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烟雨-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自己杀了灭口,于是就编了几句谎话告诉唐历自己还有用。
唐历道:“那先生以后就先住在府上吧,先生先去休息,我先把今晚的事解决了。”唐历说完就往前厅而去。
周晓颂摇了摇头,苦笑一声回到了自己房间,自己总算找到了一个安身的地方,但恐怕今夜过后,会有很多人失去眼前的生活了。
周晓颂在那晚的事情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王管家和二夫人,据说王管家在那夜得急病身亡了,二夫人也在第二天早晨回了娘家探亲,虽然大家对这两件事都觉得奇怪,但是却无人去刨根问底。那件事过去之后的两日,陇城城西30里祁门山上的一伙走私贩全部被官兵屠杀,据说其中走私贩的头目好像是陇城府台大人二夫人的大哥,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周晓颂在那件事情过去之后,也就安心的在唐厉的府邸的住了下来,唐厉还专门派了几个下人来服侍周晓颂,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这期间周晓颂每天给小公子开些安神排毒的药给他喝,喝了几日后,小公子的脸上也慢慢的恢复了红润之色,而且也顽皮了不少,天天吵着要出去骑马打猎什么的,唐历在询问了周晓颂自己的儿子是否能出门了,周晓颂的回答是:“公子的毒已经部分清除,但是否会复发还有待观察,我开的药要常喝,如果要出城去玩,也无不可。”其实周晓颂在唐府这几日也憋坏了,他也想出门散散心。唐厉在得到了周晓颂的回答后,就派了几名护卫陪着儿子去城外狩猎了几次,虽然没打到过什么东西,但是小孩子能出去玩也是很开心的,每次出城,唐厉还专门来拜托周晓颂陪自己的儿子一同去,毕竟他害怕自己的儿子在城外出什么意外嘛,周晓颂当然求之不得,而且每次唐莹也都陪着一起去。唐莹好像对周晓颂很感兴趣的样子,经常缠着周晓颂问这问那,周晓颂随便拿些21世纪人所共知的事情就把唐莹忽悠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周晓颂还经常给唐润和唐莹讲些神话故事,一个牛郎织女就听的唐莹哭了好几日。在周晓颂陪着唐润出城玩的日子里,周晓颂还学到了一样很好的本事——骑马,周晓颂在21世纪最渴望的就是能骑一次马,现在终于实现了,而周晓颂觉得学会骑马主要还有别的用处,那就是在这个古代还多了一个逃跑的技能。
第四章 王府夜宴(上)
就这样周晓颂在唐府住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晓颂并没有再用自己大夫的身份为任何一个人治过病,而且周晓颂也打算放弃做一个医生,毕竟自己是学西医的,中医水平只是个半吊子,而且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古代,总要先以保命为主吧,医生这种兴趣职业,还是等自己真正安顿下来再说吧。周晓颂觉得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要尽快融入这个时代,于是在每日闲暇之时,就和下人们聊聊天,了解一下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大家相处的也非常愉快。这一天一大早,唐府新任管家唐猛就来找周晓颂,原来是唐厉要见周晓颂。
周晓颂来到前厅后,唐厉已经在前厅等着了,周晓颂略一行礼说道:“不知老爷找在下何事。”
“老夫本不想打扰先生,但是刚才庆王府送来请帖,今晚在王府内要为世子举办一个生日宴,邀请老夫带着莹儿和润儿前去,而且送贴之人还说王爷要先生一同前往。”唐厉呵呵笑着说道。
周晓颂诧异道:“王爷怎么还邀请了我?”
“恐怕先生还不知道,你现在已是城中名人了,在你治好小儿的病后,城中很多名流都来找先生治病,很多人纯粹是凑热闹,一些小病也来找先生,都已经被我挡回去了,而且王府的郭御医也曾经来府上拜访先生,那日正好你陪小儿去城外游玩了,今晚城中很多名流商贾和仕子也在邀请之列,像先生这样的人物,王爷也是很想结交一下的。”唐厉解释道。
周晓颂一阵狂汗,没想到靠了一剂21世纪的药剂,就能在全城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连王爷都邀请前去参加晚宴,不过晚上还有个御医在场,这就麻烦了点,还好自己以前读过《千金方》、《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书,自己对古代医学也算是有些心得,也不算是一无所知。
白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天刚刚擦黑的时候,从唐府开出了两辆马车,第一辆车上坐着唐厉和周晓颂,第二辆车上则坐着唐莹和唐润。
马车上,唐厉对周晓颂道:“今晚还会有个诗词会,王爷最爱诗词和对子,据说王爷打算从今晚诗会的胜者中选出一位文采出众之人当世子的老师,世子前任老师谢师傅由于年岁已高,已经卸任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王爷都没有为世子找到满意的老师,所以很多才子都想办法能参加今晚的晚宴,就算当不了世子的老师,如果能被王爷称赞几句,那对以后的仕途也是很好的,并且王爷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太后准许了王爷有保举官员的权利,王爷保举的官员是不用参加科举的,可以直接得到一些实缺,所以今晚的宴会肯定会很精彩的,如果周先生对诗词有研究的话,今晚也可以大显身手一下。”
周晓颂道:“多谢指点。”虽然周晓颂小时候也背过很多诗词,如果拿到这个时代,绝对也能流传千古,但是周晓颂还不想做一个盗版主义者。
马车又走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停了下来,周晓颂随着唐厉下了马车后,一起进入了王府。
周晓颂跟随唐厉通过一条两旁都是园林小筑的石板道,随后一座巍峨的府第赫然矗立前方。只看这宅第,便知王府奢华了。路旁两边广阔的园林灯火处处,取的是左右对称的格局,奇…书…网使人感到脚下这条长达二十多丈的石板路正是府第的中轴线,而眼前华宅有若在这园林世界的正中处。
园内又有两亭,都架设在长方形的水池上,重檐构顶,上覆红瓦,亭顶处再扣一个造型华丽的宝顶,下面是白石台基,栏杆雕纹精美。先不论奇花异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只是这两座亭,便见造者的品味和匠心。
园内植物的布置亦非常有心思,以松柏等耐寒的长青树为主调,再配以落叶树和四季花卉,组成了浓郁的绿化环境。周晓颂跟随唐厉进入王府之后,唐厉就被过来的一群商贾、乡绅缠住了,毕竟唐厉是这里的父母官,只要有巴结的机会,很多人都不会放过的。周晓颂于是就陪着唐莹和唐润在花厅边上的石椅坐了下来。刚一落坐,一群年轻人像是蜜蜂看到了蜂蜜一样就朝周晓颂这里冲了过来,把周晓颂吓了一跳。
“唐小姐今日也来参加夜宴啊,能在今日见到唐小姐是晚生的荣幸。”
“唐小姐诗词在陇城女子当中也是翘楚,今晚的诗会,唐小姐一定要多多赐教啊。”
……
一群富家公子们纷纷向着唐莹表达着爱慕之情,就像一群发了情的公狼一般。
“各位公子好,陈公子真是客气了,陈公子当年的那篇《蝶舞》可是打动了不少陇城女子啊。”唐莹回了一礼后说道。
那个姓陈的公子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拙作、拙作。”
一位姓王的公子有些兴奋的笑道:“陈公子当年的一篇文章,现在还被唐小姐记在心中,可真了不起啊。”
周晓颂觉得好奇,忍不住问道:“是什么大作,蝶舞这个名字很好听啊。”
王公子听到周晓颂询问,有些不怀好意的说道:“此乃陈公子呕心沥血之作,乃是颂扬陇城名妓杨菲菲的诗啊,哈哈。”
周晓颂听到觉得这也无所谓,不就给妓女写了首诗嘛,没必要如此嘲笑人家吧。恕不知,这首蝶舞乃是陈公子这半生唯一拿的出手的作品,先是写给了杨菲菲,后来又拿来追求陇城粮仓守备梁胜之女梁静,被梁静当场揭穿此诗曾经歌颂过一个妓女的美丽,当场把陈公子赶出了府,这件事被陇城仕子们传为笑谈,梁静和唐莹乃是闺中密友,这次唐莹当场羞辱了一下陈公子,也是为梁静报仇。
陈公子在众人的羞辱下,有些默不作声,唐莹是得罪不起的,旁边的几个公子也都是背景深厚,自己也得罪不起,这时陈公子发现了周晓颂,不管三七二十一,今晚的面子只有在此人身上找回了,陈公子也深知,要想别人忘记自己出过的丑,只有让别人出更大的丑才可以的道理。
于是陈公子对周晓颂道:“不知道这位公子如何称呼,以前没有见过啊。”
周晓颂还没有回答,旁边有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这位应该就是医治好唐大人府上小公子病的周神医吧。”
周晓颂寻声看去,发现一位白发老人边说边向这边走来,周晓颂猜到这位估计就是那位郭御医吧,于是起身道:“不敢,我只是一名江湖散医而已,不知道大人如何称呼。”
那位老人道:“老夫郭纵。”
周晓颂假装慌张的道:“晚辈拜见前辈。”
“周神医不必多礼,听说阁下只用一剂药就让唐府小公子苏醒了,可否告知小公子是得了什么病,用的什么药吗?”
周晓颂与唐历已经达成默契,不能把小公子中毒的事情说出去,如今只有胡诌了:“小公子得的乃是昏睡之症,原因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我曾经周游各处,见过一些人得过这种病,正好当时配好的药现在身上还留有一些,机缘巧合下治好了小公子。”
郭纵默默重复了一下“内分泌失调”、“供血不足”这两个没听过的词语,然后叹了口气道:“可能老夫真是在王府待久了,有些坐井观天了,没想到现在的医学发展如此之快,老夫只知墨守成规,老夫老了,看来老夫也要告别王爷,去各处游历一番了。”
周晓颂听后,心里一阵汗颜。
此时,忽然响起了几声钟鸣,郭纵道:“宴会开始了,先生请与我一同进场吧,咱们坐到一起,可在宴会上再多探讨一番。”
周晓颂虽然不愿,但郭纵拉起了周晓颂的手就走,自己也不能没礼貌的挣脱吧。
那个陈公子看着远去的周晓颂心中暗叫:“又是个得罪不起的,幸亏自己刚才机灵,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周晓颂看着宴会的摆置,庆王的王席设在对正大门的殿北,两旁每边各设六十席,均面向殿心广场般的大空间,席分前後两排,每席可坐两人,前席都是一些有官爵的和一些乡绅所坐,後席则是家眷和一些士子们坐的位置,愈接近庆王的酒席,身分地位便更崇高,唐历坐在左手第一席,可见唐历在陇城位置的重要,和唐历同席的是一员武将,大概有50岁上下,长的气宇不凡,身高足足有一米九以上。
郭纵拉着周晓颂坐到了右边第六席的后排位置,“老夫素爱清静,如果不是今晚想与先生畅谈,本不会来此的。”郭纵说道。
周晓颂嘿嘿笑了两声,有些害怕郭纵问什么医学上面的事情,像御医这种专业技术人才一般都有些钻牛角尖,自己不懂得问题一定要弄懂为止,虽然周晓颂自己是学医的,但是中医这方面还是个半吊子,万一到时不慎,说差了,那就丢大人了,于是有些想岔开话题的问郭纵:“请问郭御医,与唐大人同席的将军是何人啊。”
郭纵顺着周晓颂的眼光看去,忽然脸显敬佩之色,说道:“此乃当今萧太后亲弟,也是当今皇上和庆王的亲舅舅,卫国公萧天霸,当年京城宫变,也是多亏了卫国公力挽狂澜,平定京城叛乱,协助当今陛下继承大统,最后被皇上封为卫国公,后来庆王获封陇城,太后只有皇上和庆王这两个儿子,就派卫国公带领十万兵马驻守陇城,用来保护庆王。”
周晓颂哦了一声,心想:“不知道是保护还是监视呢,皇室之中的事也说不清啊。”
就在周晓颂胡思乱想之际,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与一位中年美妇携手坐到了主席上,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庆王,那位美妇自然就是庆王妃了,然后有一个大概十二、三岁的孩童站在庆王的身后,此时在坐的所有宾客,全部起身对主席上的两个人行礼:“拜见庆王、庆王妃。”周晓颂也学着大家一起向庆王和王妃行礼,在庆王免礼声后,大家都坐到了自己的坐位上。周晓颂这时则偷空打量了一下庆王、王妃。
庆王面相庄肃,五官端正,下颌留着三寸美髯,看上去便知道性情非常严肃,庆王妃生得眉如春山,眼若秋水,清丽明媚,神态端庄,有种凛然不可侵犯的高贵气派,周晓颂暗想:“这女子真是美啊,长的有些像关之琳,而且有种高贵的美,如果在后世,绝对是一姐地位。”
正当周晓颂在意淫的时候,只听王爷说道:“今日是小儿赵景十二岁的生日,本王请来了陇城所有的官绅、士子参加,而且舅舅也来了,本王非常高兴,今日晚宴本王安排了一些歌舞节目,节目的同时小儿会替本王给各位敬酒,然后会有个诗会,本王希望各位可以踊跃参加,本王想由此诗会上为朝廷觅得一些人才,也为小儿挑选一位得宜的师傅。”然后又转身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景儿,你下去替为父给各位敬酒,只要到席的不管年龄官位高低,你都要一一敬到,不可怠慢,知道吗?”
赵景躬身一礼道:“儿臣遵命。”
在歌舞节目开始后,赵景就开始了敬酒,先从自己的父王的舅舅开始敬起,卫国公看着自己姐姐的外孙,开心的喝了一杯,之后唐历也酒到杯干,之后的人都起身说不敢世子敬酒,但是最后都推脱不掉,也就酒到杯干的喝了。
周晓颂发现古时敬酒只是给对方酒杯倒满酒就可以了,敬酒的人是不用喝的,周晓颂在看着世子敬了几杯酒后,自己的目光就被场上的歌舞吸引住了,那些歌姬的身段和露出细细的小蛮腰,看的周晓颂都有些蠢蠢欲动了。
第五章 王府夜宴(下)
这时,世子已经敬到了周晓颂这一席上,世子对周晓颂和郭御医填满酒后,对周晓颂道:“先生面生的很,不知先生如何称呼啊。”周晓颂还没有回答,就听郭御医说道:“这位就是医治好了唐大人公子怪病的周先生。”
世子听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就是治好了润弟的周先生,景儿听说润弟得了疾病,连郭伯伯都无法治愈,真是心急如焚,后来听说润弟被先生治愈了,景儿早就想去拜见先生,略表感激之情,可惜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此机会,让景儿见到先生,景儿一定要多敬先生几杯。”
周晓颂在喝了赵景敬的三杯酒后,看着赵景去别的席上敬酒的身影,心中想道:“皇族之中果然都是早熟的,后世的12岁的孩子都还在上小学呢,而这个时代12岁的孩子都会笼络人心了,说出的话一套一套的,听的自己都想把心掏给人家了。”
周晓颂又看了会节目,此时只听一声钟响,所有的表演人员都退了下来。此时庆王站了起来说道:“小儿刚才已经替本王给各位敬了酒,本王让小儿敬酒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为了感谢各位来此为小儿庆祝生日,第二也是让各位有学之士能近距离和小儿接触一下,是希望各位能对小儿所有了解,今后可以多多帮助小儿。下面就开始诗会吧,希望大家不要藏拙,各位都拿出真本事吧,今天说是诗会,其实主要有三副绝对,让各位才子们对出下联来,王公公把东西拿上来吧”
在庆王说完后,有几个内侍抬上来了三幅屏风,屏风上全部用红布盖住,内侍们把三个屏风放在左右两席并排的位置,方便在场的人都能看到,这时庆王走到第一个屏风前说道:“小儿前任老师谢师傅,乃是会康十三年的状元,曾任擎天阁大学士,一年前,本王请了太后懿旨,让谢师傅来教小儿读书,但是几个月前,谢师傅得了场重病,病好之后就向本王告老还乡了,本王多番挽留,但是谢师傅实在年纪老迈,于是,谢师傅临走前,留下三副对联,并言道如有人能工整对出这三副对联的,此人就能胜任世子老师一职,本王曾找了很多名士,都无法工整对出,今日设次夜宴,本王派人将三副对联全部写在了屏风之上,希望陇城的名士们能够有人对的上此三副对联,本王再次给大家承诺,如有人能对的出其中任一副的,本王必向朝廷保举此人出士做官,如有人能对的上两副或者全对的上,希望此人可以做小儿的老师,本王绝对不会亏待此人的,而且会在小儿年满十六周岁的时候,保举此人出任五品以上实缺职务。”庆王说完后,就扯下了第一座屏风的红布。
此时,宴会的高潮才算真正展开,大家深知只要能抓住此机会对的出一副,那也算是鲤鱼跳龙门了,怎么也能混个县令当当,要是能对出两副以上的,虽然要当四年世子的老师,不过四年后就能当个五品以上的官了,可比自己十年寒窗,考个状元,在慢慢熬资格升的快多了。于是大家纷纷把目光集中到屏风之上,这时一名内侍读出了第一副对联“霜凋荷叶,小霸王戴逍遥巾”,周晓颂在听到对联之后,不经意的瞅了一眼世子,发现世子嘴角翘起,露出一丝冷笑,而且周晓颂发现世子正好带着一顶逍遥巾,因为当时社会,年轻的文士都喜欢戴着一顶逍遥巾,而且出席此宴会的年轻男子,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带着逍遥巾,但是周晓颂却觉得这副对联很奇怪,霜凋荷叶好像是形容一个人到了暮年,头上戴着逍遥巾的小霸王,一个小霸王装作文士打扮,头上戴着逍遥巾就有些不伦不类了,而且内侍读出这副对联后,世子所露出的冷笑,让周晓颂觉得有些发寒,难道这个小霸王就是世子,而那个暮年的人就是谢师傅,而且谢师傅既然是状元出身,怎会因为有病而放弃朝廷给予自己的任务呢,很有可能是被这个世子逼走的吧。
周晓颂胡思乱想完之后,看了一眼附近坐着的士子们,很多人都在不停摇头,唉声叹气的,而且周围一些乡绅们也在训斥自己的子侄们,好像怪他们太笨了,错过了这次跳龙门的机会。周晓颂却觉得这个世子很有趣,如果刚才自己的猜测是对的,那这个世子可不简单啊,在自己父亲面前装成乖宝宝的样子,可背着父亲却气走了一位状元师傅,周晓颂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唐府休息了一个多月,也有些腻烦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不能总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啊,总要有所作为嘛,不如去当世子的师傅,周晓颂也想看看世子有多顽皮,如果教不来,就辞职不干呗,王爷应该会给自己个官做吧,而且这副对子在自己那个时代的时候,早已被人对了出来,既然有如此便利的条件,要不利用,那可真是对不起自己了。
于是,周晓颂站了起来,对庆王说道:“王爷,在下对了出来,请王爷指教。”
庆王有些急不可待的说道:“先生请说。”
“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周晓颂道。
“好啊。先生的对仗真是工整。”庆王高兴的说道。此时,宴会上的众人细细品味了这个下联,也觉得对仗工整,而且此时天气炎热,庆王此时正好拿着折叠扇在扇风,这个下联对的不仅工整,而且还有赞美王爷的意思,于是众人纷纷拍手叫好。
周晓颂这时用眼角瞥了世子一眼,发现世子有些不高兴的瞪着周晓颂。
此时庆王妃也站了起来,对周晓颂道:“不知道先生如何称呼,妾身看着先生面生的紧。”
周晓颂对王妃施了一礼道:“在下周晓颂,乃是一江湖散医。”
庆王这时道:“周晓颂,难道就是治好润儿的周晓颂。”
唐历也站了起来道:“回王爷,这位先生正是治好了小儿的周先生。”
庆王听后,有些吃惊的道:“本王早闻先生大名,没想到先生不仅医术高超,文采也是如此一流。那先生请看第二联。”
庆王刚说完,就有内侍把第二个屏风的红布取了下来,红布刚刚取下,就有很多士子站起来向屏风走去,众人虽然在第一联上被周晓颂抢了风头,但是这第二个机会谁都不想放过。
第二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众人一看,有些人苦思,有些人摇头叹气,周晓颂看到后心中大喜,此联也是后世早就被人对出来的了,周晓颂小时候经常去邻居那位中医家玩,那位中医家中有很多古文典籍,很多都被周晓颂翻了不知道多少遍,其中就有一本古今绝对大全,上面写的都是从古到今的很多绝妙对子,而且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位老中医就会从这本书里挑一些好的对子,写成对联拿到城里卖或者送给村里人,周晓颂也会帮着研墨什么的,而这个“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就是书中一联。
庆王看到众位摇头叹气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急躁,此时也只能看周晓颂能否对的上了,于是庆王问道:“不知道周先生可有下联啊。”
周晓颂微微一笑道:“下联到是有了,诸位请听是否工整,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好啊。”在周晓颂刚说完后,庆王就鼓掌叫好:“先生真是文学渊博啊,那就请看第三联。”此时庆王对周晓颂充满了信心,有些迫不及待的叫人把第三联打开。
第三联是“饮食欠泉,白水岂能度日”,此联前六字“饮食欠、泉白水”连环不断,堪称绝对,在第三联亮出后,很多刚才围在屏风边上的人都纷纷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并把目光都投向周晓颂。
周晓颂看到这一联,心中大叫:“我运气太好了吧,这副对联也在那本书里出现过。”而且这个对联比较绕口,当初周晓颂看到这副对子的时候,还曾经读了很多遍,今日在此碰上了,也真是运气好啊。周晓颂此时又看了一眼世子,发现世子也在紧张的盯着周晓颂,于是周晓颂打算逗一逗世子,装作好生为难的样子,皱起了眉头,作出愁眉苦脸之状。
庆王见周晓颂露出为难情绪,对周晓颂道:“周先生已经对出了两副绝对,耗力不少,这一副如果暂时对不上,可留待明日再对。”
周晓颂发现世子的嘴角露出的些许笑容,心里冷笑道:“刚才先叫你小子高兴一会,现在马上叫你哭。”
于是周晓颂道:“我已经有了下联,下联为‘磨石麻粉,分米庶可充饥’。”周晓颂说完后,瞥了一眼世子,发现世子的脸果然成了一张苦瓜脸。
庆王在听到周晓颂的下联后,也有些兴奋的说道:“先生真是高才啊,小儿有先生这样的老师教导,必然会学有所成的,景儿,快来拜见老师。”
周晓颂看着赵景苦着一张脸朝自己拜了三拜后也马上还了一礼。然后对世子微微一笑,赵景也从牙缝中勉强挤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
庆王对周晓颂说道:“那先生以后就住在王府吧,每日负责教导小儿。”
周晓颂道:“那就多谢王爷了,那今晚我就回唐府收拾一下,明早再来。”其实周晓颂也没什么收拾的,主要就是要把放在唐府的那些21世纪的东西拿过来,还有就是唐厉送的一些贵重物品,万一在王府待不下去了,这些可是自己以后生活的屏障啊。
此时,众人纷纷前来对周晓颂表示祝贺,连卫国公也前来与周晓颂握了一下手,也表示了对周晓颂文采的欣赏。
在回唐府的路上,唐历有些担心的问道:“先生去了王府,那润儿的病可怎么办。”
周晓颂说道:“公子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我回府后再开个药方,让公子再坚持服用一个月,那就必可痊愈了。”
周晓颂回到唐府后,就又开了张补身子预防感冒的方子交给了唐历。
第六章 因材施教
第二日,周晓颂再次接受了唐府赠送的重金后,就被下人送到了庆王府。这一个月的相处,唐莹、唐润两姐弟也对周晓颂产生了一些感情,尤其是唐莹,以后再也听不到周晓颂讲的故事了,情绪非常低落,周晓颂安慰道:“王府离唐府也不是很远,我随时可以回来的,你们也可以随时去看我。”唐莹想想也是,终于脸上展现了笑容。
周晓颂到了王府后,已经有王府管家在前门等着了,在跟随管家进了王府客厅拜见了庆王后,周晓颂就跟随庆王来到了王府东院世子的书房中,庆王看着儿子赵景给周晓颂敬了杯拜师茶后,又嘱咐了一下世子要给师傅多学习,就离去了。
庆王走后,赵景马上露出一副为所欲为的表情来,周晓颂看着赵景脸上表情的变化心道:“你小子不去做演员真是浪费了这一身本领。”
“世子,今儿个起我就是您的老师了,世子也12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应该懂事了,我不会逼你学什么东西,你想玩的时候就去玩,想来学的时候就来书房找我,好了,你现在自由活动吧奇*。*书^网,吃饭的时候喊我。”周晓颂对赵景说完后,转身回到了世子的书房,然后把门关上了。
赵景看庆王走后,正打算想办法对付这个人呢,没想到这个人不管自己,让自己想学的时候再去找他,虽然有些吃惊,但正好省得再想主意了,大家河水不犯井水。
周晓颂这样做也是以退为进,周晓颂知道像世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如果自己管的越严,对方反抗的越厉害,不如对他不闻不问,如果天天跟他针锋相对,自己也头痛,世子反而能从中找到些许乐趣,这样不理他,庆王又不让他出这个后院,用不了几天,他就会被逼疯的。
周晓颂到了书房后,看到书柜上那些为世子准备的书,周晓颂摇头苦笑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除了南面是书房的门没有摆放书柜,其余的三面墙全部摆满了书籍,周晓颂发现这些书简直什么都有,关于兵法的、历史的、诗文的、养生的、武学发面的,简直包含了世间百态。虽然书柜中的书包含的种类繁杂,但是庆王只偏爱诗文,也立志做一位闲散王爷,只请了教世子诗文的老师。
周晓颂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一个多月了,对这个时代也了解了一些事情,周晓颂所在的国家是溪国,在溪国北方有大梁,西方有越国,东方有金国,这四个国家除了越国实力偏弱外,其余三国可以说是鼎足而立的。但是其他的历史周晓颂还一无所知,如果要适应这个社会就要了解这个社会,这是周晓颂那个时代一个名人说的,如今有这么多书让周晓颂了解这个社会,对周晓颂来说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于是周晓颂就抽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看了起来,看完一本换一本,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吃饭的时候有人会把饭送过来,该睡觉洗澡的时候都会有人把被褥和洗澡水弄好,周晓颂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期间唐莹和唐润姐弟来看过一次周晓颂,庆王也派人来问候了一下周晓颂还需要添置什么东西,周晓颂的回答是东西不需要了,不过为了世子学业为重,不便人打扰,请闲杂人等不要进入东院。周晓颂说的闲杂人等自然是不包括庆王和王妃的,但是庆王和王妃也轻易不来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