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殇-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风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其中却又夹杂了一丝赞赏。轻蔑是对那几个敌人来说,而赞赏则是对王庆而发。不过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而他地出身已经让他养成了对敌人毫不留情的习惯。至于冲上来地几个敌人,他们看上去倒是有小将的资质,可单纯的凭借小将这两个字,却不足以弥补实力上的差距。借助马力冲杀。固然能增添不少的威势和力道。但高手之间地对决,冲击有些时候反而容易让人露出致命的破绽。利用破绽杀敌。正是赵家枪的精髓,而秦风,自然深谙此道。

长枪轻轻地一抖,左手银枪,右手宝剑,双腿微夹,迎着两伙敌人便冲了过去。但见银光闪处,两员来将滚落马下。另外一将,被他宝剑连头带肩,迎胸砍开,尸身兀自挂在马上,待战马奔出老远才落地。

侥幸活下来的两员小将心中胆寒,有心逃跑,奈何城中全是宋军,他们又能望哪里逃?更何况自己面前齐刷刷的站着数十骑,一个个都是装备精良之士,虽说比不上那白袍将领,可想来也不是自己能打败的。

可他们要想回到王庆身边,少不得再和秦风战上一回合。方才秦风斩杀三人,神色轻松,显然游刃有余,他们两个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委实不是这白甲将军的对手。若再打下去,性命怕不能保得。

秦风也不理会二人,依然催促坐下战马,慢吞吞的向王庆走去。王庆手下的大军都在攻打北门,山前只有三五百步卒,这些人整整齐齐的排成方阵,盯着秦风,心中也自忐忑不安。兵为将之胆,将为军之魂。对方连杀三将,端地是挫动了这帮淮西兵地锐气。

那两个小将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们两个整了整兵器,咬着牙,复又冲将上去,眼睛死死的盯着对面那个白袍身影,只要混过这一关,自己一定指挥兵将,一拥而上,将这可恨地人砍杀了…………他本领再大,难道还能是一帮人的对手不成?好虎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秦风听得背后马蹄声响,也不回头,依然慢悠悠的前进。他手下的亲兵已然大喊道:“有人暗算!”可他依然如故,恍若不知。

马蹄声愈来愈近,秦风突然身子一仰,整个人平贴在马背上,左手长枪猛的斜向上刺去。那两将来得将近,正要偷袭,不想对方突然来了这一手,一时间竟然楞住了。左侧的骑将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的银枪刺入了自己的胸膛…………应该说自己眼睁睁的将胸膛送了上去。

右手边的小将见同伴落马,这才醒悟过来,急挥刀便砍,不想秦风右手宝剑已然挥将上来,刀剑相交,自己的战刀被削得飞了出去。他大惊之下,便要滚鞍下马,躲开这凶悍的对手。不想秦风手中宝剑挽了个剑花,顺势落将下来,一剑刺入胸口。

王庆面色苍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五员骁将遭了毒手,只觉得口中发干,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十七章毕功于一役

王庆败了,几乎可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淮西军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强悍,在秦风吼出降者免死的话时,一大半士兵扔掉了手中的兵器,双手抱头,蹲在了地上。可怜王庆堂堂一个楚王,聚拢在身边的,大概只有三百余人。

城中的喊杀声仍在继续着,战斗依然很激烈,但王庆知道,自己怕是在劫难逃了。他的士兵没有人组织,只能各自为战,就像没头苍蝇一般,最终只能被歼灭。他不知道自己这次的对手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信心,居然敢带一两千人进城。但他知道,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差得太多了。深深的吸了口气,他看着秦风,大声道:“你究竟是谁,今天我输了,但你能不能让我知道自己输在了谁的手上?”

秦风看了王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怜悯,迟疑了一下,才轻轻的道:“我就是秦风,沧州知府秦风。奉朝廷之命,剿灭三大贼寇。”

王庆咧着嘴,苦笑了一下,轻轻点头道:“原来是你。我知道这次的对手是沧州军,但没有想到你会亲自带队是我糊涂了!如果我集全城兵马与你一战,胜负尚未可知,可惜了!”

秦风轻轻摇头,叹息一声:“你便集全城之兵,又能奈我何?!城中能战之士,虽有两万,但军心一乱,如何能好好应战?不过你若集全城兵马一战,我倒未必能将你抓住!”

王庆惨然道:“不错,我低估了沧州军的战力。可我就想不明白,你们难道会飞不成,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城下?我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这实在是……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秦风看了王庆一眼,有些可惜的道:“你实力不弱,合各路兵马,三五十万人倒是能凑出来的。可这三五十万人马,真正能打仗地又有多少,百战之精锐又有多少?你任命的各州州府,无非是些乡间无赖。或是不第秀才,虽然多多少少有点才能,但又有几人真正知道兵法?我轻骑突袭。如入无人之境,你难道还能指望得到消息吗?更何况以我万余骑兵的战力。他们便是得了消息,难道还能挡得住我们不成?”

王庆咧着嘴苦笑着点点头,旋即,他又看着秦风,语气中带着了然之味。轻轻的道:“将军所言不错。纵观天下各路贼寇,若论兵精将强,还要以当年将军统帅的梁山士卒为最。将军统帅各路兵马,在沧州与辽人交战,手下儿郎自然愈发骁勇,我败在将军手下。也不冤了。将军,有道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自知难逃一死,只望将军看在当年同为江湖中人的份上,留我王家一条血脉。王庆不胜感激。”

秦风听罢。轻轻摇头,看着王庆。低声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场,也是身不由己。我虽有心,却无此力。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王庆听罢,眼中闪过一丝绝望,轻轻的抚摸着手中地宝剑,看向秦风,突然大声吼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秦风,你今日杀了我,日后却不知道谁杀你。你终非正途出身,好自为之罢!”说罢,横剑自刎。

秦风见了,长叹一声,看着对面那数百贼人,平和的道:“王庆已死,余者不究,降者免死。”那数百人中,约有百十号人自刎,其余人等,自降了不提。

秦风当即指挥手下兵将征剿乱军。王庆的后宫王后、妃子以及王子并众大臣及亲族,尽数被绑缚了,准备押往东京献功。南丰既定,秦风少不得写了奏章,上报朝廷,同时招抚淮西诸城各路叛军,许诺只要投降,可免死罪。

上官义、刘以敬毫不犹豫地投降了。他们知道,寿州的州府所在地已经失守了。再这样打下去,他们怕也要步上后尘。更何况自己投降沧州军,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沧州军乃是大宋第一强军。而自己加入沧州军之后,少不得摇身一变,由贼人变成正规军,若是干上几年,说不定也能搏个封妻荫子,那不也是一件美事?王庆已经完了,自己也没必要再费气力了。

上官义和刘以敬不是笨蛋,相反,这两个家伙聪明得紧,他们投诚之后干地第一件事,就是将手中的兵权交了出去。他们心里也明白,若是秦风真想动他们两个,他们手中有兵或者没兵,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秦风还需要用他们两个做榜样,招抚其他的士兵呢!

这两个人也真有一套,利用自己的身份,想方设法的拉拢昔日地同僚。那些人见王庆完了,也都放弃了抵抗,纷纷投降,一时间,降者云集。大宋临近州府也纷纷出兵,想要分一杯羹。有的真的占了点便宜,有的,反倒惹了一身骚。盖因叛军只降沧州军,不降官兵。这伙人也怕,怕自己投降之后,被朝廷斩杀。秦风毕竟有江湖上的名望,投向他,相比要安全不少。

不到二十天,淮西王庆已平。秦风收得降兵二十余万之众,兵甲粮秣,金银财宝无算。当下择精壮之士,拣选七万余,调至沧州,加以训练。其余人等,发放钱粮,或遣回乡里,或被各州府收编为厢军,七州之乱,尽平。

消息传到朝廷,满朝文武,尽皆哗然。那些瞧不起秦风出身的御史言官,一个个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贼寇王庆,四大寇之一,朝廷几次征剿不得,反而让他愈来愈强。秦风出兵,不过旬日,大事已定,便是再会鸡蛋里面挑骨头之人,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徽宗听得奏章,先是大喜,旋即微微皱眉,而后又沉默了下来,他低头沉思,不知道心中再想些什么。

童贯则苦着脸,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着急,秦风太能干了,立下了如此大地功勋,又该怎么奖赏呢?他的出身毕竟不好,如果奖赏太重,朝廷该如何对他呢?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十八章谋划

徽宗天子自然有他忧虑的地方。大宋承平日久,好容易出了个如此了得的将领,这自然让他高兴。可这样的人才,自己能将他掌控在手中吗?毕竟秦风和别的将领不同,他是落草的强人,而后被招安。更兼此人镇守沧州,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职权几与安抚使相近,他立下如此功勋,自己该如何赏他?

如果将他调往京师,给他个闲职,似乎有些可惜了这个人才。何况他未必肯回来,毕竟他出身不好,对朝廷总要提防几分。可若是不将他回来,又该怎么赏赐呢?如果不赏他的话,先不说他心中不满,就是天下的文人怕也不答应吧!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杨恩成突然出班,大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英明,将秦风招安,如今看来,此人果是一个将才。他既然在旬日之间,扫平了四大贼寇之一的淮西王庆,那田虎和宋江想来也猖狂不了几天了。

秦风久居沧州,熟悉辽人的作战方法,等他大军北上,南京道怕是旦夕可下。那南京道毕竟被辽人占据了百余年,难免有些不法之徒,更兼各族混杂,若是一介文人,怕真降服不了,还真得像他这样的将领才能收拾!陛下圣明啊!”

徽宗何等精明的人物,一听杨恩成的话,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对方分明是在暗示自己,秦风这人虽然强人出身,不好掌握,但完全可以将他调到边关,给他一定的权利,让他对付那些外寇。依着他的性子,若到了边关。少不得兵祸连绵,便是心中不愿意,也只能成为大宋的屏藩,端的是个好主意。他看了杨恩成一眼,心中嘀咕了一句:这个老狐狸,面上却不禁露出了笑容。

既然杨恩成已经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他倒也放松下来,有些事情也不需记挂在心上。只要好好地赏赐秦风一番。也就是了。更何况这次秦风手下收拢了不少败兵,更有不少降将,好好的赏赐一下这些人,也就是了。

就在他盘算已定的时候,忽见臣班中一人出列,大声道:“陛下,秦风此次虽然剿灭了淮西判决,但他收降纳叛,虽有朝廷的旨意。但如今淮西已平,他那许多兵士,倒可以分遣各放,以资地方守备……”众官看去,此人正是殿前太尉宿元景。他此言一出,那些清流文人一片附和之声。

杨恩成面色一变,大步出班,喝道:“你们说的是什么话?秦风此战,之所以一战功成,却是借助了骑兵的优势。奔袭贼人老巢。这等计策,说来简单,施展起来,却是冒了天大的风险,一时不慎。便要万劫不复。以秦风之勇力,怕也只敢使一次,不敢使第二次。若要剿灭贼人,还是需要以正兵堂堂正正的大战。

沧州除留守本州之兵马,只能起兵三万,三万之众,对上数十万贼兵。啧啧啧啧,宿大人,您安地是什么心啊!若是您有兴趣,何不统帅三万人马,剿灭田虎,立上一大功?”

杨恩成这话说的可有些重了,他分明在指责宿元景有心陷害忠良。宿元景在宦海沉浮几十年。一步一步的爬到今天这等高位。如何不明白对方的用心。他眉头一皱,看着杨恩成。心中却在思量着如何回答对方的话。这话可不好回答,一个不好,便陷入了对方的陷阱中…………真要让自己统帅三万人马去征剿田虎,他自认没这个本事。

就在宿元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殿帅府太尉高俅突然出班,看着杨恩成,轻声道:“杨老将军,您似乎忘了,当初秦风可是夸下海口,凭着沧州军的实力,在三个月内扫平三大贼寇啊!他当初可没有说要招兵买马,收降纳叛,扩充本部的实力……”

杨恩成冷冷地看着高俅,心中暗骂:如果不是你坑了我家的杨志,我何必费这般气力为秦风那个混蛋开脱!他轻轻的抚摸着花白的胡子,突然怒哼了一声,呵斥道:

“高俅,你身为殿帅府太尉,咋地如此糊涂!你这般模样,怎对得起你的身份?且不论当初秦风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大战之后,秦风手下的精锐之兵,起码要损失一半。沧州兵士之精,冠绝大宋,难道你忍心看着我大宋的精锐白白的被那些流贼消耗?秦风也是大宋的将领,你便是不喜欢他,也不该使这样地计策吧!你殿帅府出去的将领,可没有一个受这般待遇的!”

高俅吃杨恩成一番训斥,直将脸气得紫红。可他却不敢当面反驳,杨恩成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他却是朝中的元老,真要是和他理论起来,别人也只会指责自己的不是。他心中也纳闷地紧:这老头今天是怎么了,精神头怎么这么足呢?似乎谁要找秦风的麻烦,就是和他过不去一般。

徽宗天子也看出门道来了,杨恩成是在帮着秦风说话。他思量了片刻,随即恍然:杨志在秦风手下为官,他自然要为后辈考虑一番。不过转念一想,秦风手下的将领,倒有大半是朝廷的军将,有这些人在,他便是想造反,怕也没那么容易罢。

他当即道:“罢了,不要争了。秦风于朝廷有大功,如何能让他受委屈?他收降的兵士,便让他暂时统帅好了。反正他平定三大贼寇之后,还要攻打南京府,倒也省得调兵了。”

众人听了徽宗天子这明显是和稀泥的旨意,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不过仔细算将起来,还是秦风吃了亏。那些将领心里明白,收降地叛贼便是再精锐,也必不的久经沙场的边军。没有朝廷正规军的补充,秦风的精锐只能越打越少,他亏大了。

几日后,正在班师的秦风接到了朝廷的旨意,他低头沉思片刻,随即下令,大军直扑河北,剿灭田虎。

田虎在最短地时间内得到了秦风起兵攻打河北地消息,不禁大惊失色,急召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十九章战云密布

田虎出身并不是太好,甚至不不上王庆。王庆起码是大宋禁军,而且是个正牌军,算将起来,也称得上根红苗正。而田虎,不过是一个猎户罢了,为人颇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更兼威胜万山环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频繁,民穷财尽,人心思乱。

田虎乘机纠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初时掳掠些财物,后来侵州夺县。官兵不敢当其锋。可谓因势而起,兴风作浪,攻占了三州一府,将王宫设在了威胜,建国号为晋。

秦风从不会轻视一个对手,但说句实话,他看不起田虎,因为从能力上来说,田虎远比不上王庆。王庆纵横数路,流窜数十州府,攻城略地,夺了七座军州,任大宋雄兵百万,也奈何不得他分毫。若不是他久动思定,让自己窥了空子,想要剿灭他,怕还得等上两年。

而田虎则不同,他本就是河北西路之人,靠打猎为生,后来上山落了草,慢慢纠集起一伙手下,一点点的扩大着自己的势力。从战斗力上讲,北军要强过南军。

一则北方生活条件严酷,比不得南方的鱼米之乡,更不要说南方温暖宜人,而北方则卧雪披霜了。二则北方人远没有南方人心思灵活,在生活中,这是一个缺点,但在战争中,北方人的性格恰恰决定了他们更遵守军纪。三则北方民风剽悍,远胜过南方。

可正因为北军的强大,秦风才看不起田虎。如果自己处在田虎那个位置。现在怕已经席卷河北了。

面对这样的对手,他压根不会将他放在心上。唯一可虑地,则是田虎身边的那些所谓的官吏。那些人虽然立场不够坚定,从贼造反,但其中未必没有有才学的人。更何况田虎军中,能征惯战的勇将,还是有不少人的。

他会合了各路兵马,共十万之众,其中原沧州精锐之兵三万。骑兵七千,新征沧州兵一万,另有五万原淮西降卒,再算上乱七八糟的士兵,人数倒也不少。

秦风心中清楚得紧。这十万大军中,只有一半人好用,剩下的五万人,真要上了战场,未必有太大的作用。虽然他们被操练得勉勉强强地能做到令行禁止,但战斗力未必比从前强上多少。这次同田虎大战,他要面对的是田虎军的主力,只要能打败田虎的主力军,大势可定。

想到此处。他不禁轻轻的笑了笑,田虎比不过王庆,他居然选择威胜作为都城。这样做固然有鼓励手下地意思,毕竟威胜面对的是大宋的边军。可同样,没有其他州府的保护,自己的主力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威胜。虽然和王庆的打法不同,但自己可以一战而定。

秦风十万大军,直开到辽州境内的榆社。随即扎下了营盘,休整备战。又催促各地军州,运送粮草兵甲并攻城器械,端的是声势浩大。

沧州军早下如此大地声势,早就传到了田虎耳中。上次朝议,众大臣吵吵嚷嚷,也没有商量出什么好办法。只是调动各路兵马精锐,云集威胜,以防万一。如今得了准信,田虎再也按捺不住,召群臣入内相商。众人听得秦风集大军十万,固守于榆社,不禁变了面色。知道大战在所难免。一时间都沉吟起来。

就在众大臣不知所措之际,一人出班道:“陛下。大宋朝廷屯兵十万之众,显是冲着我们来的。这次统兵的乃是秦风,此人虽有爵位在身,但也是绿林出身,被招安后,在沧州当他的土皇帝。这次朝廷把他派将出来,对我们却不是个好消息。”

众大臣抬头看去,却见那人身穿道装,相貌堂堂,隐隐有出尘之态。众人见了,都松了口气,有此人在,宋军当奈何不得晋军。原来说话之人不是旁人,乃是晋国国师乔道清。乔道清单名个冽字。

他本是陕西泾原人。其母怀孕,梦豺入室,后化为鹿。梦觉,产冽。那乔冽入骨好使枪弄棒。偶游崆峒山,遇异人传授神通,知天时,晓地利,据说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后因犯了事,他被迫流落江湖,最终加入田虎的叛军。

田虎自从得乔道清相助,端的是如虎生翼,在战场上可谓一帆风顺。可以说田虎取得今日之成就,多借乔道清之力。故乔道清出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却是彻底的放下了心事。

田虎见乔道清出班,也不禁出了一口气,心中轻松了不少。他看着乔道清道:“依国师之见,我们该如何对付这些家伙?”

乔道清沉声道:“秦风这伙人实力颇为不弱,他们手下强兵十万,又久在边关,手下兵将之剽悍,为大宋之冠。有道是狮子搏兔尚用全力,何况我晋军将士一对一的时候,未必是沧州军地对手。而秦风屯兵榆社,却容不得我们不战。故臣以为,若要胜秦风,需要得调动各路兵马,集数十万大军,与其决战。免得兵力分散,被其各个击破。”

众大臣听了,纷纷点头。都向田虎道:“陛下,国师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也。若是如此,我们或能同沧州军战上一场。若非如此,恐怕各地兵将,未必是他的对手。”

田虎低头寻思半晌,终于点头道:“如此甚好,沧州兵马众多,又带了攻城的器械,若是任由他攻城夺寨,我们还真守不得。罢了,唯今之计,也只有集各路兵马与其一战。如此,便有劳国师了。”

乔道清笑道:“陛下,臣虽略通兵法,但毕竟是个道人,却是不好掌兵。依臣之见,莫不如让二大王田豹为主帅,调动各路兵马,以迎此战。”

田虎听罢,看了乔道清一眼,微微点头,心中暗赞此人知趣,当即令乔道清点兵,与秦风交战。

乔道清领命,真个调动各路兵马,并各地的大将,合兵二十五万有余,几近晋军大半,浩浩荡荡的开到武乡,扎住营盘,只等宋军厮杀不提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二十章两军对垒初接战

秦风大军在榆社养精蓄锐,新军军卒尽已操练完备。按着他的意思,编成了五个万人队,主要还是承担炮灰的任务。不一时,探马来报说田虎军以田豹为主将,国师乔道清为军师,二十余万屯扎在武乡附近,联营数十里,严加守备。

众将听了,尽都皱眉,心中老大恼怒。晋军这般举动,却有着以逸待劳的心思,若真按着他们这般打法,秦风却是耗不起。

秦风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当即吩咐道:“田豹好打,乔道清难缠。林冲为主将,花荣、董平、刘唐、杨春、陈达为副将,率老军三千,新兵一万,攻打武乡西北的西汤镇,西汤镇若是失守,则威盛西北屏藩顿失,由不得乔道清不分兵救援,到时候围点打援,定要让晋军知道我沧州军的厉害。

西汤镇北面有山,名为胡甲山,乃是连接南关镇之门户,你若攻占了西汤镇,可派人屯扎于胡甲山,切断南关镇和西汤镇的联系,一则免了腹背受敌,二则也好劝降南关镇。”

林冲也不多想,起身领着众将大声答应。秦风看了林冲一眼,叮嘱道:“破敌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练兵。那一万新兵,一定要给我锤炼出来。”

林冲大声道:“请将军放心,量那区区草寇,能有多大的能耐。将军放心便是。”说罢,自去点了一万三千人马,浩浩荡荡的去了。

秦风低头看着地图,突然问吴用道:“那些临近州府都有什么动静?剿灭田虎这偌大的功勋。他们怕不会白看着吧!”

吴用点头笑道:“大人所料不错。休说临近地州府,便是朝廷那些大佬,也按捺不住。都想跟着我们捡便宜。临近的几个大州,都调动兵马,屯扎于边界,蠢蠢欲动,引得田虎军不敢轻举妄动。朝廷大佬亲信统帅的兵马倒是主动得紧,有地已经和田虎军接上仗了。田虎军主力被我们吸引着,地方上的实力未免薄弱了点,那些想占便宜的倒也没吃亏。”

秦风点了点头。思量了片刻,这才道:“我们若是在此地按兵不动,倒显得有些怯懦。乔道清也是精于战阵之人,他闲将下来,别看破了我的计策。此事却不可不防。鲁智深、史进、杨志,你们三个。一人挑个副将,再带三千骑兵,到武乡境内走上一遭,你们怎么做我不管,总之不能让晋军闲下来,要让他们知道,我大队人马随后就到。”

鲁智深点头答应,随即出去点兵。他并没有嫌弃秦风给他的兵少。那可是三千骑兵。比起林冲那一万三千新老掺杂的步卒要强大得多。

秦风待鲁智深出去后,复又望着众将。大声道:“尔等随我统帅大军,徐图缓进,兵伐威胜。”众将齐起身,齐声应诺不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这边乔道清虽名为军师,实为统帅。他指挥大军二十余万,变营为垒,设大营二十余座,首尾相顾,以防宋军来袭。他拣选了手下几员惯匪,令他们率了一万人马,依边界下寨,以观宋军虚实。

却是哪几个将领?领头的叫叶天,领着四员副将:候选、杨成、杜万、王达。这几人都是积年的惯匪,在北军中也颇有名号。当下点了一万精锐部卒,另有三百马军,浩浩荡荡地开赴边界。

有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鲁智深的骑兵正撞上叶天的一万精锐。双方探马回报,两方将领各吃了一惊。不过双方主将地举动各不相同。

叶天虽然出身不好,但经验丰富,立刻下令全军结成鱼鳞阵,将数百号重甲步兵放在了最前面。长枪手随后,弓箭手射住了两翼。将大队人马包裹得严严实实,以防敌人的骑兵突袭。从这里就能看出北军和淮西军的差距了。淮西军见了骑兵,傻呆呆地不知道该如何抵御,而北军对此倒是轻车熟路。

鲁智深听到探马碰到了北军,也吃了一惊。他心中嘀咕,这北军的头头倒真不好对付,看样子也是精通兵法之人。他思量片刻,却也不敢轻易分兵。若是对上那些不知道该如何打仗地菜鸟,他凭这三千人马,自然能将对方剿杀干净。可若是碰上了行家,自己这三千人虽然也能取胜,但损失怕不会小。…………大宋缺马,每一名合格的骑兵都是宝贵的财富,这笔买卖合不来啊!

他心思既定,当下领着骑兵散将开来,慢吞吞的布了上去。远远的看到对面黑压压的一片,布成了鱼鳞阵。

鲁智深抻着脖子看了半晌,才皱着眉头道:“对面的贼人大大的狡猾,定是积年地老贼。士兵地装备也不差,我看前面那些士兵,穿的都是步人甲。这仗不好打!”

史进听得鲁智深如此说,不禁大笑道:“哥哥不必担忧,待我出去挑他一两个将领,挫动贼人锐气,再做打算。”说罢,拍马出阵,望着对面大声喊道:“九纹龙史进在此,谁敢上前接战!”

叶天见了,谓左右道:“此人本事少华山地强人,后被秦风收编,在江湖上也颇有名气。你们谁敢出战,最好挑了这厮,让宋军知我晋军的厉害。”话音未落,候选挺枪催马出战。史进也不客气,拍马战到一处,二人刀枪并举,杀得难解难分。

鲁智深看了几眼,冷笑道:“北地难道真没豪杰不成,这般将领放将出来,没由来的惹人耻笑。他不是史大郎的对手。不过他们既敢出战,想来领兵的也不是什么多谋之辈。”

杨志听鲁智深如此说,也不迟疑,催动座下马,飞奔出阵。对面杨成、杜万两将齐出,拍马接住。双方混战一团。

鲁智深见双方厮杀得烟尘滚滚,不禁热血沸腾。他抚摸着手上的禅杖,有心上前厮杀,却又恐无人统兵。他见场上胜负渐渐露出分晓,打下令手下骑兵准备冲锋。未等他布置完毕,却见场上红光起处,双方胜负已见分晓!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二十一章主动权易手

北军的候选本就不是史进的对手,勉力战了十数个回合,被史进窥着破绽,一刀砍下马去。这边杨志也不客气,手中枪一抖,将杜万戳下马去。杨成见不是头,扭头便走,被史进赶上,一刀砍中后背,剁翻在地。这两只大虫兀嫌不足,径来冲阵。鲁智深见了,立刻指挥全军,全军突击。

北军见宋军如此凶猛,心中怯懦,不敢迎敌,扭头便走。叶天压制不住,连杀数人,无济于事。反被自家军马冲动,死于乱军之中。杨成被史进所杀。一万人马,大半都降了,被杀死者几近两千。残军落荒而走,回报乔道清不提。

乔道清在军中听得这个消息,眉头轻轻一皱,随即挥手将那士兵斥退。他看了左右将领一眼,微微冷笑道:“沧州的宋军果然强大。三千骑兵,当真是大手笔。他们如今士气正旺,不可与战。传我将令,三军固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