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风流-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过谦了。”秦慕白拱手抱了一拳,说道,“若非是遇到陛下您这样的圣明之君,微臣纵然有心有力,恐怖也是无处施展。良禽择木忠臣择主,微臣等一干臣民遇到陛下,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哈哈!”李世民笑得分外爽朗,说道,“慕白,知道朕在想什么吗?”

“请陛下明示。”

“朕在想,如果有秦慕白一直在兰州,会不会能够达成这样的局面?”李世民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道,“以大唐一隅之力,对抗吐蕃、突厥与西域诸十大小国邦?”

“陛下说笑了。”秦慕白笑道,“兰州能够小有成绩,还不多亏了陛下、朝廷与中原的鼎力支持?微臣何德何能,敢与松赞干布这样的一时枭雄较个长短?这样的对手,还是留给陛下为好。”

“不,朕偏要你跟他较量较量。”李世民呵呵的笑,笑得却并非完全随意与调侃,明显有几分当真的味道。

秦慕白心中隐隐的激动了一下,但嘴上仍道:“陛下太过高看微臣了。微臣入仕不足五载,德浅才疏经验浅薄,兰州大计,关乎大唐西边的半壁江山与百年大计,微臣这双肩膀尚且稚嫩,恐怕接不下这么大的一份担子。不过,如若陛下筹谋妥当,微臣跃马疆场再所不辞!”

“哈哈!秦三郎呀秦三郎!”李世民指着秦慕白大笑道,“看你这份口是心非的态度,当真学了你父亲九分去了。谦虚是好,但太过谦虚,未必真好。你有几分才德,朕何尝不知?你是年轻,根基疏松经验浅薄,但天下人没有谁是一生下来就有根基有经验的。朕十六岁从军之时,还不照样连自己的马鞍披挂都料理不妥?未雨绸缪,在吐蕃与高昌尚未正式动作之前,朕已做下三分安排:一是给高昌王送去加爵抚慰之信,这未必当真有用,但能让高昌王投鼠忌器。朕已善加抚慰他还背反的话,那可就怨不得朕了。其二,给兰州都督府的密旨已经先行上路,你父亲在薛万彻等人的辅佐之下,会早先做好备战。如若高昌有变,兰州大军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攻代守兵发高昌,将丝绸之路的损失尽量减到最少,将高昌的反叛气焰尽早扑灭,以免波及其他诸国成燎原之势。其三,就是给你准备的。”

秦慕白表情略变,正襟危坐抱拳沉声道:“请陛下降旨!”

“你马上就要与玲儿成婚了。”李世民面带微笑,有些歉意,但更多的是期许与欣赏,说道,“但国大于家,如若社稷有需,你随时都要做好准备,奔赴兰州甚至是开挺疆场。朕留给你的,算不得圣旨,只能算是约定。高昌何时反,朕不得而知。如果是你大婚之后,那便好说。秦驸马就请带上你的公主,一同前往兰州,该干什么干什么。她嫁给了你,就是你的人。就算她是朕最爱的女儿,朕也会让她与你寸步不离。反过来说,如果高昌在你大婚之前先行背反,你父亲与薛万彻等人就要领兵出征,届时兰州空虚,必须要有你来坐镇。所以……”

“陛下!”秦慕白重一抱拳,诺道,“就算此时此刻要微臣去兰州,微臣出得这御书房拔马便走!”

李世民的表情略微一滞,点头:“好。有你这句话,朕一切安心。”

“陛下何必多虑?”秦慕白说道,“有国才有家,如此浅显的道理小儿皆懂。玲儿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但凡我决定了要做的事,只要是正确的有道理的,她也必然不会阻拦,只会在背后支持我。不过,此次无论如何,我不会再带玲儿去兰州了。放在长安,挺好。”

“你这么想,她却未必。”李世民笑道,“朕自己的女儿自己心里清楚。一但她认定的事,就是九条牛也拉不回来。现在你们二人已是夫妻,别说是兰州,就是摆明了的血火河山枪林箭雨,她也会陪你一起闯。这是她的执着,也是她的乐趣。如果将她独自一人留在长安,安全是安全了,但朕估计,她会失魂落魄寝食难安。不过,朕当然支持你不带她去兰州,毕竟是边塞之地什么事情也有可能发生,有时候也不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兼顾。玲儿若在,也会让你分心。但这是你们小两口的事情了,朕不插言,你自己看着办。”

“微臣定好妥当料理,陛下放心。”秦慕白拱手道。

“呵呵!”李世民笑,亲自给秦慕白添了一盏茶,说道,“朕的这么多儿女婿媳当中,也就只有你最能让朕放心,也最为得力了。话说回来,恪儿去了高句丽已有多时,捷报频传,朕心甚慰。如果那边能够太平稳当,朕也是时候召他回来了。”

秦慕白闷声喝茶,没有搭言。

“你为何不说话?”李世民笑而问道,笑得有些神秘莫测。

“此乃陛下家事,亦是私事、国事,微臣不敢插言。”秦慕白轻松的笑言道。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说道:“再看看吧!高句丽、新罗与百济的使者,都还留在长安没走。兴许,他们也嗅到了一些吐蕃人留下的腥味,在观望在嘀咕,更在猜测我大唐是否还有闲情逸致去关注高丽半岛上的事情。高句丽从来就没老实,也没真正把我中原放在眼里过。前隋杨广数征高句丽失败,让他们理直气壮的翘起了尾巴。说实话,相比于西域,朕更想先收拾了高句丽再说。它与我大唐辽东直接接壤,挑衅与威胁更是赤裸而直接。不过,万幸有恪儿为朕分忧,争取了这一段宝贵的时光。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恪儿独自一人,能凭一双肉嘴在他们三国之间支撑多久。所以,西域那边多延俄一天,高句丽就多一分尾大不悼与狼子野心,恪儿就多一分压力与危险。反之,若恪儿用智用谋在高丽三国纵横得法,朝廷就能少一份压力,得以全情投入西线。这将直接影响到,兰州与西域态势。”

秦慕白心中略微一紧,说了有半天,李世民的心机这时才算斗露了一个干净。西域秦慕白,高丽李恪,两个年轻人就像是在一同扛鼎一扇即将倒下来的大石匣门。谁先倒下,另一方也必然被压成肉酱。二人必须一同拼足全力的扛住顶住并寻找解脱之法,为人更为己。

秦慕白没有想到,至从襄阳卸职回来之后,与李恪已然划清界线,二人之间又如此阴差阳错的乘上了同一条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天意?

人为?

秦慕白想不通,理不清。也许冥冥之中真有定数,也许一切都在李世民的安排策划与大局掌控之中。

总而言之,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秦慕白、李恪,又鬼使神差的联系到了一起。

第341章 白衣胜雪

在家歇息了两日,旅途的疲劳一扫而空。这一日清晨,秦慕白刚在后院练完一通武艺出了一身汗,长兄秦通与二哥秦斌,一同拖儿带口的回老家了。说仍是正月里,来给母亲拜年。

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午饭自是酒至半酣,秦慕白却没敢喝醉了。待安顿了兄长与嫂嫂侄儿们,他便收拾起一撂儿礼物,准备出门。母亲好奇的问他这是要去哪里?秦慕白说是去给人拜年。

刘氏便好奇道:“你回京已有两三日,除了皇宫也不见你去别的地方。这满京城皆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你却只带一份礼物走访一家,岂不是厚此薄彼?”

秦慕白便笑道:“娘,你多虑了。这满京城的皇亲贵族,我一个也不去走访。眼下正是非常时期,相信他们也不会来主动走访我。不过有一户人家我却是非去不可的,而且旁人知道了也无大碍。”

“谁家?”

“当然是我那恩师,卫国公李药师了。”秦慕白说明了此事,拜别母亲与家人,只剩了一辆不起眼的普通小车,出门望卫公府而去。

来得甚巧,一向大门紧闭概不问客的卫公府,今日倒是热闹,来了客人。找门子打听,说是苏烈陪同江夏王专程造访卫国公。

“江夏王李道宗?”秦慕白一时不禁有些好奇,“他不是在幽州都督府坐镇么,何时回了京城,我也未曾听闻?”

“这小人便不知道了,将军何不自行进去一问便知。”

秦慕白便大步进了内院,仆从挑了礼物自行跟随。离正堂仍远,便听到江夏王李道宗中气十足的爽朗大笑:“哈哈,好你个大胡子!仍用这般烂招,真够毒损的!”

李靖也是大笑:“偏是这招对王爷最管用,屡试不爽。老夫不用这招用哪招啊?”

“哎!小王的棋艺仍是输予卫公一大着啊,自叹不如!”李道宗呵呵的笑,一转头看到廊亭边有一个挺拔的身影走来,眼睛一眯,面露惊喜之色,“瞧瞧,这是谁来了?”

李靖的眼神已是不大好,眯着老眼瞟了一眼看不真切,一旁站立的苏烈连忙弯腰下身来附在他耳边轻声道:“恩师,是慕白来了。”

“哦,三郎啊,呵呵!”李靖抚髯微笑,脸上顿时漾起一丝欣然的笑意。

李道宗斜睨了李靖一眼,嗤笑一声道:“瞧你还挺得意的。你美什么美?若非是小王将这小子推荐给你,你能有今日这般扬眉吐气?怎么样,小王的举荐断然没错吧,这小子,是块好料子。”

李靖笑而不语,苏烈拱了一手轻笑道:“王爷好眼光。师弟天资过人,苏烈远远不如。”

正说着,秦慕白走了过来。远远就拱手而揖,拜见恩师与江夏王,也与师兄苏烈对了礼。李道宗与秦慕白最是投缘,便拉着他紧挨自己坐于客席,李靖也破天荒的在家中置办了两盅清酒相待,一席相谈。

秦慕白从襄阳带了一些土特产,专是一些温补的药材与江南的好茶,一并送给李靖。李道宗见了好生不满,说秦慕白厚此薄彼,秦慕白只好赔罪说稍后再行拜访江夏王,一并奉上他喜欢的江南好茶,李道宗这才作罢。

傍晚时分李靖摆宴相待,四人都喝了不少酒。李道宗豪爽大气,大觥来饮,每饮必是觥底朝天滴酒不剩,因而多喝了一些有些醉意。秦慕白本想与恩师及师兄聊些军伍兵法之事,碍于李道宗在此只得按住不表,扯了些闲谈见天色已晚,便与李道宗一并告辞而去。

出了卫国府,秦慕白发现李道宗原是骑马来的,也没带一个随从。他有些不放心,怕李道宗酒醉坠马,于是将李道宗搬进了马车里,秦慕白自己却骑他的马一路护送,送他回江夏王府。

李道宗确实快醉了,进马车时犹在惩能说方才喝到一半谈不上醉,马车方才开动片刻,却传来了他的如雷鼾声。

秦慕白摇头而笑,一路将他护送到府上。敲到王府大门,门吏惶恐接到,将江夏王抬进了府内,也将秦慕白请到了正厅置茶相待。

江夏王已然醉倒,秦慕白本不愿多作叨扰。但府里的管家人等太过热情,他也只得耐心坐下喝杯茶水。

方才斟好茶水,王府的杜管家殷切说,王爷的宝眷多半在幽州,因此王爷醉倒了家中也无人陪待,还望秦将军恕罪。另说,府中除了他们这班子下人,就只有王爷的爱女。因不可失了待客之道,因此小郡主“愿为将军斟茶”。

秦慕白忙道不可。家主人李道宗不在,这深更半夜的,未曾出阁的小郡主岂可孤自出来陪伴男宾?传将出去,岂非是辱没了王府的声誉?

管家赔笑了几声,一介下人,也不好坚持,于是拱了手便要告退。正当他走到正厅门口时,翩然一个雪白的身影显现挡在了他面前,轻吟道:“杜大叔,将军果然不允吗?”

少女之声宛如天籁没有一丝杂质,秦慕白不禁侧目。

那杜管家的身子刚好挡住了秦慕白的视线让他看不真切,正欲起身时,雪衣少女已经走了进来,浅笑柔和轻盈款款如春风抚柳,一张圆润到极致的鹅蛋脸上,五官精致线条柔美,未施脂粉不加饰钗,却出落得亭亭玉立仪态万方。

虽素面朝天,却当得起天生丽质二字。

秦慕白起了身来,拱手而拜道:“秦某夤夜叨扰实则无理,安敢劳顿郡主大驾?罪过,罪过。”

“将军太过多礼。”雪衣女少轻启朱唇浅露贝齿的嫣然一笑,落落的还了一礼道,“将军安坐,不必拘理。小女子未受封赐并非什么郡主,将军莫要折煞了小女。”

“既是王爷爱女,便当尊贵。”秦慕白也不娇情,道了一声无理便坐了下来,眼观鼻鼻观心,执盏饮茶。

雪衣少女浅然一笑,打横坐在了秦慕白的侧席,拿起茶辗亲自为秦慕白辗茶,并又用银筷著往炉火之中加炭。

秦慕白虽是没有半分邪念意守自中,但鼻息间隐约传来的一丝天然少女体香,也几乎让他心猿意马。禁不住稍稍侧目看她煮茶,优雅脱俗没半分拖泥带水,娴熟便利之余更有一份旁人无法剽窃的淡雅与高贵。

虽与李道宗交情甚厚往来也算密切,但秦慕白还从未与他的家人有何交集。对于眼前这个小女子,秦慕白对她的了解不超过三言两语。而且,李道宗子女并不在少数,当下一时之间,秦慕白还难以对她有何联想或是了解。

现如今孤男寡女孤室独坐,她倒是坦然与大方,秦慕白也不好太过轻佻的与之对谈,只得沉默的饮茶。

少时过后,厨房还送来了几味精致的点心。按时下风俗,她这非但没有送客之意,反而是诚意相留要客多坐。按眼下这种情形,惹是几个男人深夜煮茶论道尚算说得过去。孤男寡女的,却不知是何意味了。

雪衣少女却是依旧淡然,没觉半分不妥,煮好了一壶新年上贡的玉雪清龙颜贡茶后,便道:“秦将军少年英雄豪气干云,当不拘俗繁礼。且将军与家父相交甚厚,不必对雪雁如此拘禁。”

“多谢郡主。”秦慕白拱手回了一礼,心中却是吃了一惊。

雪雁?李雪雁?

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

“久闻将军大名,一直未得拜会。今日现时虽不是什么大好时节,得蒙与将军幸会,却是三生之幸。”李雪雁浅笑嫣然的淡雅说道,“家父时常说起,若论少年英雄,方今天下独数秦家三郎。因而雪雁一直好奇,很想见识一下将军究竟是何人物,竟惹得家父如此赞不绝口?”

秦慕白笑了一笑道:“王爷错爱秦某,秦某受宠若惊。实则,秦某俗人一个,万没有王爷所说的那般出彩,只怕郡主都要笑话了。”

“不然。”李雪雁巧倩一笑,却是十分的自然,那感觉就像是两个相熟多年的友人在一起密谈,她道,“虽是初次蒙面,但雪雁却觉得将军气度非凡不比寻常。而且,家父的眼光向来不错,断然不会有误。再者,我那好姐姐可是从来不夸任何人的,唯独对将军念念不忘,是她嘴里心中为数不多的好男人。可见,将军确有过人之处。”

秦慕白微感愕然:“好姐姐?秦某却不记得除郡主爱,何时还认识了王爷的爱女?”

“你难道忘了?”李雪雁意味深长的一笑,“襄阳城外,朝南小楼?”

“呃?!……”秦慕白顿时恍然,差点脸都红了,“罪过、罪过!秦某的确是一时忘了……她,已拜王爷为义女!”

陈妍!

说到她,秦慕白不由得心中略微激动,忙问道:“敢问郡主,她可曾随你们一同到了长安?”

李雪雁微然一笑,却没有急着回答。兰花指捻起竹杯浅饮了一口茶水,轻吟道:“将军,果然是多情之人。”

一句话说得秦慕白挺尴尬。世人皆知他现在要与高阳公主成婚了,如今却念着陈妍。李雪雁虽无意讥讽与嘲刺,秦慕白却不好再问下去了,只得打住作罢。心想,看来这李雪雁,还并非是无厘头的要来陪着喝喝茶,而是有备而来。

李雪雁眼睑微抬看了秦慕白一眼,暗自微然一笑,说道:“看将军情形,似有千言万语要说,要问,却为何又打不开话匣?”

“此许儿女情长,不足以在郡主面前提及,惭愧。”秦慕白笑道。

“那便与将军聊聊时政军旅如何?”李雪雁一句话,让秦慕白顿感意外。

他不禁一笑,说道:“好,秦某乐意陪奉。”

李雪雁浅笑点头,也不客气,率先发问道:“敢问将军,对大唐与吐蕃和亲一事,如何看待?”

“哦?”秦慕白迷惑的眨了眨眼睛,这个问题当真问得蹊跷。

因此,若非是皇帝主动告之,秦慕白都不会知晓近期发生的,有关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事情,就是有关于和亲的。也就是说,这是御前会议讨论的“国家机密”,别说李雪雁仅是一个贵族女子,就算是当朝大将军,又岂能是信口开河私下商谈的?

秦慕白滞了片刻,李雪雁微笑道:“将军不必疑虑,雪雁曾陪同父亲,与皇帝陛下一同商议过此事,却不是私泄国密。将军也是知情之人,便当闲聊,料也无妨了。”

这下秦慕白更加惊讶了!

李道宗的一个女儿,此前没有半分斩头露角,如何就与江夏王一起面圣并商议这等国事了?

记得此前曾听李世民说过,他是准备在皇亲之中挑选一个宗室女赐为公主,再嫁与吐蕃的松赞干布。由此,还惹得吐蕃使者不悦,拂袖而去。

难道,这个李雪雁,就是许婚吐蕃的对象?

秦慕白眼中一亮眉梢微抬看向李雪雁,她正将秦慕白这一微妙的表情收于眼底,笑颜道:“如此,将军定然是想到了。”

秦慕白收回眼神,抿了一口茶,点点头。

“那将军认为,雪雁该不该去吐蕃,嫁给那弃宗弄赞(唐人对松赞干布的称呼)?”李雪雁问道。

这个问题,可谓是问得敏感,且叼钻。这不仅仅是一个该与不该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立场的问题。

童言无忌。

秦慕白不禁笑了一笑,说道:“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若是雪雁要将军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呢?”李雪雁微笑,温柔之中带一丝不易查觉的狡黠,冰雪聪明又不失顽皮。

秦慕白有些哑然失笑的感觉,停顿了片刻,说道:“既该,又不该。”

“将军好狡猾,这回答了等于没回答。雪雁不满意。”李雪雁面带笑意看着秦慕白,替他斟了一杯茶,再问道,“将军若不肯解释清楚,就索性干脆点,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来回答便好。”

“不该。”

'十分钟后,今日第二更。共八千字'

第342章 大英雄,大骗子

李雪雁斟茶的手一滞,面露异讶之色看向秦慕白,好奇道:“如何说?”

“这算是第二个问题了吗?”

“雪雁再替将军煮一壶新茶便是,算是请教学问如何?”

秦慕白不禁哈哈的笑,这样的请求,如何拒绝?

“好吧!今日,秦某就厚忝耻厚颜,与郡主论道一回了。”

“谢秦将军!”李雪雁马上动手取来一块新的茶砖开始研磨,既带有几分兴奋之色,边磨边道,“将军稍坐,且饮旧茶。新茶须臾便好。”

秦慕白点了点头取茶在手,浅饮一口禁不住凝眸审视了李雪雁几眼。

平心而论,她的容颜赛不过武媚娘,贵气不及高阳公主,更没有陈妍的那般凌厉与飞扬,也不似妖儿那般温柔如水至阴至柔。

但是,如果将这四个女人的优点都集中于一身,那也未免太过完美。

没错,就是眼前的这个年不过十五的小女子,李雪雁。

乍一眼看来,她没有亮点,亦没有缺陷,给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温柔大方的美人胚子。

但有些人偏是这样的类型,扔进人群里并不显眼夺目,相处之后方才觉得他与众不同。

就如同一道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可看到的寻常菜肴,不会让人觉得惊艳与庸俗。但是,也只有手艺高超到极致的厨师,才能将它炒得非比寻常独有风味。

李雪雁大概便是这类女子。她的内才与特质,完全超越她的外表与家世。显然,素面朝天温柔低调的她,也没有将外表与家世当作炫耀的资本。

若非是内心世界充实到到一定境界,她蔫能如此?

一时间,秦慕白对眼前的这个小女子别有一分兴趣,而且果断的认为,这个小女子断然不似她外表看起来的那般简单。

寻常的临家女子,何尝会在这样的深夜,如此从容自然的与一陌生男子品铭独坐,商讨国君宰相们头疼的问题?

如此,这个着一袭胜雪白衣的小女子李雪雁,当真是个妙人。

……

李雪雁取了一个崭新的瓦壶煮上茶水,满足的抿嘴一笑道:“听家父说,将军钟爱碧润明月。此等好茶,当用湖扬月窑专制的春水青泥罐来煨。只是雪雁技艺粗陋,将军莫要取笑才好。”

“郡主太过谦虚了。”秦慕白不禁笑道,“在秦某喝过的茶水中,仅有吴王殿下的手艺可与郡主一比。郡主的手艺,断然不输宫中茶博。”

“是吗?那将军可要多喝些。”千穿万穿万屁不穿,李雪雁欣然的一笑面露酡红,转而又道,“方才我们聊到哪处了?”

“该,与不该。”

“嘻嘻!”李雪雁居然一笑,笑得还有几分调皮,说道,“那将军快请赐教,说说雪雁为何不该去吐蕃和亲?”

这下换作秦慕白纳闷了。

难不成“嫁人”这件事情当真很好玩?她是当真初生牛犊不怕虎呢,还是稀里糊涂不懂事?

吐蕃人,在时下唐人的眼中近似于“野蛮人”。唐人认为他们未经文明教化,形如茹毛饮血的野兽,女性更是不受尊重,如同牺畜牛羊一般任由男人蹂躏。一家之中,父子多人共用一女那是常有的事情。

这在道德教化的汉人看来,非止是伤风败俗那么简单。而且对女子来说,更是难以接受。

再者,吐蕃高原一年有过半的时间冰雪覆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岂是长安这般人间仙境?她李雪雁虽不是什么正统的公主,但好歹也是养尊处优的郡主,去了吐蕃高原那不毛之地,如何生存?光是思乡之苦,都可让人崩溃吧!

秦慕白摇了摇头,反问道:“看情形,郡主倒是乐意远嫁吐蕃了?”

“是我主动请命,要下嫁吐蕃的。”李雪雁语出惊人,却淡然如初。

秦慕白不禁愕然,拿茶杯的手都停顿了,很自然的问:“为什么?”

“息十万干戈,何惜雪雁一女?”李雪雁抿然一笑,说道,“将军是带兵之人,当知道战争之可怕,战争之残酷。多少人背井离乡丧失亲人,多少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若能用雪雁一女而抵偿这一切,岂不划算?”

秦慕白一时默然,无言以对。

“将军胸怀韬略腹有良谋,治军谋国皆不在话下乃一时之英杰,此番疏浅道理断然不用雪雁来说与将军听来。”李雪雁说道,“雪雁深知自己年幼才疏见识浅薄,因而只望将军赐教,奈何这吐蕃,雪雁就去不得?”

秦慕白沉吟良久,一时还当真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李雪雁也不着急,淡淡一笑道:“将军是不是在想,雪雁为何表现得如此伟大,可是有意折损你这堂堂七尺男儿的尊严?将军切勿误会,雪雁断无此意。雪雁只是诚心求教。”

“好吧,我们且当闲聊,随意说说,你也不必当真。”秦慕白微然一笑,说道,“于私,这不必说。你背景离乡远嫁吐蕃不毛之地,生死祸福难料亲人生离便如死别,这还只是其一。其二,吐蕃的恶劣自然环境,虽是我汉唐的精壮男人也难以适应,更何况你?因此,你去吐蕃,将面临一切未知的恐惧与可以想见的痛苦。”

“这个雪雁自然知道了。”李雪雁不以为意的轻笑一声,说道,“还请将军说说深层的原因。”

秦慕白微然一笑,说道:“那就关乎国事与民族了,秦某不好妄谈。只笼统的说一句,如果和亲就能带来真正的和平,还要军队何用?古往今来,还何来战争?”

“若和亲成功,雪雁大言不惭的说,至少可以给唐蕃之间带来三十年的和平。”李雪雁说道,“这难道不划算么?”

秦慕白微然一笑:“那三十年之后呢?再送一个公主,不是继续打仗?”

“雪雁无能,只能担当身前之事。若去高原,竭尽所能以文明教会吐蕃族人,尽量减少摩擦与战争。”李雪雁说道,“非文明,无以教化;非教化,无以修德;非修德,无以免战。”

秦慕白听完,脸上漾起一丝微笑。笑容之中,有欣赏,有感动,亦有一丝伤感。

李雪雁,的确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子。

若用一个相当庸俗但却足够震撼的词来形容,她很伟大。

巾帼不让须眉,当得起英雄二字!

“将军,雪雁说错了么?”

“你没错。若真能做到这些,你舍一己之躯而救万人于水火,后世定为你竖立丰碑一座。无论汉人还是吐蕃人,定然对你尊崇有佳仰为怀念,传为佳话。你的名字,会万世留芳代代传承。”秦慕白说道。

“如此,将军奈何又不让雪雁去吐蕃和亲?”李雪雁问道,迷茫之余更有一丝诘问的味道。

秦慕白不禁微然一笑,说道:“我没有不让你去,只是觉得,你没必要去。”

“请将军赐教。”

“赐教谈不上,只是一己愚见。”秦慕白说道,“在当下这个时间,乃至三十年以后来讲,郡主下嫁吐蕃,都是合情合理且十分划算的。只牺牲了你一人,伤害了一家之团圆,而挽回千万人流血千万家悲愁,站在邦国的立场,这当然比百万大军的征伐流血要划算得多。但是……站在百年、千年乃至历史的角度,站在民族的角度,你这样做,却是意义不大。”

“怎么说?”

“因为大唐与吐蕃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就是如一山二虎,迟早分个你死我活。”秦慕白说道,“将你下嫁吐蕃,就如同甲虎将自己的一块猎物送给乙虎,暂时缓合一下矛盾让对方不来厮咬。可是,这一山二虎的局面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二者之间,迟早还是要你死我活的斗个胜负。此时将猎物送给对方,反而让对方养得精壮力足,为患更甚。虎性难改,明日,他不会记得你在某天送给过他猎物,他只会记得,他仍要更多的猎物,并要占领这座山头。送不送猎物给它,它都只会把你当敌人。”

“将军之言,雪雁不敢苟同。”李雪雁轻声的说,语意却很坚持,她道,“二虎的比喻倒是恰当,但雪雁下嫁吐蕃,却不是送去猎物。”

“怎么不是?”秦慕白轻然一笑,说道,“历来中原赐婚胡族,无不带走大量的金银财富与农桑织造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文明技术。胡人跟我们这些汉人师父学艺,吃我们的穿我们的学我们的,然后用这些东西来教训我们这些老师。你说你不是猎物,那你岂说说,朝廷安顿赐婚之事,都替你做了何等准备?”

李雪雁的表情顿时滞顿了一瞬,脸上颜色也黯然了几分,说道:“陛下准备收我为养女赐封文成公主,由我父王担任赐婚使亲送到吐蕃高原,对方弃宗弄赞亲自迎接。随行赐婚的嫁妆比较丰厚,我记不十分真切。大约有……金银玉器近万件,释迦金佛像数尊,珍宝极多,金玉书橱数百卷”。此外,随行的乐工、技师、匠人数千人,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数百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数十种,医药典籍与医士药方极多,还有许多的牛羊马匹的和谷物芜菁的种子。隐约听户部的人说,这些人和车子排起队伍,约有百里之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