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住这些问题。
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秘闻,就算是朱翊钧这个不过年方十岁的太子,亦或是张凡这个入仕不久,这才是第一次经历了改朝换代的人,心里面都只要稍微想想就能猜得出来了。
但是这种事情,哪朝哪代没有过,想要阻止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的。
“不过,正如殿下所说的。”张凡却是没有在意这些,而是自顾自地拿起来面前的碗筷,微笑着对朱翊钧说道,“微臣都已经在此陪着殿下六天了,还差得了这一晚上吗?再说了,倘若现在殿下硬是要微臣回去,微臣自然是不敢不从。可是微臣这心里面,总觉得这么做不对啊。”
“……”听完了张凡所说的这番话,朱翊钧的脸上也是露出了微笑。他不再提起这件事情了,也是如同张凡一样,拿起了面前的碗筷,吃起饭来。
看到朱翊钧终于能够释怀了,张凡这才是动起筷子来。
饭菜依旧如同这几日的一样,依然是青菜豆腐之类的清单物品。而且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这皇帝丧期,东西吃的清淡些也就罢了。可是总不至于连盐都不舍得放吧。这其实才是最让人难受的原因。
虽然这顿饭和之前几天的根本就毫无区别,可是不管是张凡还是朱翊钧,都吃的是津津有味,似乎面前的是什么美味佳肴一般。特别是朱翊钧,几天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的他,如今虽然也是要顾着斯文和宫中礼仪,无法狼吞虎咽,但是那速度绝对是快得很,没多久便是两碗饭下肚了。
等到小太监收拾碗筷离开之后,这里又沉默了起来。不过如今这里的气氛,比之前几日算是好了不少。悲凉之气人在,却已经不是凄凉了,多了些人情味在里边。
深夜,外面的那群和尚仿佛是各个都已经成了神仙罗汉一般,这念经的声音就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
殿外,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只不过只有仔细分辨,才能够听得出来。
如今已是过了子时,然而平常这个时候即便是一直在强打精神的朱翊钧也会有些困倦,可是今天他却是精神好得很,一点困倦的意思都没有。
“老师,本宫一直在想,究竟这人心是怎么了?”朱翊钧突然间对着张凡问道,“平日里勾心斗角也就罢了,毕竟朝廷里的事情,本宫虽然还不明了,但是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可是如今,父皇驾崩,这本应该是举国同丧的时候,但是那些人,却还是为了自己在走动着。甚至于,做出来的鬼脸比平日里更甚。
“本宫一直觉得纳闷,难道说,是父皇和我朱家的各位列祖列宗做错了,还是说这些人当真是狼心狗肺?”
张凡没有想到朱翊钧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么一个问题。面对着这个问题,张凡不由得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并不是说张凡不知道如何回答,而是说他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了。
“陛下,各位先帝,乃至成祖、太祖皇帝,都没有做错什么。”张凡说道,“也并不是全天下的人全都是如此,只不过因为殿下身在宫中,看到的却全都是这种人而已。说起来,这世上好人总还是要比坏人多的。”
“可是……”朱翊钧并不是不相信张凡的话,而是疑惑了起来,“这究竟是为何?本宫听过,就算是那高拱,当年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可是看看他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这并非人之过,而是世间本就如此。”张凡说道,“微臣也闹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几千年下来,人们却是都已经习惯了如此。以前变不了,现在变不了,将来就算是过上个五百年、一千年还是会如此。”
“哼,天地不仁,一万五为刍狗。”朱翊钧有些无奈地说道。
“殿下。”张凡突然对朱翊钧说道,“并不是微臣不敬,只不过待到陛下大殓一过,便是上尊谥了,到那个时候,殿下就要登基皇位了。”
“这本宫知道。”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
“只不过,微臣想让殿下明白。”张凡说道,“殿下的这个皇位,刚坐上去的时候好坐的很。只不过殿下到时候恐怕会觉得,很多事情,都不是殿下能够过问的了。”
“……”朱翊钧面对张凡的这番话,沉默了一番,点着头,严肃无比地说道,“这点老师放心,本宫心中自然有数。”
第446章 皇帝大殓
“晋简王朱新,进殿拜唁!”
“肃懿王朱缙,进殿拜唁!”
“庆惠王朱鼒枋,进殿拜唁!”
“……”
随着太监那铿锵中带着悲壮的声音,已经来的京城的各地世袭藩王,一个一个地走进大殿中向着装着隆庆尸首的棺椁祭拜。
大殿中央,几筵上摆着祭奠隆庆的东西,白色的安神帛挂满了整个大殿,高大的立铭旌上书着“大行皇帝梓宫”几个苍劲大字。一切一切,看起来全然都是那么的庄严肃穆。
这些从各自的藩属赶来京城的亲王、郡王,或许这辈子,出了他们自己的爹娘以外,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能听见自己全名的时候。更多的时候,这些人就连自己的姓名都已经有些记不得了。
这些人自然全都是朱家的子孙,有的藩属更是当年朱元璋所封出去的太祖一系。自从大明朝开国以来,这么多年下来直到如今,来到这里的人,有的按照辈分来算,比之如今躺在棺材里的隆庆皇帝还要高些。不过既然是皇帝驾崩,前来拜唁,自然是没有不跪不哭的场面。
纵使其中有很多的亲王、郡王于隆庆根本就没有见过面,但是既然皇帝驾崩了,你也来了,自然是要表现的好一些。
可是有的人跟隆庆根本就是一点感情都没有,而且旁边,太子、皇后、贵妃可全都看着呢,这一点眼泪都哭不出来,那可是大不敬啊。而且别看这里是皇帝的灵堂,这些人心里面都明白得很,暗中肯定是有人盯着的,这在特务机关极度发达的大明并不是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
当今太子朱翊钧孝顺隆庆皇帝,这件事情,天下的藩王人尽皆知。万一将来朱翊钧做上皇帝了,要用这件事情来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可是一点理由都没有。
不过不用担心,大明一朝开国至今也将近快有两百年了,皇帝也不知道都死了多少个。这些做藩王的,祖祖辈辈早就有了应付的办法。
一开始的办法很原始,跪在那里暗地里掐大腿。不过这招并不是太有效,有时候那些没心没肺到了极点的,或者是那些对于皇帝死了心里面非常高兴的人,大腿都掐出血来了,也掉不出眼泪来。
没关系,还有一招。进殿之前,涂些准备好的生姜水在眼皮上,进去保证比谁的眼泪流的都多、都快。如今随着辣椒在神州大地上的普及,这些藩王们的“作案”工具也更新了。只不过涂辣椒水实在是有利有弊。辣椒绝对比生姜出的眼泪要多,那样更加能显示出来你这个做藩王的忠心和悲痛。
但是辣椒水实在是太过霸道了一些,很多人用过之后,保证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内,眼眶全都是通红通红的。有些不小心将辣椒水弄到眼睛里的,那跪在大殿上,可就不单单是流泪那么简单了,惨叫声比杀猪声还要大,让人们不禁怀疑,京城这段时间不是禁了屠宰吗,怎的如今会听到如此声音。
总之,如今大殿上也是如此这么一副景象。虽然说驾崩的隆庆皇帝,算不得一位有什么大作为的明君,但是前来“哭”的人也着实是不少。
皇帝大殓之时,太子以及故帝的皇后、妃子,皆要身着素服,前来殿上致奠。如今,朱翊钧就在此。
一身白服的朱翊钧,跪在隆庆的棺椁旁,有些不言不语。偶尔会抬起头来,冷眼看看这些前来哭丧自己父皇的皇叔们。昨天晚上,张凡和他之间谈了很多话,也是让朱翊钧明白了很多东西。虽然说对于这种场面,张凡提到过,但是张凡从来没有,也不敢明摆着说些什么,但是朱翊钧还是明白了很多。
他知道,这些人来此,做出这么一副姿态,几乎全都是惺惺作态。嘉靖皇帝就那么几个儿子,出了一个朱载垕活了下来,登基称帝,当上了这位隆庆皇帝之外,其他的儿子几乎全都夭折了。
而隆庆自己,生了几个皇子公主,但是皇子当中,出了朱翊钧和朱翊镠兄弟俩,其他的也是全夭折了。
跟隆庆真正有着直系关系的藩王,根本就是没有。既然没有那层关系,皇族的人家,又怎么会有那么好心。
不过朱翊钧也只是冷眼看着,心里面也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毕竟他也是出生皇族,如今若是换个角度来考虑,或者是有哪个藩王死了,他也会难过一下,或者装着哭上一哭。但是要说他心里会不会难过,这点就连朱翊钧自己都不敢肯定。
反正,这些家伙就算再假惺惺,也得不了什么好处,朱翊钧也就随他们去了。
这些前来拜唁的亲王、郡王之流,在隆庆的棺椁钱留了一大把的眼泪之后,自然是要到这边来说上两句话的。不过如今,几乎全都是王皇后一个人在应付着,一来她性子软,好说话;而来她毕竟是皇后之尊,这些人就算是想要纠缠也没办法。
至于李贵妃,完全就是和他儿子一个模样,低着头不说话。除非有人过来了,她才会抬起头,微微点点,轻声说上两句就算是回礼了。
而朱翊钧,不声不响,也根本不会理会任何人。吃了几次亏之后,也就没有人来打搅他了。
大殿里面是如此一番“热闹”的景象,大殿外也是如此。
皇帝大殓,不光是皇族的事情,自然也是少不了做臣子的忙碌了。
不过做臣子的此时所忙碌的,也还是一个“哭”字而已。
皇帝大殓,在京的文武百官,以及文武官员家中若是有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官员身着素服,而诰命夫人身穿丧服。这些人这几天,早晚两次,全都要经由西华门进入皇宫当中,来到皇帝停放棺椁的大殿门外,跪在这里哭灵。
这可是一项体力活,不管你是心诚还是不诚,如今都要做作样子。也没有任何的特权能够让任何人免除这项集体活动。
如是乎,队伍当中若是有那些个七老八十,或者身为诰命夫人的老伴也是七老八十的夫妻俩,那可就差不多是要了命了。这哭着哭着,因为跪不住这么长时间而昏厥过去的可不知道有多少人。
但是没有办法,宫中自然是准备了太医还应付这种场面。倘若被太医医治了之后,觉得你还“老当益壮”,可以再去跪个几天没问题的话,那你就得继续去跪着。
也因此,这个时候往往是太医们好好赚上一笔外快的时候。再说了,这件事情锦衣卫或者东厂也不怎么过问,毕竟就算你有钱,也得要你已经是七老八十了才行。到了那个岁数,有些什么小毛病,还不都是正常的嘛。
所以,很多人都在庆幸,隆庆这驾崩的真是时候,选在这春末时节,天气是不冷不热正正好,天上下的雨也是少了很多。倘若是盛夏时节,或者是寒冬腊月驾崩了,那隆庆这一去,非得带走几个老家伙跟他陪葬不可。
此时,张凡就在这队伍中。昨晚上是他陪着朱翊钧守灵的最后一晚。对于朱翊钧为隆庆守灵,却是要张凡陪着,这件事情本来并不是太合规矩。但是朱翊钧没说什么,甚至于王皇后和李贵妃也没有说过反对的话,其他人又有谁能说什么呢!
张凡今天一大早,连家都没有回,就在宫中随便吃了些东西,就来这里跪着了。本来他是不用来的,毕竟这么多的藩王、郡主进京,他这个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自然是要负责很多东西,比方说护卫,调查之类的事情。但是张凡还是来了,因为他的妻子茹雪也要来这里跪着。
忘了说了,本来茹雪不过是四品诰命夫人,并不用来这里受罪的。不过今年年初的时候,也不知是隆庆还是朱翊钧的主意,总是茹雪也是“升官”了。诰命夫人并没有正从之分,因此茹雪这次算是连升两级,直接被提为了二品,因为也要来这里跪着了。
这早晚一次,当真是让张凡有些觉得心疼。不过当他看到茹雪那一身孝服之时,倒也是被镇住了。
俗话说“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这句话如今看来果然是一点都不错。茹雪这一身一穿上,张凡当真是眼前一亮,有些留恋。
他不禁想到,以后若是还能看得到……“呸!”想到这里,张凡不由得在心中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茹雪若是还要穿这身,这不是在咒自己吗!
总之,如今就是这么个场面。大殿里面在哭,大殿外面也是一点也不含糊。
不过声泪俱下之时,自然有人里外不符。大殿里面的人几乎个个是如此,大殿外面的这些做臣子的,自然也是不例外。
假哭的人多得是。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高拱了。如今的高拱可算是春风得意,被隆庆亲自授予顾命大臣,这意味着将来他的权势。如此这番精彩的未来,高拱怎么还可能哭得出来呢。好在大臣们都是跪在一起的,不像大殿里面那样,谁用不用心一看就看得出来。
总之,隆庆的丧礼,就在这么一幅场景下继续下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又有哪一朝的皇帝不是如此呢!
第447章 群臣劝进
热热闹闹,不,不应该用这么个词,看起来非常的不敬。但是如今,张凡觉得,只有这四个字最能体现了。
总之,热热闹闹的皇帝大殓仪式,这七天总算是过去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七天当真是相当的难熬,这一连七天,每天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归,一起跪在皇宫里面哭,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就算是有人当真是心诚无比,对皇室无比敬重,对隆庆是五体投地的崇拜,不过这种人最多也就能哭个两三天。让他继续往后,在哭上个三五天,当真是有些办不到了。
至于那些进京拜唁的亲王、郡主之流,倒也是无所谓了。毕竟大明朝是封了亲王最多的一朝,虽然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利,不过即便是如此,大明还是成为了亲王叛乱最多的一朝,不过能达到成祖朱棣那个高度的,没有第二个。
但是即便是这样,大明皇室还是无条件养着这些个闲人,每年都要浪费朝廷很多的粮食和钱财。对此,自然也是有皇帝腹诽过。不过既然这一条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来的规矩,就自然不会有人改它。
只不过,谁知道呢?或许朱元璋会有这么一道圣谕降下,为的只不过是因为他小时候日子过的穷,太穷了。所以当了皇帝的他,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亲人挨饿受冻。
不管怎么说,总之一点,大明朝各地的藩王是数不胜数,更不用提那些个郡王、郡主之流的。这些人虽然每个来了,都是要装模作样一番,不过好在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拜唁皇帝晏驾又是大礼,繁琐的很。
这么多人你来我往一番,每个人再惺惺作态,耽误上一点时间。这七天的时间看起来是不短,实际上到了最后也是紧巴巴的,刚刚好够让有资格进殿的人都进去一番。
不过大殓七天,也是到头了。
大殓之后,事情看起来不多了,但是件件都是繁琐无比。
皇帝大殓祭拜之后,就应该要下葬了,这被称为“梓宫发引”。
为隆庆“预定”的陵墓在皇陵西南方的昭陵。本来嘛,皇帝修陵墓,很多都是自从皇帝登基那天就已经开始了的。不过这修建陵墓的工作,大都是根据皇帝的身体素质来决定快慢的。皇帝身体好的,修的慢点;病秧子皇帝的陵墓,修的自然就快。
不过皇帝也是人,人有旦夕祸福,这谁都说不准。因此,陵墓前期的修建速度都很快。但是到了后期,便会放慢下来。万一皇帝有了个什么好歹,也能加快速度完工,不至于闹出什么祸事。
不过大明朝的皇帝,命数当真是不怎么好琢磨。有的能拖着病体做上几十年的皇帝,有的看起来是不错,但是说不准哪天就死了。
因此,这个梓宫发引,也总是让匠人们心神不宁的。
在古代,帝王的葬期自然是有规定的,“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就是这么个说法。但是明代的皇帝或者皇后的葬期却从来都没有过这种说法。皇后还好说,梓宫发引“例不出百日”。但是皇帝就完全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了,只是说择吉日而葬,时间的长短都没有个定制。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七天便葬于孝陵。却也有皇帝死后,几个月都不曾下葬的事情。或许这和那些个陵墓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关系也说不定的吧。
总之,如今按照正规的程序,应该是到这里了。但是这件事情没有个定期,那就只能放在一边了。
但是,故帝不下葬,不代表其他的事情全都不能做了。最重要的一点,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帝死了,但是这个庞大的帝国又没有灭亡。朝廷养了成百上千的官员,不是让他们吃闲饭的。全天下也不能老是处在这种悲痛的情绪中。当务之急,让嗣皇帝继位登基才是。
这边是所谓的上尊谥了。
而如今,便是到了这个关口。
大殓之后的第三天,文武百官们向朱翊钧劝进,劝其登基继位为新皇。
就是在这时候,又有事情发生了。
这天,群臣的代表,六位内阁大臣,六部尚书,联名觐见,要求朱翊钧登基继位。
而地点,就正是在皇极殿的大殿上。
皇极殿上,偌大的大殿冷清的很,这几日都没有人。如今,也只不过这几十人,完全没有平日里早朝的“热闹”气象。不过即便是冷清,如今这里讨论的可是封建王朝时代最为重要的事情。
朱翊钧此时还只是太子,只能坐在皇位之下。不过朱翊钧哪有心思坐,只是站在那里。
大殿后面,李贵妃坐在那里。本来,这里还应该有这王皇后的身影,但是王皇后显然对于摄政这种事情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能力,便没有过来。
大殿上,张凡和冯宝也在。
“你们这么做……”朱翊钧此时的表情并不愉快。毕竟隆庆才驾崩没多久,如今这帮人就逼着他登基,这让朱翊钧的心中不怎么快活。
“殿下的心思,微臣等心中明白。”高拱首先站出来说道,“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殿下迟迟不肯登基,朝中可就要乱起来了。到时候,天下百姓无人管束,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
面对着高拱的这番“耸人听闻”,其他人虽然面上没有表示,但是心中都鄙视了他一番。只不过高拱说的这些话,倒也不算是太过胡扯,并没有人提出来。
在场的人都明白,隆庆在临行之际对高拱托付的话语,早就传遍了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高拱如今急着希望朱翊钧登基的心情,谁都明白。
朱翊钧听高拱这么一说,有些无奈。他知道这迟早要发生,自己又躲不掉。更甚,今天他来这里之前,李贵妃便找他说过话,虽然没有明着点出来,不过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看看张凡,朱翊钧发现张凡也向着自己微微点了点头。无奈地轻叹一声,朱翊钧总算是点了点头。
看到朱翊钧答应了,在场的人全都笑了。当然,最开心的自然就是高拱了。
虽然还没有正式登基,不过向未来的新皇行礼这种事情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正当众人准备跪拜行礼,并且山呼万岁之时,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这番动作。
“且慢。”
众人被这声震住了,打眼看去,发现说话的是冯宝。
“冯宝,你想要做什么?”高拱一看见是自己最为不爽的冯宝,立刻是出言喝道,“此时怎有你插嘴的地方!”
“高大人,咱家也是为着陛下办事,何必如此呢?”面对高拱的呵斥,冯宝一点都没有不高兴的样子,平静地说道。
“陛下?”高拱听到这个词,愣住了。
“没错。”冯宝说了一句,便抱着一个锦盒走到了大殿的正中央,从锦盒中取出一卷东西,高声说道,“现在,咱见要宣读陛下遗诏。”
“遗……遗诏!”高拱顿时大惊。
其他听到的大臣也是惊讶无比。
但是张凡没有,他早就猜到冯宝定然是做了什么手段,不过他没有想到会有遗诏。
对,在场的人,出了那几个知情人之外,恐怕是谁都没想到。
在这些人的心里此刻都有个疑问,隆庆为何要立下遗诏呢?这完全没什么道理。
毕竟,朱翊钧做为隆庆的皇子,是年纪最长的一个,也是被实实在在封为太子的一个。隆庆还有个皇子朱翊镠,如今一岁未到。很明显,这皇位不管是怎么轮,都是朱翊钧的。
对于这种必然之事,再立下遗诏显然是有些多余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像是这种圣旨的拟立,必然要有内阁大学士在场才行。高拱做为内阁首辅大臣,是必然到场之人。即便是他被徐阶整回家的那些日子,回来后也没听郭朴提起过这件事情。所以如今冯宝拿出一份遗诏,怎么能不让高拱心疑呢?
可是如今高拱又不敢说遗诏是假的。后面坐着李贵妃,这谁都知道。可如今李贵妃都没说什么,难道说……这遗诏是隆庆悄悄立下的?
即便它是真的,众人也想不出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就像前边说的那样,如今有条件、有资格登基的就朱翊钧一个。就算是遗诏,又能说出什么花样来吗?
然而朱翊钧,面对着冯宝突然拿出来的这份东西,丝毫是没有任何惊慌的表现。面色不红,呼吸不喘,一切如常。好像是他信心十足,又或者是他根本就不在意遗诏里面是否写了什么对他不利的东西。
但是张凡不同,他听到遗诏二字之后,脑子里就在一直不停地思索着。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张凡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只不过它还不敢确定罢了。
二话不说,冯宝已经打开了遗诏读了起来。
一开始,全都是些场面话。说隆庆自己这个皇帝,做了什么什么错事,什么什么不对的地方。这些都无所谓,并不在众人关注的范围。
但是等到冯宝读到最后一句,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呆了。
“果然如此。”这是张凡的想法。
而高拱那边,已经开始大叫“不可能”了。
第448章 遗诏风波
“这不可能!”
随着这么一声大叫,高拱的身影已经能够冲了上去。
不过即便是当场这么多的大臣,既有于高拱合得来的,也有合不来的。不过这个时候,这些人却是没有一个想要去阻止高拱。
原因简单的很,知道内情或者说是能猜得到内情的那寥寥几个人,全都淡定的很,也知道高拱此时必然会是如此;而不知道内情的,也是跟高拱一样第一次听到这份遗诏的人,也是如同高拱一样,被当场给震住了。不同的是这些人也不只是太过吃惊了还是怎么的,他们并没有像高拱这么冲动地冲上去,而是呆在了原地,双眼瞪的如同铜铃一般,看着冯宝。
高拱冲上去,也顾不得朱翊钧就坐在旁边,他这么做是不是犯了宫中的礼教。不过不管是朱翊钧还是冯宝,却也没有对高拱这么做表示什么。
高拱冲到冯宝面前,伸手过去就要抢夺冯宝手中的圣旨。然而对于这种大不敬的行为,朱翊钧和冯宝也没有说什么。朱翊钧还是那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而冯宝则是非常配合的将圣旨交给了急不可耐的高拱。
劈手夺过来,高拱便看了起来。圣旨上并没有多少内容,这刚才听过的人都知道,看完它也就只需要一会的功夫。但是高拱这一看,就看了很长的时间。
下面站着的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高拱的表情,随着看着圣旨的时间而变化着。一开始还是之前那股子震惊和不相信的模样。但是渐渐的,高拱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变得一脸的疑惑和不解,看来他对于圣旨上所写的东西是一点都不明白为什么。再过会,疑惑和不解被愤怒而取代了。
那道遗旨上究竟写了什么,能够让高拱和在场的所有这些个有权有势,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大臣们吃惊?
其实这道遗旨上的内容简单的很。
一开始还是如同一般皇帝的遗诏一样,隆庆说说自己这个皇帝当了几年,干了些什么事情,其中什么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情做的不够这些闲话。
之后便是说,自己死了,要自己的臣子多多照顾照顾自己将来就要登基继位的儿子朱翊钧。不错,继位的就是朱翊钧,也只有朱翊钧,这道遗旨并没有改变这个的意思。所以说,大臣们所惊讶的并不是这些。
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
遗旨的最临了,写了这么一句:“着令司礼监掌印太监于内阁大学士共同辅政。”
就这么一句话,何人是不震惊,何人是不心颤!
大明朝立国就快要有两百年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就明确地规定过,后宫不得干政。
不过到了后来,出了很多的事情,所以也有了一条内监不得干政的不成文的规矩。不过这一条,到了如今,也就算是可有可无了。
毕竟自从大明朝有了司礼监整儿地方,有了几个太监代替皇帝行使“批红”的权利之后,太监就已经和政治分不开了。
大明朝的制度,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批红也就等于皇帝通过了。大臣们上奏的奏折批红之后发还内阁执行。当然了,倘若内阁不同意,也有权利驳回。总之,就是要做到一个平衡,有一方不同意的,不行。
批红听起来是巨大无比的权利,简直就是在代行皇权治理国政了。但是实际上,批红也只不过是皇帝让太监代替自己工作而已,但是实际上拿主意的还是皇帝。当然,自作主张的太监自然是由,而且也不少。不过某些小事倒也是无所谓,大事就麻烦了。内阁也自然是不会通过的。
所以说起来,太监基本上还是不干政的。
但是如今这道遗旨一下,事情可就全都变味了。
在大明朝开过至今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当中,有过猖狂的太监,弄权的太监,不要命的胡作非为的太监。比方说王振、刘瑾之流,这绝对是太监中的“骄楚”了。
但是即便是这两位大明朝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太监,其权力大归大,想要辅政,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这也并不是什么歧视,说起来,太监要比很多做大臣的忠心多了。可问题是,太监中,十有八九,都是些没什么学问,靠着溜须拍马进官的。即便是宫中开设了专门让太监读书认字的学堂,可也仅仅是让他们读书认字罢了。什么圣贤之书,圣人礼教是不怎么教授的。
辅政,何为辅政?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在皇帝对政事迷惑之时,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国家太平,国富民安。
跟着一个没什么问话的太监,能学到什么呢?
不错,当朝的大太监冯宝的的确确是肚子里有墨水,而且不是一点半点,当真是才华横溢,光是在宫中的这些年,就撰写了多本著作,而且还颇得文人们的认可。
但是即便是如此,也不应该让冯宝辅政朱翊钧啊。
从嘉靖一朝到隆庆一朝,出了多少能人!即便是当年全天下都人神共愤的严嵩,那也绝对是个教授级的人物。更不用说之后的徐阶、高拱、张居正、郭朴、高仪、葛守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