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小王妃驯王爷-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姐儿过完三月的生日,天气就有几分暖和,可以不用那么怕冷。开着窗户坐在榻上的小桌子,真姐儿正在低头写自己的字。

沈吉安为自己的女儿请的是隔壁的赵先生,一个落第秀才。沈吉安自己功名不成,与赵先生又是邻居,而且王爷也只说能写能看简单的字就行了,不如照顾一下这位落第秀才。

只中了秀才就再也没有中过的赵先生,也是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心思来教沈家的这位大姑娘,所以功课很轻松,也不指望着这位大姑娘成为才女,想来让她认几个字是怕她嫁过去以后被夫家看轻的原因。

赵先生去京里过,知道大家的姑娘有不少是学写几个字的,这也是一种大家风范吧,至少赵先生是这样想的。

“真姐儿,”一个小丫头先是探头进来,看到房里只有两个丫头坐在椅子上做针指陪着,这才笑着进来,这是赵先生的女儿赵如兰。

真姐儿一看到她很高兴,两个人年纪相仿,就是真姐儿不跟着赵先生学的时候,也是经常和如兰一起去逛集市去买点心吃,当然是真姐儿请的比较多。

赵如兰在榻上坐下来,笑道:“你倒能学写字,我爹还不教我写字呢,说没用,跟我妈学绣花更重要。”

真姐儿丢下笔道:“我正写得累了,你来正好陪我说说话,说明天外面有集市,我正要约了你去玩呢。”真姐儿和如兰还有另外邻居的小丫头一直是一起出去玩。

“我刚来的时候,象是看到有人来找沈老爷,说是什么京里来的,我就跑着来告诉你了。”赵如兰先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说出来。

没有想到真姐儿全然不放在心上,对如兰道:“这天暖和好些,象是院子里的柳条都发芽了,我们去看看去。”

两个人往房外走,两个丫头跟在身后跟着,看着只是院子里,也就不跟了。真姐儿这才对赵如兰道:“你等一下我,我去听一听去。”

前面就是沈吉安的两间书房,一向会重要的客人是在这里,既然是京里来的,想来是京里的姨妈那里来的,也就是安平王的母亲。

赵如兰在一旁放风,真姐儿跑到书房窗下呆着,不是太淘气,只是有关自己的事情总是想先听一下。

房里传来沈吉安的声音,很是诧异:“这话是怎么说的,王爷平时来我肯定是恭敬着他……”

听着另外一个陌生的声音劝道:“沈老爷不用多心,太夫人是担心才让我从京里跑来看一看。”

真姐儿觉得这里面的谈话象是和自己有关。

沈吉安是有几分气愤:“这门亲事呢,是真姐儿母亲与太夫人年青时相厚这才订下来,不过依我看,虽然这亲事尽人皆知,如果王爷有退亲的想法,我也不会觉得奇怪的。”沈吉安的本心一直觉得这门亲事太不般配,真姐儿嫁过去要是受气,娘家也不能给她撑腰。

退亲?真姐儿在外面更是在竖起耳朵来听。又是那个陌生的声音,带着笑意:“王爷一向是有威严,别看他年青,所以太夫人年年赶着他来看真姐儿,又怕他来了会委屈到真姐儿。王爷这一次进京,象是对这亲事有些看法,所以太夫人让我来看一看,退亲这是万万不能的事情。”

一旁的赵如兰对着真姐儿只是摆手,小声道:“有人来了。”真姐儿这才猫着腰从窗户下面过来,装作和赵如兰看花草的样子。

过来的却是二姨娘,一见真姐儿就满面是笑:“大姑娘在这里玩呢,老爷在书房吗?我去找老爷问个事儿。”二姨娘是以前真姐儿母亲的丫头,所以面上总是老实些。

真姐儿笑对二姨娘道:“我也刚来呢,想是在呢,姨娘进去看看去。”就拉着赵如兰走了,一面心里转悠:退亲,这位王爷表哥要退亲。说是表哥,其实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只是两个母亲相厚,认了姐妹,所以喊一声表哥。

再说只有自己能喊,看来还是订亲的原因。二姨娘生的玉盈、玉香都不能喊。真姐儿想着退亲象是也不错,在沈家这样小门小户的过惯了,嫁给这样一个整天板着脸的人,象是不会好过。

两个小姑娘玩了一会儿,约了明天去赶集市去,赵如兰走的时候还对真姐儿道:“我让我妈给我十文钱,我也请你吃东西去。”

真姐儿自己回到房里去,丫头们一看到就笑了道:“姐儿哪里去了,老爷刚才让人送点心来呢,找了你一圈,都没有找到你。”

桌子上是一盘子热腾腾的点心,真姐儿洗过手拿起一块来吃,这才告诉丫头们:“我和如兰在小桥下面玩呢,水里有鱼在游。”

丫头们一起笑着劝阻:“姐儿以后还是不要去玩水,一不小心掉到水里去怎么办,就是让王爷知道了,也不会高兴。”真姐儿与王爷订亲,一向是房里丫头们的骄傲。

真姐儿又拿一块点心,心里想,好象要退亲。这样只想一下,就闪过去了,对秦妈妈道:“明天有集市我出去玩,再给我两百文钱。”

“又是和那几个小丫头出去,一要就是两百文。”管着真姐儿月银的秦妈妈带笑抱怨一声,还是答应了:“明儿我给你。”再回头喊丫头:“衣服晚上先备好了。”

“一件旧衣服就行了。”真姐儿赶快说一声,不然又是一件崭新的衣服,出去玩都担心弄脏,安平王府从来没有送出来不好的衣服过。

秦妈妈不能不说上几句了:“衣服送来也要穿才是,不是每年都送来,不穿可给谁穿呢。姐儿知道节俭是好的,就象上次王爷来,姐儿只图着家里穿旧衣服,不想来不及换,被他看到了,我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好呢。”

“我知道了。”真姐儿赶快答应下来,不然秦妈妈一说又要一堆的话,最后就是你是要嫁到王府去的,要有规矩,不能象街上的人一样乱跑,不过每次说完了,真姐儿出去玩,也还是同意的。

第二天,一直到下午,秦妈妈才让真姐儿出去,二姨娘生的两个女儿玉盈、玉香和赵如兰都等得不耐烦,一看到真姐儿出来,才一起往外走。

真姐儿身后是两个丫头跟着,玉盈玉香两个人身后只有一个丫头跟着。玉香先问姐姐:“怎么你才出来,我们等上好一会儿了。上午你现在要念书,这下午也出来的这么晚?”

玉盈跟着笑道:“想来是问秦妈妈要钱呢,姐姐这么大了,钱倒是妈妈在管。我对姨娘说,等我十二岁了,我就自己管。”然后摊开手板来数钱:“我只要到了二十文,玉香也只有二十文,姐姐手里一定多。”

四个人步出府门,真姐儿摸摸怀里,有两百文。自己一个月二两月银,秦妈妈每个月只用一两,打赏人买些缺的东西什么的。

还努力地每月节约一两下来给真姐儿零用,一两合一千文铜板,所以真姐儿每个月的零用在玩的几个小姑娘看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也是大家都乐意和她好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真姐儿看起来稚嫩,却总是和气的。

玉香只是羡慕:“大姐一个月那么多钱,我一个月才只有五百文,还要由姨娘来管着,上个月我才花不到一百文,姨娘就说我花得多了。”

下午这个时候,正在这小城里集市热闹的时候,城外农人离得近,所以摊子收得时间也晚,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东买西买的吃了一堆儿东西,都是一头的汗,最后看着店里的几块新式点心,大家一起看着真姐儿:“我们的钱都花光了,只有你身上还有。”

这样十四岁的年纪,小小的身板儿,整天装小孩,虽然有人服侍,要么自己也跟着小起来,要么就是有时候会觉得累。

真姐儿从怀里取出自己的钱袋,打开来往手上一倒,只有三文钱了。那点心却是两文钱一个的好一点儿的点心。

看看面前加上自己有四个人,沈怡真一阵好笑,我天天就同三个小萝卜头在一起玩,陪着她们一起花我的月银。可是这一会儿这点心是吃不成,手里的三文钱怎么也不能大家都吃。

站在路边的安平王此时看到的正好是这一幕,从京里回来,又是顺路,看看天晚,正好到沈家来看一看真姐儿,至少真姐儿只会认壹贰叁,让安平王一想起来就有几分头疼。

来看一看沈吉安有没有给真姐儿请先生,安平王骑在马上,一眼就看到对面路边四个小姑娘,两个大的是真姐儿和别人,还有两个小的更小,都眼巴巴地看着真姐儿小小白玉一样的手掌上,手心里放着三个铜板。

这是作什么?安平王下马来,把马缰丢给身后的赵吉,在人流中走过去。玉香在问真姐儿:“怎么你的钱也花光了,花的这么快?”

真姐儿想一想道:“都是我们吃了的,我带了两百文出来呢。”然后也很困惑:“怎么只剩下三文钱了,这点心可怎么吃。我还真的想吃一块儿呢。”看一眼新出炉的点心,越闻越想吃。

“你,”玉盈赶快对真姐儿看一眼,真姐儿顺着玉盈的眼光回身一看,身后着着高大的安平王。

------题外话------

仔仔有话说:……求收藏……。

第五章,真姐儿骑马

几个小丫头一阵慌乱,赵如兰不知道她们乱什么,也跟着慌乱。安平王倒有几分好笑,小丫头手里没有钱了,还在想着吃点心。

看着真姐儿赶快把手握起来,安平王站着问一句:“出来玩呢?”一头是汗,衣服也揉皱几分,最后玩到只剩三文钱,恋恋不舍地看着点心。

据沈怡真所想,安平王应该是不会高兴的,这在过去属于抛头露面的场景,好在自己是个十四岁的小丫头,而且象是这位王爷有要退婚的意思。

沈怡真就傻乎乎站着,回答道:“是。”然后就不说话了,垂首站着,这是秦妈妈交待过的,这样表示有礼节。

安平王比平时温和地多:“带了多少钱出来花完了。”看着真姐儿先想了一下,安平王又说一句:“表哥在问你话呢。”想当然他平时问别人话,别人一定不会这样让他等。

“我带了两百文出来。”真姐儿冲着安平王一个可爱的笑容。安平王伸出手来握住真姐儿小手,带着她转身:“来。”

带着真姐儿走到点心店里,看着这丫头不是几年前,还可以抱在手上,现在长成快到自己腰际,伙计立即就笑脸迎上来:“您要点什么?”

“真姐儿,你要吃什么?”安平王从刚才街上看到真姐儿,一直到现在都是温和的。真姐儿犹豫一下,用手指了指。

安平王命伙计包起来,赵吉从后面付了钱接过点心拿在手里。安平王这才低头对真姐儿道:“回去吃,在街上吃可不好看。”这么大的姑娘了,十四岁嫁人的都有不少,还站在街上玩得一头是汗。

“是。”真姐儿答应着,小手拉在安平王手里,被他拉着往家里走。赵吉赵祥带着马跟在后面。三个小丫头也跟在后面走着。

一面走的真姐儿一面回头看着身后的高头大马,小手被握在表兄安平王手里,觉得那大手里有硬硬的地方磨着自己的手心,痒痒的由不得人笑上一声儿。

“在笑什么?”安平王赵赦听到笑声看一看,真姐儿小脸儿上一头汗水,然后就是一脸的笑容。从怀里取出自己的丝巾给真姐儿擦拭过汗水,听着她低声回答:“那马真大,”比此时十四岁的自己要高上不少。

没有穿越以前的沈怡真是没有见过真正的高头大马,此时想去亲近一下,看着那么高又怕马踢人。身边的这位身份贵重的表哥今天格外的亲近。以前从没有这样过,以前他来看自己,沈怡真只是坐下来垂首听他说话。

就有问话,问的不过是:“在家里做什么?”或是随口会交待:“春天时气不好,在房里呆着的好,园子摘花虽然好,只是万物发的季节,病气也发,”这是外面有伤风的人多,赵赦会多说一句。

而沈怡真,这个时候就答应说:“是,”这见面儿就结束。

不想他今天给买点心,十四岁的身子十九岁灵魂的真姐儿,今天算是和赵赦多说几句话。

真姐儿说马不无希冀,赵赦看看自己的座骑,再看看真姐儿。以前从没有哄她的心思,今天就携着她站住,喊一声赵吉:“把我的马牵来。”

赵吉答应着,牵过赵赦的座骑。高大的一匹黄骠马,是王爷心爱的。黄骠马走近主人,昂一昂头也有兴奋。赵赦身边的真姐儿开心地道:“表哥,让我坐一下。”

说过以后,想想古人闺训,肯定没有姑娘小姐在马上猴的。就是宝二爷骑一次马,凤姐也让他赶快下来,女孩儿一样的人品,不要猴在马上。

对赵赦脾气并不清楚的真姐儿,一时欢喜要坐。随即明白过来,对着赵赦小心看看,见他没有笑容,就垂下头来。

正在想着,腋下一轻,人已经被赵赦抱在手里。赵赦看着双手上露出笑容的真姐儿,这就是我的小媳妇了,抱起来不过这一点儿大,身子轻得还没有我的兵器重。抱着她送到马上去,真姐儿露出笑容,不忘讨好他:“多谢表哥。”

笑得甜甜的真姐儿,荷润雨露一样。赵赦依然面无表情:“坐好了,表哥牵着马,你不要害怕。”

马旁走着的玉盈、玉香和赵如兰,都是羡慕的笑容。

马缰绳很长,一段是真姐儿抓在手里,近笼头的地方是赵赦抓在手里。真姐儿乐陶陶地看着大马往家里走,得意忘形地就学着别人骑马的样子动了一下缰绳,同时小嘴里不由自主地吐出来一句:“驾。”

这声音虽然轻,却被赵赦听到了。他回过头微微一笑,这一个笑容让真姐儿不好意思,女孩子不好意思要么就是红一下脸,要么就是一个笑容。真姐儿赶快腼腆地笑一笑,这位表哥是王爷,是自己过生日时来的人都要对他下跪叩头的王爷。这一会儿坐得高,看他真的是帅,非常的英俊。

人骑马上觉得肚子饿了,眼睛就往赵吉手中的点心上看一眼,可是只能看一看,刚才说了路上不给吃,真姐儿咽一下口水,回到家里有吃的,就是路上饿了才要买点心。

过了一条街,先到了赵如兰的家里,赵如兰看着这几匹高头大马,几个人高马大的男人,也不打招呼,放慢脚步下来就退到后面。然后赶快回家去。

安平王带着自己的小媳妇继续走,在沈家门前把她抱下来。真姐儿眼睛又在点心上转一转,赵赦看在眼里,更觉得自己此行来得对。这样的一个孩子,在街上吃点心,一头汗水把额头上刘海都沾在面颊上。

虽然看着如丹珠一样可爱,可是要跟她成亲?一想到这个,安平王庆幸。今天路过的安平王是要把自己的小媳妇接走。打算接到自己身边按自己的心思去教导她,让她以后有个王妃样子。

门上兴冲冲走来四姨娘。对着门房说一句:“我出去买盒水粉,丫头们只是买不好,还是自己买的中意。”一眼看到门外停下几匹马,身材高大的安平王正从马上抱下大姑娘来,携手往家里走进来。

瞪大眼睛的四姨娘赶快就避开了,这位王爷生的是好,但他极少正眼看人,除了老爷和大姑娘还有几句话,别人对他说话简直就是白说,最多就淡淡的一声“嗯”。

现在看着他携着大姑娘的手往家里走,四姨娘看着就要发笑,这就是几年后的一对夫妻了,大姑娘今年十四岁,只到他腰际,如果以后不长高个头儿,成亲后走在一起真是好看的很。

没有注意别人的安平王眼角又在看真姐儿,想来是手心里的茧子磨到她的小手,刚才握着她的小手时就看到她又是有笑容,就象她在街上笑的一样。

“赵吉,去对沈老爷通报一声我来了,我送姑娘回房去,就去见他。”站在这小小的庭院里,安平王发号司令有如自己的军中。赵吉答应一声走了,剩下的赵祥提着点心,跟着王爷来到真姐儿房里,把点心呈上去。

安平王接过来递给丫头们:“装好了送上来吧,姑娘象是饿了,再倒热茶来。”真姐儿听过以后,小脸儿笑眯眯。这话很对自己的心思,就是又饿又渴。

丫头们忙着请王爷坐下,真姐儿对着表哥行一个礼,低声道:“谢谢表哥。”这一次也没有喊错。

安平王仍然面无笑容,只是“嗯”一声。真姐儿听到他刚才吩咐过赵吉去通报,对父亲说王爷要见他。可是他是全然不着急的样子,自己居中坐下来,再吩咐花开:“打水来给姑娘洗洗,外面玩了一头的汗,再风一吹看病了可怎么办。”

一个房里的人都脸红,秦妈妈是知道规矩的老人儿,赶快跪下来:“请王爷饶恕,没有照顾好姑娘。”

这样的一个场面,真姐儿看过,心里当然是不舒服,古人动不动就让人跪来跪去的。难道我连出去玩的自由都没有了,这还不是王府,这是沈家这样的小庭院,也没有太多的规矩。

看着秦妈妈跪下来,一个房里的人都跪下来,站着的真姐儿只能低下头来,这个时候总不能瞪他一眼或者是发发脾气,穿越过来两年,深知道这位王爷的重要性。公侯伯子男,异姓王爷地位仅次于皇帝和亲王。只有他对别人要打要杀的,别人对他就要有规矩。

可是真姐儿心里不舒服,还是低声说出来:“是我自己跑出去,不关别人的事情。”秦妈妈就害怕了,我们的这个傻姐儿年纪小着呢,全然不知道不能得罪未来的丈夫,得罪眼前的这位王爷。

安平王也不紧不慢地立即就反驳:“孩子话!服侍的人就是跟你的,你一个人跑出去这么久我看着并没有人着急,也不怕外面有车有人冲撞了你,这样怠慢怎么行。”真姐儿的话在安平王耳朵里听起来更觉得没有规矩。

面无表情的安平王毫不客气,他为着真姐儿是个孩子,才没有继续计较下去。不过房里的人不是孩子,都吓出一身冷汗来。

------题外话------

仔仔有话说:亲们,收藏收藏了咯……。

第六章,王爷的主张

房外走来了沈吉安,听说这位“贵婿”到了,沈老爷要来见他,当然是不能大刺刺候着他来见自己。走到房外的沈老爷正好听到这位可以决定他治下一切人生死的“贵婿”说的话。沈吉安再想想他要退婚的意思,只是难过。沈家也在赵赦封地,是他治下子民。

脑袋顿时大了的沈老爷极不舒服,既然要退亲,何必一进家门先把真姐儿教训一通。这是我的女儿,没有规矩是我家的事情,这不是还没有出嫁?

我沈家就是这样的小门小户,连着家人不过二十个,女儿大了出门去逛,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这是事实。

不快归不快,沈吉安还是赶快走进来,脸上带着做生意时的和气笑容:“王爷来了,路上辛苦。”心里再气的沈老爷明着不能跟安平王顶撞。如果不是自己未来的女婿,这样身份高的人,只怕看也不会看自己一眼。

赵赦看到岳父进来才站起来接一下,随即就坐下,依然是居中高坐。丫头们用小细碟子送上点心和热茶来。和父亲一样正在难过的真姐儿,瞄一瞄这位居中坐着的“表哥”,她还站着。难道不知道我饿了,热气腾腾的一杯热茶更是弄得真姐儿饥肠辘辘。

“坐吧,”真姐儿这抱怨的一眼,安平王总算是看到了。小姑娘小眉头微颦,眼睛里明显是写着“我饿了。”

坐下来的真姐儿尽量悄悄,拿起一块点心,送到嘴里也不敢大口的吃,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这样小口吃东西真是受罪。

好在立即就可以轻松了,安平王对岳父沈吉安道:“岳父,去你房里说话。”真姐儿明显松口气,嘴角边有一丝笑容。赵赦看在眼里,是样样不讨他喜欢。

不亲近表哥,以后没点心吃,赵赦心里掠过这样一句孩子话,自己也觉得好笑,这都是找一个小媳妇订亲招来的。

赵赦站起来,沈吉安站起来。垂首恭立的真姐儿看到门帘一放下来,房外人影不再见到,人立马就欢快,站着先把茶喝了,再拿一块点心吃起来。手里不忘托着细瓷碟子,送到秦妈妈面前:“妈妈吃一个。”

“姑娘,”秦妈妈又好气又好笑,不怪这位王爷进房里来就要板着脸教训,姑娘太可爱,可是也到学规矩的时候。

秦妈妈接过点心碟子,放在黑色几上,再拉着真姐儿坐下来。花开送上热水,拧一个手巾把子拿来,悄声笑道:“姑娘是怎么遇上王爷的?”

真姐儿一只手送点心在嘴里,一只手伸出来让秦妈妈擦手。含糊地道:“不知道怎么,就站到我身后。”

花开还在担心:“王爷走以前,一定再来教训。姑娘,你可千万恭敬些。”真姐儿含糊地道:“给我一杯热茶,”嘴里点心吃完,真姐儿又道:“他说我当然听着,只是不知道他住几天,我明天还想出去玩呢。”

门帘一动,赵赦重新进来,一眼正看到真姐儿坐在黑漆的四出头官帽椅子上,正在道:“王爷一来,我都不能出去玩了,他早走就好了。”

房里一片寂静,真姐儿小嘴里的点心一下子就掉下来,摔落在裙子上,再落到地上。手里捧着水盆的花开示意身边的小丫头绢儿把地上的点心捡起来,偏偏绢儿没有看到。

面沉如水的赵赦看着真姐儿坐在椅子上,对着自己张口结舌。赵赦心里更不悦,他是再回身来看真姐儿洗手。外面玩了一圈,回来拿着点心就吃。深觉得房里丫头们不会侍候的赵赦。进来就看到这一幕,又听到真姐儿的话,一个字也没有少听。

真姐儿对上赵赦严厉的眼光,慌忙低头。这一眼让人不寒而栗,丫头妈妈们都说,表哥战场上杀人,军帐中的大将军。不高兴时果然很有虎威。真姐儿有些害怕,秦妈妈又跪下来:“王爷恕罪。”姑娘是太随意些。

房中丫头们都跪下来,只有始作俑者真姐儿低头还张着小手。赵赦一眼把真姐儿看得不敢动,他没有再教训,冷着脸出来找岳父。

在京里同母亲说这亲事门不当户不对,被母亲一顿教训:“你封了王就看不上母亲订的亲事,这亲事要是从家势上来说,沈家是商人,原本就是门不当户不对。我就是冲着门不当户不对才订的,现在你要退亲是万万不能。”

安平王是一肚子的火气,我应该娶的是一位仪表大方的贵族女子才是,至少自小儿深受教育,能认完一到十。思绪想到这里,安平王发现自己也跟着犯糊涂,从一到十的话也说出来。安平王往岳父房里走去,这门亲事我是退不了,可这孩子不能再由着性子长大。

“这……怎么可以?”沈吉安听完安平王说的话,当时就愣住了,此时沈吉安是坐着,而安平王笔直站在房中缓慢踱步,不紧不慢地再道:“我定了,明天我走的时候,把真姐儿一起带走。”

眼前的这个人,这一位贵婿,沈吉安心里一会儿是热腾腾,一会儿又是在折腾,弄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只能提醒道:“没有成亲就住到王爷府上去,这是让人笑话的事情。”

赵赦转过身来,眉间是浓浓地不耐:“谁敢笑话?”沈吉安不说话了,在这里是王爷说了算,在他的封地上就没有人大过他,谁笑话?笑话的人是有,只是不敢当面笑话他。

就是一件政事一件政绩,背后笑话的人也有,谁又敢当面说?沈吉安匆忙地找理由出来:“这件事情于理不合,未成亲的姑娘先住过去,京里太夫人那里会怎么说,王爷的至交又会怎么说,”沈吉安一向是在安平王面前诺诺,这一次摇头:“不行,这让真姐儿以后还怎么见人。”

订了亲以后年年被母亲赶着来看真姐儿的安平王平时对岳父只是合乎礼仪,一个小生意人,政事上谈不来,军事上也不行,总不能同岳父说做生意经。安平王既然决定下来这件不合乎礼仪的事情,当然是知道要过岳父这一关,沈家虽然是小门小户,可是平素来时看,岳父是个爱孩子的人,当然个个都疼。安平王在心里微微一笑,我接走真姐儿,只疼她一个才是。

面容有几分缓和的安平王对岳父放低身段:“京里母亲那里,我已经禀过,母亲已经同意,有书信在此。”赵赦把收信拿出来给岳父看,候着他看过信只是沉思,赵赦才道:“有我疼她,不会有人笑话她。”

准岳父沈吉安有一句话是不能说,嫁到王府里去都说是荣耀事。天底下才有几位王爷,手握重兵的王爷又有几位,说一句好听的是热火烹油之势,说一句难听的是处处要当心。真姐儿这么小,一应这些人情诡谲统统是不会,最多就是家里的姨娘们眼睛只盯着真姐儿的吃用,沈吉安自己心里也清楚。

“王爷,”沈吉安还是不想同意,也就把话直接说出来:“真姐儿小呢,一应人事都没有见过,去到王府上住着,有您护着是没有人敢说什么,可是这……”背地里的事情与闲言闲语就难当了。

这正是安平王要接走的原因,手握重兵朝堂上位尊的安平王想一想这亲事既然必须成,真姐儿就必须合乎我的要求才行。人不都是从小儿教出来的。

房里吃过点心洗过脸的真姐儿让秦妈妈这才松一口气,扳着手指头在旁边再重头说一遍:“姐儿大了,要尊重,不要再往门外去才是。”然后就是怪自己:“我就不应该给你二百文钱,”然后骂花开:“姑娘出门,你怎么不跟着?”

花开只能听着,姑娘出门一向是如此,从小儿就这样不用人跟,也不喜欢别人跟,说玩得不开心。

现代灵魂的沈怡真还不习惯自己身后一动步就跟着一个丫头,象是看管一样。在秦妈妈的念叨声中偷偷对花开笑,花开又挨说了,又是我造成的。这在此时的社会里,叫不尊重,也叫一意孤行。

背着秦妈妈的花开,对着真姐儿笑一笑,意思是没有事情,秦妈妈说几句也就算了。主仆两个人都笑眯眯地听着秦妈妈说,其实一个字也没有往心里去。

秦妈妈把话说完了,这才细细地问真姐儿:“是在哪里遇到王爷的,当时又是什么样子?”听着真姐儿说完,秦妈妈也笑了,对真姐儿道:“可是我说的,王爷送来的银子倒是要来咱们用才是,那钱年年送并不是给老爷,是给姐儿的零花钱。”

一年两百两银子零花,真姐儿立即心算一下,两百两银子现在市价两十万枚铜板,一天可以花五百多枚铜板才是。

这样一想,真姐儿乐陶陶地对秦妈妈道:“那我一天可以花五百文,就不会担心出门吃不到点心了。”在秦妈妈嗔怪的眼光中,继续乐陶陶的真姐儿这才明白:“难怪父亲总是要给我,我觉得这钱应该给父亲,原来只是给我的。”想一想在街上表哥问出来:“你身上带了多少钱?”告诉他二百文,表情就不怎么的。

可是真姐儿当时乐得不行,我比别人钱都多,想到这里,沈怡真捧腮:完了,我……再这样下去,彻底变成小孩子,再一想自己其实也不大,十九岁的少女依然是稚气的。

第七章,不愿意离开家的沈姑娘

晚饭摆在沈家不大的正厅里,三位姨娘旁边侍候。沈怡真进来时老实再老实,默然地吃了这顿饭。

吃饭的人只有三个,安平王、沈吉安和沈怡真。赵赦吃饭是食不语,沈怡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