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宋-权柄-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浅ぐ哺谋肯衷诘阶邮绷嗣矗俊ㄕ劭墒拭髦饰省
宋贵笑了笑,但凡在陕西当兵的人,谁不知道府州折家?忙道:〃原来是折大人。此间乃是长安西驿,向来只接待西夏、吐蕃使者,只怕还要请折大人打转,或将近寻个客栈,找间民居,先过了今晚……〃〃某住不惯那些所在。纵不能借宿,便是借匹马也行,总之明日便还,该付的缗钱亦不少他便是。〃折可适拿腔说道。
〃这,石帅钧令……〃宋贵正在委婉拒绝,那边张约与种杼都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二人眼尖,早已远远看见折可适,种杼远远便叫了起来:〃是折大哥么?〃张约却向姚凤说了声〃恕罪〃,大步走了过来,见着折可适,一把拜倒,说道:〃折大哥,想煞兄弟了。〃折可适连忙扶起张约,看一眼他的装束,此时更看得分明,是长脚幞头、紫绣抹额(阿越注:所谓抹额,是宋朝武人流行的装扮,将不同颜色的布帛剪成条状,然后系在额间以作标志。有点象小日本额头上常绑的那块狗皮白带,不过系戴的式样有所不同,且颜色各异,亦不知倭人风俗,是否源自宋人这一时尚。)——折可适心中更无疑问,这紫绣抹额,在熙宁十一年已明颁诏旨,武人非诸班直、卫尉寺不能系戴。再看张约的背子,胸前绣着实心双戟相交图——根据熙宁十一年枢密院颁布的武官标志图案,这是正九品上仁勇校尉的标志。
〃恭喜兄弟又高升了。〃折可适与张约一见面便开起玩笑来。当年他们一起在延州之时,张约还只是个陪戎校尉。两个人不仅一起打过仗,还曾经一道在无事的时候偷偷跑到横山蕃落的地盘去打猎,称得上是交情深厚。当时种杼还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也经常跟在二人屁股后面,帮他们拖猎物。
〃大哥取笑了。〃张约笑道,以一个普通人而言,在三十岁之时能够成为正九品上的武官,还是蛮可骄傲的。毕竟象他这样出身于平民的人,是无法与折可适这样的世代将门之后相比的。他与折可适的友谊是一段奇特而珍贵的友谊,对于做事一丝不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张约而言,折可适的胆大妄为,是他心里格外欣赏的。人与人之间的缘份有时候是无法解释的,如若是换成别人,张约亦不会冒着违背军纪的危险,与他一道深入横山数百里,只为享受那种冒险的乐趣。虽然张约承认在卫尉寺的生涯,更合乎他的性格,但是他心中最宝贵的回忆,还是在延州当兵与折可适的种种冒险。
此时种杼与姚凤也走了过来。
〃折大哥。〃种杼有着种家人少有的热情,不待折可适回答,他便已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哥怎么到这里来了?〃折可适并不回答,只是望着姚凤,明知故问道:〃这位是……〃〃在下姚凤姚子鸣。久闻折致果大名,不料今日竟得亲见。〃姚凤客气地说道。虽然四个人都曾经在延州军中效力,但是姚凤既便是在姚家内部,也是个不引人注目的子弟,折可适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之前已偷听到姚凤是职方司的人,折可适猛地想起一事,不由移目望了种杼一眼——难道种杼也加入了职方司?
种杼仿佛猜到折可适在想什么,在旁边笑道:〃姚兄与兄弟我都在职方司陕西房听差。〃〃久仰,久仰。〃折可适敷衍地向姚凤抱了抱拳。没有人愿意招惹职方司的人,但也没有人愿意亲近职方司的人,哪怕他是身份公开的官员。姚凤似乎对此早已习惯,只是不置可否地一笑,也并不介意。
张约在一旁已听宋贵说起折可适的事情,心中顿时大感为难。长安西驿住的究竟是什么人,张约的部下没有人知道,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任广对他很信任。显然,从种杼与姚凤说话的语气来看,他们也知道。如果说张约对种杼与姚凤还有一点怀疑的话,对于折可适,他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但是任广的军令没有给他留半点余地——除非是任广与许应龙亲自来此,否则,没有帅府的手令,长安西驿之内,便是只蚊子,也不许出入。长安西驿不是没马,但是的确不能借。
但是对于折可适,张约却真不知道要如何回复。
他无法解释,亦不能用公事公办的语气向折可适说话。而且张约也深知京兆府的宵禁令不是闹着玩的——犯宵禁令敢拒捕或逃逸者,一律格杀;老老实实被抓进京兆府大牢的,不论士民,一律扔进牢中饿上一天一夜,再由家里人出钱赎回。如果果真听任折可适犯禁令,便是不饿上一天一夜,单是关上一个晚上,折可适也是颜面尽失,他更是没脸再见这个兄弟。
眼见着折可适将目光缓缓移到自己脸上,张约的脸慢慢变成赭红色,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约的表情,足以让折可适明白,住在长安西驿里面的人的份量。
〃能让陕西路派董乐娘这样的歌妓深夜前去献技,能调动卫尉寺的人严密守护,还引起职方司的兴趣……〃折可适心里转珠似的快速掠过种种想法,一个惊人的念头猛地跳了出来,〃难道是仁多澣来了?〃想到此处,折可适更加兴奋起来。〃想个什么办法才能赚得进去呢?〃正在暗暗算计之时,忽然,西边的夜空中映得通红,折可适一怔之间,便听到喧哗之声大起,〃着火啦!〃〃着火啦!〃呼声喊声从西边传来。张约与宋贵也听到声音,连忙回头望去,二人脸色立时便变了。
〃那里挨着驿馆!〃宋贵惊叫道。
〃慌什么?!〃张约厉声喝道,只略一沉吟,他便立即吩咐道:〃宋贵,你带一拨人去领着百姓救火!京兆府马上便有人来支援你。〃〃是。〃宋贵答应着,领了一拔人急匆匆地去了。
张约又向折可适与种、姚二人抱拳说道:〃折大哥,种兄弟,姚兄,请恕兄弟我失礼了。〃说完向手下的卫士挥了挥手,厉声喝道:〃其余的人,都随我来!〃领着身边的人,向长安西驿跑去。折可适只见张约一路跑去,驿馆周围不断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冒出来,随着他向驿馆跑去,最后竟几乎有一百余人,不由得竟呆住了。心里也越发证实了自己的判断——长安西驿里面,毕竟是有大人物在。
姚凤与种杼望着张约的背影,二人迅速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种杼突然向折可适笑道:〃折大哥,想不想去看看热闹?〃折可适一怔,问道:〃什么热闹?〃〃随我们来便知。〃种杼笑了笑,向姚凤使了个眼色,二人也径直向长安西驿走去。折可适愣了一下,随即也立刻大步跟了上去。
种杼与姚凤对长安西驿显然十分熟悉,他们并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绕到南面的一扇小门旁边。此时众守卫似乎大都被调走,门边便只有两个守卫,二人大摇大摆走上前去,休说那个两个守卫,便连折可适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见二人默契的使了个眼色,猛地挥掌,掌锋准确地砍在两个守卫的脖子上,守卫当即被打晕了。种杼完事之后,将食指竖在唇边,笑吟吟地向折可适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折可适心中颇有疑窦,只觉今晚的事情难以索解。但是越到这种时候,他反而越是冷静。当下只不动声色地跟着种杼与姚凤在长安西驿中穿行。只见种、姚二人一路不发一言,在驿馆之内行走,竟不要丝毫停留与迟疑,仿佛对此地竟是极为熟悉的。折可适又细细观察,见这长安西驿规模颇大,此时火势已越过西墙,驿馆的人众与卫卒,拎着水桶前后相继地向西边跑去,显得一片混乱。折可适深知城市之内失火,向来是了不起的大事。长安因为是离西夏最近的大城,担心奸细纵火作乱,所以才会严厉推行宵禁。此时他脑海中不断想起种杼与姚凤那有点诡异的笑容,心中隐隐伏着一个想法,却又不由自主地极力回避着。
如此在驿馆内走了一阵,种杼与姚凤忽然在一排大树后面停了下来。折可适从树干间抬眼望去,只见离他们三人所在约有一箭地的地方,有座小楼。小楼上约有十余人在凭栏观火,折可适清晰地看见三个年轻的西夏武官正在低声说着什么,而在他们身边,赫然便站着董乐娘与几个帅府亲兵。折可适也不知道这三个西夏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但他见楼前楼后,张约正指挥着人手巡逻——只是他们藏身之处,前面正当大道,救火的人从这里跑来跑去,却没被注意;而这些西夏人身边又有石越的亲兵保护,显然来头不小。他正待询问种杼,转过头去,几乎惊得叫得声来。
种杼与姚凤两人正在摆弄着一驾小弩机——折可适不知道这二人是从哪里变出的戏法,拼拼凑凑之间,便组装得差不多了——这是折可适从未见过的武器,比普通的军用弩机要小得许多。种杼见折可适看他,却并不介意,只是一面调弄着弩机,一面低声笑道:〃这物什是兵研院专门为职方司设计的,虽然看起来小,但是射程与杀伤力都没差太多,几乎比得上常见的弩机了。〃〃你们想干什么?〃到这个时候,折可适已经没有心思欣赏新式武器了。
种杼呶呶嘴,笑着不说话。姚凤却是一脸肃然,看他表情,竟仿佛是个从容赴死的壮士。
〃是职方司的命令?〃折可适追问道。
〃折大哥向来是义薄云天的人,今日机缘凑巧,正好请大哥来作个见证。〃种杼说话间,已开始校对准星,〃大哥知道那楼上是谁么?〃〃楼上?〃种杼轻蔑地撇撇嘴,冷笑道:〃折大哥再也想不到,那上面竟然是文焕那个逆贼!三个西夏人中正中间那个便是!〃〃文焕?!〃折可适大吃一惊,立时什么都明白了过来,道:〃你们想刺杀他?〃其实这话已经不必问。
〃在下亦素抑折致果之名,若有折致果为证,让世人知道我等并非不忠之臣,只是为国除逆,死亦无憾。〃姚凤淡淡地说道,目光中尽是愤怒与决然。
〃你们疯了?!〃折可适这时才真是急了,但他亦不能高声大叫——文焕的命运他并不在乎,他在意的是种杼的命运。〃为了这种人赔上自己的前途?!〃〃我们姚家世代忠义,与西贼作战战死者不知凡几,未有一人降敌者。文焕这种逆贼若得善终,天理公道何在?!〃姚凤的声音十分平静,是那种决然赴死的平静,一面低声说着,姚凤一面已将弩机瞄准了文焕。
〃军法无情,我们做了这件事,亦不敢活着玷污家门。〃种杼依然是笑嘻嘻地,一面小心地摇着棘轮,给弩机上弦。
折可适望了望西边的火云,又望了望文焕,忽然沉着脸问道:〃我只问你一件事,外面的火是不是你们放的?〃种杼与姚凤都没有说话,树后面只听见棘轮转动的咔咔声。外面,张约似乎注意到这边,开始派人向这边来巡查。
〃外面的火是不是你们放的?!〃折可适又问了一句,虽然是极力压着声音,但是任何人都听得出他声音中的冷酷。
种杼转完了最后一转,将头转向折可适。
姚凤的手指扣向扳机。
〃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种杼没有了笑容。〃我们约好时间赚门,张大哥那关通不过,只好出此下策……〃〃你们混账!〃折可适大声吼道,一拳挥向种杼。
种杼未及反应过来,便被折可适一拳击落了两颗门牙,满嘴是血,跌倒地。姚凤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冷静地扣动了弩机。
〃嗖〃地一声,一枝短小锐利的弩箭高速平直地直冲向文焕……
喧哗之声猛然增大,折可适的吼声,从树林中射出的弩箭,卫尉寺的士兵一窝蜂地向三人的藏身之处冲来,小楼之上也乱成一团……姚凤显然对自己的箭术十分自信,并没有多看楼上一眼,他走到种杼身边,扶起种杼,淡淡地说道:〃我们是替天行道。〃〃你们是替天行道,别人便活该被你们烧死?!〃折可适厉声骂道,〃你们的道义,便要无辜的人替你们殉道?!你们的确是玷辱家门!〃〃种致果出身将门,不知仁者将之贼么?〃姚凤反唇相讥,卫卒们早已冲到四周,将三人围住,他却毫不在意,〃一将功成万古枯!为将者即是国家之屠夫,朝廷之鹰犬,何必假仁假义?!一向听闻折致果是英雄,不料竟这般迂腐。〃〃拿下!〃看见折可适三人的张约,脸色如同黑炭一样。
卫卒冲了上来,不由分说,便将三人绑了。此时三人谁也没有反抗之意,折可适被姚凤的话说呆了,以他所受的教育,的确也无法反驳姚凤的话。而姚凤与种杼也并无反抗之意,二人自决意〃替天行道〃之时起,便已不惜一死。二人如英雄一般昂首挺胸,听任卫卒捉拿。
张约寒着脸,走到二人跟前,盯着二人看了半晌,忽然冷冷说道:〃教官说得半点没错,唐代武人祸国,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目无法纪之徒!武人不守纪律,便是国之大贼!〃说罢,张约〃刷〃地一声拔出佩刀,割下一块衣袍,对种杼道:〃从此我没有你这个兄弟!〃无论是折可适,还是种杼、姚凤,都没有想到张约能说出这般有见识的话来。种杼侧过头去,不敢看张约;姚凤却是失魂落魄一般,喃喃道:〃武人不守纪律,便是国之大贼!武人不守纪律,便是国之大贼……〃消息传进帅府的时候,石越刚刚写完奏章的最后一笔,他的毛笔字令人绝望的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长进,但好在皇帝与尚书省都已经接受这个现实了。书案旁边的五味粥已经热了三回,但是依然一口都没被碰过。虽然石越也知道〃食少事烦〃并非长寿之道,但是果真想要有所作为的话,在什么样的位置,就有什么样的责任。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你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个好觉。;
〃河套为我必争之地。自夏贼据套为穴,形势逆转,彼遂得出没自由,东西侵掠。我守御烦劳,三秦坐困。故河套之患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一面细心地重新检查自己的奏章,一面听丰稷愤怒的汇报着长安西驿发生的案件,石越的表情看不出什么波澜。直到听到折可适居然也涉及其中之时,才微微扬了一下眉毛。
〃……种杼与姚凤供认不讳,……〃奏章检查完毕,石越打断了丰稷的汇报,〃文焕伤势如何?〃〃弩箭未中要害,射中左胸上方靠肩处……〃石越暗暗松了口气,但是丰稷的表情却并不乐观,〃然弩箭上淬有剧毒……〃石越的脸沉了下来。
〃本帅只想知道他是生是死?!〃〃生死未卜。〃丰稷平静的说道,从他的语气中,听不出对于文焕的遭遇是高兴还是不安,但肯定不会有同情,〃万幸的是,长安西驿距何莲清府只有一条街,现在何大夫正在医治……〃〃究竟是什么毒?〃石越再次放心了一点。何莲清是长安有数的名医,虽然对于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准石越一向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此时也只能依赖专业人士。而且既然是生死未卜,至少可以证明那种毒药并非传说中的〃见血封喉〃的毒药。
丰稷一时无辞,显然对此他也不知道详细。
石越斜睨了他一眼,〃本帅要去看看文焕,顺便给仁多保忠与慕泽压压惊。〃〃石帅,许应龙与任广在外面候见……〃〃他们还有脸来见我么?〃石越的语气象刀子一样尖锐,〃你让他们两个上表自劾吧,任广最多是降职,至于许应龙,你替本帅问问他,是想去凌牙门,还是想回家种地?〃〃石帅。〃许应龙的命运,自然不必多说,但身为帅司参议,丰稷亦有自己的责任,〃种杼是种家的人,姚凤是姚家的……〃〃什么种家姚家?!〃听到这话,石越的脸上如同挂上了一层寒霜。
〃现在是用人之际,且其情可原……〃丰稷自有他的顾虑,种姚两家在军中的影响实在太大,如果追究这件事,种杼与姚凤必然是死罪无疑,但是……
〃种家与姚家敢造反不成?!〃石越厉声道,目光发出慑人的光芒,〃朝廷重视人材,但是,相之,你要记住一件事,天下从来不缺人材!〃〃是。〃丰稷读懂了这句平淡的话背后的杀气。
〃武人是国家之鹰犬爪牙。不服从命令的鹰犬爪牙,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朝廷对武官不为不厚,但是他们亦必须恪守自己的本份。〃石越冷冷的说道,〃小节有亏,或可优容。身为职方司官员,却凭一己之好恶之杀人纵火,目无国法,此风若长,国家终有一日,必陷入万丈深渊不可自拔。〃〃下官……〃石越摆了摆手,道:〃相之放心,大宋之体制,种姚二家若有不臣之心,是自蹈死路。莫看三种手绾兵权,姚家世代从军,朝廷若要诛杀之,只须遣一介之使,便可持其首级而归。〃〃是。〃石越说得如此笃定,丰稷倒并不怀疑。〃只是种杼、姚凤,是否移交卫尉寺,押解至京审问?〃丰稷如此处分,全是替石越着想。
〃居上位者,贵在能持天下以公,赏罚严明。一昧以私情讨好下属,适为下属所轻,乃自取败亡之道。种杼、姚凤之事,你可修书分送三种二姚,不必多说他语,七日之内,朝廷自会收到他们自劾之表章。〃石越淡淡说道,但神色却甚是坚决,〃种杼、姚凤若至汴京,谁能担保无人从中求情,败坏制度?本帅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么?非止种杼、姚凤,其事必有同谋,须一体查出来,按军法处置。文焕来长安是极机密之事,种、姚如何得知?有无人泄密?职方司内有无知情不报者?有无纵容者?一个也不能放过!〃丰稷倒吸了一口凉气。石越这样说,不仅是不想大事小化,而分明是要办成大案。
〃石帅……〃别的什么倒也罢了,丰稷却是担心时机不对。但是石越却不容他多说,毫无回旋的说道:〃此是不赦之罪。本帅不但要在长安给职方馆、职方司立个榜样,还要上奏皇上,请严订职方馆、职方司之条例,申明纪律。赏功之外,当以严刑峻法罚过。〃〃是。〃石越走出书房几步,忽然想起一事,又停住,问道:〃折可适与这案子关系有多大?〃〃下官旁听了审问,似乎折可适是意外卷入其中。〃丰稷道,〃在场人作证,若非折可适大吼示警,文焕有所警觉,那一箭极可能射中要害。故此,当时便送折可适回驿馆,只是派了几个人守卫,以防意外。〃石越点点头,道:〃将那些人撤了。明日相之替本帅去送他,亦不必太热情,尽到礼数便可。他此番进京,少不得皇上会亲自接见。〃丰稷心里一动,立时明白了石越的用心。对折可适故意冷淡,不仅可能招致折家的怨恨,而且也显得太做作,招来种种误会。但是太亲热了,从长远来看也不是好事。毕竟安抚使与边疆实力派的武将关系太好与太坏,都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事情。这一瞬间,丰稷似乎都有点明白了石越丝毫不顾忌得罪种、姚两大将门的行动——称得上是老谋深算。如果石越此时向他解释,他要严惩种杼与姚凤,只是出于对特务政治的恐惧与厌恶;他不怕得罪种姚二家,只是出于宋朝制度的深刻理解与对三种二姚性恪的了解,丰稷是一定不肯相信的。
事实有时候就是如此的令人啼笑皆非。
石越刚刚跨入戒备森严得几乎与帅府不相上下的长安西驿,仁多保忠便气急败坏的走了过来。
〃仁多将军,慕将军,受惊了。〃不待仁多保忠开口,石越先安抚起二人来。
仁多保忠却不吃这一套,文焕生死未卜,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宋人却不肯向他透露半点风声,这已让他十分不快。而且他也知道,这是向石越施压的好机会。
〃石帅。长安末将已无法久住。〃仁多保忠的不满溢于言表。
〃将军莫要中奸人之计。〃石越恳切地说道,〃梁乙埋派人刺杀诸位,便是想离间仁多统领与大宋之关系,以逞其志。本帅疏于防范,让贼人得手,文将军受难,已是亲者痛仇者快。若将军竟中其计,岂非使梁乙埋笑我等无谋?还盼将军三思。自今日起,本帅自当加强驿馆防范,断不再使梁氏有机可乘。〃虽然下定决心要严惩种杼与姚凤,但在公开层面,石越绝对不可能承认是职方司的武官来行刺文焕这个〃叛逆〃。至少现在不行——他可以不在乎三种二姚的感受,但却必须在乎仁多澣与众多可能招降的西夏将领的感受。好在有个天生的替罪羊存在——今天晚上的纵火、混乱,罪名都毫无疑问的要归于梁乙埋。职方司公开承担的责任,亦只是怠于职守。
这样的谎言,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长安的人们会增强对梁乙埋父子的敌视与愤怒,而这也是仁多保忠可以接受的解释。
果然,〃是梁乙埋的奸细?〃仁多保忠诧道。
〃暂时可以如此断定。〃石越说道,〃梁乙里派人潜入陕西作乱,是有先例的。〃说罢,目光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直沉默的慕泽一眼。
慕泽忙欠欠身,道:〃当年……〃〃过往不提。〃石越微笑着打断了慕泽的话,道:〃本帅甚为欣赏慕将军的才干。〃慕泽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的光芒,见仁多保忠望过来,连忙垂下眼帘,淡淡回道:〃不敢。石帅之胸襟,让人钦佩。〃〃不料竟是梁乙埋的奸细。
〃仁多保忠并不在意真相是什么——刺客果真是梁氏派来的,其首要目标应当是他仁多保忠,但是弩箭分明是射向文焕,且一箭之后,并不再发,他虽没看到真切,但也隐约见着刺客一箭之后,亦不自杀,亦不逃跑、反抗,梁乙埋虽然不怎么聪明,但他的细作能潜入戒备森严的长安西驿之内,却也不可能有这么笨。不过这些并不重要,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奸贼对天朝的敌意,朝廷难道可以容忍?在长安城中纵火,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遭难,是可忍,孰不可忍?且其既能遣细作来此,则末将一行之谋早已泄露无疑,末将愿朝廷早下决断。若梁氏从容稳固其权力,则是养虎成患,不仅是敝国之大祸,亦是朝廷之大患!〃
〃征伐之权,在于天子。〃石越推脱道,〃然梁乙埋倒行逆施,朝廷必不能容。将军放心,凡犯大宋天威者,必难逃诛戮。然本帅亦盼仁多统领能受朝廷封敕,以期名正言顺,行征伐之事。本帅愿保荐仁多统领为从三品云麾将军,封世袭安西公,兼判韦州;将军为正五品下宁远将军,封静塞侯。其余诸将,皆有封赐。〃石越从容开出了价码。以官职而论,宋朝表达了相当的诚意。须知宋朝为了恩宠少数民族首领,有专门的从三品武官归德将军之职,但是拜授仁多澣的,却是云麾将军——这是正式系统内的武官,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而且判韦州与仁多保忠的侯爵名,明白无误的告诉仁多保忠,他们仁多族可以继续保有自己在静塞军司的领地——并且是世袭。
慕泽的眼中,闪过不易察觉到的热切。连仁多保忠,在这样的价码面前,也要迟疑起来。
“石帅。”仁多保忠想了一阵,终是拒绝了眼前的诱惑,但却在言语中留了几分余地。“主君蒙难,为人臣者何忍弃之?愿石帅全我仁多家君臣之义。朝廷与石帅之恩德,臣等铭记于心,不敢或忘。若破贼之后,主君愿举国内附,则臣家自当为朝廷之忠臣。”
到了这时节,石越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仁多澣的底线了。仁多保忠面对这么大诱惑亦不肯松口,毫无疑问,是受有严令。在大势未明之前,仁多澣是一定要保持着夏臣的名份的。这方面仁多澣不肯让步,那么仁多澣本部人众在战争中的地位,才是将来谈判的重点。总之,石越是绝不能容许仁多澣这样一个危险的因子留在宋军身边的。
尽可能的消耗仁多澣的兵力,分化、拉拢他的部将——石越不经意的又将目光扫过慕泽,“职方司收买慕泽,不是难事。他不是有个族中兄弟在职方司效力么?”石越在心里打过种种念头。除此之外,再设法安插军队加以防范,应当不是问题……但这些,都不是现在要做的事情。
虽然已经承认退让,但是石越在口头上暂时却不肯松口,“仁多将军不妨再考虑一下。朝廷恩典,绝不轻下于人。”石越缓缓说道,“本帅先看看文将军的伤势……”
“多谢石帅。”仁多保忠谢道,他与慕泽都有几分惊异。宋人对文焕的仇视,仁多保忠与慕泽是可以理解的,但石越如此作态关心文焕的伤势,在二人看来,无疑是一种政治姿态——这分明显示着宋朝决心笼络所有西夏的将领,对过往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对此,仁多保忠倒也罢了,慕泽却几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沸腾。
“石帅这边请。文郎君一直昏迷不醒。大夫说,若能熬过今夜,便不会有事。否则……”仁多保忠引着石越往一间房间走去。他与文焕毕竟有几分情谊,且文焕在西夏所娶之妻,正是仁多族的,二人又是亲戚,说起文焕的伤势,仍然忍不住担心。而慕泽却有几分兔死狐悲的伤感。
“仁多将军尽可放心,本帅必定会严惩凶手。”石越用愤怒掩饰着自己的伤感。
热,四周全是滚烫,仿佛有烈焰烧灸着自己的身体,直达自己的内心。他觉得自己如处洪炉之中,正被炭火煅烧着。
他在无边的痛楚海洋中漂浮,黑暗笼罩着一切,他却觅不到可以依恃的稻草浮木。
神思既恍惚,却又清醒。人生中无数的片段纠葛,似乎在这一刻纷至沓来,争先恐后的在他眼中浮现。
啊,那是何处,如荫绿盖,无边翠障,道上青草延绵,嫩绿可喜,那绿忽似一股清泉流过他的心,让他在焦热中感到一阵沁人的凉意,那,哪是那儿?他竭力的思索着,这地方是如此的熟悉,本应该是刻在他心底深处的呀,可为何,为何竟想不起来,那是那里?
几个青年正在那里飞驰,谈笑风生,意气方雄,他们正纵马追逐着一只牙獐。其中一个白袍青年猛一夹马,竟比众人快出一箭之距,便在这毫不间歇的一鹿,那英气勃勃的白袍青年迅速抽箭搭弓——见弓如满月,箭似流星,牙獐应声倒地。青年们顿时发出欢呼。
洁白的羽箭,直刺入牙獐的脑内,这可怜的小兽还不及挣扎,便即毙命。
“好箭法!好彩头!好状元!”
有人高声称赞着。
他的头突然剧烈的痛了起来,“状元,状元……”那个声音也似利箭般,刺入了他头颅。
“侥幸!”他听到一个自己无比熟悉的声音,按捺着喜悦,故做谦逊的说道,他忽然觉得自己突然进入了那声音的内心:“这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一箭。”
“文兄!”又一个他所熟悉的声音道:“你今后有何打算?”他猛然间辨出,那个声音的主人,是薛奕!薛奕!
那个他无比熟悉的声音,慷慨的,激昂的高声道:“我们这些武人,无非是为国家战死沙场。若有一天,能观兵灵夏,克复燕云,纵死无憾。”
“好个文焕!”
文焕……文焕是谁?他的头又刺疼起来,这个名字,是如此熟悉,却如空中的飞羽一样无法抓住。众人也齐声喝起彩来,“壮哉斯言!壮哉状元!”“果真能观兵灵夏,克复燕云,平生更有何憾?!”
“是么?”薛奕的表情是那么地不可捉摸,“可是我却想替朝廷去控制那无尽的大海。石山长说,国家未来之财富,必来自于海洋。”
“海?”众人轰然笑起来,“薛世显(注一),真是福建子!无怪都说南人乘船北人骑马!”
“世显,人说海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