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风流-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房玄龄顿时皱紧了眉头,起了身走到长孙无忌身边,轻声道,“万一打草惊蛇,祸及吴王与晋王性命,如何是好?”

“我料他不敢!”长孙无忌一甩袍袖,“不用多说了,我一定要去找老四问个清楚!休说他是陛下爱子、我的亲外甥,就算是当今太子或是我的亲儿子,只要他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犯了糊涂,我长孙无忌,定要大义灭亲、饶他不得!”

房玄龄愣了一愣,知道已是无法阻止长孙无忌,于是轻叹了一声道:“司徒既然执意要去,房某也无法阻拦。只是……这天大的祸事,任谁也是不会承认的,除非我们有十分有力的证据可以指证。”

几乎是房玄龄的话刚落音,弘文馆的大门口就踉踉跄跄的跑进来一个人,连门吏也不敢阻挡。只见那人进了大门就朝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阁部衙房里跑来,边跑还边叫道,“舅舅,救我!”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一同吃了一惊,弘文馆其他衙房里的官吏们也受惊跑了出来,众人一看,可不是魏王!

长孙无忌急忙大斥一声,“不得围观,全都退出弘文馆!”

“是……”众官吏唯唯诺诺的都退了出去,关上了馆门。

房中仅剩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以及魏王李泰。李泰满头大汗脸色发白,浑身直哆嗦,扑通一下就给长孙无忌跪了下来:“李泰有罪,前来招认了,舅舅救我啊!”

“你有何罪?”长孙无忌斥问。

“我……我一时疏忽大意,忘了将一件天大的事情报知朝廷知晓。导致了吴王遇刺!”李泰跪倒在地,惶恐不安的道。

“什么天大的事情?”长孙无忌阴沉着脸问。

李泰便告诉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说,那天他在王府里请来了韦挺等人商议,如果吴王回京之后被立为太子,我们这些人将要何去何从?当时韦挺就曾建议魏王,干脆半道上将吴王给杀了,以绝后患。

说到这里李泰痛心疾道的叫道:“当时我就勃然大怒断然拒绝,还当着众人之面怒斥韦挺并将其逐出王府。我没有想到……韦挺居然自作主张,派出杀手半道上截杀了吴王啊!”

出乎李泰的预料之外,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听到这“天大的消息”,居然没有半分惊诧的表现,而是相互对视了一眼,都在冷笑。

李泰这下心中有点慌了:奇怪,为什么他们一点也不惊讶?难道早已知情?

“魏王殿下,你方才说——‘截杀了’吴王?”房玄龄老眉一皱,说道,“为何你不说是掳走或是行刺,而是‘截杀了’呢?难道,你知道吴王已经遇刺身亡?”

“啊?这……这!”李泰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好精狡的房玄龄啊!

“说!”长孙无忌怒吼!

“是、是!”李泰已是满头大汗跪倒在地浑身直发抖,啰嗦道,“方才我手下之人向我回报,说韦挺派出的杀手已经……已经杀害了吴王!”

“什么?!”长孙无忌震惊之下已是怒不可遏,“你是怎么知道的,谁告诉你的?”

李泰脸上的汗一股股的就往地上滑落,头都不敢抬起的说道:“韦挺府中有个心腹门吏,曾是我文学馆中的编修,与我有深交,因此私下泄露消息于我……”

“巧言令色、满嘴胡言!”长孙无忌再也忍撩不住终于爆发了,抬起脚来竟然要去踢李泰!

房玄龄吓了一跳,急忙死死的将长孙无忌抱住,在他耳边急道,“司徒息怒!魏王是主,我等是臣啊!”

“他这分明是到了危急时刻,出卖同伙以求自保!”长孙无忌怒道,“否则,他又怎么会等到韦挺已经得手、吴王已经遇害之后,再来回报!不就是为了撇清干系、再将所有的罪责推到韦挺头上!”

“舅舅,冤枉啊!”李泰大哭起来,一颗头胪就在那地上撞得砰砰作响,哭诉道,“韦挺自作主张私下行动,我事先并不知情。而且,他当时也就是随口的一句话,我未与计较,没想到他如此心黑,当真下手了!然后,我也是刚刚才由他府中的门吏密报才得知消息!泰,已是吓得六神无主,急忙就来寻找舅舅报知案情啊!”

“那你为何不早报?”长孙无忌怒斥道。

“众所皆知韦挺与吴王有旧仇,那天他又在宴会上喝了不少的酒,我以为他只是一时酒后气话,当时并未放在心上。而且……”李泰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念及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朝廷重臣,难道还能因为一句话的事情而将他出卖,让他祸及满门吗?此等不义之举,泰不忍为之啊!”

“我倒是忘了,你纳了韦挺之女为妾!”长孙无忌咬牙恨道,“事到如今,你还在往自己脸上贴金,将一切罪责都撇给你的老丈人?好、好,我就先拿了韦挺,让他与你当面对质——来人!”

趴在地上的李泰,这时居然吁了一口气!心中暗道:对质吧,对质才好!不对质,怎能显得我李泰一身清白?行刺吴王的事情,的确是韦挺一个人干的,跟我没有半点关系!……还好我叫赵冲暗中盯紧了韦挺并得知吴王已经遇害,不然到时候满天下的人都以为是我害了吴王,我要被他害惨!

“这就叫先下手为强!韦挺啊韦挺,你可别怪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死,总好过我死!”

第543章 棋局,棋子

长孙无忌唤来褚遂良,将李泰所说的案情告诉他。二人商议,既然有了首告魏王,拘拿韦挺就已经有了初步凭据!

二人计议,韦家毕竟是长安名门望族,不便在白天兴师动众的去捉人,以免引起民众猜疑招致巨大的舆论风波。毕竟,后宫之中还有四妃之首的韦贵妃,现在还不知道她是否与案情有关。因此两位宰相下令,命百骑将军尉迟宝云率领两百名百骑御卫,趁夜悄悄的前往韦挺家宅,然后“请”来韦挺。

且料,尉迟宝云等人来到韦挺府上时,还没有进门拿人,却听得他家中一片哀号痛哭之声。进门才知道,原来韦挺刚刚悬梁自尽了!

尉迟宝云见嫌犯都已经死了,为了将事态的影响缩到最小,因此都没有向韦家的人表明他此行的来意。验明正身确定韦挺已死之后,他将人马撤了回来,把消息报知了长孙无忌等几位宰相。

“这下倒好,死无对证了!”长孙无忌死盯着坐在一旁作错愕之状的魏王,说道,“魏王,你好手段哪!”

“司徒,诸位相公,这……这实与小王无关哪!”魏王李泰惊惶不堪十足委屈的说道,“韦挺的家人都可以作证,他是自己悬梁自尽的!”

“是啊,他是悬梁自尽的。但若不是你逼他,他怎会自寻短见?”长孙无忌冷笑,又很是恼火的闷哼了一声,“罢了,现在韦挺已死,一切都已死无对证。”

旁边的房玄龄拱了拱手,说道:“司徒,此等大事,不好仅凭猜测行事。韦挺究竟为何自尽,他是否真是吴王一案的元凶首恶,现在又没了线索依据。我们既不能冤枉魏王,也不可将魏王的一面之辞当作此案的最终证据。”

房玄龄这倒是说了句公道话,长孙无忌与褚遂良都点头认可。低垂着头的李泰眼角一瞟,狠狠的剜了房玄龄一眼,那眼神就如同刀子一样的锋锐。

“魏王殿下,你且回府,暂时不要离开府中。”长孙无忌对李泰扔出了这句。

“那……小王告辞了。”李泰对长孙无忌等人拱了拱手,离开弘文馆。

“现在怎么办?”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几乎是同时说出这一句。

房玄龄拧了拧眉头,说道:“还是听卫公的,现在以维持朝堂稳定、保护陛下周全为首务,同时不可怠慢了搜救吴王与晋王的事情。我觉得,此案牵涉甚广,除了韦挺肯定还有别的线索与知情人。褚遂良,你就继续暗中调查,务必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是。”褚遂良应诺。

长孙无忌双眉紧锁沉默不语。

不久后弘文馆宰相换班,长孙无忌离开弘文馆,直接乘车到了魏王府上。

李泰知道他会来,急忙拜迎。

“你这一手分明就是掩耳盗铃,使得一点也不高明!”长孙无忌盯着魏王,咬牙道,“你让韦挺给你做替死鬼,未免太过明显!褚遂良与房玄龄这些人可都不傻,就算没了韦挺这条线索,难道他们就不能另行追查吗?待事实明了,我看你如何收场!”

“舅父大人,韦挺之死当真与我无关。”李泰求神拜佛一般的诉求道,“包括行刺吴王,也都与我无关哪!韦挺大概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说我要去阁部检举揭发他,为了保全家小与韦贵妃这些人,因此他才畏罪自尽的!”

长孙无忌老眉深皱的寻思了一会儿,说道:“思来想去,韦挺所做的这一切事情,动机都可谓糊涂。如果仅仅是因为以往他与吴王的过节,他不至于搞出这么多事情。所以我猜测,他刺杀了吴王又嫁祸给你再对晋王下手,韦贵妃之子纪王李慎就会有机会来争一争东宫之位。如果成功,他将来就是负有拥立大功的国舅,必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只有并不受宠的韦贵妃与年幼的纪王做底气,自己只是个御史大夫,儿子也不过是个北都留守,却要与整个朝廷作对——魏王,你不觉得他太不自量力了吗?”

“是啊、是啊……”李泰频频点头,突然一怔,“说到底,舅舅仍是怀疑我暗中唆使了韦挺?然后又杀他灭口?”

长孙无忌冷冷的笑了一笑,“是与不是,我们都已经无从得知了。你是否暗中唆使或是借刀杀人,然后再杀人灭口,这些事情都随着韦挺之死,变得死无对证。”

“舅舅!”李泰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大叫,“真不是我干的!”

“你嚷什么!”长孙无忌怒斥了一声,瞪着他道,“真要不是你干的,你就根本不需要慌乱!现在是你慌乱的时候吗?”

李泰浑身一激灵,喜出望外的看着长孙无忌,低声道:“舅舅,我摸着良心跟你说句真心大实话,吴王遇刺与韦挺之死,真与我无关,我是干净的彻彻底底,随便褚遂良他们怎么查都行!案情越早水落石出就越好,到时就能还死者一个公道,也能还我一个清白!”

长孙无忌面沉如水,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不是你干的,那便好。我们暂且不管案情如何,摆在眼前的事实却是……吴王已经死了!”

李泰先是一怔,随即心花怒放,满面红光!

长孙无忌瞟了他一眼,冷冷道:“你最近最好是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千万别再露出什么马脚,或是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哼!”

“是、是!李泰谨记舅父大人的教诲,丝毫不敢放肆!”李泰喜不自胜的弯腰拱手,连连应诺。

长孙无忌再不言语,一抚袖扬长而去。

剩下李泰一个人在房间里,兴奋得差点满地打滚!

“太好了、太好了!”李泰搓着手来回的走,如同热锅上的蚂议,脸上却是一片红光,眼中都要放出光来了。他自语道:“亲娘舅就是亲娘舅,不管他对我怎么凶,在外人面前如何的辱骂我甚至要打我,他心里仍是向着我的呀!有句话他没说出口——吴王死于韦挺之手,他肯定高兴还来不及呢!”

“他今天来就是想告诉我,吴王已经没了,九弟晋王早已被父皇和他这个当舅舅的放弃根本不作考虑……这、这东宫之位,迟早便是我的!”

“看来我仍是太过心急糊涂了!逼死韦挺做得太过明显,让褚遂良与房玄龄对我产生了不小的怀疑。舅舅这是来警告我的呀!好、好,以后我要更加收敛,什么也不干了!反正和我相争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我就坐等这太子之位,落到我头上就行了,哈哈!”

“哎呀,我的亲娘舅、好舅舅!”李泰想着想着都不由得笑出了声,“我头一次觉得,你对我越凶的时候,就是你越可亲可敬的时候!以后你尽管打骂我吧!你打骂得越厉害,就意味着我有越大的好处!”

终南山,道观之中。

李恪坐着看书,身边煮着一壶茶。赵冲则是独自一人下着一盘棋,摸着下巴,表情玩味。

李恪瞟了赵冲一眼,微微皱了下眉头,继续看自己的书。可是眼睛盯在书本上,心却不知道飞到了哪里,完全心不在焉。

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坐着,也没有一句言语。偶尔听闻赵冲手中的旗子落盘之声,除此之外一切寂静。

房中明明有两个人,却是赵冲自己和自己对弈,这情形任谁看了也会觉得古怪。可是赵冲全无所谓。两人倒是下过一盘棋,从那时候起李恪再不与他下了。

因为李恪认为,赵冲的棋路太过古怪刁钻根本不按常理,而且下棋的时候时常顾左右而言他,一点也不专注。而李恪下棋就与李世民一样,输赢倒是其次,只要手中握上了黑白子就像是上了战场,全神贯注。

“还是和秦慕白下棋有意思一点,虽然他的棋很臭很破。”这是李恪的原话。

从那以后赵冲再不找李恪下棋。他清楚,这下棋就如同喝酒,必逢知己才有趣味,否则味同嚼蜡。他与吴王之间,一个是江湖匪类,一个是皇家贵戚,难有什么契合之处。现在若不是因为和他有一点利益勾联,根本都不可能处在同一个屋檐下。

再者,毕竟吴王不是秦慕白。秦慕白可以与皇子把酒言欢,也能跟江湖儿女称兄道弟。李恪不行。因此赵冲与吴王,绝不可能成为朋友,更犯不上对他奴颜媚骨百般奉诚。

“赵冲,我想去一趟长安,你能安排一下吗?”李恪突然说道。

“不能。”赵冲不假思索的回答,“为了殿下的安全,当然也为了我自己的小命着想,殿下这时候千万不能去长安!”

“那你能否派几个得力的手下去一趟长安,打听一点消息回来?”李恪说道,“我坐在这里,对外界之事全无所知。”

赵冲笑了一笑,将手中的棋子扔进棋篓中,说道:“殿下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我父皇母妃是否安好?朝堂之上对于秦慕白造反的谣言是个什么态度与反应?还有,我失踪这么久,朝廷是如何追查的?”李恪问道。

赵冲笑道,“殿下的问题还真是多,那我一一来回答吧!”

李恪略微一惊,“原来你早派人去调查过了,为何不告诉我?”

“因为殿下没问!”赵冲说道,“皇帝陛下与杨妃娘娘都很好,殿下尽管放心。至于针对关西的谣言,朝廷仿佛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似乎认定了它只是谣言。殿下的案子,朝廷派了褚遂良专行调查,好像已经快查到韦挺的头上了。”

李恪皱了下眉头似乎不大相信赵冲的话,但也提不出什么质疑,于是道:“那我什么时候才算安全,才能现身去长安?”

“快了。”赵冲说道,“等时机一到,赵某自然会请殿下下山,去面见皇帝陛下!”

李恪抑郁的长吸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书本扔到了桌几上,起身来回踱了几步,说道:“什么时机?”

“我知道殿下在担心什么。”赵冲笑道,“你放心,你不在的这段日子里,魏王是不大可能被册封为太子的。殿下,永远有机会角逐东宫!”

李恪的眉梢略微一弹,被赵冲的这句话给堵了个够呛,于是他岔开话题道:“我是担心秦慕白知道我遇害的消息后,做出蠢事!所以我要尽快现身,避免这样的祸事发生!”

赵冲笑了一笑,说道:“据闻,秦慕白已经平定西域,正率关西大军返程,这时候已经在半道上了。估计再用了不多少时日,殿下的消息就会传到他的耳中。到那时,数十万关西军齐聚兰州声势如洪,朝廷不知做何反应——这真是有趣!”

“你疯了,这还有趣?!”李恪恼火的喝了一声,“难道天下大乱对你有什么好处?”

“没有。”赵冲略微一笑,说道,“殿下你放心,赵某人的生死与下半世的荣辱全都捏在殿下手中。如今赵某出于利害着想,不得不行此大不敬之举,略微限制殿下的行动自由,这都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他日,殿下自然会明白赵某的一番良苦用心。总之殿下你要相信,赵某绝不会害殿下,更不会去害我的恩公知己,秦慕白。你们两个,都是我赵冲命里的大贵人。这句话,赵某说得够明白了么?”

“那你要我在这里,究竟是等什么?”李恪剑眉紧皱的问道。

“等……”赵冲握了几颗棋子在手中,又开始下棋。叭的按下一子后,他说道,“占尽优势智珠在握的魏王一着不慎露出破绽,殿下于千钧一发却可力挽狂澜之际!——就如同这盘棋一样!”

“那我李恪,正是你手中的那枚棋子了?”李恪脸色微沉。

赵冲笑了笑,说道:“世事如棋,你我皆是棋子。如此而已!”

第544章 我命,卿命

高昌,秦慕白再一次来到了这里。曾经的一国之王城,现在已经是大唐的金山都督府治所,西州高昌县。

三十万凯旋之师,就驻扎在昔日秦叔宝驻兵的火焰山下,暂且歇马补给军需,休整一两日。

薛仁贵与宇文洪泰等原来的一帮西征军老兵们,都一同来找秦慕白,说,如今西域已平,老帅心愿得偿,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火焰山的老帅塑像处,凭吊一番告知他这个好消息?

“好。”秦慕白答应了。就让薛仁贵等人着手准备祭祀。

次日清晨,秦慕白亲捧父亲的骨灰,带着薛仁贵等将士,一同登上了火焰山,来到了高昌人为秦叔宝所建的“神庙”。这里,有一尊秦叔宝持刀而立的塑像,高达三丈,白玉所塑,栩栩如生威风八面。

当初是北庭元帅泥熟啜“勒令”高昌人建的这尊塑像,一来是因为当初北庭要与大唐讲和坐山观虎斗;二来,泥熟啜等突厥勇士们,也的确是对秦叔宝这名忠肝义胆的盖世虎将,由衷的钦佩。

今日,北庭主帅泥熟啜也到场了。不等小校们摆好祭品,他先上前几步抚胸一拜,而且长跪不起。

薛仁贵与宇文洪泰等人看着他,眼神都很复杂。也有一些唐军将校们,眼中冒出腾腾的火气。

毕竟,泥熟啜就是杀害秦叔宝最直接的凶手!

“秦少帅,就请用我的头,来祭奠你父亲吧!”泥熟啜说道。

秦慕白上前将他扶起,说道:“老元帅请起。家父之死,固然是与老帅有关。但彼时各为其主,你所做的不过是份内之事;现在已是同殿为臣,又岂能自相残杀?家父临终有遗言告诫我说,战场无私仇,让我以国事为重。时至今日,秦某已岂能因为一己之私愤而误了国家大事?更不可以葬送了先父的一番苦心哪!”

“秦老令公,真是盖世之英雄,令老夫万分折服!”泥熟啜潸然泪下五体投地的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砰砰作响。

“老元帅请起。”秦慕白再一次将他扶起,安慰了数语,带领众将士们开始祭祀。

时值夏末秋初,突然一阵风起,半空中流云翻滚,火焰山上黄沙漫漫。

正在神像前祭念吊文的秦慕白眼见此景,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初第一次来到兰州时的那晚的情景。

“记得我第一次来兰州时的晚上,先父将我叫到兰州城头,放眼西目眺。当时城外也是一片黄沙翻滚。先父就问我,看到了什么。”秦慕白放下了祭文,看着辽远的山峦与飘渺的云海,说道,“当时我回答——‘孩儿只看到一片苍茫’!”

所有人静悄悄的,静听秦慕白的下文。

“当时先亲却笑了。抬手朝前一指,他说了两个字——‘错了’!”

“我便问他,父亲大人,看到了什么?”说到这里秦慕白微微的笑了一笑,问众将士,“你们猜,先父怎么说?”

众皆摇头。

“先父说——”秦慕白猛的提高了嗓音,大声道——“大好河山!”

其声如惊雷,其势如奔马!

在场所有人,禁不住浑身一颤!

大好河山,短短的四个字中,蕴含了秦慕白对先父所有的感情,和秦叔宝这位暮年英雄的凌云壮志!

“如今……从兰州到弓月城,三千里疆界、百万籍户民,尽归大唐所有!”秦慕白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三千里大好河山!……父亲大人,你在天可灵,可安息了!”

唐军众将士们顿时泪流满面,全都跪倒在地。

随行而来的新月女王明珠,被眼前场景所感,也流下泪来。他走到秦慕白身边,轻轻挽着秦慕白的胳膊,说道:“慕白,虽然我没有见过令尊大人,但是我知道,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西域各族百姓,都奉他为真神!虎父无犬子,你也是大英雄!”

秦慕白笑了一笑,说道:“我从来没想过当什么大英雄,也从不在乎这些虚名。一直以来,我都只是努力在做一些为人臣、为人子,该做的事情。如今大事皆了,也该是我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众皆大吃了一惊,面面相觑!

“秦少帅,何出此言?”泥熟啜最先开口问道,“现在你正如日中天,灭吐蕃、平西域,为大唐拓疆万里打下半壁江山!我们这些人,也正指望着跟随你过下半辈子——你怎么能蒙生了退意?”

秦慕白微笑道:“今日若不是当着我父亲神位之面,我也不会说出这心底话。诚然,身为一名军事统帅,我已功高盖世。下半辈子几十年,我也不可能再超越今天的成就。身为臣子,平灭数国封疆万里,我也登峰造极。如今吐蕃与西域都平定了,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大唐应该偃武修文,让这刚刚归属大唐的半壁江山,归于王化共襄盛世。我继承先父衣钵,只是一介武夫。对这些文治之举做不出什么大的贡献。我也就不想继续尸位素餐了。待回朝之后,秦某就会交出兵权并提出辞呈。我要带上我的家人一同退隐离开中原……定居萨末建!”

“少帅!”唐军众将士都吓坏了,大声叫道:“不可啊!”

“关西军怎能没有少帅?”

“兰州、西域还要靠你主持大局!”

“你若退隐,我等众兄弟一同追随!”

秦慕白一扬手止住了众将士的喧闹,说道:“兄弟们,咱们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秦某是当真舍不得和你们分离。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总有一天我们要分道扬镳的。今日秦某跟你们说了这些心里话,也是让你们早早有个心里准备。待回朝之后,你们都会因功受勋升官加爵,享受荣华富贵,也要继续为大唐效力!大唐,需要你们这些忠勇的将军们。”

“那大唐又岂是不需要秦少帅?”泥熟啜惊问道。

秦慕白微笑的摇了摇头,“大唐需要千万个忠勇的将军,但以后……半个‘秦少帅’也不再需要了!”

泥熟啜顿时呆若木鸡,泪痕未干的唐军众将士则是默然无语。

全场鸦雀无声。

“众兄弟!”秦慕白高声打破了沉默,“下山之后,整顿兵马,回师——兰州!”

“诺!——”

祭罢了秦叔宝,秦慕白与众将士回了军中,准备开拔回兰州。大军正要动身时,有一名快马信使从兰州而来,送来兰州留守庞飞的密信。

秦慕白展信一看,心中不禁一惊!

庞飞在信中告知秦慕白,说兰州盛传“秦慕白欲反”的谣言,如今人心惶惶。这个倒是不打紧,这本就是秦慕白自己一手安排的。但另一件事情,却让他大吃了一惊——吴王一行,在泾州境内被伏!吴王遇刺,生死未卜!

虽然秦慕白对李恪的行程安危早已有了考虑,但没想到,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发生了!

此刻他心中紧急的思忖道:吴王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将来继位的必是魏王无疑!魏王为人我太清楚不过了,他表面和善实则心狠,眼睛里是绝对揉不下半粒砂子的!就算我交出所有兵权甘心退隐,他也会深深忌惮,欲除我而后快!……今日我当着关西军众将士的面表明心迹,无非也是想让他们明白,秦某并无反意也志不在高,并不贪恋手中这权位。为免让军队受到谣言的影响,我才先打了这一剂预防针。假如朝廷上有人要借助谣言对我动手,我也能最大程度的获得关西军众将士们的支持。此举虽然有点利用将士们的嫌疑,但我那也的确是心理话……

但如果将来是魏王继承大统,不光是我,恐怕连薛仁贵、宇文洪泰、庞飞这些人,都将成为魏王的清洗对象。我秦某人,就更甭想安渡余生得享善终了!

那情形,就如同是《水浒传》所讲的,梁山招安之后!

“看来就算我想激流勇退,也的确是不容易办到!”想到此处秦慕白眉头一拧,大喝道——“仁贵、洪泰!”

二将从帐外应诺而入,“在!”

“我有点私事要先回兰州料理。你二人领军后行,尽快跟上。”秦慕白说道,“新月女王的宝驾,也暂时交由你们护卫,不得有失。此外,沿途不管听到什么样的谣言,尔等都要孰视无睹充耳不闻!”

“是!”薛仁贵与宇文洪泰颇为惊讶的看着秦慕白,领了诺。但没有多问。

秦慕白上前握住二将的手,说道:“二位兄弟,秦某不会独善其身的。就算退隐,我也一定会给你们这些和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安排好将来的出路。秦某现在……能做到了也就只有这些了!”

“三哥!”宇文洪泰按捺不住了急躁的大叫道,“你今天太不对劲了,究竟发生了啥事,你跟俺说啊?反正俺早就说过了,三哥到哪里,俺就跟到哪里!上天也好下地也罢,就是粉身碎骨,俺也要跟你骨头连筋的埋在一起!”

“好兄弟,别说傻话。”秦慕白用力的拍了一下他的胳膊,说道,“朝廷上的确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但现在我一下跟你们说不清楚。总之,我会处理好,你们就不必担心了。”

宇文洪泰又急又恼,重重的一击拳咆哮道:“朝廷上是不是又有混蛋背后说你坏话、要跟你作对?——咱们提着脑袋冲锋陷阵打下这几千里江山,那班嫉贤妒能的呆书生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争权夺利谋害功臣!三哥,要真是这样,俺带着兄弟们跟你一起杀进长安,把那帮混蛋全给宰了,也图个清净!——咱们关西军,那可是天下无敌!”

“闭嘴,说的什么浑话!”秦慕白斥道,“关西军天下无敌,那是用来打外人的,怎能对大唐自己人动手?要是这样,比当初的噶尔钦陵有什么不同,甚至还更可恨!——仁贵,黑子粗鲁莽撞,你要时时注意让他克制。如果他胡来,你就把他给绑了,让他冷静。”

“是……”薛仁贵浓眉紧锁的抱拳应了诺,虽然没有多说,但脸上一片担忧之色。

宇文洪泰的脸都憋红了,不敢再吱声。

“二位好兄弟,你们不必多想,权且宽心。”秦慕白微笑道,“虽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但这种风浪,秦某这些年来也见多了,并不妨事。你们二位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军心,不可让军队生出什么乱子。其他的,我都会料理!”

“是!”二将只得应诺。

稍后,秦慕白与新月王妃明珠作别,带上了百余名亲勋卫队,先行一步离开高昌,快马加鞭直奔兰州。

储君之争,夺嫡之战——这场比吐蕃西域之战更加凶险的大战,终于到了大决战的时候了!

快马疾驰的秦慕白,心中一直回想着那一日李恪被从幽州调到兰州时,二人宿醉一场的情景。

他记得,二人除了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