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当真是那样的话,平日里的张凡倒是觉得无所谓。但是现在,张凡毕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筹划。而且,这件事情这么重要,张凡虽然策划了很久,觉得也算得上是完美了,但是如果同时被这么多人盯着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暴露出来什么破绽,亦或是让人看出来其中有什么问题。如果那样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说,张凡现在必须需要有人帮他吸引目光。而这些昨天也是在慈宁宫中,并且得知了那件事情的人,就成为了最好的吸引点。就算是如此一来,并不会让所有的人的目光全都转移到这些人的身上,必然还会有一些人盯着张凡的,但是压力毕竟是要小了很多。这么一来张凡行事起来也更加方便了一些。
现场,顿时就混乱了。虽然说如今没有皇帝在场,但是这毕竟是在皇极大殿上,这个时候也毕竟是早朝的时候。这些大臣们,该有的秩序还是要有的,站位要排队,不能错了身份。若是需要向什么人问话的话,也是要站出来,好好说话,不能有失了身份才行。
可是现在,这里完全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场面根本就已经混乱了一起来,所有的人全都不站在他们应该站的地方,而是一波一波地围在了那几位大学士和尚书的跟前,不等一个人问完,就有另外一个人问话了。当然了,张凡的身前也自然是不会少了人的,也有很多人围着他在询问这什么。
不过,即便是被这么多人围着,张凡对此感到非常不适应,但是他的心里面却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刚才如果他不说的话,这回恐怕就是所有的人全都围着他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张凡根本就不敢想象那会是一副什么场面。现在虽然依然让人觉得压抑无比,不过绝对比他想象中的场面好好的太多了。
而且,虽然人多,几乎每个人都在询问着他问题。就算是这么多人所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不过他们要问的东西却也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张凡很快就找到了应对的办法。每当一个人问话了之后,他并不会马上开口,甚至于他根本就不打算开口说什么。只是等到下一个迫不及待的人开口之后,张凡就赶忙转过脸去面对着那人,一副这么多人提问,他根本就无所适从的模样。
而实际上,张凡根本就连他们到底问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听清楚,完全就是在敷衍了事罢了。好在现场的情况已经是非常混乱了,即便是他这么做了,却也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看得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张凡此刻已经是打定了主意,想要蒙混过去了,反正这里可是皇宫中,又是皇极大殿中,这么闹,等会肯定会有人来制止的。
而张凡在糊弄这些人的时候,甚至还向旁边看了看,发现那几位大学士和尚书大人,几乎用着跟他一样的招式来应付眼前这些人。这几位一开始当真是被震惊了,随后,又有这么多人一下次拥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一时之间也是有些懵了。但是这些人是何等的聪明,没过多久,他们就立马反应过来了,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自然是明白该怎么去应付这些人。
总之,大殿之上,如今是混乱到了一个地步,但是却根本就没有人去管什么礼仪不礼仪的问题了,甚至就连那些个记录大臣们违规事项的御史们,如今也根本就不去管自己的本职工作了。实际上,就连这些人自己,也全是混在这些人当中,冲到那仅有的几个,被打上了“知道事情真相”这么个标记的人的跟前,询问着什么。
根本就没有人去关心别的事情了。
一直到……
“太后驾到!”一声平日里听起来让人觉得鸡皮疙瘩直掉的声音,如今在张凡这几个正在被人“围攻”的人的耳朵里,实在是犹如天籁一般。
这四个字,当真是有着莫大的魔力。几乎就在那人的声音刚刚停下,而余音还未完全消除的同时,大殿上的那些不是站在自己原本位置上的人就全都停住了,鸦雀无声。
沉寂之持续了一两息的功夫,随即就响起了很多的脚步声。这些人赶忙着回到了自己原本应该站着的位置上。原本,这是非常慌乱的场面,而且这些人全都挤在那么几个人的跟前,想要在短时间内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这绝对是一项相当有难度的工程。但是这些大臣们做起来却是行云流水,根本就不见一丝烟火气。而且,效率是极其的高,那声音刚刚落下没多会,就已经能看到人影走到了大殿门口。而等到李太后的尊驾走进来之时,大殿上哪里还能够看得到任何意思混乱的模样,所有的人全都站在他们原本应该站着的地方,丝毫没有一丝这里刚才是乱成了一锅粥的模样。
“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太后走进了皇极大殿,所有的大臣全都是跪拜了下去,山呼起来。
而李太后却根本就看都没有看他们,甚至连停都没有停下,直接向里面走去,走到了高台之上,却是早就有小太监抬了一把椅子放在龙椅边上。
而一直到李太后坐到了椅子上面,她都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
下面,这些大臣跪在那里。上面李太后不开口,他们也不可能站起来。总之,如今这皇极大殿上的气氛,又变得奇怪了起来。
李太后冷着一张脸,看着下面,过了好半天,这才是开口说道:“诸位,都起来吧。”言辞之中,冷冰冰的,连那个“卿”字都已经不带了。
“谢太后。”下面的大臣赶忙着说了一句,站了起来。却是一个个的都低着头,根本不敢往上面看,看看李太后此时到底是什么表情。
“若是哀家没有记错的话。”又隔了好一会,李太后这才是开口说道,“这是哀家第二次到这大殿上来吧。不过每一次都不是什么好事。上一次哀家来这里还是因为,还是因为先皇突然昏倒在这高台之上,而且没过多久,先皇就驾崩了。这一次,不知道哀家来这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太后的话,让下面的大臣根本就不敢啃声。说的是啊,她用上一次的事情来比较这一次。上一次,她还是贵妃,还不是皇太后。上了这大殿一次,结果没多久,皇帝就驾崩了。如今她已经贵为太后了,权力和影响更甚从前了。现在她在这里,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算是了事了。
“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了?”李太后继续说道,声音依然冰冷,“刚才哀家听到有人说这里乱了起来,便打算过来看看。结果刚刚走过隆宗门,就听见这里,可算是人声鼎沸了,想来诸位讨论的很是热闹啊。怎么如今,哀家到了跟前了,本来也打算凑凑热闹的,诸位却是不说了呢?”
依然,没有人说话,也根本不可能有人开口。这怎么接?接了那就完蛋了。
“张先生。”李太后将目光看向了张居正,问道,“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922章 故意刁难
刚才还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的皇极大殿,如今却是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这种情形,当真是显得有些诡异了。而且,如今可不仅仅只是寂静无声这么简单的了,实际上现在的大殿之上,整个都透露这一股子压抑的气氛。
其实,只要看看如今大殿之上有什么人在也就能够明白了。若是像以往那样,是朱翊钧临朝,甚至于再往前一点,是朱载垕在位的时候临朝,如果当真是有了什么大问题,下面到也会议论起来,毕竟不论是朱翊钧还是朱载垕都不会去阻止他们说话。当然,朱载垕是不想,朱翊钧倒是想,但是他说了话估计也没什么用处。
而现在,是李太后坐在这里,即便她不是坐在龙椅之上,但是也能让这个大殿之中无人敢说话,甚至连咳嗽声都没有。当然,李太后也没说过非要让这些人开口说话,甚至于还让他们畅所欲言呢。只不过,这个正反话,在场的这些人如果都听不懂的话,那他们当真是白活了。
总之,如今李太后到场了,这些人自然是寂静无声的,生怕是自己胡乱说话而招来了什么祸事。当然,这场面如果没有人说话的话,今天显然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的,总得有人开口才行。只不过,这个首先开口的人,可不是随便选的,也不是说下面站着的这么多人,哪一个想说话就说话的。
如今,这不是,既然这些人看到自己来了,已经停下来喧闹,李太后也就不太想要太过为难这些人了。更何况,她今天过来,可不只是为了发威的,有些事情,她是要办成的。所以,如今她是找了个能说话的人,张居正,来为她解释一番。
被点名了的张居正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反正自己是被李太后点名开口的,张居正自己又不需要负什么责任。更何况,张居正心里也有些明白。即便是从昨天到今天,他也跟其他的大臣们一样,心里面也是一直有个想法,觉得这件事情当真是跟蜀端王朱宣圻脱不了什么干系,但是他的心里面也依然是还有着那么一丝怀疑,怀疑这件事情的背后,似乎就是如今正在这个大殿之上的什么人在操纵着。如今李太后让他说话了,他自然是得开口。
只不过,张居正本人对于这件事情,实际上并没有别的想法。就算是他有所怀疑也是如此,毕竟这件事情,不管怎么说,都只能算是皇族的内部事务,就算他是当今百官之首,内阁首辅大学士,但是别人家的家事,也还是轮不到他来管理的,更何况那是皇家,弄不好可就是要出大错的。
也就是说,如今的张居正,倒是有些冷眼旁观的意思了。反正这件事情不管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来惹不到他的身上,二来如果当真是跟他所猜测的一模样的话,那如果办成了倒也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有一点前提,那就是办这件事情的人,得将它办得完美了才行,要不然到时候是更加巨大的麻烦。
不过如今,张居正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样,也自然是不能妄加臆断。所以这个时候的张居正,做起事情来,也是中规中矩,不论是说话还是什么,全都是一副当中派的模样,总之就是那边都不得罪。如果说事情并非那样的,最多说张居正在这件事情上面什么都没做,却也不能指责他什么;如果事情当真是如同他所猜测的那样的话,那张居正这么做,就完完全全是表现出来一个毫不知情者的模样了。这就更加会让李太后放心了。
“回太后。”此时的张居正,面上虽然并没有别的表情,不过那模样让人一看,摆明了就是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无辜的”的模样,“方才早朝之时,诸位大人都在议论前日陛下在外场秋狩,却是遭歹人行刺之事。可能是诸位大人对此事忿忿不平,所以一时激动,便是喧闹了起来。”
张居正的这番话就说了这么多,却是丝毫不提最后喧闹起来,是因为众人听见此事跟当朝一位藩王有了牵连,从而去追问那些知道事情的人所闹出来的。可以说,张居正的这番话,虽然说得不全,但是却没有瞒骗李太后。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番话,当真是谁都没有得罪。
“原来如此啊。”而李太后听张居正这么一说,也立刻就做出来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说道,“原来诸位爱卿,都是因为皇儿遭人行刺之事,义愤难当,才会如此心急议论。哀家还当有什么人居然敢在朝堂之上大声喧哗,这才是过来看看。如今想来,是哀家错怪了诸位爱卿。”
明明之大李太后这番话是反话,也明明知道李太后的这番话是在讽刺他们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站在原地,除了刚才那几个被追问的大学士和尚书,还包括张凡之外,剩下的人面上几乎都是一副不怎么好看的模样。
想来也是,就算是张居正这么说了,帮他们将刚才的尴尬之事给揭过了,但是刚才的事情毕竟是他们做过了的,这么一来的话,让他们如何能够安心下来,毕竟,这心中有愧啊!但是,心中有愧归有愧,可是如今让他们当中的谁站出去给说出来,那就不可能了。都已经觉得有愧了,还要把糗事说出来。那刚才为什么不说呢?现在他们都觉得有些晚了。
“不,此事又怎么能怪太后。”张居正马上说道,“这件事情说来,都是臣等不对。此处乃是朝殿之上,臣等身为臣子,本就应当遵循礼仪教化。刚才臣等在此喧哗,是臣等的不对。”
“嗯,张先生所言自然是有道理。”李太后点了点头,却是面色一变,继续说道,“只不过,为何刚才哀家听到的消息,却是有些不同呢?怎么听说,这朝堂之上乱了起来,有很多卿家围着几个人在追问什么事情?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李太后这么一说,在场几乎所有的人全都是愣住了。而这愣神的实际还没有多会,这些人也就全都暗自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之中,完完全全都是苦笑和自嘲了。
想起来,这件事情的确是有些好笑。李太后是什么人,如今可是这个偌大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即便她不是名义上的,但是她可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如今小皇帝朱翊钧年纪还小,尚未成婚,李太后同时也是整个皇宫的主人。而这里,这皇极殿,就是皇宫里,皇宫里面所发生的事情,断然是不会有李太后不知道的了。
众人一想,明明就是在李太后眼皮子底下所发生的事情,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而亏着他们这些个所谓的聪明人,心中居然还抱着那份侥幸的心理,妄图蒙混过关。如今被李太后一句话给戳破了,他们又怎么会不觉得好笑呢。只不过,这好笑,完完全全就是在笑他们自己罢了。
“哦?”李太后并没有急着要等人回答她的话,而是看了看下面的情形,挑了挑秀眉,用一副无法形容,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轻佻的,不应该出自在一位皇太后的口中的声音,说道,“原来真的是这样啊,刚才哀家还以为那不是真的呢,如今看诸位爱卿面上的模样,想来却是真的了。谁来给哀家说说,到底是怎么了?”
又是这么一番话,一番让这些人尴尬万分的话。但是就算是再怎么尴尬,这些人如今也没有别的话说了,李太后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过,当真是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吗?自然不是,有的人,就敢这么站出来说话。不,不应该说他敢不敢,也不是说他有恃无恐什么的,而是有的人天生就不觉得这回成为什么麻烦。
就比方说现在吧,李太后的这番话才刚刚说出来,就立刻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太后。臣等方才喧闹,是因为听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一个身影站了出来,并且伴随着这个声音。
瞬间,所有的人全都向那个人看去。那些大臣们看到是他站出来说话了,全都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他如果站出来说话的话,李太后是绝对不会呵斥什么的。而在这件事情上面,只要李太后不呵斥的第一个说话的人的话,她也就没有理由再去呵斥别人了。
而正当这些大臣们觉得送了一口气的时候,李太后看见了这个站出来说话的人,却是皱起了眉头。正跟下面那些个大臣们所想的一样,面对这个人,李太后当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她也完全是没有理由去呵斥他,甚至于李太后根本就没有面前这个人的任何把柄,并不是因为他当真就是隐藏的很好,而实在是因为这个人根本就是清正的很,完全没有做过那些会被人抓到把柄的事情。
这个人,正是三朝元老,如今已经年逾七旬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
第923章 继续上演
如今朝堂之上的形势,看起来又有了变化。李太后的到来,让这里重新有了秩序,或者说是有了威压吧。不过不管怎么说,刚才混乱的局面已经是不存在了,众人也都规规矩矩的。
但是,李太后可不是什么都没做的,实际上她所做的、所说的,简直就是等于故意刁难这些个大臣了。不过如今,这些个大臣们只能自己受着。并不是因为李太后的身份比他们的高,实在是因为他们刚才做的事情的确是有些不地道。如今李太后这么说了,他们不管怎么说,都无法辩解。
但是,如今葛守礼站了出来,而且是一副毫无愧色的模样说话,这说起来,简直就是等于,他将了李太后一军。当然,在场的几乎所有的人心里面全都明白,葛守礼觉得不是那种人,他是绝对不可能刁难李太后的。但是如今的这个场面,这形势,看起来就完完全全是那么一回事了。
“哦?”虽然感觉有些怪异,不过李太后还是开口了,“既然葛爱卿有话要说,那就说说吧,哀家也很是好奇刚才诸位到底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虽然心里面觉得的怪,虽然明明知道葛守礼绝对不可能跟自己作对,但是李太后的心里还是有那种想法。不过如今,她可不能将这些给表现出来了,只能强作镇定,对葛守礼说话。
“回太后。”而葛守礼,却始终都是一副平静的模样,说道,“方才早朝之时,诸位大人全都在议论前日陛下遇刺的事情。一时间群情激奋之下,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同僚说了一句,说此事是与当朝的某一位藩王有所牵连。
“而后,微臣问了问查办此案的太傅大人,结果太傅大人也是以实相告,说是确有此事。而且太傅大人接着还说了,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以及六部的诸位尚书大人全都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如此一来,其他的大人们就乱了起来,到几位大人的面前,想要问个究竟,一时之间这场面可就是混乱了起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李太后听了葛守礼的话之后,说了一句,眼神也是看向了张凡,而且她看着张凡的眼神之中,绝对是包含着责备的目光的。
李太后的目光,在场的很多人都是看见了。只不过看见归看见,但是他们所想的东西却有些不同。在这些不知道真相的人眼中,李太后那目光中的责备,应该是在责备张凡怎么可已经这件事情说出去了呢!即便这并非张凡开的头,但是如果张凡不说话的话,这些大臣们虽然会心中怀疑,却根本不会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些人全部都想错了,李太后看向张凡的目光之中所包含的责备,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只有张凡本人最是清楚不过了,李太后这是在责备他为什么要把昨天在慈宁宫中的那几个大学士和尚书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事给说出去了。
倒不是说张凡这么说了会有什么大麻烦,实际上就连李太后也明白,张凡这么说了,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好办一些。但是李太后并不希望如此。她让人放出行刺事件是跟某位藩王有关系的这个消息,只是要给这些大臣们下个暗示,再由张凡确定一下就可以了。将来等到张凡查明了事实的“真相”之后,就比较好办事了。
或许这其中,张凡会麻烦一点,但是跟这整件事情相比起来,却是算不得什么了。
但是现在,张凡却是拉了这么几个垫背的。李太后自然是明白张凡为什么要这么做,说白了还不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大臣们的目光,相让自己少些麻烦吗。但是李太后之所以会责备张凡,是因为她完全可以预想得到,从今天开始,一直到这件事情完全结束为止,朝廷当中讨论这件事情的声音是绝对不会少的。
而如今,张凡将几个知情人给说了出来,也就是说,知道事件结束之前,所有的人全都会是追着这几个人不放,想要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就算是这几个大学士跟尚书,说也好,不说也好,但是他们所知道的事情,终究是有限的。而这个有限,听在其他人的耳朵里,简直就像是他们还有什么事情隐瞒着。
总之,这种循环之下,将来必然会是无尽的麻烦。只要事情一点不结束,这些人就一天解除不了被骚扰的情况。
原本,如果说是张凡一个人将事情扛了下来的话,虽然所有人的眼神都只会集中到他一个人的身上。但是,他毕竟只有一个人,而且,对于平常虽然都来上早朝,但是朝政之事并不怎么过问的张凡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他当真是觉得烦了,反正他还有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头衔,随便一躲就可以了。甚至于,他都能够躲到宫里去,整天在宫中也没什么。
可是现在,张凡将这些个大学士和尚书大人拉了过来做垫背的,这就不同了。这些人是什么人,可都是当朝重臣,而且这个重,并不仅仅是指这些人的身份、权力和地位的问题,更重要的人,这些人可都是朝廷需要他们来处理日常朝政的存在。
如今,张凡将这些人给拉来做垫背的了,他倒是轻松了许多,甚至于他如果还是嫌烦的话,往哪里一躲就行了。但是这些个大学士和尚书可就算是遭了秧了,到时候,到底会有多少人去烦着他们,又会有多少人去缠着他们要他们给个说法,那就不知道了。总之,张凡这么做,虽然麻烦还不会立刻显现,但是可能过几天,甚至于就在今天退朝了之后,就会开始出现了。
这种事情,所有的人都能够想得到,作为当事人的那些个大学士和尚书大人们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们却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张凡连说都已经说过了,他们也不可能让张凡把话收回去。但是这些人倒是没有责备张凡的意思,在他们看起来,这件事情简直就是李太后在背后指使张凡这么干的。
甚至于,就连现在,李太后虽然是用着这么一副责备的目光看着张凡,这些人却还是这么觉得。在他们看起来,李太后的目光,最多最多也就是演戏给他们看看罢了。
但是李太后当真是在责备张凡的。她是在责备张凡给朝廷找了大麻烦。今天往后,这些大学士和尚书就要被人缠着了。到了那个时候,朝政该怎么办,就算是如今天下太平,没什么事情,但是朝政还是要处理的。更何况,东北那边,如今的形势明眼人全都能看得出来。即便是如今朝廷是什么都不能做,但是也是需要时刻紧盯着的。虽然那里有李成梁镇守这,但是朝廷还是希望一切都能够在自己的掌控中。
到时候,万一王杲一个头脑发热,提前就发兵作乱了的话。而朝中的这些能够做决策的大臣,却是被这么一件事情给缠住了,无法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那边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其他的就更加不用说,管理这这么大的疆土,就算是在和平年代,每天也是多有是非发生。
而如今,这些朝中能够做决策的人,明摆着就要脱不开身了。
不过,即便是后面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但是李太后对于张凡却并没有觉得恼怒,还是这种看起来都不值一提的责怪罢了。
倒不是说李太后看不清楚问题,亦或是妇人之见,让她不分轻重。实在是不论从她个人来说,还是从如今的实际情况来说。巩固朱翊钧的帝位,那才是当今的第一大事。其他的事情,如同什么人想要搞些小动作,亦或是东北那边的女真人想要动武之类的事情,虽然都不是小事,不过只要朝廷正视这些,稍稍拿出一点点真本事,这些问题是完全能够迎刃而解的。
但是,唯独这皇家的事情,这种宗族之间的事情,最是难办不过了。同宗同族,之间不能够冒然动武,凡事就算是到了当真有人行刺皇帝的时候,但是手头上没有证据的话,也是不能随便动手的。
所以,李太后如今是将这件事情摆在了第一的位置,就算是这整件事情是她和张凡联合起来导演的,实际上并没有人想要行刺朱翊钧,但是李太后还是想要早日解决这件事情。这么一来,不只是别的,最起码她的心里面会安心不少,或者说是能够放下一块最大的心病。
总之,如今葛守礼算是将张凡给供了出来了。当然,对于葛守礼来说,用“供”这个字有些不太合适,毕竟葛守礼是不需要推脱什么责任的。他只是当真想要弄弄清楚,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罢了。而且,直觉告诉葛守礼,这件事情当真是有些麻烦的。
“张爱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太后对张凡说道,“哀家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件事情要保密行事,你怎么能给说出来了呢?”然而,责怪了之后,李太后开始继续跟张凡合作了。
第924章 意外发现
李太后的这番话是问张凡的,并且,言语之中的责备也是毫不掩饰,就是责怪张凡为什么将这件事情给说出去了。只不过,如今在这些大臣们的心里面早就已经是有了个看法,觉得张凡刚才会这么说,定然是李太后授意过的。要不然这么大的事情,将一个王爷都牵连进来了,这种事情张凡应该是没有胆子乱说的。所以如今,即便是李太后对张凡的话语之中,多有责备之意,但是却没有人觉得李太后当真是要责备张凡,这番话只不过是说出来做做样子罢了。
“太后,微臣也是没有办法啊。”张凡站了出来,做出一副自己非常委屈,身不由己的模样,说道,“这种事情该不该说,微臣心里面自然是有数的。但是方才,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将牵连到一位王爷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微臣见这件事情实在是瞒不住了,这才是说了出来。”
“走漏了风声?”李太后还没有等到张凡把话说完,秀眉便紧皱了起来,“这件事情,只有哀家,爱卿,还有内阁的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知道,那日慈宁宫中就这么几个人,哀家相信,你们是不会把事情说出去的。哦对了,还有冯宝在,不过这件事情哀家也相信冯宝不会到处乱说的。既然没有人说,这事情是怎么会流传出去的?”李太后的话说到了后面,语气也是越来越冷。
虽然她还没有说,不过下面的人早就已经听明白了她这番话的意思。既然知道这件事情的这几个人都没有说出去,那就说明,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只是这么几个人,还有别人。至于说这个别人到底是指谁,那可就不知道了,自己去猜吧。
但是在这里,李太后的话似乎是在隐射什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所谓的各个大臣在宫中的那些个眼线了。当然,所谓的眼线,说到底也只不过是金钱交易罢了,给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一些钱财,让他们帮着在宫中打听消息,一旦有了什么重大的事情,这些大臣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么一来,也好有个准备。
只不过,昨天在慈宁宫中的事情,别的人不知道,但是李太后和张凡,以及那些个尚书和大学士们却是明白的一清二楚的。昨天在慈宁宫中的谈话,绝对是不可能被除了这些人之外的任何人听去。一开始打扫房间的那两个小太监,之后便是受了冯宝的吩咐,离得远远的了。实际上那个时候,慈宁宫的大殿之外根本就没有人,即便是侍卫也都在远处把守,根本就听不见大殿上面到底说了些什么。至于那些个宫女和太监,当时李太后的那一番怒火,已经是把他们吓得差不多了,他们哪里还敢靠近呢。
但是这个情况,这些大臣们不知道。如今经过李太后这么一说,这些大臣就觉得,定然是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