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宦之风流无边-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土生点头道:“你去传旨让新任户部尚书刘宗周来见我。”易土生离开的这段时间朝廷的官吏有点小小的调整,虽然他重新取得了权利,却也不愿意打量清洗异己,所以,这些人还留在原来的官位上,刘宗周就是弘光皇帝任命的,不过这人官声不错,听说是个清官,易土生对他印象不错。如今易土生是摄政王,而小皇帝年纪还小,所有的政事全都在易土生的手里把握着,刘宗周也不敢不听话。
接到命令之后,刘宗周立即从家里赶到了北镇抚司,大礼参拜摄政王然后站起来。易土生笑道:“刘大人一路远来辛苦了,这次这么急着叫你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商量,你身为户部尚书,关中大旱的事情似乎不用我说了吧,我想你应该了解的比我清楚。”
刘宗周不等易土生说完了话,就叹了一口气,道:“早在先皇驾崩之前,下官就连续上奏陕西大旱。要求朝廷开仓放粮,可是奏本上去之后,完全没有反应,魏忠贤魏公公还说我危言耸听,事情拖到今天这个地步,山西的旱情已经没有办法缓解了。”
易土生道:“刘大人似乎对旱情非常的了解,我刚从国外回来还不太清楚,刘大人是否能够详细的说说,让我的心里也有个底,看看能不能设法解决掉。”
刘宗周一边叹息一边说道:“去年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首先遭到大旱的袭击,自当年开始,大旱几乎连年不断,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陕西、陕西等地赤地千里,河流干涸,颗粒无收,还同时发生了蝗灾和文艺,更是死者无数百姓流离。树皮草石都已经吃进了,人后十个死了八九个,大部分都是而死的。
随着旱灾和蝗灾而来的是大饥荒,人民没有粮食可吃,只得吃草,草吃完了就开始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开始吃,吃人。米脂县从斗米五钱一直发展到斗米万钱,县里一个少女只能换来两升米,少妇只能够换一个馒头,这还不是最残忍的,据说有很多县城里面出现了杀人相食,父子相食,易子而食,这种情况,还有的人家刚娶回来的新媳妇,洞房花烛夜就给杀了吃了,有的孩子一旦丢失再也找不回来,不知道被谁家捡去放在锅里煮熟了。简直是天下惨事,天下惨事。而各地的贪官污吏,竟然毫不怜惜百姓,继续横征暴敛,此时此刻相比于元末的惨况,相差无几,真是亡国之象。”
刘宗周说完这些话,激动地热泪盈眶,易土生这才知道陕西的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自己以前做户部尚书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算是失职了,现在只能尽量的弥补,易土生问道:“请问刘大人,朝廷府库现在还有多少粮食可以赈济灾民,不如大量的发放救济粮,估计灾民在家乡打井,我想这样做也许可以缓解旱情,您说呢。”
刘宗周道:“朝廷的粮食也不多呀,为什么会这样,摄政王你应该是清楚地,这些年你不断的带兵征战,动辄带兵百万,朝廷的府库和粮库早就被吃光了,现在能拿出来赈济灾民的也是杯水车薪,根本缓解不了这么大面积的旱情呀。”
易土生没先到刘宗周会说出这番话来,心里一下子着急了,暗想:想想个什么办法能过了这道坎呢,真麻烦。
第725章 打井、放粮
易土生心想,农民大军真正的强大起来实在十五年之后,眼下那点兵力还威胁不到大明朝的统治,而且现在皇帝在南京而不再北京,想要过长江他们还差得远呢。最让人忧虑的就是连续十几年的大旱,那才是亡国的真正诱因,如果没有这一条,大明朝是不会灭亡的。
易土生对外面喊道:“传工部侍郎常龙过来,本王有事和他商量。”外面有人应诺一声立即去了。刘宗周道:“眼下国家困苦民不聊生,难道摄政王还要兴建宫殿起造房屋劳民伤财,这可是亡国之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易土生道:“刘大人忠心一片可昭日月,本王心里是很清楚的,大人误会本王了,本王把工部侍郎找来,是想让他疏理河道,打井挖坑,希望可以缓解旱情。”刘宗周叹道:“关中一带的泾河和渭河几乎全部干枯了,就算疏理河道也没什么用,根据历史记载,千百年来都未曾发生过这样的大旱,不是人力可以解决的。我看不如请皇上降下罪己诏,然后到太庙去求雨,这样或许能借助神灵的力量起死回生呀!”
来自现代的易土生最不相信的就是这种秋雨祭祖的勾当,当下就摇头拒绝:“求老天不如求自己,本王还是相信人定胜天,旱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解决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想把东南五省的粮食全都运到关中、山西这些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去,打击粮价,并且开设粥厂,赈济灾民,让灾民们可以填饱肚子不至于跟着匪徒们去造反,你觉得怎么样?”
刘宗周道:“这个办法我早就想过了,可是东南五省的粮食也非常的紧张,就算把多余的粮食全都调集过去也不够解决旱灾的,况且这旱灾还不知道神恶魔时候能够结束呢,万一旷日持久,东南五省也无法负荷。”
易土生道:“本王新近征服了西方六个国家,都是物产比较丰富的国家,粮食储量非常的丰厚,可以从哪里调集粮草,只是来往一次破费周折,费时费力,需要大量的船只,时间上要拖得久一点,所以,还要请刘大人多多的在国内想办法。”
刘宗周道:“就算加上西方六个国家,如果长期这样旱下去也没有办法拯救了。”易土生道:“我还有别的办法,我们可以在陕西一带打井,我先前做陕甘总督的时候,就命令有些县府进行打井,只是他们没有认真执行罢了,现在我亲自去关中一趟,催促各级政府尽快在田地里打井,也许就可以挡住旱灾的侵袭了。”
刘宗周道:“王爷真的要亲自到关中去,可是那里盗匪横行强盗遍地去了的话凶多吉少,朝廷内刚刚稳定,王爷能放心吗?”易土生大义凛然的道:“我受了先皇大恩,至今无法报答,就算关中是龙潭虎穴刀山油锅我也要去走一趟,况且我易土生乃是行伍出身,难道还怕几个盗贼吗?刘大人请放心好了。”
刘宗周也是东林党人,为人一向正直无私,前些日子易土生搞废立的时候,他还担心易土生想做曹操董卓,可是现在看到易土生一身正气一心为国心里总算是安定下来不少,拱手道:“大明朝有王爷这样的官吏在,真是朝廷的福气,王爷既然不顾生死赶赴国难,我也没什么好顾虑的,刘某祖上世代为官,家里颇有些钱财,愿意捐献出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易土生,当年大顺军攻入北京城活捉了那些明朝的旧官吏展开‘追赃助饷’的活动,一下子搜刮了上亿两白银,与其让大顺军来搜刮倒不如大明朝自己先搜刮一番,但是也不要闹得太过分了,否则就会像李自成一样完全的市区人心。
这个时候,常龙已经来了,易土生又冲着外面喊道:“曹化淳在不在,你也滚进来。”曹化淳一直在门口听候吩咐,以及点头哈腰的走了进来。
常龙一头雾水,问道:“恩师,恩师找我来不知道有什么吩咐?”易土生道:“你现在是工部尚书,就应该做点工部尚书应该做的事情,大明朝关中一带出现了大面积旱灾,这件事情你知道不知道?”常龙点头道:“知道,这事儿全国都知道了,我怎么能不知道呢?”易土生点头道:“你作为工部尚书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吗?”
常龙迷迷糊糊的说:“这,这,老天不下雨,和工部尚书有什么关系,恩是你搞错了吧,我看您一定是搞错了。”
易土生冷哼道:“工部又被称为水部,旱灾和水有关系,怎么能说和你这个工部尚书没关系呢?关中地区干旱无雨缺少淡水,你像个什么办法搞一些水来,让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的过好日子呀。!”
常龙是个粗人根本不懂得这些事情,一下子懵了:“让我搞一些水来,我又不是龙王爷,去那里搞一些水来,我是真的没有办法呀。我看还是求雨吧,也许求雨非常的管用,您说是不是啊?”
易土生冷笑道:“算了,我看你也出不了什么好主意,你赶快回去,召集工部以下所有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准备准备十天之内跟本王一起去关中,到那里去给老百姓打井浇地,这样咱们的大明朝才能有救。”
常龙苦笑道:“我听说关中地区盗匪横行死尸遍野白骨露于野,你不派兵绞杀,反而要去给他们打井,这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易土生气道:“世上本来没有盗匪,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因为吃不上饭才迫不得已的站出来当盗匪的,如果我们给他们吃的他们一定会回家去老老实实的过日子,盗匪将不攻自破,也不需要带兵去绞杀了。相反,如果一味的绞杀,不给老百姓饭吃,那么盗匪必定越杀越多,就像汉末和元末是一样的情形。”
刘宗周连忙道:“王爷真是英明,这番话说的人心里透亮,我再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这就去筹集粮草。”
常龙道:“我也差不多听懂了,不就是找一些能够打井的能工巧匠吗?这没问题,您就在这里等我的好消息吧。徒儿告退了。”
易土生挥了挥手,两人一起退出了屋子,现在屋子里只剩下他和曹化淳两个人了。曹化淳眨巴着小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他。
第726章 种种措施
“曹化淳你也跟了本王有几个年头了吧?”易土生突兀的问道。曹化淳尖着嗓子道:“启禀王爷三年了。”易土生道:“一晃都三年过去了,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啊?”曹化淳眯缝着眼睛,奸笑道:“这几年跟着王爷倒也是顺风顺水,大家都怕我,当然这都是王爷您的权势,我这辈子跟着王爷算是跟对了,这是奴才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曹化淳不愧是个机灵的太监会说话,易土生连连点头:“你说的很好,可是我要问问你你现在是个什么职位?”曹化淳苦笑道:“王爷您是诚心挖苦奴才,奴才现在只是个领班太监其余的职位都没有。”易土生叹道:“也真是对不住你了,这些年南征北讨你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现在也是赏赐你的时候了,这样吧,你替我做一件事儿,如果做好了,我就给你个天大的好处。”
曹化淳道:“奴才是王爷的奴才,王爷让奴才干什么奴才就干什么,也用不着什么好处不好处的,王爷您尽管吩咐就是了。”易土生冷笑道:“可是这件事情非常的不好做,你需要很努力才可以呀。”曹化淳笑道:“王爷请吩咐。”
易土生沉吟了一下道:“我想让你搬到魏忠贤,搬到了魏忠贤之后,你就来做他东厂厂公的位置,你说好不好啊?”曹化淳一下子就愣住了:“啊,您让我去对付魏忠贤,可是魏忠贤实力强大,我只是个小太监我要怎么对付他呀。”
易土生转过头来盯着缩头缩脑的曹化淳骂道:“蠢材,魏忠贤算是个什么东西,以前他只不过仗着有先皇的宠幸才嚣张跋扈,如今先皇驾崩,弘光皇帝也被我废黜了,他已经是一只纸老虎了,让你去打一只纸老虎你有什么好怕的。”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曹化淳,曹化淳一想也对,现在京城内外的所有势力全都掌握在易土生的手中,魏忠贤不过只有几千名厂卫而已,能把他怎么样,要整治他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担心魏忠贤一身通天彻底的武功。
“王爷,可是现在我无权无职,没有办法去修理他呀?”曹化淳心思敏捷的说。易土生淡淡的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明天早朝你和我一起上朝,我自有大大的好处送个你,现在你下去准备一下,免得明天慌手慌脚的。”曹化淳虽然不知道易土生有什么天大的好处要给他,但他对于易土生说的话还是深信不移的。
曹化淳走了之后,易土生又喊道:“来人,传田吉、凌说、吴孟明、马休、于琛来见,要快。”外面的小厮听到易土生的吩咐,立即分兵几路去请这些人,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这几位已经全都来到了易土生的面前。
易土生指了指几个人:“坐!”田吉道:“王爷火速召集我们前来,自然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说,我们还是不坐了,王爷说正经事儿要紧,我等洗耳恭听便是。”易土生道:“你们都是我的心腹,这几件事情也只有吩咐给你们我才能放心,首先就是田大哥,你一向都足智多谋,这一次我又要给你出一道难题了。”
田吉兴奋的满脸通红,拱手道:“能为王爷做事实在是我的荣幸,怎么说得上难题不难题的呢,王爷有话请直说,我一定竭尽所能。”
易土生道:“关中大旱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想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不必我想你们强调,如果处理不好,大明朝很可能就会瓦解,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粮食,在大明朝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所以,田大哥,我想让你指挥咱们的舰队在荷兰登陆,从咱们新近征服的六个国家往大明朝运粮食,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只是恐怕要辛苦你了,整日在大海上漂流,不过,做兄弟的绝对不会亏待你,本王赏赐给你美女五十名,让你随时取用,另外黄金一万两,保你在船上过的逍遥自在,你可愿意。”
其实在海上漂流的确是苦差事,但是到了属国之后自有无数的好处来到,田吉早就领教过了,易土生让他出海,其实就让让他去发财,就算没有这美女五十人黄金一万两他也是愿意去的,当即表示:“王爷英明,去荷兰的海路我非常熟悉,这件事情交给我再合适不过了,放心我一定把粮草全数都运回来,以减轻咱们国内的压力。”
易土生摸了摸下巴道:“也要适可而止,虽然西方六国是咱们的属国,但那里的百姓也是百姓,他们也需要吃东西,适可而止吧。咱们还是要在大明朝想办法。田大哥,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先下去准备,最好明天就出海去,这件事情实在不能耽搁了,办好了这件事情,你就是我大明朝第一好的功臣。”
田吉拱手而退,其余的人都上前一步,询问道:“不知道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王爷可以用得到的地方?”易土生叹道:“以前你们跟着我东征西讨打的都是血肉仗,现在这场仗,虽然没有流血牺牲但是更加的艰巨,我需要你们几个人到河套地区去一趟,那里还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中,所以非常危险,不过,那里的黄河水力资源丰富,我想在那里打通一条河道,把黄河之水引入泾河和渭河,这样一来,关中的旱情将大幅度的减轻,这次让你们这几位高手前去,就是为了检查那里的河水和河道的问题。”
吴孟明道:“河套地区现在仍然在科尔沁蒙古的控制下,而科尔沁寨桑和格里不花父子,早已经将布木布泰大玉儿公主许配给了王爷做妻子,王爷要在河套地区挖掘河道必须取得科尔沁部落的支持,我想王爷是不是趁着这个机会像寨桑求婚,请求迎娶大玉儿公主,这样咱们的计划才能够实现,而且蒙古人还有可能会供给我们的粮草。”
易土生真是忙昏了头了,倒是把大玉儿给忘了,这时想起她那美丽的容颜来,禁不住心中一阵火热,对吴孟明道:“吴大人你提醒的很多,现在已经到了迎娶布木布泰大玉儿的时候了,明天一早我回到大殿上去请皇上赐婚,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第727章 无以为继
第二天一大早易土生便拉着曹化淳和吴孟明等人一起上朝,小皇帝朱慈人刚刚三岁根本主持朝会,只能让母后小桃抱着坐在大殿上听政,还一个劲的哭哭啼啼唧唧歪歪,小桃只不过是个宫女出身没什么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权利都把握在摄政王易土生的手里。
群臣汇集之后,易土生装模作样的请示皇帝:“启禀皇上,太后,最近关中一带旱灾连绵盗贼四起,急需朝廷赈济灾民剿灭叛乱,臣决定亲自去关中监视一切确保皇上的江山千秋万代,但是,臣最近听闻,朝廷之内大臣横行贪污不法,只怕此风不止大明朝将永无宁日,所以臣已经决定成立一个叫做‘反贪局’的机构,专门彻查官吏的贪赃不法,不知道皇上和太后有没有什么意义?”
皇上自然是不会说话的,小桃这个太后却不愿意易土生离开他的身边,因为易土生一走她就觉得自己没有了主心骨,生怕大臣们把她赶下台去,可是她有没什么见识,只能听易土生的安排,所以就坐在宝座上支支吾吾,支吾了半天才说:“既然摄政王已经决定了哀家也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就按照摄政王的决定办理吧。只是这个‘反贪局’的属官是几品?又有谁来担任呢?”
易土生道:“这件事情臣已经想好了,这个属官应该和六部大员同属于一品,至于人选,臣觉得臣身边的曹化淳曹公公最为适合。”小桃以前是认得曹化淳的,毕竟曹化淳经常在宫中走动,觉得倒是个可心的人,连忙点头道:“好吧,就是他了,传皇上的圣旨,即日设立反贪局,以曹化淳为反贪局尚书!”
易土生心想:反贪局的应该叫局长才对,算了尚书就尚书吧。曹化淳高兴地差点跳起来,没先到自己昨天还是个小太监今天就官居一品了,跟着易土生真的是有无穷的好处。此时此刻的魏忠贤失去了天启小皇帝和弘光皇帝的庇佑,变的无权无势了,站在那里生闷气,也不敢出声,暗暗地暗暗地想着如何恢复自己的权势,易土生懒得搭理他。
易土生继续说道:“臣还有一件事情要禀告,臣易土生原本和科尔沁蒙古部落大汗寨桑的孙女布木布泰订立有婚约,眼下已经到了成婚的日子,请皇上降下圣旨给我们赐婚,成其好事。”小桃听了这话心里颇不是滋味,但是自己现在已经贵为太后了,难道还指望着和易土生双宿双栖嘛,叹了口气,微微的点了点头,命令翰林院大学士立即拟旨前往科尔沁宣读圣旨,自从易土生灭了后金之后科尔沁已经臣服于大明朝了。
办完了这两件事情之后,易土生暂时退出朝堂,因为大臣们都无本可奏,所以小桃宣布退朝。回到王府之后,易土生立即召见了曹化淳对他进行敦敦教导。易土生对曹化淳道:“你知不知道本王为什么让你做这个反贪局的尚书?”
曹化淳当然不知道,唯唯诺诺的说:“因为奴才是王爷的亲信,王爷信任奴才。”易土生道:“这其实只是一方面而已,其实本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做。你也看到了,现在大明朝遍地灾荒民变四起朝廷缺粮缺钱,可是那些大臣们仍然每天轻歌曼舞纸醉金迷,他们的钱都是从那里来的?本王让你做这个反贪局的尚书,就是让你把那些贪官污吏的钱全都拿出来给朝廷去平叛,去赈灾,只要朝廷有了这笔钱就可以重新强大起来,你我的荣华富贵才能够享受的长久,你知道了吗?”
曹化淳恍然道:“奴才还一直都在寻思,这个反贪局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现在听王爷一说,终于明白了。”易土生道:“你知不知道本王最怕的是什么?”曹化淳道:“奴才愚昧,奴才不知道。”易土生冷笑道:“本王最怕的就是你比那些贪官更贪,告诉你,本王要的可是真金白银,如果你在这个位置上弄不到钱,那么本王一定不会放过你的,你一上台首先要对付的就是魏忠贤,他的家产少说也过亿了,只要把他绊倒了,关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了,听到了没有。”
曹化淳诚惶诚恐的道:“请王爷放心,请王爷放心,奴才一定竭尽所能为王爷效力,绝对不敢做贪污受贿的事情,奴才的前途都是王爷给的,奴才不敢辜负王爷。”易土生点头道:“这样就好,再过两天我就要到关中去了,你要好自为之。”
由于时间紧迫,前方兵败的消息陆续传来,易土生再也不敢耽搁,曹化淳当上尚书的第三天便整顿了五万兵马前往关中,由于朝廷的局势还不是太稳定他特意把常龙留下来镇守京师,给他五万兵马让他盯住魏忠贤,时间太紧迫了不然易土生这次一定要干掉魏忠贤才会离开的。陕西的民变救了魏忠贤一命。
从南京到关中相距万水千山,而且汉中一带的地形非常复杂崎岖难行,五万大军整整的走了半个月才到,关中外围的许多城镇都已经被农民军占领了,易土生只得带着人马走官道一路直奔西安。还好,农民军有自知之明,没有敢进攻大城市,所以西安一带还算是安定。
不过这一路上,易土生所看到的景象却是十分凄惨的,此时正是秋季本来正应该是收获的集结,可是稻田里看不到一粒粮食,土地干涸的四处龟裂,道路两旁是络绎不绝的灾民,大树下水池边到处都是饿死在路边的白骨,人民哭爹喊娘无以为继,简直太惨了。
易土生对跟在身边的祖大寿等人道:“等我们到了西安之后,一定要尽快的改善这种居民,如果不制止流民横行,那么盗贼就会越来越多,别说我们现在的五万大军,就算是五十万也不顶事儿。”
祖大寿道:“昨天已经派人问过户部了,刘宗周刘大人已经在江南一带征集了不少的粮草,而且,北平的国库也已经开放,用不了半个月至少有五十万斛粮食可以运到关中,大概可以够十万灾民吃一个月的。”
易土生叹道:“这也是杯水车薪,一个月以后又要怎么办呢?”祖大寿道:“现在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就算是下了雨打了井,也长不出粮食来了,从立秋一直到明年夏天,这中间要经过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怎么也需要上千万斛粮食来周济,咱们根本就没有办法。”
易土生咬了咬牙道:“没有办法也要想办法,大明朝总不能就这样完了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一点会有办法的。”
第728章 杀鸡儆猴
易土生的大军终于抵达了西安,陕西各府道衙门的官员纷纷前来迎接,其中就以山西巡抚胡廷宴和按察使贺仁龙。对于胡廷宴易土生没有什么印象,只听说是个老朽无能的家伙,平时还算老实,也不怎么敛财,就是没能力而且胆小怕事,农民军刚刚兴起的时候,他一味的避让而且向朝廷隐瞒实情,以至于农民军越来越壮大,最后实在瞒不住了所以才报告,当时朝廷正在改朝换代所以没人追究他的责任,不过,易土生没打算放过他。
易土生印象深刻的是按察使贺仁龙,贺仁龙据历史记载这人是李自成的同乡,关中第一名将,人称‘贺疯子’,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就是有些残暴,喜欢坑杀士卒总兵抢掠,不过,现在这些缺点都不重要了,易土生需要的就是能征惯战的将领。可惜在历史上贺仁龙运气不好,碰到了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一道圣旨取了性命,李自成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兴地大喊:“贺疯子死了收关中如拾草芥!”
看到贺仁龙来了,易土生立即翻身下马把跪在地上的贺仁龙扶了起来,而没有理会跪在一边的胡廷宴,胡廷宴登时就觉得一股冷气从脚底下升起来直袭头顶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易土生拉着贺仁龙的手道:“久闻贺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贺仁龙连忙还礼表示不敢当。易土生斜视了一眼胡廷宴,冷笑道:“这位就是陕西巡抚胡廷宴胡大人吧?”胡廷宴一听易土生终于跟他说话了,跪在地上紧张的说:“启禀摄政王千岁,下官正是胡廷宴,下官听说摄政王千岁亲临关中,早就已经在府中备下了酒宴,请王爷移玉步,到府上小酌两杯,让下官聊表一下心意。”
易土生突然怒道:“眼下关中一带百姓流离寸草不生官民困苦,本王是来赈灾剿匪的,却不是来喝酒的,你居然敢用酒食诱惑本王,你该当何罪。还有,你身为陕西巡抚,任凭你的治下灾民遍地,你怎么向朝廷解释?”
胡廷宴连忙喊冤:“王爷,关中匪患横行乃是天灾,下官虽然是父母官但毕竟是个凡人,怎么能干涉老天的事儿,请王爷明察秋毫啊。”易土生冷笑道:“天降大旱自然是天灾,这也怪不得你,可是你隐瞒军情耽误剿匪,致使叛军越来越多声势日隆,本王却不能不问你得罪,胡廷宴,你知罪吗?”
胡廷宴心想,这次自己是凶多吉少了,反正是要一死,还不如狡辩到底:“启禀王爷,下官不知道身犯何罪,下官无罪。下官隐瞒军情是害怕皇上忧心,下官其实是出于一片忠心,下官何罪之有!”
易土生双目精光暴射,厉声道:“好你个胡廷宴死到临头了还敢狡辩,你是不是以为本王没有权利办你,告诉你,本王身为朝廷的摄政王在皇上没有勤政之前,拥有生杀大权,别说你一个小小的二品巡抚,就算是吏部尚书,本王一句话也能要了他的脑袋,来人呀,立即把胡廷宴抓起来,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来拜见易土生的各路官员包括贺仁龙在内所有的人全都傻了,摄政王易土生刚刚下马还不到一柱香的功夫,连城门都没有进,就要杀朝廷的巡抚,这也太突如其来太雷厉风行太不可思议了,所有的人都战战兢兢哆哆嗦嗦不敢说话。
祖大寿右手一挥,后面上来两个亲兵把胡廷宴绑了起来,压到那些官吏的对面对着城楼跪下来,易土生狞笑道:“像胡廷宴这样的人,贻误战机,赈灾不利,本王绝对不会姑息,不然的话我们大明朝就要毁于一旦了,为了让大家明白本王剿灭叛乱的决心,本王决定亲自对胡廷宴用刑,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清楚了,免得有朝一日自己和胡廷宴一个样。”
震动了一下铠甲上的鳞片,易土生威风凛凛的撤出魔剑,登时剑光四溢剑气大盛,在场的人被一阵龙吟般的剑啸声所震惊,易土生故意弄出这样的声势,让这些当官的加深一下印象,胡廷宴觉得脖子后面森森冷气袭来,禁不住心胆俱裂,大声吼道:“王爷饶命啊,王爷饶命啊,请王爷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我一定会剿灭叛贼的。”
易土生冷着脸面对众臣,淡然道:“诸位大人,你们知道本王为什么不肯给胡大人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吗?”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员一个个低垂着乌纱帽背地里擦汗,谁也不敢说话,易土生扬声道:“因为我要是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你们就会携带,就会不顾百姓的死活,那样,关中地带死的灾民就会更多。我现在就是要告诉你们,你们没有第二次机会,只要做错了事情就是死路一条。”
话音刚落,易土生抓住胡廷宴的脖领子,一剑下去把人头砍了下来,随手递给贺仁龙,道:“从今天开始贺仁龙贺将军升任陕西巡抚,这颗人头就挂在巡抚衙门的大门口,让所有经过门口的人都看看,这就是玩忽职守的下场。”
贺仁龙接过人头心里沉甸甸的也有些兴奋,他早就想亲自上阵去剿灭叛贼了,只不过胡廷宴一味的委曲求全不肯出兵这下子绊脚石没有了可以大展拳脚了,但是,易土生刚才的举动太过血腥,他也有点害怕万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