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康熙年之大土匪-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黑虎军进军速度奇快,整个湖北还有五分之一的稻田没被焚烧,而且再过几天,就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经过初步估计,湖北粮食的缺口在一千万石以上,黑虎军虽然有银子,却很难购买到这么多粮食,就算吴三桂和清军有,也不会卖。
江涛终是下定决心:既然吴三桂不要湖北,那么黑虎军要了,就算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也不能放任数百万百姓是生死不管。
他一面令人埋葬死者,以防瘟疫,当初攻打湖北的二十万兵马此时只剩下了十五万,江涛留下五万精锐,令其他的兵马回安徽,以减轻湖北的粮食压力。
又组织百姓收割稻谷,全部平均分配,至于剩下的粮食则由黑虎军来想办法。
对于湖北的防守,江涛有心无力,虽然有数十万精壮参加黑虎军,可是以黑虎军的财力也供养不起上百万的兵马。
正在这时,王夫之带病来到江涛面前,恳求道:“大将军,这是清军的奸计,如今大将军掌兵数十万,连连大胜,已引起满清鞑子和吴三桂的恐慌,恐怕再过数月,清军和吴三桂就会攻击黑虎军,还有可能齐攻黑虎军,到那时大将军再是了得,也必然顾此失彼。如此一来,湖北就成了一块飞地,任何人都不想沾惹,若大将军信得过老夫,可任老夫为湖北省长,再留万余精锐和一位大将,老夫愿替大将军经营湖北,务必救活这数百万百姓,大将军还请速回江宁坐镇!”
江涛感激的望着王夫之,又有些担忧的问道:“王老如何阻挡清军和吴三桂?”
“大将军勿忧,一则他们不敢来,一则如今万千百姓恨不得食满清鞑子的血肉,只要清军一来,立马能征召数十万精壮,可全力死战,所以咱们根本不用防守,老夫还能替将军编练至少四十万预备军,这一次清军和吴三桂都失策了。”王夫之脸色一红,信心十足的道。
江涛拍了拍大腿,大声赞赏道:“好,一切就交给王老了,江石和漆大头留下,本将军只给你们两万兵力,尔等要深入乡里,让百姓生产自救,如今正是秋收季节,野果、鸟兽、鱼虾皆可食用,至于剩下的缺额本将军会想办法,还有要把田地分发下去,各村寨都要编练民兵,好好配合王老,只要坚持住这一年,我黑虎军定能蓬勃发展,清军若敢找事,本将军会在其他方向缓解你们的压力,不必在乎府县的得失,只要护住了百姓,胜利就是我黑虎军的。”
“谨遵大将军号令。”王夫之等忙应道。
江涛长叹一声,骑马离去,黑虎军必须向外寻找出路,不然这一年难熬。
第168章 伸出黑手
江涛在回江宁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粮荒问题。
他反复琢磨,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到吕宋、安南、占城等地购买水稻等,可是黑虎军麾下的海军虽然已有数万人,但是还没出过海,海战经验为零,连内河水战的经验都极少,关键是这个时代的海盗可是极多的,到了海上,中外海盗才是大海的主宰。
而被江涛美名为海军的战船大多是400料战船,按300料为一百吨计算,也就大概一百多吨,而且黑虎军的海军还要防备满清和吴三桂等的水师,根本抽不出兵力。
而同时期西方的强国将风帆舰船依排水量的大小和火炮的多少分为六级。
一至三级称为战列舰,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在三层或两层甲板上装火炮70~120门。四、五级称作巡洋舰,排水量500~750吨,在两层甲板上装火炮40~64门。第六级被称作轻巡洋舰,排水量约300吨,在单层甲板上装火炮6~30门。
如果照这个说法,可怜的黑虎军海军连一艘轻巡洋舰都没有。
海上无尽的财富和殖民地正在被西方强国分割,日不落帝国正在慢慢崛起,而自己却还在打内战,而且并不占优势。
江涛心中禁不住失落,虽然他特别注重战船的打造,可是战船的制造周期都在六个月以上,如今龙江宝船厂等造船厂正在打造三十艘1000料以上的战船,该战舰排水量在三百吨以上,吃水4米左右,有两层甲板,帆桅三根,战舰上有32磅两门,24磅火炮四十门,最大载水兵三百人以上,该战船厚重结实,吸取了福船和西方战船的优点,被江涛命名为海狼级轻巡洋舰。
该船的排水量虽然不高,不过理论实力却介于巡洋舰和轻巡洋舰之间,使用的还都是重加农炮。
之所以只造三十艘,却是江涛的注意,并不是缺少银子,而是他对蒸汽机赋予厚望,这是一个巨舰大炮的时代,若想混的好,就要与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抢夺殖民地,还有利润无限的海上贸易,那就只能大力发展海军,建造出先进的铁甲舰,不过他却不知道何时能造出来。
如今海狼级轻巡洋舰已是黑虎军造船技术的顶峰,毕竟虽多技术失传,而且没有造船大师,往后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和网络人才。
而且此战舰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他不敢大量制造,毕竟造一艘类似的战舰,若加上火炮的话,最少需要五万两白银,主要江涛把工匠的工钱提高了数倍。
江涛想到此摇了摇头,其实他知道有人可以帮助黑虎军,那就是江浙一带的海商,可是这些海商亦盗亦商,老巢大多设在海外,黑虎军最近崛起,打击豪强,分发田地,他们在内地的势力减弱不少,一定极为憎恨黑虎军,而且一般人根本找不到他们。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江涛一下子想起如今黑虎军控制了两江、景德镇等地,治下所有的织造府、瓷窑、大型茶场大多都属于自己的私产,他完全可以控制贸易的源头,不仅可以适当提高丝绸等的价格,还可以改变贸易方式。
要知道,这些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到欧洲可是数十倍的利润,还有可能更高,更何况这其中的精品可是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的,很少流通出去的,不过江涛却没这个讲究。
为了利润,任何人都会和自己合作,除了满清,江涛肯定的想道。
“传令下去,全境内的丝绸、茶叶、瓷器不得出境,若有人敢违抗,立刻缉拿,并传令若有人肯运来大批量的粮食,本大将军才会出售丝绸等物,否则面谈。”
“传令各州县,若有人敢私自收购黑虎军境内的民间粮食,一律缉拿。”
江涛阴笑一声,连下了两条命令,其实如今这三项的贸易额已达到千万两白银以上,除去工匠等开支,江涛净赚七百万两以上,这还是他大幅度增加工匠工钱的情况下,不过如今黑虎军内库足有四千万两现银以上,根本不在乎这些损失,反正卖不出去,暂时坏不了。
但是江宁、苏州、杭州、景德镇的丝绸和瓷器在中国可是独有的,而且在整个世界都打出了品牌,而且只要黑虎军解决了粮食问题,不仅获得了民心,还可以另外开辟一条战线。
江涛不放心,令程章带领一万血战精锐亲自开赴江浙总领此事,并令各地织造府、窑厂等只生产,不输出。
江涛又派出训练数月的千余布衣卫,严密监督各府县,以防各府县弄虚作假。
他却不知道,这个命令激起了千层浪,不过他却心安理得的回到了江宁,如今基地内的船厂等都搬了过来,毕竟基地的物质太匮乏了。
如今黑虎军已占领了四省之地,实力庞大,名不正言不顺,江涛也知道不能在等了,召回顾炎武等人,商议了一阵,觉得黑虎军不能再顶着土匪的名字。
他先草草让朱三太子登基,仍为大明皇帝,年号定为华兴。
而他自己则为华兴王,总领全国军政。
又复六部,众臣觉得还是依照大明制度为好,江涛也没多纠缠,于是犒赏三军,又封赏众功臣,其中兵部尚书为魏东来,工部尚书为戴苍,商业部和户部合并,仍叫户部,户部尚书为程章,礼部尚书为江忠,刑部尚书定为顾炎武,吏部尚书为江涛兼领,六部直接对华兴王负责。
如此做法可谓司马昭之心众所皆知,不过江涛在百姓中的声望极高,百姓才不在乎谁当皇帝,偶尔有人跳出来责骂,立刻引起公愤。
而安徽巡抚、江苏巡抚、浙江巡抚、湖北巡抚分别为江豹、王俊义、黄宗羲、王夫之。
其余众将也获得了不等的银两赏赐。
在军事上,江涛特别关注神枪卫和虎豹骑的训练。
如今神枪卫和虎豹骑各扩充到了一万人。
江涛虽然极力筹措,却只得到万余匹战马,只好全部给了虎豹骑,并把江信调回,全力训练虎豹骑。
神枪卫则简单的多,如今多个军械所每月的火枪产量已在三千柄以上,只要有足够的火枪,黑虎军随时可以扩大神枪卫,毕竟火枪兵只要三个月的强训就能上战场。
其余五十余万正规军则镇守四方,其中牛莽和雪雁带领十万在徐州一带防守山东的清军。
魏东来带领十万征伐福建。
王大山领十万人镇守江西的一部分。
江无刀领五万人镇守基地和皖北一带,海军一部协防。
韩永一直战功卓越,被封为威武将军,带五万人镇守安庆一带,还有五万人防守重要城池,如江宁等地,江涛坐镇江宁,亲自统领神枪卫、虎豹骑和剩下的五万血战精锐。
还有两万兵马驻扎在湖北,由江石为主将。
如今兵马虽多,战斗力却下降不少,这是江涛不容许的,一声令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练兵开始了。
第169章 工商内政
日月如梭,转眼间过去了半个月,在此期间,江涛忙的一塌糊涂,先后扩大马鞍山铁矿、桐城铜矿、煤矿、硫矿、金矿等矿产的规模,境内的所有矿产都收归大明所有。
十万余清军俘虏全被押到各大矿区,成为免费的劳动力。
不过江涛还是给了众俘虏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众俘虏老老实实干满五年,而且在此期间不闹事,表现良好,五年后一律无罪释放,每人还能得三十两路费。
并提高俘虏矿工的待遇,让他们至少能吃饱穿暖,坚守的将士不得随意虐待,只有他们逃跑时,才能格杀。
并把他们编列成十人的小队,实行连坐制,其中有一人逃跑,全小队并罚,而且江涛根据原来矿工的工作量,制定出科学的日工作量,也就是全力工作八小时的工作量,只要该小队提前完成任务,便可回各自的住宿点休息,某个小队若超过这个工作量,还可以换取与之相对应的银钱,有钱就可以换取肉食、衣物等。
也就是说只要认真工作,隔三差五还能吃到肉。
其实这些俘虏当中作恶多端、桀骜不驯的清兵已被斩首,剩下的听到不用被杀头,已是万幸,见黑虎军并没有折磨他们,也就老实了下来,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
五年后,不少俘虏矿工不仅没有回家,反而接来了家眷,为大华帝国的工业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原来的五六万矿工也没有被解散,他们和清军俘虏分开,开辟其他的矿区,完全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酬制度,还有完善的抚恤制度,只要一人安心工作,足以养活一家五口。
有了足够的矿产支持,江涛进一步扩大冶炼厂的规模,在马鞍山一带大力修建炼铁小高炉,争取在三年之内陆续建成年产十万吨的大钢铁厂。
江涛又对军械所进行改革,提高工匠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嘉奖发明创造。
并在沿海一带开垦盐田,增大食盐的产量,并降低食盐的价格,在大明帝国境内规定食盐的价格,让家家户户都吃得起食盐,让残余的盐枭根本没有出路。
如今大明帝国治下的百姓人人丰衣足食,江涛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帝国的摄政王,残余的地主豪强势力虽然仍对江涛很不满,但是他们的田地被没收,一举一动都受到广大百姓的监督,也就熄了反抗的心思,好在江涛没有把事情做绝,只要交出田地矿产,家中的财物损失到不大。
也就是他们手中仍然有大批的财富,由于律法规定不得私自买卖田地,他们看不上家中的几十亩田地,也就向工商业上发展,各种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幸好这是江涛支持的。
不过最近江涛对于丝绸、瓷器、茶叶等的限制打击了众商贾的利益,江浙一带的大商贾竟然集合起来,足有数百人,在华兴王府外要求面见江涛,并上了一个所谓的万民书。
江涛此时却在参观江宁军械所,听到罗千的汇报,决定对此一不干涉,二不理睬,主要是黑虎军如今的经济主体是国有企业,这些资本家的实力根本撼动不了民生。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对商品的需求并不大,百姓手中有了余钱也都攒了起来,江涛知道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但是如今反清复华夏才是第一要素,其他只能暂缓。
不想江宁的守将罗千理会错了江涛的意思,把数百商贾都抓了起来。
江涛这才知晓问题的严重性,虽然他不排斥集权政治,可是也不能随意抓捕百姓,这些商贾虽然是来闹事的,但是只要不违法,就不能以言论治罪,只有依法办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必须修改现在的法律,江涛想到此,一面命罗千放人,一面回到王府回忆后世的法律。
最后总结出五条:
第一,百姓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第二,大明帝国治下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三,不得以言论治罪,除非造反、卖国等。
第四,抵抗侵略是每一个百姓的神圣职责。
第五,保障百姓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官府不得随意扣押治罪,官府必须依法治民,不得滥施刑法。
江涛不敢太放纵,毕竟如今在军事上黑虎军并不占优势,而且百姓还没这个思想觉悟,他们早就习惯了皇权无上,他一面向治下的官员下达上面的命令,一面培训将要退伍的数百伤残兵士。
这些兵士都是血战存活下来的精锐,而且伤残并不严重。
他们将被下放到各县组建警察部队,缉拿强盗,维护乡里的治安,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这一下正式军警分家,其中以江枫为督察,专门对江涛负责,江枫如今已长出了胡须,徒然得到重用欣喜若狂,他眼看着江大壮、江石等成了统军数万的大将军,哪会无动于衷?
江涛勉励了一番,就命其他教习教导他们法令等,他初步规划,暂时组建五万人的警察部队,在这个时代被称作捕快,有了这些精干的警察,治下的一举一动再也脱不出他的手掌心,警察本来就是对内的防爆机器。
不过警察部队也做了改正,一是不在充当官员的打手和捞钱工具;二是各地的警察局长与县长平级,两边互相合作,又互相监督;三是证据确凿的罪犯将被押往矿山等地进行劳改,罪大恶极的罪犯可原地处死,并上报朝廷,立下档案。第四,若被判罪犯不服,可依法上报,也可直接到江宁王府举发,到时江涛将派人专门审理此事。
江涛专门在王府外立了个大鼓,就是为了从多个方面监督州县的官员,虽然出任各知府、知州都是江涛信任的亲信,却难保没有糊涂蛋,再说人是有可能改变的,特别是在糖衣炮弹面前。
再加上随时暗访地方的布衣卫,这样一来各州县贪赃枉法的机会就少了许多,这一连串的布置,赢得了黄宗羲、王夫之等开明士大夫的大家赞赏,只恨没有早点投靠江涛。
江涛很是受宠若惊,毕竟这些都是明末的大思想家、哲学家等,不过心中又暗暗的得意,其实还有更彻底的,就怕众人受不了,不过他也不会那么傻,其实中央集权的作用还是很大,最起码在乱世是如此,可以集合全体民众的力量,就算是后世,也只是披着民主外衣的假民主,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权与钱的天下。
只要夺得了天下,黑虎军将校将会成为一股很可观的势力,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江涛心中一动,自己是否把这股势力引导到国土之外,他不禁哂笑一声,还早着呢,正在这时,侍卫来报,海商求见。
江涛冷哼一声,终于来了。
第170章 巧破海上强敌
等那海商进来,江涛不仅暗笑,玩味的看着他,只见那人虽是穿着丝绸,皮肤却呈小麦色,虎背狼腰,脸上不仅有多处伤痕,而且还少了一支手指,显然不是海商这么简单。
不想那人倒识趣,也懂江涛的规矩,随意的站在原地陪着笑道:“参见王爷,小的受家主之命特来给王爷送礼。”
“哦,那你家主人是何人?”江涛接过侍卫递过来的礼单,压下心中的吃惊,轻描淡写的问道。
那礼单上竟写着白银十万两,黄金万两,还有象牙等珍稀礼品,江涛心中暗暗嘀咕,好大的礼,这些海商果真不简单。
“呵呵,我家主姓李,乃是前朝遗民,见王爷一心为民,仰慕已久,特赞助一些军资,若王爷喜欢,还有其他珍稀之物送上。”那人见江涛不动声色,以为华兴王看不上这些礼品,忙加大筹码。
“送客,礼品留下,本王替万民道谢了。”江涛冷笑一声,嘴中虽是道谢,却没有丝毫谢的意思。
“这?”那人明显一惊,转瞬也变了脸色,口舌僵硬的道:“且慢,我家主人还有一事相求。”
“嘿嘿,说说看。”江涛板着脸,心中却疑惑起来,这海商胆子还真大,以为这点金银就能打动自己?
“王爷,我家主人想求购一些上等丝绸、瓷器,还请王爷开恩。”那人眼见江涛不好说话,连忙说出了自己的来意,这样一来,不管结果如何,家人也不会责怪他。
“呵呵,本王早就说清楚了,不管是谁,若想购买丝绸等物,只能拿粮食来换,来人啊,把此人轰出去。”江涛笑呵呵的说完,直接退出了大堂。
他心中很是好笑,这些海商以为自己是贪官污吏吗?
他猛然想起不太合作的延平郡王郑经,江涛前番派人去招降,不想郑经只是答应成为大明的附属国,但是大明不得插手台湾军政,还要江涛开放沿海城市。
这就等于台湾成了大明的附属国,这是江涛不能容忍的,而且他还想借助郑家的海上势力,大肆发展海外贸易呢,这下看来不行了。
到底该如何完全收降郑氏集团的麾下?
据他前世的记忆,此时的吕宋(菲律宾)仍被曾经的海上强国西班牙占据,吕宋的香料和其他资源是他眼馋不已的,而此时的海上强国就是荷兰、英国、法国等国最厉害,西班牙在亚洲的势力已下降不少,不过还不是江涛麾下的海军能敌的,毕竟江涛麾下的战舰火炮极少,面对能集结数十艘主力战舰的强国,只有死路一条。
也就在今年的夏天,荷、英舰队在北海进行了三场海战,每支舰队都包括130到150艘大型战舰,每方都拥有9000到1万门大炮,江涛禁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大明的实力还是太弱了,虽然最近戴苍等找到了宝船的设计图,可是如今大明缺乏顶级的船匠,许多技艺都已失传,急切之间根本造不出来。
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九桅、张十二帆,可载重万吨左右,江涛感叹的同时,却知道急也没用,如今只有老实的趴在这一分三亩地,而且就算造出来了也未必敌得过西方的战列舰,毕竟宝船太大了,若没有铁甲的防护,很难挡数十艘主力舰的轰击,毕竟目标太大了,而且这样的宝船造价很高,而且周期很长,用于运输倒是特别有效。
幸好最近月余,吴三桂和满清都很淡定,没有攻打大明的地盘,江涛却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暗道:“先打败满清再说,不过吴三桂会不会扯自己的后腿?”
万一吴三桂和满清不约而同的联合又当如何?
江涛长叹一声,他实在不敢高估吴三桂的品德。
……………
坐镇厦门的郑经此时也在苦恼,他已经占据厦门、漳州、泉州与潮州等地,可是黑虎贼军的十万大军已经兵逼福州,耿精忠苦苦支撑,显然已难以守住。
到时耿精忠退走,自己就要面对十万黑虎军,郑经有自知之明,在陆战上绝对打不过黑虎军,可是前番拒绝了华兴王,这一战肯定免不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最近黑虎军闭关锁国,台湾的贸易量锐减,荷兰人多次催货,郑经也有些烦了,对了何不趁黑虎军未攻打过来聚集海舟威逼江浙?
郑经淡然一笑,就凭黑虎军那两条破船怎会是郑氏家族的对手,召集众将刚说出此意,不想陈永华却坚决反对道:“王爷,华兴王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他毕竟是反清的主力,于情于理,王爷都不能攻击江浙,免得让天下英雄耻笑。”
“岂有此理,黑虎军乃是贼寇,再说朱三太子不辨真假,吾等焉能信之?”郑经心中大怒,厉声反问道。
陈永华长叹道:“王爷,如今黑虎军统兵五十万,力抗满清和吴三桂,岂是好惹的,再说到时成为死敌,再无缓和的余地。”
“住口,就连满清对我等也无可奈何,黑虎军又当如何?大不了退守台湾,传令诸将,立刻舟发浙江,并传战书告诉黑虎,黑虎军必须立刻退出福建,不得踏入福建一步!”郑经一时怒不可歇,红着脸大声下令道。
陈永华满腔的热火顿时熄灭了,数百艘大小战船斩风破浪,向北驶去,他愣了好一会才清醒过来,喃喃自语道:“不管胜败,郑氏要没落了。”
他心中想了好久,终是下定决心,乘舟往台湾去了。
…………
三日之后,江涛收到了战书简直不敢置信,他没想到郑经如此不理智,而且他最恨别人威胁自己,一面传令魏东来尽快攻占福建全境,一面集结神枪卫和虎豹骑前往沿海,并令各地官兵死守各沿海城市。
江涛否决了让海军退敌的想法,毕竟不能让海军白白送死,特别是没有合适战船的情况下。
数日之间,郑经带着水师接连炮轰台州、舟山、宁波等地,并试图登陆,皆被军民击退,等江涛赶到杭州时,没想到郑经带着水师也来到了杭州沿岸,正准备炮轰杭州。
江涛只见数百艘大小战船遮天盖日向岸边行驶而来,最大的战船足有五十余米厂,他心中微微羡慕,又冷笑不止,因为郑经等正走向死亡之旅。
果真,当郑经等靠近岸边只两里时,忽然先后响起霹雳般的炸响,只见并排驶来的十余艘一千料左右的大船接连发生爆炸,而且都在水面线以下爆炸,顿时炸出一米见宽的大洞,整个船体立刻向前倾斜,海水不要钱的灌入,那十余艘战船坚持了十几分钟,先后沉没,郑经一时惊骇莫名,带着剩下的船只全力逃走。
原来江涛见郑氏水师一路北上,为防止郑氏兵逼杭州,令麾下先在杭州岸边布了数百枚水雷,而且是刚研制不久,威力巨大的新式水雷。
果真威力巨大,江涛大喜,大喝道:“来人啊,立刻打捞敌舰!”
这些战船只有修补一番,还是能用的。
第171章 休养生息
其实这一战,郑经的人员伤亡倒不大,他经手下提醒,知道黑虎军必定装备了水底雷之内的火器,他总算安定下来,他本意就是骚扰江浙一带的海岸线,逼迫黑虎军议和,并退出福建,可如今黑虎军有了利器,又当别论,就算此战没有受挫,他也不敢登陆和黑虎军陆战,毕竟耿精忠只有数万兵马,而黑虎军轻易就能召集数十万兵马,不可同日而语。
郑经皱着眉头思虑许久,这一战损失了十余艘上千料的炮舰,而且贼军拥有水底雷,防不胜防,不由看向了麾下的大将刘国轩。
刘国轩虽然怒极,却也不敢多言,刚才他的旗舰就被炸毁,毕竟这趟水很深,而冯锡范却进言道:“今日一战可以看出黑虎军不堪海战,却有防守利器,我等不妨与之议和,毕竟我等最近贸易额锐减,而且潮州等地恐怕难以保住,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
郑经点了点头,板着脸道:“也好,咱们继续在沿海一带封锁,不知谁愿意前往?”
刘国轩是水军总督,干系极大,自不愿意,而冯锡范却心思活跃起来,勉为其难的道:“属下愿为王爷效劳。”
“好,快去快回。”郑经信任的看着冯锡范,大声叫好。
………………
此时江涛却正在回南京的路上,各地官府虽然及时撤走沿岸的百姓,却还是伤亡数百军民,不过这一战轻易炸沉了十余艘大战船,军民皆以为华兴王有龙王相助,军民皆士气振奋,更加敬畏江涛。
不过江涛却长叹不已,没有战舰,就只能被动挨打,其实海军众将早就请战,可是他这人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海战可不像陆战这么简单,首先要有航海路线,还要有经验的船长,这些都是大明海军将士欠缺的,连像样战船都没有弹劾作战。
如今的主战场在陆地上,江涛有时也觉得自己太小心了。
沿海有数万精锐,他很是放心,带着五百黑虎卫沿着官道缓行,却猛然发现数十人拿着刀剑迎面走来,见到江涛等,一时惊慌失措,就欲逃走。
江涛也是大讶,如今已是农闲季节,官府正组织乡下18至35岁的精壮军训,每人一月补贴一钱银子,而军训的长官正是江涛亲选的精锐,这些精锐不仅要训练精壮的体魄、队列和刺杀之术等,而且要传播最新的政策和思想,和一些中国的历史知识。
这些精锐经过强制性扫盲,都认识不少字,江涛给他们配备了小册子,可以照本宣读。
一年训练三个月,专门选在农闲的时候,按道理精壮是没有空闲的时间。
而在场的三十余人个个是精壮,穿着各色紧身衣,见到军队还欲逃走,看来不是民兵,江涛一挥手,大喝道:“哪里人,意欲何为?”
众黑虎卫皆是江涛在五十万人中精选的,不仅忠心可靠,而且个个枪法不凡,配备两匹马,每个人都挟带戚家刀一柄、灭虏铳一支、灭清火枪一支,战力非凡,不过三分钟就围住了那数十人。
江涛没想到境内竟然还有这么多私人武装,来到近前喝问道:“快快道出来历,否者格杀勿论。”
众精壮哪见过如此威势,一时颤抖不止,其中一人颤声道:“诸位军爷饶命,只要放了吾等,愿献上白银百两。”
“放下兵器,否者格杀勿论!”江涛也不废话,见此已知道这些人不是善类,就不在顾忌。
当当当……砰砰……
有几人想反抗立刻被射杀。
半刻钟后,经过拷问,竟发现这些均是山中的土匪,是出来做买卖的,江涛不禁莞尔,不过同行是冤家,这些土匪均被送到了矿山,进行劳改。
不过这件事却给江涛敲了个警钟,大明的治安并没想象的那么好,虽然他多次征缴土匪,可是根据这些土匪的招供,各地方的土匪还有不少。
江涛为了加强民间的尚武精神,并没有管制刀剑之物,如今大街上、官道上携带兵器者不在少数,可是斗殴事件也逐渐增多,看来民风太彪悍看来也不好。
江涛长叹一声,治理国家真不是简单的事情,他一面令姚俊、罗风等将领兵五万,分别剿杀各地的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