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秦川-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在百将周围的兵卒一见首领被斩,下意识地纷纷举起手中长戈,还没来得及向城上守兵报警,又都被其他骑兵斩杀。
黑夫下马带着人马摸上城楼,李信骑马缓缓入了城,只听城上传来一声声的闷喝,过了一会黑夫带着人满身是血的从城上下来。
“都解决了?”李信问道。
“都解决了!”黑夫笑道。
“留下一百人守住此座城门,你带上五百人再去解决其他三座城门的守卒,每座城楼都留一百兵卒守候。知道现在最得注意什么吗?”
“不知道!”黑夫摇了摇头。
“最得注意不能让奸细溜出城外给周文报信,不然我们就前功尽弃了!我带四百人先去县衙布置,你把三座城楼的守卒都解决后,再带领剩余的二百人马全城搜索,务必把所有楚军都解决掉。记住,不可伤害百姓!”“是!”黑夫领令道。
第二卷 英雄四起 第四十六章 周文自杀
文的脾气变得很坏,从曹阳城退出后的他与之前相比人。他的温文尔雅不见,时常挂在脸上的微笑也不见了,一天到晚都黑沉着脸,不管与谁说话都是凶巴巴的,吓得那些将领们谁也不敢再上前说上一句话。
“关门!”周文怒喝一声,守在县衙两侧的兵卒将吱呀作响的大门关上。门外尴尬站着的将领们讪讪的对着紧闭的大门笑了笑,纷纷离去,谁也没有发现守城门的兵将与守衙门的兵卒并非是真正的楚军。
经过曹阳的大败,周文明显感到自己一下子老了许多。又经连日连夜的逃亡,他的精力已被耗完,拖着疲惫的身体,就如一个行将朽木的老者蹒跚的朝寝室走去。
他半躺在榻上,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跟做了个梦一样。陈胜起义之初,他原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知窝在家里读书,走到街上没人会知道他是谁的普通人。陈胜起义之后,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了将领,率领着大军西进攻击秦都,一下子变得不凡起来。他以为自己会攻下秦都,以为自己会成为开国的最大功臣,以为自己能解救苦民与倒悬之中,可是这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如一个本身穷得叮当响的赌徒,一下子赢了许多钱,正当筹划着等天明之后靠这些钱去把自己的生活好好改善一下,天意偏要弄人,一瞬间又输了个精光。不光将赢的输掉,就连借来的本钱也都输光,翻盘已是无望,又欠下一辈子也还不完的赌债,似乎除了死可以一了百了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他半死不活的靠在榻上哀声叹气,闭上眼任由两道泪爬满脸颊,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伸手抹了把脸上的泪水,睁开眼却发现榻前站着一个人影。
周文被吓了一跳,伸手欲取腰间佩剑,摸了个空后想起佩剑已被怕他自杀的将领收去。他双手撑着榻面尽量往后退去。当退到无法再退之时停了下来,一边细细打量来的人是谁,一边问道:“你是谁?竟敢擅闯我的寝室?”
来地是个穿着楚军将领服的青年,站在那里很阳光的冲着他笑。周文觉得这人很面熟,一时又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进来那人并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很自然的走到榻前坐了上去,笑道:“你就是周文!我想跟你聊一聊!”
来人的大胆让周文十分的吃惊,神情间的自恃无恐又让他猜不透这人到底是谁,不过最少他能肯定此人并非他的下属。又问了一遍:“你究竟是谁?”
“周将军好坏地记性。你我在曹阳大战两天,这才多长时间没见就记不起我了?”
“原来是你!秦军先锋大将——李信!”想起面前坐的是连败自己两次的秦军将领李信,周文反而无比放松下来。竖起拇指道:“了不起,真叫周某人佩服地五体投地。”
“佩服我?我有什么好佩服的,只不过侥幸的赢了将军两次罢了!”
“李将军军事上的造诣颇高,但周某人并不佩服,连败你手两次只怪刚开始的胜利来地太过容易。让我自负起来看不破迷局。若一开始便遇上将军这样的对手,谁胜谁负还不定呢!我佩服的是将军的胆气,外边有我三万人马,你就不怕命丧池吗?”
“有你在此陪我,外边就是有三十万人马又能奈我何?”李信侧躺于榻上,头枕手臂看着周文道。
“你这是在要挟我?”
“不。我只是想跟你聊聊!”
“聊聊?只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当然不止聊聊这么简单,最主要的是想求将军一事,希望将军可以成全我!”
“这事我不能成全你,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我还没说所求何事,你怎就知道不会成全我?不如听听我所求何事,再做决定不迟!”
“你要求何事我心知肚明,这事决不能答应你!就是死也不能答应你!”
“哦,你真的知道我求何事?”
“李将军所以能先我一步赶到池并藏于县衙之内。想必凭借地是那一千快骑。将军骑兵的能耐我在戏城早已见过,若将军不是连夜赶来渑池而是追着我的三万溃兵穷追猛打,此时我只怕已全军覆灭成为孤家寡人一个。可将军放着溃兵不击,远巴巴的跑来池设下埋伏,这不是明罢着要拿下我逼着三万败兵投降,生俘他们吗?陈胜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连败
无法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又怎能将他辛苦得来的兵卒你?”
周文的一番话让李信大有惊为天人之感,周文与萧何、韩信一样都属于最聪明的那类人,别人地想法算计在他们面前都无所遁形。这让他起了收服此人之心。笑了笑,道:“不瞒你说。渑池的四座城门都在我的掌控之下,你那三万人马居于城内有如瓮中之鳖,只要我愿意随时都可以将他们剿灭。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如此做也是为了他们的性命考虑,你再想想回答不迟?”
“这事勿须再想!人生下来就会经过死亡这道槛,这是生命的必然经历,他们身为战士死在战场之上也算死得其所!我很乐意看到他们被你所杀,这是他们的荣誉也是我的荣誉。”
周文坐在那里有如临刑前的囚犯,死志已决。李信看着他,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不再轻浮的卧于床榻,坐直了身问道:“我能收买你吗?人都有一个价钱,说说你要降我需要什么样地条件?为军,我可申明陛下任命你为统管十万大军的大将军。为政,天下地郡守任由你来挑选。”
周文摇了摇头道:“武臣可以收买我,韩广可以收买我,你不能收买我。对于你来说,我是无价的,只因我们不在同一条道上。”
“其实……”李信迟疑了一下道:“其实我们也算是在一条道上走得两个人,我虽为秦军大将但绝不是那种一心一意为秦效力的死忠之臣。按说,我与你们楚王陈胜也算相交多年,彼此之间多有些联系。只不过他走的是与秦直接对抗,而我则在等待一个时机。”
“等待一个什么时机?一个称王的时机?”
李信晒晒一笑,算是默认。
“谢谢将军对我的信任,能将这些告诉我,不过我以为将军的想法窃不可取。如今将军下辖十万大军,又俘我六万人万,若将军与我合兵一处,二十万大军必可破十万军,接而进咸阳拿下胡亥,将军被封为秦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好的一个时机将军为何视而不见?反而要干这样的兄弟相残之事?”周文问道。
这样的时机李信不是没有看到,但九原郡经营多年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如此干将会把他的心血毁于一旦。再说,他的心又岂是一个秦王能满足的?助陈胜推翻大秦,那时名份已定,他又如何去满足他的野心?“我那十万大军多是秦囚,都受了胡亥的大恩方脱囚为兵,现在反秦只怕掌控不了他们。况且九原等地还屯有秦军精兵三十万,这些都是历经大战的勇士,我们焉是他们的对手,贸然反之只会坏事!”
“李将军何需诸多借口?”周文盯着李信的眼睛笑笑道:“将军若不是用言语骗我,就是有更大野心,不满足于仅仅为一个王。我瞧将军的眼睛,将军不似是在用言语欺骗于我,而是有称帝的野心,如此我愿随将军立大业!”
“你真愿助我?”李信有些不信的问道。
“我又岂敢骗将军?将军稍待,我这就去写手谕,命三万残兵降了将军。”周文下了榻,找来笔墨在一段白绫上书写手谕,写罢盖上大将军的印信连印一同递给李信。
“周将军,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大将军。现在还不能明反,我会把将军与将军的下属秘密送到九原,你先屈就在那替我养一养兵。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天下便是你我的天下……”李信一边看着周文写下的手谕,一边说道。身后传来一声闷响,好像什么东西撞在了墙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周文撞壁自杀,人已倒在血泊之中,眼看已是不救。
“你……你这是为何?”
“我知道,楚王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天下的局势不是他所能控制得了的。我也知道,凭借着将军的才智与勇敢,将来的天下是将军的天下。但……一臣不伺二主,陈胜对我有恩,我不能作对不起他的事,就请你成全我吧!”……
周文就这样死了,直到李信收俘了那三万残兵,弃城向敖仓赶去还是没想明白好好的周文怎么说自杀就自杀,死的是那样突然,又好像那样的必然。他不知道,早在他率军破曹阳之时,周文已经存了死意,把残军交给他之后,觉得再无什么牵挂也就死意再燃撞壁而亡。
第二卷 英雄四起 第四十七章 敖仓决战
将军准备如何在敖仓与田藏展开决一死战?”韩信立之侧,笑道。
“如此大的一块平原,最是适合骑兵冲锋作战。我打算先用一千骑兵将敌阵形冲乱,然后兵卒趁机掩上,必能大败田藏于敖仓。”李信指着前边的平原,想象着不久就要展开的二十万兵卒大厮杀,笑道。
“与田藏作战不同于跟匈奴人作战,也不同于用计夺周文城池。这支兵马原是吴广的兵马,本是楚军的一支精兵,其武器装备与我们并无太大差别。田藏敢于杀吴广并能下达西进与我展开决战的命令,可见他也是个有胆有识的人,对于布阵打仗很有研究,估计其会用战车作垒,劲弩强弓压阵,戈手居于最后随时待命出击。将军那一千骑,虽说兵坚甲厚,但要想冲入敌阵死伤将会很大,只怕搅不乱敌人的阵形。”
“你的意思是?”
“我们身后虽有山,却因地形险恶无法将人马隐于其上,只能在平原上摆开阵形与其对攻。信以为,可趁田藏率军未赶到此处之前,挖士为垒,严阵以待。敌只有一支兵马,我方后续还有十万大军,时间拖得久了对我们有利对敌不利,敌会想尽一切办法速战速决,到时可趁敌人急攻之下阵形大乱之时行事。”
“嗯,如此甚好!不过,你说田藏如果知道周文自杀的消息还会向西而进吗?若其真的还向西而进,在敖仓见我军已摆下阵形等待,还会与我们展开决战吗?”
“这个将军放心,他必会与我们决战。”
“为何?”
“田藏杀吴广,打的就是吴广不懂军事,只知围困阳不知西进与出关的我军展开决一死战的旗号。如今,他为大将,我军在此摆下主力,他若不与我们决一死战,一来对不起楚王陈胜。二来无法给兵马一个交待,三来有自扇嘴巴之嫌。现在的情况对于他来说已成骑虎之势,不管我们这里是刀山火海还深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没有一点的退路。”……
田藏杀了吴广,把吴广的头颅送给陈胜赢得大将军之位后,先是把自己的亲信与好友都提升一番,接着连续的摆下十多天地宴席与好友大吃大喝一番,一同畅想着未来。他踌躇满志。叫嚣着要在三个月内拿下秦都咸阳,活捉胡亥生煎赵高,然后自立为秦王。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在咸阳宫里称帝,并不惜再来一次统一之战。
酒宴终究有散的时候,满好的想象还得靠双手去实现。这一日,他下令李归带领少量兵马继续围困阳,自己亲率大军拔营西进准备前去与曹阳的周文会合。兵行两日。前方探马回报敖仓发现秦军主力。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田藏心中狂喜,命令兵马加快行军速度,于夜前在距秦军五里开外的地方下了营。
“秦军为何突然来到这里?看来周文军已经彻底失败!周文也是有才能的将领,十万大军如此快的便被这支秦军所灭,这支秦军绝对不能小觑!我得细细考虑该如何与其对战。绝对不对步周文的后尘。”狂喜过后,逐渐冷静下来地田藏心中暗道,叫来千长以上的将领,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
田藏的军马以万为一个方阵,彼此之间分开又有所相连,一共分为十个阵。位于最前地是战车阵,接着是两个弩兵阵,后边跟着三个弓箭阵。排在最后边的是四个持戈阵。每个阵都成三角形,十个阵又组成一个大的三角形,田藏居于最中指挥着整个大阵。
李信行辕之内,不时有探马进进出出,大小将领也都聚在里边,等待着李信的命令。探马报来的消息都是一样——敌军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最终在三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敌人这个阵势倒显的很怪,如此逼近我阵更显的怪异,也不知他想干什么?”李信笑道。
“敌人此阵名为鱼鳞阵或者是稚形阵。只是现在天黑瞧不清楚摆的究竟是何阵。此阵前紧后松,正面冲击难度很大。若有一支奇兵从后边突击可轻易破敌此阵。他所以如此的逼近我阵,自恃前阵坚固不怕我军冲击,使地是以攻为守伎俩。不怕我军从后攻击,要么是另有计策,要么是看到我军在此筑垒,认为我军打定防守的主意不敢出击。”
“你猜他有什么计策?”
“这个信倒猜不出来,不过信估计其使的是虚虚实实那一套罢了,并无什么真正的计策。若想从后边击散他的阵形,必须得有千乘重装战车或者几千乘轻装战车,如此多的战车调动,声势颇大,他距我们如此近哪有不发现的道理?但田藏不知道我们还有一支重装骑兵,这支骑兵调动起来神不知鬼不觉效果却可与一千乘重装战车媲美。”
“你的意思是让这一千骑兵趁夜在后击敌?”
“不!虽说一千重装骑兵地战力可与一千乘战车媲美,但真实的战力还有所不如,强行出击死伤颇多。如此:一来看不出我韩信的能耐,二来骑兵的损兵也让将军心痛。信献一策,保管我军用最小的伤亡取得这场胜利。”
“何策?”
“使鱼鳞或者锥形阵者,都是典型的文官阵形,主将守在正中偏后的位置安全可以得到保证。我军可使一锋矢阵形,由一擅战武将带领。人数不需太多,两三万足亦,其目的看似在破敌大阵,实则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由那一千骑兵趁势出击,必能大败田藏军。”
“哦,好!”李信点头应道:“黑夫听令,你率一千骑兵藏于敌阵后方,于明日见敌有向前冲击的动静时,给敌致命一击。英布、韩敬听令,你二人一为前锋主将一为副将,明日率三万精兵,天一明对敌发起总攻。”“得令!”黑夫、英布、韩敬站起身道。
第二卷 英雄四起 第四十八章 李信敖仓大败田藏
边的山上有座二十丈高的平台,李信与韩信居于平台的敌我双方。阳光斜打在战士的兵器盔甲上,盔上渗出黑亮,兵器上泛着白光。
现在可以无误的判定敌人摆的是锥形阵而非鱼鳞阵。因为鱼鳞阵是一层压着一层,每个兵卒之间的距离很小,其特点为不易被冲散但移动速度相对较慢,适合于向前冲击。锥形阵则不同,每个兵卒这间的距离略宽,移动起来虽比鱼鳞阵快上许多,但极易被冲散。
两军兵卒的脸色十分不好,眼里全都布满了血丝,看来昨夜在大军压阵的境况下没有一个休息好的。英布与韩敬把锋矢阵一摆,距离敌阵的前沿也就不到五百步的距离,两人轮番叫骂,田藏的兵马安安静静的立在那里,并未被两人恶毒的言语所激怒。
韩信手持令旗即将挥下命令黑夫与韩敬率领兵马冲击时,突然有些不安。他发现田藏摆出的这个锥形阵似乎于常见的不同,看上去并非是个整体而像是由多个锥形小阵组成。他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形,感觉这个锥形阵可以分散成多个小阵各自为战,一次冲击很可能击不溃敌人反而被敌人包围。可是,双方阵形已经摆定,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停止攻击再行变阵应对对自己这方的士气将会影响很大。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令旗挥了下去。
战鼓一响,韩敬领着一千乘战车就冲了出去,英布带领着二万步兵紧随其后。田藏那边先是射了一阵雨箭,紧跟着战车也动了起来,一瞬间后,两千乘战车遭遇,一个对过之后,战车大部分车毁人亡,两军的车属步兵展开了殐死的厮杀。
敌人阵中射来一排排的弩箭,根本不顾厮杀中的也有他们的人马。
“他这是在跟我拼消耗!”李信叹道。
“这也是田藏的聪明之处!他亦知道自己拖不起。想靠这一仗大量的消耗双方人马尽快的决出胜负。”韩信道。
“这样的狠人不好对付!本来还想收服他为我所用,不过他这种只为目地不择手段的人着实可怕,我看还是算了吧!传令下去,有得田藏首级者,赏金百两!”
田藏军中射出的弩箭射死大半李信的车属步兵,同时也射死许多己方的车属步兵,待英布领着二万步兵前来,所剩无己的车属步兵很快被清剿干净。
英布快步飞奔从地上捡起一盾顶在面前带着步兵继续往前冲,己到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箭射过来的更密。他不敢有一丝的停顿,知道冲到这里自己所率地两万步兵伤亡会很大,很可能冲入敌人阵中伤亡会达到六成往上。可是他也知道。只有杀入敌阵,自己所带的这支人马才有用武之地,戈兵与弩兵以及弓箭兵近战常常能以一挡十。
一挨到敌阵,他首先将手中的盾朝面前地一个弩手甩了过去,这时他才发现盾上已布满了箭矢。一把被他舞的有如腾着黑云的猛龙。来不及上箭的弩兵毫无还手之力的被他斩死十来个。
英布稍稍停了一下,回头一扫,发现二万步兵只是死了四成左右还有一万余人。一时间信心大增,狂喊着猛杀过去。后边兵卒受到他地影响,也都大喊不已,持戈尽情的杀敌。
田藏身边旗手将令旗挥了挥。位于第三排左右两侧的两万弓箭手脱离大阵向两边移动并迅速的朝后退去,中间的那个万人队仍在朝前边射着箭矢。后边持戈的两个万人队朝上顶去,从弩手中间地空隙窜向前去,与英布接上了阵。
位于高台之上的李信自是将这一切瞧在眼里,惊道:“锥形阵竟还能变阵?”
“是阵都能变,只不过没有他变得快速罢了!将军,英布有被围的趋势,我看不如先将他们撤下来。等想好了应对之策再战不迟!”
“不!”李信指着下边道:“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田藏这样将阵形前移,他的后方会更容易被破,只盼黑夫能抓住这次机会,破敌大阵!”……
黑夫隐于田藏阵后两三里外,耳听两军已经开战,一阵阵呐喊声撩得他心急如焚,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加入战阵。一刻钟就如一天那么漫长,黑夫怀疑自己已等了两天乃至于三天,抬头看天日头只不过稍稍移动了一点。
居于后方的敌人持戈手有一半突然向前而去,回补的是两万左右的弓箭手。敌人地阵形稍稍有点混乱但依然井然有序。可是黑夫再也无法等下去,也早已在心中编好李信若是怪罪用何说词。低喝一声:“上马!”
盔全甲的骑士都上了马,等待着主将发出攻击的命令前方一愣,又突然道:“下马!将马尾上都绑好树枝,动作要快,我老黑也要用一用疑兵之计!”
田藏坐在指挥用的马车之上,眼看敌人出击的人马已全被他围了起来,可并不派出后援部队,也就坐在那里心安理得的看自己这支人马如何将围起来的敌人全部吃掉。他在心中开始小瞧打败周文的李信,认为秦军这个主将也非什么名将,竟会傻得丢出来两万人马任凭他把吃掉。
他觉得自己当初打算消耗七成以上的兵马将这支秦军吃掉的念头实在有些高看这支秦军了,现在看来只需死伤五成人马或者更少便可将此支秦军消灭,并能在战后用俘兵把人马重新补充为十万或者更多,不需向陈丘要一兵一卒便可消灭后边地军,然后在三个月之内拿下咸阳。
后边起了一阵骚乱,田藏回头看去,大阵的两里外起了一阵黄沙,隆隆地马蹄声似在暗示他有一支骑兵杀了过来。
红光满面得意洋洋的田藏突然间脸色蜡黄,连连问道:“哪来的骑兵?哪来的骑兵!”
一名百将慌慌张张从阵后赶到辕车前,结结巴巴道:“大将军,瞧其穿着是秦军,人数大约在一万骑往上!”
“他们是从哪来的?难道李归没围住阳,是从阳来的不成?不会的,阳哪有这么多的骑兵!他们究竟是哪里来的?从没听说过秦军有这么一支骑兵!”
“将军,现在不是探寻这支骑兵来处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将领见田藏已方寸大乱,焦虑的问道。
锥形阵的弱点是什么田藏自是一清二楚,有一万骑兵从阵后杀来会是个什么下场,他也是明明白白。“撤,快随我撤!”他喊道,不等立在那里的将领传令下去,吩咐御手驾车朝北便走。
大将军一走,田藏军立马大乱,争先恐后的作鸟兽散随在辕车之后便逃了起来。李信哪肯放过这样的时机,令让土垒之后的大军全线出击,追杀大乱之下的田藏溃军。将大部的溃军截拦下来,只有少数不多的溃军追着辕车而去。
黑夫从乱军中杀出,四下一看敌人主将辕车已驶出三里多地,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带着骑兵就追了过去。
田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忘记了北边是黄河无路可逃。等到了黄河心也就死了,驾车调头之时又发现已被黑夫的骑兵所围。
“给我杀了他们!”他朝身边的溃军下令,如惊弓之鸟的步兵手持戈害怕的看着周围的骑兵,组起一个千余人的方阵虚张声势想将赶来的敌骑吓跑。
黑夫轻蔑的摇摇头,让疥带领一队骑兵队前去迎战。大约百骑的骑士在田藏溃兵的方阵中来冲击了一次,一千溃兵已死伤数百,其余的哪敢再战,纷纷丢弃兵器,跪地投降!
御手坐在车上吓得浑身发抖,田藏提剑将其刺死,怒力掩饰着颤个不停的手,昂首挺胸对黑夫道:“你敢单独与我一战吗?”
田藏很文弱,站在辕车之上就如辕车上边戳着一棍柴火棍。听到他的挑战,黑夫先是大笑三声,骑兵也跟着笑了起来,就连跪在地上的降兵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怎么?你不敢?”田藏的表情很认真,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
黑夫下了马,走到辕车前合起盔上的鬼面,道:“莫道我欺你,我可让你先刺我三剑!”
田藏一喜,从辕车上跳下,举起手中剑边刺边道:“这可是你说的,千万别后悔!”
田藏的剑很快,是从吴广身上解下来的,端是一把好剑,寻常的盔甲根本不在话下。可是他这一剑却如同刺在一块石头上,莫说将黑夫身上的甲刺穿,使尽了全身之力黑夫连晃也没有晃一下。
他又刺了一剑,如同第一剑一样。
“怎么会这样?”他暗道一声,这时才发现黑夫身上的甲与他所见过的甲不一样,整个甲是一次性铸出来后被打磨的十分光滑平整,就连所使用的材料也与平常的铜甲不一样。
他不甘心的提剑朝黑夫的脖间砍去,黑夫的脑袋没有被砍下来,剑倒被成两段。
“三剑已够,现在该我出手了!”黑夫大喝一声,抽出腰间弯刀斜劈下去。阳光下,弯刀的刀刃泛着光亮,刺得田藏有些睁不开眼……
第二卷 英雄四起 第四十九章 出使赵国
仓大败田藏,得俘兵七万有余,加上曹阳与池所得十多万。这些俘兵留着多耗粮草,等到赶到说不定还要全部斩杀,李信只得令这些俘兵化整为零前往九原郡。他留下韩信在敖仓全权处理此事,自己则率领大军前去击李归部解阳之围。
兵围阳的李归部不过二万人马,李由一见外边楚军被赶到的秦军包围,立马打开城门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只用了三个时辰便把城外楚军全部解决掉。
李由倒是客气,敲锣打鼓异常隆重的将李信军迎入阳城内,感谢的话说完一马车又述起了同宗之谊,言语中极尽拉拢之意。李由心中的那点算盘早被韩信说破,李信也自有自己的打算,这话自然是不投机。说了一会,李由也就放弃不再说下去,给李信安顿了住处稍作休息。
只在阳睡了一夜,李信便以击城的邓说部与许城的武逢部为由,告辞离去。李由只是客套的留了一留,并不强留,任由李信拔营而去。城与许城并无多少人马,邓说、武逢见大军压境,装模作样的出城打了一仗,便率军朝陈丘逃去。李信也无意追击,任由两人率部逃脱,令英布、黑夫坐阵城,自己则拿许城当了行辕。
过了三五天,韩信赶到许城给李信禀报了三个消息。第一:因为李信连胜几场大仗,胡亥或者是赵高已经下旨封李信为大将军,而被封为上将军,圣旨不日就会送达。第二:朝庭派司马欣与董翳辅佐邯,一个为内史帮处理军务,一个为都尉掌管粮草。由此可见朝庭是怕做大,派来两人名为协助实为牵制。其三:俘虏的事情已经办妥,因为走内史、上郡入九原风险太大,已让他们过黄河由赵国、燕国境入九原。现在正逢乱世,十多万人马必会因种种原由逃跑、为贼、被杀等,到了九原不知能否还有三成人马。
对于这三个消息。李信唯一在意的只有第二个消息。他与司马欣有仇,不管愿不愿意,反正这仇是结上了。他怕司马欣这小心眼的,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寻机报复他一下。
从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可以得知,陈胜现在是越来越把握不住部下,纷纷揭杆而起的英雄豪杰也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据说陈胜现在的肺都快气炸了,邓说与武逢逃到陈丘之后,他二话没问就把这两员败将斩于剑下,吓得陈丘的大小将领人人自危。
陈胜生气是有道理的。凌邑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聚众造反,把东海郡郡守围困在郯城。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派武平君前往充任监军,想控制住这支兵力。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秦嘉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二话没说就把武平君斩了,自封为大将军。杀就杀吧,还诬说是奉了他地密昭才杀武平君的。
更让陈胜生气的是,周文兵败,自吹自擂杀了吴广的田藏同样兵败。二十万人马就这样完了,陈丘以北完全失去了所有的屏障。秦军已经压境,他写信给武臣让其率军来援,武臣却一点音信不回。
“如今,陈丘以北再无兵马可阻拦我们,过得几天等前来必会下令兵围陈丘。看来陈胜这次是在劫难逃了!”李信自言自语了一句,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