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我很好。”
“哦,那就好,那我刚才说的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没意见,大人说的很对。”刘馨儿胡乱地回答道。
“呵呵,那就这么决定了,国栋要是能把我胸中所学全掏了去,即使不能成为叱咤沙场的名将,也能成为名垂千古的伟人,相信我好了。”许汉青保证道。
“那是,那是,大人英明神武,福如东海,寿……”刘馨儿越发不知怎么回答了。
“我…你…,呵呵,我们还是去帮忙烤肉吧。”连许汉青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刘馨儿如蒙大赦,转身就跑,却差点被一块小石头绊倒……
第一卷 屡战立足 第九章 初战
景炎二年(1277)五月,许汉青召集众将,商议出山作战。
1277年三月,文天祥即引兵自梅州出江西,拔会昌,下雩都,又使赵时赏等分道取吉、赣诸县,进围赣州,自居兴国县调度。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奇%^书*(网!&*收集整理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广东制置使张镇孙复克广州,淮人张德兴、傅高,举民兵攻入黄州及寿昌军,杀元宣慰使郑鼎。四川制置副使张珏,自合州进兵,规复泸、涪诸州,一隅残宋,大有勃兴的气象。
原来元诸王昔里吉一译作锡喇勒济。叛据北平,忽必烈调回南方诸将,改图北方,残宋因得乘隙进兵,略得各地。
虽然残宋这次勃兴也是昙花一现,但许汉青却也想借着元军势弱大力发展。
中军营帐中,众将领围着沙盘在热烈地讨论着。许汉青自知没有绝世名将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筹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实战经验比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相差甚多,现在他所在的优势就在于知道超出这个时代的新战法,新经验。所以他力求建立一系列全新的情报收集、参谋运作和战况作战推演体系。这种制度上的革新,足够用来弥补个人谋略的不足,使得每个人都敢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让统领工作轻松了许多,也周密了许多。
许汉青微笑看着这一切,虽然还只是略具雏形,这么短的时间也算不错了。
“大家先停一下,我先说几句,你们再讨论。”许汉青拍了拍手打断了大家的讨论,走到沙盘前,用手比划着说道:“我们这次出兵主要有这样几个目的,打哪里,怎么打都要围绕着这几个目的来进行。一,扩大我们光复军在民众中的影响;二,使士兵们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早日成为百战雄师;三,镇压罪大恶极的汉奸卖国贼,威慑那些首鼠两端的家伙;四,以战养战,所攻取的地方要能保证我大军的粮草军需。”说完扫视了一圈若有所思的众将。说道:“大家接着说吧,我在旁边听着。”
沉默了半晌,二旅统领许涛把象征光复军的小红旗往沙盘上一插,说道:“我看应该先打安溪,那里比较富庶,有钱有粮,离我们这也近。”
“不好,安溪为泉州外围,而且城池坚固,又有左翼军五千守卫,如果拖的时间长,泉州蒲寿庚肯定不会坐视。”一个参谋说道。
“我看打大田,张氏家族卑鄙无耻,毒杀守将,献城投降,应该打大田,灭了张家。”雷兴义愤填膺道。
“打安溪,只要我们手脚够快,泉州不一定来得及增援。”
“我看还是打漳平,向南打,取漳州。”
……………………
“大家说得都很好,我赞成打大田。”许汉青表明自己的态度,指着沙盘道:“根据情报,大田只有四千新附军守城,战斗力不强,我们有弩炮和手雷,攻下不难。然后我们打永安。”边说边在沙盘上虚画着。
“大人要打南剑州吗?”三旅统领张天河问道。
“呵呵,现在还不是时候,时机一到…我只是想先做好准备。”许汉青解释道。他可不敢把历史上张世杰领宋军围攻泉州的事如实说出来。
“那北元要出重兵与我们争夺怎么办,我们能守得住这些城池吗?”一个参谋问道。
“他要是出兵少了,我们就想办法吃掉它,要是多,我们就避开它。再者我看这些新附军守将只是一些看家老狗,不打到他家门口,他是不会出来咬人的。”许汉青笑着说道:“再者,打仗不能以一城一地得失为重,应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点你们千万要记住。”
“是,大人教导的是。”众将轰然应喏。
“好了,大家都要珍惜这次实战机会,名将不是天生的,也是打出来的。现在大家再细细商量一下,然后各自去准备,两天后誓师出征。”许汉青意气风发地说道。
………………………………
新附军张宝打了个呵欠,望了望稍稍透亮的窗棂,轻轻抽出被小妾压麻了的手臂。
当初多亏自己当机立断,买通了大田守军中下级军官,又设计毒死了那个执迷不悟,不识时务的宋将王能,把城献给北元,才能继续过上这舒心的日子。否则张氏一族早就成了蒙古人的刀下鬼,钱财,土地,房子还不都换了主人。现在不但这一切都属于自己,还混了个万户。呵呵,张家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见风使舵。大宋气数已尽,跟着蒙古人,张家还是大田的土皇帝。
轰,晴空里突然打了个霹雳,吓了张宝一哆嗦。没等他回过神,卧室门突然被冲开,一个百夫长冲进门来,气喘吁吁的报告:“报,宋军来攻,已经打到城外。”
啊!卧在床上的小妾惊声尖叫起来。张宝跳起来,抬手给百夫长一个耳光,“慌什么,哪来的宋军,说,到底是哪的军队。”
“是,是宋军,打,打着光复军的旗号。”挨了耳光的百夫长委屈的说道,刚才借了微光,他拼了性命才看清对手是谁,没想到用命换来的情报得不到长官的半点赏识。
“什么光复军,从哪里来的山贼野寇。“张宝轻蔑地披好铁甲,“ 跟老子出去看看,看这帮山贼野寇有什么本事破我的大田城。”
轰,轰,轰,一声接一声的霹雳炸响,大田守军们鬼哭狼嚎,叫骂声,呻吟声,恐惧的呐喊声,乱纷纷的恐惧气息在士兵中弥漫。
吱-呀,投石车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被吓破了胆子的士兵们惊慌地叫着,到处找地方躲藏。以往作战,蒙古人也有投车车,有燃油蛋,但是那些东西只打一个点,不像今晚这火流星,落下来就炸一片。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让这些本来就士气涣散,毫无斗志的新附军抱头鼠窜。
“炸城门。”随着一声令下,几门弩炮(床子弩,把丈长的弩箭削细,捆绑上大量火药铁砂)和投石机调整着方向,几个大铁球被放到投石机上。“点火,发射。”
轰,轰……几声巨响,惨呼声中,东城门被炸得四分五裂。
“弟兄们,跟我冲啊。”一旅统领雷兴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纵马冲向城门,“冲啊,杀啊”光复军战士呐喊着,紧跟着雷兴冲进城去,扑向已经四散奔逃的新附军。
张宝带着几个亲信,冲出府门,站在大街上,挥舞着铁刀,声嘶力竭地高喊道:“不许跑,给我杀回去。”如潮的溃兵视若无睹地继续狂奔,把张宝和亲信冲得站立不稳,差点跌倒。“我,我张家待你们不薄呀,唉。”张宝差点哭出来,跺跺脚,把刀往地上一扔,也跟着溃兵向西门跑去。
教导营统领朱玉成带着五百将士,静静地守在大田西门。一个威势逼人的步兵方阵散发着阵阵杀气,静静地望着惊慌失措的溃兵。
“降者免死。”整个方阵的士兵突然同声呐喊,象雷鸣一样在溃兵的耳旁回响。
“ 呀”,张宝知道今天难逃一劫,怪叫一声,抢过一把刀,带着几十个亲兵冲了过来。
朱玉成冷笑一声,一挥手,身后方阵中飞出一排闪着火花的手雷。轰轰轰,连续的爆炸无情地在顽抗者身边头顶响起。硝烟散去,死伤枕藉。
“降者免死。”又是一声呐喊。当,有人受不了这种威压,扔下了兵刃,跪在地上。象受到了传染,溃兵们成群地扔下兵器,跪了下来。
…………………………………
景炎二年(1277)五月十日,光复军一鼓下大田,斩万户张宝,灭其一族。
第一卷 屡战立足 第十章 应变
断断续续的喊杀声持续了两个时辰,大田城终于平静了下来。居民家家关门闭户,个别胆大的偷偷地通过门缝窗缝向外窥视着。
街道上不时走过押着俘虏的光复军战士,刚刚成立的宣传司士兵们忙碌着,或在墙上贴着标语,或用白粉直接书写。督察营的士兵带着臂章,不停地在大街小巷巡视着。一切都显得那么杂而不乱,井然有序。
直到日近黄昏,才有一些的居民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甚至有不少胆大的向光复军战士打听着。
县衙大厅内,灯火通明,许汉青正在听取众将们的汇报。此次进兵,除了留下二旅看家外,可以说是全军尽出,共有七千多人马。
首战轻松获胜,使得众将领都喜上眉梢,新武器在实战中的威力更是让他们信心大增,一个个兴奋异常。
简单地听完各个部门的战后汇报后,许汉青敲敲桌子,扫视了一下众将的神情,开口说道:“这一次轻取大田,大家打得都不错,将领们身先士卒,战士们勇敢冲杀,应该表扬。”话锋一转,“七千对四千,打的又是新附军这样的软脚虾,值得这样得意忘形吗?”
一盆凉水泼下,众人的神色都不自然起来。
“胜不骄,败不馁,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更应该把持得住自己,以后的大仗恶仗有的是,一场小胜,尾巴便翘到天上去了,要是碰到探马赤军,蒙古军怎么打,能战而胜之吗?”许汉青用更严肃的语气说道。
众人都红着脸低下头去,半晌,三旅统领张天河才怯怯地抬起头,嗫喏着说道:“大人,我,我们错了。”
“大人教训的是,我们是得意忘形了,我们错了。”
……………………………
见效果已经达到,许汉青挥了挥手,说道:“好了,都别哭丧着脸,打了胜仗,高兴是应该的,但头脑要保持冷静,我只是提醒一下你们而已,没有怪罪的意思。”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现在我把工作安排一下,你们抓紧执行吧。”
“这次战斗,第一旅率先攻入城中,战果最大。雷兴,你从愿意加入我们光复军的新附军俘虏中挑选五百人进行补充,加紧训练。”许汉青对第一旅统领说道。
“是,大人。”雷兴满脸喜色地答道。
“剩下的五百多俘虏补充三旅和四旅,以后谁打得好,战果大,便可以优先进行补充。”
“是,大人英明。”众将答道。其中雷兴的声音最大。
“教导营改为教导团,统领朱玉成升为统领。”
“谢大人提拔。”朱玉成躬身施礼。
“你从三个旅中各抽调一百人进行扩编,哦,还有,这次缴获了一百多张神臂弩,你把全军所有的神臂弩都收集上来,单独组建一支弩营。”
“是,大人。”
看着各旅统领心疼的样子,许汉青不由得笑骂道:“瞧瞧你们几个,土财主一样。不过是暂时抽调,以后还是要补充到各旅去的,怎么象割了你们的肉似的。”
“大人,那什么时候补充回来呀。”雷兴讪笑着问道。
“那可说不准,教导团可是按照低级军官标准训练的,到时能不能补充你们旅可不一定。”
“哦,是这样呀。”雷兴苦着脸说道。
“对了,还有就是留守大田的事情,你们谁愿意留下来呀?”许汉青转头对着七八个参谋问道。
几个参谋互相瞅着,半晌,一个叫孟斌的参谋上前一步,施礼道:“大人,属下愿留守。”
“好,给你留一营人马,伤病员也要留下,再从女营中抽调医护人员,宣传司也要留下人来协助你。”
“大人,那个,一个营守城是不是少了点?”孟斌犹豫地问道。
“呵呵,要是守城,恐怕光复军都留在这里,也挡不住元军的大举进攻。留守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做到村村有民兵,把光复军制定的政策执行下去,争取民心。要是元军来了,你们可以坚壁清野,疏散百姓,暂时撤到山里去吗!只要民心还在,土地失去了,我们可以再夺回来,要是失去了民心,有了土地也失去了作用。你明白吗?”许汉青解释道。
“属下明白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孟斌恍然大悟道。
“恩,不错,有长进。还有,这次缴获的金银粮草给你留下一半,你在这里发展多少人马,我就给你多大的官当。”许汉青又给了孟斌画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大饼。
“是,属下定然尽心竭力,决不负大人所托。”孟斌只觉得热血沸腾,慨然答道。
…………………………………
永安县令陈复文,宝佑八年进士,殿试第三名,又称探花。该人性格诙谐,为官清正,在百姓中官声极好,却又不为上司所喜,在永安县连任经年不得升迁。元军进犯时,永安守将不战而逃,陈复文登高而呼:与其城破被屠,不如奋起一击。永安守军,百姓应者云集。紧闭城门,与元军对峙,待元军承诺不屠百姓后,方以城降。
许汉青在看过永安县的资料后,对这个陈复文很感兴趣。宋朝多的是一些之乎者也的书呆子,空谈起来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事到临头时,却又惊慌失措,无一策可救国。更有一些所谓的大儒,投降元朝后,以天命所归,气数已尽为借口,千方百计为自己找遮羞布,真是无耻之极。而这个陈复文读书却不迂腐,文弱却不怯懦,时刻以百姓为重,真是一个异类。想着想着,许汉青不由笑起来,这回倒要见见这个陈复文,真的是很期待呢!
几骑卷起尘土,飞快地来到许汉青面前,甩蹬下马,叉手而立。
“报,大人,派往永安的探子回来了,说有重要敌情报告。”
“哦,重要敌情?”许汉青有些疑惑,下令道:“全军暂停前进,着各部将领来我这里商议军情,把那个探子带过来吧!”
……………………………
“五百探马赤军昨夜从北门进入永安。”许汉青听完探子的情报,手托下巴思考着。
“你是什么时候出的城?出城时城里有什么异常?”想了一会儿,许汉青发问道。
“今早城门一开,小的便来报告,那时城里没有异常。”探子如实答道。
“哦,这样啊!”许汉青放下心来,看来永安县并不知道光复军来攻的事情,要不肯定关闭城门,严加戒备了。那这五百探马赤军突然出现是因为什么呢?后面还有没有别的军队,有多少呢?“你们有什么看法?”许汉青转头问道。
“大人,属下看这五百探马赤军倒不足虑,而且永安县并不知道我军的意图,但这五百探马赤军有没有后续部队却是不可不防。”参谋孙志勇说道。
“是呀,要是在我军攻城时,突然杀来一支敌军,后果…?”又有别的将领表示出了忧虑。
“难道就被这五百探马赤军吓退了不成?”雷兴不满道。
“胡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为将者就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哪能鲁莽行事。”许汉青斥道。
许汉青在地上来回走了几圈,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好半天才猛地一抬头,高声命令道:“拿地图来,重新制订作战计划,攻打永安不变。”
……………………
第一卷 屡战立足 第十一章 探马赤军
“马大有,你率两千人马至永安北门十里外设伏,如有异常,用炮声通知大军,你部略微抵挡后迅速撤离。”
“末将得令。”
“赵参谋,洪参谋,孙参谋,李参谋,你们领一千人马和辎重营在永安南门的小可坡布置阵地,准备接应大军撤退。”
“得令。”
“其余人马随我至永安南门叫阵,争取在城外歼灭探马赤军,震慑永安守军。”
“得令。”众将高声答道。
大人曾说过,只有在野战中堂堂正地打败元军,才能让其心胆俱丧,以后望旗而走。这次就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就先拿这五百探马赤军练习练习吧。
……………………………
永安县衙。
陈复文轻抚着额头苦闷地思索着。几个心腹坐在旁边也是紧锁愁眉。自己不计名誉,降了元军,为的是保全阖城百姓。可现在,就象被架在火上烤一样,慢慢地受煎熬。且不说北元的苛捐杂税早已经民怨沸腾,近日要路过的元军又要筹集粮草,酒肉。更使得本就不富裕的永安县雪上加霜。自己忍辱负重,怕还是要被百姓们痛骂唾弃吧?想到这里,陈复文不觉摇头苦笑起来。
“各位同僚,这件事先这么定了,大家分头去那些富家大户,让他们捐些钱财粮草吧,百姓们是不堪重负了。”陈复文说道。
“大人,富家大户都是些贱骨头,元兵不杀到他们头上,他们哪肯将钱财拿出来。不如就让那些探马赤军自己去筹集好了。”一个幕僚堵气般地说道。
“胡说,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会明白的,去吧,好歹也得先把这次对付过去。”陈复文说道。
“大人,这次过去了以后怎么办呢?”幕僚苦着脸问道。
“以后,哼,在这个乱世中,过一天算一天吧。”陈复文苦笑着答道。
……………………
“报”一个新附军士兵跌跌撞撞冲了进来,“报,大人,宋军来攻,在南门叫阵。”
“宋军,哪里来的宋军,打的什么旗号,有多少人马?”陈复文急道。
“是宋军,打的光复军旗帜,大概有三千人马。王大人已经率兵上城戒备,请大人速去。”
“快,快带我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陈复文心乱如麻。
许汉青心里稍有些紧张,但脸上却波澜不兴。看到士兵们都有些紧张,纵马在阵前跑了两趟,振臂大呼:“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士兵们热血直冲上来,齐声呐喊道:“不败,不败,不败。”
“百战百胜,天下无敌。”
“无敌,无敌,无敌。”
三千多人的呐喊声震四野,久久不息。
陈复文在城墙上神色复杂地注视着光复军。大宋的军队,大宋的旗帜,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曾经都是大宋子民,都是血肉同胞,现在却要兵戎相见,骨肉相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痛苦,懊丧,心如刀割,陈复文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大人,现在怎么办?”千户王义问道。
“怎么办?怎么办?”陈复文望着周围众人,喃喃自语着。再也不似那个振臂而呼,意气风发的模样。
“大人,我们紧闭城门,不必理会。宋,宋军没带云梯等爬城器械,应,应该不会强攻吧?”一个幕僚说道,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唉,希望如此吧。”陈复文叹息着,蹒跚着向城下走去,好象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父亲,小心”一双玉手从后面扶住了陈复文。
“亚茹,你怎么,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陈复文回头一看,惊讶地问。
“听说宋军要攻城,女儿担心父亲,便偷偷跟来了。”
“兵荒马乱,你一个姑娘家,乱跑什么,还不快回去。”陈复文训斥道。
“不,女儿定要和父亲在一起。”陈亚茹少有地坚定。
陈复文看着女儿决然的神情,一时说不出话来。
一阵纷乱的马蹄声,夹杂着漫天的尘土,由远而近,在城门处停下。
“陈复文,王义,宋军叫阵,为何不开城出战?”探马赤军千户吐里思大声喝问道。
“大人,宋军势大,我军人少,不宜出战啊。”王义硬着头皮答道。元军中共分四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最低等的才是新附军,同是千户,探马赤军中的便可以颐指气使,新附军的只能忍气吞声。
“放屁,什么势大,三千多宋军就吓破了你们的胆子。”吐里思骂道。忽然看到了陈亚茹,脸上立时浮现出淫邪的笑意。
陈复文赶紧把陈亚茹挡在身后,瞪视着吐里思。
老东西,吐里思心里骂道,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把这个娇滴滴的小美人儿抢到怀里。
吐里思暂时收起邪念,用马鞭指着王义命令道:“打开城门,我要杀光城外那些乌合之众,回来再和你们这些胆小如鼠的南人算帐。”
城门轰然打开,五百探马赤军冲出,在城下布阵。
吐里思并不算是个莽夫,只是在过江后,所遇的宋军都是不堪一击,助长了他的气焰。在他眼里,别说三千宋军,就是上万宋军,不也让几百元军象赶鸭子似的追得满山遍野乱跑吗!
“不花,率你的百人队去试试宋军虚实。”吐里思下令道。
“是,随我来。”百夫长不花一马当先,率领百人队呼啸而去。百骑沿着光复军的月牙阵形从右向左疾驰,离本阵一箭之地时,一声令下,勒马旮然而停,显得骑术精湛,训练有素。
光复军本阵中疏疏落落地射出几十支竹箭,落在探马赤军马前。
百夫长不花轻篾地一笑,呼喝着,率队回归本阵。
“哈哈哈…”吐里思放声大笑,手指光复军道:“乌合之众,也敢来攻城,全军随我直取宋军本阵帅旗,杀光宋军。”众兵将兴奋得大声呼喝,仿佛胜利就在眼前。按吐里思的想法,冲击本阵时,虽然在两翼宋军的投石机射程内,但投石机速度慢,几块大石头阻挡有限,本阵前没有障碍物,肯定是一冲即垮,砍倒帅旗,斩杀主将,宋军必然心胆俱丧,到时在骑兵追杀下就象虎入羊群一样。
五百探马赤军大声吼叫着,象一股洪流直向光复军本阵冲去。1000米,800米,500米,老战法,张弓搭箭,在二百米以内给宋军来一次漫射,打乱阵脚,再用弯刀结果那些宋军的性命。
“弩营三段射,一队,射!”随着令下,五十余支弩箭呼啸着从光复军本阵中射出,将三百米外的探马赤军击倒一片。
“神臂弩?”吐里思心里一惊,大声喊道:“神臂弩装箭慢,快,快冲过去。”
好象在验证他的话正确与否,本阵中的弩箭已经在一排一排地收割着探马赤军的性命,前进了不到一百米,已经有近二百探马赤军被射杀或是跌落下马。
“弩炮,发射!”巨大的火药弩拖着火尾,一头扎向探马赤军,轰,轰,随着爆炸,漫天飞舞着铁砂和碎石,惨叫声,马嘶声,在战场上空响成一片。
吱-呀,一群闪着火光的黑球笼罩了探马赤军的头顶,连续的爆炸汇成了死亡之乐。密集的铁砂组成了一道死亡之网。
两翼的光复军用投石机把成群的手雷抛到敌军头顶,并且向中间收拢着阵前的马车,试图形成包围。
“杀呀”探马赤军的斗志果然强悍,在光复军沉重的多方面打击下依然没有溃退,骑着马的,掉下马的,都吼叫着,挥舞着弯刀,狼牙棒继续向前冲去。
30米,马上就要冲上去了。
“投弹”从盾阵后连续飞出的手雷彻底打消了探马赤军无谓的英勇。金属风暴肆虐着光复军本阵前三十米的区域,扫荡着所有站立着的活物。
包围圈终于合拢了,左翼和右翼各派出一部分士兵向永安方向戒备着,剩下的士兵协助本阵向内挤压,继续屠杀着幸存的探马赤军。
“啊”吐里思满脸是血,一只眼睛已经瞎了,还在嘶声喊叫着,“我要杀光你们,该死的南蛮子,给我杀呀!”围拢在他身边的二十多个探马赤军惊恐地望着步步逼近的光复军战士,那一张张充满仇恨的脸。
“一个不留,射死他们。”许汉青冷冷地说道。欠的总是要还的,这群满手沾满血腥的刽子手,既然作了孽,就应该有还债的觉悟。
………………………………
第一卷 屡战立足 第十二章 说服
一缕微风吹过,飘来的硝烟味才使得陈复文回过神来。
在城墙上自始至终观看了这场近乎于单方面屠杀的陈复文,震憾和惊骇在其心中荡漾,爆炸的巨响好象还在耳边回绕。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的宋军吗?高昂的士气,威力巨大的武器,一切都让人觉得那么的不可思议。
“大,大人,宋军向城门移动了。”王义颤抖着声音说道。
“哦”陈复文收起思绪,向外望去。
光复军的人马已经向前推进,剩下的一些人马正在打扫战场,战士们收拢着幸存的马匹,捡拾着武器,还有的在剥取着完好的铠甲,神情显得那么轻松。
两骑突然从阵中纵马而出,直到永安城下,呼喝道:“请永安县令陈复文阵前答话。“
陈复文扫视了一下周围面如土色的属下,又定定地瞅了陈亚茹一会儿,忽然如释重负地笑了。
“给我备马,我要出城见一下宋军的主将。”
“大人不可呀,”“爹,您不能去。”………
“呵呵,是我下令投降的,我是罪魁祸首,宋军来兴师讨伐,当然是我去领罪,但愿城外宋军主将通情答理,不滥杀无辜,你们没有大过,应该能保住性命。”又转向陈亚茹,用手轻抚着爱女的头说道:“爹以后不能再照顾你了,陈贵跟了我多年,忠心无贰,你以后要好好听话啊。”话未说完老泪横流。
“爹,我不让你去,要死,我也要和您死在一起,爹。”陈亚茹痛不欲生,抱住陈复文大腿哭着说。
“傻孩子,傻孩子。”陈复文喃喃重复着。突然猛地一推,陈亚茹猝不及防,跌倒在地。“你们给我拉住她。”陈复文声色俱厉地喊道。“拜托了。”冲着陈贵深施一礼,转身蹬蹬走下城墙,直奔城门而去,身后留下陈亚茹撕心裂肺的哭喊。
…………………
城门再一次缓缓打开,陈复文催马来到阵前,高声喊道:“永安陈复文在此!”
许汉青微微一笑,吩咐道:“队伍停止前进,待我去会会陈复文。”不待众人劝说,纵马而出,来到陈复文面前。
穿着宋朝的衣冠,身上有一种儒雅之气,只是双目偶尔神光一闪,透出刚毅决绝之色,两鬓已经斑白,脸上也有很多褶皱,显示着人生沧桑。这就是那个振臂大呼要奋起一击的陈复文?
顶盔贯甲,眉分八彩,目如朗星,英武不凡。这么年青,这就是宋军的主将?
两人互相对视半晌,都没有开口讲话。
最后还是陈复文先打破了沉默,拱手道:“许将军,罪人陈复文在此听候发落。”
“陈大人言重了,”许汉青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大人虽有不战而降之罪,但这罪吗?却又与别人不同。”
“有何不同?”陈复文有些疑惑。
“别人投降是为了自已或家族的利益,大人心系百姓,所以不可一概而论。”许汉青顿了顿,严肃地说道:“对于那些为了一己之私,用同胞的血和国家的土地作为自己进身之阶的卑鄙之徒,光复军绝不容情,同安张宝就是例子。而对于陈大人,许某想请问一句,投降北元后,大人过得可好,永安百姓可是安居乐业,对大人可是感恩戴德?”
“这个…唉”陈复文叹息道。
“呵呵,看来陈大人似有难言之隐,不如让我替大人说出来吧。北元残苛,视我大宋子民如猪狗一样,对财帛女子予取予求。陈大人虽然使永安百姓暂时免除了刀斧加身,可看着百姓在沸油锅中婉转挣扎也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吧。”许汉青笑着说道。
陈复文愣了半晌,苦笑着说道:“许将军所言甚是,可大宋气数已尽,又何必做无谓抗争,使生灵涂炭。”
“大宋的气数尽不尽我不知道,可我只知道朝廷没了,国家还在,华夏的传承还在。无谓抗争,陈大人可知道我大宋有多少人,北元又有多少人,要是我大宋每人都能奋起一击,北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