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风流-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慕白沉默了良久,眉头轻皱,说道,“那殿下,你呢?”

“我不会有事的。”李恪微然一笑,说道,“虽然太子和魏王一心针对我,但我不会给他们什么把柄。我不过是个庶出的皇子,要说夺嫡争储,怎么也轮不到我。我现在想的只是做个太平王爷,安享富贵,余愿足矣。时间一长他们就知道了,我不会对他们构成什么威胁,那自然就没事了。”

秦慕白摇了摇头,无语以对。李恪的这番话,且不说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事实就是,他的确从来没有对太子和魏王出过什么招,在夺嫡争储上直接表达出什么昭然的野心。太子和魏王一心针对他,无非是因为他太过能干,文武全才锋芒毕露,有潜在的威胁。

如果能干也是一种错,那李恪的确是罪该万死。

但这,未必太过讽刺!

“我朋友寥少,一向都很珍惜,而慕白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李恪举起茶杯,“来,以茶代酒,我送你一程。良禽择木而栖,希望你离开王府后,能蒸蒸日上!”

“谢殿下!”秦慕白举杯迎上与他碰杯,一口喝干茶水,心里却挺不是滋味。

'求红票支持,谢谢大家!'

第28章 万里挑一

秦家的新年过得很热闹很温馨。长子秦通和次子秦斌,都带着妻儿回家一起过了年。一家子其乐融融。

秦叔宝淡出朝堂多年了,很少与谁有什么走动,过年期间来串门拜年的人很少,也就只有程知节等寥寥几个。贞观时官场风气廉洁,官员之间的走亲访友,也很少奉送什么贵重礼品。像程知节这样的大人物来拜年,也就是送了一包从普州带来的土特产,然后秦家置酒相待。

除了享受亲情,秦慕白比所有人都要忙,因为正月十五的皇帝选兵日已经越来越近了,他要抓紧时间练好武艺。因此,哪怕是大年三十或是新春初一,他也要练上好几个时辰,不敢怠慢。

看到他如此用功,秦叔宝和程知节自然是满意,就连秦通和秦斌这两个兄长,也对秦慕白彻底刮目相看赞口不绝了。

秦家,整体来说家庭还是很和睦很温馨的,嫡庶之间也没什么大的隔阂。两个哥哥都在朝堂上混了几年了,一个从文一个从武,他们的经验和见识对秦慕白来说大有裨益。过年一段时间的相处,秦慕白和两个兄长之间的感情也有所增进,三兄弟经常凑在一起品酒叙话,无所不谈。

眼看着元宵节一天天临近,秦慕白的心中的忐忑一丝丝增加。倒不是因为皇帝选兵引起的紧张,而是大神棍袁天罡预言的秦叔宝的寿命……这些日子以来,秦慕白时时留意秦叔宝的一举一动,发现他非但没有任何油尽灯枯寿元将尽的征兆,反而越活越精神,身体越来越好。有一次,秦叔宝喝了一点小酒兴致起来,还让秦慕白三兄弟合战他一人,居然力战不输!

一家人叹为观止,个个心中暗暗欢喜。

正月十四日晚,秦叔宝将秦慕白叫到房中,问话。

“三郎,明天就是皇帝选兵日了,我看你的武艺,应该是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话,年轻一辈的人当中胜过你的应该少。”秦叔宝说道,“不过,李恪那边,你准备怎么跟他说?就算离开吴王府去皇帝身边当差是名正言顺,你也不要得罪他的好。毕竟,他对我们秦家也只有好意,没有恶意。”

“爹,这件事情,其实早就解决了……”秦慕白便将年前那天,他和李恪谈话的事情跟秦叔宝说了。当然,其中省略了有关四妹霜儿的事情。

“李恪,真是聪明人,他这一点简直像极了皇帝陛下!”秦叔宝听完后,啧啧的摇头赞叹。

“怎么说?”秦慕白问道。

秦叔宝抚着长髯,悠然说道:“三郎啊,你虽然聪明但毕竟还年轻,仕途经验短浅。有些事情当你身在局中的时候,你是看不明白的。或许为父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父了,但你难道没有感觉到,李恪这是在欲擒故纵么?”

“有么?”秦慕白微然一怔,问道。

秦叔宝微自笑了一笑,说道:“但凡上位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御下之术。皇帝如此,皇帝的儿子李恪,也是如此。不约而同的是,他们都用上了最强有力的武器——感情!”

“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秦慕白微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李恪听说了我要去参加选兵的事情后,知道留不住我,所以做个顺水人情表示乐意送我走,让我在感情上亏欠他,是么?”

“是啊,这与皇帝处理武媚娘一事,何等的相似?”秦叔宝微笑道,“不过,也唯有雄才大略心胸如海的上位者,才有可能使用这样的御下之术。当年陛下还是秦王时,他手下的臣将包括为父在内,谁不是对他感恩戴德死心报效呢?原因就是,皇帝陛下最善长在感情上征服属下,‘拘其身不如诛其心’,这是何等高妙的手段啊!”

“父亲说得是。”秦慕白轻叹一声,说道,“现在,孩儿就有点亏欠了李恪的感觉。他举我入仕,给我说媒,又承诺给我加官,平常又对我礼遇有佳待我如兄弟,从不把我当属下或是奴仆。现在,我却要跳槽离开他去攀高枝,从感情上讲,我的确是欠了他的。”

“大丈夫知恩图报,以后有机会你还恩就是了。”秦叔宝说道,“成大事者,不拘泥于小节,尤其是这种小恩小惠儿女心思。李恪对你做下这么多恩情,一个重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四丫儿?所以,他也是有所图的,你也没必要背上什么情感上的包袱。明天,你轻装上坦然的去参加皇帝选兵吧——必须夺魁,否则你不用回家了!”

“是,父亲!”

贞观十一年春,正月十五,晴,微风。

关内的早春,仍如同冬天一般的寒冷彻骨。皇城的朱墙绿瓦上仍有没解冻的冰溜子。阳光照射之下,五颜六色的光芒折射开来,一串串细密的水珠缓缓流下,在下方的雪地里溅起小坑,汇成细缕的水流。

第一次进皇城,秦慕白大饱了一回眼福,大唐的宫殿群气魄之恢弘,远比上辈子见过的什么满清紫金城要强大十倍不止了。

皇帝选兵的地点,设在皇城太极宫北面,一个名声赫赫的地方——玄武门,左监门卫大校场上。此时,已是人满为患,数以千计的御林军,严格控制着现场秩序,有着近万人的场地当中,秩序一派井然丝毫不见杂乱。

在去年的时候,李世民对大唐的军制进行了一次对大唐来说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即,实行了帝都和皇城禁卫军南北衙建制。

其实说白了,就是将兵权更多的集中在了皇帝和朝廷的手中。

北衙,就是皇宫御林军的统称。亲自导演了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比谁都深刻理解皇宫禁卫军的厉害之处。以往,大唐皇宫的禁卫军如同其他府兵一样,实行的是上番制,经常更换不同的将领和府兵来轮流值守。现在则是固定了下来,防卫皇城的御林军,基本上全是在仕族子弟当中挑选,其中的将领也相对固定,由皇帝亲自指派心腹将军来统领。

而南衙,则是各路府兵上番到帝都的兵马统称,包括戍卫在皇城十余里开外的野战军,和把守长安九门的兵马。

这一次,李世民再度对军制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创建一支隶属于皇帝亲勋、不属于大唐十二卫六率任何建制、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御前精卫部队,号称:百骑!

实际上,百骑就是皇帝的私人护卫,拥有独特的身份和地位。由于是新鲜事物,所有人感兴趣之余,也都纷纷跃跃欲试,想要进入这样一支新军,去皇帝身边当差。能在皇帝眼前频频出现,觐升的机会远比在任何军队当中苦熬都要大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皇帝挑选百骑的标准,相当之苛刻,摆出来的五大条件,最先就让大多数人望洋兴叹只能却步不前。

第一条,前来参选百骑者,首先必须是大唐的仕族门阀子弟,军武世家的子弟优先,年龄在十八到四十岁之间。平民出身的不要,哪怕你本人现在是军队的军官。大唐就是重视门阀出身,这没办法。

第二条,参选者的嫡亲当中,必须有一人是现任的七品以上京城职事官,或者本人是七品以上京城职事官。也就是说,要想参选百骑,还得有人做担保,有点像现在申请贷款的抵押。

第三条,品行检点,而且参选者自己和嫡亲当中无任何犯案纪录。皇帝的身边可不能有作奸犯科男,否则皇帝肯定不放心自己后宫的那些妃嫔儿女和财产安全。这条似乎容易理解。

第四条,外貌出众。大唐一向注重仪容,女人长得好自然不用说,男人如果高大威猛也是件无形的资本。这次选兵明文列出了外貌标准:首先,身高六尺(一米八)以上,身体挺拔五官匀称。如果是驼背弯腿、残疾缺陷或是嘴歪眼斜的歪瓜裂枣,哪怕你是宰相或大将军的儿子也最好别来,一棍子打出去可不好看。

第五条,能文。身为仕家子弟,如果是个文盲可就说不过去了。据说,皇帝会在最后亲自考验每个入选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敢循私作弊结果肯定很惨。

这大概是天底下最难的选兵了。好在秦慕白都能符合这五条标准。

第一天,在大多数人看来最难的第一道“政审”与“体检”,他算是轻松的过了。光是这一轮,就淘汰了数以千计的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参选的,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然后皇帝就放出话来了,此次挑选百骑,他会在最后亲自把关。兵丁的人数,严格控制在六百人。另外最受众人瞩目的,是这支百骑的高级军官,一共四人。以“百骑使”为长,官职正五品上,和州刺史、十二卫翊府中郎将平级,相当于正团级干部。而且,百骑使的待遇,比这些普通的正五品官员都要高;百骑使以下有三名“百骑副使”做副手,官职从五品下;接下来,是六名旅帅和十二名队正。

这所有的二十二名武官,都要在这一次的选兵当中确定人选。而且,参选军官的人,条件更加苛刻——参选百骑使和副使的,必须是三品以上朝廷大员或是目前关内勋门望族的子侄。其他的各级军官,也必须是有京官大员作为后盾支持。

说白了,就是百骑的军官,只要李世民自己身边信得过的大臣的子侄。那些远任州官或是将军的子侄,就不要幻想了。而且,参选军官的人,也要像其他的普通参选者一样,先要进行初审,没有特权。

一天的遴选下来,近万人被淘汰,剩下不到三千人。明天,这些人就要进行武课比试,从中挑选六百名军士和二十二名武官。

敢前来参选的,本身就不是乏乏之辈了,就是那些被苛刻条件淘汰的人当中,就不乏军队中的高官级军官。谁要是能在入选百骑,堪称“千里挑一”。如果能在最后脱颖而出成为军官,无疑便是万里挑一。

而秦叔宝对秦慕白的唯一要求,就是夺魁——成为唯一的百骑使!

第一天参选后,秦慕白看到万人的队伍,无数的青年才俊,一时间感觉压力颇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来必须得尽力而为了!

从第二天开始,便是正式的武课考验,并实行“将兵分试”。也就是说,有资格参赞军官的,与普通的兵丁分离开来在另外的场地进行淘汰赛。

武课考验其中包括:翘关、射箭和马战。

翘关即是举重。灵魂穿越的秦慕白,本身就相当于有两个人的力量,力大无穷,这一关轻松闯过。在挺举大石锁时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比那些牛高马大的巨汉还要轻松,引起了若大的一片喧哗。

箭艺测试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定点的“步射”、“长垛”远射还是颇有难度的骑射,秦慕白都以第一的成绩昂然出线!

两轮测试后,秦慕白的成绩独占鳌头,煞是引人注目。

第三轮的马战测试,则是相对复杂一点。参试者策马奔入木偶丛中,必须在疾奔的马上刺中木偶身上放置的小木块。谁刺中得更多,用的时间更少,也没有失误的撞倒木偶,谁就优胜。这一关,秦慕白的测试成绩照样优秀。在所有参选者当中极为引人注目。

第二天的资格淘汰赛结束。参选军官的淘汰了一大半,只剩不到四十人。而六百名军士已经确定下来,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接下来,便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军官选拔——将由皇帝亲自出题来考验!

秦慕白已然入围最后的军官选拔赛,按理说应该非常高兴,可心中隐约有一团阴影挥之不去,让他难以高兴起来。

因为今天便是正月十六了。待到夜半子时,便是大神棍袁天罡给秦叔宝算定的寿终之时。

秦慕白回到家,看到父亲与平常没有任何两样,而且听说了他在校场的表现后颇为高兴,晚上还多饮了一些酒。

晚上,秦慕白借故跑到父亲房里,缠着他东聊西扯,秦叔宝撵都撵不出去。直到熬过了子时,秦叔宝都已经睡着了,秦慕白方才略略放心的退出来。

“居然没事儿!”

在房外听着父亲均匀的鼾声直到天边泛白,秦慕白方才真正的吁了一口气,心中暗道:难道是我的穿越带来了蝴蝶效应,改变了冥冥之中的一些定数,让父亲的寿命都延长了?

第29章 龙旗之争

黎明,天际仍是一片漆黑,秦慕白睁眼醒来,正准备翻身下床时,门被敲响。开门迎人,是秦叔宝。

“今日大考体力很重要,你就歇一早上,不必去晨练了。”秦叔宝走进房来,很自然的在秦慕白的床上坐下,却发现儿子用惊喜、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不由得皱了下眉头:“亮儿,何故如此看着为父?”

“没……什么。”秦慕白吁了一口气,展颜一笑,“孩儿见父亲的气色一天好过一天,因此心中高兴。”

看来,袁天罡给算定的秦叔宝寿终之事,彻底是的走了火——太好了!

“唔。”秦叔宝点了点头,抚着长须若有所思道,“今天是百骑遴选军官的大考,有些事情,我想跟你交待一下。”

“请父亲示下。”

秦叔宝轻皱了下眉头,说道:“昨天你程大叔去玄武门看了一眼回来,跟我说,这次参加百骑竞选的人极多。参选军官的子弟当中,不乏当朝显贵的子侄。比如长孙无忌的三公子长孙涣,尉迟敬德的三公子尉迟宝云,还有你程大叔的三公子程怀弼也在其中。”

“还都是三公子。”秦慕白不禁笑了笑,“长子袭爵,次子尚主,这些显贵大臣们的长子二子,要么是未来的国公爵位继承人,要么已经娶了公主做驸马。也就只剩三子和孩儿一样,想去角逐这个百骑使,到皇帝身边当差了。”

“说得不错。”秦叔宝轻拧了一下眉头,“但你知道,为何你二哥没娶到公主吗?”

“二哥不是因为成亲太早么?”

“当然不是!”

秦慕白微然惊疑:“那是为什么?”

“秦王府的老臣和贞观朝的开国功臣中,也唯有为父和你程大叔的儿子,没有娶到公主。”秦叔宝停顿了一下,抚了抚长须,说道,“而且这些年来,我们二人渐渐被皇帝有所疏远,为父几乎退隐,程知节远任州官在朝堂上也基本是人走茶凉。这一切,都是因为几年前的一棕旧事……”

“是什么事情?”秦慕白问道。

“几年前,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和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谋反,事泄伏诛。”秦叔宝说道,“当时他们闹出的动静并不大,也没成气候。但是,这个刘德裕,却是当年为父一手提拔起来的战将,并举荐到程知节的右武卫麾下当职。就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和你程大叔有了污点。虽然皇帝圣明最终没有搞诛连牵扯到我们二人,但朝堂上却有些人不这么想。因此我们二人却不得不主动低调隐晦了下来。所以,为父这些年来只是尸位素餐闭门谢客,朝事军事一概不问。程知节远任州官几年不回一次长安,都是因为这件事情的余波影响。”

“孩儿明白了。不遭人妒是庸才。父亲和程大叔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莫须有的污点,所以朝堂上有些人曾经拿来做过文章,要排挤你们,对吗?”秦慕白说道。

“不错。”

“那是谁呢?”

秦叔宝微皱了一下眉头,停顿片刻,说道:“这就是我今天要来找你谈谈的原因。不出意料的话,以你现在的武艺本事就算得不到百骑使,至少也能得个副使的职位。从而,你就要与一些人同朝共事了,有些事情是必须心里有底的。”

“其实不管哪朝哪代,朝臣党争、武将挤兑,都是常有的事情。”秦叔宝说道,“而我们这些将军们的分派,是以玄武门前后为分野。玄武门之变前,我和你程大叔等一些人,是秦王麾下当仁不让的猛将和心腹。玄武门之变时,我和程知节虽然也坚定的站在秦王的阵营里,但当时却被齐王元吉调去准备北伐了,事迹之时虽然赶了回来,但他们筹划已定,我们没有担任要职,而是被派去统率镇劾皇城御林军了,因此并未直接参与事变。而尉迟敬德等将,却在那一场重大的政治事变当中立下了大功。”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一飞冲天,成了皇帝陛下最任信的将军。我与程知节等旧将,反而被他比了下去。到了皇帝登基分封时,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等人的封邑比我和你程大叔几乎要多一倍。”秦叔宝说道,“我和你程大叔跟随秦王征战十余年,立下无数赫赫战功,到头来却不如在一场政治事变中斩露头角的尉迟敬德……因此,我们这些秦府旧将和尉迟敬德等人之间,开始了争夺和对立。而结局,就是尉迟敬德日益受到重用,而我们则因为那一场谋反案的牵连,不得不自己败退。”

“孩儿明白了。俗语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父亲和程大叔心里不服,也是人之常情。”秦慕白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朝廷,并不如表面看起来的平静啊,文臣武将之间都有竞争和挤兑。父亲跟我说这些,是想我以后遇到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等人的后代,与他们妥善相处吗?”

“不错。”秦叔宝点点头,面露微笑,“我儿天资过人悟性极佳,我不担心你输给他们。这些事情你心里有底就行,不必张扬。你只须记得一点:朝堂之上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在皇帝的掌握之中。你忽略了谁都不要紧,但务必事事想到皇帝。”

“孩儿谨听教诲!”

皇城玄武门大校场,兵甲林立一派孔武景象。龙旗飞扬黄罗伞盖下,平日里龙袍衮冕的李世民,今日身着金白胡服劲装头戴远游进贤冠,春风满面笑容可掬,看着四十名参选军官的健儿骑着高头大马步入校场,整齐的排列成一个方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左右文武,甲士健儿一起山呼参礼。

“都平身吧!”李世民走出麾盖,翻身骑上一匹紫青色的雄伟骏马,带着两排铁甲卫士走到秦慕白等人面前,眼神在众健儿身上扫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朕十六岁从军,征战天下十数年,从那时候起一刻未曾忘了武事。今日见到你们,朕高兴。你们就是我大唐天下的后起精锐之秀,是未来军队的栋梁之材。”李世民朗朗而言,参选的健儿们个个听得热血沸腾心情激动。

“今日,朕亲自主持百骑军官的遴选。”李世民说道,“百骑,是朕的亲勋卫队,不受任何省台军府的节制,只听命于朕一人。因此,朕对百骑军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对朕的绝对忠心!这一点,朕对你们是绝对的信任。”

“吾皇圣明!”众健儿一起抱拳参拜。

秦慕白心中啧啧的道:李世民的确是有一手,待人接物,自己先体现出豁达与信任……上行下效,贞观大唐的人们,最重诚信。君王的人格魅力决定一个王朝的气象,这话真不假。

“至于竞争的办法,朕连日来一直在思考,想了许多的主意。到最后都一一的推翻了——因为朕以为‘返璞归真’,才是真正的最好的办法。”李世民哈哈的一笑,说道,“今天,你们这四十名健儿,就要真正的上一回战场——你们都是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后辈,大概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场吧?那么,朕今天就告诉你们!”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耸动:皇帝想干什么?

“为将者,战场厮杀就是他的宿命。一个上不了战场、参加不了实战的将军,就是失败的将军!”李世民说道,“朕想出来的军官遴选办法,就是让你们冲进战阵——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胜者入选,劣者淘汰!”

“啊?当真杀人?!”众人一起惊呼,秦慕白也不禁皱了下眉头:皇帝究竟是想怎么玩?

“皇城庄严之地,当然不可能让你们真的杀人。但是,风险也是绝对会有的。”说罢,李世民挥了一下手,他身后早已准备好的一队铁甲兵卒整齐的跑出来。在大校场上排成了一个类似太极八卦阵的圆形军阵。在军阵的中央,高高竖起一面红色的大旗,迎着早春的凛冽东风在高高飞扬。

“都看到了吧?”李世民将手一指那面旗帜,“那就是朕给百骑选定的军旗——上面印有朕专用的五爪金龙!谁,能冲进这三千铁甲阵中抢来这面龙旗,谁就是朕要的那个百骑使!”

“啊——”满场一片惊呼,众健儿们开始议论纷纷,连那些来观战的文武官员也不禁发出了惊呼。

“规则很简单。”李世民再度开口,满场自动噤声,“朕不管你们是单枪匹马还是成群结队,只终只认定一名百骑使。至于三名百骑副使和其他军官,则由朕观麾了竞技之后亲自选定。现在,你们可以开始筹划并领取兵器去了!”

“遵旨!”

李世民骑着马呵呵长笑的回到了伞盖下,捧起一碗茶来兴致勃勃的开始观麾了。

秦慕白和其他的健儿一样,下了马来到军械处领取器械。一股紧张和肃杀的气氛开始在众健儿当中弥散。

正如皇帝所说,这些“富二代”子弟就算是出身将门自幼习武,也没几个人真正上过战场。现在却要面对实打实的厮杀争夺,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和紧张。再者,四十个人面对三千铁甲,要去争抢一面龙旗,这难度也的确是大得可以。

能够领取的军械,全都是经过了加工的。枪无枪头,箭无箭簇,刀无刀刃,显然是为了避免闹出人命。但是尽管如此,哪怕是徒手的博斗也难免伤亡,更不用说骑着骏马、操着家伙的大混战了。对于每一名健儿而言,只要他们冲进铁甲阵中,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这才是最致命的!

“必须要有帮手才行!”几乎是同一时间,秦慕白和其他的健儿们一样都有了这个想法。可惜这些人当中,他几乎一个都不认识。许多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商量,就跟玩网络游戏一样,都在忙着组队。

正在这时,一名青年走到秦慕白身边重重一拍他的肩膀:“秦三哥!”

秦慕白蓦然回首,顿时眼前一亮:这家伙,肯定是程知节的三儿子——程怀弼,跟他长得多像啊!

“程怀弼,是你?”秦慕白大胆一猜,对方顿时咧嘴就笑,“哈哈,好多年没见,你居然还记得我?我们好像还是童年时在一起玩过的吧?昨天我听父亲说你也来参选了,因此今天就在人群中找你——嘿嘿,还真是好找,你跟秦二伯长得可算是像了,秦二伯的画像,可是每家每户都能瞧见的!”

“哈哈,我也正找你呢!”秦慕白笑道,“怎么样,咱们组个队?”

“这还用说!”程怀弼爽朗的大笑,然后冲秦慕白挤眉弄眼低声道,“其实昨天初选的时候我就注意你了,我心里清楚,论武艺我肯定不如你。父亲也跟我说,有你在,百骑使我就不要想了。咱们哥俩先说好,我助你夺拿龙旗,百骑使是你的,我顶多只要个副使就行了。三哥你觉得怎么样?”

“嘿嘿!这还没成功呢,就想着坐地分赃了?”秦慕白不禁被逗笑了,左右环视一眼,说道:“单凭一个人的确很难成功。你看,这些人都三三两两的组队了,有的还七八个凑在一起,实力肯定非常强大。咱们可要小心为上。”

“三哥放心,俺听你的!”

二人挑好了兵器七尺长枪——枪头被布蒙起,包着石灰。回去骑上马,并骑站在了一起。

半个时辰后,大校场上金角响起,四十名健儿各自组好了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等场中一声炮响,便要开始一场激烈的龙旗争夺战。

程怀弼瞥了旁边一眼,低声道:“三哥瞧那边——长孙涣和尉迟宝云那一队的人可真是多,咱们得小心呀!”

秦慕白应声回望了一眼,只见右边有七八骑聚在一起,全是明光甲鲜亮袍的年轻公子哥儿。为首的两人,一个是长相俊美的白脸公子哥儿,一个是黑脸如炭高大威猛的大汉,想必便是长孙涣与尉迟宝云了!

'求红票支持,谢谢!!!'

第30章 智破铁阵

“嘭——”玄武门大校场上一声炮响,震荡苍穹!

预战,准备!

“吼、吼、吼!”

三千铁甲发出整齐的三声大吼,三千柄长枪凌空划响,发出凌厉的呼啸声。

虽是没有枪头的长枪,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大场面的仕族子弟来说,这阵势也有够骇人了。

秦慕白也不禁暗抽了一口凉气:这些甲兵就算不是活人,是一堆堆的泥石彻成的墙堵,想要一口气冲杀过去也是很有难度的,更何况还有几十个随时可能在背后放冷枪的竞争者。

得想个办法!

“秦三哥,咋办?”程怀弼低声问道,“咱们哥俩势单力薄,想要冲破这三千铁甲阵实在是太难了,这还有步兵有骑兵的,估计都是皇帝挑选出来的久经沙场的老兵,实战能力比咱们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虽然他们的枪没有枪头捅不死咱们,可这么多人每人吐口唾沫也有够咱们受的了。这万一被捅下马,被马踩死也有可能。”

秦慕白没有答话,看了一眼周围。其他的仕族子弟也纷纷在议论私语,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一丝惶恐不安的神色,更有一些人脸都白了。

平日里,这些人顶多是关起门来跟着武师练武,偶尔有些对战厮杀那也是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眼前的这三千铁甲战士,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这要真的打起来,跟平常的训练绝对是两码事了。别说是面对三千铁甲的围攻有无胜算,就算是一对一,许多人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胜。

黄罗伞盖下,李世民呵呵的长笑,对身边一名近卫将佐说道:“君羡,你有把握单枪匹马冲过这三千铁甲阵吗?”

李君羡面色一窘,老老实实的拱手拜道:“回陛下,微臣不敢妄语……这三千铁甲是陛下亲自挑选的御林军中的饱战之卒,每个人都是上过战场有实战经验的。这样的阵仗,微臣估计普天之下只有三个人敢去尝试冲上一冲。”

“哪三个?”

“翼国公秦叔宝,鄂国公尉迟敬德,卢国公程知节。”李君羡说道,“但是,现在规定不许用杀伤性兵器,就算是这三位猛将冲阵,也无法用瞬杀震慑到敌军轻易辟开血路,因此难度会更大。”

“嗯。”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点头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