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殇-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秦风低调,不代表其他的人愿意看着他低调。无论是种师道还是姚平仲,又或是宋江,都对秦风虎视眈眈。没办法,功劳总共就这么多,突然多加入一个人,自然要分薄他们的功劳。这些人都是些骄兵悍将,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至于宋江,他虽然需要秦风来支援,但却不希望秦风带着不到一万的人马来支援。
机会很快就来了,童贯一直憋了股气,想要好好的收拾收拾萧干,如今秦风来了,虽然带来的兵马不是太多,但并不能阻止他出战的决心。如果秦风胜了,正好出了自己心头的恶气。如果秦风输了,也不要紧,正好杀杀他的锐气。别以为自立门户了,就可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萧干一直守在大同府,就如同乌龟一般,轻易不会下口,等到他下口的时候,必然会狠狠的咬下猎物一块肉。此时的他正躲在城中,琢磨着下一次该如何下口。继续咬掉宋军一块肉。
就在他苦寻机会的时候,突然有人禀报说宋军出动了三万人的军队,缓缓的向大同府移动。看模样,似乎是步步为营的战术。
萧干地眉头一下子拧了起来,步步为营的战法,正是他这种喜欢以乌龟式战法的人地克星。毕竟宋军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比起辽军来,多了一倍也还不止。如果自己不再短时间内击溃这三万人马的话,宋军随时可以调动大队人马,支援这三万大军。*可如果自己不出手的话。这三万人,就是插入自己腹地的一柄尖刀。
迟疑了片刻,他最终决定出手了。宋军的兵力太多了,自己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他看了一眼左右,随即点起五千骑兵,出城而去。
秦风带着三千人马,跟随着大队。慢吞吞的移动着。童贯倒不是一个笨蛋。没想着用借刀杀人那么明显的办法收拾自己。他居然调动了两万七千人马。虽然统率者不是自己,而是西北地焦俊。
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的话。恐怕都不会容忍童贯这种做法吧!他秦风可是堂堂的安抚使,是一路的军政最高首脑。*而焦俊不过是西北一个普通的统制罢了。官职倒也不算低,可和安抚使比较起来。算什么东西?居然让统制统帅安抚使,这样的事情。在大宋怕也是独此一家罢!
不过自己的军队实在太少了点,想来童贯也不回希望自己地实力愈发壮大了,不过这样也好,反正自己是来打酱油地,如果他们重视自己,岂不是遂了自己的心意?
焦俊带着大军慢吞吞地挪动着,他心中也憋屈得紧,虽然童贯给了他很大的权利,让他管束秦风,可他地官职和对方差得也太远了,真个理论起来,自己怕也奈何不得对方。就在他心中烦闷之即,探马来报说发现辽人的大队骑兵,约有十余里地路程。*
若说焦俊在西北军中,也是条好汉,他在对抗西夏的过程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行军打仗讲究地是一鼓作气,他统帅本部军马,在同辽国的作战中,一败再败,更兼他年岁也不小了,早就失去了原本的敢死之心。所以他一听到发现了辽国的骑兵大队,立刻吩咐手下兵丁结阵以待。
他看了一眼队伍中秦风的旗号,迟疑了一下,将他安排到了左翼。即使如此,他还不放心,又小心翼翼的调动了一只五千人的士兵,屯扎在秦风部右翼,以策万全。
他的大阵还没有摆完,辽国的骑兵便到了。萧干用手遮着阳光,遥遥望了一眼,随即重重的哼了义声,极为不屑的道:“大宋的兵将还是老样子,来来去去就那两下子,连结阵都是那几个阵势,端的惹人耻笑。罢了,点上三千人马,分成三队,轮流骚扰他们。”
那些辽人真个聚了三千人马,分成了三队,轮流冲将出去,用骑弓向宋军大阵射将过去,努力骚扰着宋军。
大宋禁军虽然是正规军,但久不精练,又没有战斗的决心,在辽人的骚扰之下,队形愈发混乱起来。焦俊心中焦躁,挥舞着战刀,连斩数人,方才遏制住队伍的骚乱。
秦风看了一眼对面辽人的大队,重重的哼了一声,吩咐左右道:“向焦俊请战,说我左翼要主动出战迎敌。”
此言一出,周围众将尽数变了脸色。时有武松在侧,急道:“大人,辽人尽为骑兵,人数又在我军之上。我军只有重甲巨盾之士八百,陌刀之兵九百,其余尽为轻锐,若是辽人不吝与我军一战,我军恐损折太重……”
秦风微一迟疑,旋即摇了摇头。武松说的倒是正理,自己手下的精锐训练不容易,这三千人人数倒是不多,兵种也齐全,重甲、轻甲、弓弩盾枪齐备,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军事作战集团。可他们毕竟是步兵,如果辽人不冲阵,只用骑射,他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如果不出兵的话,焦俊那边肯定是顶不住了,等辽人把握住机会,攻其一点,宋军大阵必乱,万一大宋的乱军冲动了本军大阵……想到此处,他不禁皱起眉头,有些进退两难的感觉。
他看了对面一眼,突然间有些气恼:萧干你个混蛋,你丫就不能换个打法?来来去去就那几下子,你烦不烦啊!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七十七章如林(下)
秦风在这边腹诽不止,辽人大阵中的萧干也似有所觉。他抬头看了一眼宋军的左翼,伸手摩着胡子,有些迟疑的道:“大宋士兵虽多,却杂乱无章,在我军压迫之下,隐隐有散乱之态。可他们的左翼却隐隐有股杀气,这倒有些古怪……”
萧干手此次带了两员将领,一个叫耶律匀骨,一个叫耶律沙,这两人都是辽国的宗室,也算得上骁勇,萧干用之犹如臂助,历次大战,都少不了他们。二人听得萧干询问,一时间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过了一会,耶律沙才迟疑着道:“殿下,那伙步兵打的是秦字旗号。宋军姓秦的将领,倒真没有几个……”
萧干重重的哼了一声,极为不屑的道:“如此说来,对面的人是秦风那厮了?我听说他到了童贯军中,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出来了。*他和他的手下倒是精锐,只是不知道他的战友是不是一样的精锐!”
耶律匀骨眼睛一亮,低声道:“殿下是想驱赶宋军中军和右翼的士兵,反过来冲动秦风的大阵?果然是个妙计,高——实在是高——”
萧干嘴角咧了咧,暗自嘀咕了一句,希望能成吧,自己这五千人马,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整个西京道,能让自己有如臂使的精锐,仔细算起来,可真没有多少。没办底子薄,就得精打细算啊!
辽国的骑兵开始了动作,焦俊那边立刻感觉到了压力。辽人地骑兵开始尝试性的靠近宋军的大阵。//*/因为距离的缘故。辽人的弓箭地威胁也开始加大了。
焦俊有些焦躁着看着辽人的骑兵,喝令手下弓弩手狠狠的回击。不过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命令手下地弓弩手分成两队,一队还击,一队休息。他也担心辽人在故意消耗他们的弓弩手体力。毕竟一个弓弩手倾尽全力。他们也只能射出二十多只箭而已。一旦失去了弓弩手的威胁,骑兵岂不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屠杀步兵?
萧干估算着宋人地箭阵,嘴角上也不禁带了丝笑容。看来宋军的统帅。也不全是笨蛋。居然知道体恤士卒的体力。若是从前,恐怕没到射程他们都要乱七八糟地一通乱射罢!
他迟疑了片刻,面上多了丝坏笑,他当即指挥骑兵退了开去。//*/骑兵虽然数量众多。但行动迅速,就如同潮水一般,来的快。去地也快。转眼间便不见了踪影。如果不是渐渐远去的烟尘和宋军大阵中地几具尸体,以及一些伤兵的呻吟。谁都不会相信这里曾发生过一次短暂地激战。
焦俊一时间被这种巨大的反差刺激得不知道该如何是他地印象中。辽人就如同恶狼,一旦发现了猎物。根本不会放弃,他会一直拖下去。直到将对方拖死为止。像今天这般,他们突然间撤得不见踪影,这简直颠覆了他对辽人的认识,难道恶狼改吃素了?
使劲晃了晃脑袋,他派探马去查探了一番,发现辽人正向远处退去,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确实是在撤退。//*/他的心没由来的松了一下,随即吩咐手下收拾战场,继续向大同府开进。童贯可是下了死命令的,无论如何,都要向大同府靠拢。如果自己胆敢违背军令的话,童贯的刀可不会客气。
不过就在宋军乱哄哄的重新列成队伍的时候,对面烟尘大起,耶律沙领着一千五百骑兵呼啸而至,如同尖刀一般,恶狠狠的刺入了宋军的队列,在宋军一片慌乱,各自为战之即,狠狠的占了一把便宜。还没有等宋军结完对抗骑兵的阵势,他们又呼啸着退的不见踪影。
焦俊的鼻子都气得歪了,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方才的大战,自己起码折损了两千人,这还是重伤失去战斗力的,众多士兵自相践踏,扭到脚的,碰上胳膊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场战斗,对宋军士气的打击,更是不容小觑,辽人端的可恶得紧!
他恼怒的唾了以口,看着又恐童贯真个严惩自己,自己的脖子还没有硬到大刀片子砍不破的程度。可如果继续前进的话,他似乎真没有足够的把握取胜。不是他谦虚,实在是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秦风重重的叹息一声,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喝道:“全军排成阵势,我们到前方探路。若是按照宋军这种打法,十年也拿不下西京道。哼哼,耽搁了时间倒不要紧,要是让女真人看出大宋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的本质,岂不是要坏了我的大事?”
众将听罢,尽皆默然,他们素知秦风有大志,听得秦风居然如此关心大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些敢杀官造反的强人,何时将大宋放在心上。
焦俊听得秦风主动要求担任前锋,心中的大石立刻放将下来。谁不知道大宋最精锐的两只部队,一只是西北的边军,一只是沧州的厢军。自己虽然也属西北边军,但并不是西北最精锐的部队。不过同在西北,他还是知道种师道手下精锐的厉害。秦风的厢军既然和种师道的边军齐名,想来不会太差。让这样的部队当先锋,肯定安全得紧。
即使秦风是银样蜡枪头也不要紧,真要出了事情,自己大军已撤,让他殿后也就是了。虽然秦风这三千人马可惨重,甚至全军覆没,但只要自己的大军没事,或者说自己的小命没事,其他人的生死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秦风冷笑着看着乱哄哄让道的宋军,极为不屑的指点道:“这样的士兵,也能在西北站住脚,真真是羞煞人也。西夏也不过如此,除了铁鹞子之外,怕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随后看向众兵,大声喝道:“都愣着做甚么,拿出我军的气势来,莫要让人日后出去传播,我军不过是名声响亮,实际上没有什么本事。”
秦风这次带来的三千人吗,都是精锐善战之士,听得秦风如此说,都齐声应喏,数千人一起应喏,倒是壮观得得紧,反观焦俊手下的宋军听得这声应诺,一时间都被震得变了脸色。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七十八章初阵
萧干看着远处那只步伐整齐划一。行动如同密林一般严整的军队。心中不禁多了丝警惕。那些读书人张口闭口精兵、精兵。在他们看来。精兵就像大海里的沙子。要多少有多少。可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精兵。光靠练是练不出来的。只有上过战场的士兵。才是真正的精锐。
可经过训练。又上过战场。捡了条命。又没有养成骄狂的性子。肯服从军令。做到令行禁止。无所畏惧的士兵又有多少呢?几乎所有杰出的将领。手中都有一只百战精锐。但数量未必会很多。在战斗中。这些军队就是宝剑的剑尖。在最关键的时候。用来冲阵的。不过眼下这支军队很显然是只精锐之师。碰到这样一只军队。这仗不好打啊!
摸着胡子。他迟疑了一下。看着左右吩咐道:“派几百人去试探一下。看看有什么破绽。重步兵装备起来容易。可一只真正的重步兵。不是那么好组建的。”
耶律沙立刻领命而去。带着三五百骑兵就望宋军的大阵冲了过去。这些骑兵都是能弯弓者。耶律沙也不是笨蛋。他并没有稀里糊涂的冲过去。试探嘛。自然要小心一点
秦风也看到骑兵扬起的烟尘。他眉头一皱。大喝道:“三军将士听令。塔盾手上手对准前方五百步。准备。”
众兵将看到将旗晃动。都不干怠慢。前方的塔盾手立刻上前。重重的将塔盾砸向大地。秦风军的塔盾底边异常锋锐。在士兵地大力下。很轻易的刺透了土地。重重的立在了大地上。塔盾手随即半跪在大地上。身体微微前倾。用肩膀牢牢的顶住了盾牌。紧跟在后面地重甲长枪手将长达两丈地长枪搭在了塔盾手的肩膀上。然后双手托住枪尾。用胸膛顶住了枪尾。
在他后面。还有两排重甲步兵。他们用身体紧紧的顶住了前面地战友。彼此间紧紧依靠。后面的弓弩手也都半跪下来。每个人都在地上插了三只弩箭。这样做。在战争中。他们换箭的时候可以更轻松。更便捷。
耶律沙率领的骑兵如同旋风一般逼近了宋军地大阵。他眼神很好。远远的便看到密集得如同刺猬一般的枪阵。看着那闪烁着寒光地枪头。一时间。他竟然打了个寒战。对方分明就是一直有了乌龟壳地刺猬。自己这几百名骑兵如果真的撞上去地话。纯粹是给对方送菜。他又不是笨蛋。怎么敢冒这个险。
他眼珠子转了转。吩咐道:“罢了。我们靠过去。给他们几箭。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众骑兵听罢。哨。蜂拥而上。远远地用弓箭恶狠狠的向宋军招呼了过去。
不过秦风最前方的骑兵都装备了重甲。头上顶着厚重的头盔。辽军的羽箭落在他们的头上。发出了叮叮咚咚的响声。溅射起刺眼的火星。甚至在他们的头盔上留下一个个明显的痕迹。但却没有一只羽箭射穿他们的盔甲沧州生产的兵器质量果然甲天下。
耶律沙可看不清宋军的伤亡。但是凭借自己的经验。他知道宋军绝对没有损失多少人。他对宋军的评价由高了几分自己这次的对手。比起以前的敌人。可要强上不少。弄不好自己真要载到这伙步兵手上了。恨恨的咬了咬牙。他领着骑兵。又靠近了少许。试探着射了几轮羽箭。却没有一只见功的。都被宋军的盔甲弹开了。
秦风见辽人已经进了弓弩手的射程。嘴角露出了阴险的笑容。低声吩咐道:“等他们再近一点的时候。望三百步的距离射。我可不希望辽人摸出我军弩箭的射程。”众将停得秦风如此说。口中不住声的赞叹。面上满是钦佩之色。可肚子里却是不住的腹诽:丫的。这厮端的阴险。居然欺负对面的骑兵没有重甲。这么算计对方。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秦风军本部数百张强弩发出了嗡的颤音。黑压压的羽箭铺天盖地去。萧干为了体恤马力。奔袭更加方便。他手下的骑兵都不曾着重甲。单凭身上薄薄的布甲。如何挡得住宋军的三棱倒钩箭头。只听得一连串的惨叫。数十名骑兵中箭落马。还有百十人身上带伤。却未曾伤及根本。一个辽兵试探着拔了一下箭。只觉钻心般的痛。不禁叫道:“将军。宋人射的是倒钩箭。拔不得!”
耶律沙见机快。又穿了铁甲。倒没有伤到。他听得手下如此说。心中老大恼怒:宋军端的无耻得紧。你放箭就放箭罢!何必射倒钩箭。你丫心肠也忒毒了点罢!他不敢再拖延下去。领着士兵呼啸而去。
萧干大队人马聚集一处。所有的士兵都下了马。松了马肚带。饮完了马匹。士兵都躺在地上休息。萧干在众将簇拥下。拣了个阴凉的地方。正在饮酒。却见耶律沙满面烟尘。领着数百兵马。狼狈万分的赶了回来。
耶律沙见了萧干。滚鞍下马。急抢几步。冲到跟前。不等萧干发问。便道:“殿下。秦风那伙宋军端的凶悍得紧。那些士兵一个个都披挂了重甲。我们的弓箭射上去。只好给他们挠痒痒。占不到半点便宜。我们的士兵不曾披挂重甲。根本冲不破他们的大阵。反观他们的弩箭。歹毒得紧。用的都是三棱的倒钩箭。中了。本来我只折了几十号人手。结果倒有二十几人因为失血过多。在回来的路上倒下
辽军众将听了。面上都变了颜色。三棱箭头有多厉害。他们心中清楚得紧。而倒钩箭头。更是让他们头疼。这种箭头一旦整个射入肌肉。根本拉不得。一拉便要拉下一大块肉来。想要拔出这种箭头。只能用刀划破肌肉。一点点的拔。既费时间。又不利于伤口愈合。端的是利器。
不过众将心中也多了丝疑惑。三棱箭头打造极为不易。宋军大肆装备这种箭头。他们经得起消耗吗?
萧干拿着一根耶律沙呈上来的弩箭。看着锋利的箭头。一言不发。若有所思。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七十九章克星
过了好一会。萧干才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询问道:“宋军如此剽悍。却不知道这弩箭射程是多远?”
耶律沙思索了一下。回道:“也就二三百步的模样。弩箭这东西再远能射多远?宋军体质又弱。偶尔出一两个射雕者。也就顶天了。”
萧干沉思良久。轻轻点头道:“如此说来。宋人的弩箭起码有五百步左右的射程了。都说宋军强弓劲弩。如今说来。倒真是名不虚传。”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满面疑惑的众将。当下解释道:“宋人最是狡诈不过。秦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依着他的性子。以三千精锐之士。对付不到一千人的骑兵。如何会使出全部本事?他怕是要打着对付我军主力的主意罢!仔细算上一算。他们肯定要在弓弩射程上下功夫。对于宋军弩箭的射程。按着他们这次的射程增加一倍也就是了。”
众将领听的萧干如此说。心中都暗自好笑。在他们看来。萧干已经被沧州军打怕了。以至于面对秦风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将对方想得更强大。不过他们也不会傻傻的反驳萧干的话。萧干可是掌握着西京道的生杀大权。自己要是让他一时不痛快。保不住他会让他一世不痛快。
萧干也是久经沙场之人。计。吩咐道:“既然秦风军悍勇而精锐。那我们也不必和他硬拼。两三万宋军。能阻挡我军步伐的。也只不过三千人罢了。这三千人既然为前军。那我们便利用骑兵的优势。奔袭后方。我就不信了。这三千人既能当前军。又能为后军。”
众将听得萧干如此说。齐声大笑。辽人剽悍。悍勇而轻宋。自然不会将数次败于己手的童贯军放在眼里。他们一个个都跳将起来。飞也似地跑上战马。催促坐骑。直奔宋军后方而去。
焦俊把秦风让到前方。让他当前锋。自己总算能松一口长气。他骑在跟随了自己好几年的坐骑上。时不时的拿起装酒的皮带。喝上一口西北特产地烈酒。样子倒是轻松地紧。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一般。
不过他心中后怕不已。要不是有秦风这只精锐的重甲步兵。自己统帅的这只部队恐怕又要步前几只军队的后尘罢!就在他想着心事地时候。背后突然间烟尘大起。一看就是有一只骑兵赶了过来。他地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他用有些嘶哑的声音大声喊道:“结阵。结阵。辽人的骑兵又来了。”
辽人确实厉害。尤其在萧干这种可以和狐狸相媲美的狡猾将领率领下。士兵爆发地战然也算得上久经沙场。但养尊处优惯地了地宋军。更何况这只骑兵算得上萧干手下有数的精锐之一。战斗力比起同样腐化地辽军普通部队来说。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宋军没有抵抗太久就崩溃了。辽人骑兵虽然没有披挂马甲。但并不妨碍他们冲阵。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舍出百十号人马。击溃两三万宋军。这笔买卖值得一做啊!
秦风看着乱成一团的宋军。嘴角抽搐了一下。有些气恼的骂道:“这些混蛋。他们手中的兵器都是烧火棍不成。那些只是轻骑兵。几万人。居然让轻骑兵给冲散了大阵。他们也不怕惹人耻笑。”他随即大声吩咐道:“全军戒备。都给我好好准备起来。如果有人敢要冲动我军大阵。不要理会他们。乱前解决他们。”
旗下众兵将齐声应是。他们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自然知道以步兵对抗骑兵。一旦失去了大阵。步兵只能各自为战。基本上就是等着被骑兵屠杀。他们可不想因为勉强算作战友的部队的愚蠢而搭上自己的性命。如果那些人真敢乱来的话。只能怨他们的命不好了。
果然不出秦风所料。陷入混乱的宋军在仓促之间。果然没有方向感。众多士兵如同没头的苍蝇。四处乱窜。有不少宋军见沧州军军容严整。宛如般。心中立时有了安全感。没命似的往望重甲步兵大阵奔逃而去。
秦风见了。心中立时大骂起来。这些人怎地如此糊涂。一旦冲破了自家大阵。所有人都逃不脱屠杀。不过他终究没有另立旗号。手头的人马也实在太少了点。他倒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屠杀友军。他吩咐手下齐声大喊:“从两面跑。从两面跑。”不过那些士兵似乎已经昏了头。他们根本不听秦风士兵的喊叫。他们只想冲进对面重甲步兵保护的大阵中。那样的话。他们能有一些安全感。
秦风摇了摇头。他并不怪这些士兵。他们这么做很正常。不过同样的道理。自己下面的决定。也很正常。他看了一眼士兵。大声喝道:“放箭。让他们知道该从哪里走。”
众弩手眼见得令旗摇动。他们心中都吃了一惊。不过他们可是沧州军。自然能做到令行禁止。所有人没有犹豫。嗡的一声长响。黑压压的羽箭铺天盖地的射将出去。混乱的宋军一下子倒下了许多。其余宋军见对面的人真敢下杀手。一时间也都乱将起来。狼狈万分的向四面八方逃将开去。
萧干见秦风如此果决。也不由得叹息一声。他原本打着驱赶宋军败兵冲动秦风大阵的主意。不过对方如此果决。自己的算盘怕是打不响了。奈的叹息一声。他指挥着手下骑兵继续驱赶败兵。又追杀了一番。这才指挥大军缓缓而退。
焦俊心神俱疲。面上被鲜血和灰尘染得灰一块白一块。端的是狼狈万分。此时的他。哪里有半点西北军骁将的模样。比起街边的乞丐。也不见得强上几分。他咧着嘴。连哭都要哭不出来了。两万七千人马。自己起码折损了七千人。这七千人。直接阵亡的有三千余众。其余近四千人。多数都是重伤。即使养好了怕也不能再上战场了。自己这次可是输得惨了。
看着垂头丧气的手下。他重重的摇了摇头。吩咐道:“不要再拖下去了。撤。我们撤回去。让秦风殿后。我们撤……”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八十章煮豆燃豆萁
贯阴沉着脸,看着垂头丧气的焦俊和一脸无所谓的秦T+狠狠的揍二人一顿。可他毕竟是一军的统帅,他收拾这两人一顿不要紧,不过焦俊是西北军中之人,西北军势力盘根错节,虽然多臣服于自己,但如果自己随随便便收拾其中的一个将领,怕也会让其他人离心离德。至于秦风,先不说自己能不能教训得了他,就是教训了他一顿,又能有什么用?人家现在手头可是有二十几万人嘛,大宋有数的几个军阀,自己难道喝多了,敢向这样的人挑衅?
深深的吸了口气,他重重的一摆手,看向众人,吼道:“罢了,这次就算了。辽人骑兵众多,你们原也不是对手,这次是非战之罪,便算了罢。”
众人听得童贯如此说,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一个个是久经宦海的人物,自然清楚这里面的关系,不过童贯在西北积威日久,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而秦风和众人没有半点交集,众人自然也犯不着为他强出头,唯一可虑的,就是秦风一怒之下的后果而已。
就在众人在此各怀心思的时候,一人飞也似的冲将进来,见了童贯,急忙施礼,随即捧出一个盒子,禀报道:“大人,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童贯听了,心中一动,拿着盒子,先验看了一下封条,这才打开,取出信,仔细读了起来,原本因为担心战况而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嘴角也多了丝笑容。他看向众人,得以的道:“金国真是不错,前段时间吃了次败仗,这么快就缓过劲来了,他们出动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完颜宗翰统帅,一路由完颜宗望统帅,齐头并进,直扑辽国中京道,辽国这次不亡,更待何时?”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放声大笑,极尽欢愉。
在场众将听了。,心中也轻松了许多,面上都多了许多笑容。金国实力强大,凭借几千人起家,把强大的辽国打得七零八落,几至一蹶不振。更何况金国出动大军,肯定要牵制辽国的主力。如此一来,他们攻打西京道的任务似乎也容易了些,胜利兴许指日可待了。
秦风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异常难看,他隐约记得,就是因为宋军太过无能,在那场战斗中,童贯二十几万大军,被辽国的残部打得稀里哗啦,结果金国偏师一到,辽国残部被摧枯拉朽的消灭了。也正是因为那场战争,让金国认清了宋军外强中干的本质。
自己原本就想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难道真的避免不了吗?虽然自己计划等待宋金发生大战的时候从中取栗,但自己并不希望金国太早认清大宋的本质,自己毕竟还没有准备好。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轻轻的摇了摇头,坐在一旁看着众人的表情。坐在他对面的宋江面色也不太好,他倒不是忧心金人实力强大,而是担心金人的胜利会分薄自己的功劳。
秦风心中忧。闷,回到大营,思量片刻,心中又生一计。当夜营中流言四起,众兵尽言辽国以偏师出南京道,南京道守军连败数阵,局势岌岌可危。
童贯听了这个。小心,心中也惊,急招种师道和宋江,将此事告知二人,而后言道:“南京道乃是辽国五京之一,虽然疆域为五京中最小的一个,但经济却是最为发达的一个。秦风占了南京道,等于斩断了辽国一臂,辽人自然不会甘心,看样子他们是要趁秦风不在的时候,夺回南京道了。”
宋江听了。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了。一转。这才小心翼翼地道:“秦风军地主力尽在南京道。辽人实力虽强。但未必能占到上风。想来是偶有小胜。然后被人夸大了。也许等上一段时间。辽人自会退兵。”
种师道轻轻地笑了一声。心中暗自鄙夷宋江说话不经过头脑。如果南京道地事是真地。可以说辽国是蓄谋已久。难道会轻易退兵?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勾心斗角。端地是惹人鄙夷。
童贯摸着胡子。没有说话。他知道宋江地意思。宋江分明是在暗示秦风实力太过强大。不好控制。正好坐山观虎斗。让辽人好好地消耗一下秦风地实力。不过宋江地主意是好地。真要行动起来。却有一个问题。把秦风留在这里不难。可如果因为秦风不在南京道地缘故。导致好容易占领地土地失守。这个责任由谁来担?难道由自己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