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贫道混初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暂时也留在漠南,待此事完成后你负责将主谋们一起带回长安,我很想会会此人。”
萧嗣业低声道“杀掉就行了,带回做什么?”
席君买有些担忧地问道“如果他们突然起兵叛乱如何处理?神策军如今没有陛下手谕不能轻动啊!”
“此事我们知道,他们并不知道。何况我现在还是代管之,只要不是出地域远征,这点指挥权我还是有的。另外我想此人如此做法,也应该是考虑到用武力他们没多少把握才会选择这种虽然费时,却隐秘稳妥的手段。”
麦天狠狠地说道“如果此事不是这样便罢,如果真如老师所言,我必杀仆俊此人。”
麦仲肥深深看了麦天一眼后淡淡说道“此人不能杀,包括葛罗禄现在的酋长扎实隆也一样。”
“为什么?”麦天问道。
“你要那样做,他们可就真的会做出困兽犹斗的事情来。只需秘密捕获押到长安即可,为师自有处置的方法。此事由跃儿操办,你回去后只需如平常一样即可。”
麦仲肥说完后,又语重心长地对麦天说道“为师对你们寄予厚望,你此次虽然做事有些轻率,但为师并不会责难于你,但你切不可一错再错。否则…莫要让为师为难!”
“是!弟子谨记!”
二月,江南道多处也川现骚乱,其中更有官府中人与不少府兵参处六”曰灶枕戈待旦多日的右屯卫军迅速出击。早已经接到密令的领军将领毫不留情地处死了所有参与骚乱的人,几处骚乱迅速平息。
随即这些地方被军事管制。但这还没完,右屯卫军顺藤摸瓜,很快找出骚乱的策划 者,在几处州县的闹市区,张榜公布这些人的产业,以及以前所犯的罪孽,之后当众斩首,家产田土被随后赶来的户部官员接收造册。与之有牵连的人也被辑拿,并被押解到秘密地方。在此血腥手段之下,八个世家消失,六名官员被杀,出人意料的是百姓对此事却冷眼观望。既不叫好,也不反对。
很快一些弹劾右屯卫军与户部的奏折就堆在了高宗李治面前。这些奏折里有说右屯卫军残暴,杀良冒功的,有说户部官员趁机中饱私囊的等等不一而足。
李治翻看着这些奏章,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拍案叫到“去把麦仲肥给联叫来
等麦仲肥施礼后,李治冷着脸道“你自己看看这些奏折,给联一个。解释。”
麦仲肥随手拿起几个奏折随便翻了一下,放下后道“陛下!臣也没想到会这样。但臣认为这只是一面之词
“你没想到?这难道不是你指使的?联和你说过,江南的事情以威慑为主,可你看看这是威慑吗?这是屠杀。还一面之词?这些手段不都是你当初想用的吗?”李治越说越气,用手指着麦仲肥叫到“你你你这是恃宠而骄!竟然敢违旨不遵?”
“陛下!此事确实不是臣指使的。但臣已经猜到此事是如何造成的了麦仲肥太熟悉李治的性格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优柔寡断 耳软心活。此事如果今天不扭转的话,被人利用添油加醋一番后自己很可能会失去李治的信任,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
那这事是不是麦仲肥指使的呢?还真是他暗中指使的。当日与李治关于江南道的处理手段发生分歧以后,麦仲肥就暗中对以前的部署做了些调整。
李治那种想法太不切合实际。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是把家族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前的。想通过怀柔政策让他们吐出既得利益,那简直是与虎谋皮。就像李治如果现在就让麦仲肥交出漠南的一切权利,麦仲肥也绝不会同意一样。当然也不能硬来,这就需要一些小手段。
麦仲肥放弃了当初设计的大面积挑动。再大面积镇压的方案,改为局部挑动,局部镇压。总会有那不知死活之人会出头冒泡,这些人就是麦仲肥的打击对象。往往这样的人绝不会把自己弄的很干净,这样也就有了镇压的理由。当然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适当地搞些株连。
右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本就是西域人,只粗通文墨。所以麦仲肥起草诏谕时,故意多用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知道步真肯定看不明白,会找自己的亲信幕僚来帮自己解读,所以只要买通他的亲信幕僚此事就成了。结果派驻六州的领军将领都得到了一个明确的密令对叛逆者格杀勿论。
“陛下!此事机密,很多命令多以口传为主,很可能在口传中走样了。”麦仲肥接着说道。
见李治一脸不信地看着他,麦仲肥一笑道“陛下如果不信可以与臣一起做个测试。陛下可找二十名内侍进殿
李治怀疑地看了麦仲肥一眼,还是吩咐殿内的内侍去找人了。
不久二十名内侍到齐,麦仲肥令他们站成一排后,在一张纸上写了两个字,将这张纸只给第一名内侍看过后,才吩咐道“你悄悄告诉你身后之人,依次悄悄往下传。”
等一直传到第二十人时,麦仲肥才问第二十人道“说出你听到的。”
第二十人大声回答道“是窟窿
麦仲肥把手中的纸展开给李治看,纸上写的是“洪荒”两个字。不知内情的内侍们忍不住都低声笑起来。
李治也不禁展颜一笑。挥了挥手,让这些内侍下去。
等内侍走出殿外后,麦仲肥躬身道“陛下,此事恐怕就是这样出现的。”
李治亲眼见证了刚才古怪的一幕后,也不由他不信。语气平和了下来问道“也许是这样,但联还是觉得此事多少也有你的影子随即口气一转,用手一指书案上的奏章道“此事该如何处置?”
“陛下!朝中出身江南道的官员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只有这几人上疏?臣感觉这几人应该都与那些被镇压的世家有牵连见李治微微点头,麦仲肥暗暗长出一口气。
李治高高在上,他那里知道底下人的心思?这几本奏折明显是在投石问路。如果李治龙颜大怒,那就不是只有这几本了,恐怕江南道出身的官员和与此次江南开发有关的人都会人手一本或两本的上弹劾奏章。到那时候小事情也会被哄成大事件。
李治捡起一本奏折在眼前看了看,随手丢到了一边开口问道“江南道那边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回陛下!他们正在一县一县地垂新丈量原有耕地,以及规划适合开苇的地点,这事情恐怕没个一年、两年的完不成。”
“这样麻烦?为什么不让本地官府汇总上报?这样不是更快吗?”李治皱着眉头再道。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就目前他们测得的江州一地田亩数就与历年江州官府上报的出入甚巨。
如果依然象以前一样草草走个过场,那这江南开发之举意义不大。”麦仲肥有些无奈地说道。李治点头,抬头看着麦仲肥有些泛白的鬓角,良久后才有些歉然地说道“仲肥!你显老了许多啊!不要事事都太过操心,你还是要多注意保养身体。回头联让内府给你送些补品过去
“谢陛下体恤。臣注意就是。等把江南之事处理完,臣想修个长假,去漠南看看,还请陛下应允
第265章 地缘之战很难避免
引治有此为难地道“仲肥,联知道使你使的狠了此。但…口 要求联还不能应允。
江南之事完结后还有吐蕃与吐谷浑之事,之后还有西域的事情,这些事情联还得要依靠你来出谋划策。联实在不知道朝里还有谁能替代你。”
“哎!陛下,就当臣什么也没说过吧。如果没别的事情了,臣请告退。”麦仲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那个”仲肥,联当初提过的那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李治有些忸怩地问道。
“陛下,那件事情?”麦仲肥问道。
“就是…就是…韩国夫人那件事情。”
“这个小”麦仲肥大脑开始飞速转动,此事是绝不耳为。如果李治没和武顺有那关系,自己还勉强可以考虑,现在吗”
“陛下!此事臣也有考虑!但臣为陛下声望着想,只能有负皇恩了。”
李治有些不高兴地问道“为何如此?此事又与联的名望有何牵连?”
“陛下,臣,不便说。”麦仲肥扫视了一眼殿里的宫女内侍后说道。
“你们退下吧!”李治挥挥手说道。
“是,陛下!”众宫女内侍施礼后,退出殿外。
看到殿里只剩下自己两人后小李治才道“你说吧。”
“陛下,朝中重臣都或多或少听闻了陛下与弗国夫人有情的事情,也都知道陛下与臣君臣得意。如果陛下将韩国夫人赐予臣为妻 难免会有人以讹传讹地说陛下与臣“君臣同乐”臣请陛下慎重考虑。”麦仲肥故意将君臣同乐四个字说的很重。和李治一起玩三口,麦仲肥还没那么大的胆量。
“这有何不,“李治及时打住了,随即脸色一寒。他终于从麦仲肥的君臣同乐一词里明白了武后为什么一直鼓动自己把韩国夫人赐予麦仲肥为妻的含义了。如果麦仲肥不同意就是有负皇恩,有抗旨不尊之嫌。所以在武后想来麦仲肥必须同意。这样一来,李治自己就要颁布赐婚诏谕,也不得不与韩国夫人了断旧情,否则就是君戏臣妻,为人诟病,昏君的帽子就会砸向他自己,以现在李治一心相当明君,想要有所作为的前提下,这顶昏君的帽子,李治肯定不会接受。而且麦仲肥同样也绝不会愿意戴顶现成的绿帽子。
李治沉着脸暗自思量:麦仲肥显然看出这点,所以才让自己屏退左右,拼着有负皇恩也不愿意这样做。看来俩人都是聪明人,只有自己是个傻瓜。
李治心里不由暗骂“好你个阿媚,居然对联使这一石二鸟之策 联也不再提此事了。联倒要看你自己设下的局,你自己如何收场。”
想到这里,李治开口道“唔,此事似乎确实有些不妥之处。不提也罢!”
麦仲肥心里暗自松了口气,拱手施礼道“陛下圣明,如果没有别得事情了,臣请告退?”
李治点头,“嗯,你去吧。”
三月初,主管江南开发的户部尚书王玄策从扬州送来的公文说:江南道大部分徘徊观望的世家主动放弃了非法贪占、楼取的田土,户部已经登记造册,重新丈量之事已经顺利展开。请求朝廷对率先做出此事的世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看了这份公文,麦仲肥与来济相视一笑。来济心有余悸地笑着说“仲肥,你的敲山震虎之策成功了。你居然敢寻着违旨的大罪,依然行此雷霆手段,不得不让老夫佩服你的胆量,我不如也。”
麦仲肥却收起了笑容道“瓶如此言差矣,陛下仁厚之君对此事心知肚明,只是不忍行此武酷手段罢了。其实一味的恩示也许能够感化一些人,但世家之所以能经历许多朝代不倒,盖困世家是把家放在国之上。而他们的弱点也正是表现在太过于重视家族利益。让他们亲眼见证一下不尊朝廷法度的世家灰飞烟灭的过程,比行么都管用。”
来济本身就是隋朝左班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也算半个世家子弟,阖家在宇文化及发难之时全部遇难,当时只有三岁的来济只身幸免。
听了麦仲肥对世家的评论,与心中的印毒一对证,不由得重重点头道“仲肥所言切中要害,正是如此。仲肥见微知著,随心应变之能我朝无人能出你左右。难怪陛下对你言听计从,慕煞我等啊!”
麦仲肥勉强一笑,心里暗想道:说是这么说,也就是现在朝中江南道出身之人还没形成话语权,我才敢这样做。关中现在土地兼并也不比江南好多少,对此我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起身对来济深施一礼道“此事能成,还多仰赖讽如之力,仲肥这里
来济也急忙站起身回礼道“不敢当,我只做了你我份内的案犊之事。当不得仲肥此礼。”
“饶如当得。
如果没有瓶如做这些案犊之事,仲肥又怎能有如此精力处理江南之事?如果江南众官员都能做好份内之事,又何来如此腥风血雨?”来济默然片刻后道“仲肥一语道出其中关窍,老夫受教了!”
薛仁贵与黑齿常之经过李绩的一番考教后,终于得到了李绩的肯定。由李绩亲自带着两人前去面圣。
“陛下!臣赞成麦相所荐,由右卫员外夫将军薛仁贵与左卫率将军黑齿常之领军出征。”
李治点头,问道“他二人可知此次出征之目的与所处环境否?”
“回陛下!李老司空已经将此事告知了臣等,臣等心中已经了有定数。”薛仁贵与黑齿常之躬身施礼道。
“既如此,尔等也该知道此战关乎我朝之颜面,回去准备一下,明日早朝,联自有圣谕安出。切不可失了联望与麦相举荐之德。”李治点头道。
次日早朝,高宗李治发下圣谕:以右卫员外大将军薛仁贵为婆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率将军黑齿常之副之,发秦州、祁州的左武卫军五万府兵及早已经备下的抬重粮草等与八千神武营将士前往部州与先期到达那里做适应性练的五万唐骑汇合,帮助吐谷浑收服失地。
又以兵部给事中委师德为部州道行军司马,辅助吐谷浑可汗诺昌钵起吐谷浑军八万为仆从一同随军征讨。
大唐的战争机器在停顿了几年后,又再次运转起来。
吐蕃赞普芒松芒赞松赞干布之孙听了出使唐国的使者回说,接着又听闻五万唐骑已经进驻吐谷浑境内,出于对大唐积威本的根深蒂固,本不愿意与唐开战,欲遣使者和解。怎奈以钦陵为首的主战派势力远比主和派的多许多。
在与芒松芒赞一次秘密对话中,钦陵认为吐蕃想要发展壮大,此战必须打,而且是举全国之力与唐一战,只有夺取了吐谷浑的地盘。才能摆脱吐蕃目前地形气候的限制,人口才能快速繁衍起来,国家的力量才能强大。
芒松芒赞很是担忧地问道“唐国实力远在我国之上,即使我举全国之力一举拿下吐谷浑,可以唐国实力之雄厚,依然可以集结军队再来讨伐,到时候我国该如何应对?”
钦陵笑道“唐国势力确实比我国强大。但他想要打败我国也不容易。唐国国土面积很大,他不得不将军力分散在各地区,所以我认为他所能派出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万。最重要的是唐开国至今当初那些能征惯战之人不是老迈无用就是已经亡故,新崛起之人寥寥无几。更兼多年偃武修文,安逸生活已经过惯,战力早已经大打折扣。反观我国,虽然也成偃武修文,但却一直在与吐谷浑互相争夺,更与东天堑之间从没停止过攻伐,军力始终没有懈怠。此正是我吐蕃崛起的良机。机不可失啊!”
钦陵见芒松芒赞依然有些犹豫,便接着说道“即使万一此战我国战败,依然可以退守本土,利用地理与气候利我不利他的优势,与敌周旋。唐国其势必不可久,到时候我等再遣使求和也不迟啊!”
芒松芒赞终于被打动,缓缓点头道“那你此次打算出兵多少?”
“我打算出兵二十万。”
芒松芒赞诧异地问道 “二十万?是不是少了啊?他唐国现在已经在吐谷浑驻军五万,到时候他们一定还会再调动周边府兵参战,数量应不会少于十万,再加上诺葛钵的人,你有把握吗?”
钦陵诡异地一笑道“赞普,我们还有一只隐藏在吐谷浑内部的军队,他们可也有不少于十万之众,您忘了吗?”
芒松芒赞恍然大悟道“你是说那些已经暗中投靠我们的吐谷浑部落?这倒是一着隐藏的暗棋。”
钦陵嘿嘿笑道“这着暗棋运用得当的话,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绝不下于明面上的军队。”
芒松芒赞随即又皱起了眉头道“但你与赞婆钦陵之弟,此时兄弟之间正在暗中争斗之间,”
“这事赞普放心,我等又非汉人。在国家大事上我与赞婆之间那点事算不了什么。我早已经给他去了信将此事与他说明,他也回了信,一切以我吐蕃大局为重。”
芒松芒赞脸色轻松了下来,道“既然如此,此事你们自去安排,为我吐蕃将来的发展,就与唐国一战吧。”
第266章 来无来
旧对叶蕃的压制兰战终千开打,为配合率攻部队,西境。曰十植也同时调集所辖的部落军频繁骚扰吐蕃边境。
平西域、灭朝鲜、压吐蕃这早已经是既定战略。如今西域、朝鲜都已经按计划 完成。这压吐蕃自然就成了主要方向。
先期准备的充足,在这一刻完全体现出来。大量粮草、物资被集中到与吐谷浑最近的秦州,兵部右侍郎右卫将军令狐智通受命亲自坐镇秦州监督粮草运转。
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作为总策划之一的麦仲肥反而不忙了。高宗李治也知道自己这位宠臣的长处在国家治理上,对于军事也就是半瓶子醋,但他的预见能力和大局观还是相当有一套,所以李治只有在前线出现不明朗或委决不下时才会宣召麦仲肥进宫,听听他的见解。
江南开发已经开始步入正轨,王玄策与他手下的户部衙门之人就也能够应付,麦仲肥当然也乐的清闲一下。想想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老师袁大真人了,麦仲肥换上道袍带着黑猛与几个家将,出府奔长安城外七道岭的青羊宫而去。
袁大天师出关后既开始四处云游。十天前才刚回到青羊宫。此时正在青羊宫的人造,“仙境”里闲庭信步,远远见到麦仲肥带着七八个人从观门处进来,不由得一笑,缓步向他们走去。
麦仲肥在青羊宫的声望恐怕隐隐与袁天师相持平了。他们一进观门,立刻有不少同门前来迎接,麦仲肥安排同门招待黑猛等人,自己快步向缓步而来的袁天师迎过去。
袁天师开口问道,“你怎么有闲心来看为师?。
麦仲肥进前执弟子礼施礼后笑道“弟子这几日难得清闲,又闻恩师云游归来,故此前来探望。
袁天师呵呵笑着道“走,屋里说话
跟随袁天师进了云房后,麦仲肥仔细打量自己的座师,惊奇地发现袁天师本已经雪白的头发胡须居然成了斑白之色,曾经隐现老年斑的面部与双手居然也找不到了老年斑。
大感惊奇的麦仲肥忍不住惊叹道“师傅,您老似乎有返老还童的迹象啊”。
袁天师捋着胡子有些自得地说道”返老还童那还是镜花水月,但延缓衰老似乎做到了。”随即打量了麦仲肥一眼后道,“为师观你忧思过甚,鬓边已经华发暗生了,不若抛弃官职与为师一同修迎 ”
麦仲肥不自觉地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鬓角,叹了一声道“弟子何尝不想啊!怎耐陛下不放,弟子也没奈何。不若师傅再传弟子一些修行之法让弟子试试?”
“传你自也不难,怎奈你现在被俗务缠身,心中难得清静,如此修炼恐出差错。反而不美。”袁天师惋惜地看着麦仲肥说道。
“师傅所修何法?”麦仲肥好奇地问道。
“自从你点出外丹之弊后,为师才又归本源,所修乃是文始一脉。此功法以修一已真阳之杰,以接天地真阳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之杰;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杰之真机。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人我,同天地这也是丹道的最高境界。只主张以神御杰,不讲求精炼蒸,更不讲火
候药物,因而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修法。
此法虽然见效十分缓慢,但却去伪存真,不借用任何外力,自与天地衔接,故此法最重心境,依你目前情况,很难修炼此法。”袁天师缓缓说道。
“这么高深?把弟子听的云山雾罩。既然师傅说弟子不适合修此法,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延年益寿?”麦仲肥被袁大天师一习教导弄的头晕眼花,但依然不甘心地问道。
“你最近可曾去见你孙师伯?”袁天师没有回答麦仲肥的问话,反问道。“哦,还没有,弟子打算看过师傅后就去拜会。”
“恩,你孙师伯以药石与针眨之外力做引,加强体内五行运转强度,如今你孙师伯也同样做到了延缓衰老,这次为师云游外出也主要是帮他采些药材
说到这里,麦仲肥突然很想知道这古代究竟有没有神仙。自己虽然在漠南、漠北被那里的人当成在世神仙,但自己终究知道自己的底细,那只不过是障眼法罢了。便问道,“师傅,这世上究竟有没有神仙?。
“这个”汉?王充《论衡7道虚》有云:“准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说的是汉胚旧刘安成仙的事情。为师觉得应该有吧六”“出※
“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吧?”麦仲肥问道。
“不错,而且很多野杂之书也有记载。言:五色彩光溢于云端,始现一天门,神光自天门而射淮南王府,王乃与家中诸人、鸡、犬等皆升空而去,鸡、犬之声闻达云端。”袁天师一脸向往地说道。
“靠,古代神怪啊!不对,彩光,天门,神光,全家都飞了?怎么感觉像是被飞碟摄走了的描写?该不会是淮南王全家被外星生物绑架了吧?却被人们误以为升仙?”麦仲肥越想越觉得可能。
“仲肥?面色为何如此古怪?”袁天师疑惑地看着大睁双眼,眉头紧皱,嘴角下耷的麦仲肥问道。
“哦,没什么。弟子走神了!看来神仙之说终属虚妄。”麦仲肥急忙说道。
“说不准。哦。为师此道你虽然暂不得修行,但为师依然会给你整理出这一套功法,如今你倒是可去你孙师伯那里,让他帮你筑基,不过为师依然认为靠外力为引终是有所不妥。”袁天师也没继续询问麦仲肥,而是很关怀地继续说道。
“多谢师傅,弟子想等把弟子心中设想完全扎下后,既是弟子挂冠辞官之时,到时候弟子再开始修炼吧。”麦仲肥也没想真的成仙,但延年益寿这种事情还是不错的。
袁天师沉默了一会后似乎下了某种决心,道“仲肥,当初为师与你大师兄合力为你卜卦,结果却是劳而无功。这次云游路上在查核天数之时,发觉我等以前所制《推背图》所推结果已经出现不符。心中有感,故又为你卜得一卦,却发现你的卦象已经不再靡乱,大有水落石出之兆,你来看”说完袁天师起身在书架中的书籍里翻出一张纸,递与麦仲肥。
麦仲肥接过来看,上面写着麦仲肥的生辰八字,批语是:来无来,去无去;从来处来,非去处去。最后一句结语处却是空白。
“师傅,此是何意?”麦仲肥心里隐隐有些不宁,问拜
袁天师呵呵笑道“这就要问你了。为师一直有种感觉,你并非是为师当初那名蠢徒,此次卜卦更令为师坚信。道藏中也有夺舍之说 但那只存在于传说当中,难道你还真是道祖显化不成?”袁天师说完一脸希翼地望着麦仲肥。
“这个”该不该和他说呢?说了他会信吗?”麦仲肥心里有些矛盾。自从涅德鲁死后,麦仲肥是后世来人的秘密再无人知晓,这也在心理上给麦仲肥带来了一种孤独的感觉。
“既然他能算出这点,也许会信吧。”麦仲肥权衡了一会后,毅然将自己的本来面目告知了袁天师。
袁天师虽然感觉到此麦非彼麦,但听到麦仲肥所述还是满脸惊愕之色。良久之后才喃喃自语道“难怪天数会变,却原来是你扰乱了此中定数。这可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麦仲肥等袁天师平静下来后才再次问道“师傅,弟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所以弟子一直很担心会不会和来时那样很突兀地又回去,如今弟子在这里已经成家立业,也有了一子一女,这要是再次突兀地回去,丢下她们孤儿寡母的小弟子实在于心不忍,请师傅再卜一卦以解弟子之惑可好?”
“这个,其实那张纸上已经有了些许端倪”好吧!既然你还称贫道为师,那贫道就再为你卜一卦。”袁天师说完,起身净手焚香,取出九枚制钱合于掌中默念了半天后,将九枚制钱投入到一个画满符篆的竹筒之内,在拿起竹筒略微摇动后将筒中制钱倒于面前小几之上。之后仔细观察制钱的阴阳字面以及相互叠压的形态,以及方位,并不住地在手指各关节处掐算。
麦仲肥早已经知道,这样的掐算并不是和自己那样的在装神弄鬼,而是类似于后世用算盘或计算器在计算着各种数据,只因古算学多以天干地支等字的组合代替数字,运算起来十分集复,所以麦仲肥虽然知道,却没学会这等算法。
许久后,袁天师在一旁的纸上写了许多诸如:壬鬼、本亥、井亢等等的字之后,才开口对麦仲肥说道“明日为师让人将结果送到你府上。”
麦仲肥诧异地问道“现在出不来吗?”
袁天师摇头道“还要与星相对应,只能等到晚上了。”
“哦!”麦仲肥帮袁天师把小几上的东西收起来,又给师傅续满茶后,说道“师猪,此事你不觉得奇怪吗?弟子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这可相距一千多年啊!”
终章 梦醒时分
呃一众个为师办不清过你谅一问倒是让为竹制从道藏之中有洞天之说,加上你的叙说,为师另有了一层感悟,似乎这洞天之说真正的意义应该是每一个洞天既是一个世界?难怪会有“别有洞天,一说。”袁天师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师傅的意思是弟子是从别的洞天世界来到这里的?”麦仲肥不由得想到了很多玄幻里常用的位面和平行空间理论,疑惑地问道。
“也许吧,这等玄而又玄的东西岂是为师这凡间之人所能解释得了的?但道藏里同样也有天道不移,天道无改之说,照你所说,你已经将历史改动,也就意味着天道已改,这如何可能?”袁天师摇头,无奈地一笑说道。
麦仲肥沉默了。这又回到了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的悖论里。
就好象自己在做梦,梦中自己可以刀枪不入,可一旦梦中醒来别说是子弹了,恐怕一把小小的水果刀都会要了自己的小命一样。
所谓的虚妄与真实那一个才是本质呢?历史不可改动,如果某一处历史发生改动,那以后的历史就会完全走样,历史也就不再成为历史。可现在自己做的正是在改动历史,也就是说自唐以后的历史将不会存在,也就是说自己改动的历史并不是自己那个世界的历史,否则就根本没有自己的存在,这也间接地证明自己所改动的只不过是另一个位面或空间,自己那个世界的历史依然是恒定不动的。想通了此节,麦仲肥心里突然涌起了一种无力感。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努力而已,这样做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心里不由得冒出一首歌曲的名字《一场游戏,一场梦》。
梦以醒,心归何出?所余者不过是一声叹息,一阵茫然而已。
《全书完》
祝所有读者、作者、工作人员兔年大吉,安康吉祥,平安喜乐!!咖啡给大家拜年了。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小说下载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