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风流-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什么!”刘氏故意把脸一板,“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伯母,这……这不好吧!”武媚娘这下真脸红了,红到了脖子根儿。
“这有什么。”刘氏却是气定神闲,悠然道,“当年,我都是生了慕白才嫁给他爹的。谁曾说过半句?”
“呃……”秦慕白一时哑然,喃喃道,“娘,你是你,媚娘是媚娘,这种事情……”
“三郎,媚娘,你们听我说!”刘氏说着,要拉二人的手握到一起,二人急忙把手缩了回来,惹得刘氏一笑,再将他二人的手一同握住,语重心长的道,“高阳公主,那是皇帝赐婚,谁也大不过她。但咱们娘仨当着面打开天窗说亮话,高阳公主虽然聪明伶俐身份高贵,但她并不胜任一家之主母。尤其是三郎现在越发成器了,往后,我秦家就是大族。大族之主母,必须是媚娘这等女子。为娘也并非是瞧不起高阳公主,可她自己……分明也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三郎,媚娘才是你的贤内助,明白吗?”
“我知道。”秦慕白点点头,“但这跟……孩子有什么关系?这事远着呢!”
“瞎说!”刘氏轻斥了一声,“常言道母以子贵,媚娘若能先给你生一胎长子男儿,那她虽是侧室,地位也要尊荣。高阳公主是正室的事实已是无法改变,但媚娘不能被她全压着了,明白吗?”
秦慕白摁着额头哭笑不得的摇头:“娘,你想得太多了!我可不愿意我自家后院整天鸡飞狗跳的内战不休啊!”
“是啊,伯母……”武媚娘也红着脸轻声道,“我与高阳公主,感情很不错的,就像是亲姐妹一样。高阳公主也不是那种喜欢勾心斗角心胸狭隘的女子,媚娘更不能自作小人……伯母不必多虑,很早,媚娘就接受了侧室这个现实了。不然,也不会苦等慕白到今天。伯母曾经不也是侧室吗,还不是一样受到翼国公的优待和秦家满门上下的尊崇?没关系的,媚娘和伯母一样,不在乎这种虚名。”
“哎,你们这些孩子……”刘氏无奈的摇头而笑,“好啦!你们的事情为娘不管了。为娘没什么见识,也没什么能耐,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三郎,不管是高阳公主还是武媚娘,你一个也不能亏待!家和才能兴旺,你记住了!”
“知道了,娘……”秦慕白长吁了一口气,和武媚娘对视一眼,一同苦笑。
郑安顺的庄院别墅到了,秦慕白停前下了车,郑安顺早已亲自迎到了庄院门口,拱手长身而立。
秦慕白下马上前拱手回礼,说有劳郑兄亲自远迎了。郑安顺客气的笑笑,说我在襄阳买下这栋庄院,还是头一次招待外客。也只有秦兄和贵宝眷,才配得郑某亲自接待。
这话说得傲气,却不傲慢。
郑安顺的庄院很大,还有很大的一片果树山林,其中甚至可以打猎和驻军。一栋豪宅座落在山顶之处白云缠绕,如天庭宫阙。
“有品味,会享受!”秦慕白不禁脱口赞道。
郑安顺微笑道:“得蒙秦兄欣赏与分享,这里便一扫沉闷有了几分风流灵气。以往皆是郑某一人守着若大的庄院,感觉就是一个人一座城。说不出的孤独与寂寞。”
“曲高寡和。”秦慕白微笑道,“郑兄,你虽是人在商途,却是出尘的高人。”
“秦兄见笑了。郑某,却是个俗不可耐的俗人。”郑安顺谦虚的笑,眉宇间却有几分欣慰的神采。
一行人步行走到了山顶的豪宅,连高阳公主都惊叹起来:“哇,好精致别雅的竹楼啊!”
原来,这若大的宫殿样的房屋,全是用竹子彻成。远看不得真切,近了才知那第一片竹木都打磨得相当精致,如镜子一般能映出人影。房内的陈设却没有想像中的富丽堂皇,反而相当的素净淡雅,偶有几副字画,也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名家大作,而是郑安顺自己的作品。
“我爱竹。”郑安顺微笑道,“关内竹少,唯南方多。于是我特意在这里,请高手匠人制作了一栋大竹楼,楼外还有大竹的楠竹林。早春清明时,亲自挖来一些冒尖的嫩笋炖上冬雪时分猎来腌制的野味,天下绝味!”
“会享受!”秦慕白哈哈的笑道,“腊肉炖春笋,这可是襄阳名菜,我与吴王曾经在襄阳时就最爱这道菜下酒了。”
一边聊着,众人各自落座。座次与当日在武媚娘家时相同,郑安顺也不顾主客之分,将刘氏请到了上位。茶水点心奉上后,郑安顺还亲自弹奏了一曲古筝,清扬悠远,神乎其技,让秦慕白等人击节叫好。
“说到吴王。”郑安顺坐得离秦慕白近,说道,“听说他去了高句丽那边,不知现在情形如何了?”
秦慕白拧了拧眉头:“我也不知道。差不多我从兰州动身来京时,他动身离京去高句丽。此后,也没什么他的消息了。”
郑安顺沉默了片刻,饶有深意的微笑看着秦慕白:“秦兄,你觉得……吴王如何?”
“什么如何?”秦慕白反问道。
郑安顺笑了一笑,说道:“当今朝堂之上,太子与魏王争得头破血流,已臻白热化之境。吴王自请离京,领了一个担着性命干系的差事去了高句丽……非大智大勇者,不可为之啊!”
秦慕白看了堂中诸人一眼,他们都在各自饮茶聊天歇息,便低声道:“你是想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英雄所见略同。”郑安顺微然一笑,并不回避这个敏感的话题,说道,“吴王胸怀大志文武两全,可谓是一代雄主。可惜,他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啊!”
“怎么说?”秦慕白好奇的问道。以往,郑安顺从未与之谈及过政事。但是,大唐第一富户郑家,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政治。郑安顺旁观者清,或许比一般的政客更有见识。
郑安顺微笑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前提是,此人是个渔翁。秦兄,你说呢?”
秦慕白微笑的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心中忖量道:郑安顺这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李恪空有雄心壮志,但他庶出的身份,就给他最终上位创造了极大的难度。就算是太子与魏王鹬蚌相争最终两败俱伤,最后也很难轮到李恪!
这不,还有个嫡出的晋王李治么?!——那个历史上,真正接管李世民江山的高宗皇帝!
第332章 一力压百巧
没有不投机的商人。像郑家这样的大官商,其实比政客更关心政治。朝廷的风向,不仅仅是关乎他们的利润与财富,有时更是生死。他们虽然富可敌国,可是在朝廷大事上站错队,其结局很有可能是毫无悬念的粉身碎骨。
政客们或许还能激流勇退或是处个中立明哲保身,可郑家却是全看朝廷风向吃饭的人家,这有点像眼巴巴盼望着风调雨顺的农夫。一场大风或是大雨,对别的人来说或许是吹落房上几片瓦,顶多也就是洪水泛滥房屋倒塌,这些没了还可以重建;对农夫来说,则可能就意味着一年无收全家饿死。
郑安顺是个很聪明也很谨慎的人,可他再如何掩饰,秦慕白也明显的感觉到了他的迫切心情——朝廷之上云波诡谲风向难定,他郑家一时迷茫不知如何站队,这种火烧屁股的感觉,是旁人所无法感受了。
所以,他才贸然的留在襄阳等着与秦慕白见面,还不避嫌的将他一家子人都请到山庄来,都顾不得避讳武媚娘了。
像郑安顺这样层面的人物,断然不会无的放矢的做一些无厘头的事情。说穿了,他是想从秦慕白这里讨一些“内参”,或者问些口风。毕竟,秦慕白现在是皇帝身前的大红人,也是皇族一员。
与此同时,秦慕白想得比郑安顺更加深层。说实话,一个郑家的存亡,相比于朝堂之上的大事大非,秦慕白还真没把前者放在眼里。没了郑家这个首富,还会有第二富顶上来。
不个换个立场来看,郑家与自己渊源颇深,他们手里的财富不也正可以为己所用?
今日这一场看似风清云淡的宴会,两个身为主角的男人之间却似暗流汹涌,各怀心思。
秦慕白没有当众与郑安顺讨论多少与政治有关的东西,当着这些女人的面,他们表现得更多的是轻松与淡薄。丝竹音乐,酒馔果盘,尽情享受无分芥蒂。
只不过心细的武媚娘早早就注意到了两个男人的各有的一丝细微的感情变化。初时她还以为二人是因为争风吃醋而暗自较劲,分辨清楚之后她才暗暗心惊,暗忖今日这一顿饭吃得可算是不平常,大约就关系到几家大族的兴衰存亡。
饭罢之后,秦慕白让庞飞带着百骑,陪着兴致大起的高阳公主与霜儿一起去后山竹林中猎鸟,母亲爬了一路有些累倦,在几个侍婢的服侍下歇息了。秦慕白便受郑安顺之邀,到他私人的小竹阁里欣赏一面古棋盘,说是郑安顺平身唯一珍藏的器玩。
鉴赏古玩,秦慕白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二人坐下后,不到一分钟马上切入正题。
郑安顺也就不装腔作势了,说道:“秦兄,真人面前不说假话。现在你我二人说话,出君之口入某之耳,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可直言无妨。郑某坦承以性命相交,希望秦兄相信。”
“我信。”秦慕白微笑点头,“承蒙郑兄看得起,你想说什么,直言无妨。”
“其实郑某想说什么,秦兄心里肯定有数了。”郑安顺的表情少有的严峻与凝重,说道,“郑某就是想知道,将来,究竟谁会继承大唐江山大统?”
秦慕白听后,双眉拧起嘴唇也翘起一个吊诡的弧度,保持这个表情足有一分多钟,甚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实话,我也不是太清楚。”
郑安顺仿佛对这个答案并不奇怪。当今天下,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包括皇帝,也许都不行。
他问道:“如果将范围缩小一点,郑某以为无外乎四人。太子承乾,魏王泰,晋王治,以及吴王恪。”
“嗯。”秦慕白轻轻的点了点头,郑安顺说的这一句纯粹是天下皆知的废话,但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却是必不可少。
“那秦兄以为,谁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你认为呢?”秦慕白反问。倒不是为了卸包袱打推手,他很想听一听郑安顺这个旁观者的意见。
郑安顺微自一笑,仿佛料到了秦慕白会有这一问,说道:“如果再将范围缩小一点,郑某以为,太子承乾与魏王泰可以排除。”
“哦?”秦慕白不禁颇感意外的一笑,“这就奇了怪了。现如今,呼声最高的就是魏王,你却慧眼独炬的说魏王可以排除。说说你的理由?”
“很简单。”郑安顺说道,“皎皎者易污,尧尧者易折。魏王太过急攻近利,太想得到,矫枉过正,反而适得其反。这跟做生意一个道理,你越想要的那件货物,越要装作不感兴趣。否则卖主就会认为奇货可居跟你坐地起价。”
“有点意思。”秦慕白不禁笑道,“魏王的确是经营得很卖力,很用心,甚至可以用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建国之后陛下听取魏征等人的意见,藏兵甲而治学堂,以文治理天下。于是魏王就努力修文,聚拢学士编修文集,门人仕子如过江之鲫,本人也是才华盖世;陛下怀念已故的长孙皇后,魏王就上奏力主修建大慈恩寺专行祭奠长孙皇后;陛下爱书法,魏王日夜苦练;陛下倡节俭,魏王就穿上旧衣衫去武德殿面君。他经营得很用心,全是投皇帝所好。”
郑安顺微笑道:“可当今皇帝陛下,不是全凭一己之喜恶以决处天下的昏君。虽然他很喜欢魏王,但也终究不会因为魏王的投己所好而立他为储。常言道事若反常必有妖,魏王当着皇帝一套背着皇帝一套,终有一天要东窗事发的。他这样投机的经营与虚伪的特点,迟早落入皇帝的耳目当中。到时,他甚至比太子还不如。”
“精僻。”秦慕白点头赞许,说道,“所以,我也十分不看好魏王。如果说太子失德是真小人,那他魏王就是伪君子。有时候,我宁愿与真小人共事,也不愿离伪君子太近。真小人可恨,但也可怜;伪君子可恨,但是可怕。”
“秦兄真是一针见血。”郑安顺长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真诚的点头微笑道,“难得秦兄对我说出这等肺腑之言,郑某真是感激之至!”
“这没什么。”秦慕白微笑道,“其实我们方才所说的这些,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没几个人愿意说出来罢了。兴许皇帝心里也有许,但他想得比我们多,比我们全面。如果说皇帝心中不想立李泰为储,那绝对是假话。纵然在性格上有缺陷,但从全面来看,李泰的确比较符合一个守成之君的标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一点皇帝肯定心中有谱。但他考虑得更多的,恐怕是另外一件事情。”
“何事?”郑安顺轻声的问,心神却是拧紧。
接下来的话,可能就是他郑安顺,愿意花亿万之金来赎买的金科玉律了!
秦慕白微笑,拿起一杯茶来慢慢的浅酌,说道:“郑兄,你还是先去楼下看看吧!”
郑安顺很听话的起了身,像个小厮一样急忙跑到楼梯边,顿时愕然:“媚娘……”
秦慕白微笑:“算了,让她上来。”
武媚娘便上了楼来,脸有点红,但没有惭愧的意思,反而笑得很从容,说道:“知道你们在聊国家大事,原本我不该窃听。可是……”
“不必解释。解释就是掩饰。”秦慕白笑道,“你关心一下这种事情也是应当,来坐吧。”
郑安顺摇头而笑,索性下了楼,将楼里的人都差谴出去,然后用竹几封了楼梯,才安然坐下来。
“这下不会隔墙有耳了。”
武媚娘赧然一笑,说道:“你们该是早就知道我在下面吧?故意说给我听的。”
“我是真不知道。”郑安顺微笑道,“郑某手无缚鸡之力,当然不如秦兄习武之人这样目明耳聪。”
秦慕白微然笑了一笑,说道:“无所谓了。媚娘就是不问,我也会告诉她这些东西的。毕竟是一家人,你还是我的贤内助与智囊,不跟你说,我跟谁说呢?”
“嘿嘿……”武媚娘少有几分得意的轻笑,不经意的瞟了一眼郑安顺,看他神色泰然,心中渐自安心,手放在桌下也不知觉的搭到了秦慕白的膝盖上,轻轻的抚摩。
秦慕白像个没事人一样,轻松自如的说道:“其实皇帝陛下要立储,考虑的东西不外乎这几层。一是储君的能力。这个表面看来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皇帝打下江山,治好的江山,贞观王朝的军政民科诸班体系都已完善,还有一大批矢志效力的忠纯臣子,这样的班子和家底交给谁,也不会出现大问题。就算是个庸碌之人,只要他不胡搅蛮缠的乱来,大唐的江山也一时坏不了。也就是说,皇帝对自己接班人的期望并不高,只要他能做个守成之君即可。”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真知酌见!”郑安顺惊叹道,“这样的见解,郑某当真是头一回听说!”
“但绝非是只有秦某一人知道。只是,没有哪个皇帝近臣或是朝堂大员,会跟郑兄说这种掏心窝、害杀头的话。”秦慕白淡然的笑道。
郑安顺表情一变,顿时正色拱手而拜:“秦兄器重,郑某感铭肺腑!”
“不必如此。”秦慕白依旧笑得淡然,继续道,“考虑储君的第二层,便是道德。有一句俗言,开国立邦,凡有一技之长的人物,皆可用之;守成创业,则需德才兼备才行。所以,守成比开国还要难。没有人比皇帝更明白这样的道理。选用储君,大概也会出于这一层考虑。所以,失德的太子日子绝不会长久了,至于谁会最终上位,现在还不好说。但我想皇帝对新储君的道德要求,在礼义仁孝四项之中,他最看重的是——孝悌!”
郑安顺愕然的瞪了一下眼睛,心中惊诧不已。秦慕白这话没说透,也不可能会说透。难道要逼着他说,皇帝就害怕昔日玄武门重演吗?——尤其是邓州李佑谋反之后,皇帝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他痛恨父子反目兄弟阋墙,担忧自己百年之后,若一人称帝其他子侄不留,便是李家最大的灾难、将是他李世民这一生最大的失败!
李世民毕竟也是人,不是神,不是圣。若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相残杀血溅宫廷,让他情何以堪?这样一来,他始作诵者的污点将被无限放大,他矢志要做个明君的人生追求就会完全变成一个笑柄。而且……天下父母,谁又愿意自己的子女死于非命?虎毒尚且不食子,况人乎?趁自己还在世、在位,尽可能的避免这一惨相的出现,大概就是李世民现在最迫切也最直观的愿望了!
经秦慕白这一语点拨,郑安顺如梦中惊醒,幡然开朗——照此一分析,城府阴鸷的李泰,经营得越努力,就当真是离他梦寐以求的龙椅越远了。皇帝要的,不是一个多能干、多会表忠心、多么投父所好的儿子当储君,而是一个真心孝悌的守成之主!
想到这里,郑安顺不由得心中恍然一怔,莫名的就想到了李恪!——这么多年来,李恪在秦慕白的可以说是辅佐之下,时时处处注重孝悌行事。比如在绛州时,宁愿挨批受罚,也要隐瞒太子与胜南候有牵染的事情;当时皇帝对他可是明贬暗褒,办完了绛州案没给赏赐还当众大骂了一顿,但后来就十分大方的赏了一个襄州刺史的肥缺给他;接下来襄州的诸多事端之中,李恪千里奔袭回来给王妃送终,亲自送还玉玺了却父皇平生夙愿,后又热忱招待不肖的太子近月余,虽极不耐烦仍宽和待之而且没有向朝廷汇报一句。这些,在律法上讲可算包庇,但暗暗得了皇帝的孝悌之赞。最后来,便是李佑的叛乱。这可算是十恶不赦之大罪了。在这样的大事大非面前,李恪依旧情字为先,不遗余力的劝说李佑回京向父皇认错,而不是押着他喜滋滋的去向父皇请赏。
诸此种种,不可枚举。
毫无疑问,若论孝悌,李恪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印象绝对要比失德的李承乾和不断明堪暗害诸兄弟的李泰好上千百倍。
而且,李恪有能力,有资望,有雄心,有胸襟……
郑安顺不由得暗暗打了一个寒颤,再次看向秦慕白时,眼神之中多了一股惊凛与肃然起敬——难道,他秦慕白从一开始,就在帮助李恪经营夺嫡?!
秦慕白依旧淡然,慢条斯礼的喝着一些茶。
聪颖机敏如武媚娘,也一时不知这两个男人在打着什么暗鼓,心中猜疑不休,又不好明问。在这样的大事大非面前,她最懂得适时的沉默与低调,这也正是秦慕白最喜欢她的原因——识时务,识大体。
“还有一层最重要的原因,大约占了一半的筹头,决定谁最终能够上位。”秦慕白微笑,说得轻描淡写,“郑兄,聪明如你,肯定明白个中蹊跷。就好比,你跟某个富家做生意,最看重的是他的什么?”
“实力。”郑安顺也答得言简意赅。
“是的。说一千道一万,其实都是辅助。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还是实力。”秦慕白微然一笑,眼中一道厉芒如寒夜盏星,灼灼生辉。
武媚娘秀眉轻轻一颦,说得和秦慕白一样平静如水,却将秦慕白心中在想却没有说出的话扔了出来,字字如同平空炸雷——
“什么血统、嫡庶,全是障眼法与骗人的外衣。谁背后支撑的势力强大,谁代表的那一方势力搏弈得胜,谁就能最终上位。哪怕,他只是李家一个旁系皇族!”
秦慕白侧目,眉档轻微的一弹递给武媚娘一个赞许的眼神,轻呷了一口茶,“一力压百巧。就是这样。”
第333章 公主捉奸
离开郑家山庄时,郑安顺给了秦慕白一样东西,小小的一枚纯金印授,底纹奇特的一个“郑”字。
秦慕白知道,出自郑安顺之手的,必定不是凡品。眼下这样东西他虽然不认得,却隐约感觉到了它的份量。
“秦兄收下便是,只是区区一个小玩艺,无足挂齿权当纪念。”郑安顺轻描淡写的微笑道。
秦慕白也就大大方方的收下了,谢过了郑安顺,带着一家子人坐上车逶迤下山而去。
上车后,见惯了大世面已经是八方不动的武媚娘脸色却斗然变了,她将秦慕白叫进车里,对他道:“慕白,你知道郑安顺送你的是什么吗?”
“怎么了?”秦慕白可是很少看到武媚娘如此郑重其事的紧张,好奇的问道。
“你把它拿出来。”武媚娘抻出手,秦慕白将金印交给她。她便哈了一口气在自己的口上盖下了一个印,正是一个龙飞凤舞的草篆“郑”字,还有一丝细致得令人惊讶的特殊花纹,显然难以复制。
“这怎么了,有什么特殊的?”秦慕白问道。
武媚娘轻拧眉头,脸色比较肃重,说道:“早几天,苏怜清找郑安顺敲诈钱财,当时郑安顺身上可能是没带多少钱,于是拿出了这枚印来,就随手在苏怜清手上盖下了这一个印,便让她去随便哪家郑记商户里领取十两金子。”
“哦?”秦慕白不由得有些吃惊,“这小小的金印,这般大的来头?”
武媚娘点头,说道:“郑安顺居然将它送给了你……真是令人吃惊!”
秦慕白的表情也严肃了几分,缓缓的点了点头,显示意识到了这一枚小小的金印,意味着什么。
金印在手,秦慕白就可以在郑家遍布天下的商号里,任取任拿。但显然郑安顺知道秦慕白不是苏怜清那种贪图小便宜的人,也从不缺钱花,断然不会真去郑家商号取多少钱来花来炫耀。
说白了,郑安顺是将郑家的全部财产,都押在了秦慕白的身上!
这是一笔令天下任何人都瞠目结舌的财富,也是一次巧夺天工的行贿!
弄清了这枚金印的用途,秦慕白也就明白了郑安顺的用心。方才在山上,郑安顺并没有将那个讨论储君的话题继续深挖下去。话说到妙处点到即止,便是他们这一类人的行为准则。也就是在那时,郑安顺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便用这一枚金印表明了郑家的立场。
现在谁会最终成为李世民的接班人,还不好说。只要李世民在世一天,这就是一个无法明确的迷。于是,聪明的郑家的没有押宝在任何一名“准储君”身上,转而来押秦慕白这个颇有资质成为未来权臣的朝堂新贵。
秦慕白一点也不怀疑郑家有可能多管齐下,现在除了他秦某人,朝中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这些人的手中,也很有可能拥有这样的金印。他们和秦慕白一样,也绝不是轻浮浅薄之辈更不会缺钱花。最终,不管哪个储君上位、哪个大臣掌权,他郑家都能找到新的保护伞,从而继续他们的富有与太平。
想到此处,秦慕白微然一笑,说道:“没什么好紧张的,媚娘。我把它交给你,你就把它当作是一颗普通的金疙瘩吧!不过好生保管勿要对外人泄露就是了。”
“嗯……”武媚娘会意的点头,小心翼翼的将它包起来收好,说道,“这样的东西你拿在身上是会比较敏感,就暂时交由我来替你保管吧!说不定哪天,就会有用得到着它的时候。”
“交给你,我放心。比我自己拿着还放心。”秦慕白微笑的点头。
武媚娘温柔的回眸看了秦慕白一眼,若非碍着有刘氏在场,真想扑进他怀里好生缠绵一番。
刘氏是过来人,何尝不知道他们这等小儿女的心思。方才他们谈话时自己未插一言,这时呵呵的笑道:“三郎,晚上到为娘房里来,为娘有话跟你说。”
“是,母亲。”
回到秦仙商号,满山遍野打鸟雀玩的高阳公主和霜儿她们嚷嚷着又累又酸,纷纷沐浴去了准备早些歇息。秦慕白便陪同母亲去了她的房间,伺候她用些茶水。
昨夜,母亲便是与霜儿一同睡的,武媚娘则被高阳公主拖进了房中。此时三女纷别去沐浴了,刘氏拉着秦慕白的手,史无前例的笑得有些诡谲,低声道:“三郎,想媚娘不?”
“咳……娘,你说什么呢?这都见面了,还有什么想不想的?”秦慕白尴尬的笑道。和母亲聊说这等敏感的话题,还真是头一次。毕竟母亲不同于父亲,在这方面肯定有隔阂。
“傻小子,在为娘面前还耍花枪?”刘氏笑骂道,“我都看出来啦,你和媚娘呀,那是郎情妾意干柴烈火的,刚刚在马车上,就巴不得为娘这把老骨头从眼前消失。”
“嗬……嗬嗬!”秦慕白苦着脸憨笑,“娘,没这回事,你别瞎猜!”
“行啦行啦,娘是过来人,没什么不知道的,就别在我面前掩饰了。”刘氏笑道,“高阳公主那丫头古灵精怪的,这阵子她碍于人多没怎么和你亲近,来了襄阳便也不让武媚娘拢你的身,肯定心里酸着呢!你别管她,早些和媚娘洞房了吧,怀个一男半女,娘急着抱孙子。”
“呃……”秦慕白的脸居然红了。
“怎么,还害羞了?”刘氏笑了起来,说道,“别担心,为娘替你安排呢!总之,先让武媚娘替你把孩子生了,相信她也不会觉得委屈!婚姻大事,毕竟是父母做主。高阳公主那头有皇帝在当家,咱们违拗不得,但让武媚娘先生孩子,这总是容易——就这么说定了!”
“这个、这个……”秦慕白一时哑口无言,尴尬得几乎想挖个地洞钻进去。原本自己不算是什么好角色,一肚子男盗女娼的确巴望着早点把身材火辣的武媚娘拱上床胡搞一顿,但经母亲这么一编排,他总感觉不适合,左右觉得自己像是一头传宗接代的……脚猪。
“别吱吱唔唔了,一会儿等她们三个洗完澡,我就把武媚娘叫来陪我睡,相信高阳公主也不敢多说什么。”刘氏笑得一脸如同老菊绽放,仿佛还有点坏,说道,“你就在房里等着就行了。到时,为娘自去另外的房间歇息。”
“咳……这还是不好。不用急于一时嘛!”秦慕白说罢就要起身离开,这太尴尬了!
刘氏却一把将他双肩按住:“坐着别动——我去叫你媳妇!”
说罢她转身走了,将房门还关得死死的,居然还落了锁。秦慕白欲哭无泪,怎么都感觉自己像是个被逼婚的小媳妇,等待着霸王硬上弓的来临。
夜色渐深,分分钟都有些难熬。秦慕白像发了痔疮一样坐立不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过了一会儿,回廊间传来脚步,听到女人说话的声音。
“就委屈公主殿下今日独自歇息了,我有些事情要和媚娘说说。”
“噢……”高阳公主的声音里显然有些怀疑和不甘,但只好说道,“但凭姨娘吩咐,我先去歇息了。姨娘与媚娘也请早点歇息。”
“送公主。”
秦慕白的一颗心就快提到嗓子眼了,哭笑不得的道:“这也行?老娘这是明摆着帮我‘偷情’啊!”
走到门前,武媚娘惊咦道:“伯母,这门上怎么还上锁了?”
“媚娘啊,你就别问了。伯母给你开门,你进去便知。”说罢就听到锁响,门被拉开。
秦慕白在房间里点着一盏灯坐在桌边,苦笑。武媚娘看到他,顿时一脸通红:“这……”
“别问啦,进去吧!”刘氏笑呵呵的将武媚娘推了进来,不由分说的将门拉回锁上,在门外低声道:“明天早上,我会来给你们开门的,嘿嘿!”
秦慕白石化当场:想不到,我娘也会这么为老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