句老话“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高达看着地图,很是为难地道:“老夫打了一辈子的仗,什么硬仗恶仗没有经历过,就是没有经历过今天这样两难的仗。皇上,还是你拿主意吧,臣可是难以决断了。”
“这种仗早就为历史所证明了,二战特别明显,要是我下令停止攻击,和那位元首有什么两样呢?”李隽在心里如是想,道:“你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你们忽略了一点,这种仗不是在于兵力的多少,也不是在于计谋的巧妙与否,而是在于决心。”
张世杰听得莫明所以,高达也迷糊了,道:“皇上,给你这么一说,臣有点晕乎乎的,摸不着东西南北了。皇上,你直说了吧,要不臣就成了听天书。”
李隽接着道:“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是忽必烈趁我们后续部队没有赶到的良机,在这里设伏,阻止解将军和欧将军的推进,再在这里派出一支军队切断他们的后路,把他们包围起来,他们就会陷入孤军深入,曹彬当年的旧事就会重演。”
“是啊,臣担心的就是这事。”张世杰和高达同声说了出来。
李隽话锋一转,道:“这是一个美好的构想,事实却是忽必烈他一定会这么做,结果就不是他预期的那样全歼这两支军队,而是他会撞在南墙上,会给撞得头破血流。”
要是忽必烈真的如此部署,这局面对南宋就很不利了,却给李隽得出相反的结论,饶是张高两人身经百战,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也是惊奇不置,难以理解地打量着李隽,道:“皇上,这是为什么?”
李隽笑言道:“太宗当年北伐,五路出兵,各自为战,路与路之间是各行其是,彼此之间难以协调,这才导致了曹彬进展最为神速,而其他四路进展缓慢,不能给他提供有效的支援,才为萧太后所乘。这种分路出击的战术,汉武帝在对匈奴初期的战争中也曾使用过,那是因为当时他没有可以派遣的主将,才如此做,目的是打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将军卫青正是在他这套战术中脱颖而出。”
“太宗太年可以设立主将,他却没有设立,五路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与调度,没有把力量凝聚在一起,这才是失败的关键,并不是为人们所说的他是趁契丹国丧出兵,激起了契丹人的敌忾之心。”
张世杰若有所悟,问道:“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要在前面设立一位主将?”
李隽点头道:“两支骑兵进展神速,我们一时之间难以跟上,为了不使他们互不协调,朕是打算临时任命一位将领,统一协调他们的行动,以便临敌制机。”
“这倒是很有必要。”高达也是赞成,问道:“皇上,谁合适呢?”
李隽笑着道:“解将军和欧将军都很优秀,两位随便哪一位都可担此重任。不过,朕想欧将军曾经是解将军的副将,两人共事有一段时间,还是以解晋为宜的好。”
“小骠骑能征善战,作战风格多变,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张世杰点评道:“同时,他的胆气十足,绝不会缺少打胜仗的决心,由他出任前线的指挥再合适不过了。”
高达很是遗憾地道:“可惜老夫不能身临前线,参与这一盛事。”
李隽接着道:“为了加强他们的力量,朕决定把火枪兵和特种步兵也派出去,让他们秘密北上,打忽必烈一个措手不及。”
“这太好了。”高达几乎是唱出来的,道:“火枪兵的火力猛,有了他们作突击力量,忽必烈这鞑子有得受了。”
张世杰沉思道:“特种步兵的行动要受道路的约束,那就要他们从这里沿着官道前进。对了,皇上,应该给解将军下令,要他清理官道,为特种步兵的推进创造条件。”
“那是必须的。”李隽很是赞成,道:“同时下令,全军不用顾忌队形,全速前进!给前线以有力的支援。”
高达计算着道:“这一来,前线就有十万之众,这可是我们的精锐啊,一个可以顶三个鞑子,忽必烈这鞑子要想一口气吃掉他们,没有三十万之众是不可能完成。现在的忽必烈,他就是搜兵简卒,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如此之多的军队。再说了,我们全力推进,给他的压力会很大。即使解将军他们打得不够好,也可以顶住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赶到,到那时,一个里应外合下来,鞑子能有几人活下来?”说到后来很是兴奋了。
“高将军,还有一点你还没有计算进去。廖将军马上就会动手了,忽必烈这鞑子根本就不可能在我们正面集中一支大军。”张世杰也是兴奋了,道:“南墙,对,忽必烈这鞑子一定会撞到南墙上了。”
“孤岛漫传秦帝迹,长城自是万年功”,廖胜功站在船头,望着碣石港脱口吟道。
秦帝是指秦始皇,长城是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原长城基础上进行修建,成了他的标志之一。一提起秦始皇,我们首先想到的建筑就是长城,首先想到的历史事件就是他灭掉山东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事件。
那么,秦始皇和秦皇岛的关系是什么呢?秦皇岛是以秦始皇之名而命名,这是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是正确的,对于古人来说就不正确了。
在古代,秦皇岛仅是一座孤岛,为海水环绕,称为碣石。到了清代,才成为岛连岛,后来才命名为秦皇岛,成了我们现在著名的旅游景区。
秦皇岛以一座繁华的城市载入史册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作为人文景观,其历史却是相当悠久,在秦始皇之后汉武大帝、魏武帝曹操、唐太宗之辈都曾到过这里。
曹操著名的诗作《观沧海》就是在这里写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让人有梦幻般的感觉。
站在廖胜功旁边的赵良淳也是诗兴大发,脱口吟道:“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是图王。”
他吟的是唐太宗的《春日观海》诗,唐太宗当年东征高丽,来到此处,诗兴大发写下此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治武功鼎盛的帝王,以善于纳谏著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但是,他有两个短处,一是字写得不怎么样,却喜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最终弄到手,给他带入坟墓里,不知所踪,毁掉了中国历史上书法的最高成就,多为后人讥讽。
二是他的诗作没有什么气势,颇有矫情之嫌,反倒不如武则天的诗作,清气之中带有巾帼须眉之气。这首《春日观海》单从文学上讲,并没什么出奇之处,赵良淳之所以吟颂他的诗,那是因为胸中感慨万千。
碣石最早属于孤竹国,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这两位商朝遗民就是孤竹君的儿子,因其高尚的洁操为后人称颂,《史记》给了他们很高的地位。
后来,孤竹国为齐桓公所灭,并入燕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驾临至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驾临此地的皇帝,在他之后的汉武帝、魏武帝、唐太宗这些大有为之君先后到过这里,不是刻石勒功就是吟诗作赋,唯独宋代没有一个皇帝驾临过这里。
这片早就属于中国的领土上却没有宋朝皇帝的足迹,那是因为这里在当时属于境外之地,自从唐朝灭亡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崛起,占据了北方,宋朝连燕云之地都没有收回,更别谈碣石了。
从宋人的观点来说,唐太宗是前朝之君,他的诗作离本朝不远,他能够驾临这里作诗,而本朝之君无一人来到这里。即使宋朝之君如后人指责秦始皇出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功业也好,至少还有功可显,又何尝不是一场盛事呢?
宋代积弱,大量的国土没有收回,何来之功可显?当此之情,赵良淳哪能不感慨,不由自主地吟出了唐太代的诗。
吟完,赵良淳长叹一声,什么话也没有说。廖胜功明白他的心思,安慰道:“赵将军不必感怀,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开创新的篇章吗?以皇上的雄材大略,朝廷现有的实力,将有大量的国土给光复,实是一大盛事。”
“谢谢廖将军。”赵良淳仍是感慨道:“朝廷本是即将破灭,没想到竟是发生了如许变化,不仅光复了中原,现在又开始光复燕云了。这一切,想起来真的好象在做梦。”
廖胜功点头,道:“赵将军所言肺腑之言,廖某也是这么想。这里南临大海,北依燕山,东邻辽东,西接大都,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应该善加经营,既可以用作出兵辽东的基地,也可以用作货通南北的港口。等见到皇上,廖某当向皇上进言,发民夫,填海造路,把碣石岛和陆地连在一起,那样的话,这里将会异常活跃。”
“廖将军远见卓识,赵某佩服。”赵良淳很是赞同他的看法,道:“出兵辽东之时,要是仅从大都运送粮秣辎重,对燕云之地的压力也太大了,还应该从江南、中原、川中之地运输,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港口。我说,廖将军,我们打下来之后,就马上施行吧。”
廖胜功很是赞赏道:“我们先开工建设,再向皇上禀报,赵将军这主意不错。我想,皇上肯定会同意。”
“廖将军,我们登陆吧。”赵良淳问道:“廖将军,这一仗怎么打?岸上没有一点动静,不用说是因为我们来得突然,鞑子想不到,根本就没有做准备,我们就不用炮击了,直接登陆就是了。”
廖胜功很是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岸上空荡荡的,要炮击也没有目标,不如直接上岸。传令:登陆!”
一声令下,船只靠岸,海军陆战队跳进海水里,卟嗵之声不绝,奋力游向岸边。
在秦皇岛登陆,完全出乎忽必烈的意料,根本就没有在这里有派驻足够的军队。这里有一支蒙古军队,只是数量不多,还不到一千人,很快就给收拾了。与其说这是一场登陆战,还不如把那个战字去掉的好,几乎是没有遇到抵抗,是宋军实施登陆战以来进行得最为轻松的一次。
“赵将军率领一万人马向西进攻,要大张旗鼓,给忽必烈那鞑子造成一种我军大军压境的错觉,一则可以吸引他派往南线的军队,配合皇上进军。二则,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不留意我们向北进攻的意图。”廖胜功给赵良淳面授机宜。
赵良淳信心十足地道:“廖将军放心,包证完成任务。”
“到于我嘛,我还得向北进攻,把我们的登陆成果恐固好,为解晋骑兵的到来做好准备。”廖胜功没忘了给自己派任务。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俗话“好钢用在刃口上”,象解晋的骑兵这样精锐的部队,当然要让他发挥出最大威力,给他准备好条件,以便一到达马上就能投入战斗。
“皇上,这是刚刚送来的战报。十万火急。”辛惠匆匆而入,把手里的战报递向忽必烈。
忽必烈没有接,道:“你说,发生了什么事?”
辛惠额头上直冒冷汗,道:“皇上,大事不好了,南朝在碣石登陆了,一下子登陆了好几万军队,后续部队还在陆续到达。”
原本坐在御座上的忽必烈一下子跳起来,吃惊地问道:“你说什么?南朝在碣石登陆?”
“是啊,皇上。”辛惠只觉后背生凉,道:“皇上,南朝在碣石登陆,无异于从东面把利剑对准了大都啊。皇上,我们该怎么办?”
一向沉稳冷静的忽必烈再也不能冷静了,急急地道:“快,给贴木儿传令,要他抽出十万军队,防守东面。”
辛惠提醒道:“皇上,哪儿有那么多兵啊。”
“那就五万,三万也行。”忽必烈很是无奈地道:“能阻止一天算一天。”
第305章 忽必烈的末日
“这时候分兵,皇上也真是的。”桑哥埋怨着道:“我们手里就这么一点兵力,要是分出去,这仗还怎么打?”
忽必烈一向以处理事务让人心服著称,象这次这样让人很不服的事情少之又少,实在是他这道要贴木儿分兵的命令让人难以接受。
贴木儿没有说话,叹息一声,道:“是啊,现在分兵,真的不合适时宜。我们手里这点兵力,就是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见得就能打得过南朝,要是再分兵的话,那还不等于把脖子伸出来让南朝来砍。”
“对啊,将军,无论如何不能分兵,应该马上向皇上说明。”桑哥很是赞同贴木儿的分析,给他出主意。
贴木儿摇头,道:“不,还是分兵吧。”挥手阻止桑哥说下去,道:“你不要多说了,我们不分兵能行吗?南朝在东边登陆,无异于把利剑对准了大都,要是我们不分兵,大都还不朝夕即下?现在的大都几乎是一座空城,别儿哥又指望不上,除了分兵还能有更好的办法?”
实情就是这样,桑哥虽是不愿,还是不得不接受分兵这一残酷的现实,脚一跺,叹息一声道:“将军,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贴木儿沉思一下,道:“这一分兵,我们的兵力大为削弱,原订的围歼南朝军队的计划不可能实现了,我们还是撤到这里进行布防的好。我们的任务只能是拖,拖住时间就是胜利。”他指着地图的地方的就是保定。
“这是皇上的密旨。”亲兵小跑着进来,把手里的密旨递给解晋。
解晋接过,拆开一看,点头道:“皇上还真是个解人,什么事都想到头里了,我们需要什么就来什么。”把密旨递给欧军行。
欧军行接过一看,很是开心地道:“想睡觉,马上就有人给递枕头,这样的事情总是让人高兴。皇上这道旨意,无异于就是给我们送枕头。火枪兵和特种步兵都来了,我们可以把网撒得更大些。”
“有了这两支生力军,我们还有什么顾忌?”解晋很是赞成欧军行的观点,道:“即使鞑子想围歼我们也不可得了,就是忽必烈派出百万大军,我也可以取他上将首级。”
火枪兵的作战能力有目共睹,特种步兵的机动性已经被证实,其战斗力也极强,得到这两大臂助,胆子一向很大的解晋胆气更壮了。
“将军,有情况。”部将白水义小跑着冲进来,向解晋报告道:“前方送来消息,鞑子有撤退的迹象。”
“鞑子撤退了?”解晋和欧军行很是惊奇,同时走到地图前,看着地图,两人对望一眼,解晋沉思道:“是了,廖将军登陆成功,鞑子这是调兵赶去东线。至于贴木儿本人,我想他在兵力给分散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北撤退,寻找更加有利的时机与我们决战。”
欧军行大点其头,道:“我完全同意你的分析。老伙计,机会来了,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来个一锅烩,既把贴木儿的军队吃掉,还要把他调往东线的军队也吃掉。”
“你胃口真大。”解晋点头道:“你这主意不错,我也是这么想。我想,我们也兵分两路,你和火枪兵去北线,追歼贴木儿,我和特种步兵去东线。你认为怎么样?”
欧军行想了一下,道:“这主意好。趁鞑子在撤退途中,无法应战的时机,一举歼之。你打完这仗,把善后的事情交给特种步兵,马上登船,赶去与廖将军汇合,一举两得之便。”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们马上出发。”解晋大步而出,飞身上马,冲欧军行一抱拳,道:“老伙计,保重。”
在欧军行保重声中,飞驰而去。
“将军,后面发现大量南朝军队,他们骑着一种两个轱辘的怪东西,跑得飞快,速度不在我们骑兵之下。”探子飞马赶来,跳下马背就是一通让桑哥莫明其妙的消息报来。
自行车是两个轮子,这个探子还真有创意,居然给他说成是两个轱辘,出语不凡!
他的话把桑哥给弄迷糊了,皱着眉头喝道:“做为一名好探子,汇报情况时一定要简洁明了,象你这样啰哩啰嗦的,怎么做的探子。”
“我的话够清楚了,还要怎么才算简洁?”探子在心里叫屈,急中生智,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划出自行车的模样,道:“将军,南朝军队就是骑的这东西推进。”
探子的绘画功底当然是没话说,很差劲,不过轮廓还是初具,桑哥在马上歪着脖子看了半天,没有看出个名堂,跳下马蹲在地上瞅了好一阵子,才问道:“你说,他们骑这个?这东西能骑吗?”
“能,不下万多两万人骑着这东西,跑得飞快,就是我们的马也不见得就能快上多少?”探子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
正常情况下,马一小时跑五十里很轻松,自行车却没有这种高速度,但是这是在追击桑哥军队,特种步兵在全速推进,其速度自然比正常情况下快了许多。
“历来只见两条腿的男人骑女人,就没见过骑两轱辘。”桑哥在感慨中说了一句粗话,道:“你没谎报?”
探子急得狠狠一脚跺在地上,道:“将军,我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谎,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将军,你要是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看。”
“他们就一万多两万人,也太不把我桑哥放在眼里了,就这点人也敢来追我。”桑哥浓眉一轩,下令道:“传令,准备战斗。”
部将蒙白忙提醒他道:“将军,我们的任务是尽快赶到大都去防守东线,不能在这里和南朝军队耗啊。”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桑哥一口否决了蒙白的提议,道:“朝廷现在是太需要胜仗了,一支不到两万人的南朝军队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岂能错失这一良机?再说,我们有准备,他们是没有准备,仓促应战,我们是必胜之势。”
蒙古这几年的败仗一个接一个,丢失了大量的土地,根本就没有象样的胜仗,要是把这支南宋军队给吃掉,那无异于一个天大的消息,对振奋蒙古军队极其低落的士气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蒙白也不好再说。
命令一传下去,蒙古军队列队完成,只等宋军到来。没等多久,只见不计其数的人影出现在视线里,旗帜飞扬,正是宋军。
桑哥瞪大了眼睛也是没有看见他期待已久的两个轱辘的东西,只见宋军排着整齐的队形,向他们开来。自行车只是运载工具,又不能在战场上冲杀,当然是在战斗前集中安放在稳妥地点了,桑哥没有眼福,不能一睹自行车风采,真遗憾!
“我攻中军,你们攻打左右两翼。记住,动作一定要快,一定要猛,不能拖而不决。”桑哥简单地下令。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
桑哥的战术正确,兵力也占有优势,按理这一发起进攻,可以占到上风。让他想不到的是,战事的进展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特种步兵沉着应战,丝毫不落下风,阵势稳固,非一天半日所能动摇得了。
陷入苦战的桑哥开始后悔了,早知道特种步兵如此难以对付,还不如甩开他们,直去大都的好。最让他后悔的是,半日后探子的汇报,探子急急赶来,喘着粗气,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后面出现在一支南朝骑兵。”
自己是全力赶路,无论如何宋军也不可能追上,桑哥有点难以置信,问道:“你说什么?我们后面出现南朝骑兵?他们是怎么到后面去的?难道他们会飞?”
这些问题,探子哪里能够回答,接着道:“他们的旗帜上有一个解字,很可能是解晋的骑兵。”
解晋的骑兵善长长途奔袭,要是他的话,问题就再明白不过了,派出特种步兵从后追击桑哥,而解晋本人却冲到头里去,为的是把他兜住,再来个前后夹击。想明此节的桑哥真的是后悔得要命了,下令道:“撤出战斗,一刻也不能停,往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