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风流-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也轻扬素手掩唇浅笑了两声,说道:“因为将军太过睿智,洞悉人心,连殿下都从不在你面前打幌子,贱妾这等驽直之人,索性就实话实说了。”

“既然王妃如此直率,那臣下也就不绕弯子了。”秦慕白说道,“王妃如此郑重的,以‘遗愿’相求,难道是想让秦慕白成为长孙无忌第二,让我妹霜儿成为长孙皇后第二么?”

“这……!”杨氏愕然的一怔,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惶然,蓦而又一笑:“秦将军果然非比寻常,怪不得殿下对你如此器重与信任。”

“这么说我猜对了。”秦慕白淡然微笑的道。

“将军要那么理解,也可以。”杨氏点头微笑,说道,“将军与殿下亲如兄弟,定然对殿下十分的了解。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你我二人定是心知肚明,殿下是何样人,有着何样的心志与报负。诚然殿下只是庶出,与嫡出的皇子们相比,全然处于劣势,但这并非消减多少殿下的雄心壮志。贱妾为他的志向所折服,同时也深为担忧。实话实说,我从不希望殿下去争储夺嫡,或是有什么野心雄心。我只希望他平安一世,快乐一生。但是,这肯定只是奢望了。我见殿下对将军言听计从,连玉玺那样的至宝,他也能听从你的意见欣然上献,足以见得你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因此……贱妾这才一厢情愿,蒙生出拜托将军兄妹照顾殿下的想法与念头。贱妾如此说,秦将军可算是明白了?”

“明白。完全明白了。”秦慕白点头,说道,“其实,就算王妃不这样吩咐,臣下亦当竭力辅佐殿下,至于保他平安助他脱困,更是份内之事。不为别的,但凭殿下对我的知遇提携之恩,臣下就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不希望让我的事情,牵扯到家妹的终身大事。她是我最疼爱的妹妹,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她有一个好归宿。但是,我绝对不会横加干涉或是强行安排。我会对她充分的尊重,让她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将军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儿。霜儿有你这样的亲哥哥,真是莫大的福气。”杨氏点头微笑,说道,“其实贱妾也并非就是在强求要霜儿一定要嫁给殿下。只是希望,将军能够提供一些方便,或是助力。他二人已是有情,再若有缘能在一起,将军也不过是成人之美,一方是朋友一方是妹妹,何乐而不为?”

秦慕白笑了一笑,说道:“我明白王妃殿下的意思了。你是想要我,不要阻拦,对吗?”

杨氏展颜露齿一笑:“是。将军能答应否?”

“我从未阻止过,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会。”秦慕白如此说道。

“那便好。”杨氏很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下倒换作秦慕白诧异了,他不禁问道:“敢问王妃殿下,对殿下与霜儿之间的事情,知道多少?”

“我知将军言下之意。”杨氏微笑,笑中透出许多的聪慧与睿智,说道,“将军是想说,其实阻碍殿下与霜儿婚事的,是令尊秦叔宝,秦老大人对么?”

“是。”秦慕白说道,“所以王妃这番话,更应该去对家父去说。”

“我也很想,但是……我这身子骨,怕是到不了长安,见不到令尊大人了。”杨氏轻叹了一声,说道,“为此事,我也反复思量了许久。乐后经由殿下口中得知,至从将军步入百骑并屡立功勋之后,秦氏一门从此重放光彩。将军虽是庶出之子,但现今在秦氏一族当中,还有谁比眼前的这位秦将军更有份量呢?或许,就连秦老大人,也会对你这个聪明又能干的儿子深为倚赖了吧?于是,贱妾才出此下策,直接向秦将军表明心迹。如有唐突不妥与无礼冒犯之处,还请将军海涵。”

秦慕白摇头笑了一笑,说道:“王妃殿下,其实,你才是最聪明的人。我终于明白,为何殿下再如何风流,也始终对你恩敬有佳了。原来,你竟是如此的聪慧与宽容。殿下遇上你,真是莫大的福气。”

“是吗?”杨氏轻然一笑,说道,“据说,要得到秦将军的夸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贱妾真是荣幸了。古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放着是往日,出于女人的嫉妒之心,我这番话是万不肯说出口的。时至今日,贱妾既然说了,也就表明我真的想通了。一来,我是希望我过世之后,殿下不会那么孤苦无依,不会孤枕冷裘寂寞寥寥;二来,我最希望的就是,秦将军不要离开殿下,能多帮助他一些,多提点他一些。其实你不知道,殿下看来睿智聪明英武过人,偶时也会犯些孩子气,让人很不放心的。”

“王妃殿下,恕我说句不相宜的话,你不像是殿下的妻子,反而有点像她的母亲。”秦慕白微笑道。

“那你就当我是在托孤吧!”杨氏浅然一笑,顺着秦慕白的话说道,“你们男人,时常表面看起来很坚强,很执着,也很勇情。但你们也经常有脆弱、无助,困倦甚至是想哭的时候,不是吗?每个男人,都有他阳刚的一面,也有他孩子气的一面。不管秦将军是否口上承认,内心却是无法欺骗自己的,不是吗?”

“好吧,看来我最好承认。”秦慕白呵呵的笑道,“王妃殿下对男人的了解,出乎一般女子的境界之外。”

“将军太过奖了。”杨氏说道,“其实,我很想比较认真、严肃甚至是沉重的、悲伤的与将军说这个话题。但是见到将军,尤其是看到将军那张干净的面孔与爽朗的微笑之后,我的心情总是无法严肃与沉重起来,于是就说得比较戏谑了,这是否显得有几分轻佻呢?如果有,这真不是我愿意看到的。但请将军务必相信我的诚意。我是真心诚意的,希望霜儿能与殿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在世之日,碍于我的存在,此事只好一直压抑着。我不希望我做了这么久的恶人,死后仍是洗不去这个恶名。于是,还请将军帮我这个大忙。就当是……为亡人尽点心,如何?”

秦慕白摇头苦笑:“王妃殿下,你可能是我遇到的人当中,最有辩才、心思最为细密、也最深情的女子了。除了一口一个亡人、死字我听得有些刺耳以外,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拒绝你的理由。”

“多谢将军成全!”杨氏一把抓住了秦慕白的话柄,顺势就低头拜了下去,抬起头后她又微笑道:“与将军叙话,真是如沐春风。想必,喜欢将军的女子必定极多。因为与将军在一起,只会有快乐与轻松。连我这个病入沉苛的女人,都仿佛痊愈了几分。”

“啊?”秦慕白不禁一怔,随即笑道,“那我真该去悬壶济世,专治各类女子疑难杂症。”

“男人的温情与风雅,的确就是女子的珍哺与良药。”杨氏说罢,浅然一笑款款起身,略施了一礼,说道,“我该回去卧床歇息了,我们今日的话语,出我之口入君之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希望将军能够守口如瓶。这些话,我也不会再对第二个人说起,包括吴王殿下。”

“好。”秦慕白点头,拍了几下巴掌,“来人,伺候王妃殿下回房歇息!”

几名婢子推开门走了进来,搀着杨氏慢慢走了出去。临出门时杨氏回头,嫣然一笑道:“将军也请早些回府歇息。妾身,告退了!”

那一抹眼神,突然让秦慕白的心中为之一悸隐约一痛。

——竟像永诀!

第249章 皇帝的赏赐

时间过得极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

李恪去了这么久,一直没有回返,京城那边也没有消息。算脚程,如果李恪一路上轻装快马而行,去京城打个来回的话,半个月总该是足够。

秦慕白多少生出一些担忧,一来是李恪毫无消息,二来是,京城那边太安静了。按理说,传国玉玺再现,杨广的真实陵墓被发掘,这可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现在,一切都是反常的安静,不由得秦慕白心里不有一点打鼓。

一个月的时间里,秦慕白多半的时间就留在刺史府里,料理李恪留下来的民生政务。有时他会回一趟军营,就当是视察。那边有庞飞与众百骑们坐值,一切倒也正常。偶尔,也会去西河漕中看一看由宇文洪泰把守的陵寝。

三点一线,日子过得紧促又忙碌。

这一天,秦慕白正在书案房中处理公务,一名衙役来报,说有三个“奇怪的老丐”到了刺史府门前,指名道姓要见秦将军。

秦慕白不禁一笑:“能到‘刺史’府,来找秦‘将军’的,当然是我的熟人了,让他们进来吧!”

衙役便将那三个“奇怪的老丐”领了进来,不出所料,正是牛五指的三个徒弟,大雷二雷和三雷。

“三位老师傅,今日怎么一起亲自来找我了?我不是给你们派了小厮和打杂的么,让他们跑一下腿不就行了?”秦慕白问道。

其实秦慕白不问也知道,若非是有重要的事情,他们三个怎么会一起跑到刺史府来找秦慕白?这可是头一遭。

“将军,前番你交待下来的那件事情,现在已经差不多办妥了。只因事情重大,因此老朽等只敢亲自来请将军,前去验看。”大雷说道。

秦慕白不由得惊喜了一番:“什么,这么快?不可能吧!”

“非但是将军不信,小人等也不大相信。”三个老头絮絮叨叨的说道,“至从将军交待下来以后,老朽等人与铁矿地上的兄弟们,日夜钻研加紧赶工,没日没夜干了足有半个月,中间暴废了多次,还伤到了好几个兄弟,今日,总算是赶制出了一个毛胚,勉强可以一试了。只是不知道那物什是否就是将军所要之物,因此特意来请将军前去一验。”

“好,我马上去。”秦慕白欣喜的点头,又对他们道,“三位老师傅,真是辛苦你们了。这以后,你们不必太过操劳,能歇就歇,不必太赶。保重身体要紧呀!”

“多谢秦将军挂怀,老朽等人跟着师傅忙碌了大半辈子,都已是习惯了。将军,我们还是快走吧!”

“好,走!”

秦慕白便叫备了车马,自己骑了马,带上三个老头儿往郊野的铁矿区而去。没多时,矿区到了。已有数名匠人在此等候。

“秦将军,请!”众匠人们也不多说,直接将秦慕白与三个老头领到了矿山之中极为荒僻的一隅。

“好家伙,真让你们弄出来了!”秦慕白不由得惊喜的叫出了声来。

炮!

一尊大炮!

眼前这尊大炮,还显得有些粗糙,正如三个老头儿所说,还只是一个“毛胚”。但它在本质上,与明朝末年时传入中国的红夷大炮,是一样的。(清人嫌“红夷”不雅,又因炮上经常加盖红布,因此称它为“红衣大炮)!

真正的红衣大炮,是一种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古老大炮,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此刻,那根足以号称“红衣大炮老祖宗”、重逾千斤的炮管架在一辆结实的车子上,五花大绑。黑黝黝的炮口,对着远方一处荒山山壁。只因还没装饰打磨,因此显得颇为粗糙。但庞大的体型与天然的厚重,又给它抹上了一层霸道与强横的颜色。

“将军,按照你留下的图纸与反复的叮嘱,我们用范铸之法,前后铸了六个炮身。前番我们也曾试轰过几次,有两次炸了膛,还伤了自己人。经过这几名高人范铸师的反复修改与测试之后,现在应该没那么容易炸膛了。”大雷对秦慕白如此说道。

“炮弹呢,拿来我看看。”秦慕白说道。

“是。”大雷一摆手,两名身强力壮的男丁抬来了一个小箱子,小心的将它打开,露出了硕大漆黑的圆球形炮弹。

“炮弹多用铁石、铅石铸成,大小、形状与轻重各异,皆可成功发射出去。”大雷说道,“将军,要不要现场试轰一次?”

“好啊,我很想知道,这个大炮是否真的成功了。”秦慕白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是……那么,你们这些人,可就真是要改变历史了。”

“改变……历史?”众人迷茫的对视了几眼,似乎不大理解,各就各位的准备填炮调试去了。

“将军,为防万一,我们还是退远一些,留上一根长长的引线即可。如若炸膛,那可是人命关天了!”众人一起说道。

秦慕白心里也寒了一寒,虽说他对自己的理论知识与设计都有充分的信心,但这些“平民发明家”鼓捣的东西,还真是不能太过相信。

“那便退远一些,大家都要小心,而且必须保证不会伤到前方的人。”秦慕白说道。

“将军放心,前方是一处荒山,连日来用作试验,早已被封山,生人不会上去。”

“那便好。”秦慕白说道,“开始吧!”

众人退避到许远开外,一名胆壮的汉子举着火把,小心的拖着一根极长的引线将它点燃。然后,他大声叫唤的逃了回来,并扑倒在一处荒草坑中。

众人都捂上了耳朵,屏气凝神的盯着那根嗞嗞燃烧的引线。眼看着它就要烧到炮身上,大家都有些紧张的蹲了下来,连秦慕白也感觉有些心跳加快。

“轰!”

突然一声巨响,前方一块地方的天都似乎塌了!

一瞬间,秦慕白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卧倒在地,其他人也惊惶的叫成了一片扑倒在地没有起来。

很明显,这是炸膛了!

幸好众人都离得较远,这一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可惜了!”秦慕白松开耳朵,啧啧的叹息。三个老头儿和众匠人们也一起哀声叹气,并不停的向秦慕白请罪。

“无妨,不怪你们。如果那么容易就得以成功,那也就轮不到咱们来琢磨了。”秦慕白如此说道,心中多少有些遗憾。毕竟是超越时代的东西,自己一没相应的工具而没有实际的动手能力。仿佛除了设计与提供理论支持,其他能做的就没什么了。

看来,发明创造也似乎不那么容易。比起高端的科技与先进的武器来,红衣大炮这种玩艺儿,算是老土到掉渣了。可是实际动手要将它造出来,离开了相应的设备与技术,还真是有些困难。比喻范铸的技巧,钢铁的纯度与耐高温程度,火药的多少与纯度,等等,这些细小的环节都不能有任何错失。

“将军,小人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一名匠人说道。

“哦,我记得你。你是这襄州铁矿上资格最老的范铸师,周老师傅吧?说吧,我很想听听你的建议。”秦慕白说道。

周师傅愧疚的苦笑了两声,摇头道:“不怕将军笑话,其实小人只是个不入流的范铸师,浇铜铸铁的功夫不怎么厉害,金银那些东西的范铸更是一窍不通。否则又怎么会留在这个小铁矿上,空磨几十年?——小人的建议就是,要想制成这样的非凡器物,非得请到真正的高手范铸师不可!”

秦慕白轻拧了一下眉头:“你的意思是,让我去朝廷的将作监请人?”

“正是。普天之下的能工巧匠、范铸大师,多半集于朝廷将作监。我们这些不入流的小角色,再如何努力,恐怕也是无法制出将军想要的神炮了。”周师傅说道,“不信将军可以回去,看一看你自己的家传兵器,将作监军器署打造的那柄——虎头錾金枪。若有那番范铸冶打的技艺,何愁造不出将军想要的神炮?”

经他这么一提醒,秦慕白还真是眼前一亮:“有道理!这么说,还真是值得一试?”

“将军恕罪,小人等辈实在是有心无力。或许,将作监的高人们,能襄助将军达成愿望!”

“好吧,不管怎么样,还是非常的感谢你们。”秦慕白点头微笑道,“大家都辛苦了,我马上派人分发赏赐给你们。今后若有难处,我或许还会要回来找你们帮忙的。还请诸位将此事守口如瓶,不要外泄为好。”

“多谢将军!将军放心,我等都是知道好歹之人。”众匠人们都一起欣喜的拜谢。

秦慕白离开了矿区,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但又燃起了一线希望。哪天回到了长安,倒是可以请将作监的人帮我制造大炮!到时,就算造不出摧枯拉朽的神武大炮,造两管火铳总该行吧?万事开头难,当年爱迪生点亮第一个灯泡时,肯定没想到后来宇宙飞船的光华,会闪耀在浩淼的太空星河之中。

只要我先钻研发明出第一管火铳、第一尊大炮,以大唐激进奋发、兼容并包并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气质,肯定会有更多的能人智士能工巧匠,继往开来的优化这种发明,并不断的创造出更加出色的先进产品。我现在的举动,就如同当年的爱迪生点亮第一个灯炮。

换作是在别的朝代,尤其是清朝那种时候,我若是改搞这些所谓的发明,指不定还要被扣上一顶“妖言惑众、奇技淫巧以乱国”的帽子……

一路且行且想,秦慕白回到了刺史府前。算算时间,自己居然一去就是大半天,浪费了不少时间,今日还有许多公务尚待处理。

方才到了衙门口,只那里有几名十分碍眼的士兵矗立,院中还有陌生的车马。

“呵,御林军?难道是李恪回来了?”秦慕白可是认得这些军士的袍铠,不由得心中一喜就踏了进去。

“拜见秦将军!”一名小校模样的人显然是认得秦慕白,急忙迎上来拱手一拜道,“我等奉命,专程前来将一件物什交予秦将军。”

“物什?”秦慕白上下他那小校一眼,“你不是宫里的千牛卫备身么,难道是皇帝陛下差你们来的?”

“回秦将军话,正是。”那小校回道,“其实,这本是皇帝陛下给将军的一件赏赐。只是陛下有言在先,不行圣旨不颁赏辞,只当是私人馈赠。秦将军收纳便好,亦不必跪迎谢恩。”

“哦,这么复杂?”秦慕白不禁笑了,“好,那微臣就谨遵圣谕,既不跪迎也不谢恩——是什么,拿来吧!”

那小校一招手,一名千牛卫士兵正色走过来,手捧一个朱红色的漆盒,递到了秦慕白手中。

“将军既已收讫宝物,我等即刻回京交旨,告辞!”小校说完,带着这群千牛卫上车跨马,转眼又走了。

“搞什么啊,神神秘秘的?”秦慕白大惑不解,回到书房打开那盒子,不禁笑了。

原来,是一枚“阿娜律”!

阿娜律是天竺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常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阿娜律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后来这件佛具随着大唐佛教的盛行开始流传开来,而且形状也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直到现在,大唐宫廷之中常用美玉在制作这种“阿娜律”,而且将前端做成手形——专用来给后背挠痒痒。

因此,阿娜律又有了一个别名,“不求人”,又称——玉如意!

“这玩艺我太眼熟了,这不就是李世民的玉如意么?他一个人闲来无事时,经常拿这玩艺在脖颈后背上挠痒痒。”秦慕白不禁暗笑道,“现在把他的‘不求人’、‘玉如意’赐给了我,言下之意,是不是襄州之事,我处理得正合了他的心意呢?”

看来,是个吉兆啊!

第250章 大腕驾到

数日之后,几艘雕梁画栋的官船抵达襄州港口。就从这一刻起,襄州变得热闹非凡,从而成为了大唐天下注目的焦点。

官船上载的可不是一般人,当朝宰相,名符其实的大腕——萧瑀!

初时秦慕白得到消息,得知皇帝派了萧瑀来襄州,心中便大致猜到了几分他所为何来。

要说这萧瑀,与陵寝中躺着的杨广,关系倒是不浅。杨广的皇后,也就是萧皇后,便是萧瑀的亲姐姐。前隋时,萧瑀年纪轻轻便已是银青光禄大夫,成为杨广智囊团中最年轻的一员。

萧瑀的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萧氏一直都是江左望族名门。当年唐初时割据江东的萧铣,算辈份还是萧瑀的子侄辈。

而萧瑀这个人,一向颇负争议。

自幼,他就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他为人不贪财,不令色,敢于直逆龙鳞。不管是在前隋侍奉杨广,还是后来被唐高祖李渊器重倚为心腹之时,再仰或是跟随李世民贵为宰相,他都未曾改变一分。

再者,兴许是出身名门望族的缘故,他的身上也有一些老仕族的通病——高傲,看不起门第比他低的人。武德一朝时还好,高祖李渊倚他为心腹,授以权柄委以重任。到了李世民登基之后,他自有一套班子,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萧瑀一来嫉妒他们得宠受重用,二来又看不起他们的门第出生。而且,他又是个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完美主义分子”,但若有半分看不惯的,必定不留情面的当场斥责,才不管何时何地,对方是何人。

为此,李世民曾称赞他“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赠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但也正因为孤傲的性情与执拗的臭脾气,萧瑀一生宦海起伏数次被贬,但又数次被启用,如同一只“不倒翁”。

现在,萧瑀虽然官拜“太子太保”与“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但已难以真正进入以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为核心的朝堂宰相班子参与重大决策。但不管怎么样,江左萧氏这个名门望族的影响力仍在,萧瑀的身价也并未下跌多少。由此看来,李世民派他来襄州,定是为了杨广寝陵而来,还显得比较重视。

秦慕白领着襄州的官吏将佐,到了码头迎接。几艘巨大的军舰上满载货物,用帐幔遮得严严实实,不知为何物。与之同来的,还有一千多名金吾卫御林军,声势非小。

中舰靠港,船板也搭了上来,两旁卫士罗列而出摆出了阵势,萧瑀在船头甲板上抬手整了一下衣冠,昂首阔步的走下船来。

“襄州军府折冲都尉秦慕白,率全州上下官佐将弁,恭迎萧阁佬。”秦慕白站在一众官吏之首,拱手道。

众官将一起应诺:“恭迎萧阁老!”

萧瑀抬着下巴环视了众人一眼,面无表情的对秦慕白点了一下头“唔”了一声,说道:“秦将军何必如此劳师动众?本阁奉旨而来,是为办差,非是游玩。一应俗礼能免则免吧!”

“素闻阁老清廉守正,果真如此。”秦慕白也没在意,像萧瑀这种“老革命”,有点傲气与清高也是正常。更何况,他一直就是这样的脾性,对皇帝说话也是半冷不热的,可别指望他对谁客气恭顺。

萧瑀既不废话也不客套,将手朝前指了一指:“劳烦秦将军麾下引路,我们到刺史府说话吧!”

“也好。”秦慕白点头应了下来,差使薛仁贵率领王府的亲兵在前开道,庞飞率军府的精锐越骑队在中军护卫,一行千余人,往刺史府而去。

萧瑀也不坐轿,自己骑上了一匹马,一路沉默寡言。

庞飞凑到秦慕白身边,低声骂咧道:“这老头儿,架子真大!不过是个过气的宰相,几次被贬也没折了他的傲气去。也不知他是来干什么的。”

秦慕白笑了一笑,说道:“人各有性,他生就这样的性格,能有什么办法?并非是和我们在一起这样,他在朝堂之上面对三公宰辅时,照例如此。他的傲,是傲在骨子里。江左萧氏可是百年望族,兴许他打从心眼里,还有些瞧不起起身于关陇八柱国的李家皇室呢!”

“哈哈,这老家伙倒也有趣。”庞飞笑道,“敢情他这一辈子,就只咬着‘门第’二字不放了。”

“可不是。”秦慕白扬了一下眉毛也笑了,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他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人,刚烈,正直,孝悌,清廉,而且才高学深。虽然嘴巴和脾气都臭了一点,但他总比那些口蜜腹剑、心机叵测的小人要强。”

“那倒是!”

大队人伍穿越了襄阳县城,在刺史府里停下。萧瑀也不客气,自顾在上座坐定了饮茶。歇息了好一阵,他仿佛才想起下座还有秦慕白等一大批官吏将佐,等着他说话。

“哦,本阁不堪舟车劳顿,有些头晕眼花身体不适。接风洗尘之类的俗礼,能免则免。诸位同僚就且散了自行回去歇息吧!”萧瑀摆了摆手说道。

“是……”众人自然不便再多说,只得散去。

秦慕白自然是留了下来。萧瑀此举,无非是想摒退众人了与他单独说话而已。

待众人散去,萧瑀慢悠悠的品着一盏茶,也不正眼来瞧秦慕白,慢条斯礼的哼道:“秦将军,此番,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不知萧阁老,此语何意?”秦慕白问道。

萧瑀将茶盏轻轻放到桌几上,抚了几下灰白的长须,似笑非笑的微抬起下巴,颇有几分傲意的说道:“还玺于帝,这样的功劳自然不小。”

秦慕白微然笑了一笑,随意的道:“如此说来,那玉玺倒是真的了?”

“经本阁亲眼鉴定过的,定然假不了。”萧瑀轻笑了一声,说道,“此前,陛下手中的那枚玉玺可谓伪造得极像。当初它从漠北归来时,我就曾怀疑它是假的。我也曾说给皇帝陛下听,但他不信。还如获至宝的把那假玉玺当作真的,堂而皇之的摆在御案之上用了好几年。好在如今真玉玺总算是出现啦,皇帝陛下也终于是相信了老臣的眼力。”

秦慕白忍住笑,认真的道:“萧阁老历经两朝侍奉三帝,眼力与见识定非常人可比。”

“那是自然。”萧瑀颇为自得的一笑,然后说道,“早年,杨广就曾多次将玉玺将我保管,没有人比我更熟悉那玩艺儿。日前,皇帝陛下让长孙无忌、房玄龄、虞世南等多人鉴定,都无辩真假。到最后才想到让我看一眼。那假玉玺也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当真惟妙惟肖仿得极像。若非我对那玉玺熟之又熟,恐怕也无法辨别真假了。”

“如此说来,萧阁老真是皇帝陛下的一员福将啊!”秦慕白笑道。

“要说福将,吴王与秦将军才是真福将。”萧瑀侧目看着秦慕白,眼神中似有几分妒意,酸酸的道,“误打误撞之下,居然让你们找到了真正的炀帝陵寝,也寻回了失踪数十载的传国玉玺!

“是啊,运气这东西,真是说不好。”秦慕白就快要被这“酸老头”逗笑了,勉强忍住,说道,“萧阁老,卑职想问一问,您老奉旨而来,究竟所为何事呢?”

“哦?”萧瑀愣了一愣,“难道陛下此前没有派人前来传旨,说明我此行的因由。”

秦慕白茫然的摇头。

“咳!——”萧瑀尴尬的干咳一声,“那你们为何到码头迎接?”

“卑职只知萧阁老奉旨翌临,因而前去迎接。究竟所为何事,却是全不知晓。”秦慕白索性实话实说了。

萧瑀的脸顿时有些红了,又干咳了一声,说道:“那你……去把方才那些官吏将佐都唤回来吧,本阁当众宣布此行的来意。”

“萧阁老,人都散了……再叫回来,不好吧?”秦慕白小声道,“不如,您老直接告诉我,由我去向属下转达,如此也省事省力一些?”

“不行!本阁奉旨出行前来办差,且能藏头露尾?”萧瑀正色道,“速去,将那些人唤来!”

“好吧……”秦慕白苦笑不迭,心道,这酸老头儿,自己托大,以为皇帝先行宣旨给他打了招呼,没想到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